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2届山东省宁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289257       资源大小:15.5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2届山东省宁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届山东省宁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综合性学习( 4分)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概括出某市治理大气污染的成果和措施。 【材料一】 某市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值对比表(微克 /立方米) 2000年 2012年 二氧化硫 120 27 二氧化氮 74 56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188 114 【材料二】据环保局统计, 2011年某市达标天数即蓝天数累计达到 286天,占全年天数 78.4%,与 2000年相比,提高了 51%。在达标天中,一级天比例大幅增加。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某市致力于污染减排。例如,对

    2、高排放车辆采取限制行驶措施,严格定期检测汽车排放,促进达标。另外,为进一步净化空气,北京市计划用 5年时间,增加平原林地 100万亩,到 2015年林木绿化率达到 57%,明显增加环境自净能力。 【小题 1】成果: 【小题 2】措施: 答案: 【小题 1】成果: 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值大幅降低。 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大幅增加 【小题 1】思路: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绿化(增加环境自净能力) 下面的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文中改 正。( 2分) 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人类精神成果。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

    3、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答案: 句,在 “养成 ”前添加 “能否 ”,或将文中 “能否 ”删去。 句,把 “从小 ”调至 “培养 ”前。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 A嫌 恶 ( w) 炽 痛 (zh)惩 恶扬善 (chng)惟妙惟 肖 (xio) B笨 拙 (zhu)蹒 跚 (pn)鲜 为人知 (xin)浑身 解 数 (xi) C愧 怍 (zu)荒 谬 (mi)锐不可 挡 (dng)如法 炮 制 (po) D 眩 晕 (xin)狡 黠 (xi)一 蹴 而就 (cu)强 词夺理 (qing) 答案: B 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4、分) .近期正在各大卫视热播的电视剧有甄 执 贰 短 芳 病贰 斗绾腿绽觥贰 睹苁埂贰 鹊缡泳纭 br .李白流放途中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四川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C.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 安塞腰鼓! D.要在城西修建立高速铁路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高铁将怎么建 那里的几百株树木将怎么办 答案: C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网络上的文章琳琅满目参差不齐,其中不乏我们 获益匪浅 的,也有看完不知所云的。 打击黑恶势力 “保护伞 ”一定要掘地三尺,深挖彻底,而不能 浅尝辄止 ,草草收兵。 C一些

    5、农产品大幅涨价,疯涨速度令人 叹为观止 ,由此也催生出 “蒜你狠 ”“豆你玩 ”“玉米疯 ”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新当选的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国际政坛上并不知名,但在法国可谓是 家喻户晓 的政治人物 。 答案: C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 A寒喧琐屑言简意赅旁征博引 B膺品诀别草菅人命眼花潦乱 C娴熟震憾引经据典锋芒必露 D分歧慷慨鳞次栉比吹毛求疵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凿井 常有人叹息生活忙乱,负担沉重。 当然,人生有许多推不开的负担,但是,在这些负担之中,有许多是不必要的。许多人在除了自己分内该忙的事情之外,还要忙些不该忙的。如忙应酬,忙着为了增加物质享用或虚荣而去赚

    6、钱,忙着奔走钻营去求地位。对自己已经着手的工作易于失去兴趣,因而时常见异思迁。他们由于太贪多、太求全或太急切反而使自己顾此失彼。 西哲说: “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 乱忙的人是在凿浅井。他们东做一点,西做一点,每一口井都没有凿到水源。这不是能干,而是生命和财力的浪费。不要因为自己常被别人拉去 做这做那,就以为这是表现自己才干或拓展事业的大好机会。 “能者多劳 ”,是对一个有才干的人的赞誉,却也是对他的一种悲悯。因为他是在被人拖着凿浅井。 一个人,能认清自己的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已经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能抗拒潮流的冲击。许多人仅仅为了某件事

    7、情时髦或流行,就跟着别人随波逐流而去。他忘了衡量自己的才干与兴趣,因此把原有的才干也付诸东流。所得只是一时的热闹,而失去了真正成功的机会。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自获诺贝尔奖之后,受盛名之累,常被官方、民间,包括电视广告商人等等,拉着去做这做那。文人难免天真,不擅应酬,心慈面软,不会推托;做事情过于认真,不懂敷衍。于是陷入忙乱的俗事重围,不知如何解脱,终于自杀,了此一生。据载,川端临终前,曾为筹借笔会经费而心力交瘁。心情低落,可能是他厌世自杀的原因之一。这并不是妄测之词。 固然,对一位作家来说,能获得诺贝尔奖,这口井已经算是 凿得够深 了。但如果他不被卷入使他烦倦不堪的琐事,而能依然宁静度岁,以他东

    8、方式的丰富晶莹的智慧,这口井,当可 凿得更深 些。 对 事情专一,并非不求上进,也非懒惰。它是一种锲而不舍、全神贯注的追求。不但要有魄力,而且要有定力,摆脱其他外物的诱惑。不为一切名、利、权、位等虚荣而中途改道。这番定力才是促成一个人凿井及泉的最重要的条件。 湖滨散记的作者梭罗,为了写一本书,而去森林中度过两年隐士生活。自己种豆和黍为食,摆脱了一切剥夺他时间的琐事俗务,专心致志,去体验林间湖上的景色和他心灵所产生的共鸣,从中发现许多道理,而完成了这本名著。这是 “专一 ”的最佳实例。 把握住自己真正的志趣与才能所在,专一地做下去,才可能有所成就。 【小题 1】 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9、2分) 【小题 2】细读全文,你认为文章以 “凿井 ”为题有什么好处?( 2分) 【小题 3】第 段中划线的 “凿得够深 ”与 “凿得更深 ”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 分) 【小题 4】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人都在 “凿井 ”,假如 “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井 ”却仍未能 “凿井及泉 ”,这种情况下你认为该怎样做?请结合实际阐述理由。( 3分) 【小题 5】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 4分) 答案: 【小题 1】把握住自己真正的志趣与才能所在,专一地做下去,才可能有所成就。 【小题 1】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 读者阅读兴趣( 1分);同时从全文看标题暗含着作者的观点,以凿井为喻使

    10、论述的道理更加生动形象( 1分)。 【小题 1】 “凿得够深 ”是说 “对一个作家来说,川端康成能获得诺贝尔奖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了。 ”“凿得更深 ”是说 “川端康成在文学创作领域中会有更高的造诣。 ” 【小题 1】答出该怎样做得 1分,结合实际阐述理由得 2分,共 3分。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示例: 说理趣味性强。文章以凿井为喻生动形象地阐明了专一的重要性。(如答出比喻论证并进行简要分析也可。) 论证充分有力。文章举了川端康成和湖滨散记的作者梭罗的事例从正 反两面证明自己的观点,说服力强。(如答出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并进行简要分析也可。)(答对一点得 2分,共 4分。其他答案:符合题

    11、意也可。) 【小题 1】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 【小题 1】赏析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这里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暗含着作者的观点,以凿井为喻使论述的道理更加生动形象。 【小题 1】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小题 1】只 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小题 1】能结合实例,紧扣议论文的写法特点来组织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应县木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在创造了一个木结构建筑近千年不倒的神

    12、话的同时,还是一个昭示前人建筑艺术极致的精品。 木塔最令人称奇的是其设计的精巧,全塔上下除了砖石塔基和铁制塔刹外,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有一根铁钉,数以万计的构件全靠卯榫互相咬合固定在一起。 木塔屹立近千年而不倒,其结构之固堪称一绝。应县文物旅游局原局长马良和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杜福介绍,木塔采用的是两 个内外相套的八角形框架,而平面分为内槽和外槽两部分,内槽供奉佛像,外槽构成平座供人员活动,内外槽之间亦靠各种木料纵横连接,这就构成了一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成为木塔坚固之本。 同时,塔内上下层的连接采用了叉柱造的方法。叉柱造就是将上层柱的底部十字开口,插在下层柱上的斗拱之间,而且上

    13、层柱向内退进半个柱径,从而造成逐层内收的效果,进一步增加了木塔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木结构建筑应用的斗拱和卯榫的咬合不是刚性连接,当遇到大风和地震等外力作用时,构件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可以吸收和损耗部分能量,起到调整变 形的作用,构成了木塔建筑的柔韧性。 据专家考察统计,木塔共用了种不同形制的斗拱,其种类之多可谓中国古建筑的斗拱结构集大成者,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 人们参观木塔时就可看见木塔内外檐下的各式斗拱,一睹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标志性构件之风采。 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杜福说,我国古建筑专家和文物专家多次实地研究的结论是:这种 “刚柔相济 ”的结构共同造就了应县木塔卓越的稳固性

    14、,也正是木塔的这些建筑特色成就了木塔如今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佛塔建筑的地位。 【小题 1】文章从哪两方面介绍了应县木塔的特点? (分 ) 【小题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 (分 ) 【小题 3】文中画线句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的同时,又强调了应县木塔 【小题 4】应县木塔是我国著名的物质文化遗产,请设计一条广告语来引导人们保护木塔。 (3分 ) 答案: 【小题 1】结构坚固,千年不倒( 1分);金用木材,设计精巧( 1分)。 【小题 1】有钢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成为木塔坚固之本( 1分);塔内上下层的连接采用了叉柱造的方法,进一步增加了木塔的稳定( 1分);木结构建筑应用

    15、的斗拱和卯榫的咬合具有柔韧性,能避免受外力而变形( 1分)。 【小题 1】列数字( 1分),斗拱形制之多样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 2分)。 【小题 1】略 【小题 1】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应县木塔特征即可。 【小题 1】研读具体片段,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 【小题 1】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小题 1】广告语要体现产品的性能优点,有宣传力度,语言简洁即可。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 “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16、 ”对曰: “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选自韩非子) 【注释】 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 即:假如。 下人:迁就他人。 【小题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分 ) 一国 尽 争买鱼: 夫唯 嗜 鱼: 【小题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分 ) 此明夫恃 人不如自恃也。 【小题 3】本文表现了公孙仪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3分 ) 【小题 4】读了上文请你从做人的角度谈谈你所受到的启发: (分 ) 答案: 【小题 1】都;因为

    17、【小题 1】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 【小题 1】表现了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奉公的思想品格 【小题 1】可以从做人要知轻重,明得失,晓利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方面来谈。 【小题 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 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 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小题 1】从做人角度,紧扣文章主题中心来谈,说法合理即可。 文言文

    18、阅读。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分 ) (1)居 庙堂之高: (2) 吾谁与 归 : 【小题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分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小题 3】处在当今社会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 “古仁人之心 ”呢?请谈一谈你的认识。 (分 ) 答案: 【小题 1】处在;归依 【小题 1】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小题 1】示例:有必要具备。一是现

    19、代社会竞争激烈,须具备坚强而豁达的心;二是需要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要有吃苦在先的精神。 【小题 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 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 1】能够联系现实,紧扣原文的观点,说法正确,表述合理即可。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始闻秋风(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 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 枕前觉, 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 雕盼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回望, 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飕 :( sou liu)形容秋风。 【小题 1】这首诗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刻画了怎样的秋风形象? (分

    20、 ) 【小题 2】有人说 “马思边草拳毛动, 雕盼青云睡眼开。 ”与 “秋风 ”无关,有些离题。你是怎么认为的?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 ) 答案: 【小题 1】拟人,刻画了有情有义的 “秋风 ”形象。 【小题 1】没有离题。是秋风使马和雕精神抖擞,充满了生气,也通过这两个形象来渲染秋风,也是用这两个形象比喻自己。 名著导读 文学常识:( 4分) 【小题 1】他是 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他被誉为“五四 ”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这位作家是 。( 1分) 【小题 2】下面一段是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请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恨怒

    21、,因师路阻让娥流。 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钢压女流 。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裙 ”指的谁?猴王又为什么要 “有意说亲由 ” ( 3分) 答案: 【小题 1】巴金 【小题 1】指罗钗女或铁扇公主。孙悟空 “虽然生恨怒 ”,却又 “有意说亲由 ”,是因为他要借罗钗女的芭蕉扇去灭火焰山之火。 默写 填空 (5分 ) 【小题 1】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洞庭美景,且大气磅礴、备受后人赞赏的诗句是: , 。 【小题 2】行路难中表现男儿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 【小题 3】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

    22、化为形象的诗句,那便是李商隐无题中的 “_, _。 ” 【小题 4】与朱元思书一文中表现江南小景的句子是: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 。 【小题 5】现代社会人们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请你用相连的两句古诗来描绘出你向往的生态环境: 。 答案: 【小题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小题 1】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 【小题 1】泠泠作响,嘤嘤成韵 【小题 1】例:绿树 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等等。 作文 作文( 50分) 生活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鲜花、笑脸、汗水、眼泪 即使是最平淡的,只要用心感受,每天都充满诗意。请以 “ 是一首诗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 6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答案:略


    注意事项

    本文(2012届山东省宁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medalangle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