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3 T 2380-2022 紫苏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46483       资源大小:1.79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3 T 2380-2022 紫苏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1、43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T 23802022 紫苏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 in perilla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07发布-02022-10实施-088ICSCCS 65.020.20B 05DB43/T 23802022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绿色防控 1 3.2 植物免疫诱抗剂 1 4 防控原则 1 5 防控对象 1 5.1 病害 1 5.2 虫害 2 6 农业防治 2 6

    2、.1 选用良种 2 6.2 病株移除 2 6.3 机械深翻 2 6.4 合理施肥 2 7 理化诱杀 2 7.1 灯光诱杀 2 7.2 黄板诱杀 2 7.3 性信息素诱杀 2 8 生物防治 2 8.1 天敌利用 2 8.2 生物农药利用 2 9 化学防治 3 10 生产档案 3 10.1 生产档案 3 10.2 档案管理 3 附录 A(资料性)紫苏主要病害发生及危害特征 4 附录 B(资料性)紫苏主要虫害发生及危害特征 7 附录 C(资料性)紫苏主要病虫害防控农药名录 10 附录 D(资料性)紫苏禁用农药名目 12 附录 E(规范性)生产技术档案记载表 13 DB43/T 23802022II

    3、DB43/T 23802022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永波、傅淋、肖才升、李庠、李彩红、曾潜、马杰、贺璐、杨春安、刘冰蕾、卜勇。DB43/T 23802022IV DB43/T 23802022 1 紫苏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紫苏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防控原则、防控对象、农业防治、

    4、理化诱杀、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生产档案等。本文件适用于紫苏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绿色防控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是指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5、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行为。3.2 植物免疫诱抗剂 plant immune inducer 能够诱导植物免疫系统使植物获得或提高对病原菌抗性的制剂。4 防控原则 根据紫苏不同病虫害的为害特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确保紫苏产品质量安全。5 防控对象 5.1 病害 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立枯病、白粉病、锈病、菌核病,其发生和危害特征见附录 A。DB43/T 238020222 5.2 虫害 主要害虫有:白粉虱、蚜虫、红蜘蛛、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其发生和危害特征见附录

    6、 B。6 农业防治 6.1 选用良种 选择优质抗病品种。6.2 病株移除 发现病株、残枝及其落叶,应及时拔除、清理并带出田块集中销毁,以减少病原菌发生基数。6.3 机械深翻 前茬作物收获后采用旋耕机深翻土壤 25 cm 以上,灭菌、杀蛹。6.4 合理施肥 施肥按照 NY/T 394 规定执行,优先施用有机肥及微生物菌肥,结合翻耕每亩施入优质农家肥2000 kg3 000 kg、过磷酸钙 40 kg80 kg、尿素 15 kg20 kg,均匀混合翻入土壤,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和抗虫性。7 理化诱杀 7.1 灯光诱杀 使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每 15 亩20 亩一盏,灯悬挂高度为 1

    7、.0 m1.2 m。7.2 黄板诱杀 于苗期每亩均匀悬挂 20 张25 张含蚜虫等信息素的黄板,悬挂在植株上方 20 cm 处,随着紫苏生长调整,用来诱杀蚜虫、粉虱等。7.3 性信息素诱杀 田间昆虫性诱剂诱捕器于 7 月8 月每亩每种设置 1 个,设置高度离植株顶端 20 cm,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夜蛾类害虫。8 生物防治 8.1 天敌利用 保护和利用田间瓢虫(Coccinellidae)、赤眼蜂(Trichogrammatid)等自然天敌。8.2 生物农药利用 选择 4嘧肽霉素 200 ml/667 m2300 ml/667 m2、植物免疫诱抗剂如 5氨基寡糖素 70 ml/667 m2

    8、100 ml/667 m2等预防紫苏病害;1.5天然除虫菊素 500 倍液800 倍液、8000 IU/L 苏云金杆菌DB43/T 23802022 3 100 ml/667 m2150 ml/667 m2等防治虫害。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4285、GB 8321 和 NY/T 393 规定。部分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 C。9 化学防治 基本要求:合理轮换,交替用药,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4285、GB 8321 和 NY/T 393 规定。部分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 C,禁用药剂见附录 D。土壤处理:使用 30恶霉灵水剂 400 g/667 m2或 50敌磺钠 2000 g/

    9、667 m2兑水 600 kg 泼浇土壤,再施入微生物菌肥处理土壤。种子处理:使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浸种处理,晾干后播种。病虫害防治:可以使用 11200 波尔多液每 7 d 一次,连续喷 3 次。10 生产档案 10.1 生产档案 对种植品种、生产投入品、肥水管理、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以及防治方法和效果等逐项如实记载,档案记录应符合附录 E 的规定。10.2 档案管理 档案由专职人员进行管理,随时整理并逐年归档,保存期限不少于 3 年。DB43/T 238020224 附 录 A(资料性)紫苏主要病害发生及危害特征 A.1 根腐病 紫苏根腐病病原菌为(Fusarium)属

    10、半知菌镰孢霉真菌,主要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发病。发病初期,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并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感病后,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后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出现整株叶片发黄、枯萎等症状。A.2 立枯病 紫苏立枯病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引起,一般发生在幼苗时期,发病初期不见紫苏苗倒下,发生立枯病后,茎部发生枯萎,幼苗由黄至枯死。紫苏发生立枯病后,并不见其马上倒下,但实际里面已经不会有新根长出。A.3 白粉病 白粉病俗称白毛病,是由瓜单丝壳菌(Sphaerotheca)引起,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田间

    11、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多发生于枝条中下部将硬化的或老叶片背面,枝梢嫩叶受害较轻。发病初DB43/T 23802022 5 期叶背出现圆形白粉状小霉斑,后扩大连片,白粉严重时布满叶背,叶面与病斑对应处可见淡黄褐斑,后期白色霉斑中出现黄色小颗粒物,渐由黄变褐,最后变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闭囊壳。A.4 锈病 紫苏锈病是由紫苏鞘锈菌(Coleosporium perillae syd)引起,病菌主要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侵染发病,病斑上散发出大量夏孢子,随气流和雨水传播。一般在雨季发病较重,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和种植过密、通风透光较差的地块也较易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初发病时,由下而

    12、上在叶背上出现黄白色斑点,后扩大至全株;后期病斑破裂,散发出橙黄色甚至黑色粉末状物,直至叶片枯黄脱落,提早枯死。A.5 菌核病 菌核病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riorum debary)引起的,大多呈点片零星分布,发病部位一般都在接近地表的根茎部。初期水渍状、黄褐色,扩展后成梭形绕茎病斑,略凹陷,中部白边缘褐色,与正常组织交界分明。在潮湿条件下,受害部位变白,造成秆腐,髓部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收获时,病株内的菌核由于早枯而落入土中或混入种子中成为翌年病原 DB43/T 238020226 DB43/T 23802022 7 附 录 B(资料性)紫苏主要虫害发生及危害特征

    13、 B.1 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在 7 月底至 9 月下旬,紫苏易患白粉一般群集在叶片背面,使被害叶片褪绿、黄化、萎蔫,甚至全株枯死。B.2 蚜虫(Aphidoidea)又称蜜虫,通常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片背面和嫩芽上吸取汁液,造成叶片卷曲、变形,植株萎缩,生长不良,繁殖特快,一旦发生若不及时防治,就能危害成灾。DB43/T 238020228 B.3 红蜘蛛(Tetranychus cinnbarinus)主要刺吸紫苏叶片和幼嫩部分,特别在紫苏生长中后期,危害严重,造成植株畸形、早衰。B.4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

    14、s)斜纹夜蛾是一种暴食性、杂食性害虫,叶背产卵,初孵幼虫在叶背为害,取食叶片造成许多小孔或残留透明上表皮,可通过吐丝下坠分散转移为害。4 龄后食量骤增,虫口密度高时,叶片被吃光仅剩叶脉。B.5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iibner)甜菜夜蛾是一种世界性顽固害虫,具有杂食性,6 月中旬初见发生。幼虫的体壁厚,排泄效应快,嫩叶上可见明显 1 mm2 mm 粒状成堆黑色排泄物。4 龄5 龄是危害暴食期,使叶片形成穿孔或缺刻,DB43/T 23802022 9 残留表皮。取食叶片后造成伤口和污染,使植株容易感病,出现大面积黑褐色和白色霉斑。DB43/T 2380202210 附

    15、 录 C(资料性)紫苏主要病虫害防控农药名录 有害生物名称 防治时期 农药名称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 根腐病 播前 30恶霉灵水剂 稀释 10001500 倍泼浇土壤 7 d 发病初期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稀释 500600 倍灌根 10 d 发病初期 0.5氨基寡糖素 600800 倍液喷雾,7 d 施药 1次,连施 23 次 7 d 发病初期 75百菌清 600 倍液 稀释 600 倍灌根,7d 施药 1 次,连施 23 次 7 d 立枯病 发病初期 30甲霜恶霉灵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710 d 喷洒1 次,连续 23 次 710 d 白粉病 发病初期 25粉锈宁可湿性粉

    16、剂 1000 倍液喷雾,7 d 施药 1 次,连施 23 次 47 d 发病初期 40多菌灵硫磺胶悬剂 500 倍液,710 d 喷洒 1 次,连续 2 次 710 d 发病初期 5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 500 倍液,710 d 喷洒 1 次,连续 2 次 710 d 发病初期 小苏打 500 倍液,3 d 喷洒 1 次,连续 45 次 3 d 锈病 播种前 5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 用种子重量 0.4的 15粉锈宁拌种 7 d 发病初期 11200 的波尔多液 11200 的波尔多液 23 次 710 d 发病初期 25粉锈宁 2000 倍液喷雾,1520d 喷 1 次 1520 d 发病初期 2

    17、5敌力脱 4000 倍液喷雾,1520d 喷 1 次 1520 d 菌核病 发病初期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710 天喷 1 次,连续 23 次 710 d 发病初期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1000 倍液喷雾,710 天喷1 次,连续 23 次 710 d 发病初期 50异菌脲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喷雾,710 天喷 1 次,连续 23 次 710 d 白粉虱 发生初期 10 吡虫啉 40006000 倍液喷雾,1 d 一次,连防 2 次 1 d DB43/T 23802022 11 有害生物名称 防治时期 农药名称 使用方

    18、法 安全间隔期 蚜虫 发生初期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20003000 倍液喷雾 7 d 发生初期 2.5溴氰菊脂乳油 20003000 倍液喷雾 7 d 发生初、盛期 2.5功夫乳油 20003000 倍液喷雾 7 d 发生初、盛期 20速灭杀丁乳油 20003000 倍液喷雾 7 d 红蜘蛛 发生初期 73克螨特乳油 1200 倍液,10d 喷施一次,连续23 次 10 d 发生初期 40环丙杀螨醇可湿性粉剂 15002000 倍液,10 d 喷施一次,连续 23 次 10 d 发生初期 20三氯杀螨醇乳油 1000 倍液,10 d 喷施一次,连续23 次 10 d 斜纹夜蛾 发生初期 2

    19、.5灭幼脲 1000 倍液喷雾,10 d 喷施一次,连续 23 次 10 d 发生初期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3000 倍液喷雾,10 d 喷施一次,连续 23 次 10 d 发生初期 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乳剂 20003000 倍液喷雾,10 d 喷施一次,连续 23 次 10 d 甜菜夜蛾 发生初期 20除虫脲悬浮剂 4000 倍液喷雾,10 d 喷施一次,连续 23 次 10 d 发生初期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3000 倍液喷雾,10 d 喷施一次,连续 23 次 10 d 发生初期 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乳剂 20003000 倍液喷雾,10 d 喷施一次,连续 23 次 10

    20、 d DB43/T 2380202212 附 录 D(资料性)紫苏禁用农药名目 种类 农药名称 禁用原因 有机氯杀虫剂 滴滴涕(DDT)、六六六、林丹、甲氧高残毒 DDT、硫丹、艾氏剂、狄氏剂、毒杀芬、赛丹、八氯二丙醚、杀螟丹、定虫隆 高残留、致癌 有机氯杀螨剂 三氯杀螨醇、三氯杀螨砜 含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残留超标 有机磷杀虫剂 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甲基异柳磷、治螟磷、氧化乐果、磷铵、地虫硫磷、灭克磷(益收宝)、水胺硫磷、氯唑磷、硫线磷、杀扑磷、特丁硫磷、克线丹、苯线磷、甲基硫环磷、硫环磷、灭线磷、内吸磷、蝇毒磷、乙酰甲胺磷、乐果、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磷化

    21、铝、三唑磷、毒死蜱、氟虫腈、乙硫磷、喹硫磷、嘧啶磷、丙溴磷、双硫磷 剧毒、高毒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涕灭威、克百威、灭多威、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残杀威、苯螨特 高毒、剧毒或代谢物高毒 二甲基甲脒类杀虫剂 杀虫脒、杀虫环 慢性毒性、致癌 卤代烷类熏蒸杀虫剂 二溴甲烷、环氧乙烷、二溴氯丙烷、溴甲烷、氯化苦、二溴乙烷、丁醚脲 致癌、致畸、高毒 有机砷杀菌剂 砷类、甲基砷酸锌(稻脚青)、甲基砷酸钙(稻宁)、甲基砷酸铁铵(田安)、福美甲砷、福美砷、退菌特 高残留、杂质致癌 有机锡杀菌剂 三苯基醋酸锡(薯瘟锡)、三苯基氯化锡、三苯基羟基锡(毒菌锡)高残留、慢性毒性 有机汞杀菌剂 汞制剂、氯化乙基汞(西力

    22、生)、醋酸苯汞(赛力散)剧毒、高残留 取代苯类杀菌剂 五氯硝基苯、稻瘟醇(五氯苯甲醇)、稻丰散、托布津、稻瘟灵、敌菌灵 致癌、高残留、二次药害 人工合成杀菌剂 敌枯双 残留长 二、四-D 类化合物 除草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氟节胺、抑芽唑、杂质致癌、漂移药害 拟除虫菊酯类 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溴螨酯、胺菊酯、丙烯菊酯、四溴菊酯、氟氰戊菊酯 使用不当残留超标 有机化合物 甘氟、氟乙酰胺、氟乙酸钠、毒鼠强、灭锈胺、敌磺钠、有效霉素、双胍辛胺、恶霜灵 剧毒、高毒 植物生长调节剂 有机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丁酰肼 致畸形 除草剂 各类除草剂如除草醚、氯磺隆、甲磺隆、百草枯、草甘膦、胺苯磺隆、苯噻草胺、异

    23、丙甲草胺、扑草净、丁草胺、烯禾啶、吡氟禾草灵、喹禾灵、氟磺胺草醚、野草枯、锈灭净、乙羧氟草醚 残留导致药害 DB43/T 23802022 13 附 录 E(规范性)生产技术档案记载表 生产技术档案记载表见表 E.1 和 E.2。E.1 药剂使用记载档案 种植区域 面积(亩)品种及来源 序号 害虫(病害)施药日期(月日)药剂名称及有效成分含量 农药登记号 生产 厂家 施用方式 及浓度 效果 记载人 1 2 注 1:根据农药使用顺序逐项记载 注 2:用量为每亩用量,农药计量单位用毫升(ml)或克(g)E.2 投入品登记档案 种植区域 面积(亩)品种及来源 序号 使用日期(月日)品名 剂型 生产厂家 用量 记载人 备注 1 2 注 1:根据投入品使用顺序逐项记载 注 2:用量为每亩用量,农药计量单位用毫升(ml)或克(g),化肥计量单位用公斤(kg)


    注意事项

    本文(DB43 T 2380-2022 紫苏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