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2 T 1765-2023 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范.pdf

    • 资源ID:1547994       资源大小:3.07M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2 T 1765-2023 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范.pdf

    1、 ICS 53.020.01 CCS J 80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7652023 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范 Cranes service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2023-10-26 发布 2024-01-01 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2/T 1765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3 4 使用管理.5 5 维护保养.9 附录 A(资料性)每周起重机械安全排查治理报告.11 附录 B(资料性)每日起重机械安全检查记录.12 附录 C(资料性)起重机械安全风险管控清单.14 附录 D

    2、(资料性)起重机械检查项目、方法、内容及要求.15 附录 E(资料性)每月起重机械安全调度会议纪要.73 附录 F(资料性)起重机械基本情况及技术参数记录.74 附录 G(资料性)起重机械故障处置记录.75 DB52/T 1765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贵州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提出。本文件由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黔南州特种设备检验所、贵州大力神起重机械有限公司、首钢贵阳特殊

    3、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力、周扬、杨小平、刘晓滨、刘志鹏、付勇、黄雄武、刘宏宇、符杰、张全保、潘璐、李富春、黄斌、王鹍、杨智、张晋玮、田家成、雷奥星、刘昌贵、刘玻麟、刘钦、胡杰、周西、栾玮、卿筑琥、王俊、杨昆旭、罗静、范光扬、郭子琨、高必丞、王亨清、齐顺舟、李贤均。DB52/T 17652023 3 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起重机械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界定的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升降机、流动式起重机、机械式停车设备、桅杆式起重机、缆索式起重机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

    4、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031 塔式起重机 GB 5144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T 5972 起重机 钢丝绳 保养、维护、检验和报废 GB/T 6067.1-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总则 GB/T 6974.1 起重机 术语 第1部分:通用术语 GB/T 10051.2 起重吊钩 第2部分:锻造吊钩技术条件 GB/T 10051.3-2010 起重吊钩 第3部分:锻造吊钩使用检查 GB 17907-2010 机械式停车

    5、设备 通用安全要求 GB/T 26557-2021 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 GB/T 26558 桅杆起重机 GB/T 28264-2017 起重机械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GB 28755-2012 简易升降机安全规程 JB/T 9737 流动式起重机 液压油 固体颗粒污染等级、测量和选用 JGJ 332 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TSG 0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 51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6974.1和TSG 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主要受力结构件 main stressed structural mem

    6、bers 主梁、主副吊臂、主支撑腿、标准节。其中,机械式停车设备的主梁指横(纵)梁,主支撑腿指立柱。来源:TSG 51-2023,7附则,7.1.6 3.2 主要机构 main institutions 起升机构、变幅机构。来源:TSG 51-2023,7附则,7.1.7 DB52/T 17652023 4 3.3 主参数 principal parameter 额定起重量、额定起重力矩、层数或者生产率。来源:TSG 51-2023,7附则,7.1.8 3.4 修理 repair 更换原有主要部件、安全保护装置,调整控制系统,但是不改变主参数的活动。来源:TSG 51-2023,7附则,7.1

    7、.10 3.5 重大修理 major repairs 更换原有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主要机构、控制系统,但是不改变主参数的活动。来源:TSG 51-2023,7附则,7.1.11 3.6 改造 transform 改变原有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的结构形式,或者主要机构的配置形式,或者主参数的活动。来源:TSG 51-2023,7附则,7.1.9 3.7 日管控 daily control 根据起重机械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本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及所使用起重机械的类别、品种、设备特性、区域气候特点、现场作业环境等对投入使用的起重机械进行的日常巡检检查。3.8 周排查 wee

    8、kly troubleshooting 每周对起重机械进行的风险隐患排查,分析研判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管理情况,研究解决日管控中发现的问题。3.9 月调度 monthly deploy 对当月起重机械安全日常管理、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进行总结,对下个月重点工作作出调度安排。3.10 维护保养 maintenance 对起重机械进行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更换易损件和检查等维护与保养性工作,其中调整和更换易损件不会改变起重机械任何性能参数。3.11 安全负责人 safety manager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委托人或者实际控制人。3.12 安全总监 safety dire

    9、ctor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管理层中负责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的管理人员。3.13 安全员 safety supervisor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具体负责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的检查人员。DB52/T 17652023 5 4 使用管理 基本要求 4.1 4.1.1 使用单位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使用单位主体责任,加强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确保起重机械的使用安全。4.1.2 使用单位应当加强作业区域的管理,配备安全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当起重机械作业可能与其他作业活动发生干涉,存在交叉作业、盲区等情况的,使用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作业安全。起重机械不应

    10、以任何方式吊载人员,人货两用的施工升降机和人车共乘的机械式停车设备除外。安全管理机构 4.2 4.2.1 机构设置 使用单位应按照TSG 08的要求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并逐台落实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责任人。4.2.2 主要职责 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落实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贯彻执行特种设备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注:按照TSG 08的要求无需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使用单位,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落实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人员配备 4.3 4.3.1 主要负责人 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起重机械使用安全全面负责,建立并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的长效机

    11、制。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应支持和保障安全总监和安全员依法开展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在作出涉及起重机械安全的重大决策前,应充分听取安全总监和安全员的意见和建议,每月至少听取一次起重机械安全总监管理工作情况汇报,负责落实本单位月调度工作。4.3.2 安全总监和安全员 4.3.2.1 使用安全管理能力 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起重机械的数量、用途、使用环境等情况,配备安全总监和足够数量的安全员,并逐台明确负责的安全员。安全总监和安全员应具备下列使用安全管理能力:a)熟悉起重机械使用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本单位起重机械安全使用要求;b)具备识别和防控起重机械使用安全风险的专业知识;c)具备按照相关要

    12、求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d)符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其他要求。4.3.2.2 任职要求 使用单位的安全总监一般由TSG 08规定的安全管理负责人担任,安全员一般由TSG 08规定的安全管理员担任。相关人员持证要求仍按照TSG 08的要求执行。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中要求不得兼任的情形外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安全总监、安全员根据本单位实际可以兼任。DB52/T 17652023 6 4.3.2.3 安全总监 4.3.2.3.1 资质 设置安全管理机构的使用单位,配备的安全总监应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4.3.2.3.2 职责 安全总监按照相关要求,

    13、其岗位职责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组织宣传、贯彻起重机械有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b)组织制定本单位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督促落实起重机械使用安全责任制,组织开展起重机械安全合规管理;c)组织制定起重机械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d)落实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报告义务,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e)对起重机械安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监督、指导起重机械安全员做好相关工作;f)按照规定组织开展起重机械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工作,拟定并督促落实起重机械使用安全风险防控措施;g)对本单位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有关情况,提出改进措施;h)接受和配合有关部门开

    14、展起重机械安全监督检查、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事故调查等工作,如实提供有关材料;i)履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和本单位要求的其他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管理职责;j)负责落实本单位周排查工作,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风险隐患排查,编制每周起重机械安全排查治理报告(其内容可参照附录 A)。4.3.2.4 安全员 4.3.2.4.1 资质 使用单位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配备安全员或者委托具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的人员负责起重机械的管理;当委托具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的人员负责起重机械的管理时,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的责任主体仍然是使用单位。4.3.2.4.2 职责 安全员按照职责要求,对安全总监或者单位主要负责人

    15、负责,其岗位职责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建立健全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一机一档)并办理本单位起重机械使用登记;b)组织制定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c)组织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指导和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使用起重机械;d)对起重机械进行日常巡检,纠正和制止违章作业行为,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e)编制起重机械维护保养计划、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计划,督促落实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和后续整改等工作;f)按照规定报告起重机械事故,参加起重机械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g)履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和本单位要求的其他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管理职责;h)负责落实本单位日管控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风险隐患,应立即

    16、采取防范措施,及时上报起重机械安全总监或者单位主要负责人,填写每日起重机械安全检查记录(其内容可参照附录 B),未发现问题的,也应予以记录,实行零风险报告。DB52/T 17652023 7 4.3.3 作业人员 4.3.3.1 资质 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起重机械的数量、特性等配备相应持证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并且在使用起重机械时应保证至少有一名持证的作业人员在岗,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应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4.3.3.2 职责 作业人员的主要职责如下:a)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并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b)按照规定

    17、填写作业、交接班检查等记录;c)参加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掌握相应的交接班检查和维护技能;d)进行交接班检查,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且作出记录;e)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且向起重机械安全员或相关负责人报告;f)定期参加应急演练,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置技能。人员培训和考核 4.4 使用单位应当对安全总监和安全员进行法律法规、标准和专业知识培训、考核,同时对培训、考核情况予以记录并存档备查。管理制度 4.5 起重机械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b)使用登记、检验检测管理制度;c)作业前检查、交接班检查、维护保养等相关管理制度;d)安

    18、全管理机构(需要设置时)和相关人员岗位职责制度;e)安全风险管控制度;f)安全总监、安全员、作业人员管理和培训、考核制度;g)采购、安装、改造、修理、报废等管理制度;h)应急救援管理制度;i)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安全技术档案 4.6 使用单位应逐台建立起重机械安全与节能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b)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c)出厂随机文件,至少包括总图,主要受力结构件图,传动机构总图,控制(电气、液压或者气动)系统原理图和安装需要的其他图纸,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说明,整机和安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合格证明,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d)施工记录,至少包括

    19、施工方案,施工过程记录,施工过程的质量验收记录,与施工有关的资料(包括隐蔽工程记录、重大技术问题处理文件等),施工单位出具的安装、改造、重大修理质量证明文件等;DB52/T 17652023 8 e)监督检验、(首检)定期检验报告;f)设备安全操作规程;g)起重机械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其内容可参照附录 C);h)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维护保养记录;i)每月起重机械安全调度会议纪要;j)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校验、检修、更换记录和有关报告;k)故障、事故记录及处理报告;l)安全总监职责;m)安全员守则;n)安全总监、安全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报告和问题整改落实等履职情况;o)安全总监和安全员进行法律

    20、法规、标准和专业知识培训、考核的情况记录。起重机械应急管理 4.7 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起重机械使用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救援专项预案,储备应急救援资源,按照所制定的应急救援专项预案,每年至少演练一次,并且作好演练记录。设备选型 4.8 4.8.1 使用单位应根据用途、使用频率、载荷状态和工作环境,选择适应使用条件要求的起重机械,并对起重机械的选型负责。4.8.2 使用单位购置的起重机械应由具备相应生产许可资格的单位制造,产品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4.8.3 使用单位购置境外制造的起重机械,应符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安装、改造、重大修理 4.

    21、9 使用单位应选择具有相应许可资格的单位实施起重机械的安装、改造、重大修理,并对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的活动实施有效的管理。检验 4.10 使用单位应配合施工单位开展起重机械监督检验或首次检验,并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检验机构申报定期检验,不得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设备。使用登记 4.11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依据TSG 08的要求向特种设备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申请办理使用登记。隐患处理及报告 4.12 使用单位安全员在日管控工作中,发现一般事故隐患时,应立即进行处理,发现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当立即责令停止使用并向安全总监报告。日管控、周排

    22、查、月调度工作机制 4.13 使用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已经建立类似工作制度的,可以将原有的工作制度与“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相结合继续执行。日管控中DB52/T 17652023 9 日常巡检检查和周排查中风险隐患排查的项目、方法、内容及要求可参照附录D,月调度工作应形成每月起重机械安全调度会议纪要其内容可参照附录E。流动作业 4.14 流动作业的起重机械跨原使用注册登记部门行政区域使用时,使用单位应在使用前告知使用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并且接受其监督检查,同时使用单位应将告知情况报告设备产权单位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

    23、部门。停用及重新启用 4.15 起重机械拟停用1年以上的,使用单位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并且设置停用标志,在停用后30日内按照相关规定告知登记机关。重新启用时,使用单位应进行自行检查,到使用登记机关办理启用手续;超过定期检验有效期的,应按照定期检验的有关要求申报检验。安全评估和报废 4.16 使用单位根据起重机械的使用情况,决定是否对其进行安全评估,并且对评估过程和结果负责。使用单位对于经安全评估决定报废的起重机械,应当消除其使用功能。信息化管理平台 4.17 使用单位应规范应用“贵州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服务平台”、“贵州省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控制系统”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施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和隐患排

    24、查治理,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企业切实落实安全主体责任。5 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单位要求 5.1 5.1.1 使用单位自行维护保养的应满足以下条件:a)有相应的管理制度;b)配备必要的设备、工具、计量器具和检验测试的仪器;c)有 20 台以内起重机械的宜有 2 名维护保养人员,每增加 10 台起重机械,维护保养人员也应至少增加 1 名;d)配备必要的电气持证人员。5.1.2 使用单位不具备自行维护保养能力的,宜委托具有相应起重机械生产许可资格的单位进行维护保养,并签订合同,明确责任。合同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维护保养的施工内容,执行的标准和要求;b)维护保养起止日期和时间频次,维

    25、护保养周期应满足本文件第 5.4 项的要求;c)在故障响应时间、应急救援、配合重大活动等方面的约定;d)双方的义务和安全责任。5.1.3 维护保养单位应制订工艺文件,保证其维护保养的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性能持续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工艺文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维护保养检查的项目、方法、内容和要求;b)维护保养施工作业安全防护措施。5.1.4 维护保养单位应编制季度、年度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的时间,按计划进行维护保养。DB52/T 17652023 10 维护保养人员要求 5.2 从事维护保养的人员应接受适当的指导和专业培训,熟悉维护保养程序,了解维护保养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具备维护

    26、保养能力。维护保养要求 5.3 5.3.1 一般要求 使用单位应根据设备特点和使用状况对起重机械进行维护保养,维护保养应包括季度维护保养和年度维护保养。维护保养应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产品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的要求。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且作出记录,保证在用起重机械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5.3.2 季度维护保养要求 季度维护保养应对主要受力结构件、安全保护装置、工作机构、操纵机构、电气(液压、气动)控制系统、油路润滑系统、防腐等进行专项维护。停用1个月以上的起重机,应有停用记录,启用前应进行一次季度维护保养,季度维护保养的检查项目、方法、内容和要求可参照附录D。5.3.3 年度维护保养要求

    27、每年应在做好季度维护保养的基础上对整机进行全面检查及试验,在一个使用年度中可以与一次季度维护保养同时进行,但是相邻两个年度的年度维护保养时间间隔不能超过12个月,年度维护保养的检查项目、方法、内容和要求可参照附录D。维护保养台账和帮助指导 5.4 5.4.1 维护保养台账至少应包括:a)维护保养合同;b)起重机械基本情况及技术参数记录(其内容可参照附录 F);c)起重机械故障处置记录(其内容可参照附录 G);d)季度、年度维护保养记录。5.4.2 维护保养单位应对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维护保养标识 5.5 维护保养单位应在起重机械司机室内或其它醒目位置张贴维护保养标识,内容应

    28、有维护保养单位名称、维护保养责任人、下次维护保养日期以及联系方式。DB52/T 17652023 11 A A 附录A (资料性)每周起重机械安全排查治理报告 见表A.1。表A.1 每周起重机械安全排查治理报告 报告编号:每周起重机械安全排查治理报告 使用单位 设备情况 设备 台、设备 台,共有 台,其中在用 台、检修或停用 台。报告周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74 号)等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本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定。编制人 日 期 审核人 日 期 批准人

    29、 日 期 报 告 内 容 一、本周主要存在的起重机械安全风险隐患 1)的安全风险隐患 2)的安全风险隐患 风险隐患问题 风险隐患问题 采取的措施及整改情况 采取的措施及整改情况 3)的安全风险隐患 4)的安全风险隐患 风险隐患问题 风险隐患问题 采取的措施及整改情况 采取的措施及整改情况 二、上一周起重机械安全风险隐患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上一周起重机械安全风险隐患问题:上一周起重机械安全风险隐患问题采取的措施及整改情况:三、本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情况评价 本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情况总结:四、下周工作重点 下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工作重点:五、其他情况 特殊、重点情况:DB52/T 17652023 12

    30、 B B 附录B (资料性)每日起重机械安全检查记录 见表B.1。表B.1 每日起重机械安全检查记录 每日起重机械安全检查记录 使用单位名称 设备使用地点 制造单位名称 设备类别 设备品种 型号规格 设备代码 产品编号 单位内编号 投入使用日期 设计使用年限 性能参数 其他主要参数 主要检验仪器设备 万用表、接地电阻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便携式测距仪、红外测温仪等 备 注 起重机械安全员要每日根据起重机械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本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投入使用的起重机械进行巡检,形成每日起重机械安全检查记录。对发现的安全风险隐患,应当立即采取防范措施,及时上报起重机械安全

    31、总监或者单位主要负责人。未发现问题的,也应当予以记录,实行零风险报告。巡检人员(签字)巡检日期 DB52/T 17652023 13 表 B.1(续)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内容及要求 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 采取的防范措施 备注 每日起重机械安全检查记录情况汇总 安全风险隐患情况 采取的防范措施 共发现安全风险隐患 条。共采取的防范措施 项。DB52/T 17652023 14 C C 附录C (资料性)起重机械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见表C.1。表C.1 起重机械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填表单位:序号 安全风险名称 风险点 风险等级 易发生事故类型 风险管控措施 责任部门 1 2 3 4 5 6 7 8

    32、 单位共梳理风险点 个,其中 级风险点 个,级风险点 个,级风险 点 个,管控措施 条,责任部门 个。修 订 记 录 序号 安全风险名称 风险点 风险等级 修订内容及依据 修订人 日 期 1 2 3 4 5 DB52/T 17652023 15 D D 附录D (资料性)起重机械检查项目、方法、内容及要求 D.1 桥、门式起重机械检查项目、方法、内容及要求 见表D.1。表D.1 桥、门式起重机械检查项目、方法、内容及要求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内容及要求 建议处置 方式 检查周期 备注 日 周 季 年 1 技 术 文 件 随行文件 检查随行图纸、使用说明书、出厂合格证应完整 整改完善 2

    33、检查记录 检查以往的检查记录应完整、无未处理的缺陷 整改完善 3 维护记录 检查以往的维护记录应完整、无未验证的维护 整改完善 4 其他档案 检查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注册登记等其他档案 整改完善 5 整 机 作业环境 目测检查起重机作业环境应无影响作业安全的 因素 按企业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处理 6 外观 目测检查起重机各处应无垃圾、杂物、遗漏工具等 清洁 7 目测检查起重机各处应无积油、积水 清洁 8 目测检查起重机各部分表面应无严重的锈蚀、脱漆、损伤等缺陷 防腐/修理 9 车轮承载 情况 目测检查起重机的各个车轮应无悬空现象 调整/修理 如有 10 起重机跨度 测量起重机跨度偏差应符合相关

    34、起重机产品 标准的规定 调整/修理 11 小车架感应电压 测量小车架上的感应电压在非工作状态下不应超过交流 30V,直流 70V 调整 适用于绝缘起重机 12 三级绝缘电阻 用 1000 V 绝缘电阻表(兆欧表)测量吊钩和钢丝绳(或动滑轮组)、起升机构和小车架、小车架和桥架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其每级绝缘在温度 20 25,且相对湿度不大于 85%时的电阻值不应小于1M 调整 13 金 属 结 构连 接 件 主梁、端梁、导梁、支腿、小车架、台车架、平衡梁、机构支座、维修吊支架等 目测检查起重机主梁、端梁、导梁、支腿、小车架、台车架、平衡梁、机构支座、维修吊支架等金属结构的锈蚀、裂纹和塑性变形,并应

    35、符合 GB 6067.1-2010 中 3.9 的规定 防腐/修理/更换 14 结构焊缝 目测检查主要受力结构件焊缝应无可见的裂纹 修理 DB52/T 17652023 16 表 D.1(续)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内容及要求 建议处置 方式 检查周期 备注 日 周 季 年 15 金 属 结 构 连 接 件 主要受力结构件、安全装置连接件 目测检查主要受力结构件及安全装置的连接铰轴和螺栓应无缺损,无松动 更换/调整 16 机构、电器元件连接件 目测检查电动机、减速箱、制动器、联轴器、电控箱等机构部件的连接螺栓应无缺损,无松动 调整/更换 17 机 构 关 键 零 部 件 起升机构 通过空载试

    36、验检查起升机构应无异常声响、振动,运行 平稳 维护 18 起重机运行机构 通过空载试验检查起重机运行机构应无异常声响、振动 维护 19 目测检查应无影响起重机使用的歪斜跑偏、啃轨等 调整/更换 20 小车运行机构 通过空载试验检查小车运行机构应无异常声响、振动 维护 21 目测检查小车应无影响使用的歪斜跑偏、啃轨等 调整/更换 22 回转机构 通过空载试验检查回转机构应无异常声响、振动 维护 23 变幅机构 通过空载试验检查变幅机构应无异常声响、振动 维护 24 伸缩机构 通过空载试验检查伸缩机构应无异常声响、振动 维护 如有 25 起重机供电装置 通过空载试验检查起重机供电装置应无异常声响、

    37、振动 维护 26 小车供电 装置 通过空载试验检查小车供电装置应无异常声响、振动 维护 27 吊具机构 通过空载试验检查吊具机构应无异常声响、振动,转动 灵活无卡阻 维护 28 润滑系统 目测检查润滑系统应工作正常、无堵塞、无泄漏 维护 29 横移机构 通过空载试验检查横移机构应无异常声响、振动 维护 30 机载电梯 通过空载试验检查机载电梯应无异常声响、振动 维护 如有 31 葫芦 通过空载试验检查葫芦应无异常声响、振动 维护 32 吊具 检查吊具焊缝及吊具结构应无影响安全的磨损及变形、且应无异响 修理/更换 33 目测检查吊具销轴应无松动、脱出,轴端固定装置应 安全有效 紧固/修理/更换

    38、34 目测检查吊钩闭锁装置、吊钩螺母防松装置应有效 调整/修理/更换 35 通过功能试验,检查抓斗开闭应自如,平衡装置应灵活、无卡死现象,结构应无裂纹和严重的磨损及变形 调整/修理/更换 36 目测检查抓斗的梨形接头和 C 型卸扣应无裂纹、过度 磨损,且应润滑充分 润滑/修理/更换 37 敲击检测电磁吸盘悬挂可靠,电气连接无松动 紧固/调整 38 按 GB/T 10051.2 和 GB/T 10051.3 规定的方法检查锻造吊钩的表面裂纹、变形、磨损、腐蚀,并应符合其要求 修理/更换 DB52/T 17652023 17 表 D.1(续)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内容及要求 建议处置 方式 检

    39、查周期 备注 日 周 季 年 39 机 构 关 键 零 部 件 吊具 检查吊具焊缝及吊具结构的磨损及变形情况应符合 GB 26469-2011 中 4.1 的规定 修理/更换 架桥机 40 空载试验检查料耙的工作性能应正常 维护 如有 41 空载试验检查夹钳的工作性能应正常 维护 如有 42 目测检查夹钳钳体应无裂纹和严重变形 修理/更换 如有 43 目测检查吊叉结构、起重横梁结构和焊缝应无裂纹和塑性变形 修理/更换 铸造用起重机 44 按 GB/T 10051.13 和 GB/T 10051.14 规定的方法检查叠片式吊钩的表面应无裂纹、无严重变形,铆钉应无松动、钩片间隙应正常,钩口衬瓦应无

    40、明显磨损、裂纹和塑性变形 紧固/调整/修理/更换 45 目测检查吊具上架和吊具连接旋锁应可靠 调整/更换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46 目测检查吊具伸缩臂架滑动表面、滑轨的润滑状况 应良好 润滑/更换 47 目测检查吊具液压系统应无漏油现象,油箱油位应正常 紧固/加油 48 目测检查吊具导板应无损坏 修理/更换 49 吊具钢丝绳 按照 GB/T 5972 规定的方法检查钢丝绳,并应符合其要求 更换 50 目测检查钢丝绳应无明显的机械损伤 修理/更换 51 目测检查卷筒及滑轮上钢丝绳应无跳槽或脱槽等现象 紧固/调整 52 目测检查钢丝绳端部固定情况应满足相应要求 紧固/调整 53 目测检查钢丝绳表面不

    41、应有明显的断丝 修理/更换 54 起重用环链 目测检查起重用短环链应无爬链、卡链现象 调整 55 目测检查起重用短环链应符合 GB 6067.1-2010 中 4.2.3.2和 4.2.3.3 的规定 更换 56 卷筒 目测检查卷筒应符合 GB 6067.1-2010 中 4.2.4.5 的规定 更换 57 滑轮 目测检查滑轮应符合 GB 6067.1-2010 中 4.2.5 的规定 修理/更换 58 目测检查滑轮应转动灵活 润滑/调整 59 目测检查滑轮防脱绳装置应安全有效 修理/更换 60 制动器 目测检查各转动、摆动点润滑应满足相应要求 润滑/调整 61 空载试验检查起升机构制动器应工

    42、作正常 维护 62 目测检查制动器应符合 GB 6067.1-2010 中 4.2.6.7 的 有关规定 更换 DB52/T 17652023 18 表 D.1(续)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内容及要求 建议处置 方式 检查周期 备注 日 周 季 年 63 机 构 关 键 零 部 件 车轮 目测检查车轮轮缘、踏面的磨损、变形应符合 GB 6067.1-2010 中 4.2.7 的规定 更换 64 轮胎 目测检查轮胎表面应无鼓包、严重裂纹 更换 如有 65 目测检查轮胎的充气压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充气 66 机 构 关 键 零 部 件 联轴器 目测检查联轴器应无缺损、无松动、无漏油,运行中无异常振

    43、动和异常响声 紧固/调整/修理/更换 67 减速器 目测检查运转中的减速器应无异响、无异常振动、无漏油和过热现象 紧固/修理 68 目测检查油位应在要求范围内 加油 69 起升机构开式齿轮 目测检查轮齿塑性变形、裂纹、折断;齿面剥落、点蚀、胶合;齿根磨损情况,应符合 GB 6067.1-2010 中 4.2.8 的 规定 更换 70 目测检查齿轮装配应无松动,传动应无异响 调整/紧固 71 排绳 装置 目测检查排绳装置应工作正常,滑移无卡阻,螺栓无松动 调整/紧固 72 托绳 装置 目测检查托绳装置应工作正常,运行平稳,托绳有效 调整 如有 73 柔性饺(轴)目测检查柔性饺(轴)应润滑充分,无

    44、卡阻,运行无异响 润滑/修理 74 轴承 目测检查轴承应无异响、无异常温升 更换 75 小车 轨道 测量轨道接头间隙、轨道高低差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调整 76 目测检查轨道应无裂纹、严重磨损等现象 更换 77 目测检查轨道压板组件应无缺损、松动 紧固/更换 78 电 控 系 统 司机室 目测检查司机室连接部位应无脱焊、松动和裂纹 紧固/修理 79 目测检查司机室内应无裸露的带电体,室内地面应绝缘良好 修理/更换 80 目测检查司机室门、窗、玻璃、雨刮器、防护栏及门锁,应无缺损;门、窗、玻璃应清洁、视线清晰 清洁/更换 81 目测检查司机室的悬挂装置应安全可靠 紧固/修理 82 检查司机室

    45、符合 GB 6067.1 中 3.5 的要求,并且配有灭火器 修理/更换 83 供电 电源 目测检查供电电源应工作正常 维护 84 控制 装置 目测检查各按钮应灵活有效,操纵杆下部绝缘保护应无破损 修理/更换 85 目测检查各机构操纵手柄应灵活、无卡阻,挡位手感明确,零位锁有效 调整/更换 DB52/T 17652023 19 表 D.1(续)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内容及要求 建议处置方式 检查周期 备注 日 周 季 年 86 电 控 系 统 馈电装置 目测检查带电指示装置应齐全有效;软电缆防护层应无严重老化、破损、鼓包,电缆收放措施应齐全有效;集电器应接触可靠 调整/修理/更换 87 电

    46、动机 测量电动机绝缘电阻应符合各产品标准的规定 修理 88 目测检查电动机滑环应无烧痕,碳刷磨损及压力适当,电动机的保护功能有效 调整/更换 89 总电源开关 目测检查总电源开关应功能正常 调整/更换 90 控制柜/台及电气设施 目测检查控制柜门开关应灵活且门锁可靠 调整/更换 91 目测检查控制柜内电气线路及元器件应无过热、烧焦、融化痕迹;元器件应无外表破损;罩壳应无掉落 更换 92 目测检查电气联接及接地应可靠,线缆无严重龟裂、破损 调整/更换 93 目测检查各段线路线标应清晰,接线无松动 清洁/紧固 94 通过功能试验,检查线路应无过热,检查绝缘电阻、接地电阻应符合要求 修理/更换 95

    47、 通过功能试验,检查各接线柱、接触器、继电器应接触良好;目测检查灭弧装置应齐全 调整/更换 96 通讯 通过功能试验,检查主机与中央控制室的通讯应畅通 维护 97 照明与信号 检查照明、蜂鸣器、闪光灯等作业报警装置应无缺损,运行正常 修理/更换 98 液压系统 平衡阀和液压锁 检查平衡阀和液压锁与执行机构,刚性连接牢固 紧固/修理/更换 99 液压回路 检查液压回路无漏油,过热现象 维护 100 液压缸 检查液压缸安全限位装置、防爆阀(或者截止阀)无损坏 紧固/修理/更换 101 气动系统 气动管路 目测检查气动管路应无泄漏 紧固/修理/更换 102 气动阀 目测检查气动阀应工作正常,无异响

    48、紧固/修理/更换 103 燃油系统 燃油管路 目测检查燃油系统应无泄漏 紧固/修理 104 液位 检查发动机机油、冷却液和燃油的液位应符合要求,目测检查发动机的运转应无异响,排气无异常 加油/修理 105 安全防护装置 起升高度限制器 通过功能试验,检查起升高度限制器应固定可靠、功能有效 紧固/更换 106 二级起升高度限制器 桥式、门式起重机有两套不同配置形式的高度限位装置,该设备满足“双限位”装置的要求,且固定可靠、功能有效。已经安装了传动式高度限位装置(如齿轮、蜗轮蜗杆传动式高度限位器等)的新出厂或在用桥式、门式起重机,可不设置“双限位”装置 紧固/更换 双限位装置 DB52/T 176

    49、52023 20 表 D.1(续)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内容及要求 建议处置 方式 检查周期 备注 日 周 季 年 107 安全防护装置 运行行程限位器 通过功能试验,检查运行行程限位器应固定可靠、功能有效 紧固/更换 108 防碰撞装置 目测检查防碰撞装置应无变形、损坏,且功能有效 紧固/更换 109 缓冲器与端部 止挡 目测检查缓冲器应无变形、损坏;端部止挡应无变形、开焊 紧固/修理/更换 110 偏斜指示器或限制器 通过功能试验,检查偏斜指示器或限制器 应有效 紧固/更换 111 起重量限制器 通过功能试验,检查起重量限制器应固定可靠、功能有效 紧固/更换 112 超速保护装置 目测

    50、检查超速保护装置应无缺失 修理/更换 如有 113 抗风防滑装置 目测检查防风拉索应连接可靠、功能有效 紧固/调整 114 目测检查锚定装置应连接可靠、功能有效 紧固/修理 115 目测检查工作状态时使用的抗风防滑装置安装应固定可靠、功能有效 紧固/修理 116 防倾翻安全钩 目测检查安全钩应无变形、缺损、松动 紧固/更换 117 联锁保护 目测检查联锁装置应无缺损、短接、绑扎等 现象 调整/更换 118 通过功能试验,检查电气联锁装置应正常可靠 修理/更换 119 接地保护 目测检查接地装置应完好,功能有效 修理/更换 120 电气保护 目测检查短路、失压、零位、过流等电气保护应无缺损 更换


    注意事项

    本文(DB52 T 1765-2023 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范.pdf)为本站会员(figureissu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