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 7411-1987 棉花原(良)种产地检疫规程.pdf

    • 资源ID:218440       资源大小:150.0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 7411-1987 棉花原(良)种产地检疫规程.pdf

    1、GB 741187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型的棉花原(良)种繁育基地。 2 名词解释 2.1 产地检疫:本规程所指产地检疫是指棉花原(良)种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检疫工作,包括繁育无检疫对象的棉花原(良)种和棉花原(良)种生长期间的田间检疫调查及必要的室内检验等。 2.2 病点:13株集中在一起的病株,称作一个病点。 3 检疫对象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Atk)Snyder & Hanse n 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danliae Kleb 4 无检疫对象棉花原(良)种的繁育 4.1 基地的选择 4.1.1 基地必须

    2、建立在经严格调查无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的地区。 4.1.2 在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的地区,基地必须具有大面积的无病田。并且无病田周围具有隔离条件(远离交通要道和村庄,周围不与棉田相连,地势稍高),发现检疫对象后能够进行水旱轮作。 4.2 种子的来源和消毒 4.2.1 基地种子来自无病区,并经检疫不带检疫对象。 4.2.2 播种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处理方法选用下列之一: 4.2.2.1 有效成分0.3多菌灵胶悬剂液浸种(注意搅拌14h后晾、晒干播种)。 4.2.2.2 硫酸脱绒后2000倍“402”温浸种(5560)30min(方法见附录D)。 4.3 防疫措施 4.3.1 基地不承担各种棉花品种(

    3、品系)区试任务。 4.3.2 基地内确需引进的新品种和繁殖材料,必须报请当地植检部门同意。引进材料按4.2.2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后,在隔离观察圃内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下,试种二年以上,未发现检疫对象方能在基地内使用。 4.3.3 基地内严禁使用未经热榨的棉饼及其下脚料还田。 4.3.4 防止病区与无病区间流水串灌。 页码,1/6GB 7411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741100j.htm 4.3.5 不使用带菌土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土壤要经过棉隆消毒处理。 4.3.6 禁止从病区引进带菌土的瓜、菜秧苗等。 4.3.7 基地应做到“四专”:专

    4、具管理或耕锄;专场晒花;专仓存放;专机轧花。 4.4 疫情处理 4.4.1 发现病株率在0.1以上(不含0.1)的病田棉籽不作种用。 4.4.2 严格封锁病田:作好病株标记;拔除并集中销毁病株及病残体,清除杂草寄主;及时消毒处理病点土壤(处理技术见附录E)。 4.4.3 实行水旱轮作三年以上。 5 检疫签证 5.1 田间检查 5.1.1 时间:每年进行三次,即蕾期、花铃期和吐絮后期。蕾期以棉枯萎病为主,花铃期以棉黄萎病为主。 5.1.2 检查要求:第一、二次要求全面调查,块块查到,一株不漏。后期剖杆数,株行圃50,株系圃10,原种圃和繁殖基地可根据上段检查疑点进行抽样剖查。隔离观察圃的新材料要

    5、求全部剖杆检查。 5.2 室内检查 5.2.1 主要检查设备: 5.2.2 病残体检验方法选用下列之一; 5.2.2.1 保湿培养:取可疑病株的枝、茎一小段,清洗干净后,剥去表皮,用70酒精表面消毒3min或0.1升汞液(升汞1g,浓盐酸2.5ml,水1000ml配制)消毒13min,并用消毒水冲洗3次(新鲜病苗可以先在95酒精里预浸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烧去酒精,撕去表皮),再将木质部削成35cm长的小块,放在滴有无菌水滴的载玻片上,每片放34块,将玻片放入垫有双层吸水纸或脱脂棉的培养皿内,盖好皿盖置于20.022.5或2730温箱诱发黄萎病和杜萎病,或直接放在房间进行保温培养,25天后,长出白

    6、色菌丝体时,直接用显微镜检查,鉴定枯、黄萎病病菌。 5.2.2.2 组织分离:组织分离要在无菌室(超净台)或接种箱酒精灯火焰灭菌条件下进行。将病株茎杆剥去表皮洗净,用0.1升汞液表面消毒1min或10漂白粉表面消毒3min,用显微镜 一台冰 箱 一台恒温箱 二台高压消毒锅 二台接种箱(超净台) 一个(台)培养皿 200副酒精灯 四个500ml三角瓶 20只页码,2/6GB 7411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741100j.htm灭菌水冲洗3次,然后用灭菌剪取长约5mm的小块,置于经灭菌和凝固了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平面上(培养基:马铃薯200

    7、g,蔗糖15g,粗琼脂20g,水1000ml),每皿放56块,在2426温箱中培养515天,先用肉眼检查菌落,然后进行镜检。如怀疑枯、黄萎病混生,可选择单纯的琼脂培养基(琼脂20g,水1000ml)使黄萎病菌能同时生长出来。 5.2.2.3 种子检验: 5.2.2.3.1 流水冲洗:将应检种子置于三角瓶中(500ml三角瓶可放种子50100粒),瓶口罩上铁网或纱布,取橡皮管一段,一端连接在自来水龙头上,另一端接一玻管,插入三角瓶,开放龙头,在流水下冲洗24h,如无流水冲洗条件,可将棉籽放入70酒精中浸23s除去气泡,然后置于0.1升汞液中消毒2min,再用灭菌水冲洗23次。或将棉籽放在20漂白

    8、粉液中浸35min,无需冲洗。 5.2.2.3.2 分离:将冲洗或消毒过的种子,用灭菌镊子移放在分离黄萎病菌的琼脂培养基和分离枯萎病菌的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平面上,每皿放5粒,置2225左右的温箱培养1015天,用低倍镜检查每粒棉籽周围有无枯、黄萎病菌,并用高倍镜检有无大分生孢子来确定是否枯萎病菌,记载两种病菌带菌率。 种子抽样数量要求在总重量的1左右,分离数量应在1000粒以上。 5.3 记录检查结果,填写田间调查表和室内检查单(表、单格式见附录C、A),建立资料档案,并将调查和检验结果上报上级检疫机关。 5.4 出证 5.4.1 经田间检查和必要的室内分离培养,对未发现检疫对象的基地的棉籽

    9、可签发“棉种产地检疫合格证”(格式见附录B)。 5.4.2 经田间检查发现零星病棉株在0.1(含0.1)以下的种子田,拔除病株,土壤消毒处理后,同一地块的种子签发“棉种消毒处理通知单”,在植物检疫部门监督下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后,限制在病区内使用,不得调入无病区。 附 录 A 室内检验报告单 (补充件) 单位: 检验人: 应检对象 (FV) 检验材料 (组织种子) 检验数量(块粒)检验方法结 果 (统计带菌率,) 备 注 页码,3/6GB 7411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741100j.htm附 录 B 棉花种子产地检疫合格证 (补充件)

    10、附 录 C 田间调查表 (补充件) 检疫日期: 年 月 日 字第 号品种名称 繁殖数量 kg 繁殖面积 亩 繁殖单位:负责人: 检验结果:检验人:地或县植检部门审查意见:(盖章)注: 棉种调运时可持本证由植检机关换取植物检疫证书。 同一个良繁区、同一品种、 同批次出具的产地检疫合格证当年有效。调查地点: 调查人: 年 月 日田 块 名 称 面 积 亩品 种 名 称调 查 株 数枯萎病 黄萎病 病田面积,亩备注病株数 病株率 病株数病株率零星病田轻病田 重病田页码,4/6GB 7411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741100j.htm附 录

    11、D 硫酸脱绒及“402”温浸种方法 (参考件) D.1 硫酸脱绒法 机械脱绒用STRJ棉子硫酸脱绒精选机进行。 手工脱绒用砖砌成一个炉灶,将两个60cm30cm的脱绒用缸盆和一个硫酸加热罐嵌砌在上面。棉子预热至2030,硫酸加热至110120。每次脱绒棉子按1kg计算,加粗硫酸(比重1.8左右)1000mL。脱绒时,将定量硫酸徐徐均匀地倒在棉子上,不停地搅拌,待种子变黑发亮时,取少量棉子样品,用清水漂洗,检查短绒是否彻底脱净。脱绒达到要求时,随即移至另一缸盆中,用清水反复搓洗,直到冲洗水色不显黄、水味不显酸为止。棉子在冲洗过程中可以结合进行水选,捞除漂浮的棉子,选留沉底的棉子,然后摊在晒场上晾

    12、干备用。 D.2 “402”温浸种法 先将定量的热水倒入水缸中,并将水温调到65左右,再按既定的浓度倒入“402”药液,搅拌均 匀,最后倒入经硫酸脱绒的棉子,每100kg干棉子用250300kg药液(药液量为棉子量的2.53倍)。 用麻袋或木盖封严,进行药液温汤浸闷种。在浸闷过程中要搅拌23次,使上下温度一致,始终保持 水温在5560之间,浸闷种半小时即捞出。可以随处理随播种,也可以捞出摊在晒场上晾干备用。 附 录 E 病点土壤消毒处理技术 (参考件) 棉花生育期间或收花后拔棉杆前,将病株周围的病残体拾净,表土(1.673.34cm深)收集到病点中心,并以病点为中心标定1m2处理点,周围作一土

    13、埂,内030cm土层翻松(有病田划分标准:零星病田:病株率0.1以下;轻病田:病株率0.15;重病田:病株率5以上。页码,5/6GB 7411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741100j.htm条件的挖走病土),冬前进行药剂处理,药剂处理的方法为: E.1 棉隆:每平方米(40cm深)放50可湿性粉140g或原粉70g,与翻松土混拌均匀,然后加水1525kg助渗。并用干细土严密封闭病点。 E.2 氯化苦:棉花蕾期,每平方米施药时,先在病点打孔35个,孔深20cm,孔距病株20cm,每孔用吸管注药10mL;花铃期,每平方米打孔912个,每孔仍注药10mL,然后用土封闭孔口。 E.3 农用氨水:含氨16的农用氨水19倍液每平方米45kg。 页码,6/6GB 7411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741100j.htm


    注意事项

    本文(GB 7411-1987 棉花原(良)种产地检疫规程.pdf)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