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101 T 3133-2022 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设置规范.pdf

    • 资源ID:1556084       资源大小:1.42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101 T 3133-2022 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设置规范.pdf

    1、ICS13.200CCS A 906101西安市地方标准DB 6101/T 31332022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设置规范2022-10-14 发布2022-11-14 实施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6101/T 3133202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通则.15选址.26布局.26.1区域划分.26.2出入口.26.3场内通行道路.26.4应急集结区域.36.5综合保障区域.36.6消防安全.37设施.37.1设施内容.37.2应急指挥设施.47.3应急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47.4应急供水设施.47.5应急供电设施.47.6应急通风设施.47

    2、.7应急厕所.47.8应急照明.47.9应急标志标识.47.10应急垃圾储运设施.57.11应急物资储备设施.57.12设施设备配备清单.58面积指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8.1面积指标.58.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9维护.6附录 A(规范性)设施设备配备清单.7附录 B(资料性)经济指标估算方法.9DB 6101/T 3133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西安市西科城市安全与消防救援研究中心提出。本文件由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市西科城市安全与消防救援研究中心、西安市质量与标准化研究院

    3、、西安有备应急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市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院、西安科技大学、陕西博仁安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西安市众安减灾与应急服务中心、西安市应急管理局、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西安市地震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方明、李春政、贾尧、周颖、李洪彦、郭丽桥、秦梦丽、张云、武苗、刘华、罗鹏军、李洋。本文件由西安市西科城市安全与消防救援研究中心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本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如有疑问或建议,请将咨询或修改建议等信息反馈至下列单位:单位:西安市西科城市安全与消防救援研究中心地址:西安市雁塔路中段58号电话:029-85587413邮编:7100

    4、54DB 6101/T 313320221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设置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通则、选址、布局、设施、面积指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维护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西安市辖区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设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16903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计原则与要求GB/T 20501.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

    5、要求第1部分:总则GB/T 236482009社区志愿者地震应急与救援工作指南GB/T 356242017城镇应急避难场所通用技术要求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11432015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2021版)GB 55019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建标1802017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范DB61/T 4632009应急避难场所标志3术语和定义GB/T 23648-2009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社区一定区域内由居民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注:包括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来源:GB/T 236482009,2.13.2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社区(村)为应

    6、对突发性灾害,用于避难人员疏散和临时避难,具有一定规模的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的场地。4通则DB 6101/T 3133202224.1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安全可靠、因地制宜、平灾结合、就近避难、易于通达”的原则。4.2建设前,应对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确定是否建设。4.3建设应统筹考虑社区(村)及其周边的现有应急避难场所,做到与现有应急避难体系协调配套。4.4建设应针对西安市面临的主要灾害类型,如地震灾害、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城市火灾和森林火灾、城市内涝、公共卫生事件等。5选址5.1选址前应搜集、调查、研究社区(村)可利用地块和建筑信息

    7、,结合社区(村)及其周边应急避难场所现状,统筹规划选址,并遵循下列规定:a)应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开阔、地质稳定、易于排水、适宜设置应急集结区的场地;b)应选择利于人员和车辆进出的地段;c)应选择便于应急供水、应急供电等设施接入的地段;d)应符合 GB 511432015 中 4.1.3 的要求。5.2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宜从下列场址选取设置:a)居民小区内的花园、广场、绿地、空地、运动场;b)街头绿地、街头运动场、街角口袋公园;c)社区(村)公共服务活动中心。5.3应根据实际选址情况灵活设置其避险功能。5.4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半径不宜超过 500 m。5.5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在

    8、不同方向上至少有两条与外部相通且宽度不小于 4 m 安全通道。6布局6.1区域划分6.1.1按功能可划分为应急集结区域、综合保障区域和出入口交通集散区域等三个区域,各区域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并有道路连接。6.1.2应根据所选场址实际大小进行区域划分,可在一个场址内或在一定范围内、方便通达的多个场址组团划分其功能区。6.2出入口6.2.1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应至少设 2 个不同方向的主要出入口,并应与安全通道相连。6.2.2出入口设计按 1.5 m 标准宽度每分钟通过 25 人计,总疏散时间按照 1 h 计。6.2.3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内部有天然分割时,需要分块核算出入口宽度。对于缺少集

    9、散广场或缓冲区的避难场所,应根据可利用集散缓冲空间的程度减小疏散总时间调整出入口总宽度。6.3场内通行道路6.3.1通行道路应根据场所人员行动、消防车辆和救灾物资运输车辆通行的实际需要进行规划设计。6.3.2通行道路可按主通道、次通道、支道和人行道分级设置,其有效宽度宜符合表 1 的规定。DB 6101/T 313320223表 1应急避难场所内通道的有效宽度通道类别通道有效宽度(m)主通道7.0次通道4.0支道3.5人行道1.56.3.3通行道路有效宽度的边缘至应急设施的最小距离,宜符合表 2 的规定。表 2应急道路有效宽度的边缘至应急设施的最小距离设施与通道关系主、次通道(m)支道(m)有

    10、出入口2.01.5无出入口1.01.06.4应急集结区域应急集结区域应可为避难人员提供不大于 1 天时间使用的露天避难场地,需要时部分区域可设置帐篷、活动简易房等临时用房,临时用房的最小距离宜满足表 3 的规定。表 3临时用房间的最小距离临时用房间关系门对门门对墙墙对墙间距(m)2.01.50.06.5综合保障区域6.5.1综合保障区域由不同的功能区构成,包括但不限于应急指挥区、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区、应急供水区、应急供电区、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储运区、应急物资储备区。6.5.2应急厕所应位于应急避难场所的下风向,并与应急集结区和其他功能区之间留有卫生防护距离。6.5.3应急厕所、医疗救护与卫生防

    11、疫区等公共服务设施应符合 GB 55019 的设计要求。6.6消防安全应根据避难人员聚集规模,综合考虑应急避难场所内的场地、建(构)筑物及其他工程设施的防火措施,配置消防设施,并符合GB 50016的相关规定。7设施7.1设施内容设施类别应满足GB/T 356242017中级应急避难场所配备设施类别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应急指挥设施;应急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设施;DB 6101/T 313320224应急供电设施;应急通风设施;应急厕所;应急照明;应急标志;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物资储备设施。7.2应急指挥设施7.2.1应急指挥管理设施中宜包括广播、图像监控、有线或无线通信等系统。

    12、7.2.2广播系统应覆盖应急避难场所,图像监控范围应覆盖应急集结区和应急避难场所内道路及出入口。7.3应急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区应设有应急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其数量和面积应满足实际使用需要。7.4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可选择设置供水管网、供水车、蓄水池等两种以上供水设施,生活饮用水水质应达到GB 57492022 规定的要求。7.5应急供电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可设置多回路电网供电系统或太阳能供电系统,也可以设置移动式发电机组。应急电源应满足照明、通风和医疗等最低负荷要求。供、发电设施应具备防触电、防雷电、防震等安全保护措施。7.6应急通风设施7.6.1当启用避难建筑或地下

    13、避难场所时应采取应急通风,应急通风可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7.6.2应急通风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组织自然通风。采用自然通风时,平面布置应保证气流通畅,避免死角和短路,尽量减少风口和气流通路的阻力。当采用机械通风时,应满足必要的新风流量需要。7.7应急厕所应急避难场所中应配备必要的应急厕所,应急厕所厕位数量不宜少于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避难总人数的 1%设置,必要时可增加移动式简易厕所。7.8应急照明应急避难场所中的道路、应急指挥区、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区等照度应满足实际使用需要。应急集结区应设置安全照明。7.9应急标志标识7.9.1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应急标志标识。7.9.2应选用 G

    14、B 511432015 规定的图形符号,或选用 DB61/T 4632009 中规定的图形符号。若无合适的图形符号,宜按照 GB/T 16903 的规定设计所需图形符号,颜色应符合 GB/T 20501.1 的规定。DB 6101/T 3133202257.9.3标志设置参照 DB61/T 4632009 执行。7.10应急垃圾储运设施7.10.1应根据应急避难场所规模合理设置垃圾储运设施,定点、定时收集、集中存储、清运场所内垃圾。7.10.2应急垃圾存储设施应设置在应急避难场所的下风向,并与应急集结区和其他功能区之间留有卫生防护距离。7.11应急物资储备设施7.11.1应根据应急避难场所设置

    15、规划容纳人数和不大于 1 天的生活时间,合理储备应急物资。7.11.2可在场所内设置物资库、物资柜作为应急物资储备设施。7.11.3可在场所内及其周边选取超市、药店、仓库等社会单位作为应急物资储备设施。7.12设施设备配备清单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设备配备清单见附录A。8面积指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1面积指标8.1.1应急避难场所人均用地面积标准宜按 1.5 m2/人。8.1.2各功能区面积指标宜符合表 4 规定。表 4应急避难场地面积指标(m2/人)场 地 名 称面 积 指 标应急集结区1.3500应急指挥区0.0050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区0.0375应急供水区0.0225应急供电区0.0225

    16、应急厕所0.0225应急垃圾储运区0.0150应急物资储备区0.0250合计1.5000注1:表中应急避难场地面积指标为参考值,各社区(村)可根据项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注2:应急集结区包括集结区内人行通道面积。8.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2.1现状改造的应急避难场所投资宜根据实际功能需要进行估算,估算方法见附录 B,主要包含避难场地的各功能区设备设施设置及应急避难标识制作等费用。8.2.2新建的应急避难场所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宜结合西安市及周边现行造价指标参照建标 1802017 第六章的要求进行估算。DB 6101/T 3133202269维护9.1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单位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

    17、保养及检修。9.2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单位应对场所内设施设备使用情况登记归档。9.3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单位应与供水、供电等相关单位建立运行协作联动保障机制。9.4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单位应定期进行场所避难能力自查。DB 6101/T 313320227AA附录A(规范性)设施设备配备清单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设备配备清单见表A.1。表 A.1 设施设备配备清单序号应急设施设施设备清单配备建议1应急指挥设施应急通讯系统应急监控系统应急广播系统2应急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医疗卫生室/医务点卫生防疫隔离区医药卫生用品3应急供水设施应急水源应急储水设施净水滤水设施净水滤水设备或用品供水车停靠区配水点市政应急

    18、保障输配水管线场所应急保障给水管线市政给水管线场所给水管线应急水泵临时管线、给水阀饮水处4应急供电设施市政应急供电应急发电区移动式发电机组变电装置应急充电站5应急通风设施避难建筑通风设备地下场所通风设备6应急厕所应急固定厕所应急临时厕所7应急照明应急移动照明设备应急照明线路应急照明装置DB 6101/T 313320228表 A.1 设施设备配备清单(续)序号应急设施设施设备清单配备建议8应急标志主标志设施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应急交通标志9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垃圾袋垃圾桶垃圾清运车10应急物资储备设施物资库物资柜注:“”表示应设或应有限采取;“”表示宜设或宜采取;“”表示可选设或选用。DB 610

    19、1/T 313320229BB附录B(资料性)现状改造的应急避难场所投资估算方法现状改造的应急避难场所投资估算方法可参照表B.1执行。表 B.1 现状改造的应急避难场所投资估算表人民币单位: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估算单价工程量单位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比例(%)一工程费用1应急指挥设施2应急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3应急供水设施4应急供电设施5应急通风设施6应急厕所7应急照明8应急标志9应急垃圾储运设施10应急物资储备设施11其他工程费用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项目前期费2建设单位管理费3工程勘察费4工程设计费5环境影响评价费6工程监理费DB 6101/T 3133202210表 B.1现状改造的应急避难场所投资估算表(续)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估算单价工程量单位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比例(%)7劳动安全卫生评价费8工程保险费9招标代理服务收费三预备费1基本预备费2涨价预备费四建设投资合计注1:单位工程估算费用=工程量单价;注2: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


    注意事项

    本文(DB6101 T 3133-2022 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设置规范.pdf)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