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2-2013学年云南牟定县初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检测语文卷(带解析).doc

    • 资源ID:288853       资源大小:19.6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2-2013学年云南牟定县初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检测语文卷(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云南牟定县初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检测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不 逊 xn宽 恕 sh正 襟 危坐 jn藏污纳 垢 gu B萧 瑟 s翡 翠 fi 馈 赠 ku相形见 绌 ch C 虐 待 ni狩 猎 sh u哂 笑 shn众目 睽 睽 ku D 熹 微 x招 徕 li逢 场作戏 fng龙吟凤 哕 hu 答案: C 试题分析: C.(虐待 n 狩猎 shu) 考点:本题考查字音。 点评: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

    2、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禁锢犀利广袤无垠繁花似景 B睥睨蜿蜒璀璨海誓山盟 C和煦缄默苍海桑田慷慨大方 D淳朴蹲踞顾名思议孤陋寡闻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繁花似景(锦); C.苍(沧)海桑田 ; D.顾名思议(义) 考点:本题考查字形。主要涉及到同音字、形近字和成语。 点评: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晚上,李红对课外练习的一道数学难题冥思苦想很久,结果 莫衷一是 ,失望而迷糊地入睡了。 B刘翔在 2012年世界田径钻石杯联赛尤金站

    3、110米栏的决赛中, 一马当先 ,轻松夺冠。 C春节期间,天气晴好,来泰山旅游的中外游人 络绎不绝 。 D某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 鼠目寸光 ,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额利润,严重危害了百姓健康。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莫衷一是:意思是不知哪个是正确。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考点:本题考查成语运用辨析。 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准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 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注意成语运用的范围。 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 注意区分同义成语。 注意某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了

    4、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C中国是最严重的世界文物流失的国家之一。 D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学习的前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 ”语意错误; C.“最严重的世界文物流失的国家 ”中 “最严重的 ”语序不当; D.语意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语病辨析能力。 点评:病句类型的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

    5、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 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下列对文学常识与名著欣赏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作者凡尔纳的小说拥有广大读者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他具有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他也被公认为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 B藤野先生作者鲁迅,这篇散文表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崇高品质。同时也追述了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字里含间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C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官至 参知政事(副宰相)。庆历新政失败后,贬居邓州时,他主持重新修建岳

    6、阳楼,并作千古美文岳阳楼记,抒写自己阔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D陶渊明,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 C是好友滕子京主持重新修建岳阳楼,并嘱余作文以记之 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点评:对于课本中出现的重要作家作品、名著阅读的文学常识要进行识记。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13分)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 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

    7、一句: “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 ”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 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 隆 br 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 潜伏着无数盲点。 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 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 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别人一颦一笑的涵意彻夜

    8、思索 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 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 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 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 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

    9、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一定要赶快啊 !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 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的记忆。 (选文有删改 ) 【小题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 (感悟答出两点即可 )(3分 ) 【小题 2】如何理解第 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2分 ) 【小题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 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3分 ) 【

    10、小题 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 段在文中的作用( 2分) 【小题 5】读了本 文后,请你联想一次 “问 ”的经历,写出独特的感悟。 (不超出所给字格 )(3分 ) 答案: 【小题 1】( 3分)事件: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 1分)感悟: 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 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流。( 2分,答出两点即可) 【小题 2】( 2分)曾经呵护我们的母亲已经落伍了(母亲只能在我们童年时给我们以呵护),不能再给我们新的启迪和支持( 1分),这是我们对母亲的浅薄认识(这是我们急切

    11、地投身外面 的世界,寻找自我价值的原因)( 1分)。 【小题 3】( 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1分),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把 “母亲 ”比喻成 “老艺人 ”,把 “我们 ”比喻成 “精品 ”)( 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 1分)。 【小题 4】( 3分)本段起过渡作用( 1分),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 1分);紧扣文题,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 1分)。 【小题 5】( 2分)略 试题分析: 【小题 1】概括主要内容,抓住 “什么人 +干什么(怎么样) “的形式进行概述。人:我做了什么:从敦煌回来后和妈妈交谈 ,意外得知妈妈曾抱着我

    12、走过安西。谈感悟可以结合文章 段作者的议论来谈。如世界上最真诚的是母亲,趁母亲健在快点尽孝等。 【小题 2】 “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 ”这句话运用比喻、拟物的修辞,说明母亲只能在我们童年时给我们以呵护,等我们长大了,不能再给我们新的支持。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和片面的。 【小题 3】 “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母亲默默地关注孩子比喻成手艺精湛的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母亲对孩子培育的精心、细心和耐心。 【小题 4】 “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 ”承接上文的感悟,

    13、 “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引出下文,所以这一段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内容上是:劝告人们要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沟通。 【小题 5】要求:能联想 “问 ”(沟通、交流)的经历,写出自己的感悟,有真情实感,表达流畅。 考点:本题考查散文阅读 点评:散文阅读中赏析句子,要注意如果句子中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我们就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去揣摩句子。答题格式:运用 修辞手法,写出(表现)什么事物的 特点,表达 了 感情。理解句子含义:联系语言环境,理解句子含义。 2.结合作品背景,理解句子含义。 3.抓住关键性词语,理解句子含义。 4.分析句子的写作手法,理解句子含义。 5.联系文章中

    14、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理解句子含义。 6.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中与之相似的特定情境,理解句子含义。 阅读下文,完成小小题。( 10分) 云南的歌会(节选) 沈从文 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 “金满斗会 ”。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 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 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

    15、,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 !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

    16、,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 “歌库 ”(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 )。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 “十年难逢金满斗 ”,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小题 1】语段主要写的内容是什么?( 2分) 【小题 2】 “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 ”指的是怎样的唱法?( 2分) 【小题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分) 【小题 4】参加 “金满斗会 ”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体现了 “金满斗会 ”什么特点?( 3分) 答案: 【小题 1】村寨传歌 【小题 2】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声音极其轻柔,合起来如一片松涛。 【小题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7、,生动形象地将无形的声音比作有形的松涛,借描绘松涛刻画出声音虽小,但雄浑有力、气势宏大。 【小题 4】参加 “金满斗会 ”都是村 子里的小商贩或普通的村民( 1分)。体现了“金满斗会 ”的大众化、普遍性的特点( 2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选段主要写的内容是村寨传歌,文章还写到山野漫歌、山野对歌。 【小题 2】 “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 ”指的是上文所写的 “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对其进行概括。 【小题 3】 “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 ”是比喻的修辞,这句

    18、话把歌唱的声音比作松涛,表现歌唱声音虽然轻柔,但却有着松涛的雄浑和气势。 【小题 4】从 “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 ”“来会的妇女占多数 ”“ 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 !”参加 “金满斗会 ”的都是普通的村民或者是小商贩。这说明 “金满斗会 ”普及性比较强,大众化、普遍、通俗。 考点:本题考查课文阅读 点评:做课内现代文阅读要注意理解文章的内容、重点、要点等。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10分)

    19、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 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

    20、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 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 1) 俟 其欣悦,则又请焉 俟: ( 2)同舍生皆 被 绮绣 被: 【小题 2】翻译下面 的句子。( 4分) (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 分) 译: ( 2)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分) 译: 【小题 3】文中写 “同舍生皆被绮绣 ” 与 “余则 袍敝衣 ” 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分) 【小题

    21、4】宋濂,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明朝 “开国文臣之首 ”,学者称太史公,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 “明初诗文三大家 ”。请结合本文分析宋濂最终学有所成的原因?(至少两点)( 2分) 答案: 【小题 1】 (1)等待。( 2)通 “披 ”,穿。 【小题 2】( 1)家里贫寒,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自己亲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2)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经常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小题 3】对比。作者把自己艰苦求学与同舍生优越条件作对比,突出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4】示例:( 1)勤奋刻苦

    22、。( 2)博览群书。( 3)虚心请教。( 4)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 4)意志坚强。(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 1】( 1)俟是等待的意思。( 2)被是通假字,通 “披 ”意思是穿。 【小题 2】( 1)无从:没有办法。致:得到。以:来。假借:借。于:向。手自笔录:亲自用手抄录。( 2)负:背着。箧:书箱。曳:拉,拖。屣:鞋子。 【小题 3】文中写 “同舍生皆被绮绣 ” 与 “余则 袍敝衣 ” 是用的对比手法,把我求学的艰难和同舍生生活条件的优越进行对比,说明我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突出我在艰苦环境下求学,更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快乐,而不是物质生活。 【小题

    23、 4】要注意题干要求: “请结合本文分析宋濂最终学有所成的原因 ”,从原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宋濂从小学习就很勤奋,他主动去借书、抄书,博览了群 书。他还能不顾路途遥远、环境恶劣,虚心向老师请教,他把读书当作乐趣。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文阅读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对于一词多义辨析这类题目的解答,一要靠平时的积累,将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归纳,并理解记忆。二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

    24、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 3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小题 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的意思是什么?( 1分) 【小题 2】请说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小题 1】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的朋友时刻关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 【小题 2】示例一:境界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 “海内存

    25、知己,天涯若比邻 ”。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气象阔达,志趣高远,表现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示例二:这两句是送别诗中名句,因为两句诗一改千百年送别诗中凄凉冷清的境界,代之以积极乐观的情怀。 试题分析: 【小题 1】理解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话的含义,首先要理解几个重点词语的含义:海内:四海之内。若:像,比: 靠近。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相隔天涯,也会觉得像跟邻居一样亲近。 【小题 2】这是对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的赏析,从思想内

    26、容、表现形式情感、境界、表现手法、修辞等角度进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全诗的核心,强调友谊的真诚与持久,鼓励友人乐观对待人生,展现出诗人的宽广胸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考点: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点评:鉴赏诗歌可从 诗的内容、情感、境界、表现手法、修辞等角度进行赏析。 语言表达 为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某初级中学决定在全校深入开展学雷锋主

    27、题实践活动。( 4分) 【小题 1】请你为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分) 我拟的宣传标语: 【小题 2】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你的理由(不超过 50字)?( 2分) 我的观点: 我的理由: 答案: 【小题 1】示例: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小题 2】观点:不过时。( 1分)雷锋精神的内容包括: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钉子精神(钻研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人类社会永远继承。我只有不断地学习雷锋精神,不断地反思自己,从点滴小事起,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

    28、扣住学雷锋的主题,开放题,主题明确、语句通顺、无错别字、语言简练即可。 【小题 2】先摆明自己的态度,认为不过时。理由: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要对雷锋精神进行解释。 考点:本题考查综合性学习 点评:要扣住活动主题,按照题干要求进行回答,语 言表达要简洁通顺。拟宣传标,语要注意容易被人接受。 你的同桌王萌是个 “留守学生 ”,长期缺少亲情与关爱,对父母心生怨恨,产生厌学情绪。你会这样劝慰她: 答案:示例:王萌,你的父母外出务工,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你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经济基础,况且他们在外务工也很辛苦,你也要多理解他们,让他们安心工作。 试题分析:扣住理解父母和重视学习两个方面劝慰,语言简明得

    29、体即可。注意不要伤害王萌的心理。 考点: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点评:要注意语言简明得体,还要注意称呼、交际身份等。 默写 根据提示填空。(每空 1分,共 8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小题 1】 ,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小题 2】越明年,政通人和, 。(岳阳楼记) 【小题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作者虽经逆境,但意志坚定,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诗句是: , 。 【小题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对茅屋为秋风所破窘境的描写,集中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与博爱天下的伟大抱负和理想的两句诗是: , 。 【小题 5】龚自珍己亥杂诗(第五首)中烘托了诗人辞官离京时无离愁涌上心头的诗句是

    30、: , 。 答案: 【小题 1】瀚海阑干百丈冰。 【小题 2】百废具兴。 【小题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小题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小题 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试题分析:小题 1 注意 “瀚 ”“阑 ”的写法,小题 2根据具是通假字,小题 3注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作者虽经逆境,但意志坚定,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诗句 ”的提示、小题 4注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对茅屋为秋风所破窘境的描写,集中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与博爱天下的伟大抱负和理想的两句诗 ”的提示。小题 5注意 “龚自珍己亥杂诗(第五首)中烘托了诗人辞官离京时 无离愁涌

    31、上心头的诗句 ”的提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 ;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写作( 4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如果选择第二个作文题目,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 1)回味 人生总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人和事,也许从中你能咀嚼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感悟生活真谛。请以 “回味 ”为题,写一篇文章。 ( 2)一颗 的心 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 600字; 作文中不能出现考生所在地地名、真实姓名及学校名称,否则将会被

    32、扣分。 答案: 试题分析: “回味 ”这个文题虽然是单个的词,但仔细分析应该有两个要点。回味,现代汉语词典:从回忆里体会。回,回忆。指向过去,可以写过去的人、事、物、现象等; “味 ”,品味,体味,体会,咀嚼。 “回味 ”即有 “回忆 ”也须有 “体会 ”。 只有回忆,没有体会是不准确的。 “回味 ”写作内容宽泛,不论是自己亲历的事,还是他人的事,古人的事,还是国家、民族的事,只要是过去的事,都可以写。但又都得品出点东西来,体会的可以是认识, 可以是情感;可以是蓦然回首的感动,也可以说痛定思痛的酸苦,也可以是拨云见日的顿悟。文体不限,记叙文、议论文均可。写记叙文应以回忆为主,叙述、描写应该是主

    33、要表达方式,抒情、议论是 “画龙点睛 ”,必不可少,又须水到渠成。总之要以情感人。议论文可以谈回味的作用,如何回味等,要注重论证结构的安排,分论点的设置,新鲜论据的使用,关键是以理服人。 可以补充的词语有很多,如:美丽、感恩、敏感、透明 重点是在补充的词语上做文章,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议论文,写记叙文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采用片断组合的方式。 考点:本 题考查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 点评:掌握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1)弄清题目的限制和要求。 命题作文常对文体、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内容等有限制,弄清楚了这些,就好确定作文的选材范围。 (2)抓住 “题眼 ”确定中心。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命题作文的 “题眼 ”。扣住了 “题眼 ”也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中心。 (3)尽量把内容落实到人、事、物上。对于半命题作文,所填充的内容往往是决定着写作成败的关键。填充文题,关键是要找准所要写作的内容


    注意事项

    本文(2012-2013学年云南牟定县初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检测语文卷(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sofeeling2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