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9040K 04 囝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170102008代替GBT 517010 199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Inspection methods for environmental testing equipmentsfo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Combined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lowair pressure testing equipments2008-0616发布 2009-030 1实施宰瞀徽鬻瓣警糌瞥霎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9前言l范围2规
2、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检验项目5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6检验负载7检验条件-8检验方法9数据处理结果与检验结果10检验周期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验项目的选择目 次GBT 517010200811112222778前 言GBT 5170102008GBT 5170目前包含以下几部分:GBT 5170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总则GBT 51702 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温度试验设备GBT 51705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湿热试验设备GBT 51708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盐雾试验设备GBT 51709 2008
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太阳辐射试验设备GBT 517010一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GBT 517011 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腐蚀气体试验设备GBT 517013 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振动(正弦)试验用机械振动台GBT 517014198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动振动台GBT 517015 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振动(正弦)试验用液压振动台一GBT 517016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稳态加速度
4、试验用离心机GBT 51701 7 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低温低气压湿热综合顺序试验设备GBT 517018 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设备GBT 517019 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温度振动(正弦)综合试验设备GBT 517020 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水试验设备本部分是GBT 5170的第10部分。本部分代替GBT 517010 1996。与GBT 517010 1996相比,技术内容主要有如下变化:标准名称“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高低温低
5、气压试验设备”更改为“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所有用词“检定”更改为“检验”;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增加了“温度波动度”检验项目;增加了“温度均匀度”检验项目检验项目“综合检定温度平均变化速率”更改为“综合检验每5 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增加了“温度指示误差”检验项目;增加了“气压指示误差”检验项目;增加了“温度过冲量”检验项目;增加了“温度过冲恢复时间”检验项目;增加了“噪声”检验项目;GBT 5170102008在“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一章中,给出了测量系统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一2)的要求;增加了“检验负载”一章;测量数据记录改为每一分钟记录
6、一次数据;删除了“检定过程中的处理”部分;增加了附录A“检验项目的选择”。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技术委员会(SACTC 8)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伍伟雄、谢晨浩、蔡锦文、张孝华、罗军、薛秀美、孔玉梅、粱为旺、罗国良。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517010 1985:GBT 517010 1996。1范围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GBT 5170102008GBT 5170的本部分规定了高低温低气压(含低气压、低温低气压和高温低气压)试验设备的检验项目
7、、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检验负载、检验条件、检验方法、数据处理结果与检验结果、检验周期等内容。本部分适用于对GBT 24232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M:低气压试验方法、GBT 24232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ZAM: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方法和GBT 24232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BM:高温低气压综合试验方法所用试验设备的首次检验验收检验和周期检验。本部分也适用于类似试验设备的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51 7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
8、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24232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M:低气压试验方法(OBT 2423211993,neq IEC 60068213:1983)GBT 24232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ZAM: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方法(GBT 2423251992,neq IEC 60068240:1976)GBT 242326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ZBM:高温低气压综合试验方法(GBT 242326 1992,neq IEC 60068241:1976)GBT 51
9、701 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总则GBT 5170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温度试验设备GBT 168391热电偶第1部分:分度表(GBT 168391 1997,idt IEC 605841:1995)IEC 60751工业铂电阻敏感元件3术语和定义本部分采用GBT 51701 2008规定的术语和定义。4检验项目本部分的检验项目如下:低气压偏差;气压变化速率;综合检验温度偏差;综合检验温度波动度;综合检验温度均匀度;】GBT 5170102008综合检验气压偏差;综合检验每5 ra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综合检验气压变化速率;温度指示误差;气压指示误差;温度过冲量
10、;温度过冲恢复时间;噪声。5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51温度测量仪器采用由铂电阻、热电偶传感器及二次仪表组成的温度测量系统应满足低气压条件下的测量要求,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一2)不大于被检温度允许偏差的13。铂电阻传感器应符合IEC 60751的等级A,热电偶传感器应符合GBT 168391。传感器在空气中的50响应时间应在10 s40 S之间,温度测量系统的响应时间应小于40 S。52低气压测量仪器采用的气压表(计),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一2)不大于被测气压允许偏差的13。53噪声测量仪器带A计权网络的声级计,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一2)不大于1 dB。6检验负载按GBT 517
11、01第7章的规定(或按有关标准的规定)。7检验条件71受检设备在检验时的气候条件、电源条件、用水条件和其他条件应符合GBT 51701 2008第4章的规定。72受检试验设备的外观和安全要求应符合GBT 517012008第8章的规定。8检验方法81 测量点数量及位置811 综合检验温度偏差、温度波动度、温度均匀度、温度指示误差的测量点数量及位置8111根据试验设备容积的大小,将工作空间分为上、中、下(立式)或前、中、后(卧式)三层,将一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布放在其中规定的位置上,传感器不应受冷热源的直接辐射。8112温度测量点用英文字母O、A、B、C、D、E、F、G、H、J、K、L、M、N、u
12、表示。8113测量点O为设备工作空间的几何中心点,其他各测量点的位置与设备内壁的距离为工作室各自边长的110(遇有风道时,是指与送风El和回风口的距离),但最大距离不能大于500 mm,最小距离不能小于50 mm。如果设备带有样品架或样品车时,下层测量点可布放在样品架或样品车上方10mm处。8114试验设备容积小于或等于2 m3时,温度测量点为9个,布放位置如图1所示。2中层GBT 5170102008图1 试验设备容积小于或等于2 m3时温度测量点布放位置试验设备容积大于2 rrl3时,温度测量点为15个,布放位置如图2所示。根据试验和检验的需要,可在试验设备工作空间增加对疑点的测量。对于其
13、他形状的试验设备,测量点数量和位置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中层 下层图2试验设备容积大于2 m3时温度测量点布放位置812低气压偏差、气压变化速率、综合检验气压变化速率、综合检验气压偏差、气压指示误差的测量点位置测量点为试验设备工作空间任意点或设备取压口处。813综合检验每5 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温度过冲量、温度过冲恢复时间的测量点位置测量点规定为设备的几何中心点。82检验步骤821选择检验温度标称值在设备温度可调范围内,一般选取GBT 242325和GBT 242326标准中规定的有代表性的温度标称值。低温:一65,55,一40,一25,一10,一5等。高温:+30,+40,+55,+70,
14、+85,+100,+125,+155,+175,+200等。根据试验和检验的需要,亦可选取其他温度标称值。822选择低气压标称值在设备低气压可调范围内,一般选取GBT 242321标准中规定的有代表性的低气压标称值:1 kPa,2 kPa,4 kPa,8 kPa,15 kPa,25 kPa,40 kPa,55 kPa,615 kPa,70 kPa,795 kPa,84 kPa等。根据试验和检验的需要,亦可选取其他低气压标称值。823低气压偏差、气压指示误差检验步骤8231 把试验设备的气压控制器调节到所要求的标称低气压值上。3567888GBT 51701020088232使设备降压,气压降到
15、设定气压值后稳定30 min后,开始记录测量点的气压值和设备指示的气压值,每隔1 min记录一次。在30 min内共记录30次。824气压变化速率检验步骤8241 把试验设备气压控制器调节到所要求的标称气压值上。8242使设备降压,记录控制点气压从规定的气压降到标称气压所需要的时间t。8243使设备升压,记录控制点气压从标称气压恢复到规定气压所需要的时间tz。825综合检验温度偏差、温度波动度、温度均匀度、温度指示误差、气压偏差、气压指示误差检验步骤8251把试验设备的气压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分别调节到所要求的气压标称值和温度标称值上。8252使试验设备降温或升温,进入控温状态后稳定30 min
16、(稳定时间最长不超过2 h)。8253启动降压系统,当气压降至标称气压时,使气压保持30 min后,开始记录气压测量点、各温度测量点、设备温度指示值、设备气压指示值,每隔1 min记录一次,在30 min内共记录30次。826综合检验每5 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和气压变化速率检验步骤8261把试验设备的气压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分别调节到所要求的气压标称值和温度标称值上。8262按要求的变化速率使设备降温或升温,当温度测量点达到要求温度时,使设备降压,当气压测量点达到要求气压值时,开启放气阀,使设备升压到规定气压值。8263在设备降温和升温过程中,每1 min测量一次设备测量点的温度;在设备降压和
17、升压过程中,分别记录设备从规定气压降到标称气压的时间t-和从标称气压升到规定气压的时间tz。827温度过冲量检验步骤8271 温度过冲量检验与温度偏差检验、每5 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检验同时进行。8272设备升温或降温过程中,测量和记录超出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外的最高或最低温度值。828温度过冲恢复时间检验步骤8281 温度过冲恢复时间检验与温度过冲量检验同时进行。8282 当进行温度过冲量检验时,记录温度从超出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起至开始稳定在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内时所需的时间,单位为min。83计算方法831数据修正对所记录的全部测量数据,按测量系统的修正值进行修正。832低气压偏差计算
18、方法对8232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低气压偏差:P一一P。PN (1)P一P。一PN (2)式中:P气压上偏差,单位为千帕(kPa);P气压下偏差,单位为千帕(kPa);P测量点在30 min内的实测最高气压,单位为千帕(kPa);P一测量点在30 min内的实测最低气压,单位为千帕(kPa);PN标称气压值,单位为千帕(kPa)。833气压指示误差计算方法对8232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气压指示误差:PDPDP (3)式中:AP。气压指示误差,单位为千帕(kPa);F设备测量点在30 rain内的气压测量平均值,单位为千帕(kPa);4芦o设备指示气压在30 min内的指示平均值,单位为千帕
19、(kPa)。834气压变化速率计算方法对8242和8243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气压变化速率:v。一!坠!巫f1K。一竖盟式中:V,降压过程的气压变化速率,单位为千帕每分钟(kPamin)V,z升压过程的气压变化速率,单位为千帕每分钟(kPamin)Po规定的气压值,单位为千帕每分钟(kPamin);P一标称气压值,单位为千帕每分钟(kPamin);t。降压时间,单位为分钟(min);tz升压时间,单位为分钟(rain)。835综合检验温度偏差计算方法GBT 5170102008对8253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温度偏差:丁二。一1乙。一TN 一1乙。一1乙。一T。 式中:T温度上偏差,单位为摄
20、氏度();AT二F 温度下偏差,单位为摄氏度();T。,各测量点在30 min内的实测最高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T 各测量点在30 min内的实测最低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T。标称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836综合检验温度波动度计算方法对8253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温度波动度:T,一T一T。 “式中:瓦试验设备工作空间第j点温度波动度,单位为摄氏度();Tj一试验设备工作空间第j点在30 rain内的实测最高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L试验设备工作空间第j点在30 min内的实测最低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取T,的最大值为设备的温度波动度。837综合检验温度均匀度计算方法对825
21、3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温度均匀度:30AT。一(L一L一,30 ”J;J式中:Tu温度均匀度,单位为摄氏度();t一各测量点在第J次测量中的实测最高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L各测量点在第J次测量中的实测最低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838综合检验温度指示误差计算方法对8253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温度指示误差:一赤蚤N善M L(5)6789(GBT 5170102008TD一寺L ”(11)1J21丁jTDTo (12)式中:M设备工作空间的测量点数;N测量次数;T。设备工作空间第J点第i次的温度测量值,单位为摄氏度();L一一设备第j次指示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R设备工作空间全部测量
22、点的温度测量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To设备指示温度的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TD温度指示误差,单位为摄氏度()。839综合检验气压偏差计算方法对8253记录的数据,按式(1)、式(2)计算综合检验时的气压偏差。8310综合检验气压指示误差计算方法对8253记录的数据,按式(3)计算综合检验时的气压指示误差。831 1 综合检验每5 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计算方法对8263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综合检验每5 ra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VTlTI5 (13)式中:Vj每5 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单位为摄氏度每分钟(rain);T每5 rain的温度变化值,单位为摄氏度()。注:在两个规定温
23、度之间测量每5 m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得到的多个值,可取其中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的范围作为测量结果。8312综合检验气压变化速率计算方法对8263的测量数据,按式(4)、式(5)计算综合检验气压变化速率。8313温度过冲量计算方法对8272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温度过冲量:To=l TTN I一T (14)式中:AT。温度过冲量,单位为摄氏度();T超出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外的实测最高或最低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T。标称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T标称温度允许偏差值,单位为摄氏度()。注:当测量点的温度不能达到或没有超出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时,则不存在温度过冲,即没有温度过冲量。8314温度过冲
24、恢复时间计算方法8282记录的时间,即为设备在该检验温度下的温度过冲恢复时间,单位为min。注:只有存在温度过冲时,才有温度过冲恢复时间。84噪声测量方法841测量环境a)测量场地的地面(反射面)不能由于振动而辐射显著的声能。b)在测量点上,试验设备工作时测得的A计权声压级与背景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之差应至少大于3 dB,若小于10 dB应按表1修正。c)户外测量时,风速应小于6 ms(相当于四级风),并应使用风罩。6GBT 5170102008842噪声的测量8421测量点位置测量点位于距离设备正面中轴线1 m远(与设备正面垂直)、距离地面高度为设备高度12处,但距离地面最大高度不大于15 m
25、,最小高度不小于1 m。8422测量a)试验设备开机前,测量测量点的背景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b)在试验设备空载且辐射噪声最大的工作条件下正常稳定运行后,使用声级计的A计权网络测量A计权声压级,传声器应正对试验设备,使用声级计的“慢”时间计权特性进行测量,声压级的读数为观察周期内的平均值(对偶然出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不予考虑)。为避免测量时操作者身体的反射影响,操作距离传声器应至少大于05 m。c)记录测量的数值,按表1修正后,即为试验设备运行时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表1背景噪声的修正试验设备工作时测得的A计权声压级与背景噪声测得的A计背景噪声修正值(应减去的量)dB权声压级之差aB3 3o4 20
26、5 2O6 1 o7 108 109 o510 0510 09数据处理结果与检验结果91数据处理结果数据处理结果应符合GBT 242321、GBT 242325、GBT 242326或有关标准和合同的要求。92检验结果921当试验设备的个别测量点的检验结果不能满足技术指标的要求时,允许适当缩小试验设备的工作空间或检验参数范围,在缩小后的工作空间或相应的参数范围内,应满足全部技术指标要求,检验结果为限用,同时注明限用范围。922按GBT 51701 2008第10章的规定出具检验报告。10检验周期按GBT 5170120。8第6章的规定。7GBT 5170102008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验项目的选择首次检验验收检验和周期检验时,若无其他规定,按表A1选择检验项目。表A1检验项目的选择序号 检验项目 首次检验验收检验 周期检验1 气压偏差 o oZ 气压变化速率 3 综合检验温度偏差 4 综合检验温度波动度 5 综合检验温度均匀度 6 综合检验气压偏差 7 综合检验每5 ra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 8 综合检验气压平均变化速率 9 温度指示误差 10 气压指示误差 o o11 温度过冲量 1 2 温度过冲恢复时间 13 噪声 注:符号“o”表示必须检验的项目;符号“”表示有该项目要求的试验设备而必须检验的项目;符号“”表示用户可选择的检验项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