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110 T 0012-2022 芝麻抗黑斑病鉴定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50952       资源大小:776.3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110 T 0012-2022 芝麻抗黑斑病鉴定技术规范.pdf

    1、ICS 65.020CCSB 33DB2110辽阳市地方标准DB2110/T 00122022芝麻抗黑斑病鉴定技术规范2022-11-11 发布2022-12-11 实施辽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2110/T 001220221前 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辽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洪森、孙会杰、那艳斌、安启源、高德学、王超、窦淑华、王正军、吕仕大、陈雅丽、田静、李传家、孙晓莹、王国权。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

    2、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联系方式如下:辽阳市农业农村局 辽阳市文圣区北翰林路 38 号 0419-2122696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辽阳市白塔区胜利路 65 号 0419-3678931DB2110/T 001220222芝麻抗黑斑病鉴定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芝麻抗黑斑病(Alterraria sesami)鉴定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病原物接种体制备、田间抗性鉴定、病情调查、抗病评价和鉴定记载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芝麻品种及种质资源对黑斑病抗性的田间鉴定及评价。2术语和定义2.1抗病性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

    3、遗传性状。2.2致病性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发病变的能力,是一种病原物固有的特性。2.3抗性评价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寄主植物对特定病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描述。2.4抗病性鉴定通过适宜技术方法判别植物对特定侵染性病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描述。2.5人工接种在适宜条件下,通过人工操作将病原菌接种体直接或间接接种到植物体适当部位,并使植物发病的过程。2.6病情级别人为定量植物个体或群体发病程度的数量化描述。2.7病原分离物采用人工方法从植物发病部位分离获得的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培养的病原物。2.8培养基可以使病原物生长的自然或人工配制的营养基质。2.9接种体DB2110/T 001220223用

    4、于接种以引起病害的病原物或病原物的一部分。2.10 接种悬浮液用于接种的含有定量接种体的液体。2.11 芝麻黑斑病由芝麻链格孢菌(Alternaria sesami(Kawamura)Mohanty&Behera)侵染为害芝麻叶片、茎秆的病害。主要危害芝麻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或深褐色的圆形、椭圆形病斑;病情严重时病斑扩展至整个植株,出现叶片褶皱、边缘卷曲、脱落、枯死等症状,严重影响芝麻产量和品质。3病原物接种体制备3.1病原物分离常规组织分离法从发病植株叶片的典型病斑分离芝麻黑斑病病原物。取芝麻黑斑病典型症状的病叶,取病叶病健交界组织,切成 12 cm 的小块,2%次氯酸钠(NaOCl

    5、)表面消毒 2 分钟,后用无菌水漂洗 3 次,置于水琼脂培养基(WA)上,28C 培养,待病原菌产生分生孢子后,在高倍体视镜下从WA 培养基上用接种针挑取单孢,获得纯化菌株,-40低温长期保存、备用。3.2接种物繁殖与保存于接种前,将纯化的芝麻链格孢菌接种到 PDA 平板上,以菌体在培养基表面多点分布为宜,28 培养 57 天,待菌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后,将病菌分生孢子用无菌水洗下,2 层纱布过滤,加入 0.3%吐温 20,配制成孢子悬浮液(浓度 1.0105 个孢子/mL),供接种用。如孢子悬浮液不能立即接种用,可置 4冰箱保存,以不超过 3 天为宜。4田间抗性鉴定4.1抗性鉴定圃设置鉴定圃设

    6、置应具备良好的自然发病环境条件和灌溉条件,且地势平坦、地力均匀的地块。4.2鉴定设计鉴定材料按品种生育期早晚分组,同组材料按顺序排列,行长 5 m,2 行区,行距 0.55 m,小区保苗 80 株左右,3 次重复。每 50 份鉴定材料各设 1 组抗、感病对照,抗病对照品种为辽芝 9 号,感病对照品种为大志白芝麻。DB2110/T 0012202244.3种植要求鉴定材料播种时间、栽培管理与大田栽培相同。4.4接种4.4.1接种时期芝麻植株盛花期,即 50%植株开花 67 朵时进行接种,一般在 7 月 2229 日(辽阳),早熟品种适当提早接种。4.4.2接种方法喷雾法接种。采用高压喷雾器将孢子

    7、悬浮液均匀喷在植株中上部,喷液量以叶片和蒴果上孢子悬浮液不流淌为宜。选择傍晚或阴天进行接种,小雨天接种最佳。4.5接种后管理在接种后若无有效降雨,应在接种后 24 小时内进行田间人工清水辅助叶面喷雾、保湿,从早晨 7时开始每间隔 2 小时喷雾一次,到晚上 6 时止。5病情调查5.1调查时间接种后 30 天左右,进行发病情况调查。5.2调查方法每小区随机选取 10 株,目测调查植株总体发病程度,逐份材料调查病株中部(植株 1/2 处)以上10 片叶片,记载叶片病斑面积所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比。5.3病情分级田间抗性评价标准分为 9 级,病情分级及其对应的症状描述见表 1 和图 1。表 1芝麻抗黑斑

    8、病鉴定病情级别划分标准病情级别症状描述1整株叶片无病症或叶片上有少量病斑,病斑面积5%,叶片平整、无异常;3叶片上有较多斑点,5%病斑面积 15%,叶片正常,偶见轻微褶皱;5叶片上有相连病斑,15%病斑面积 25%,叶片局部有褶皱,边缘略弯曲;7叶片上有大量病斑相连,有较大斑块,25%病斑面积50%,叶片凸凹不平,边缘明DB2110/T 001220225显卷曲;9叶片几乎被病斑覆盖,病斑连片,病斑面积50%,叶片卷曲、脱落或枯死。6抗性评价6.1鉴定有效性判别当感病对照材料达到其相应感病程度,该批次材料抗黑斑病鉴定视为有效。6.2抗性评价标准根据鉴定材料的群体发病程度(病情级别)确定其对黑斑

    9、病的抗性水平。按 50%以上的发病个体(叶片)的病情级别作为鉴定材料的群体病情级别值,确定鉴定材料的抗性水平,划分标准见表 2。表 2芝麻黑斑病抗性评价标准病情级别抗性评价1高抗 Highly resistant(HR)3抗 Resistant(R)5中抗 Moderately resistant(MR)7感 Susceptible(S)9高感 Highly susceptible(HS)7鉴定记载表格芝麻抗黑斑病鉴定结果记载表格见表 3。表 3年芝麻抗黑斑病鉴定结果记载表编 号品种名称来 源调查总数病情级别抗性评价013579注 1:鉴定地点注 2:接种病原菌分离物编号注 3:接种日期调查日

    10、期DB2110/T 001220226鉴定技术负责人(签字):DB2110/T 001220227AA附录A(规范性附录)芝麻黑斑病症状A 病名和症状描述A.1 病名芝麻黑斑病A.2 症状描述芝麻黑斑病是芝麻生产上重要的叶部病害,盛花期最易感病,北方一般在 7 月下旬8 月中旬开始发病,感病叶片初期产生黑色斑点,随后上产生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病斑,有轮纹,病斑呈暗褐色或黑褐色,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颜色变深,病斑相连形成大的枯斑,叶片出现边缘卷曲,叶片易脱落,严重的可致整株枯死(图 1)。图 1芝麻黑斑病不同抗感级别的症状描述a:病情指数 1 级

    11、;b:病情指数 3 级;c:病情指数 5 级;d:病情指数 7 级;e:病情指数 9 级;DB2110/T 001220228附 录 B(规范性附录)芝麻黑斑病菌B 学名和形态描述B.1 学名芝麻链格孢(Alternaria sesami(Kawamura)Mohanty&Behera),属半知菌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链格孢属。B.2 形态描述病菌在 PDA 平板上培养 4 天,菌落直径为 29 mm。菌落生长较均匀,初呈白色,后转变为褐色或黑褐色,且具有同心轮纹。气生菌丝絮状,较密,灰白色至浅褐色,菌丝分隔较密。分生孢子黄褐色至深褐色,大小为 108224m x 1425m,有 37 个横隔膜,08 个纵隔。


    注意事项

    本文(DB2110 T 0012-2022 芝麻抗黑斑病鉴定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