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5 T 2646-2023 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47260       资源大小:1.64M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5 T 2646-2023 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pdf

    1、ICS65.020.01CCS B 60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 26462023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edible forest products2023-02-17 发布2023-03-2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45/T 2646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34抽样.34.1基本要求.34.2抽样准备.44.3土壤抽样.44.4灌溉水抽

    2、样.44.5空气抽样.55分样.56装样.57封样.58运输.68.1土壤、灌溉水.68.2空气.69制样与贮存.69.1基本要求.69.2样品制备.69.3样品贮存.69.4标签信息.610检测方法.611异议处理.712质量评价.712.1评价方法和内容.712.2评价程序.712.3评价指标分类.812.4评价步骤.812.5评价方法.8附录 A(资料性)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抽样单.10附录 B(资料性)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抽样封条.13附录 C(资料性)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采样标签.14DB45/T 2646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

    3、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派阳山林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六万林场。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晓玲、陈松武、栾洁、冯沁雄、罗玉芬、陈桂丹、林家纯、蒙芳慧、曾永明、姚瑞芳、魏国余、彭家昆、付军、吴祖源。DB45/T 264620233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的抽样、分样、装样、封样、运输、制样与贮存、检测方法、异议处理、质量

    4、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土壤、灌溉水和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2021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HJ/T 166-200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NY/T 391-202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5-2012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

    5、术规范NY/T 396-2000 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7-2000 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GB 3095-2012、GB 5084-2021、GB 15618-2018、HJ/T 166-2004、NY/T 391-2021、NY/T 395-2012、NY/T 396-2000、NY/T 397-2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食用林产品edible forest products指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等林业资源获得的可食用的植物、微生物及其初级产品。3.2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environment of edible forest

    6、products与食用林产品生长有关的土壤、灌溉水和空气等环境因素的总称。4抽样4.1基本要求4.1.1随机性样品应按随机原则进行采集。DB45/T 2646202344.1.2代表性抽样地点选取应具有代表性,采样区域应有较大种植规模。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应在选定区域内抽取多个样品,并将多个样品混合均匀以代表该批样品的实际情况,不应以单个样品来代表整体。4.1.3可行性抽样的方法、使用的工具及样品数量应是合理可行、切合实际的,符合样品检验的要求,应在确保随机性、代表性的基础上做到快速、经济和可操作性强。4.1.4公正性抽样工作应按照抽样方案进行,抽样人员至少由 2 人组成,并应熟知抽样程序

    7、和方法,应携带有效证件、监测任务相关文件、抽样方案、抽样单(参见附录A)和抽样封条(参见附录B)等进行现场抽样。抽样单一式三联,分别留存抽样单位、被监测单位(个人)和组织监测单位。抽样单不得随意涂改,需要更改的应由抽样人员、被监测单位(个人)共同签字确认。4.2抽样准备4.2.1文件类监测任务相关文件、抽样方案、抽样单、抽样封条、工作证等。4.2.2工具类食品级塑料袋、聚乙烯塑料水桶、纸箱或冷藏箱、标签、铁铲、BDS或GPS定位仪、空气采样器等。保证用具洁净、干燥、无异味,不会对样品造成污染。4.3土壤抽样4.3.1抽样布点按HJ/T 166-2004中 5.2.2 的规定执行。4.3.2抽样

    8、方法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划分抽样区域,每个区域土壤作为 1 个批次样品。除去表面腐殖质层后,根据种植产品根系深浅情况,在0 cm50 cm深度范围内采集样品,自下而上均匀地取出剖面的土壤约0.5kg。各分点土样混合均匀,按四分法取 1 kg装袋作为检验样品。产地土壤样品抽样数量见表1。表 1土壤样品抽样数量基地面积/hm2样品数量(混合样品)/个采样点/个 66.672每个样品采样点不少于 566.67133.333133.33333.334333.33每增加 66.67 hm2,样品数量增加 14.4灌溉水抽样4.4.1抽样布点DB45/T 264620235灌溉水抽样布点应遵循以下原则:a)

    9、灌溉渠系水源:在灌区进水口处设置 1 个取水点;b)地下水水源:在机井出水口处设置 1 个取水点;c)河流水源:在进水口附近河流断面设置 1 个取水点;d)湖(库)水源:在机井抽水处设置 1 个取水点;e)地头水柜水源:在水柜出水口处设置 1 个取水点。4.4.2抽样方法水样一般采集瞬时样。采集水样前,应先用水样洗涤取样容器和塞子2 次3 次。样品应在水体混匀处采集,避免因水流急剧变化搅动底部沉淀物,引起水质显著变化而失去样品代表性。每个水源点采集相等体积水样混合后为 1 个批次样品,采样量应为检验用量的3 倍3.5 倍,一般不少于2 000 mL。不同的水源采样方法如下:a)地下水、地头水柜

    10、:先开机放水数分钟,使积留在管道中的杂质和陈旧水排出,再进行采样;b)渠水:在渠边向中心采集,水浅时可涉水采集,采样者应站在下游向上游采集样品,避免搅动沉积物,防止样品污染;c)河流、湖泊、水库:可在采样点桥上或船上采集,注意不能混入漂流于水面上的物质。4.5空气抽样4.5.1抽样布点按NY/T 397-2000中 4.2.1、4.2.2.2 的规定执行。4.5.2抽样方法抽样高度应基本与植株高度一致,抽样点数量按NY/T 397-2000中 4.3 的规定执行,样品采集按NY/T 397-2000中 4.4.5.1“滤膜法”的规定执行。5分样土壤和灌溉水样品经现场抽取、混合均匀后,等分为三份

    11、,一份为待测用样,另两份为备份用样。空气样品不需要备样。6装样当样品用于无机物指标检测时,土壤样品宜放于棉布抽样袋或洁净无污染的食品级塑料袋中,灌溉水样品宜放于聚乙烯塑料瓶中;当样品用于有机或微生物指标检测时,土壤和灌溉水样品均宜放于玻璃瓶中。采样的样品在包装显著位置分别贴上采样标签(参见附录C),要求标识字迹清楚、牢固防破损。7封样样品按待测用样、备份用样分装后现场封样。样品一经抽取,抽样人员应现场如实填写抽样单,并以妥善的方式进行封样,贴上盖有抽样单位公章的抽样封条。抽样单和抽样封条必须由抽样人员和被监测单位(个人)共同签字盖章,以防止样品被擅自拆封、动用及调换。由抽样人员和被监测单位(个

    12、人)确认封样完好,注明抽样日期等信息,经双方签字确认后封样有效。DB45/T 2646202368运输8.1土壤、灌溉水样品运输前应检查采集信息及标签信息等是否记录完整,核对无误后分类装箱。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样品变质、受损或遭受污染。接样人和送样人双方核对无误后,进行样品状况验收,并在样品登记表上签字确认。灌溉水样品采集后,应尽快进行分析;如不能及时分析水样,应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要求,采取不同的保存方法,具体保存方法按NY/T 396-2000中 4.7 的规定执行。8.2空气按 NY/T 397-2000 中 4.6 的规定执行。9制样与贮存9.1基本要求制备样品时应戴一次

    13、性塑胶手套,制备每一个处理的样品后,都应更换手套,清理制样设备,防止交叉污染。9.2样品制备土壤样品按 NY/T 395-2012 中 4.7 的规定执行。9.3样品贮存9.3.1土壤样品按 NY/T 395-2012 中 4.8 的规定执行。9.3.2灌溉水样品按 NY/T 396-2000 中 4.7 的规定执行。9.3.3空气样品按 NY/T 397-2000 中 4.6 的规定执行。9.4标签信息经制备后样品标签信息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样品名称;b)样品编号;c)检验项目;d)制样日期;e)样品数量;f)制样人签名或盖章。10检测方法10.1土壤样品按 GB 15618-201

    14、8 中 7.2 的规定执行。10.2灌溉水样品按 GB 5084-2021 中 5.2 的规定执行。10.3空气样品按 GB 3095-2012 中 5.3 的规定执行。DB45/T 26462023711异议处理对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要求承检单位或另外指定有资质的检测机构采用备份用样进行检验或结论确认。12质量评价12.1评价方法和内容12.1.1评价方法采用资料收集法和现场调查法。12.1.2收集调查内容收集调查内容如下:a)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水文状况、土壤状况等;b)生产环境概况:基地周边工矿企业分布、灌溉条件、基地生产情况等;c)工农

    15、业污染情况:工矿污染源分布及废水、废气、废渣排放情况,基地农药、肥料、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d)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林业自然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和污染防治措施等。12.2评价程序评价工作应按图 1执行。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考察及本底特征调查产地环境要素调查、布点、采样、检测调查资料及监测数据的分析、整理选定评价参数、评价的产地环境标准选择评价数学模式并进行评价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提出保护与改善环境的建议图 1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流程图DB45/T 26462023812.3评价指标分类根据环境要素中污染因子的毒理学特征和生物吸收、富集能力,将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条件标准中的项

    16、目分为严格控制指标和一般控制指标两类,表 2 中所列项目为严格控制指标项目,其他项目为一般控制指标项目。其中,土壤的评价指标及限量值按 NY/T 391-2021中 6.3 的规定执行;灌溉水的评价指标及限量值按 NY/T 391-2021中 6.2.1 的规定执行;空气的评价指标及限量值按 NY/T 391-2021中 6.1的规定执行。表 2严格控制指标项目类别指标项目土壤铅、镉、汞、砷、铬、铜灌溉水铅、镉、汞、砷、氟化物、六价铬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物12.4评价步骤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a)进行严格控制指标单项污染指数评价。严格控制指标有

    17、超标,判定为不合格,不再进行一般指标评价;严格控制指标未超标,继续进行一般控制指标评价;b)进行一般指标单项污染指数评价。一般控制指标未超标,不再进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一般控制指标有超标,继续进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c)进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12.5评价方法12.5.1单项污染指数评价法环境中污染物的污染指数(Pi)按公式(1)计算:=(1)式中:Pi环境中污染物 i 的污染指数;Ci环境中 i 污染物的实测值;Si环境中 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12.5.2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12.5.2.1土壤、灌溉水土壤或灌溉水综合污染指数按公式(2)计算:=/max2+/ave22(1)式中:P综合污染指

    18、数;(Ci/Si)max土壤或灌溉水污染物中污染指数的最大值;(Ci/Si)ave土壤或灌溉水污染物中污染指数的平均值。DB45/T 26462023912.5.2.2空气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按公式(3)计算:=max11,22 1n=1(1)式中:I空气综合污染指数;Ci/Si空气中各污染物污染指数;n污染物数量。12.5.3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按图 2执行。严格控制指标单项污染指数评价Pi1Pi1不合格一般控制指标单项污染指数评价Pi1超标未超标超标未超标Pi1综合污染指数评价P1I1P1I1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合格图 2综合评价流程示意图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时:当 Pi1 时,未超标;当 Pi1

    19、时,超标。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时:当P1,判定为合格;P1时,判定为不合格;当I1,判定为合格;I1时,判定为不合格。DB45/T 2646202310AA附录A(资料性)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抽样单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抽样单见表A.1表A.3。表 A.1 食用林产品产地土壤质量监测抽样单编号:任务来源监测类别监测场所类型标准化示范基地林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个体其他样品信息样品名称种植面积(亩)样品状态鲜样干样其他亩产量(千克/亩)样品认证及商标无公害绿色地理标志其他商标:销售单价(元/千克)抽样时间抽样数量(千克)抽样地点抽样基数(千克)经度、纬度坡向、坡度检验信息检验项目检验依据被

    20、监测单位单位名称/个人姓名联 系 人地址联系电话组织监测单位单位名称联 系 人地址抽样单位单位名称联 系 人电话/传真地址邮编被监测单位对所填内容和抽取样品有效性有异议应在此栏进行说明。被监测单位/个人(签章)年月日抽样人员说明:抽样人(签名):(抽样单位公章)年月日样品验收包装,抽样封条完好,样品数量:,符合检验要求,到样、验收日期:。备注注1:本单一式3联。第一联抽样单位留存,第二联被监测单位/个人留存,第三联组织监测单位留存。注2:本单选择项用“”表示,栏目无内容用“”表示。注3:被监测单位应对所填内容进行确认。DB45/T 2646202311表 A.2 食用林产品产地灌溉水质量监测抽

    21、样单编号:任务来源监测类别监测场所类型标准化示范基地林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个体其他样品信息水体名称样地面积(亩)采样位置断面位置颜色气味抽样时间海拔抽样地点抽样数量(mL)检验信息检验项目检验依据被监测单位单位名称/个人姓名联 系 人地址联系电话组织监测单位单位名称联 系 人地址抽样单位单位名称联 系 人电话/传真地址邮编被监测单位对所填内容和抽取样品有效性有异议应在此栏进行说明。被监测单位/个人(签章)年月日抽样人员说明:抽样人(签名):(抽样单位公章)年月日样品验收包装,抽样封条完好,样品数量:,符合检验要求,到样、验收日期:。备注注1:本单一式3联。第一联抽样单位留存,第二联被监测单位/个人

    22、留存,第三联组织监测单位留存。注2:本单选择项用“”表示,栏目无内容用“”表示。注3:被监测单位应对所填内容进行确认。DB45/T 2646202312表 A.3 食用林产品产地空气质量监测抽样单编号:任务来源监测类别监测场所类型标准化示范基地林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个体其他样品信息样品名称样地面积(亩)海拔坡向采样起止时间间隔时间采样体积采样流量滤膜编号标况体积气温气压抽样时间抽样地点检验信息检验项目检验依据被监测单位单位名称/个人姓名联 系 人地址联系电话组织监测单位单位名称联 系 人地址抽样单位单位名称联 系 人电话/传真地址邮编被监测单位对所填内容和抽取样品有效性有异议应在此栏进行说明。被监

    23、测单位/个人(签章)年月日抽样人员说明:抽样人(签名):(抽样单位公章)年月日样品验收包装,抽样封条完好,样品数量:,符合检验要求,到样、验收日期:。备注注1:本单一式3联。第一联抽样单位留存,第二联被监测单位/个人留存,第三联组织监测单位留存。注2:本单选择项用“”表示,栏目无内容用“”表示。注3:被监测单位应对所填内容进行确认。DB45/T 2646202313BB附录B(资料性)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抽样封条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抽样封条相关信息见表B.1。表 B.1 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抽样封条食 用 林 产 品 产 地 环 境 质 量 监 测 抽 样 封 条年月日封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抽样人员签字:被监测单位/个人:抽样单位公章被监测单位/个人签章:DB45/T 2646202314CC附录C(资料性)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采样标签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采样标签相关信息见表C.1。表 C.1 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采样标签采 样 标 签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检验项目:保存方法:固 定 剂:采样地点:采 样 人:采样时间:


    注意事项

    本文(DB45 T 2646-2023 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