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3-2014年甘肃省兰州十一中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289591       资源大小:38.9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3-2014年甘肃省兰州十一中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2014年甘肃省兰州十一中九年级上学期 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综合性学习( 7分) 2013年 9月 27日上午,第 23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签约仪式及新闻发布会在武汉举行,中国电影家协会与兰州市政府正式签约,明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将在西北重镇 兰州举行。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小题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 2分) 中国甘肃网 8月 2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 (记者 张子艺 )我国历史最为悠久,影响和规模最大、最专业、最具权威性的电影评奖活动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将在 2014年落户兰州!这意味着明年秋天,全国最具影响力之一的电影节将在黄河岸边璀璨绽放。据悉,除

    2、评奖、颁奖活动之外,明年的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还将举办三大影展,即中国电影新片展,中国港、澳、台地区电影展,外国电影展,展映中国和世界各地优秀影片约 50部左右。届时,兰州的市民将有眼福了! 【小题 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概括出金鸡百花奖在兰州举办的意义。( 3分) 材料 1:甘肃外景资源丰富,无论是高山、丘陵,大漠、戈壁都成为国内外导演眼中的 “香饽饽 ”,近年来,甘肃的影视发展逐渐起步,甘肃的电影、独立电影人也逐渐在国内乃至于国际化 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材料 2:国内著名影评人韩松落说: “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兰州举行有双向作用。对到会的影人来说,是一个了解甘肃影视资源 (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

    3、的好机会,对本地影人来说,是学习,也是刺激。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影视业,对旅游、文化都有正面影响。金鸡百花电影节是提供 外来者目光 的一次好机会。 ” 材料 3: “国内最具实力的电影制作人来到兰州,不仅仅是电影评奖,还会有大型的高端论坛,他们思路的碰撞,会产生许多我们想不到的新东西和思路,借着他们的新思路,也许我们甘肃的电影人会看到甘肃电影发展的瓶颈以及突破点在哪 里,借此获得更好的发展。 ”甘肃影人告诉记者。 【小题 3】为加强宣传兰州的城市形象,特别是兰州新区成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之后, 2013年 5月 23日,酝酿已久的兰州城市形象标志正式向全社会发布。请你简要描述标志的内容并分析其寓意

    4、。( 2分)(注:三条弧线从上向下依次为蓝、黄、绿三种颜色) 答案: 【小题 1】金鸡百花奖明年落户兰州 【小题 2】加强甘肃丰富自然资源的宣传,让到会的影人了解甘肃影视资源 (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促进甘肃的影视业进一步发展;对旅游、文化有正面影响;产生许多新东西和思路,帮助甘肃的电影人会 看到甘肃电影发展的瓶颈以及突破点。(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小题 3】兰州城市形象标志,巧妙使用了既有中国书法韵味、又富有现代气息,构成了 “兰 ”字的基本造型。三大笔触分别运用蓝、黄、绿三色,分别代表了蓝天、黄河和绿地,并象征着天、地、人的和谐,展示了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兰州。其中,代表黄河的黄色居中

    5、,是兰州两山夹一河地貌的奔放写意,而嵌入三大笔触的黄河母亲雕像,凸显了兰州作为黄河之都的重要地位,大大提高了标志之于兰州的识别度和唯一性。雕塑底座被处理成奔流向前的波涛,象征着黄河东进、发展西进。在标志笔刷中融汇的马 家窑纹饰突出了黄河文明,强化了视觉审美,标志最下部是 “中国兰州 ”的手写书法字体,以及兰州城市形象宣传语 “黄河之都金城兰州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消息 ”,也称为 “新闻 ”,主要特点是真实,其结构共分为五个部分,即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其中标题又可分为引标、主标、副标。标题是消息中心的概括,引标往往交代背景,副标是对消息中

    6、心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拟写的标题都是主标。拟写标题可从导语入手,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简明扼要的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被称为新闻的窗口。因此,导语部 分至少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读了这则新闻,不难发现,标题的关键信息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包含在第一句中。 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2】 试题分析:学会把握多个材料的具体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联系性,这就要求考生能准确归纳,综合概括。注意看清答题要求 “概括出金鸡百花奖在兰州举办的意义 ”。可抓住下面主要信息答题: 材料 1中 “甘肃外景资源丰富 ”, 材料 2中 “了解甘肃影视资源 ”、 “对旅游、

    7、文化都有正面影响 ”, 材料 3中 “看到甘肃电影发展的瓶颈以及突破点在哪里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求考生介绍内容、解释含义、设计意图或加以赏析。徽标,即徽记、标志,它往往 “言简意赅 ”,高度凝炼,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可抓住图形、文字、造型等进行联想和想象。注意语言通顺,表达富有艺术性。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灵 柩 ( ji) 佝 偻 (gu)陨 落 (yn)锲 而不舍 (q) B狡 黠 (xi)诘

    8、难 (ji)旁 骛 (w)潜 心静思 (qin) C 枘 凿 (ru)德 行 (xng)扶 掖 (y)吹毛求 疵 (c) D亵 渎 (d)谀 辞 (y)忐 忑 (tn)谆 谆教诲 (zhn)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中 “锲而不舍 ”的 “锲 ”应读 qi,不能读声旁 “契 ”的音; B项中 “潜心静思 ”的 “潜 ”应读 qin,不能受错误口语影响读成 “qin”; C项中 “吹毛求疵 ”中的 “疵 ”应读 “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塑料食品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 。

    9、 它的分子结构非常稳定。 所以大量弃置塑料袋的堆积,已经造成农田和河流的严重污染,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 自然界的光、热、细菌和酶难以将其化解,即使埋在土里数百年它也不会分化、降解。 焚烧塑料也不是解决办法,塑料燃烧后残存在大气里的氯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会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是语句的衔接与排序,语句的衔接与排序是句子根据语段的语意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的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

    10、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题文开头 “塑料食品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 ”一句领起下文,先说废弃塑料食品袋的内部特性,再说两个处理办法,最后谈废弃塑料食品袋的污染的严重后果,首尾圆合,合符人们的认识规律。解答 这类题要抓住八个字:瞻前顾后,确保一致。一致包括:角度一致(陈述对象、时间、空间);思路一致;话题一致;语体一致;句式一致;感情色彩一致;前后照应;语言衔接紧密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 “光盘行动 ”之所以引发广泛共鸣,正因为它承载着现代公民。 B 1月 26

    11、日,自主研发的我国运 20 大型运输机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 C作为日本联合执政党之一,公明党将弘扬和继承日中友好传统,促进两国交流与合作,推动通过对 话妥善解决有关问题,为改善和发展日中关系作出积极努力。 D厉行勤俭节约、狠刹浪费之风,体现党的主张,顺应人民期待。 答案: D 试题分析:病句主要包括 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A项中 “承载 ”的宾语残缺,可补上宾语 “责任担当 ”; B项语序不当,句子的主语 “运输机 ”前有多个定语,其中表示范围的定语 “我国 ”应置于 “自主研发 ”之前。定语有时有很多层,即多层定语。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

    12、是(从离中心语最远的词语算起): 表示领属关系的词语(表示“谁的? ”) 表示时间、处所的词语(表示 “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 指示代词或量词短语(表示 “多少? ”) 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表示 “怎样的? ”) 形容词性词语(表示 “什么样的? ”) 表示性质、类别或范围的名词、动词(表示 “什么? ”)。 C 项中 “弘扬和继承 ”不合逻辑,应修改为 “继承和弘扬 ”。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硅谷的创始者之一肖克利与他的八个学生意见不和,八位年轻人毅然与这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分道扬镳 。 B角色的

    13、个性鲜明,是电视剧甄 执 纷钪档眯郎偷牡胤剑 踔亮 浣嵌u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C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声称购买钓鱼岛的言论, 荒诞不经 ,令人发指。 D中国银监会称,随着楼市和股市的持续低迷,投资房产的风险也 与日俱增 。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察常见成语的意义和使用,对成语应准确理解其意义,才能正确运用。 B项中 “栩栩如生 ”的 理解有误。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此成语是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而演员本身就是活的,此词用在句中说不过去。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 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3分)( ) A一言九鼎恪尽职守一代天骄怒不可遏

    14、 B黎明百姓无与仑比略输文采强聒不舍 C原驰蜡象恼羞成怒弥流之际全神贯注 D舐犊情深谈笑风生再接再励刻不容缓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中 “无与仑比 ”的 “仑 ”应写成 “伦 ”。 伦比:类比,匹敌。 “无与伦比 ”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C项中 “弥流之际 ”中的 “流 ”应写成“留 ”; D项中 “再接再励 ”中的 “励 ”应写成 “厉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12分)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陈常青 “每临大事有静气。 ”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 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以来贤圣之人,越是遇到

    15、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不惊。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何谓静气?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通俗地讲,静气就是 “能沉得住气 ”。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要抵御前秦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但是,主帅谢安此时却在后方指挥所里不慌不忙下着围棋。等到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旁边 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此时,谢安才轻描淡写地说道: “小儿辈已破敌。 ”毛泽东在长征途中面对万千敌军的围追堵截,泰然处之,用 “静气 ”一次次带领红军化解危机,创造出夺占娄山关、四渡赤水等一系列辉煌战绩,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

    16、于既倒。 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航天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心率始终在 70次左右,绝对称得上心如止水。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用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万众瞩目、全球媒体关注的情况下,要保证 200多次各种各样的操作实现零失误,对于常人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杨利伟做到了,并且完成得如平时练习一样镇定从容。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经过十几年如一日不厌其烦的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普通人也能完成这样的操作。的确,培养静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个过程就如 “铁杵磨针 ”一样充满了艰辛。

    17、 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就是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能的恐慌。所以 ,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另外,还要善养正气。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静气要靠正气来支撑。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生活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我们常常会有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要 “每临大事有静气 ”,保持轻松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做到举重若轻

    18、。这样才能担重任而不急,临危难而不乱,科学地制定措施,把握好大局,处理好大事。 (选自意 林 2012年第 24期) 【小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来的?( 3分) 【小题 2】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3分) 【小题 3】第 段最主要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分) 【小题 4】文章划横线的句子中哪一个短语最能体现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谨?为什么?( 3分) 答案: 【小题 1】 24、( 3分)成大事者必有静气(或: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2分);是通过晚清两代帝师翁同 教育弟子的言论来引出本文中心论点的( 1分) 【小题 2】 25、( 3分)首先由翁同

    19、言论引出中心论点( 1分),然后举例阐述 “静气 ”的含义以及获得 “静气 ”的途径( 1分),最后分析惊慌失措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1分)。 【小题 3】 26、( 3分)举例论证。( 1分)通过列举东晋谢安沉着镇定破敌和毛泽东用静气化解危机、推翻蒋家王朝的例子,论证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分) 【小题 4】 27、( 3分)最能体现议论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短语是 “很大程度 ”( 1分); “很大程度 ”是指 “相当一部分、绝大部分 ”,起修饰限制作用( 1分)。在生活实际中,造成惊慌失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最主要的原因心里没底(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还

    20、有其他特殊的原因,这样更 符合实际。(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学习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论点即作者对某一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观点、看法、意见等。( 1)论点的形式:完整的陈述句( 2)论点的位置:标题、开头、结尾、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3)文中表达不集中时,则需要概括。通观全文,本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开头通过晚清两代帝师翁同 教育弟子的言论来提出中心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文章是按照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思路来展开的。先提出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的观点,再举例阐述 “静气 ”的含义以及获

    21、得 “静气 ”的途径,最后最后分析惊慌失措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先明确论证方法种类及作用: 论证方法 作 用 举例论证法(例证法) 通过 事例 ,具体地证明了 (观点),使论述更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 引用论证法(引证法) 引用 名言来证明 (观点) ,使说理更充分、更深刻,更具有权威性 比喻论证法(喻证法) 把 比 作 , 生动形象地论证了 xx(观点) 对比论证法 把 和 进行对比,突出地论证了 xx(观点) 然后通读第二自然段,可看出本段列举了东晋谢安沉着镇定破敌和毛泽东用静气化解危机的事例,论证 “成大事者

    22、必有静气 ”的观点。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了解议论文语言的特点。严密性是议论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很大程度 ”正体现了这一语言特点。 考点:分析议论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20分)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言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 ”我悲伤地问, “您要把它们 ” “今天是大集。 ”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

    23、的 ” 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 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 ” 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 的泪眼,我看到 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 “你看看它,你看看它 ” 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

    24、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 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 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 “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 ”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

    25、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 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 “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 “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 ”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 “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 “

    26、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 ”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 “俺可是不会算账。 ”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 “社斗,你算。 ”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 ”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 ”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 ”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

    27、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 “娘, ”我哭着说, “我 ”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 ” 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选自杂文选刊 2013 4,有删改) 【小题 1】文章题目是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28、 ”, 请说说 “我 ”的 “狂 ”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 4分) 【小题 2】文章第一段用了大量的细节来刻画母亲,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4分) 【小题 3】作者回忆了那年随母亲卖白菜的事,母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 4分) 【小题 4】作者在文章结尾说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依然沉痛 ”,这 “沉痛 ”的背后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小题 5】文章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请你探究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4分) 答案: 【小题 1】( 4分) “狂 ”主要表现在:母亲决定卖掉白菜时, “我 ”不愿意且埋怨(冲撞、责怪

    29、)母亲;老太太刁难 “我 ”的白菜时, “我 ”不顾尊长,气愤地回击她; “我 ”算账时,故意多算一毛钱报复老太太;母亲要 “我 ”算账时, “我 ”不诚实,欺骗、伤害了母亲。(一点 1分,大意正确即可) 【小题 2】( 4分)本段细节 描写用了 “叹息、抬高、瞥、锁定、端详 ”几个动词( 2分),生动地表现了在艰苦的年月里,母亲对自己珍爱的白菜不想卖又不得不卖的矛盾、无奈和痛苦的心理。( 2分,大意正确即可,但没答出 “不想卖又不得不卖 ”的意思扣 1分) 【小题 3】( 4分)表现了母亲本性善良、为人诚信、朴实能干、严格教子的品质。(一点 1分) 【小题 4】( 4分) “我 ”因故意多算

    30、一毛钱让母亲丢脸、难过而自责; “我 ”对自己当年幼稚不宽容的做法而感到愧疚; “我 ”因辜负了母亲平时的教育,做事出格,让母亲失望而感到懊悔; “我 ”因欺骗伤害了母亲,但又无法弥补而痛苦 。(一点 1分,大意正确即可) 【小题 5】( 4分)表现了这棵最小的白菜长成不易;表现了 “我 ”对这棵白菜特别的喜爱;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我气愤时惩罚老太太多算一毛钱作铺垫;也用这棵最小白菜的曲折经历来暗示了 “我 ”的人生经历曲折坎坷。(任答对 1点得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通读全文,理清故事情节,围绕 “白菜 ”来分析提炼。先写 “我 ”对 “白菜 ”的 “狂 ”,后写 “我 ”

    31、对老太太和母亲的 “狂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应重点抓住 “叹息、抬高、瞥、锁定、端详 ”几个动 词来揣摩人物的心理。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人物描写往往为塑造人物的形象服务,文中对母亲的语言和动作进行描写,表现了母亲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母亲对 “我 ”的深刻教育和影响。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应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深入的剖析,多方位地感悟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32、C。 【小题 5】 试题分析:可抓住文章第五段中的 “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 ”和 “仿佛拍打着 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来探究作者的写作用意。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出师表(节选),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 15分)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

    33、已足,当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 、允等之任也。 【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3分) ( 1)三 顾 臣于草庐之中 ( 2)遂许先帝以 驱驰 ( 3)先帝不以臣 卑鄙 【小题 2】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此先汉 所以 兴隆也此殆天 所以 资将军(隆中对) B若有作奸犯科及 为 忠善者不足 为 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宜付有司论 其 刑赏转视积薪后,一狼洞 其 中(狼) D先帝不 以 臣卑鄙不 以 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小题 3】用 “ ”线给下

    34、面句子断句。(先将原句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上,再断两处)( 2分) 此 臣 所 以 报 先 帝 而 忠 陛 下 之 职 分 也 【小题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分) (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分) 【小题 5】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 “报先帝而忠陛下 ”的具体原因。( 3分) 答案: 【小题 1】( 1)拜访 ( 2)奔走效劳 ( 3)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小题 2】 D 【小题 3】此 臣 所 以 报 先 帝 而 忠 陛 下 之 职 分 也 【小题 4】( 1)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谋求在诸侯

    35、中扬名做官。(有关键词 “苟全 ”“闻达 ”;注意句式)( 2)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有关键词 “驽钝 ”, “攘除 ”) 【小题 5】( 1)先帝三顾茅庐;( 2)先帝临危委重任;( 3)先帝临崩寄大事。(答对一点得一分,若只笼统答 “先帝的知遇之恩 ”则只给一半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1)注意 “顾 ”的常用意义。 回头;回头看。陈太丘与友期: “元方入门不顾 ”。 视;看。行路难: “拔剑四顾心茫然。 ” 看望;拜访。出师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但;却;反而。为学: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6、”。( 2)注意 “驱驰 ”在古汉语中是一个词。( 3)注意 “卑鄙 ”在古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与今义不同。现在它是一个词,为贬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中 “所以 ”,前者的意思是 “ 的原因 ”,后者的意思是 “用来 ”; B项中 “为 ”,前者的意思是 “做 ”,后者的意思是 “向 ”。 C项 中 “其 ”,前者的意思是 “作奸犯科者 ”及 “为忠善者 ”,后者的意思是 “柴草堆 ”。 D项中 “以 ”的意思都是 “因为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先理解全句的意

    37、义,后注意句中各个词语或短语的意义的完整性,最后注意连词 “所以 ”和 “而 ”在句中能否在其前停顿。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 1)题中的文言句子是一个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于乱世 ”、 “于诸侯 ”是后置状语。( 2)注意 “驽钝 ”的比喻意义。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 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抓住 “结合选文内容 ”来分析概括先帝对作者诸葛亮的知遇之恩的三件事。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后面题目。( 7分) 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

    38、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 咸 不解此意。后正会, 值 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政事) 【小题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咸 不解此意 值 积雪始晴 【小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小题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答案: 【小题 1】 全、都 遇到,碰上 的时候 ( 2分) 【小题 2】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阻碍。( 2分) 【小题 3】积存废弃

    39、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小题 1】 试题分析:认真识记课文的注解。 “咸 ”的意义较单一。 “值 ”这有 “遇到 ”和“价值 ”之意。 考点:( 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中 “所以 ”,前者的意思是 “ 的原因 ”,后者的意思是 “用来 ”; B项中 “为 ”,前者的意思是 “做 ”,后者的意思是 “向 ”。 C项中 “其 ”,前者的意思是 “作奸犯科者 ”及 “为忠善者 ”,后者的意思是 “柴草堆 ”。 D项中 “以 ”的意思

    40、都是 “因为 ”。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个文言句子是一个省略句, “都无所妨 ”的主语与前句的主语不一致,要注意分辨清 楚。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诗歌鉴赏 请认真阅读画眉鸟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4分)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小题 1】诗中最能表现林中画眉自由生存状态的是哪两个词?( 2分) 【小题 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就是运用了对比,请结合诗句说说它的好处。( 2分) 答案: 【小题 1】)随意、自在。 【小题 2】

    41、更突出了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林中鸟与陷入囚笼、失去自由的笼中鸟的不同遭遇。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 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作者对 “林间自在啼 ”十分欣赏,这儿以 “锁向金笼 ”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诗中大概有所寄托。注意不能答 “始知 ”,应扣住 “自由生存状态 ”来思考回答。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诗人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作者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

    42、画眉)构成对比!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著导读 中国文学名著如一轴人物画卷,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例如,一部水浒就描绘了武松、林冲、李逵等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经典形象。请回答下面与水浒有关的问题。( 3分) 【小题 1】(他)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 “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 镇关西 !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 镇关西 !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 “他 ”的名字叫 ,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 “他 ” 的性格特点。( 2分) 【小题

    43、 2】请将下面与武松有关的几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只写序号)。 ( 1分) 打虎景阳冈 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 醉打蒋门神 答案: 【小题 1】鲁智深 嫉恶如仇( “见义勇为 ”或 “侠肝义胆 ”均可) 【小题 2】 (错一处便不得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写人物姓名,但不能写花和尚,因为鲁达此时还未出家。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 试题分析:要熟悉作品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关键人物的重大事件,并准确理清系列事件的先后顺 序。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默写 默写( 7分) 【小题 1】更深月色半人家, 。 【小题 2】 ,只有香如故。 【小

    44、题 3】妇姑荷箪食, 。 【小题 4】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 。 【小题 5】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表达思乡情怀的诗句是: , 。 答案: 【小题 1】北斗阑干南斗斜 【小题 2】零落成泥碾作尘 【小题 3】童稚携壶浆 【小题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小题 5】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小题 1】 试题分析:注意 “阑干 ”一词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 试题分析:注意 “碾 ”字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3】 试题分析:对偶工整,方便识记。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

    45、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4】 试题分析:注意题文中的 “以古人自比 ”( 典故)和作者 “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的感情。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5】 试题分析:抓住 “思乡 ”来答。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正能量 ”意思为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进人不断追求 、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它早已不是科技名词中简简单单的 “正能量 ”这三个字,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每个人肌体里 “向善 ”的细胞,是骨髓里一种 “进取 ”的态度,它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请以 “正能量

    46、”为 话题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写一篇 6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参考例文 孝 敬 考生 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张楠,一个叫张杨。 张楠是我亲生的,张杨是弟媳所生。张杨一岁那年,弟弟弟媳因车祸双亡,我便收养了张杨。张楠比张杨大半岁。我对两个孩子都一 样关心,一样疼爱。但是,我心里总有些憋屈。 两个孩子在同一所中学念书。张杨每到星期天都赶回家,帮我做一些家务事,对我体贴入微,可是张楠却总不见踪影。我问张杨,张楠为什么不回家,张杨说张楠要补课。 但我心里犯疑。那一天,我特地去学校看个究竟,有老师带路,老师跟张楠说:“你妈妈找你。 ”不料张楠躲躲闪闪,小声地说: “她是谁?我

    47、不认识。 ”老师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 “你不是要找她吗? ”我立即改口说: “不,不,不,我找张杨。 ”那老师又带我去找张扬。 “张杨,你妈妈找你。 ”老师大声地对张杨说。张杨听说是我找她,立即跑过来拉 着我,高兴得不得了。 “妈妈,你怎么来了? ”张杨本来是叫我 “姑妈 ”的,但兴许是听到了老师刚才的话,便改口叫我 “妈 ”,我也高兴得不得了。 “傻丫头,不欢迎我吗? ”“欢迎欢迎! ”这时,迎面走过来几个同学,她立即向同学们介绍:“这是我妈妈。 ”几个同学异口同声地叫: “张妈妈好。 ”这回就这样过去了,张杨的表现让我感到很欣慰。 一天,邻居喊: “张妈,你女儿的电话。 ”我想,张楠的电话,肯定没有好事。“妈妈,学校开家长会,你明天早一点来哟! ”电话那头传来的甜美声音分明是张杨的。我想,这孩子乖巧又孝顺。唉,张楠为什么不打电话呢? 第二天我来到学校,张杨早在校门口迎接我了。我参加了张杨的家长会,张杨的老师拉着我的手说: “张妈妈,你辛苦了。你看,你教育的孩子那么懂事,对长辈又那么孝顺 ” 听到这一番话,作为养母,我感到很欣慰,很满足。 后来,我也参加了张楠的家长会,快散


    注意事项

    本文(2013-2014年甘肃省兰州十一中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