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4届江苏省兴化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12625       资源大小:75.6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4届江苏省兴化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届江苏省兴化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了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叙述可知 “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 ”是设计操作实验阶段,所以属于设计实验方案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最新科技报道:前不久,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粒子。这种氢粒子是由 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 2个电子构成,这对解释宇宙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对于这种粒子,下列说法

    2、中错误的是 A它一定含有 3个中子 B它比一个普通氢分子多一个原子核 C它的构成可以用 H3+表示 D可以推测它的化学性质与 H2不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因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则不含有中子,说法错误; B、普通氢分子 2个原子核,这种氢粒子是由 3个氢原子核构成,则 B说法正确, C、根据 3个原子核和 2个电子,该微粒可表示为 H3+,故 C正确; D、 H3+和 H2的构成不同,则化学性质与 H2不同,说法正确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甲醚的化学式为 C2H6O,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醚由

    3、C、 H、 O三种元素组成 B甲醚是由 2个碳原子、 5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的 C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6 D甲醚中 C、 H、 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8 答案: BC 试题分析: A、二甲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二甲醚由 2个碳原子、 6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 子构成没说明是一个分子,故 B错误; 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6+16=46;故 C错误; D、二甲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 16):( 16

    4、1) =12: 3: 8,故说法正确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2013年 1月 19日,首个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发布。下图为元素汞的信息,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B汞的核电荷数为 80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0.6 D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 AD 试题分析: 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 “金 ”字旁,但汞例外汞为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 B、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因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80,所以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80,故说法正确; C

    5、、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0.6,故说法正确; D、根据该原子结构示意图可推断其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 2,小于 4,易失去电子,故 D说法错误 . 考 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高锰酸钾、稀盐酸、碳酸钙、石墨 B澄清石灰水、石灰石、二氧化锰、金刚石 C铜绿、碳酸氢铵、蒸馏水、液氧 D过氧化氢、氢氧化钙、干冰、氢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高锰酸钾是纯净物,稀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碳酸钙中由三种元素组成,为化合物,石墨是 单质,所以 A组错误; B

    6、、澄清石灰水、石灰石都是混合物,二氧化锰是氧化物,石墨为单质,所以 B组错误;D、过氧化氢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氢氧化钙为化合物,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氢气是单质,所以 D错误; C组符合题意 .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学会整理和归纳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物质用途 B 元素之最 液态氧气 火箭的燃料 二氧化碳 常见的灭火剂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氧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硅元素 C人体健康 D微粒性质 缺钙 易患骨质疏松 缺铁 易患贫血病 热胀冷缩 微粒大小随温度改变 湿衣服晾干 微粒间有间隙 答

    7、案: C 试题分析: A、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不能做燃料, A说法错误;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B 说法错误;热胀冷缩是微粒间间隔随温度变化,而不是大小;湿衣服晾干体现了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D说法错误;所以 C说法正确 . 考点:氧气二氧化碳的用途;微粒的性质;元素之最;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 化学实验课上,某同学练习用量筒量取液体。他先将量筒放在水平的实验桌上,在量筒中加入一些水后,他先是仰视液面,读到刻度数值为 30mL, 接着他倾出部分液体在烧杯内,又俯视液面,读到刻度数值为 10mL。请你来帮他算算,这位同学实际上往烧杯中倾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

    8、 20mL B小于 20mL C等于 20mL D无法判断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仰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么实际体积应大于 30毫升;他倾倒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实际体积应小于于 10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大于 20毫升 考点:测量容器 -量筒;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兴化垛田龙香芋曾经精彩亮相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芋头中的淀粉含量达 70%,还富含蛋白质、 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 B1、维生素 B2

    9、、皂角甙等多种成分。这里的 “钙、磷、铁、钾、镁、钠 ”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里的 “钙、磷、铁、钾、镁、钠 ”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应是元素故选 D.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学 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某同学在进行 “基础实验 1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时,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如果要 调整试管高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只调节旋钮 A B只调节旋钮 B C只调节旋钮 C D调节旋钮 A、 B、 C 答案: A 试题分析:要调节试

    10、管的高度,可以调节与铁架台杆相连的铁 夹,观察图可以发现, A与铁架台杆相连,所以本题答案:为: A. 考点:实验仪器的连接与使用注意事项 .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 B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水变水蒸气,只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金刚石加工成钻石只是形状改变,还是金刚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11、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 C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D氮气用作粮食的保护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镁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 A错; 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 B正确; C、用氧气急救病人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能够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D、氮气用作粮食的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是由氮气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 D错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

    12、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称量食 盐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过滤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 “左物右码 ”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缺少玻璃棒引流和没有注意 “三靠 ”,故 D错误 .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

    13、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加热铜绿时,绿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但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 C、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 D、铜绿是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水 和二氧化碳,加热铜绿时,绿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考点:氧气与碳、镁、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如图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装置

    14、。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铁丝 C该实验可说明 N2难溶于水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 1/5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 B、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中当装置内进入水以后,氮气依然能够存在,说明氮气难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 D、红磷的量不足时,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全部消耗掉,进入水偏少,无法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空气成分的测定 .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用途、性质、制备和检验

    15、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汽化会吸收热量水蒸气迅速冷凝成水滴,故 A 正确; B、二氧化碳会与水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会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故 B错误; C、石灰石会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故 C错误;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故 D错误 .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常

    16、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见气体的用途 填空题 ( 1)用化学符号表示 氮分子 _, 碘原子 _, 亚铁离子 _, 铵根 _, 氯化镁中镁元素显 +2价 _, 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 _。 ( 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则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的质子数是 _、核外有 _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有 _个电子。如果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则该原子的中子数是 _。 ( 3)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用序号填空。 加热碳酸氢铵固体 _,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_,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_。 以上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_ (填序号 )。 答案:( 1) N

    17、2 I Fe2+ NH4+ MgCl2 H2O2 ( 2) 11、 2、 8。 12。 ( 3) 碳酸氢铵 氨气 +水 +二氧化碳 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 氢气 +氧气 水 试题分析:( 1)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直接化学式来表示,表示多个分子就在其前面加上数字,因此氮分子表示为: N2; 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碘原子 表示为: I;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亚铁离子表

    18、示为: Fe2+;铵根离子表示为: NH4+;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因此氯化镁中镁元素显 +2价表示为: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为双氧水,其化学式为 H2O2;( 2)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可知质子数为 11,核外为电子数也为 11;但变为离子时要失去最外层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变为钠离子时有 2层电子,最外层为 8 个电子;根据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所以中子数为 23-11=12;( 3)碳酸氢铵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

    19、酸氢铵 氨气 +水 +二氧化碳;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 件下反应生成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 +氧气 水 ,前两个反应都是有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不符合化合反应的概念,因此不属于化合反应;第三个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概念,因此属于化合反应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2013年 “世界水日 ”和 “中国水周 ”活动的宣传主题为 “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问题,请按要求填空: ( 1)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

    20、正确的是 _(填字母); A日常生活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B电 解水实验中,正极收到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收到的气体是氢气 C地球上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淡水资源却非常缺乏 D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滥用化肥和农药,都会导致水体污染 ( 2)向河水中加入明矾,经溶解、沉降、 _(填操作名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_性除去异味和色素,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净化水的方法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 _。 ( 3)如果要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_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 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 1) ABD ( 2)过滤 吸附 蒸馏 ( 3)肥皂水

    21、 煮沸 试题分析: (1)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A组正确; B、电解水实验中,正极收到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收到的气体是氢气是正确的; C、地球上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缺乏, C组错误; D、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滥用化肥和农药,都会导致水体污染是正确的 .(2)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活性炭有吸附性,能除去味和色素;净水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3)检验生活用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滴加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否则是硬水;降低水的硬度方法是加 热煮沸 考点:电解水实验;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水的组成;水的净化 . 某化学学习小组了解到除了二氧化锰,氧化铜也可

    22、以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为了比较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 1)连接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_。 ( 2)取等质量的二氧化锰和氧化铜,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 同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写出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分解的文字 表达式 _; 要比较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可以测定分别加入两种催化剂得到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还可测定 _。 答案:( 1)拉或者推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能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 ( 2)过氧化氢 水 +氧气 ( 3)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试题分析:( 1)由装置的特点及压强的变化可知,检查图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仪

    23、器 A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又回到了原位,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组同学利用图二所示实验需测量的数据是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2)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分解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 水 +氧气;( 3)该组同学利用图二所示实验需测量的数据是 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及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 计算题 化肥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兴化是农业大市,化肥的使用极其普遍。某农业生产公司部分氮肥的销售价格如下:硫酸铵 (NH4)2S04800元吨,尿素 CO(NH2)22400元 /吨。某农民用

    24、800元钱去购买氮肥,为了使所购化肥得到的氮最多,你建议他应选购哪种氮肥(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硫酸铵中氮的质量约为 0.21吨( 1分),尿素中氮的质量约为 0.16吨( 1分)。应该选硫酸铵( 1分 )。(只有结论,没有过程不得分。) 试题分析: 1t硫酸铵含氮元素的质量是 0.212t; 1t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0.467t 则用 800元钱购氮肥,可以买 1t硫酸铵,即买的氮元素的质量是 0.212t; 用 800元可以买 0.3t尿素,即买的氮元素的质量是 0.30.467t=0.16t因此还是买硫酸铵合适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探究题 请你根据提供的

    25、实验装置和药品,参与实验室气体制备的探究。 A B C D E F 【提供药品】高锰酸钾、稀盐酸、大理石 【熟悉仪器】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 _, _。 【比较研究】根据所提供的药品,填写下表。 气体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收集方法和依据 二氧化碳 固体和液体 常温 向上排空气法 CO2密度比空气大 氧气 固体 加热 排水法 _ _O2密度比空气略大 【实践研究】( 1)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A,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 ( 2)下列是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_。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B先将导管伸入集气

    26、瓶,后加热试管 C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 3)实验室制取可用 _装置组合(填字母编号)可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 _。 【反思小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_ 和 _。 收集装置 的选择依据 气体的 _、气体在水中的 _,该气体能否与空气或水反应。【拓展应用】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或 C, C与 B相比较,其优点是 _;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_(填字母编号)。 答案:【熟悉仪器】 酒精灯 长颈漏斗 【比较研究】 O2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 【

    27、实践研究】 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 B BD(或 CD) 碳酸钙 +盐酸 氯化钙 +水 +二氧化碳 【反思 小结】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密度 溶解性 【拓展应用】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E(或 F或 E、 F) 试题分析:【熟悉仪器】酒精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 酒精灯 ;向固体中添加液体的仪器为长颈漏斗,故 长颈漏斗;【比较研究】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践研究】( 1)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 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所以选 B; 实验室制取 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 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 BD(或 CD)碳酸钙+盐酸 氯化钙 +水 +二氧化碳 ;【反思小结】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拓展应用】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 C与 B相比较,其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注意事项

    本文(2014届江苏省兴化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