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05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6402022 红果臭椿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2022-12-27 发布2023-01-27 实施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13/T 5640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河北农业大学、石家庄市城市水系园林中心、河北北方学院、石家庄燕赵特种苗木场。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振华、郑聪慧、魏洪杰、孟维英、王彦素、李向军、刘春鹏、杜克久、张蔓蔓、张智婷
2、、祁建朝、王学勇。DB 13/T 56402022 2 红果臭椿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果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var.erythrocarpa)育苗技术的术语与定义、苗圃、嫁接育苗、组织培养育苗、苗木管理、出圃和档案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红果臭椿培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
3、5783 主要造林树种林地化学除草技术规程 LY/T 2280-2018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标准 DB13/T 652-2005 苗木质量分级 臭椿 DB13/T 1151-2009 臭椿育苗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红果臭椿 红果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var.erythrocarpa)为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是臭椿的变种。翅果扁平,纺锤形,6月份开始变红,9月份成熟前为鲜红色。冷粘皮嫁接 树液开始流动前,采用的枝接技术方法。热粘皮嫁接 夏季树液流动时,采用的方块芽接技术方法。4 苗圃 圃地选择 宜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
4、条件良好的壤土、沙壤土。不宜选择粘土地、严重沙化地及低洼涝地。施肥、整地 参照GB 6001规定执行。5 嫁接育苗 砧木培育 DB 13/T 56402022 3 5.1.1 播种育苗 砧木选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其播种育苗参照DB13/T 1151-2009执行。5.1.2 苗期管理 播种后12年,苗期常规管理参见DB13/T 1151-2009有关条款。5.1.3 砧木定植 宜于春季萌芽前进行,株行距为1 m2 m或2 m2 m,栽后立即浇透水。根据嫁接方法确定砧木规格:冷粘皮嫁接,宜选择生长健壮23年生、胸径3 cm5 cm的砧木;热
5、粘皮嫁接,宜选择生长健壮12年生、胸径1 cm2 cm的砧木。接穗制备 根据嫁接方法制备接穗。冷粘皮嫁接:落叶后至萌芽前,选取粗度为0.3 cm1.2 cm的红果臭椿当年生健壮枝条,剪成8cm10 cm的接穗,剪口要平整。将接穗放进清水中浸泡12 h24 h,后于90 100 石蜡中速蘸1s2 s,迅速投入冷水中冷却,捞出沥干后装入编织袋,置于1 3 的冷藏库,可贮藏至4月中下旬。嫁接前4 h5 h取出接穗,备接。热粘皮嫁接:6月中下旬,选取芽体饱满的红果臭椿当年生健壮枝条,采下穗条并立即剪去叶片,置于阴凉处盛有少量清水的桶内,并用湿巾覆盖。宜于采穗5 d内完成方块芽接。嫁接方法 5.3.1
6、冷粘皮嫁接 树液开始流动前进行枝接,并视情况选择低接或高接。低接时,砧木高度宜为5 cm10 cm;高接时,砧木高度宜为2.5 m3.0 m。砧木较细时,宜采用劈接;砧木较粗且离皮时,宜采用插皮接。5.3.2 热粘皮嫁接 夏季树液流动时进行方块芽接。从腋芽上方0.8 cm1.2 cm处削取长1.5 cm2.4 cm、宽0.8 cm1.2 cm的皮部作为芽片,在砧木直径为0.8 cm1.5 cm的光滑部位削去面积为芽片11.1倍的皮部,将芽片与砧木削去皮部的位置贴合,并使芽片与砧木靠左/右侧及下侧的皮边缘对接,使右/左侧及上侧留白2 mm3 mm,随后用塑料薄膜条将芽片绑缚严实,露出腋芽的芽眼。
7、嫁接后管理 嫁接15 d20 d后解绑、剪砧,并及时除萌。其它管理措施参照DB13/T 1151-2009中的规定执行。6 组织培养育苗 外植体材料选择 以红果臭椿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外植体消毒 外植体茎段经1%洗涤灵水溶液快速清洗及流水冲洗后,在超净工作台上依次经过75%酒精溶液体表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56次,84消毒液(次氯酸钠浓度为200 mg/L)处理12 min、无菌水冲洗6次等处理后,备用。培养方法 将消毒后的茎段切成长度为2.0 cm2.5 cm、带12个叶芽的区段,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到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55.7 mg/L FeSO4)+0
8、.5 mg/L 6-BA+0.1 mg/L IBA+1.0 mg/L GA+9.0 g/L琼脂(pH为6.8)。将生长健壮的茎段继代至不定根分化培养基中诱导不DB 13/T 56402022 4 定根,不定根分化培养基为1/2MS+2.0 mg/L IAA+2.0 mg/L IBA+7.0 g/L琼脂(pH为6.8)。培养条件为:光周期为16/8 h,光照强度为250 umol/m2/s,温度为25 2。组培苗驯化 当组培苗生长健壮、不定根长度达2 cm3 cm且不定根数量为3条根左右时,应适宜降低培养温度(20 以下)、增加光照强度(大于250 umol/m2/s),以进行炼苗驯化,整个过程
9、约需持续7 d左右。培养基中使用植物生长延缓剂可提高组培苗抗性。移栽 将驯化后的组培苗基部洗净并移栽至装有草炭:珍珠岩=3:1(v/v)的花盆(5 cm7 cm)中,置于光周期为18/6 h、湿度为60%RH的人工气候室中。将人工气候室中的成活苗木移栽到室外大田中,移栽时应小心去除花盆,带土移栽到事先挖好的苗木穴内,填土后轻轻镇压,并及时喷水。移栽后管理 移栽初期要适度遮光,并根据墒情及时浇水。其它管理措施参照DB13/T 1151-2009中的规定执行。7 苗木管理 浇水施肥 1 a生苗木,浇水与追肥结合进行,于67月追肥,施用硫酸铵或复合肥2次,每次施肥量为120 kg/hm2150 kg
10、/hm2,8月中旬停止追肥,并控制土壤水分;2 a生及以上苗木,于68月追施尿素或复合肥3次,每次施肥量为150 kg/hm2,结合追肥进行浇水,9月后控制灌溉,秋季落叶后浇1次封冻水。松土除草 松土除可结合除草进行外,降雨、灌溉后也应松土。松土应在苗木四周50 cm范围内进行,深度6 cm12 cm,严防伤害苗木根系。人工除草应在地面湿润时连根拔起,化学药剂除草应执行GB/T 15783的规定。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有立枯病、白粉病、根腐病、美国白蛾、臭椿皮蛾、樗蚕、沟眶象、臭椿沟眶象等。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原则,使用化学防治时,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红果臭
11、椿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见附录A。8 出圃 出圃规格 参照DB13/T 652-2005的规定执行。苗木检验 苗木出圃应进行检验,检验方法参照DB13/T 652-2005中的规定执行。苗木包装运输 起苗应随起、随运、随栽植,以不积压苗木为宜。9 档案管理 包括接穗来源、育苗技术、苗木管理、苗木出圃等。参照LY/T2280-2018和GB/T 15776中的规定执行。DB 13/T 56402022 5 附录A (规范性)红果臭椿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表A.1 红果臭椿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病虫害种类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病害 立枯病 危害幼苗,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垅。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病苗。2.
12、幼苗出齐时,用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间隔 7 d10 d 连喷 23 次。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及嫩梢,发病初期出现灰白色斑块,严重时扩展至全叶,病叶萎缩,渐变褐色而枯死。1.平衡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2.发病初期,可用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喷雾防治,间隔 7 d10 d 连喷 23 次。根腐病 主要为害幼苗。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新叶首先发黄,后病情严重时,整株叶片发黄、枯萎。1.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性。2.幼苗基本出齐时,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喷雾防治。3.及时清除病株,并用 70%恶霉灵可湿性
13、粉剂20003000 倍液灌根。虫害 臭椿皮蛾 幼虫取食叶片,造成缺刻、孔洞或将叶片吃光。1.冬春季在树枝、树干上寻茧灭蛹。2.保护胡蜂、螳螂、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3.幼虫期用 2.5%溴氰菊酯 6000 倍液或灭幼脲号1000 倍液喷杀。4.灯光诱杀成虫。斑衣蜡蝉 主要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嫩梢上刺吸为害,引起被害植株发生煤污病或嫩梢萎缩、畸形等,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1.冬季和早春刮除树干上的卵块。2.保护利用若虫的寄生蜂等天敌。3.若虫期用 5吡虫啉乳油 20003000 倍液或 48%毒死蜱乳油 8001000 倍液喷雾防治。美国白蛾 幼虫取食植物叶片、并啃食树皮,为害严重时能
14、将寄主植物叶片全部吃光,还会造成树木部分树冠被网幕覆盖。1.晚秋、初春季节,在树洞、树皮缝、枯枝落叶、树周砖石瓦块下,挖越冬蛹并集中消灭。2.用黑光灯进行成虫诱杀。3.发现网幕后,人工剪除并就地销毁。4.幼虫破网前用 4.5%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加水稀释 1000 倍液进行防治;破网后,树冠喷洒溴氰菊酯15002000 倍液进行防治。5.老熟幼虫期至蛹期,可释放周氏啮小蜂等天敌。虫害 樗蚕 幼虫食叶和嫩芽,轻者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把叶片吃光,影响树木生长。1.用黑光灯进行成虫诱杀。2.幼虫期可用灭幼脲号 20003000 倍液或高效氯氰菊酯 600800 倍液均匀喷雾。3.保护利用绒茧蜂、
15、稻包虫黑瘤姬蜂、樗蚕黑点瘤姬蜂等天敌。沟眶象 幼虫蛀食树皮和木质部,树干或枝上出现灰白色的流胶和排出虫粪木屑,严重时造成树势衰弱以致死亡。1.幼虫孵化初期,可用 1000 倍 50%辛硫磷灌根。2.成虫盛发期,在距离树干基部 30 cm 处缠绕塑料布,塑料布上涂黄油,阻止成虫上树取食和产卵为害;也可向树上喷 1000 倍 50%辛硫磷乳油。臭椿沟眶象 幼虫蛀食寄主枝、干和根,成虫补充营养时取食寄主叶柄、叶片及小枝皮层,被害树木轻则枝枯,重则整株死亡。1.幼虫孵化初期,可用 1000 倍 50%辛硫磷灌根。2.幼虫期可用 40%氧化乐果乳油 35 倍液树干涂环。3.成虫期可采用 75%辛硫磷乳油 1500 倍液防治;也可在树干基部撒施 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