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3届辽宁省盘锦市中考模拟(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289839       资源大小:24.4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3届辽宁省盘锦市中考模拟(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届辽宁省盘锦市中考模拟(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口语交际( 3分) 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充小刚谈话的内容,要求文明得体,清楚连贯。 中考结束后,小刚乘火车到大连旅游。 到了大连,小刚在某宾馆 328房间住下。为了便于父母跟自己联系,以免他们担心,他用房间的电话拨通了爸爸的手机,说: _。 答案:爸,我到大连了,住在某宾馆 328房间,你们不用担心,这是我房间的电话,有事就打这个电话找我。 试题分析:了解语境,理清要表达的信息: “我 ”宾馆的房间号和电话号,注意说话者彼此的父子关系。 考点:语言实际运用 点评:本题不难,语境明确,易于理解。本题除了考查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外

    2、,也是提醒学生在注意与人交际的技巧。 仿照句式,补写句子。( 2分) 在绿叶面前,不要忘了它飘落的时刻; _,_;在绿草面前,不要忘了它被践踏的过去。人,不能陶醉于美好的现在。 答案:在鲜花面前,不要忘了它凋零的季节。 试题分析:抓住例句内容表达的特点,由物到人,根 据 “人,不能陶醉于美好的现在 ”句式特点和内容来拟写。 考点:仿写句子 点评:本题不难,例句结构简单,要求不高。仿写句子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即让学生了解汉语句子的特点,又训练了写作。 修改病句。( 2分) ( 1)影片飞向未来讲述了一个十三岁的男孩许愿 “大人 ”。 ( 2)神舟九号搭载的三名航天员,正在认真地、一丝不苟地训练。

    3、答案:( 1)在句末加 “的故事 ”。( 2)把 “认真地 ”与 “一丝不苟 ”的调换位置。 试题分析:第一句 “讲述 ” 后面缺少宾语的中心语;第二句词语重复,应删去 “认真 ”。 考点:修改病句 点评:本题不 难,常见病句容易判断,平时学习中对病句的判断训练比较多,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把句子写正确是非常重要的,句子通顺才能正确表达意思,传递信息,进行正常的交流。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嗤 笑( ch)根 茎 ( jn)星 宿 ( s)所向披 靡 ( m) B追 溯 ( s) 挫 折( cu) 擂 响( li)弄巧成 拙 ( zhu) C

    4、倔 强( ju)计 较 ( jio)肆 虐 ( n) 囊 萤映血( nn) D俘 虏 ( l) 逞 能( chn)魁 梧 ( w) 载 歌载午( zi)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中 “宿 ”读 xi, C中 “血 ”为 “雪 ”, D中 “梧 ”轻读不标调, “午 ”应是“舞 ”。 考点:字音字形判断 点评:本题不难,皆是常用字,细心注意易错点即可。此类字音字形的考查,考的是学生识记和细心,平时学习要养成即读即查,随查随记的好习惯,注重积累。 选出填在下列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2分) 创新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是技术创新还是艺术创新,其背后都有创新者的好奇、洞见和

    5、决心在散发光芒,成功 离不开机会, 机会只为那些专一的创新者敞开大门。 A推动无论固然 B触动只要所以 C推动即使只有 D触动不管虽然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排除法,选判断第一空, “触动 ”是指内心情感上的,不符语境,排除 BD,第二三句之间是条件关系,所以第二空选填 “无论 ”,答案:为 A。 考点:关联词使用 点评:本题不难,了解句子的关系即可作答。关联词,在语句中作用是显著的,使用好关联词,不仅是语句更通顺,还有助于表达和理解句子的含义。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 千钧一发 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B这个扫街的

    6、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 微不足道 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 “美容师 ”。 C沿着晃动的梯子,我 小心翼翼 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 事倍功半 的效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 “事倍功半 ”是指花了很大的气力收效很小,不符合句意,应该用 “事半功倍 ”。 考点:成语辨识 点评:本题不难,错误的成语易于辨识。掌握成语,对写作很有帮助,记忆成语要注意成语的真实含义,了解其情感色彩和适当对象,才能用好成语。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 15分)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

    7、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一颗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 冰心说: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开放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如果遭遇挫折,仍能 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

    8、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一百多年后,大汉的史书上书写下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叮当声,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她拒绝贿赂画师终致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 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最好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人们常说: “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

    9、水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呢?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给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痛苦和挫折是 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要想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小题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小题 2】第 段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3分) 【小题 3】第 段中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 ”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

    10、么作用?( 3分) 【小题 4】文中提到冰心,苏武,昭君,他们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2分) 【小题 5】为选文补充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 2分) 【小题 6】结合经历谈谈你是如何面对挫折的,读了本文后有什么启示?( 2 分) 答案: 【小题 1】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小题 2】不能删掉。 分别列举苏武牧羊、昭君出塞的事例,与 形成分总结构,进一步阐述论点。 【小题 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有力的论证了挫折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小题 4】三个人都经历过许多挫折和苦难。他们都懂得勇敢面对挫折,而后获得成功。 【小题 5】袁隆平在研发杂交水稻过程

    11、中经历了多次失败、克服万难,最终获得成功。 【小题 6】生活不是一帆风顺,正因为经历重重困 难,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生命也因此变得丰厚。 【小题 1】 试题分析:从文章开头段或结尾段中找出作者表达观点的句子即可。 考点:论点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开篇即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发表的主要观点,可从标题或开头段或结尾段的文字中寻找,如果作者没有明确的提出论点,那就根据文意自己概括。 【小题 2】 试题分析:明确回答不可删去。分析时注意此段与上两段的关系,即此段是对上几段的总结,在 “摆事实 ”之后的 “讲道理 ”,重申论点的内容。 考点:写作方法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

    12、,联系相关文段即 可理解,学生在考试时阅读文段不仅要注意分析内容,理解思想情感,也要注意结构上的特点,学习一些写作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小题 3】 试题分析:先点明是 “比喻说理 ”,说明什么比喻什么,再概括喻体 “养分 ”与 “花 ”的关系,来理解本体 “挫折 ”与 “生命 ”的关系。 考点:论证方法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论证方法及证明的道理在文段中都非常明确。论说文的论证方法从大的方面说,就是两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如何从具体的技巧来说,有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小题 4】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中所介绍的三人经历,联系本 文论点,理解分析他们的共同之处。 考点:论据

    13、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三个论据的述内容清楚,易于概括。议论文中,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作者介绍人物的经历,或讲一个故事,都属于事实论据。 【小题 5】 试题分析:所补论据,必须具备两个要点,一是成功者的事例,二是成功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失败。 考点:论据补充 点评:本题不难,问题简单,易于理解。此类题不仅是考查学生对论据的了解,还考查了学生的知识面,拟题很好。 【小题 6】 试题分析:本题是两个问题,一是谈自己的如何面对挫折,要求 “结合经历 ”,那就要简述事例,二是对本文的理解,可以就作者的观点来谈。 考点:联系实际,发表感想。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思考的自由度比较大,易于感想。阅读发表

    14、感想,首先要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抓住主要的话题,联系生活,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阅读下面的选文 (14分 ) “稀土 ”一词源于芬兰化学家加多林。他于 1794年从一块形似沥青的重质矿石(后来被称作硅铍钇 )中分离出一种白色物质 ,经分析证明含有一种新的 “元素 ”(后人称作 “稀土 ”的 Y2O3)。作为 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 ,“稀土 ”代表着一类元素 ,一直沿用至今。 世界稀土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 ,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和印度。资料显示 ,2011年在全球已探明的 1亿吨稀土储量中 ,中国稀土储量为 3600万吨 ,占全球储量的 36%;俄罗斯稀土储量

    15、为 1900万吨 ,占全球 19%;美国稀土储量为 1300万吨 ,占全球 13%。 稀土有 “工业黄金 ”之称。在军事方面 ,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能大幅度提高其它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比如能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 ;稀 土同样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航天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 在冶金工业中 ,将稀土金属或氟化物、硅化物加入钢里 ,能起到精炼、脱硫、中和低熔点有害杂质的作用 ,可以改善钢的加工性能 ;稀土球墨铸铁 ,特别适用于生产有特殊要求的复杂球铁件 ,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等机械制造业。 在石油化工方面 ,用稀土制成的分子筛催化剂

    16、,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抗重金属中毒能力强的优点 ,广泛用于石油催化裂化过程 ;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 ,用少量的硝酸稀土为助催化剂 ,其处理气量比媒铝催化剂大 1。 5倍 ;复合稀土氧化物还可以用作内燃机尾气净 化催化剂。 在玻璃陶瓷制作中 ,稀土氧化物可作为抛光粉广泛用于光学玻璃、眼镜片、显像管、塑料及金属餐具等的抛光 ;添加稀土氧化物可以制得不同用途的光学玻璃和特种玻璃 ;在陶釉和瓷釉中添加稀土,可以减轻釉的碎裂性 ,使制品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光泽。 稀土是一种稀有的可再生资源。但近年来 ,我国稀土私采乱挖、浪费资源、走私等情况猖獗,国有企业稀土开采的吨回收率仅为 60%,大型的民营企业回收率只

    17、有 40%,一些私采乱挖的矿山甚至只有 5%,稀土资源被大量浪费 ,并由此引发巨大环境问题。 一是稀土开采造成生态破坏问题。由于稀土矿 含量很低 ,开采中土地和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问题十分严重。 江西、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离子型稀土矿 ,每开采 10吨稀土氧化物要剥离表面和出池尾沙 1000-1600立方米 ,破坏大量地表植被 。年产 1000吨稀土原料的矿山 ,尾矿超过 20万 30万吨 ,占地约 20多亩。 二是稀土提炼、加工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稀土湿化冶炼产生大量废水 ,含有氨、氮、硫酸根、氯离子 ,放射性物质超标达几倍到几十倍。这些有毒的溶液长期残留地下 ,一旦污染地下水资源 ,

    18、后果不堪设想。稀土焙烧、冶炼和电解系统排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未经处理或治理不 达标排放现象还相当普遍。 稀土开发带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虽然中国的稀土行业走过弯路 ,但亡羊补牢 ,为时未晚。 (选自中国环境报有删改 ) 【小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分 ) 【小题 2】选文从哪几个方面体现了稀土是 “工业黄金 ” (4分 ) 【小题 3】第 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 ) 【小题 4】第 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5】第 段中 “年产 1000吨稀土原料的矿山 ,尾矿超过 20万 30万吨,占地约 20多亩

    19、”一句中的 “约 ”字能否删掉 为什么 (3分 ) 答案: 【小题 1】稀土的发现、分布、用途及开发带来的危害。 【小题 2】军事方面、冶金工业、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的制作。 【小题 3】过渡 (承上启下 ) 【小题 4】举例子 ,列数字具体、准确说明了我国稀土资源开发造成土地和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问题十分严重(或具体、准确说明了稀土开采造成了生态破坏问题)。 【小题 5】不能。约是指大概 ,表估计 ,意思是年产 1000吨稀土原料的矿山尾矿占地大概 20 多亩 ,删掉后与客观事实不符 ,这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小题 1】 试题分析:浏览全文,注意文 段的开头的概括性语句,

    20、划分文章层次,了解文章所写的几个方面的内容,然后简要概括。 考点:理解文意,概括内容。 点评:本题不难,材料内容明确,易于概括。阅读考试中大多有概括要点这类的题目,解答时关键是要仔细的阅读文字,根据要求分析文字信息。概括要点,语方要简练,点明即可。 【小题 2】 试题分析:抓住第三、四、五、六几段开头的概括性语句即可作答。 考点:梳理文字,概括要点。 点评:本题不难,但要细心阅读。在阅读时,要根据所提问的问题,找到与问题有关联性的信息,有现成的句子就摘录,没有就自己概括。 【小题 3】 试题分析:第七段上面几段是讲 “稀土 ”作为资源用途广泛,下文是说环境问题,所以第七段是承上启下。 考点:写

    21、作方法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问题简单,学生好理解。阅读文章,不仅要从思想、情感上去理解文章的内容,更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学习,了解和掌握写作的技巧,提高自己写作水平。 【小题 4】 试题分析:句中运用数字是列数字说明, “江西、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 ”是举例子说明。抓住本段的第一句中心句即可说明 “作用 ”。 考点:说明方法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说明方法是说明文学习中重要的知识点,学习时要了解说明文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 和使用方法,注意彼此之间的区别,不要出现判断错误,比如 “打比方 ”,就是比喻,而 “作比较 ”就是对比,一是 “喻 ”,一是 “比 ”,是不同的。 【小题 5】 试题分析:从说明

    22、文说明的准确性的角度来考虑此问题,将改句与原句比较,说明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考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点评:本题不难,这是说明文中常规问题,学生练习多,比较熟悉,易于解答。说明文要求准确说明事物,所以在说明事物往往要用一些词语进行 “限定 ”,对具体的情况要具体地分析,体会说明文的严密性,科学性。 阅读下面的选文。( 21分) 九步之暖 ( 1)我负责的 1136号病房里来了新病人,叫露露,是个小女孩儿。她的到来让一向沉寂的病房有了笑声。只有 15 岁的少年一哲 ,依旧躺在床上看自己的书,一言不发。 ( 2)露露入院第三天,医生确诊她得了生存率很低的骨肉瘤。拿到诊断结果之后,露露的妈妈守在女儿

    23、床边,紧握着熟睡中的女儿的小手,黯然垂泪;露露的爸爸站在女儿病床前如灵魂出壳般,目光呆滞,反应迟钝。 ( 3)但对此一无所知的露露还是照样快活,她常常隔着一张床和一哲说话,问这问那。有时,露露甚至要爸爸把她抱到一哲的床上,看一哲画画,让一哲给她讲故事。自从有了露露,一哲明显开朗了许 多。 ( 4)一哲这个一米八二的大男孩,在打篮球摔倒后,膝关节肿痛,到省医院就医,被确诊为骨肉瘤伴病理性骨折,由于病情严重,医生要对他进行截肢手术。 ( 5)巨大的打击使一家人几欲崩溃,这个能将乔丹的篮球生涯讲上几天几夜的大男孩,更是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如一头受伤的小豹,愤怒地嘶吼咆哮,拒绝截肢。然而当父亲颤抖着身体

    24、,跪在床前哀求儿子配合医生治疗时,这个暴戾的男孩的固执倔犟瞬间土崩瓦解, 他闭着眼睛,一言不发,汩汩的泪水像永不干涸的小溪,爬了满脸满颈。 父子俩终于达成协议:父亲送一哲去天津肿瘤医院,如果这个全国顶尖的 专业医院的诊断和省医院一致的话,一哲答应接受医院的所有安排。 ( 6)临行前的那个夜晚,已经快 12点了,许多病房都熄了灯,我正在护士办公室里看书,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是一哲的父亲,用轮椅推着一哲。一哲的父亲问我: “一哲是不是可以短暂地走几步 ” ( 7)一哲笑了,腼腆地说: “如果我能 走 出病房,露露就会相信,我的病 好 了,这样,以后当她面对化疗的痛苦时,就会有一份真实的希望支撑着

    25、她。 ” ( 8)一股异样的情愫在我心头迅速地涌起,我扭头去看一哲的父亲,一哲的父亲冲我点了点头,低声地说: “护士长,求您,答应孩子 吧,我量过,从一哲的床到门口,只需要走九步 ” 一股殷殷的温润漫过我的心,我轻轻地俯身,拥抱了一哲。 ( 9)第二天上午 9点多,我让护士把轮椅放在门口,然后走进 1136号病房,大声地对一哲说: “祝贺你小伙子,你的病完全好了,终于可以出院了。 ”听到我的声音,一哲站起来,看上去神清气爽,英姿勃发。一哲笑着和众人说再见。 ( 10)露露躺在爸爸的怀里,一脸羡慕地对一哲说: “一哲哥哥,等我也跟你一样把病治好了,就让爸爸带我去你家,你答应过我的,一定要带我去看

    26、大海哦 !”一哲笑着点了点头, “露露,听医生阿姨的话,你一定要坚 强,记住,我在大海边等你哦 !” ( 11)众人有说有笑,露露的父亲搂着女儿,下巴抵在女儿的头上,一言不发。这个知情的粗犷男人目送着一哲离开,紧咬着嘴唇,大口大口的喘着长气,不让眼泪掉下来。一哲向露露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 只走了几步,众人便不约而同地从后面围拢上去,用人墙挡住了露露的视线。没有人愿意让小女孩儿看到,那个少年走到门口,满头大汗地扑向轮椅时的痛苦模样。我在一个 15岁少年的背影里泪流满面。 ( 12)这个坚强的少年,面对噩运,不是悲伤地无所事事,绝望地将痛苦的尘屑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是选择在 疼痛中开花,

    27、将暗淡的际遇转变成生命中灿烂的瞬间。 ( 13)那一天,那个少年,用他的九步之暖,温润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将大家灵魂里的某根弦,轻轻地拨动 【小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事件。( 4分) 【小题 2】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 )( 3分) A “我 ”是文章的线索人物,贯穿全文。 B文章对露露爸爸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他乐观的性格。 C文章( 4)段运用了插叙,交代了一哲入院的原因及严重的病情。 D一哲的 “九步 ”既温暖了露露,又温暖了众人。 【小题 3】选文( 5)段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一哲怎样的心情?( 3分) 【小题 4】选文( 7)段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28、 ( 4分) 【小题 5】比较下面的原句和改句,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说说理由。( 3分) 原句:一哲向露露挥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 改句:一哲向露露挥挥手,然后,向外走去 【小题 6】读了选文( 13)段,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 答出两点即可。( 4 分) 答案: 【小题 1】患骨肉瘤的一哲,强忍巨痛艰难地迈出温暖的九步,以此来鼓舞病中的露露。 【小题 2】 B 【小题 3】痛苦或绝望,愧疚或自责( 无奈),感动。 【小题 4】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了一哲善良、有爱心、无私的美好品质(答出两点即可)。 【小题 5】原句表达效果好,原句中的 “一步一步 ”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一哲每走

    29、一步的艰难和痛苦,更能突出 哲的坚强和心灵的美好 (或善良、有爱心 )而改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缺少表现力和感染力)。 【小题 6】当我们面临挫折时,不能陷在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更不应该让自己的痛苦情绪影响他人;而应该在痛苦中不忘关心他人;用自己的坚强乐观鼓舞他人。 【小题 1】 试题分析:找出文中主要的人物,概括他的主要行为表现,即 他主要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 考点:概括情节 点评:本题不难,与问题有关的文字信息比较集中,易于梳理概括。概括情节性的内容,可根据一个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几个部分来概括。如果是几件事,就找出每件事的 “情节点 ”(即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来概括。 【小题

    30、 2】 试题分析: “露露的爸爸站在女儿病床前如灵魂出壳般,目光呆滞,反应迟钝 ”,这显然是表达人物极度痛苦和绝望的心情。所以 B句的理解是错误的。 考点:人物描写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信息明确,易于理解。解答此类题并不困难,关键是要找到文中典型的表现人物的文 字加以体会。人物形象与作品的思想是有关系的,也可以通过作者对作品情节的安排构思上去理解人物形象。 【小题 3】 试题分析:先在说明是 “外貌描写 ”,然后概括情节分析人物,说明此描写表现了人物痛苦的心情。 考点:人物描写 点评:本题不难,此段人物描写的方法和用意很明确,人物形象也比较突出。理解人物描写,要善于抓住作者对人物言行的刻画来分

    31、析,理解作者在文字中表达的态度与情感。 【小题 4】 试题分析:先要点明是 “神态描写 ”和 “语言描写 ”,然后说明一哲病危之时能为人着想这种开朗乐观的性格。 考点:人物描写 点评:本题不 难,文中有明确的文字信息。人物的精神品质,是通过其言行表现出来的,所以阅读时要注意作者对人物言行的刻画,从中分析人物形象。 【小题 5】 试题分析:此句是人物的行为描写,比较两句在描写的语言上的不同,分析理解不同之处字词的表达作用。 考点:细节描写 点评:本题不难,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此细节描写的作用在文中就不难理解。写人叙事的文章中,细节描写是很重要的,一个细节,往往刻画了人物特定的心态,表现了人物形象

    32、,阅读文章要注意体会这种写法,写作时要善于学习运用这种写法。 【小题 6】 试题分析:可从 “遇到困难要勇敢面 对 ”和 “给别人多一份温暖 ”两个角度感想即可。 考点:结合文意,发表感想。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最后一段意义明确,易于感想。阅读发表感想,首先要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抓住话题的核心,联系现实,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个语段( 10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心将鼓之,刿日: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

    3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乙】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 ,严斥堠 ,使耕者无所顾忌 ,,所以养其财;丰犒 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 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注释】 烽燧:报警的 烽火,白天称燧,晚上称烽。 斥堠 (hu):原指探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 望。 犒( ko):犒赏。 殆:通 “怠 ”,懈怠

    34、。 【小题 1】解释选文中加线词的意思。( 2分) ( 1) 既 克( ) (2)用人不尽其所 欲 ( ) 【小题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A公与 之 乘凡战 之 道 B 故 虽并天下公问其 故 C 既 克 既 胜养其心 D登轼 而 望之 而 士不厌兵 【小题 3】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小 题 4】请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小题 5】【乙】文中哪一句与【甲】文的 “夫战,勇气也 ”表达的是相同的

    35、战略思想?( 2分) 答案: 【小题 1】 (1)已经 (2)想要 【小题 2】 C 【小题 3】 (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2)这就是黄帝打了七十场仗而士兵仍不懈怠的原因。 【小题 4】将战养其力 /既战养其气 /既胜养其心。 【小题 5】既战养其气 【小题 1】 试题分析:熟悉的字词直接解释即可,不熟悉的要先了解语境,在文段中弄清句子的大概意思,再判断字词义。 考点:古文字词解释 点评:本题不难,两个字词比较容易判断。解释文言字词,要注意字词的活用,要了解本义,更有了解在句子中的意思,平时学习要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小题 2】 试

    36、题分析: A“之 ”一为 “他 ”一为 “的 ”, B“故 ”一为 “所以 ”一为 “原因 ”, D“而 ”一表示顺连一表示转连。 D“既 ”皆是 “已经 ”的意思。 考点:古文一词多义 点评:本题不难,几个词是常见字词,比较容易判断。古文字词一词多义是很多的,变化比较复杂 ,要掌握一词多义,必须在学习里仔细了解字词在不同语言中的用法,归纳特点,加强记忆。 【小题 3】 试题分析:注意要把句中关键字词解释清楚。第一句,鼓:击鼓;作:使 振作;再:第二次;衰:衰减;竭:尽。第二句, “之所以 ”: 的原因;殆:失败。 考点:古文翻译 点评:本题有难,句子比较简单,易于翻译。古文翻译,是学习古文必

    37、做的训练,翻译是为了准确的理解文意,对朗读背诵也有一定的帮助。翻译句子,先理解大意,再抓关键字语,最后疏通句子。翻译要做到准确、通顺,完整。 【小题 4】 考点:文言句子节奏划分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对划分节奏掌握不好。文言句子划分节奏,主要还是根据句子的意思或结构来划分,在内容上,几层之间要划分,在结构上,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要划开,句子成分复杂的,修饰部门与中心语之间划开。 【小题 5】 试题分析:先要理解 “夫战,勇气也 ”此句的意思是打仗要靠勇气,然后再从乙文中找到说 “勇气 ”的一句,即 “既战养其气 ”。 考点:语句含义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作者有明确的叙述。理解文章中的一些问题,

    38、可以关注问题所在的本段文字,然后再去搜寻与此相关的文字,找到相关的内容,综合分析。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 3分) 他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和警察的国度,人形的动物 “耶胡 ”是邪恶肮脏的畜生,而 “慧因 ”则是聪慧善良的主宰。 这段文字描写 _(主人公)来到 _国的情景,这部作品叫做 _,作者是 _,这段文字鞭挞了人类的丑恶。 答案:格列佛慧因 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中关键信息 “耶胡 ”“慧因 ”,据此判断材料内容的出处,根据要求填空。 考点:名著了解 点评:本题有难度,题干的提示不明显,学生难以判断。阅读名著是必要,阅读名著, 可以陶冶情操,了解各种文化,丰富知识,还可以

    39、借鉴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默写 古诗文填空( 14分) 【小题 1】几处早莺争暖树,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小题 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小题 3】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小题 4】俄顷风定云墨色,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小题 5】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 6】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小题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小题 8】 ,蜡炬成灰泪 始干。(李商隐无题) 【小题 9】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_,_。 【小题 10】月是诗人的最爱。李煜用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表达

    40、了寂寞的情怀:而苏轼用 “ , ”表达了美好的祝愿。(用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回答) 【小题 11】成长路上总会有风雨相伴,我们常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来自我激励。 答案: 【小题 1】谁家新燕啄春泥 【小题 2】甲光向日金鳞开 【小题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小题 4】秋天漠漠向昏黑 【小题 5】大漠孤烟直 【小题 6】采菊东篱下 【小题 7】濯清涟而不妖 【小题 8】春蚕到死丝方尽 【小题 9】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小题 1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题 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的写法:燕、啄、鳞、漠、篱、濯、涟、妖、陋、惟、馨

    41、、婵娟、济、沧。 考点:古诗识记 点评:本题有难度,易错字较多,学生不容易全对。背诵古诗,不能死记诗句文字,要理解它的内容和含义,甚至对诗句要有相关的联想,理解才能记得熟记得牢。 作文 作文 (满分 60分 ) 题目: 2013,与 _同行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 2)题目的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如 “书籍 ”、 “希望 ”、 “快乐 ”、 “爱 ”. ( 3) 600字以上。 答案:略 试题分析:先审题, “2013”指年份,那么就不要写以前的事情,这点首先要注意到。思考 “我 ”与什么 “同行 ”。如果你是初三生,可以 “就地取材 ”, “与辛苦同行 ”,然后根据所填

    42、词语去选相关的材料(这点非常重要),写自己(或一群人“我们 ”)为了考上理想的高中,学习如何 “辛苦 ”,当然, “辛苦 ”中包含的主要内容是 “努力 ”和 “收获 ”,把有关 “辛苦 ” 努力学习冲刺中考的学习情景和内心感受与生动写具体些。可以写 “与快乐同行 ”“与爱同行 ”,写写自己在这一年中,自己有哪些快乐,收获哪些 “爱 ”,不外乎从学习和业余生活方面来写,从家人、老师、同学方面来写,所要注意的是不能空谈 “快乐 ”“爱 ”,要用具体的事例来描述这种 “快乐 ”“爱 ”,说出自己内心真切的感受,抒发真势的情感。可以采取详略结合的写法,详写一件事,再以点到面。文章最后点一下 “同行 ”的含义,即 “伴随成长 ”,突出主题。 考点:写作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选材的范围较大,题旨明确。学生平时写了不少作文,要注意作文 题之间的意义联系,学会 “嫁接 ”文题。比如本题与 “ 伴我成长 ”是一类型的作文,完全要可以 “嫁接 ”过来。总之,要注意老师平时的作文讲解,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一知三。


    注意事项

    本文(2013届辽宁省盘锦市中考模拟(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