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广东省湛江二中八年级 9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一家外资企业的老板,竟然叫公司的职员给她下跪,在所有职员中只有一个叫孙天帅的小伙子誓不下跪,他为此丢了饭碗,孙天帅的这种行为表现是( ) A自尊自爱 B自卑 C自负 D自傲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中孙天帅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这是自尊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因而 A符合题意。 BCD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考点:自尊的认识 据有关部门统计, 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学的90人,由于好奇而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 32人,由于沉湎于网吧、浏览色
2、情网页而犯罪的 32人。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一定发展成为违法犯罪 B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C青少年要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D青少年要明辨是非,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答案: A 试题分析: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开始是沾染上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深渊。因而我们要学会明辨是非,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A说法过于绝对化,关键在于我们对待其的态度以及采取的措施。 考点:遵守法律 自我尊重是
3、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一个自尊的人,应该( ) A不善于尊重他人 B不允许别人侮辱自己 C不能正确对待名利 D看不起自己 答案: B 试题分析: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 视和肯定的情感。表现为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 ,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因而 B符合题意。 ACD都不是自尊的体现。 考点:自尊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凝聚着父母、师长、同学、朋友的关心与爱护。因此,我们应当对他们负责,做到( ) A关心爱护自己 B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 C不做有益于他们的事 D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们有
4、责任关心和爱护父母、师长、同学、朋友等关心爱护我们的人,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不做有损于他们的事情。因而 B符合题意。 AD都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C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 考点:负责任 湖南某中学生陈某在网上聊天时与网友李某发生口角,随后两人约定在某地见面了结此事,见面后发生打斗,李某用水果刀刺死陈某。面对此类事,应该( ) 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懂得法律规范 培养高雅爱好,远离网络 学会理性分析,对行为与后果有清醒认识 树立负责任的人生态度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首先得纵观导致这起悲剧的原因。原因有多个方面,如中学生去网吧,可见他们没有高雅爱好; 解决问题通过打架斗殴,
5、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不负责任的态度;最终用水果刀刺死陈某,可见其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理性地分析问题,对行为与后果没有清醒认识。因而四个选项都是针对问题而实施的举措,都符合题意。 考点:守法、负责任 当黑网吧诱惑你和你的好朋友去上不健康网站时,你应该( ) A津津乐道,自我消遣 B与好朋友一起去玩 C自觉抵制 D不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 “不健康网站 ”属于不良诱惑。不良诱惑犹如病毒,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危害,具体方法有联想前景与后果,求得帮助法,避开诱因法,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力,专时
6、专用,改正不良习惯等。因而 C符合题意。 考点:抵制不良诱惑 要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我们应该做到( ) 树立美好理想 学会理性分析 选择好的榜样 懂道德,学法律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培养正确的是非善恶观的途径有 (1)讲道德、懂法律。我们要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懂得法律规范。 (2)选择好的榜样。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这样就能避免误入歧途。 (3)学会理性思考。我们要学会理性分析,懂得思考不同的价值选择会导致不同的后果。 (4)树立美好理想。选择怎样的人生理想,做一个怎样的人,是每个人一生的课题。因而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考点: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 一个人的良好行
7、为像一朵小花,可能毫不出众,却能使花园增添绚丽。一个人的不良行为像一块污秽,也许微不足道,却会成为阳光下的一个 黑点。这说明我们应该:( ) A对社会负责 B对他人负责 C对集体负责 D对自己负责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的内容强调,我们的个人行为影响社会的发展。好的行为带来良性的发展,不好的行为,带来负面的影响。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创造美好社会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因而 A符合题意。 BCD虽然也是从责任的角度思考,但切入的角度是错误的。 考点:对社会负责 刘刚对老师的批评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依旧迟到,我们不正确地看法是( ) A迟到是不良的行为,老师要管 B那是一种对自己不
8、负责的行为 C迟到没有对别人造成伤害,我想迟到就迟到 D那是一种对班集体不负责任的行为 答案: C 试题分析:批评是老师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也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关心和爱护,更是老师应尽的责任。题干中刘刚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仍然我行我素,照样迟到,是对自己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作为老师有义务规范其行为。同时,刘刚的行为也是对班集体不负责任,为班集体抹黑。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要以自己的行为增添集体的荣誉和力量。所以说迟到不仅仅是自己个人的事。 C说法错误。 考点:负责任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一个人没有热情就不会有责
9、任心 B只有增强责任意识,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 C只要有责任心,就必然会有热情,只要有热情必将事业有成 D一个人只要有了热情就会有责任心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中托尔斯泰的话强调了增强责任意识的重要性。随着我们成长、成熟,我们应承担的责任也将越来越多。人们的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后果。做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有清醒的认识,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不推诿,不逃避,能够自省自律,制止自己做错事。因而B符合题意。 ACD三个选项的说法都犯了绝对化的问题, 考点:对自己负责 近年来,中学生离家出走正逐渐呈上升趋势 ,学生把 “离家出走 ”当成 “闯世界 ”,当成乐事。下
10、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差,离家出走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B好男儿志在四方,中学生应该出去闯世界 C青少年离家出走既是有当前学校教育的责任,也有家庭教育不当的原因 D青少年应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过健康的生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生理方面,未成年人身体的各种器官发育尚不完备,显得非常柔弱;青春期的未成年人身体发育速度加快,并渐趋成熟,特别是性成熟所产生的性差别明确化及性本能出现,身体各器官及功能急剧变化,此时,他们对物质、精神上的渴求极为强烈。这种生理变化使他们在适应社会方面常遇到困惑与不安,若不能及时地加以保护
11、与引导,很容易导致人格、心灵的扭曲。心理方面,童年期的未成年人对成年人的依恋感、依赖性较强,角色意识、自我中心意识较强;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心理上渐趋成熟,独立 意识产生,对成年人的依赖性减弱,情感 色彩强烈,易冲动,此时的心理矛盾性明显,心理处于较复杂的状态。同时题目缺少自我保护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因而对离家出走,去闯荡世界是应该持反对的态度。故 B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明辨是非 “不要问国家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 ) A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就是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B一个人要勇于承担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C一个人要为国家做有益的事情,而国家不需要
12、为个人做什么事情 D关注社会也就是关注自己 答案: B 试题 分析:题干中的话重在强调我们为国家做了什么,即我们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承担责任。承担的责任,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最重要的责任当然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将个人、家庭责任置于国家社会之上,是我们不允许的。我们国家,以人为本,关心人民群众生活,一切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因而 B符合题意。 考点:承担责任 “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一个 “德盲 ”远比一个 “文盲 ”对社会更具负面效应。 ”这段话体现了( ) A学会做人,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好人生的方向 B学会做人,明辨是非善恶是很重要的,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
13、 C注重学会做人,因为一个文盲不会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 D注重学会做人,因为有道德的人一定会为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中首先需读懂名句的意思。题干中将 “德盲 ”与 “文盲 ”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不重视道德的危害性,提醒人们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自己的生活方向,实现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BCD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因而排除。 考点:学会做人 据调查,中学生中有不少同学曾用自己的零花钱或父母的钱,给同学购买生日礼物,一般 是 50元左右。他们认为不送礼物或礼物太便宜会让同学 “瞧不起 ”。对此,你的看法( ) A这既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表现,又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
14、谊 B只要家里经济条件许可,家长或老师无权干涉 C同学之间的友谊应该是纯洁的,不应互赠礼物 D中学生应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攀比,不虚荣 答案: D 试题分析: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题干中生日互送礼物,且价格不低。表面看是友谊的体现,实则是虚荣心在唆使。这样只会形成攀比的坏习惯,不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 好习惯。因而 D符合题意。 考点: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因意外原因,期中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父母要你辞去班干部职务,你会( ) A听从父母的意见 B我行我素 C公开顶撞父母 D跟父母谈心,让他们了解你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答案: D 试题
15、分析: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题干中首先得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到底与做班干有多大的关系,把我们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因而D选项比较合理。 ABC则是不懂得如何与父母沟通,需排除。 考点:与父母相处 下列称得上自尊自爱的表现有( ) 自视过高,自大自满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毛遂自荐 有志者,事竟成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决不可
16、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因而 都是自尊自爱的表现。 自视过高,自大自满则是自傲的行为,故需排除。 考点:自尊自爱的表现 一个人活在世上,做人的良知是( ) A不同的价值需要 B不同的生活理想 C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D不同的人生理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明善恶、辨是非,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我们就能避免误入岐途。要判断是非善恶,每个人心中都不能缺少一把良知的标尺。做人的良知就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将给我们勇气和指引,使我们不至于失足懊悔。因而 C是符合题意的。 考点: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小红在一次考试中作弊,被老师发现了,老师狠狠地批评了她,事后,小红总是随身带着那张违纪的
17、试卷,以此来督促自己努力 学习、遵守纪律,这种表现是( ) A自卑 B自负 C知耻 D虚荣 答案: C 试题分析: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一个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题干中小红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过错,并时刻提醒自己,可见其是一个知耻的人。知耻的人能够做到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改正它维护自己良好的形象,这是自我尊重的表现。 考点:知耻 莎士比亚说: “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这告诉我们( ) A有自信就必定取得成功 B自信是期望得到他人尊重的一种心理状态 C自信是成才与成功的基石 D自信是青少年心理品质的基本特征之一 答案: C
18、试题分析:莎士比亚的话强调了自信的重要性,成功的前提是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会毫不犹豫地抓住机会,从而成就事业,取得成功,而不是有自信就必定能够取得成功。据此, A是错误的; C符合题意,是正确答案:; B、 D是对自信的简单解释,与题干不符。故选 C。 考点:自信 人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做出各种选择,为了保证选择的正确性,我们的做法是( ) A明辨是非善恶,积极同丑恶现象作斗争,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 B看别人是怎么选择的,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C看对自己是否有利,只要能符合自己的利益即可 D听听 “哥儿们 ”的意见,怎么讲义气就怎
19、么做 答案: A 试题分析:明辨是非善恶对我们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自己的生活方向,实现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才能在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才能积极同丑恶现象作斗争,使自己逐步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因而 A是符合题意的。 B是一种跟风、随大潮现 象,缺乏自己的主观观念。 C是一种唯利是图的行为。 D是一种抛弃道德与法律的行为,仅是哥儿们义气。 考点:明辨是非 孩子第一次洗碗,若打破了一个碗,父母对着孩子摇头说: “看你笨手苯脚的,还是我来洗。 ”这说明( ) A父母不放心孩子,关心孩子 B孩子应该把学习搞好,不应该洗碗 C父母过
20、多包办,不利于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D父母看不起自己的孩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个人一味地依赖别人,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他人身上,时时事事靠别人指点才能过日子的人,就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而生活不能自理,样样由别人操心代劳,也是懒惰和无能的表现。作为父母,不要替孩子做过多的事,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爸爸妈妈没有义务替你包办一切。从小培养孩子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将来会让他受益无穷。而题干中的父母则在过分地包办孩子的事。因而 C符合题意。 考点:自立 下面哪种行为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 A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B做事总是敷衍了事 C不求上进 D上课总是违反课堂纪律 答案: A 试题分析:一个有着
21、高度责任感的人,他会很小心自己的言行。因为他知道他一旦说了什么他都会言出必行,给对方一个交代,也给自己一个交代。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负责,他才会约束自己的言行。对自己负责,那就要求我们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让自己对得起自己,不让自己对自己失望。因而 A符合题意。 BCD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不负责任。需排除。 考点:对自己负责任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要做到自尊就必须( ) 自己看得起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正确看待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对自己不恰当的行为知道惭愧,感到难为情, 知道羞耻,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 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要斤斤计较 尊重自己的人格,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A B C D 答
22、案: C 试题分析: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决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自尊者达观。自尊的人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对待议论和批评能做到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对待无关紧要的议论善于忍让而不是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因而 与自尊是背道而驰的,故错误,排除。 考点:自尊的要求 “良知和责任心是道德的源泉,也是道德的基本准则。 ”小明的下列行为中属于有责任心的是:( ) A禁不住网吧的诱惑,经常旷课逃学去网吧 B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C因受到班主任批评而赌气不参加运动会的 4100米接力赛 D背后给同学起绰号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是对自
23、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B是对班级不负责任的行为。 D是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只有 C可以体现责任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对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中,我们既培养社会责任感,又能帮助他人,学会分享与合作,并使自身 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造福社区,造福社会。 考点:负责任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B世界上并没有羞耻 C人都是知耻的 D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的意思是人不可以不知羞耻。从不知羞耻到知道
24、羞耻,就可以免于羞耻了。可见不知羞耻永远不会有自尊。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自重,才能自尊。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一个人如果能懂得知耻,就会格外珍惜自己的自尊,也会主动爱护他人的尊严。因而 A符合题意。 BC 本身是错误的。 D题干中名句未能体现。 考点:自尊知耻 综合题 在心理咨询门诊部,一位女学生说: “我总 觉得同学们都瞧不起我,仿佛都在有意孤立我。我觉得我自己什么都不行,我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更害怕抛头露面。我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25、1)这位同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2分) ( 2)如果你是她的同学,请你为她出出主意,帮助她克服这种心理。( 6分) 答案:( 1)自卑的心理 ( 2)自卑是一个心理牢笼,( 2分)要走出这个心理牢笼,只有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 1分)悦纳自己,( 1分)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分)树立自尊人格。( 1分) 试题分析: (1)在社交中,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孤独、离群、 抑制自信心和荣誉感,当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会大大加强,甚至以畸形的形式,如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的方式表现出来。 (2) 当我们在自己的弱点或缺陷面前失去自信,就有可能陷入自卑,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贬
26、低,甚至自暴自弃。故克服自卑的方法需客观看待自己,树立自信。如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要多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和成绩;要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要多与同学交往,锻炼自己的胆量,在锻炼中树立自信等。 考点:自卑的心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些中小学校流行着这样的说法: “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 ;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 ”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社会影响,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 8分) 答案:( 1)对来自各方的社会信息,都要在我们头脑中过滤筛选,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别,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无益的糟粕,拒绝有害的毒素; (
27、2)对长辈的言行我们同样需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而不能无原则地一概服从; ( 3)对公共传播媒体,我们要提高识别能力,学会选择,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 4)对 “社会流行 ”我们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每个要点 2分,共 8分) 试题分析:社会影响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它的发生,总是有商业运作的背景、从众心理的推动。对待社会影响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毫无原则地接受与服从,同时需提高自己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本题中应当从不同的社会影响角度思考。 考点:对待社会影响 材料一:某日,广州某医院负责人接到报告:一位 H7
28、N9禽流感患者逃走了。这位患者经过治疗后基本痊愈,但根据规定她还必须留院观察。但她认为自己完全好了,多次提出要出院未获批准。医院顿时进入高 度戒备状态,一时间医院、公安、街道和城管等部门出动近百人,一场追踪 H7N9禽流感患者的战斗打响了。经过 24小时的紧张工作,医护人员将病人带回隔离病房。之后,医护人员又用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对其活动的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材料二: “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这是某学院胡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时的第一句话。事情是这样的,前不久胡老师因公出差到过上海,回来几天后,他感觉有点不舒服,为安全起见,胡老师主动申请改变了上课时间,自己到医院进行了彻底地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后,
29、才再次回到课堂。 ( 1)你赞成 H7N9禽流感患者还是胡老师的 做法?( 2分)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向他学习?( 3分) (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应该具有什么品质?( 4分) ( 3)、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呢?( 5分) 答案:( 1)赞成胡老师的想法,我要学习他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 ( 2) 责任感就意味着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完善自己 ,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认真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懂得修正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任。 有责任感的人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 有责任感的人是有良知的人,懂得引导自 己,约
30、束自己,拒绝错误的行为。 ( 3) 了解和关注自己的责任,把承担责任作为生活的常态和习惯。 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 养成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 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 试题分析: (1)材料一中的 H7N9禽流感患者在未痊愈的情况下而私自逃跑,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不考虑个人的身体健康。也是对他人不负责,给医院、公安、街道和城管等部门带来麻烦;更是对社会不负责,给社会造成混乱。而材料二中的胡老师的行为则截然相反,因而答案:可解。 (2) 本题不仅 要求学生能把知识前后联系,整体把握,而且要有概括与提高的能力。更要求学生以此为榜样,学习 “胡老师 ”的品质,建设和谐社会。试题比较开放,围绕负责任的相关内容展开即可。 (3) 要想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要有责任意识,其次,要有行动,像我们中学生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对自己负责,做一个好公民、好儿女、好学生、好居民。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拓宽视野,锻炼身体,提高能力,有能力才能负责任。也可根据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来答题。 考点:有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