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35.240.01 CCS L 70 DB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4186 2022 企业信用 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enterprise credit management 2022-01-28 发布 2022-02-28 实施 江 苏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32/T 4186 2022 I 目 次 前 言.III 引 言.IV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基本 原则.2 4.1 客 观性.2 4.2 合 法性.2 4.3 安 全性.2 4.4 适 用性.2 5 通用
2、要求.2 6 信用 管理 目标 与制 度.3 6.1 目标.3 6.2 制度.3 6.3 发 布及 执行.3 7 信用 管理 组织.3 7.1 管 理部 门.3 7.2 部 门职 能.4 7.3 经 费保 障.4 7.4 专 业人 员和 岗位.4 7.5 培训.4 8 信用 调查 与评 估.4 8.1 调 查内 容.4 8.2 调 查方 法.4 8.3 评 价指 标.4 8.4 评 价方 法.5 8.5 分 类管 理.5 9 信用 档案 管理.5 9.1 档 案的 建立.5 9.2 档 案的 内容.5 9.3 档 案的 更新 和维 护.5 9.4 档 案的 保管 和查 阅.6 10 授 信管
3、理.6 10.1 计划 总体 授信.6 DB32/T 4186 2022 II 10.2 明确 授信 政策.6 10.3 规范 授信 流程.6 10.4 科学 合理 授信.6 10.5 授信 风险 控制.6 11 合 同管 理.6 11.1 签订 前管 理.6 11.2 合同 签订 管理.7 11.3 履行 过程 管理.7 11.4 履行 后管 理.7 12 商 账管 理.7 12.1 统计 分析 与结 算.7 12.2 监控 与预 警.7 12.3 组织 催收.7 13 信 用管 理信 息化 系统.8 13.1 系统 建设.8 13.2 系统 功能.8 14 信 用工 具和 信用 服务.8
4、14.1 应用 方式.8 14.2 应用 领域.8 15 社 会责 任履 行与 诚信 自 律.8 15.1 总体 要求.8 15.2 社会 责任 核心 事项.9 15.3 诚信 自律.9 16 效 果评 估和 持续 改进.9 16.1 内部 评估.9 16.2 外部 评估.10 16.3 持续 改进.10 参考文 献.11 DB32/T 4186 2022 I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2020 标 准化 工作导 则 第1 部 分:标准 化文件 的结 构和 起草规 则 的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
5、责任。本文件 由江 苏省 发展 和改 革委员 会提 出并 归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江 苏省 发展和 改革 委员 会、中国 标准化 研究 院。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程友 华、盛 宝隽、周 莉、孙楠 楠、孟 翠竹、吴 维斌、赵 燕、江 洲。DB32/T 4186 2022 IV 引 言 企业信 用是 社会 信用 的重 要组成 部分,是 推进 全省 社会信 用体 系建 设的 关键 环节。企业 信用 管 理 规范是企 业通 过建 立信 用管 理体系、规范 信用 行为、防 范信用 风险 和树 立诚 实守 信的生 产经 营理 念、履 行社会责 任的 指导 性文 件,有利于 提高 企业 信用 管理 水平
6、和 市场 风险 防范 能力,有利 于促 进企 业 诚 信 文 化建设和 提升 企业 整体 竞争 力,促 进营 商环 境优 化,进一步 推进 和完 善江 苏省 社会信 用体 系建 设。本文件 提出 了江 苏省 企业 信用管 理规 范框 架和 管理 要素等 方面 的原 则和 要求,为全省 企业 开展 信 用管理工 作、信用 服务 机构 开展辅 导和 评估 提供 标准 和依据。DB32/T 4186 2022 1 企 业信用 管理 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企 业信 用管 理目标 与制 度、信用 管理 组织、信用 调查 与评 估、信用档 案管 理、授 信 管理、合 同管 理、商 账管 理、信用
7、 管理 信息 化系 统、信用工 具和 信用 服务、社 会责任 履行 与诚 信自 律、效果评估 和持 续改 进等 方面 的要求。本文件 适用 于企 业开 展信 用管理 体系 建设,信 用服 务机构 开展 服务 与评 估时 参照使 用。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22116 企 业信用 等 级表示 方法 GB/T 22117 信用 基 本 术语
8、 GB/T 23793 合 格供应 商 信用评 价规 范 GB/T 33718 企 业合同 信 用指标 指南 GB/T 36000-2015 社会 责 任指南 3 术语和 定义 GB/T 22117 和GB/T 36000 界定的 以及 下列 术语 和定 义适用 于本 文件。3.1 信用管 理 credit management 识别、防范、转 移和 控制 信用风 险的 管理 技术、操 作规程 和制 度安 排。来源:GB/T 22117-2018,3.1 3.2 信用调 查 credit investigation 通过信 息查 询、访 谈和 实 地考察 等方 式,了 解和 评 价被调 查对
9、象信 用状 况,并提供 或者 编写 调查 报告的活 动。来源:GB/T 22117-2018,4.4,有 修改 3.3 信用主 体 subject of credit 参与信 用交 易、管理、服 务等一 系列 相关 活动 的个 人或组 织。来源:GB/T 22117-2018,2.4,有 修改 3.4 信用档 案 credit files 对信用 主体 信用 信息 采集、整理、保 存、加工 而形 成的信 用记 录。DB32/T 4186 2022 2 来源:GB/T 22117-2018,3.8 3.5 授信 credit granting 信用主 体向 交易 对方 提供 信用工 具的 经济
10、活动。注:提供信用工具的一方为授信方。来源:GB/T 22117-2018,2.10 3.6 信用工 具 credit instrument 在信用 活动 中,以契 约形 式呈现 的授 信人 经济 权利 凭证,可证 实授 信和 受信 主体之 间的 债权 债 务 关系,并 可合 法转 让。来源:GB/T 22117-2018,2.9 3.7 企业社 会责 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企业通 过透 明的 和合 乎道 德的行 为为 其决 策和 活动 对社会 和环 境的 影响 而担 当的责 任。这些 行为:致 力于 可持 续发 展,包括社 会成 员的 健康 和社
11、 会的福 祉;考 虑了 利益 相关 方的 期望;符 合适 用的 法律,并 与国际 行为 规范 相一 致;被 融入 整个 企业 并在 企业关 系中 实施。来源:GB/T 36000-2015,3.16,有 修改 4 基本原 则 4.1 客观性 企业信 用管 理规 范要 依据 社会信 用体 系建 设的 目标 和要求,按 照企 业信 用管 理 工作的 客观 规律 构 建,符合企 业信 用管 理对 标准 化的发 展需 求。4.2 合法性 企业信 用信 息要 以符 合法 律、法 规的 途径 采集 和使 用,并 保护 国家、社 会公 共利益、企 业的 合 法 权益和商 业秘 密。4.3 安全性 对不同 保
12、密 级别 的企 业信 用信息 采取 相应 的管 理措 施,并 保证 信用 信息 在保 存 与传输 过程 中 的 安 全。4.4 适用性 企业信 用管 理制 度和 流程 要适应 企业 信用 管理 工作 实际和 业务 需求,有效 防 范、控制、规避 各主 要业务环 节的 信用 风险,具 有实用 价值。5 通用要 求 企业信 用管 理的 通用 要求 包括但 不限 于:通过信 用管 理体 系的 建立、运行 和改 进,识别、预 警、防 范、控制 与处 置企 业经营 过程 中的 信 用 风险和改 善自 身的 信用 状况;DB32/T 4186 2022 3 通过开 展信 用管 理提 高企 业履约 能力,通
13、 过诚 信文 化建设 提高 企业 履约 践诺 意愿;积极应 用信 用工 具和 第三 方信用 服务 提升 信用 管理 的效率 与水 平,如 通过 查 询“信用 中国”网站 和地方信 用门 户网 站、国家 企业信 用信 息公 示系 统等,及时 关注 信用 交易 对象 的公共 信用 信 息 和自身的 信用 状况;树立诚 信理 念、加 强诚 信 自律,积 极承 担和 履行 与 企业目 标和 社会 要求 相一 致的社 会责 任,一 旦发生失信 行为,应 及时 纠正 错误并 消除 不良 影响,主 动申请 信用 修复。6 信用管 理目 标与 制度 6.1 目标 6.1.1 企 业应 制定 一定 时 期内信
14、用管 理工 作需 要达 到的目 标 并 形成 文件。6.1.2 企业 信用 管理年 度 目标应 包含可 衡量 信用管 理效果 的量化 指标,如销 售增长 率、应 收账 款周 转天数、销售 变现 天数(DSO)、逾期 账款 比率、坏 账率 等,且 与企 业经 营管 理实 际状况 相吻 合。6.1.3 企业 信用 管理长 期 目标应 包含信 用风 险管理 和自身 诚信建 设两 方面内 容,且 与企业 经营 管理 方针相协 调,并在 企业 经营 管理方 针中 适当 体现。6.1.4 企 业应 根据 内部 条 件和外 部环 境的 变化 对信 用管理 目标 进行 调整,调 整的因 素包 括但 不限 于:
15、a)内部条 件:自身 实力、资 金流动 性、产品 特点、经 营状况 等;b)外部环 境:市场 地位、行 业特点、经 济周 期、国家 政策等。6.2 制度 企业应 制定 与经 营管 理状 况相适 应的 信用 管理 制度,包括 但不 限于:a)信用管 理岗 位责 任制 度;b)信用档 案管 理制 度;c)信用调 查制 度;d)授信管 理制 度(或预 付款 采购管 理制 度);e)合同(或招 投标)管 理制 度;f)商账管 理制 度;g)失信行 为责 任追 究制 度;h)社会责 任 履 行制 度。6.3 发布及 执行 6.3.1 信 用管 理目 标与 制 度应由 企业 负责 人签 署发 布并正 式执
16、 行。6.3.2 企业 应采 取必要 措 施确保 信用管 理目 标和制 度被相 关人员 知晓、准确 理解和 贯彻实 施,并在 实践过程 中不 断完 善。7 信用管 理组 织 7.1 管理部 门 7.1.1 企业 应建 立合适 的 信用管 理部门 组织 架构,可成立 独立信 用管 理部门,也可 将信用 管理 职能 明确赋予 有关 部门,由 赋予 信用管 理职 能的 部门 牵头 协调相 关部 门分 工协 作开 展信用 管理 工作。7.1.2 企业 应界 定信用 管 理部门 与销售、采 购、财 务、法 务等部 门之 间的职 责边界 与工作 分工,应处理好信 用管 理部 门与 其他 部门之 间的 服务
17、、协 作和 监督等 关系。DB32/T 4186 2022 4 7.1.3 信 用管 理部 门宜 直 接对企 业最 高管 理层 或董 事会负 责。7.1.4 集团 企业 宜 根据 信 用管理 工作的 实际 需要设 置信用 管理部 门,对子公 司和 分 支机构 的信 用管 理工作进 行业务 管 理、指导 和监督,并 实现 数据 的共 享。7.2 部门职 能 信用管 理部 门职 能包 括但 不限于:a)制定、发布、修 改、废除 本企业 信用 管理 目标 与制 度;b)组织宣 传、贯彻 执行 相关 法律法 规和 信用 管理 制度,开展 信用 管理 业务 培训;c)建立和 完善 企业 信用 管理 体系
18、,包括 资信 管理、信 用 档案管 理、授信 管理(或 预 付款采 购 管 理)、合同(或 招投 标)管 理、商 账管理、外部 信用 工具 应 用、社会 责任 履行 和自 身 诚信建 设等 内 容;d)其他需 要的 相关 管理 内容。7.3 经费保 障 企业应 编制 信用 管理 部门 的经费 预算 并予 以执 行,确保信 用管 理部 门正 常运 转。7.4 专业人 员和 岗位 7.4.1 信 用管 理部 门应 根 据工作 需要 配置 具备 一定 信用管 理专 业知 识和 业务 能力的 专业 人员。7.4.2 信用 管理 部门重 要 岗位应 由具备 信用 管理、财务、金融和 法律 等领域 实践经
19、 验及专 业证 书的 人员担任。7.5 培训 企业应 定期 组织 信用 管理 相关人 员进 行信 用管 理知 识培训、信 用政 策讲 解、信 用管理 工作 交流 和 诚信文化 宣传 建设 等活 动,并做好 考勤 记录 和培 训资 料的保 存。8 信用调 查与 评估 8.1 调查内 容 信用调 查内 容一 般包 括信 用销售 客户(或 预付 款采 购供应 商)的基 本信 息、人力资 源信 息、物 质 资源信息、经 营状 况信 息、管理信 息、财务 信息、关 联企业 信息、银 行贷 款信 息、抵 押担 保信 息、所 在 行业状况 以及 企业 守法、守 约等信 用信 息。注:信用调查内容也可包括信用
20、销售客户重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相关信用信息。8.2 调查方 法 企业可 根据 具体 情况,选 择一种 或多 种调 查方 法:a)业务员 实地 调研;b)直接向 信用 销售 客户(或 预付款 采购 供应 商)索取 有关资 料;c)通过政 府或 媒体 公开 资料 查询;d)向行业 协会、同 行、上下 游客户 合法 咨询 了解;e)委托第 三方 专业 机构 调查。8.3 评价指 标 8.3.1 企 业可 根据 需要,建立信 用销 售客 户(或预 付款采 购供 应商)信 用评 价指标 和评 价模 型。DB32/T 4186 2022 5 8.3.2 评 价指 标包 括但 不 限于:基 本素 质;经 营
21、能 力;财 务状 况;偿 债能 力;发 展前 景;交 易历 史;信 用记 录;其 他。8.3.3 依据 信用 评价结 果,对信 用销售 客户(或预 付款采 购供应 商)的信用 风险以 及对本 企业 重要 程度进行 综合 判断。8.4 评价方 法 8.4.1 企业 信用 评价方 法 可采用 定性分 析与 定量分 析相结 合、微 观分 析与宏 观分析 相结合、动 态分 析与静态 分析 相结 合的 方式。8.4.2 企业 应对 信用销 售 客户(或预付 款采 购供应 商)的 信用情 况进 行全面 分析和 综合评 估,得出 客户的信 用评 分或 信用 等级。8.4.3 信 用等 级可 参照GB/T 2
22、2116 的规 定。8.5 分类管 理 企业可 按照 信用 销售 客户(或预 付款 采购 供应 商)性质、合作 时间、规模、类型、重要 程度 和信 用评价结 果进 行分 类管 理,可参照GB/T 23793 的 规定。9 信用档 案管 理 9.1 档案的 建立 企业应 为所 有信 用销 售客 户(或 预付 款采 购供 应商)建立 信用 档案,信 用档 案按编 号立 卷归 档,建立检索 目录 并实 现电 子化 管理。信用档 案编 号应 科学 合理,具备 规律 性、连续 性和 唯一识 别特 性,可实 现按 客户名 称、年份 和 类 别等进行 电子 化检 索。9.2 档案的 内容 客户信 用档 案的
23、 内容,包 括但不 限于:a)客户基 本资 料(可参 照 GB/T 33718 的规 定);b)客户调 查资 料;c)与客户 沟通 资料;d)业务资 料;e)商账资 料;f)债权保 障资 料。9.3 档案的 更新 和维 护 客户信 用档 案应 实行 动态 管理、适 时更 新,更 新周 期 一般不 超过 半年,宜电 子 档案与 纸质 档案 并存DB32/T 4186 2022 6 管理。9.4 档案 的 保管 和查 阅 企业应 对信 用档 案的 保管 年限及 销毁 处理 做出 规定,宜采 用企 业集 中或 部门 集中的 方式 保管,保 管期限最 低不 少于 三年。企 业应设 立客 户信 用档 案
24、的 查阅权 限并 建立 审批 程序,保 留档 案查 阅记 录,防 止企业商 业秘 密和 客户 信息 泄露。10 授信管 理 10.1 计划总 体授 信 企业应 根据 内部 条件 和外 部环境 制定 总体 授信 策略,确 定一 定期 限内(通常 为 一年)的 授信 额度 总量和现 金回 收目 标。10.2 明确授 信政 策 企业应 制定 授信 业务 的标 准和管 理原 则,建立 授信 政策的 调整 和完 善机 制。对客户 授信 有明 确 的 信用条件 或要 求,信用 政策 包含信 用账 期、信用 额度、客户 提早 还款 的现 金折 扣和收 账政 策等。10.3 规范授 信流 程 企业应 建立 明
25、确 的授 信(或预付 款采 购)业务 流程 和权限 要求,确 定授 信范 围、内 容和 对象 等,授信(或预 付款)须审 批签 字 手续齐 全、符 合权 限要 求,重大授 信或 超信 用政 策的 授信(或 大金 额预 付款)应由企 业最 高管 理层 集体 审批决 定。10.4 科学合 理授 信 10.4.1 企 业应 综合 考虑 客户信 用评 价结 果、客 户信 用需求 量、客 户产 品市 场前 景、客户 付款 诚信 记 录、行业惯 例等 因素,确 定某 一客户 的具 体授 信额 度和 账期。10.4.2 授 信方 法包 括但 不限于:同 业比 较法、初 次限额 法、销售 预测 法、风险收 益
26、比 较法。10.4.3 企 业对 客户 授信 时,可 选用 一种 或多 种方 法。10.5 授信风 险控 制 10.5.1 授 信对象 出现 超 过信用 政策规 定状 况时可 采取停 止发货(或 服务)、停止接 单、停 止授 信或 要求客户 增信 等风 险控 制措 施。10.5.2 授 信风 险转 移方 法包括 但不 限于:信 用保 险、信 用担 保、应收 账款 保理等。10.5.3 企 业可 根据 客户 风险变 化情 况,适时 采用 一种或 多种 风险 转移 方法。10.5.4 对 重点 信用 销售 客户(或预 付款 采购 供应 商)要 定期 开展 信用 调查,及时 掌控 最新 信用 状况。
27、11 合同管 理 11.1 签订前 管理 企业应 对合 同履 约风 险进 行全面 评 估,具体 包括:在 合同评 审或 招投 标流 程管 理中,组 织包 括技 术、质量、生产(或 服务)、销售、财务、法 务等 相关 部门对 合同 和标 书进 行全 面评估。信用销 售(或 预付 款采 购)前应全 面收 集客 户信 息,审核并 评估 客户 资信 状况 并对客 户进 行信 用分级和信 用额 度、账期 及折 扣的核 准。DB32/T 4186 2022 7 11.2 合同签 订管 理 企业订 立信 用销 售(或预 付款采 购)合同 一般 采用 书面形 式,不应 采用 口头 形式,信用 销售 合 同 的
28、主要条 款要 体现 信用 政策。合同签 订时 应保 障签 字盖 章手续 规范、满 足合 同要 求,仅 有签 字的 合同 需确 认委托 代理 权限 有效。合同主 要条 款应 齐全,包 括:标 的、数 量和 质量、价款或 报酬、履 行期 限、履行地 点和 方式、结 算方式、违约 责任、其 他(验收方 法、风险 责任、纠 纷争议 解决)等 条款。合同签 订一 般需 经过 法务 审核,重大 合同 宜采 取担 保措施。11.3 履行过 程管 理 合同履 行过 程中,应 对合 同履约 情况 进行 跟踪、监 督。企业可 通过 建立 合同 台账 或信息 化管 理系 统记 录合 同履行 情况,包 括计 划安 排
29、、生 产(或服 务)进度、发 货(或服 务完 成)、开票、收 款等 内容 情况。企业应 妥善 保存 和管 理好 合同执 行过 程中 的重 要原 始资料 和记 录,对合 同履 行 中出现 的各 类纠 纷 及时妥善 处理,以 防影 响账 款回收。合同的 变更、转 让和 解除、终止,应 符 合 法律 法规 要求和 合同 约定。合 同不 能履行 的,可参 照GB/T 33718 相关 规定 采取 风险 控 制措施 和进 行责 任追 究。11.4 履行后 管理 企业应 建立 健全 已签 订合 同履约 分析 制度,定 期对 合同完 成情 况进 行统 计和 评估,并建 立合 同 执 行情况考 核和 责任 追
30、究 机制。12 商账管 理 12.1 统计分 析与 结算 信用管 理部 门应 定期 进行 商账统 计和 账龄 分析,并 将结果 准确、及 时地 向最 高管理 层或 董事 会 反 馈或披露。企业在 信用 销售(或 预付 款采购)中 应采 用安 全性 高、成 本低 的结 算方 式。信用管 理部 门在 日常 管理 中应关 注客 户是 否按 订单 或合同 约定 的账 期和 方式,全额 及时 结算 账款。12.2 监控与 预警 企业应 设立符 合实 际经营 状况的 商账管 理指 标,并 建立商 账监控 与预 警机制,合理 使用账 龄分 析、比率分 析、因素 分析 等方 法,弄 清逾 期账 款产 生的 原
31、因,定期 向业 务部 门发 出预警,以 便采 取 针 对 性 管理措施。企 业应 重视 结算 方式的 信用 风险,如 银行 汇票、商业 汇票 等。超过规 定期 限的 逾期 账款 应按照 财务 核算 规定 计提 坏账准 备,明确 坏账 标准 和处置 方法,对 长 期 挂账收回 无望 的商 账应 确认 坏账,通过 坏账 损失 比率 高低及 变化 考量 商账 管理 的绩效。注:商帐管理指标包括合同金额界定、中期应收账款还款周期设计、快速回款方法设计、后期催收处理制度等。12.3 组织催 收 商账催 收方 式包 括内 部催 收和外 部催 收。企业应 优先 采用 及时 规范 有效的 内部 催收 方式。同
32、 时,企 业应 注意 保持 逾期 账款的 法律 诉讼 保 护 时效,对 追讨 难度 较大 的逾 期账款,必 要时 可通 过第 三方机 构或 聘请 律师 等途 径进行 外部 催收。DB32/T 4186 2022 8 13 信用管 理信 息化 系统 13.1 系统建 设 企业可 根据 信用 管理 工作 需要,建立 并应 用信 息化 系统进 行信 用管 理,同时 明确信 息安 全设 置 的 相关要求。信息 化系 统应具 备信用 管理的 主要 功能,可通过2 个以 上信息 化系 统 共同完 成信用 管理 的全 部流程,实现 数据 自动 同步 更新。13.2 系统功 能 信用管 理信 息化 系统 功能
33、,包括 但不 限于:a)信用评 估功 能;b)授信申 请审 批功 能;c)授信额 度控 制功 能;d)合同管 理功 能;e)发货(或服 务过 程)控制 功能;f)应收(预付)账 款统 计、账龄分 析功 能;g)应收(预付)账 款预 警跟 踪功能;h)信用销 售(或预 付款 采购)交易 记录 查询 功能;i)自动信 息报 告功 能;j)全面查 询、统计 功能;k)指标完 成情 况考 核功 能。14 信用工 具和 信用 服务 14.1 应用方 式 信用工 具和 信用 服务 应用 方式,包括 但不 限于:a)外部信 用信 息:政 府、行 业 协会、媒 体的 公开 信息 和企 业上下 游客 户提 供的
34、 信用 信 息;b)外部信 用报 告:信用 调查 报告(资信 调查 报告)、信用评 级报 告、资信 评估 报告、公共信用 信息 报告 等;c)信用管 理咨 询辅 导服 务:在开展 信用 管理 贯标 及示 范创建 时,第三 方信 用服 务机 构 提供的咨 询辅 导服 务,包 括 企业信 用管 理状 况评 价、指导企 业建 立信 用管 理制 度、制定 企业 信用策略、设计 信用 管理 组织、设计 客户 信用 分析 模型、建立 企业 信用 档案、开 展信用 管理 培 训 和设计开 发信 用管 理信 息化 系统等 服务;d)信用风 险转 移工 具:信用 担保、信用 保险、信 用保 理、债 权融 资等
35、工具。14.2 应用领 域 信用工 具和 信用 服务 的主 要应用 领域 有:供应 商选 择、客 户信 用调 查、商账 管理、招投 标活 动、对外投融 资、期货 或汇 率风 险对冲,以 及信 用管 理体 系建设、信 用修 复等。15 社会责 任履 行与 诚信 自律 15.1 总体要 求 DB32/T 4186 2022 9 企业应 建立一 套社 会责任 履行机 制并对 外公 开信用 承诺,接受政 府信 用监管、遵守 行业自 律公 约、响应社 会公 众投 诉和 举报,通过 自觉 贯彻 执行 形成 良好社 会效 果,实现 企业 持续经 营和 社会 和 谐 发 展 相统一。15.2 社会责 任核 心
36、事 项 企业履 行社 会责 任的 核心 事项,包括 但不 限于:a)消费者(客户)权益:企 业应向 消费者(客 户)提 供安全、可靠 的产 品和诚 信服务,积极、妥善 地处 理消 费者(客户)投 诉,不得 泄露 消费者(客 户)的商 业信 息和个 人隐 私;b)职工权 益:企业 应遵 守法 律规定、保 障职 工合 法权 益;建 立培 训和 激励 机制,保 持 职工收入 合理 增长;尊 重和 关爱职 工,确保 职业 健康 和安全 生产;定 期开 展工 会活动,建 立 和 谐劳动关 系;c)安全管 理:企 业应 建立 完 善的安 全生 产管 理制 度和 应急预 案,加 强安 全生 产 培训,强化安
37、全 生产 意识,提 高安 全管理 能力;d)节能环 保:企业 应节 约土 地和其 他资 源,节能 减排、防止 环境 污染,保 持和 恢复 生 态平衡,为社 会创 造良 好环 境;e)诚信经 营:企业 应遵 章守 法、诚 信经 营,按时 支付 供应商 货款;规 范披 露信 息,保 护中小股 东权 益;尊重 和保 护知识 产权,公 平竞 争;不违反 商业 道德,反 对商 业贿赂;f)社会贡 献:企业 应依 法纳 税、创 造社 会财 富;增加 就业、发展 地方 经济;持 续增 加 投入、推 动技 术和 管理 创新;积极 参与 社会 公益 活动、热心 慈善 捐助;g)企业文 化:企业 应将 诚实 守信
38、作 为企 业文 化建 设的 一项重 要内 容,提高 企业 履行 社 会责任的 责任 感和 荣誉 感;弘扬优 秀文 化,建 设文 明 和谐诚 信企 业,不 断优 化 企业内 外部 信用 环境,提 升企 业竞 争力。注:GB/T 36000-2015,7.1 给 出了 关于社会责任的核心主题。15.3 诚信自 律 企业应 加强 诚信 文化 建设 和自身 诚信 管理,内 容包 括但不 限于:a)诚信文 化建 设:企业 最高 领导者 应将 诚实 守信 纳入 企业核 心价 值观,并 策划 和开展 诚信 文 化 建设,以 守法 履约、诚 实守 信的理 念指 引企 业生 产经 营活动,遵 守社 会公 德、商
39、业伦 理和 行 业 规范;b)履行承 诺:企业 应全 面履 行 申请行 政事 项时 作出 的信 用承诺,并 接受 行政 主管 部 门的监 督管 理;若违背 信用 承诺,应 承担 相应的 失信 惩戒 和法 律责 任;c)践行契 约:企 业应积 极履 行已签 订的民(商)事经 济合同,当国 家政 策、经 济周期、行业环 境、企 业治 理结 构 或经营 管理 发生 重大 变化 时,企业 应按 照诚 实守 信 的原则、在主 体责任范围 内尽 最大 的能 力主 动践行 契约,不 向政 府和 社会转 嫁矛 盾和 风险。16 效果评 估和 持续 改进 16.1 内部评 估 企业信 用管 理内 部评 估,包括
40、但 不限 于:a)信用管 理职 责分 工或 人员 素质满 足工 作需 要情 况;a)企业信 用管 理制 度建 立和 执行情 况;b)企业信 用管 理目 标完 成情 况;DB32/T 4186 2022 10 c)企业自 身诚 信建 设情 况(包括企 业失 信情 况)。16.2 外部评 估 企业信 用管 理外 部评 估,包括但 不限 于:a)信用服 务机 构的 评价;b)行业组 织的 评价;c)政府管 理部 门的 评价;d)其他。16.3 持续改 进 企业应 定期(可联 合外 部 有资质 的信 用机 构)评 估 信用管 理制 度和 部门 职责 的适用 情况,发现 不能适应信 用管 理工 作需 要
41、时,及时 进行 修改 完善 和职 责调整。企业应 对信 用管 理部 门和 人员进 行考 核,并将 考核 结果与 人力 资源 管理 挂钩。发现 人员 素质 不 能 满足工作 需要 时,应及 时进 行调整。企业应 建立 信用 管理 持续 改进机 制,关 注企 业失 信 问题,定 期通 过各 种途 径 获知失 信信 息,在 规定时限申 请办 理符 合条 件的 信用修 复,不断 提升 信用 管理体 系的 有效 性。DB32/T 4186 2022 11 参考文 献 1 GB/T 22118 2008 企业信 用信 息采 集、处理 和提供 规范 2 GB/T 22120 2008 企业信 用数 据项 规
42、范 3 GB/T 31952 2015 企业信 用档 案信 息规 范 4 社 会信 用体 系建 设规 划纲要(2014 2020)(国发2014 21 号)5 国 家发 展和改 革委 员 会办公 厅 中 国人民 银行 办 公厅关 于对失 信主 体加强 信用监 管的通 知(发改办财 金2018 893号)6 江 苏省 社会 信用 条例 7 江 苏省“十 四五”社 会信用 体系 建设 规划(苏 政办发 202142号)8 关 于实 施信 用 管 理百 企示范 万企 贯标 工程 的意 见(苏 信用 办2011 28 号)9 关于 印 发 江 苏省 企业 信用管 理贯 标 和 示范 创建 工作实施 办 法(试行)的 通知(苏信 用办 2011 29号)10 关于 印发 江 苏省 企 业 信用 管理 规范(试 行)的 通 知(苏信 用办 2012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