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 T 16484.12-2009 氯化稀土、碳酸轻稀土化学分析方法.第12部分 硫酸根量的测定.pdf

    • 资源ID:219251       资源大小:157.4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 T 16484.12-2009 氯化稀土、碳酸轻稀土化学分析方法.第12部分 硫酸根量的测定.pdf

    1、ICS 7712099H 14 a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484122009代替GBT 16484121996氯化稀土、碳酸轻稀土化学分析方法第1 2部分:硫酸根量的测定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rare earth chloride and light rare earth carbonate-Part 1 2:Determination of sulfate radical2009-1 0-30发布 2010-05-01实施宰瞀髁鬻瓣訾麟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捉仲刖 昌GBT 16484122009GBT 16484-2009氯化稀土、

    2、碳酸轻稀土化学分析方法共分22个部分:第1部分:氧化铈量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第2部分:氧化铕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第3部分:15个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分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第4部分:氧化钍量的测定偶氮胂分光光度法;第5部分:氧化钡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第6部分:氧化钙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7部分:氧化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8部分:氧化钠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9部分:氧化镍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0部分:氧化锰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1部分:氧化铅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2部分:硫酸根量的测定;第13部分

    3、:氯化铵量的测定蒸馏一滴定法;第14部分:磷酸根量的测定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第15部分:碳酸轻稀土中氯量的测定硝酸银比浊法;一一第16部分:氯化稀土中水不溶物量的测定重量法;第17部分:碳酸稀土中水分量的测定;第18部分:碳酸轻稀土中灼减量的测定重量法;第20部分:氧化镍、氧化锰、氧化铅、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钍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第21部分:氧化铁量的测定 1,10一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第22部分:氧化锌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23部分:碳酸轻稀土中酸不溶物量的测定重量法。本部分为GBT 16484的第12部分。本部分代替GBT 1648412 1996氯化稀土、碳酸稀土化

    4、学分析方法硫酸根量的测定。本部分与GBT 16484121996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动:原标准采用硫酸钡比浊法测定,修订后采用比浊法和重量法测定;测定范围从0025050调整为比浊法测定范围0025050;重量法测定范围0405oo;根据测定范围调整了称样量;增加了精密度条款;增加了质量保证和控制条款;对标准文本进行了编辑性修改。两个方法测定范围重叠的部分以方法2为仲裁方法。本部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起草。IGBT 16484122009本部分方法1由淄博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起草。本部分方法1由包钢稀土高科技

    5、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参加起草。本部分方法1主要起草人:刘延谟、王琳玉。本部分方法1参加起草人:董三立、吴广伟、周晓东、陈云红、杨萍。本部分方法2由淄博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起草。本部分方法2由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参加起草。本部分方法2主要起草人:刘延谟、王琳玉。本部分方法2参加起草人:马永亮、张桂梅、董三立、陈云红、杨萍。本部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648412 1996。1范围氯化稀土、碳酸轻稀土化学分析方法第12部分:硫酸根量的测定比浊法(方法1)GBT 16484122009GBT 16484的本部分规定了氯化稀土、碳酸轻稀土

    6、中硫酸根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氯化稀土、碳酸轻稀土中硫酸根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25t050。2方法原理试样用无水碳酸钠熔融,用盐酸调节酸度至pHl5pH2o,在稳定剂存在的条件下,硫酸根与钡形成硫酸钡悬浊液,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00 nITl处测量其吸光度。3试剂31无水碳酸钠。32无水乙醇。33盐酸(p119 gmL)。34盐酸(1+19)。35氨水(1+1)。36氯化钠溶液(300 gL)。37丙三醇(1+1)。38氯化钡溶液(250 gL)。39硫酸根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478 6 g经110。C烘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基准硫酸钠,置于100 mL烧杯中,加50 mL水溶解清

    7、亮后,移人1 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硫酸根。310硫酸根标准溶液:移取1000mL硫酸根标准贮存溶液(39),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混匀。此溶液1 mL含100 pg硫酸根。311对硝基酚指示剂(19L)。4仪器分光光度计。5试样51氯化稀土试样的制备:将试样破碎,迅速置于称量瓶中,立即称量。52碳酸轻稀土试样的制备:试样开封后立即称量。6分析步骤61试料按表1称取试样,精确至0000 1 g。1GBT 16484122009表1硫酸根含量范围(质量分数) 称样量go0250050 2OO0050010 100010O50 0506

    8、2测定数量称取两份试料进行平行测定,取其平均值。63空白试验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64测定641按表I将试料(61)置于预先盛有4 g无水碳酸钠(31)的30 mL铂坩埚中,覆盖4 g无水碳酸钠(31)。置于1 000。C高温炉中熔融至流体状,摇匀。继续熔融15 min取出,冷却。642将坩埚(641)置于250 mL烧杯中,加50 mL水。低温加热浸取,微沸数分钟,待溶块完全浸出后,用水洗出坩埚,再次煮沸后,冷却至室温,移人i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643移取lO00mL上清液(642)置于25mL比色管中,加1滴对硝基酚指示剂(311),滴加盐酸(33)至淡黄色(开始在每加

    9、一滴盐酸时摇动比色管,使二氧化碳充分释放),再用盐酸(34)调至黄色刚消失,用水稀释至15mL,混匀。644加10 mL盐酸(34)、2 mL丙三醇溶液(37)、2 mL无水乙醇(32),每加一种试剂需混匀,放置1 min。加4 mL氯化钡溶液(38),用水稀释到刻度。放置10 rain。645移取部分溶液(644)于3 cm比色皿中,以试料空白溶液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00 nm处测量其吸光度(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在比色前摇动次数及强度尽量保持一致)。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硫酸根量。65工作曲线的绘制651 移取000 mL、050 mL、100 mL、150 mL、200 mL、250

    10、mL硫酸根标准溶液(310)分别置于一组25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lOmL,加5mL氯化钠溶液(36),混匀,以下按644进行。652移取部分试液(651)于3 cm比色皿中,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00 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以硫酸根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7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述按式(1)计算硫酸根的质量分数():(Sq 2)一m,V01Xrl06 X 100 (1)lIv1式中:m。曲线上查得的溶液(641)的硫酸根量,单位为微克(pg)m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y0试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y。分取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8精密度81重

    11、复性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2数据采用线性2内插法求得。表2GBT 16484122009硫酸根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r)O050 O008021 002052 006注:重复性限(r)为28XSr,Sr为重复性标准差。82允许差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3所列允许差。表3硫酸根含量范围(质量分数) 允许差00250050 0010O050010 0020O10030 004030050 0089范围重量法(方法2)本部分规定了氯化稀土、碳酸轻

    12、稀土中硫酸根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氯化稀土、碳酸轻稀土中硫酸根量的测定。测定范嗣:0405oo。本方法不适用磷酸根大于01试样的测定。10方法原理试样用盐酸溶解,在酸性溶液中氯化钡与硫酸根离子定量地生成硫酸钡沉淀,经过滤灼烧称重后计算硫酸根离子的量。11试剂”1盐酸(1+1)。”2盐酸(1+9)。113甲基红溶液:称取01 g甲基红,溶于100mL乙醇溶液(3+2)中。”4氯化钡溶液(200 gL):称取20 g氯化钡(BaClz2HzO),溶于100 mL水中。”5硝酸银溶液(10 gL):称取425 g硝酸银,加025mL硝酸溶于250mL水中。12仪器设备121恒温水浴。122高温炉

    13、:大于1 000。C。123瓷干锅:20 mL。13试样131氯化稀土试样的制备:将试样破碎,迅速置于称量瓶中,立即称量。3GBT 16484122009132碳酸轻稀土试样的制备:试样开封后立即称量。14分析步骤141试料按表4称取试样,精确至0000 1 g。袭4硫酸根含量(质量分数) 称样量g 溶液总体积mL 移取体积mLI o40200 1000 100 2000l 2oo500 500 100 1000142测定数量称取两份试样进行平行测定,取其平均值。143空白试验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144测定1441试料溶解按表4将试料(141)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20mL盐酸(111),

    14、加热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将溶液移人i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1442沉淀分离14421按表4移取溶液(1441),移人300mL烧杯中,用水稀释到150mL,加入2滴甲基红指示剂(113),滴加盐酸(112)使溶液变红后,再过量15 mL。14422加热溶液(14421)至近沸,在不断搅拌下,徐徐滴加10 mL热的氯化钡溶液(114),一直滴至溶液上部澄清液不再出现白色混浊,再过量2mL氯化钡溶液(114),将烧杯放在80。c90。C水浴中,保温2 h以上,取下放置4 h。14423用定量慢速滤纸过滤溶液(14422),将沉淀全部转移至滤纸上,用热水洗涤沉淀。至滤液中无氯

    15、离子为止用硝酸银溶液(115)检验。弃去滤液。1443恒重将沉淀连同滤纸(14423)置于预先恒重的瓷坩埚(123)内,在电炉上灰化,然后移入高温炉内,在800。C灼烧1 h。将坩埚放入干燥器内冷至室温,称重。重复操作直至恒重。15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述按式(2)计算硫酸根的质量分数():叫(SO。扣)一鱼堡_二1旦!关至上二兰旦业100(2),lVl式中:m,空坩埚质量,单位为克(g);mz坩埚加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m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y试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yt分取试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50411 6硫酸根与硫酸钡的换算系数。16精密度161重复性在重复性条件下

    16、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GBT 16484122009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5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表5硫酸根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r)051 004302 010504 025注:重复性限(r)为28Sr,Sr为重复性标准差。162允许差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6所列允许差。表6硫酸根含量(质量分数) 允许差0 40200 010200300 0203oo5oo 04017质量保证和控制每周用自制的控制标样(如有国家级或行业级标样时,应首先使用)校核一次本部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当过程失控时,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重新进行校核。


    注意事项

    本文(GB T 16484.12-2009 氯化稀土、碳酸轻稀土化学分析方法.第12部分 硫酸根量的测定.pdf)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