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阜宁县羊寨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 资源ID:289024       资源大小:24.5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阜宁县羊寨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阜宁县羊寨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根据汉字写出正确的拼音。 (4分 ) 徜徉在文学的世界里,一本书就是一 hng( )沉静而清澈的泉水,我们 qi( )意地将自己浸泡其中,评读文字,吸取精 su( )。让书的清泉荡涤浑身的污 gu( ),我们就会远避世俗的侵蚀,心灵就会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恬静 答案:泓 惬 髓 垢 试题分析:本段文字主要讲的是徜徉文学世界里的益处。其中涉及到 “一泓、惬意、精髓、污垢 ”这四个词语。在书写这四个词语的时候,在注意基本笔画的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

    2、境写词语的能力。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字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积累的字,我们平时要经常把积累的内容拿出来读一读,写一写。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7分)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福建土楼 ”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 。土楼的建筑形式,体现了客家人征服自然过程中 ( A.别出心裁 B.别有用心)的创造,体现了世界上没有的用泥土建造的建筑艺术形式 。而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属振成楼。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 合璧 的建筑奇葩。虎年新春,胡锦涛总书记参观了永定客

    3、家土楼中被誉为 “土楼王子 ”的振成楼和 “土楼王 ”的承启楼,称赞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 u ( )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的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小题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奇葩( ) u ( )宝 【小题 2】在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填写字母)。( 1分) 【小题 3】根据语境解释词语 “合璧 ”。( 2分) 【小题 4】 “土楼的建筑形式体现了世界上没有的用泥土建造的建筑艺术形式。 ”这个句子有一处毛病,请将更正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2分) 答案: 【小题 1】 p 瑰 【小题 2】 A 【小题 3】 (2

    4、分 ) 合璧: 将苏州园林建筑的特点与希腊建筑的特点相融合 (结合 )。或:将两种好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漏 “好的 ”扣 1分 ) 【小题 4】( 2分)土楼的建筑形式体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仅有)的用泥土建造的 建筑艺术形式。或:土楼的建筑形式体现了世界上其它国家没有的用泥土建造的建筑艺术形式。 试题分析: 【小题 1】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福建土楼 ”,其中涉及到 “奇葩 ”中 “葩 ”的读音以及 “瑰宝 ”中 “瑰 ”的写法,在认读汉字使,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在书写汉字时,要注意具体的语境。 【小题 2】 “别出心裁 ”为褒义词, “别有用心 ”为贬义词,根据具体的语境,应该选用 “别出

    5、心裁 ”。 【小题 3】根据 “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希腊建筑的特点 ”这句话来理解 “合璧 ”的语境义。 【小题 4】因为 “福建土楼 ”在世界上具有 “独特性 ”,所以,划横线的句子在表述上有问题。正确的表述为 “土楼的建筑形式体现了世界上其它国家没有的用泥土建造的建筑艺术形式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语病等把握能力。 点评:字词的音形义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值得注意的是理解字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语病的修改,一定要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

    6、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 选择 题 下列各组加线字的注音均有一个是错误的,请划出并在后面括号里订正。 A地 壳 ( qio) 澎 湃 ( bi) 挺 拔( tng) 崛 起( ju) ( ) B 稠 密 (chu) 虬 ( qi)枝 翘 首( qio) 旭 日( x) ( ) C 瑰 宝( gu) 沟 壑 ( h) 犀 牛( x) 巍 峨 ( ) ( ) D千 仞 ( rn) 云 霄 ( xio) 妖 娆 (ro) 温 馨 ( xng) ( ) 答案: A、澎湃( pi), B、翘首( qio), C、瑰宝( gu), D、温

    7、馨( xn)。 试题分析: A、澎湃( pi) B、翘首( qio) C、瑰宝( gu) D、温馨( xn)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我的梦,我的青春! 在我们家的左面,住有一家砍砍柴,卖卖菜,人家死人或娶亲,去帮帮忙跑跑腿的人家。他们的一族,男女老小的人数很多很多, 而住的那一间屋,却只比牛栏马槽大了一点

    8、。他们家里的顶小的一位苗裔年纪比我大一岁,名字叫阿千,冬天穿的是同伞似的一堆破絮,夏天,大半身是光光地裸着的;因而皮肤黝黑,臂膀粗大,脸上也象是生落地之后,只洗了一次的样子。他虽只比我大了一岁,但是跟了他们屋里的大人,茶店酒馆日日去上,婚丧的人家,也老在进出;打起架吵起嘴来,尤其勇猛。我每天见他从我们的门口走过,心里老在羡慕,以为他又上茶店酒馆去了,我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同他一样的和大人去夹在一道呢!而他的出去和回来,不管是在清早或深夜,我总没有一次不注意到的,因为他的 喉音很大,有时候一边走着,一边在绝叫着和大人谈天,若只他一个人的时候哩,总在噜苏地唱戏。 有一天春天的早晨,我只一个人立在门

    9、口,看有淡云浮着的青天。忽而阿千唱着戏,背着钩刀和小扁担绳索之类,从他的家里出来,看了我的那种没精打采的神气,他就对我说: “鹳山后面的盘龙山上,映山红开得多着哩;并且还有乌米饭(是一种小黑果子),彤管子(也是一种刺果),刺莓等等,你跟了我来罢,我可以采一大堆给你。你们奶奶,不也在北面山脚下的真觉寺里念佛么?等我砍好了柴,我就可以送你上寺里去吃饭去。 ”一听到了这一个提议,我自然是心里急 跳了起来,两只脚便也很轻松地跟他出发了,并且还只怕有人要出来阻挠,跑路跑得比平时只有快些。一路上,这样问问,那样谈谈, 阿千真象是一部小小的自然界的百科大辞典, (批注 1)而到盘龙山脚去的一段野路,便成了我

    10、最初学自然科学的模范小课本。 上山的路旁, 一拳一拳象小孩子的拳头似的小草 (甲),长得很多;拳的左右上下,满长着了些绛黄的绒毛,仿佛是野生的虫类,我起初看了,只在害怕,走路的时候,若遇到一丛,总要绕一个弯,让开它们,但阿千却笑起来了,他说: “这是薇蕨,摘了去,把下面的粗干切了,炒起来吃,味道是很好的哩! ” 渐走渐高了,山上的青红杂色,迷乱了我的眼目。阿千教我在一块大石上坐下息着,他一个人穿了一件小衫唱着戏去砍柴采野果去了;我回身立在石上,向大江一看,又深深地深深地得到了一种新的 惊异 。 A 我一个人立在半山的大石上,近看看有一层阳炎在颤动着的绿野桑田,远看看天和水以及淡淡的青山,渐听得

    11、阿千的唱戏声音幽下去远下去了,心里就莫名其妙的起了一种渴望与愁思。 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大起来呢?我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到这象在天边似的远处去呢?到了天边,那么我的家呢?我的家里的人呢? (批注 2)同时感到了对远处的遥念与对乡井的离愁,眼 角里便自然而然地涌出了热泪。到后来,脑子也昏乱了,眼睛也模糊了,我只呆呆的立在那块大石上的太阳里做幻梦。我梦见有一只揩擦得很洁净的船,船上面张了一面很大很饱满的白帆,我和祖母、母亲、阿千等都在船上,吃着东西,唱着戏,顺流下去,到了一处不相识的地方。我又梦见城里的茶店酒馆,都搬上山来了,我和阿千便在这山上的酒馆里大喝大嚷,旁边的许多大人,都在那里惊奇仰视。 这一

    12、种接连不断的白日之梦,不知做了多少时候,阿千却背了一捆小小的草柴,和一包刺莓映山红乌米饭之类的野果,回到我立在那里的大石边来了;他脱下了小衫,光着了 脊肋,那些野果就系包在他的小衫里面的。 他向寺里看了一眼,对我说: “他们在烧中饭了,大约离吃饭的时候也不很远,我还是先送你到寺里去罢! ” 我们到了寺里,祖母和许多同伴的念佛婆婆,都张大了眼睛, 惊异 B 了起来。阿千走后,她们就开始问我这一次冒险的经过,我也感到了一种得意,将如何出城,如何和阿千上山采集野果的情形,说得格外的详细。后来坐上桌去吃饭的时候,有一位老婆婆问我: “你大了,打算去做些什么? ”我就毫不迟疑地回答她说: “我愿意去砍柴

    13、! ” 故乡的茶店酒馆,到现在还在风行热闹,而这一位茶店酒馆里的小英雄,初次带我上山去冒险的阿千,却在一年涨大水的时候,喝醉了酒,淹死了。 时间是不饶人的,盛衰起灭也绝对地无常的 (乙):阿千之死,同时也带去了我的梦,我的青春! (节选自我的梦,我的青春,有删改) 批注 1:比喻,把阿千比作百科辞典,写出我对阿千的佩服。 批注 2:连续四个问句突出表现我的渴望与愁思。 【小题 1】请写出我与阿千性格的一个对比之处,并结合文段加以分析。 ( 6分) 【小题 2】请参考文中的批注,在原文甲、乙两处任选一处给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加上批注。 我选( )句,批注: ( 5分) 【小题 3】联系上下文,回答

    14、问题。 ( 7分) ( 1)文章第 段写到 “我愿意去砍柴! ”表现出我怎样的心愿?( 3分) ( 2) “冬天穿的是同伞似的一堆破絮,夏天,大半身是光光地裸着的;因而皮肤黝黑,臂膀粗大,脸上也象是生落地之后,只洗了一次的样子。 ”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方法?这段描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做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A、 B两处 “惊异 ”的原因。( 4分) 答案: 【小题 1】例 1 我胆怯( 1 分),阿千勇敢( 1 分)。 我看见薇蕨,以为是虫类,害怕地绕开,( 2分)阿千只比我大一岁却敢独自上山砍柴。( 2分)例 2: 我多愁善感,阿千乐观 ,。 我看到野花野草

    15、、绿野桑田、青山绿水便涌起了愁思,阿千总是唱着戏,笑着。 【小题 2】甲:比喻,( 1分)把一丛丛的小草比作小孩子的拳头,( 1分)写出初生春草的蓬勃和美好可爱。( 2分) 【小题 3】( 1)表现出我想要冲破封闭枯燥的童年生活的束缚,认识宽广的大千世界的意愿。( 3分)(写到想去爬山可给 1分。)( 2)人物外貌描写。( 1分)这一段描写细致地刻画出阿千的家境贫寒,( 1分)和在贫苦的生活中的锻炼出的坚强、勇敢。( 2分) 【小题 4】 A为面前所见到的从未见过的景色而惊异。( 2分) B为两个孩子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能山上打柴还能到达寺庙而惊异。( 2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文中

    16、的 “我 ”与 “阿千 ”的性格有很多的不同,如: 我孤陋寡闻,阿千却有丰富的见识。 我到山上,对山上的一切感到新鲜,对外界有莫大的渴望,阿千对山中的一切都熟知,还能把我送到寺庙去。 【小题 2】无论选择哪一句话做批注,都要写出自己的心得。如选乙句。乙:时间易逝和人世变幻无常,对少年时代美好的时光和青春梦想的怀念表露无遗。 【小题 3】( 1)阿千的乐观、勇敢、见多识广深深的吸引着我,当阿千提议和我一起出去时,我特别的乐意,因 为我想要冲破封闭枯燥的童年生活的束缚,认识宽广的大千世界。( 2)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此句运用的是外貌描写,传神的表现出阿千的

    17、贫穷以及勇敢等性格的来源。 【小题 4】 “我 ”胆怯、孤陋寡闻、多愁善感,当我随着阿千走出家门的时候,感到很诧异,所以 A句中的诧异是为面前所见到的从未见过的景色而惊异。“我 ”和 “阿千 ”都是孩子,长辈对他们的这次经历表示诧异,所以 B句中的诧异是为两个孩子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能山上打柴还能到达寺庙而惊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阅读与分析能力。 点评:本道题涉及到人物形象的分析、句子的品味、内容的概括等题型。人物形象分析时要注意在文章中寻找相应的语言依据,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分析人物形象,同时还要注意人物描写的方法;品味语言,要注意到该句的写作方法以及写作原因等;内容的概括则需要

    18、结合题目的要求在文本中全面的概括出来即可。 别委屈了 “玫瑰 ” 邓皓 书店的朋友打电话说,你要的大家到了。我搁下电话就去了。拿到书翻开目录,看到上面有我喜欢的作家毕淑敏的小说,心里就乐上添乐了。 出得店来,猛然发现书店对面原来一家批发冰激凌的小店改成鲜花店了,里面的花鲜艳 欲滴。绿里面的红,红里面的紫,紫里面再呈现出黄来,真的要让人灰灰的眼睛都亮起来。 而这时让我心里有些怪怪的是:花店里居然没人。或许是小孩子们都没放学,又或者正是上班时分,所以花店寂然。让那么多花孤寂着,我有些不忍,于是,脚步几乎是不由自主地挪了过去 这时候我去当惟一的顾客,或许这店里所有的花都是为我而开呢 ! “先生买花吧

    19、 刚刚进的呢!你看你看,哪里还找得到这么新鲜的花 ”突然闪现出的一个女孩用左手指指旁边的梯形花架,又侧身用右手点点身后的立式花架。 “多少钱一枝 ”我说。 “那要看什么花了,不同的花当然价 就不同。先生,你要的是什么花 ” 我真没买过花呀。而且,我发现平时常挂在嘴边的花名与眼前红红绿绿的花也对不上号。 但我是认得玫瑰的。我就说: “买玫瑰吧。 ”为了掩饰我不懂花,我准确地指着眼前的一篮子玫瑰,说: “可以挑的么 ” 小姑娘说: “当然可以的, 3块钱一枝。 ” 这么便宜 我有些吃惊。我以为与时尚有关的东西,都不便宜的。所以,除了买书,平时我真的极少去精品屋、鲜花店什么的。 我掏出 10元钱来。

    20、想了想这个数字与玫瑰的关系,说,就买 3枝吧。心里却在嘀咕:如果她找零,我是不要的,这样我就比较绅士,也没屈了她对我的热情。 “男孩买花一般都是送人的。我见过的男孩都这样的。但一般有买 1枝的,因为一枝独秀,情有独钟;或者两枝,寓意好事成双,佳人成对;也有买 4枝的,那就指四季平安,名扬四海了。但没见过买 3枝, 3枝算什么呢 ” 小姑娘娴熟而老道地为我介绍着。 生意人在有生意忙着时,快乐和热情总是遮掩不住的。我想。只是,我有些讨厌她在我面前说 “男孩 ”二字。我知道我这与年龄不太相符的面相让她误解了,于是说: “我给自己买呢!也要规矩的么 ”我望着神情有点不 太自然的女孩,接着说, “ 99

    21、9朵那是求婚的小伙儿买给恋人的,对吧 ” 女孩乐了,说: “你这人真逗!这样吧,也不用再给零钱了, 10块钱就给你 4枝吧 !遇上人多,这样的花要卖 5块钱一枝呢 !情人节还卖过 10块一枝的。 ”美好的气氛在店里继续弥漫着。 她的话我全信的。因为 4 枝鲜艳的玫瑰已经用一根礼品带束着握在我的手心了。 我真的心花怒放,而且走出店门时,外面春天的阳光又很好。 “别人买花都是送人的,而你,给自己买花,真没屈了这玫瑰。 ”我听得那女孩在我的背后说。 这话很哲理呀 !我不由得回头看了看那个小姑娘 她正双手撑 在玻璃柜台上目送我呢,好一副无邪可爱的样子。而我那 10元钱还漫不经心地躺在柜台上。 这是个真

    22、正的卖花的女孩,她也没屈了这鲜花店 。我这样想着,就觉得今天的快乐和收获已经是我的心不可盈纳的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起,我家里正好有一只花瓶 那是我去瓷都景德镇采访时友人送的,而且还是名品 “三阳开泰 ”呢 !可惜,我放在书橱的底层,一直连包装盒也没开启过。 我真委屈了这花瓶 !我心里这样想着,脚下的步子就加快了,嘴里的歌同时也响了。 于是, 4枝好看的玫瑰便插在了同样好看的花瓶里。我小小的居室顿时氤氲开了一种久违了 的气息。 这天晚上,我倚在床头读着毕淑敏的小说时,我感觉到了 4枝玫瑰就在我的床头呼吸着,我心里特别的畅美, 我是坐拥在整个春天之上了啊 !而这么好的心境的得来,却只是缘

    23、于我对生活的一点小小的改变:我给自己买了 4枝玫瑰。可见在平时的生活里,我们一定是漠视或者遗失了许多 “玫瑰 ”的。我不禁这样想了。 于是我告诫自己说:我不会再错过和委屈生活中一些微小的美丽的事物了,因为给我们带来快乐人生的,往往是生活中俯首可拾的那些 “玫瑰 ”。 (选自散文 2011年 2月期,略有删改) 【小题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题目中 “玫瑰 ”的含 义。( 2分) 【小题 2】阅读画线句子 ,谈谈作者说这句话有何用意?( 3分) 【小题 3】阅读画线句子 ,想想作者为什么称她是 “真正的卖花的女孩儿 ”。( 4分) 【小题 4】你如何理解 “我是坐拥在整个春天之上了啊 !”( 2

    24、分) 【小题 5】通读全文,概括小女孩的性格特点。( 4分) 【小题 6】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如何才能不委屈了生活中的 “玫瑰 ”。( 4分) 答案: 【小题 1】 “玫瑰 ”既指实实在在的玫瑰花,又指生活中一些微笑美丽的事物。(每点 1分) 【小题 2】(共 3分)作者对前面所说的话有点后悔( 1分),作者心情很好,不想破坏这美好的气氛(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共 4分)她是一个爱花的女孩;卖花时快乐、热情;卖花娴熟、老道;对卖花所得不太在意。(每点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4】(共 2分)作者不但感受到了现实春天的美好;而且由于读到自己喜爱的小说,以及自己对生活小

    25、小的改变,心情特别的畅美。(每点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5】(共 4分)快乐热情、天真无邪、可爱;开朗活泼;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答出任三点得满分) 【小题 6】(共 4分)热爱生活,拥有快乐的心情( 1分);善于发现生活中微小美丽的事物,并付诸行动( 2分 )。(联系实际 1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理解文章题目中 “玫瑰 ”的含义,可以从其表层以及其的比喻义来理解。表层意思为 “玫瑰花 ”,比喻义为 “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 【小题 2】面对卖花女孩的热情,我却予以 “我给自己买呢!也要规矩的么 ”这样的回答,心理多少有些后悔,不想破坏这美好的气氛,所以说了这句缓和气氛的话来。

    26、【小题 3】根据卖花女孩卖花时的状态、对待顾客的态度、对待卖花所得的漠视来分析称她是 “真正的卖花的女孩儿 ”的原因。 【小题 4】理解 “我是坐拥在整个春天之上了啊 !”这句话,可以从受到卖花女孩的感染这个角 度,也可以从我买到自己所喜爱的书籍。,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坐拥在整个春天之上 ”的内涵。 【小题 5】从小女孩对待我的态度来看,其是一个热情的人;从小女孩选择的职业来看,其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等。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作具体的分析。 【小题 6】怎样做才能不委屈了生活中的 “玫瑰 ”呢?根据文章的内容,我们只有拥有快乐的心情以及善于发现身边美的事物,才能不委屈了生活

    27、中的 “玫瑰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事物,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去寻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记事散文的能力。 点评:叙事类的散文的阅读步骤: 1、整体阅读。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其目的都是为了抒 “情 ”明 “理 ”。在阅读这类文章时,一定要把握这类文章的定作目的、写作思路以及作者运用材料在谋篇布局表达主题的思想轨迹。这样对作品有了整体的了解,才可以进入答题状态。 2、细节品味。即按照所给的题目,对阅读材料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这类题,有的针对某一个词(一般是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或反复强调的数词或感情色彩变化的词语),有的是针对一个句子(一般是描写句或点明题旨的抒情议

    28、论句),有的针对某一段,有的针对某几段(一般是点明题 旨的段落或过渡段)。在审清题干要求之后,有针对性的详细研读。但是,细节品味类题是在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每一个细节品味类题都体现出作者的写作目的,都指向实现写作目的的一个阶段或一个侧面。 3、拓展延伸。这类试题是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是让学生将生活体验与文章内容(主题指向)衔接起来。解答这类题容易天马行空无所羁绊。其实解答这类试题,无论题目多么开放,都必须在文章内容的制约之下解答。所以解答程序是:先答出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再答出个人的体验和感悟。 长亭古韵 游览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时,时 常与亭不期而遇,在游赏之余,我

    29、们还可以走进亭中,坐下来切身体味一番亭给我们带来的古典韵律之美。 亭最初并不是指建筑,而是指一种行政建制。秦汉制度规定,十里一亭,十亭为一乡。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专指建筑的亭子是后起之义,比如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有亭翼然于泉上者 ”中的亭。至少在东晋时,已经有这样的亭子出现,世说新语 言语记载: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这里的 “新亭 ”即是 “亭子 ”的意思了。更为著名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那篇兰亭集序中提到的 “兰亭 ”,亦此类也。园冶 屋宇说: “释 名云: 亭者,停也。 所以停憩游行也。 ”意思是,亭的主要功用是供人停留、休息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主要功

    30、能又有很大的延伸,包括游赏、休憩、宴集和送行等。 我国有许多名亭,绝大多数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名字。这些不同凡响的名字。反过来又为本已很有名的亭子增添了光彩。这些名亭的名字大体上可分为四种“风格 ”。一是对亭周围景物的高度概括或写实。比如苏州拙政园的四面荷风亭、塔影亭、苏州虎丘的三泉亭、避暑山庄的北枕双峰亭、曲水荷香亭等。二是亭名表达了亭的建造者或主人的情趣、志向等。比如沧浪亭,取楚辞中 “沧浪之水 清兮,可以灌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之意。湖南岳麓山的爱晚亭,则取自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名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是亭名的风格是写意式的,它们用抽象的字眼表现某种意境。比

    31、如北京颐和园的知春亭,山西晋祠的真趣亭,北京北海的意远亭等等。四是亭名中隐含着一段历史掌故。比如,浙江诸暨浦阳江边堤岸上有一座浣溪亭,亭中有一对联云:“浣纱存古迹,救国出真人。 ”一望而知是纪念春秋时越国大美人西施的。 与其他传统建筑相比,亭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 “虚 ”。亭不依赖墙,只靠亭柱的支撑 (也有少数依墙而建的半亭 ), 此种自由独立的审美特点,中空不倚的视觉效果,最大程度地体现了 “空 ”与 “无 ”的作用,与老子 “当其无,有室之用 ”的思想相符。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追求清静无为即要尽量涤除尘世的搅扰烦恼,向大自然无限地贴近,而亭的建造地点和所用材料的随意灵活、用料简省、形式多变

    32、,同样体现了道家的精神特质。不论是皇家园林中富丽堂皇的亭,还是私家园林中和山问、水上、路边的亭,其基本的建筑风格都是简与虚,而后者更代表了一种民间的、率性的、清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亭是我国一种司空见惯的建筑,它在传统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今天,虽然亭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功用已经基本丧失,但它们的美丽身影依然没有淡出我们的视野,在山水的胜处,在古典园林的深处,静静地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小题 1】读了此文,你如何理解 “亭 ”这种建筑的 “虚 ”? 【小题 2】文中提到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 “兰亭 ”,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3、 【小题 3】标题 “长亭古韵 ”中 “韵 ”体现为: ( 1) 。 ( 2) 。 答案: 【小题 1】中空不倚,自由独立,贴近自然。 【小题 2】举例子:具体说明专指建筑的亭子至少在东晋就已出现。 【小题 3】亭子的功用;亭名的历史文化内涵;亭的建筑风格的审美特点。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第 4段 “亭不依赖墙,只靠亭柱的支撑 (也有少数依墙而建的半亭 ),此种自由独立的审美特点,中空不倚的视觉效果,最大程度地体现了 “空 ”与 “无 ”的作用,与老子 “当其无,有室之用 ”的思想相符。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追求清静无为即要尽量涤除尘世的搅扰烦恼,向大自然无限地贴近,而亭的建造地点和所

    34、用材料的随意灵活、用料简省、形式多变,同样体现了道家的精神特质 ”中的这几句话来理解 “亭 ”这种建筑的 “虚 ”。这种 “虚 ”为 “中空不倚,自 由独立,贴近自然 ”。 【小题 2】作者为了说明专指建筑的亭子至少在东晋就已出现这一特征,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 “兰亭 ”这一事例,具体的说明了 “亭 ”的这一特点。 【小题 3】文章的第 2段主要讲了 “亭的历史发展 ”“亭的功效 ”“亭的命名风格 ”,文章的第 4段主要讲讲了 “亭具有虚的特点 ”。结合 2、 3两段的内容可以概括标题 “长亭古韵 ”中 “韵 ”的内涵。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

    35、力。 点评:本题中涉及到概括内容、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方法等类型。概括内容做到 “在审清题的基础上,找到 相应的语段,从前向后寻找关键语句,并根据这些关键语句,概括出它们的特点。提倡分条作答,但要注意分数的设置,一般一分对应一点 ”。说明文语言以及说明方法做到 “说明文语言一般考查准确性和生动性两个方面。对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不断加强练习。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等,内容上一般说明运用说明方法

    36、的句子之前的句子 ”。 文言文阅读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小题 1】 “三峡 ”指的是长江上游的 峡 , 峡 , 峡 。( 3分) 【小题 2】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4分) ( 1)两岸连山,略无 阙 处: ( 2)

    37、林寒涧 肃 ( 3) 良 多趣味: ( 4)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 也。 【小题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 :_。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 :_ _。 【小题 4】作者最后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2分) 答案: 【小题 1】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小题 2】( 1)通 “缺 ”,空缺;( 2)寂静;( 3)真、实在;( 4)快; 【小题 3】( 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2)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小题 4】一方面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凉,渲染萧瑟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暗示三峡山高峡窄的

    38、特点,照应前文。 试题分析: 【小题 1】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因此水力资源极为丰富。两岸高山对峙,崖壁 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 10001500 米,最窄处不足百米。 【小题 2】( 1) “阙 ”在此为 “通假字 ”,同 “缺 ”;( 2) “肃 ”在此不能理解为 “严肃 ”,要理解为 “寂静 ”;( 3) “良 ”在此为 “实在 ”的意思,不能理解为 “形容词 ”;( 4) “疾 ”在此意思为 “快 ”的意思,不能理解为 “疾病 ”的意思。 【小题 3】( 1) “自 ”是

    39、 “如果 ”的意思,翻译时还要注意互文手法的运用,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2) “虽 ”是 “即使 ”的意思, “奔 ”是 “奔驰的骏马 ”, “以 ”是 “如 ”的意思, “疾 ”是 “快 ”的意思;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 整性与流畅性。 【小题 4】照应开头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体会到山之高,岭之紧凑,峡之细窄,水之深远。还照应了前段的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写出了秋天的凄凉与萧瑟。能够使读者更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所发,所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

    40、能力。 点评: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是: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必须是 “浅易 ”的,对 “浅易 ”的理解应当是:文中多 数字词属于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即使有少数生僻字词,或选文中出现不常见的典故,也会安排注释以降低难度,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 默写 默写 【小题 1】水何澹澹, _。(曹操观沧海) 【小题 2】造化钟神秀, _。(杜甫望岳) 【小题 3】最是一年春好处, 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小题 4】 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小题 5】 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

    41、小题 6】李白在行路难里充分发挥他浪漫主义的大胆想象并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希望重新被朝廷起用句子是 “_, _ 。 ” 【小题 7】白居易在观刈麦中面对辛勤耕种却食不果腹的农人他深深自责,发出这样的自问自省: “_ _ _。 ” 【小题 8】莘莘学 子,心在高处。那梦想犹如秋水伊人般遥远,在与成功一次又一次的擦肩而过时你可能寝食难安,饱尝彻夜难眠之苦。这时不妨念念关雎里的句子自嘲一番吧: “ , _。 ” 答案: 【小题 1】山岛竦峙 【小题 2】阴阳割昏晓。 【小题 3】绝胜烟柳满皇都 【小题 4】折戟沉沙铁未销 【小题 5】海日生残夜 【小题 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小题 7】

    42、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小题 8】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试题分析:默写时,注意 “竦峙、割、绝、折戟、销、生、碧、曾、事、辗转 ”等易错字,还要使整个句子默写的准确性,有时还要注意一些提示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默写能力。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对于古诗文考查的几种题型(上下句对接题、理解型默写题、归类型默写题、理解运用型题目)要心中有数。 作文 作文( 44分) 作文材料: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

    43、历如何,你都会一天天长大,走过童年、少年,进入青年时期。请你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以 “长大的感觉真好(或恼) ”为题,写一篇 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答案:略 试题分析:一、题目中规定了要叙述的是 “长大 ”的内容, “长大 ”意味着一个人在成长的岁月中留下了生活足迹,意味着一次次的成长经历。生活足迹不只是一点,而是一连串的。如写成记叙文,所叙述的事就不止一个,应以二三事为宜。二、 “感觉 ”即获得的人生经验,懂得的道理,因此在叙 事以后,可以用一两句话概括。三、写作的重点应落在 “好 ”或 “恼 ”上。文章的开头结尾可用抒情或议论语句表达。四、文章不仅要反映自己 “成长 ”的表层,而且

    44、要从怎样成长,为什么这样成长等方面作深层的挖掘。五、在写法上,可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也可以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六、在体裁上,应以记叙文或散文为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写命题作文的能力。 点评:怎样写好一篇命题作文?首先,要认真读题、审题,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意。要审读以下内容: 1、命题作文的题目一般是一个短语,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要对构成题目的所有词语作一 番推敲,审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或中心词,抓住 “题眼 ”。 2、如果在题前或题后有提示语或引导语,一定要高度重视,看能否帮助迅速打开写作思路,或帮助拓宽选材空间。 3、题目下面的要求通常是对该文在形式、内容、字数等方面做具体的规定,所以一定要看清要求。其次,确定中心,选取材料,做到 “舍大取小,以小见大 ”。要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曾打动多自己心灵的材料,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以情服人,收到震撼读者心灵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选取 “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 ”的材料,写出新意。再次,构思要精巧,别具匠心。要以最佳的形式表达 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最后,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既符合不同文体的要求,又表现出个性的特点。


    注意事项

    本文(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阜宁县羊寨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