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一第二次阶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25486       资源大小:116.4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一第二次阶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一第二次阶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所示,物体 A在光滑的斜面上沿斜面下滑,则 A受到的作用力是 : A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B重力和支持力 C重力和下滑力 D重力、压力和下滑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接触面光滑 ,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没有下滑力存在 ,B对 ; 考点:考查受力分析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重物下滑是因为有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作用 ,受力分析时一定要有施力物体存在 ,否则该力就不存在 汽车以 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突然发现前面距离 S处有一辆自行车以 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

    2、匀速直线运动,若汽车立即关闭发动机作加速度为 -3m/s2的减速运动,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则 S是 A 2m B 6m C 8m D 14m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临界条件,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由此可判断汽车追上自行车时速度与自行车相同,位移间存在等量关系,则, B对; 考点:考查追及问题的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处理本题时要注意临界条件的应用,容易出现认为汽车减速到零时两者不相撞的错误看法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F1=10N、 F2=2N 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若撤去 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为: A 0 B 6N

    3、,方向向右 C 8N,方向向左 D 2N,方向向右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静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两个力之和相等,方向与其相反,所以摩擦力大小为 8N,可知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等于 8N,当撤去F1,物体受到 2N 的作用,依然静止不动,所以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2N,方向与 F2相反, D对; 考点:考查静摩擦力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求解摩擦力时首先要判断摩擦力的类型,对于静摩擦力要注意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静摩擦力的方向也是可以变化的 一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面 4组组合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F1=4N、 F2=5N、 F3=9N B F1=8N、

    4、F2=2N、 F3=11N C F1=7N、 F2=1N、 F3=5N D F1=10N、 F2=8N、 F3=7N 答案: A D 试题分析:只要第三个力在 和 之间取值时三个力的合力就为零,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判断 A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明确三力平衡的条件便能判断此题 重 50N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今用 30N 的竖直向上的力提物体,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 ) A 20N,向下 B 50N,向上 C 30N,向下 D 0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体受到的拉力小于重力,所以物体还是静止不动,所受合力为零,D对; 考点:考查受力平衡问题的分析 点评

    5、:本题难度较小,注意到问题是物体所受合力,不是拉力和重力的合力,物体除了受到这两个力以外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作用 现用两根绳子 AO 和 BO 悬挂一质量为 10N 的小球, AO 绳的 A点固定在竖直放置的圆环的环上, O 点为圆环的圆心, AO 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BO 绳的 B点可在环上滑动,已知每根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 12N,则在 B点沿环顺时针缓慢滑到 N 的过程中( ) A两根绳均不断 B两根绳同时断 C AO 绳先断 D BO 绳先断 答案: C 试题分析:以接点 O 为研究对象,受到 AO、 BO 和重物的拉力作用,不论 OB绳子如何转动,两断绳子的合力大小和方向都不

    6、变,对 O 点进行受力分析 随着 OB边的旋转, OB绳子的拉力一直减小, OA绳子的拉力一直增大,所以AO 绳子先断, C对; 考点:考 查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首先要确定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画出受力平衡图,找到矢量三角形,由题意所给条件转动,边长就代表力的大小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仅在静止和匀速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歼击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灵活性 C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小则其惯性越小 D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的惯性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A错;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的运动状

    7、态无关, B对; CD错; 考点:考查对惯性的理解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明确惯性只由质量来决定,是物体本身的性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 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 0.6 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2 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少到 0.3 kg时,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g 10 m/s2)( )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不变 B A仍静止不动 C 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D A所受的合力不变 答案: ABD 试题分析:当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 m1 0.6kg 时, F Ff m1g 6N, Ff 4 N,可知 A与桌面的最大静摩

    8、擦力至少为 4N,当砝码和托盘总质量为 m2 0.3kg时,设 A仍不动,有 F不变, F Ff m2g, Ff 1N 4N,故假设成立, A仍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读数不变, AB对; A所受的合力仍为零, A对桌面的摩擦力减为 1N, D对; 考点:考查摩擦力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大小根据受力平衡计算,滑动摩擦力根据公式计算,对于静摩擦力要注意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静摩擦力的方向也是可以变化的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木块在质量为 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 F的作用向右滑行 ,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9、,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2( m+M) g C当 F 2( m+M) 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 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答案: AD 试题分析: m对 M的压力等于 mg, m所受 M的滑动摩擦力 f1=mg,方向水平向左, M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 m的滑动摩擦力和地面的静摩 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分析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A、 B, m所受 M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f1=1mg,方向水平向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木板受到 m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等于 1

    10、mg M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 m的滑动摩擦力和地面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1mg故 A正确, B错误 C、 m所受 M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木板受到 m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因为题目条件可知 1mgFB 使 FA达到 120N 时, FB120N,两根绳子都不会断 则 即 150N ( 2)由 sin 37 0.6可知原图中 挂钩换成光滑的小滑轮时结构如图 且 依据平衡条件可得 即 168N 考点:考查受力平衡的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判断哪个绳子先断,因为两个绳子最大承受的拉力相同,则哪根绳子的拉力较大,哪根绳子先断,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的边长判断,注意两根绳子有结点时绳子的拉力不相等,当两绳子用滑轮连接时拉力相等


    注意事项

    本文(2012-2013学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一第二次阶段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