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试题.doc

    • 资源ID:323285       资源大小:12.5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试题.doc

    1、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试题 其他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赵云保护着麋夫人,阿斗突围,好不容易脱离危险,曹操的追兵又到了。赵云苦苦劝说受了重伤的麋夫人抱着阿斗上马,自己步行护卫。但为了让赵云全力保护刘备的骨肉,麋夫人把阿斗交给赵云,就拔剑自杀了。(三国演义) B吴荪甫雄心勃勃,总想扩大自己的事业。他和几个朋友组建了益中信托公司,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了几个小厂,并准备加以扩充。他希望自己生产的灯泡 .肥皂等日用品将来能销往乡村。(子夜) C高老太爷的病一直不见好,高家便求助于神的帮助,拜菩萨 .祭天之后,便是捉鬼。捉了高老太爷病房里的鬼,

    2、还要捉高工馆所有房间的鬼。捉鬼捉到觉慧的房间时,觉慧却紧闭房门,将巫师等人挡在了门外。(家) D马斯洛娃被判去西伯利亚做苦工。为了替被诬告的马斯洛娃伸冤,涅赫柳多夫四处奔走。上诉失败后,涅赫柳多夫决定陪她去西伯利亚,并再次向她求婚。但是,马斯洛娃拒绝了他,决定与西蒙斯结婚。(复活) E.老葛朗台的葡萄园这一年收成非常好,他十分高兴,于是从太太的衣柜里挑了一件十分漂亮的衣服,送给了一直为主人效忠 的拿侬。这是老葛朗台送给拿侬的许多礼物中最贵重的一件。(欧也妮 葛朗台) 答案: AE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长太息以掩涕兮, _。(屈原离骚) 故木受绳则直, _。(荀子

    3、劝学) (2) 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_。(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 蜂房水涡, _。(杜牧阿房宫赋) 月出于东山之 上, _。(苏轼赤壁赋) 答案:( 1)哀民生之多艰 金就砺则利 (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人道寄奴曾住 ( 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徘徊于斗牛之间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寂静钱钟书 周 氯 br12月 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 “这是在祭奠谁? ” 有人低声答语: “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 10周年。 ” 1

    4、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 “一切从简 ”,连在八宝 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 20分钟。 “如此寂静。 ”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 “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 “文 革 ”时他被送去

    5、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 “大赦 ”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 “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 ”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 “没有书。 ” “文革 ”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 “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 “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 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 “钱先生做学问是 心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 “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

    6、则是 心不在焉 。 ”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 “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 10年后的清华, 10年后的 12月 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 “这是谁? ”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 “寂静 ”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 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 “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 ”,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

    7、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 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 “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 ”是的, 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选自 2008年 12月 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2.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B不能被 “赦 ”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 “没有书 ”。 C钱钟书先生

    8、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 “寂静 ”,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 “围城 ”将自己 “围 ”住。 D题目 “寂静钱钟书 ”,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 “静 ”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 “静 ”字,但也暗示了 “静 ”。 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13. 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 “格调 ”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4分)答: 14. 文章的结尾说: “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 “

    9、寂静 ”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6分) 答: 答案: . AD 13. 示例:钱钟书的 “格调 ”是 “静 ”。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的恪守 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 “寂静 ”,这是用心苦读,潜心治学的重要条件。 14要点: 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 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 ”对人才的影响。 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 2 4题。 张自新传 明 归有光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 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

    10、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 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 “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 ,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 ”自新涕泣长跪,曰: “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 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 ”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 s掠无完肤。 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 “而何人者? ”自新曰: “里长,实书生也。 ”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11、。 自新 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 ,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 “宰天下竟何如? ”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 ,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有删节) 【注】 屹屹:同 “”,勤奋不懈的样子。 青紫:古代公卿经带之色,这里俯楷高

    12、官昱爵。 儇:轻佻,不庄重。 弟子员:生员 对下列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了:明白,了解 B.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戚:忧愁 C.县吏怪其意气 怪:责怪 D.见其面斥人过 面:当面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童年丧父的张自新没有因母亲的看法而放弃学习,坚持耕读,啸歌古人,幽然自得。 B. 张自新对吴中子弟的亵语戏笑不以为意,也不理解,所以无法与他们交流 。 C.作者对张自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深有感慨,痛惜他的病故,写了这篇传。 D.文中选取张自新读书敏慧,耕读奉母等几件事来塑造人物,选材典型,形象饱满。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

    13、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 译文: 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答案: 诗歌鉴赏 ( 09年福建卷)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 江行 宋 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 歌声。 注 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诗人为什么 “厌听棹歌声 ”?( 2分) 答: ()请从 “景 ”与 “情 ”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 答: 答案: 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 “残 ”、雁 “断 ”、月 “新 ”、

    14、潮 “生 ”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简答题。(任选一题, 100字左右)( 5分) 简述红楼梦中贾珍请王熙凤到宁国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和过程。 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穷诗人甘果瓦与爱斯梅拉达结成名义夫妻的经过。 答案: 答案: 示例:儿媳秦可卿死后,贾珍想把丧事办得体面些,可偏偏此时妻子尤氏犯病,不能料理事务。这时,贾宝玉向他推荐了王熙凤。于是贾珍便向邢夫人和王夫人提出请求,王熙凤也表示愿意到宁国府协理丧事。 答案:示例:甘果瓦被爱斯梅拉达的美貌和舞姿吸引,一路跟随他,误入乞丐王国。如果没有乞丐王国的人嫁给他,他就要被处死。出于对干果瓦的同情,爱斯梅拉达按照摔罐成婚的规矩

    15、,与甘果瓦结成名义夫妻。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子曰: “里 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 子曰: “德 不孤,必有邻 。(里仁) 注: 里:居。 德:有德之人。 邻:亲近 【小题 1】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谨慎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近朱者赤,择 “仁 ”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小题 2】 孔子说: “无友者不如己者。 ”

    16、(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 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 “择处 ”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答: 答案: 【小题】 C 【小题】 示例: “择友 ”和 “择处 ”,都是选择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之长、补己之短。 (从其他角度解释,言之成理亦可) 【小题】 C项 “选择与仁德为邻 ”与 “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有误,第一处的 “仁德 ”应为“有仁德的人 ”,第二处的说法不对, “焉得知 ”说的是 “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而不是 “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两处错误均考查在对选段中的重点词语的理解上,一处考查的是 “

    17、仁 ”的含义,二处考查的是 “知 ”的含义。 【小题】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分析。孔子交友思想,是建立在其 “仁 ”的思想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在作答时,要先答出选段与选句之间的关系,即要指出 “择友 ”与 “择处(选择居住的地方) ”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即与 “仁德养成 ”之间的关系。其次 要阐述孔子 “择友 ”观的内涵,即指出孔子为什么会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孔子此句话从正面说是:要和比自己水平高、素养高的人交朋友。考生若能从此处入手,答题会更符合答案:的要求。 【参考译文】 孔子说: “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 孔子说: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


    注意事项

    本文(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试题.doc)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