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289203       资源大小:20.6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震 悚 ( sng) 荒 谬 ( mio) 拂 晓 (f)瓦 砾 ( l) B要 塞 ( si) 瞥 见( pi) 惊 骇 (hi)颓 唐( tu) C举 箸 ( zh) 寒 噤 (jn)诘 问( ji) 差 使( chi ) D 阡 陌( qin) 仄 歪 (z) 俨 然( yn) 幽 咽 ( yn)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谬 ”应读作 “mi”, “砾 ”应读作 “l”; B、 “瞥 ”应读作 “pi”, “颓 ”应读作 “tu”; D、 “俨

    2、”应读作 “yn”, “咽 ”应读作 “y”。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积累,形近字积累,阶段总结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认读练习。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锐不可当怒不可遏富丽堂皇赃物 B转弯抹角张皇失措不可名状技俩 C触目伤怀精疲力竭眼花 乱杀戳 D月明风轻穷愁潦倒大庭广众狼籍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技俩 ”正确的写法是 “伎俩 ”; C、 “眼花 乱 ”正确的写法是 “眼花缭乱 ”, “杀戳 ”的正确写法是 “杀戮 ”; D、 “月明风轻 ”的正确写法是 “月明风清

    3、 ”,“狼籍 ”的正确写法是 “狼藉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主要是字形。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阶段总结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书写练习。 下面这段文字中横线上依次填写的动词符合背影原文的一项是: ( ) 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下来了。 A撑 跃 倾 淌 B攀缩倾流 C攀 缩 侧 淌 D撑 跃 侧 流 答案: B 试题分析:这段文字是朱自清先生描写父亲爬上月台给自己买橘子时的感人情景。因为是往上爬,所以, “他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

    4、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动词的理解运用能力。 点评:选择什么样的动词要结合人物的行动和具体的场景来确定,经典篇目的重要语段要熟记于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B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家庭、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D通过 “学会感恩 ”主题班会,使我受到很大的触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合逻辑。删去 “没有 ”或在 “是一个人 ”后加上 “能否 ”。 B

    5、、语义矛盾。删去 “不再 ”或将 “不再 ”改为 “再次 ”。 D、成分赘余。删去 “通过 ”或 “使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考查的病句类型有语义矛盾、成分赘余、不合逻辑等。 点评:做病句修改类题目时,首先要判断句子的正误,如果是病句,则先要判断它的病句类型,然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要尽量少改动,保留句子愿意,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核对,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 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壕吏 杜甫 诗圣 唐代 B核舟记 虞初新志 魏学 明代 C阿长与山海经 野草 散文诗集 鲁迅 D巴黎圣母院 长篇小说 雨果 法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

    6、C、 阿长与山海经 朝花夕拾 散文集 鲁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 点评: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的作者、体裁等可以进行分类,以防混淆。比如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录了十篇文章,分别是 。 下列各组中,划线文言字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计其长 曾 不盈寸当胸生 曾 云 B无丝竹 之 乱耳何陋 之 有 C高 可 二黍许 可 爱者甚蕃 D中轩敞着 为 舱天下 为 公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计其长曾不盈寸 ”中的 “曾 ”是 “竟然 ”的意思, “荡胸生曾云 ”中的“曾 ”通 “层 ”,是 “一层层 ”的意思。两个 “曾 ”字意思不同。 B、 “无丝竹之

    7、乱耳 ”,定语后置句,句中的 “之 ”是 “的 ”的意思,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句,句中的 “之 ”是无实际意义,两个 “之 ”字意思不同。 C、 “高可二黍许 ”中的 “可 ”是 “大约 ”的意思, “可爱者甚蕃 ”中的 “可 ”是 “值得 ”的意思,两个 “可 ”字意思不同。 D、 “中轩敞着为舱 ”中的 “为 ”是 “是 ”的意思, “天下为公 ”中的 “为 ”是 “是 ”的意思,两个 “为 ”意思相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在不同 语境中的意义的理解、辨析。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解答本题时,要求学生要掌握丰富的文言知识,一个词,含义是什么,用

    8、法是什么,要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理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加积累,多加训练。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题目。( 10分) 父亲的眼神 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 那是在我上中学时,因为有 “瘸腿科 ”,加上当时传说文理不再分科,所以,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这样的情况下,肯定高考无望。因此,高一期末 考试前,我彻底失望,回到家里。 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到田里帮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 “二流子 ”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9、 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他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 “睁眼瞎 ”,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进去我的话。我不怕父亲发火,却怕父亲的沉默。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在身上像虫一样爬,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 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中午,回家吃过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退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沉默,让我忐忑不安。 吃过饭,父亲说: “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然今年地瓜就收不到了。 ”我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我

    10、就不行。 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汗水把我弄的睁不开眼晴,要在学校,现在正是午睡的时侯,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 看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 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荫底下枕着锄头就睡 着了。 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不屑、鄙夷,也有悲哀、绝望,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说不出的内容 “当庄稼人你也不够格,躺在地头睡觉庄稼就会长出来?你那个样,二流子也比你强。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赶快起来! 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经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 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摸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方,

    11、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把我推起来。一睁眼,又是那眼神 我坐起来 ,恶狠狠地说了一句: “我要上学! ” 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台当上了一名记者。 尽管远离家乡,远离了父亲,但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安。 时至今日,我最喜欢的歌还是蔡琴你的眼神。这首歌的旋律很美,很忧郁,很沉静,很悠远,父亲的眼神不这祥,但我想起来却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走到院子外,望着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 “山一样沉默的父亲,我忘不了你的眼神! ” 【小题 1】 “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 ”从全文看

    12、,这句话 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 2分) 【小题 2】 “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句: 我要上学! ”中的 “恶狠狠 ”体现了“我 ”什么心理?( 2分) 【小题 3】 “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 ”父亲用朴素的话道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从中你感悟到什么?( 3分) 【小题 4】 “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安。 ”请根据文意说说父亲的眼神传达出哪些深意?为什么会让 “我 ”不安?( 3分) 答案: 【小题 1】结构上总领全文;内容上点题(表明父亲的眼神对 “我 ”影响之大)。 【小题 1】写出了 “我 ”痛下决心、发 愤求学的心理。 【小题 1】有耕耘就

    13、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意思对即可) 【小题 1】父亲害怕 “我 ”没有理想,放弃追求,怕对学习、工作等还不够尽力;“我 ”怕愧对父亲。 【小题 1】试题分析:通读全文,全文都在围绕这句话展开叙述,所以在结构上 “总领全文 ”;父亲冷冷的眼神始终占据了 “我 ”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 “我 ”不安,表明父亲的眼神对 “我 ”的影响很大,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语句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作答。一般情况下,文首的句子具有总领全文和点题的作用,文中的句子则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末的句子则是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小题 1】试题

    14、分析:父亲冷冷的眼神,既有不屑、鄙夷,也有悲哀、绝望,刺激到了 “我 ”, “我 ”这才恶狠狠地说了句 “我要上学 ”,表明 “我 ”痛下决心,准备发奋求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 点评:解答本题时,联系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文中叙述的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 【小题 1】试题分析:如果不辛勤耕作,庄 稼就长不好,那么这一年的收成就不好,通俗地讲就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自己的阅读感悟。 【小

    15、题 1】试题分析:父亲冷冷的眼神,既有不屑、鄙夷,也有悲哀、绝望,不屑、鄙夷是因为 “我 ”不是一个种庄稼的好手,悲哀、绝望是因为 “我 ”既做不好地里的活,也放弃了学业,父亲也怕 “我 ”没有理想,放弃自己的追求。父亲的眼神让 “我 ”感到不安,是因为 “我 ”怕自己辜负了父亲的期望,愧对 父亲。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关键信息和人物情感的理解。 点评:这道题目需要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分析,联系文中的人物的言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10分) 心田上的百合花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

    16、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 “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棵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 “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 “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

    17、们一样? ” 百合说: “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 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 a 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 b 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c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

    18、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 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 “百年好合 ”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 (作者:林清玄台湾 文章有删节) 【小题 1】根据上下文判断, “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句话应放在第 段 a、 b、 c哪个位置?( 2分) 答:放在: 处。 【小题 2】第 段百合的语言展示了 “百合 ”怎样的形象?( 2分) 【小题 3】文章的写作线索是什么?主要用了 什么写作手法?

    19、( 2分) 【小题 4】根据原文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从文章最后一段划横线语句得出什么感悟?( 4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表现了百合信念坚定,追求执着的形象。 【小题 1】线索百合的成长过程。或:百合努力证明自己存在的过程。写作手法: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均可) 【小题 1】围绕 “生命是一个努力证明自身价值的过程 ”来谈。(必须要结合文意并联系个人实际情况) 【小题 1】试题分析:回读第 4段, “a 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 b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c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 了 ”, “它终于开花了 ” ,接下来应该描述花的形态了,即 “它那灵

    20、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位置的判断能力。 点评:一句话在文中到底该放在哪个位置,要根据上下句的内容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判断,要做到内容衔接紧密,逻辑上承上启下。 【小题 1】试题分析:回读第 3段百合说的话 “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 “我要开花 我要开花 我要开花 不管 不管 我都要开花 ”,表明了百合开花的信念很坚定,执着地追求开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所描写的物的形象的分析能

    21、力。 点评:分析状物类文章中物的形象,就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细节描述,具体分析。 【小题 1】试题分析:文章先写百合很不起眼,诞生在悬崖边,在杂草的嘲笑和鄙夷下,百合凭借自己坚定的信念和自己的努力终于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并得到世人的喜爱,即以 “百合的成长过程 ”为写作线索。文章表面是在写百合,实际上是写那些像这棵百合一样执着追求的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线索及写作 手法的分析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的线索就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状物类文章一般都会使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象征的写作手法。 【小题 1】试题分析:回读划线句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再联系前文,百合为

    22、了开花所付出的努力和它所受到的嘲笑和鄙夷等,可以看出,生命是一个努力证明自身价值的过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联系文中的物或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感悟。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共 13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23、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乙】山不 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 【小题 1】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每句用 “”画一处)( 2分) (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2)无丝竹之乱耳 【小题 2】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阡陌 交通 便 要

    24、 还家 往来无 白丁 无案牍之 劳 形 【小题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小题 4】 有人认为无论是甲文中虚构出的 “世外桃源 ”还是乙文中作者的隐居自娱其实都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3 分) 答案: 【小题 1】( 1)此人 一一为具言所闻 ( 2)无 丝竹之乱耳 【小题 1】 交错相通 通 “邀 ”,邀请 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使 劳累。 【小题 1】 老人小孩都安闲快乐。(或:老人小孩,都休闲愉快,自得其乐。) 这是简陋的居室,只是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小题 1】不

    25、同意。【甲】文通过对 “世外桃源 ”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乙】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小题 1】试题分析:( 1)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句话的含义是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一一告诉了他们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分解为 “谁,做了什么 ”,即 “此人 一一为具言所闻 ”。( 2) “无丝竹之乱耳 ”的含义是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分解为 “没有什么 ”,即 “无 丝竹之乱耳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语句节奏的划分能力 。 点评:给文言句子划分节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

    26、,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中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一是理解文意。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正确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 “意义单位 ”, “单位 ”与 “单位 ”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是分析语法结构。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或补语,再考虑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小题 1】试题分析:( 1) “交通 ”古今异义词,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古义:交错相通。( 2) “要 ”,通假字,通 “邀 ”,邀请。( 3) “白丁 ”,一词多义,此

    27、处指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 4) “劳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劳累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词语含义的理解。主要是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联系原句来理解,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小题 1】试题分析:翻译( 1)时,要注意把 “黄发 ”(老人)、 “垂髫 ”(小孩)、 “怡然 ”(安闲的样子)这些 字词翻译准确。翻译( 2)时,要注意把 “斯 ”(这)、 “惟 ”(只是)、 “馨 ”(品德高尚)等翻译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

    28、,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 1】试题分析:【甲】文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 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乙】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联系

    29、文章内容和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来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语言表达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5个字) 新华社北京 9月 19日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 19日说,中日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利益,日本非法 “购岛 ”闹 剧,势必影响、损害中日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对此日方必须承担完全责任。 他是在商务部举行的月度例行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作出上述表示的。 沈丹阳说,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上演非法 “购岛 ”闹剧,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中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已经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坚决抵制。 主要

    30、内容概括: ( 2分) 答案:中国新闻部称日本非法 “购岛 ”损害中日经贸关系。 试题分析: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要能够揭示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要求有必要的人物(中国新闻部)、事件(日本 非法 “购岛 ”损害中日经贸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消息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点评: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信息要全面,语言简练,使人一读就知谁干了什么事情(或什么事情怎么样)。 仿句:仔细揣摩下面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 2分) 例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仿写:父爱是 答案:略 试题分析: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是一句赞美

    31、母爱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一组关联词,掌握了这点,就可以按要求以 “父爱 ”为内容来仿写句子了。例如: 父爱是一盏明灯,让你的生活即使处在人生的低谷依然充满希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点评:解答句子仿写类题目时,要注意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等,符合语句语境,有时候还会特别要求字数相等。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 5分) 【小题 1】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小题 2】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 ,针对 “卧冰求鲤 ”、 “ ”、 “郭巨 埋儿 ”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 ,揭示了封建孝道的 和 。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老

    32、莱娱亲 虚伪 残酷 【小题 1】试题分析:风筝是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里的一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朝花夕拾篇目的掌握。 点评:朝花夕拾里共有十篇文章,在牢记其篇目的基础上,还要要掌握其思想内容。 【小题 1】试题分析:二十四孝图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的一篇。文中所讲的孝道故事有 “子路负米、 “黄香扇枕 ”、 “哭竹生笋 ”、 “卧冰求鲤 ”、 “老莱娱亲 ”等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二十四孝图思想内容的理解。 点评:平时阅读名著时,不仅要阅读其内容,还要善于思考,体会作者所传达的思想。 默写 默写。 (13分 ) 【小题 1】树树皆秋色, 。(野望) 【小题

    33、 2】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小题 3】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小题 4】船头坐三人,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 【小题 5】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小题 6】 !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小题 7】走近古诗词,我们总会被浓浓的乡情所感染。诗人孟浩然站在 长江边上遥望云端,不禁思念起家乡和亲人,吟出 “乡泪客中尽 , ”;崔颢登临黄鹤楼,浩渺的烟波尽收眼底,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诵道: “ ,烟波江上使人愁 ” 。 【小题 8】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的诗沉郁顿挫,壮怀激烈,读他的诗,我们深深感受到了

    34、一颗赤子之心的丰富情怀:望岳中,诗人在结尾处抒发着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远大理想抱负的诗句是 “ , ”;春望中,杜甫担忧国家烽火连天,渴盼家人音讯,有着忧国思亲情怀的诗句是 “_ _,_ _”。 答案: 【小题 1】山 山唯落晖 【小题 1】气蒸云梦泽 【小题 1】芳草萋萋鹦鹉洲 【小题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小题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题 1】吏呼一何怒 【小题 1】孤帆天际看 日暮乡关何处是 【小题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试题分析:这道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 1)默写此句时要注意 “唯 ”、“晖 ”两个字的写法;( 2)默写

    35、此句时要注意 “蒸 ”、 “泽 ”两个字的写法;( 3)默写此句时要注意 “萋萋 ”、 “鹦鹉 ”、 “洲 ”的写法;( 4)默写此句时要注意 “峨冠 ”、 “髯 ”两个字的写法;( 5)默写此句时要注意 “淤 ”、 “濯清涟 ”的写法;( 6)默写此句时要注意 “吏 ”、 “何 ”两个字的写法;( 7)默写时要注意 “孤 ”、 “帆 ”、“暮 ”、 “乡关 ”等字的写法;( 8)默写时注意 “凌 ”、 “烽 ”、 “抵 ”字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

    36、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作文 作文。( 30分,另卷面 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书 山海经中感受到了长妈妈真挚的爱;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背影里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我们呢?我们也无时不沐浴在爱的光辉中! 爱,也许是母亲的的一句叮咛,也许是父亲的一次轻抚,也许是老师欣慰的微笑,也许是同学真诚的帮助 爱,是润滑剂,是氨基酸,是人生的蜜糖。因为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芬芳;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辉 请你以 “爱就在我身边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结构完整,叙事有条理,

    37、详略得当;( 2)要有适当的细节描写;( 3)卷面整洁。( 卷面无涂改痕迹、书写漂亮的视情况加 1-2分,书写潦草影响阅卷的扣 1-2分)。( 4)不少于 600字。 答案:略 试题分析:本次作文的题目是 “爱就在我身边 ”,写作时,先要审清题意,看清题目和具体要求,然后再开始构思。这道题目写记叙文会更好把握一些,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写清楚自己身边的爱是什么,选材一定要典型,尽量做到文从字顺,写出真情实感,内容具体充实。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另外,书写一定要整洁美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点评: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没有审题障碍,可 写的内容也很多,只要是来源于生活的自己身边的爱或自己对爱的体味与思索都可以写下来。平时要注意多观察生活,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写下来,以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注意事项

    本文(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