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SC T 1016.1-1995 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东北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pdf

    • 资源ID:263257       资源大小:165.0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SC T 1016.1-1995 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东北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pdf

    1、SC/T 1016.1199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东北地区池塘饲养食用鱼的饲养类型、产量指标、饲养周期、环境条件、鱼种放养、肥料和饲料、饲养管理、鱼类越冬、劳力与机械配备。 本标准适用于东北地区池塘饲养的食用鱼,其他条件相似地区亦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GB 10030 团头鲂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1776 草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GB/T 11777 鲢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GB/T 11778 鳙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3 产量指标与商品规格 3.1 产量指标 公顷净产量指标与草、杂食性鱼类所占比例见表1。 表 1 3.2 商品

    2、规格与商品率 3.2.1 商品规格 各种食用鱼的商品规格见表2。 公顷净产量指标,kg 3 000 5 250 7 50012 000主养类型 鲢、草鱼鲤鱼草鱼鲢、鳙鱼鲤鱼草鱼 鲢、鳙鱼鲤鱼草、杂食性鱼类比例, 54 665637 7470 32 82 表 2 kg尾种类 鲤鱼 草鱼 鲢鱼 鳙鱼 鲫鱼 团头鲂 规格 0.5 1.0 0.5 0.5 0.1 0.2 页码,1/12SC/T 1016.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gG1016A0A.htm3.2.2 商品率 符合商品规格的食用鱼应占产量的80以上。 4 饲养周期 各种食用鱼的饲

    3、养周期见表3。 5 环境条件 5.1 池塘 5.1.1 面积 每个池塘面积0.331.33hm2。5.1.2 水深 不同产量的水深要求见表4。 表 4 5.1.3 池塘淤泥厚度 淤泥厚度1020cm。 5.2 水源 水源充足,注水方便。 5.3 水质 有关因子指标见表5。 表 3 年种类 鲤鱼 草鱼 鲢鱼 鳙鱼 鲫鱼 团头鲂 饲养周期 2 3 23 23 2 2 公顷净产,kg 3 000 5 250 7 500 12 000 水深,m 1.5 1.8 2.2 2.5 页码,2/12SC/T 1016.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gG10

    4、16A0A.htm表 5 6 池塘清整 6.1 整修 平整池底,清去多余淤泥,整修池坡以及做好进排水口的维修。 6.2 清塘 每年清塘一次,排干池水,每公顷用生石灰9001 200kg或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6090kg用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带水清塘(水深1m)时每公顷用生石灰1 8002 250kg或漂白粉180kg。 7 鱼种放养 7.1 鱼种来源 7.1.1 一龄鱼种由专池饲养提供,其中鲢、鳙鱼种部分可由食用鱼池塘中套养提供。 7.1.2 二龄鱼种主要由套养提供,部分可由专养池提供。 7.2 鱼种质量 鱼种质量应符合GB 10030、GB/T 11776、GB/T 11777和GB/T 11

    5、778的质量标准。鲤、鲫鱼种应规格整齐,体质健壮。 7.3 放养时间 放养工作,南部地区应在四月末结束,北部地区应在五月十日前结束,有条件的亦可进行秋放。 7.4 放养类型 各种类型的放养量与计划产量见表6。 表 6 种类 含量 主养鱼类 水色透明度 cm溶解氧mg/L浮游植物量mg/LpH 其他理化指示 鲢、鳙鱼 豆绿或茶褐色2030 330 7.08.5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鲤或草鱼 2535 2040 页码,3/12SC/T 1016.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gG1016A0A.htm项目 公顷净产 量指标kg 放 养 出塘

    6、 主养鱼类种类公顷放 尾 数 尾规格g/尾公顷放量 kg放养比例成活率预计规格 g/尾公顷产量轮捕次数尾数重量毛产量 kg净产量kg3000鲢、草鱼鲢鱼 2 400 50 120 35 20 95 500 1 140 1 020草鱼750 1 20040050315 6028 6385801 500 3509 600 315630270鲤鱼 1 200 50 60 17 10 95 500 570 510鳙鱼 600 50 30 9 5 95 500 285 255团头鲂、鲫鱼750 20 15 11 2 95 150 105 90鲢鳙夏花 7 500 1 60 50 225 225合 计 6

    7、 900 600 3 600 3 0005 250鲢、鳙鱼鲢 鱼4 80090050200240 19547 399095500 1 0002 160 8551 9206601鳙 鱼1 2004505020060 9014 14 95500 1 000570 420510330鲤 鱼 1 500 50 75 12 7 95 500 705 630草 鱼1 0501 50035050360 7521 3985801 250 3501 125 420765345团头鲂、鲫鱼750 20 15 6 1 95 150 105 90合 计12 150 1 110 6 360 5 250草 鱼草 鱼2 2

    8、502 40050350120 84040 598085350 1 200630 2 4305101 5901鲢 鱼2 4001 05050250120 27030 24 95500 8001 140 7801 020510鳙 鱼600 6005025030 15011 11 95500 1 000285 570255420鲤 鱼 1 500 50 75 13 5 95 500 705 630团头鲂、鲫鱼750 20 15 6 1 95 150 105 90鲢鳙夏花 7 500 1 60 50 225 225合 计11 550 1 620 6 870 5 250鲤 鱼 7 500 50 375

    9、 58 40 90 500 3 375 3 000鲢 鱼2 10045050250105 12019 24 95500 750990 315885195鳙 鱼750 3005025045 758 13 95500 750360 210315135页码,4/12SC/T 1016.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gG1016A0A.htm鲤 鱼草 鱼750 4505035045 1659 228085400 1 000240 375195210团方鲂、鲫鱼750 20 15 6 1 95 150 105 90鲢鳙夏花 7 500 1 60 50

    10、 225 225合 计10 050 945 6 195 5 2507 500鲢、鳙鱼鲤 鱼7 5001 50050200375 30050 449095500 7503 375 1 0653 00076512鳙 鱼1 8007505020090 15015 15 95500 1 000855 690765570鲤 鱼 1 500 50 75 8 5 95 500 705 630草 鱼1 2002 25035050420 10519 3490701 250 3501 350 5 550930450鲂、鲫 1 500 20 30 8 2 95 150 210 180鲢鳙夏花 7 500 1 50

    11、210 210合 计18 000 1 545 9 045 7 500草 鱼草 鱼4 500450 2 700350500501 575225 47 778590801 250 1 500 3504 770 600 7203 19537558512鲤 鱼 1 500 50 75 9 3 95 500 705 630鲢 鱼3 75075050250180 18026 14 95500 8001 680 5551 500375鳙 鱼1 3503005025045 758 5 95500 1 000495 285450210鲂、鲫 1 500 20 30 9 1 95 150 210 180合 计16

    12、 500 2 520 10 0207 500鲤 鱼鲤 鱼13 80050 690 72 60 90 500 6 210 5 5201鲢 鱼450 2 40035050150 12015 24 951 000 500435 2402851 020鳙 鱼300 75035050105 455 13 951 000 500285 360180315鲂、鲫 1 500 20 30 8 3 95 150 210 180合 计19 200 1 140 8 640 7 50012000 鲤鲤 鱼28 90060 1 530 83 83 90 50011 4759 945鲢 鱼 4 200 60 225 14

    13、 14 95 500 1 995 1 740鳙 鱼 750 60 45 3 3 95 500 360 315合 计30 450 1 830 13 83012 000注:1 团头鲂、鲫鱼各半或一种均可。2 鲢、鳙夏花鱼种的重量与尾数均未统计在内,放养比为31。页码,5/12SC/T 1016.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gG1016A0A.htm8 肥料和饲料 8.1 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主要为粪肥,需经发酵后使用,年用量见表7。 8.2 青饲料 青饲料以陆草为主,需鲜嫩、无毒、鱼喜食,可食部分应占70以上。全年用量见表8。表 7 kg 公顷

    14、净产量指标 主养类型 粪肥数量(畜禽粪为主) 3 000 鲢、草鱼 15 00022 500 5 250 鲢、鳙鱼 30 00037 500 草鱼 7 50015 000 鲤鱼 7 50015 000 7 500 鲢、鳙鱼 37 50045 000 草鱼 3 0007 500 鲤鱼 3 0007 500 12 000 鲤鱼 03 000 表 8 kg 公顷净产量指标 主养类型 青饲料数量(陆草) 3 000 鲢、草鱼 12 00018 000 鲢、鳙鱼 15 00022 500 页码,6/12SC/T 1016.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

    15、bgG1016A0A.htm8.3 商品饲料 商品饲料以配合饲料为主,用量与质量见表9。 表 9 8.4 饲料系数 生产1kg鲤鱼需配合饲料2.02.5kg。 5 250 草鱼 30 00045 000 鲤鱼 6 0009 000 7 500 鲢、鳙鱼 19 50030 000 草鱼 67 50097 500 公顷净产量指标,kg 主要类型数量,kg 质量(粗蛋白含量), 3 000 鲢、草鱼3 0003 750 2025 5 250鲢、鳙鱼4 5005 700 2025 草鱼 6 0007 500 2025 鲤鱼 8 2509 750 2832 7 500鲢、鳙鱼6 0007 500 202

    16、5 草鱼 8 2509 750 2025 鲤鱼 1 350016 500 2832 12 000 鲤鱼 2 250027 000 2832 页码,7/12SC/T 1016.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gG1016A0A.htm 生产1kg草鱼需陆草3040kg;或配合饲料1kg和陆草10kg。 生产1kg鲢、鳙鱼需投粪肥50kg或化肥1kg。 9 饲养管理 9.1 施肥 9.1.1 施肥的原则 9.1.1.1 鲢、鳙鱼为主的池塘应以施粪肥为主,基肥要占全量的二分之一。 9.1.1.2 鲤、草鱼为主的池塘应少施或不施基肥。 9.1.1.3

    17、 施追肥要次多量少,施化肥时应注意氮、磷比。 9.1.2 施肥的方法 9.1.2.1 基肥的部分可堆于池角,并应经常翻动,肥分释放后将渣捞出。 9.1.2.2 施追肥时,粪肥应对水后全池泼洒;化肥则应水溶后全池泼洒。 9.2 投喂饲料 9.2.1 合理投喂的原则 制定具体投喂计划,实行“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定量要根据天气、水质状况等具体掌握,以鱼吃至八成饱为宜。 9.2.2 投喂的数量与方法见表10。 表 10 投 饲 数 量 日投饲次数 投饲养方法青饲料 配合饲料 青饲料1)配合饲养2)青饲养 配合饲养时间,月份 占吞食性鱼类体重, 水温,占吞食性鱼类体重, 次56 1030 1

    18、0151 2 3撤于食场内定位,用 手或机械撤 78 3050 15202 页码,8/12SC/T 1016.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gG1016A0A.htm9.3 调节水质 池塘水质不符合5.3条规定时应及时进行调节。 9.3.1 施肥调节 七月末前水瘦时以施粪肥调节为主,七月末后宜用化肥调节为主。 9.3.2 冲水调节 鱼种下塘后至八月中旬期间,每隔510d应加水1015cm,如遇浮头或水质过浓时应及时加水或换水。 9.3.3 机械增氧调节 每公顷净产5 250kg以上的池塘应配备增氧机。开机原则为:晴天午后开;阴天清晨开;阴雨

    19、天半夜开;浮头以前开;傍晚不开机。 9.3.4 化学调节 六月中旬至九月中旬期间,一般每隔20d左右每公顷用石灰150300kg,用水溶解后全池泼洒一次。 9.4 日常管理 9.4.1 巡塘 每日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池水变化及鱼类活动情况作好记录。并根据巡塘情况,安排好下一步的工作,如投喂、施肥、注水、消毒等等。 9.4.2 防止鱼类严重浮头 要定期测定池塘溶氧量,及时采取增氧措施,防止发生塘鱼浮头。进入高温期后,对一些重点池塘要每日测定溶氧,并作出浮头预报,以防止浮头死鱼。 9.4.3 池塘清洁卫生 结合巡塘,检查鱼类吃食情况,捞除残饵、死鱼、清除杂草。 9.4.4 防逃、防害 池堤、

    20、进排水口要经常检查加固,杜绝逃鱼事故发生,要防止鸟类侵袭。 10 鱼病防治 912 3010 20304 注:1) 青饲料日投饲时间,第一次,午前;第二次,傍晚。2) 配合饲料日投饲时间,日投一次,910点钟;日投二次,89点钟,1516点;8点钟,1112点钟,1617点种。页码,9/12SC/T 1016.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gG1016A0A.htm 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 10.1 彻底清塘消毒。 10.2 捕鱼拉网要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不放带病鱼种入池。 10.3 放种时免疫预防。 10.4 坚持实行“三消”:鱼种消毒

    21、、食场和工具消毒、全池药物泼洒,“四定”。 10.5 发现鱼病及时进行治疗。 11 鱼类越冬 11.1 越冬池的面积与水深 面积1.02.0hm2,水深1.22.0m(冰下)。11.2 越冬池的准备 鱼种入池前20d左右,将越冬池水排干(食用鱼池用作越冬池相同)。清除杂草,平整池底。每公顷用生石灰1 200kg消毒,带水消毒时用量应加大。水要在封冰前注满。 11.3 鱼种入池 11.3.1 鱼种入池宜在水温低于10时开始,至封冰前结束。 11.3.2 不同种类的鱼种要做到分池越冬。 11.3.3 鱼种入池前要进行鱼病检查,有病要治疗,愈后方可入池越冬。 11.3.4 入越冬池的鱼种要无伤、无病

    22、、体质健壮。 11.3.5 越冬密度为冰下每立方米水体0.5kg左右(有补水条件的)。 11.4 越冬管理 11.4.1 冰面积雪要及时清扫,池塘中心部分冰面不得积雪,其余部分冰面的积雪可扫成带状,扫雪后的明冰面积应达原池面积的80以上。 11.4.2 “雪封泡”严重时要将乌冰击碎,重结明冰。 11.4.3 越冬池面不得滑冰、玩耍、行车、倾倒污物,距越冬池500m内不得爆破鸣炮,以免干扰鱼类越冬。 11.4.4 定期测定越冬池的水深、冰厚、透明度、水色、水温与溶氧。当溶氧含量下降较快时还要随时测定浮游生物、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并作好上述记录。 11.4.5 越冬池溶氧要保持5mg/L以上。

    23、不足时要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增氧措施。这时要每日测氧一次。不足3mg/L时要采取循环水、补水等抢救措施(测氧的采水点要多于3处)。 11.5 主要增氧技术措施 页码,10/12SC/T 1016.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gG1016A0A.htm11.5.1 由挠足类或轮虫等繁殖过多引起溶氧量下降时,可用晶体敌百虫杀灭。 11.5.2 缺氮、磷时可适量施入化肥,以利浮游植物繁殖、生长。 11.5.3 浮游植物数量过少时,可注入浮游植物丰富的水体来接种繁殖,注入的水量应占越冬池水体的五分之一左右。 11.5.4 机械增氧可采用冰下保温增氧

    24、机或利用水泵抽水原池循环增氧。采用后者时勿使水温降至1以下。 12 劳力与机械配备 12.1 劳力 劳力配备见表11。 表 11 12.2 机械 增氧机、水泵配备见表12。 表 12 产量指标,kg/hm2每标准劳力管理面积,hm2/人3 000 20.33 5 250 1.670.33 7 500 1.330.33 12 000 1.00.33 产量指标,kg/hm2每公顷抽水机功率,kW 每公顷增氧机功率,kW 3 000 3.03.75 5 250 3.754.5 3.03.75 页码,11/12SC/T 1016.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gG1016A0A.htm13 建立与健全池塘技术档案 记录好池塘条件,鱼种放养与收获,投饵与施肥,日常管理与防治鱼病等详细情况。 7 500 4.55.25 4.56.0 12 000 5.256.0 6.0 页码,12/12SC/T 1016.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gG1016A0A.htm


    注意事项

    本文(SC T 1016.1-1995 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东北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pdf)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