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住宅工程 质量常 见问题防 控技术 标准 Standard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mmon Problems in Residential Engineering Quality DB22/T 5116-2022 主编部 门:吉林 省建 设标 准化管 理办 公室 批准部 门:吉林 省住 房和 城乡建 设厅 吉 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厅 施行日 期:2022 年 05 月 19 日 2022 长 春 吉 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第 598 号 5 现批准 房屋 建筑 和市 政基 础设
2、施 工程 安全 管理 资料 标准 住宅工程 质量 常见 问题 防控 技术标 准 建设 工程 文件 归档与 移交 标准 建筑 工程 资料 管理 标准 蒸 压砂 加气 混凝 土砌块 薄灰 缝墙体技术标准为吉林省工 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依 次为:DB22/T 5115 2022、DB22/T 5116 2022、DB22/T 5117 2022、DB22/T 5118 2022、DB22/T 5119 2022,自 发布 之日 起实 施。原 吉林 省工程建 设地 方标 准 建设 工 程施工 现场 安全 管理 内业 标准 DB22/T 1382015、住 宅工 程质 量常见 问题 防控 技术 规程 D
3、B22/JT 1432015、建筑工程资料 管理标准DB22/JT 127 2017 同时废止。吉林省 住房 和城 乡建 设厅 吉 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厅 2022 年 05 月 19 日 前 言 根据吉 林省 住房 和城 乡建 设厅 关于 下达 2020 年全 省工程 建设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一)的通知(吉 建标20201号)要 求,编制 组会 同有 关单位,经 过调 查研 究,总结实 践经 验,依据国 家相 关标 准,结合 我省具 体情 况,修订 本标 准。本标准 的主 要内 容:1 总 则;2 术语;3 基本 规定;4 地基 与基础工 程;5 主 体结 构工 程;6 建
4、筑 装饰 装修 工程;7 屋 面工 程;8 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 工程;9 建筑电气工程;10 智能建筑工程;11 电 梯工 程;12 建 筑节能 工程;13 冬 期施 工。本标准 修订 的主 要内 容是:1 增 加了 智能 建筑 工程,电梯工 程的常见问题防控;2 根据 地区特点增加冬期施工常 见问题防控;3 增加了 装配 式混 凝土 结构 工程,钢 结构 工程,外 墙 涂饰工 程,预 留预埋工 程,通信、网络、监控工 程,住宅(小区)智能化 系统 工程常见问 题的 防控;4 删减 了护栏 与扶 手制 作安 装工 程,供 暖管 道及配件安 装工 程,散 热器 安 装工程,绝热 工程,开 关、
5、插座安 装工 程,防雷安 装工 程原 常见 问题 的防控;5 根 据当 前实 际 情况,将“基础回填土 压实 度差”等 20 项 常见问 题通 过修 改、整合 进行了 修订,地下室 后浇 带及 施工 缝渗 漏”等 12 项 常见 问题 保持 原有不 变。本标准 由吉 林省 建设 标准 化管理 办公 室负 责管 理,由 吉林省 建筑工程 质量 监督 站负 责标 准具体 内容 的解 释。执 行 过程中,如 有意见或建 议,请 寄送 吉林 省 建设标 准化 管理 办公 室(地址:长 春市 民康路 519 号,邮 编:130041,Email:)。本标准 主编 单位:吉 林省 建筑工 程质 量监 督站
6、 本标准 参编 单位:吉 林建 工集团 有限 公司 长春建 工集 团有 限公 司 新星宇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长春建 设集 团股 份有 限公 司 北京东 方雨 虹防 水技 术股 份有限 公司 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员:郭 剑 武 术 程 怀军 孙彦 波 张 淼 浦建 华 李永 红 刘建 华 曲大鹏 周学 蕾 许庆 刚 丁宝 杰 高亚军 于铠 纶 曹 玮 张 利 姚 彬 荣冠 华 孙 晗 李海 涛 齐大伟 娄 宇 娄 群 杨 帆 王德策 刘淑 芬 黄 晴 江 鹏 曹 阳 本标准 主要 审查 人员:周 毅 谢英 凯 杜 奎亮 马根 华 董 伟 关铁 利 陈东 辉 王文 良 目 次 1 总 则.1
7、2 术 语.2 3 基 本规 定.3 4 地 基与 基础 工程.4 4.1 桩 基础 工程.4 4.2 土 方回 填工 程.4 4.3 地 下防 水工 程.5 4.4 细 部构 造防 水工 程.6 5 主 体结 构工 程.8 5.1 模 板工 程.8 5.2 钢 筋工 程.8 5.3 混 凝土 结构 工程.9 5.4 装 配式 混凝 土结 构工 程.11 5.5 钢 结构 工程.12 5.6 砌 体工 程.14 6 建 筑装 饰装 修工 程.16 6.1 楼(地)面 面层 铺设 工程.16 6.2 一 般抹 灰工 程.17 6.3 外 墙涂 饰工 程.17 6.4 轻 质隔 墙工 程.18 7
8、 屋 面工 程.20 7.1 保 护层 工程.20 7.2 防 水层 工程.20 7.3 细 部构 造工 程.21 8 建 筑给 水、排水 及供 暖 工程.23 8.1 给 水、排水 管道 及配 件安装 工程.23 8.2 卫 生器 具安 装工 程.23 8.3 低 温热 水地 板辐 射供 暖系统 安装 工程.24 8.4 预 埋套 管安 装工 程.24 9 建 筑电 气工 程.25 9.1 导 管敷 设工 程.25 9.2 配 电箱 安装 工程.25 9.3 梯 架、托盘 和槽 盒安 装工程.25 9.4 电 缆敷 设工 程.26 9.5 接 地装 置安 装工 程.26 9.6 建 筑物 等
9、电 位联 结工 程.27 10 智 能建 筑工 程.28 10.1 综合 布线 系统.28 10.2 信息 设施 系统 工程.28 10.3 火灾 自动 报警 系统 工 程.28 11 电梯 工程.29 11.1 导轨 门系 统.29 11.2 厅门 地坎.29 11.3 洞口、门 套与 设备 进 场验收.29 12 建 筑节 能工 程.30 12.1 墙体 节能 工程.30 12.2 门窗 节能 工程.31 13 冬 期施 工.32 13.1 地基 基础 工程 冬期 施 工.32 13.2 主体 工程 冬期 施工.33 13.3 屋面 工程 冬期 施工.35 13.4 装饰 装修 工程 冬期
10、 施 工.35 13.5 越冬 维护.36 本标准 用词 说明.37 引用标 准名 录.38 附:条 文说 明.39 1 1 1 总 则 1.0.1 为提 高住 宅工 程质 量水平,规 范质 量常 见问 题的防 控,依据国家有 关法 律法 规、工 程 建设标 准,结 合我 省实 际 情况,特 制定 本标准。1.0.2 本 标准 适用 于住 宅 工程质 量常 见问 题的 防控。1.0.3 住宅 工程 质量 常见 问题的 防控,除 应符 合本 标准外,尚 应符合国 家 现行 有关 标准 的规 定。2 2 术 语 2.0.1 工程 质量 常见 问题 common problems in constr
11、uction quality 施工过 程中 及完 工后 易生 的、常 见的、影响 使用 功能 和外观 质量缺陷 的问 题。2.0.2 防控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从技术 管理 方面 进行 的综 合有效 的预 防和 控制 措施。3 3 基本规定 3.0.1 住宅 工程 质量 常见 问题的 防控 应包 括以 下内 容:1 建 立健 全质 量管 理体 系;2 施 工前 应编 制质 量常 见 问题的 防控 措施;3 施 工过 程中 应强 化工 程 质量管 理和 监督;4 加 强操 作人 员业 务能 力 培训,增强 质量 责任 意识。3.0.2 本标 准涉 及的 材料 检验除 应
12、检 查出 厂质 量证 明文件 外,还 应按照相 关标 准进 行抽 样复 验。3.0.3 住 宅 工 程 推 行 质 量 标 准 化 管 理,对 质 量 常 见 问 题 的 关 键 工序,关键 部位 应组 织技 术 交底,全 面推 行材 料、加 工及工 序的 样板引路制 度。3.0.4 住宅 工程 严格 执行 工序管 理,做好 自检、互检、交接 检工 作,上道工 序施 工不 合格 禁止 进行下 道工 序施 工。3.0.5 建设 单位 不得 压缩 合理工 期,工 程造 价不 得低 于建筑 工程 质量 安 全 成 本 指 标。施 工 单 位 不 得 违 反 设 计 图 纸 和 标 准 规 定 进 行
13、 施工。监 理单 位不 得降 低工 程质量 标准 开展 监理 业务。4 4 地基与基 础工程 4.1 桩基 础工 程 4.1.1 桩施 工质 量缺 陷的 防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 合理安排打桩顺序,降 低挤土效应影响,减少桩 位偏差超差;2 群桩施工选择合理的打 桩顺序并提前引孔后压桩,群桩压桩完成 后对 先前 压完 的桩 进行复 压,减少 桩上 浮;3 在黏 土层 压桩 使用 桩尖,避免 黏土 侵入 桩芯;4 采取有效措施将桩芯钢 筋端头板封堵严密,确保 桩芯混凝土浇筑 充盈 密实;5 验收检测的受检桩选择 应有代表性,验收检测顺 序要正确合理。4.2 土方 回填 工程 4.2.1 基础
14、 回填 土压 实度 差的防 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 回填用材料应符合设计 要求,不得使用淤泥、腐 植土、冻土、耕 植土、膨 胀土 和含 有有机 物质 大 于 5 的土 作为回 填土;2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 的草皮、垃圾、树根等杂 物,排除坑穴积 水、淤泥;3 回填土料的含水量应为 最佳含水量;填土前应取 土样,按击实试 验确 定最 佳含 水量 与相应 的最 大干 密度;4 回填土应分层压(夯)实,分层厚度应根据所采 用机具、回填土 料、压实 系数 确定;5 土 方回 填时 应先 低处 后 高处,逐层 填筑。分层 压(夯)实,5 且分层 压实 系数 不小 于设 计值;当采 用分 层回 填时
15、,应在下 层的 压实系数 经试 验合 格后,才 能进行 上层 施工。4.3 地下 防水 工程 4.3.1 防水 混凝 土渗 漏的 防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 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 确定,试配混凝土应比设 计要求提高一个 抗渗 等级;2 施工前应做好降排水工 作,不得在有积水的环境 中浇筑混凝土;3 拌 合物 在运 输后 不应 出 现离析 情况,严 禁直 接加 水;4 超大、超长、超宽的大 面积防水混凝土宜采取“跳仓法”施 工,并应 做好 防水 构造,并符合 大体积混 凝土施 工标准GB 50496 的规 定;5 混凝土内部设置的各种 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 触模板。用于固 定模 板的 螺栓
16、应采 用穿墙 止水 螺栓。4.3.2 地下 室顶 板防 水层 渗漏的 防控 应符 合下 列要 求:1 地下室卷材防水工程施 工前,应明确转角处、施 工缝、穿墙管等 部位 的细 部防 水构 造做法。设 计无 详图 时,以 上部位 应按 施工规范 规定 设置 卷材 加强 层,宽 度不 应小 于 500mm;2 防水卷材所选用的基层 处理剂、胶粘剂、密封材 料等均应与铺贴 的卷 材相 匹配;3 卷 材防 水层 的基 层应 平 整、清 洁,阴 阳角 处应 做 圆 弧或 45坡角,并应 符合 地 下防 水工程 质量 验收 规范 GB 50208 的要 求;4 地下室顶板防水卷材应 采用满粘法施工,卷材与
17、 基层、卷材与卷 材的 粘结 应紧 密、牢固;铺贴 卷材 应平 整顺 直;5 地 下室 涂料 防水 层的 厚 度符合 设计 要求,涂膜 应分 层施工;6 地下 室顶 板防 水宜 采用”皮肤 式”防 水构 造施 工。6 4.4 细部 构造 防水 工程 4.4.1 地下 室后 浇带 及施 工缝渗 漏的 防控 应符 合下 列要求:1 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 前,应将其表面浮浆、松 动石子、软弱混 凝土 层和 杂物 清除,涂刷混 凝土 界面 处理 剂或 水泥基 渗透 结晶型防 水 涂 料,再 铺 30mm 50mm 厚 1:1 水泥 砂浆,并 应及 时浇筑混凝 土。垂直施 工缝 不必 铺设水 泥砂 浆;
18、其 他做 法同 水平施 工缝;2 应 选用 具有 缓胀 性能 的 止水胶 条,与接 缝表 面密 贴;3 中埋式止水带或预埋式 注浆管施工时,应定位准 确、固定牢靠;4 后 浇带 混凝 土施 工前,应防止 落入 杂物 和损 伤外 贴止水 带;5 后 浇带 部位 防水 层应 增 设一道 卷材 加强 层。4.4.2 预埋 件(盒)、穿 墙管部 位渗 漏的 防控 应符 合下列 要求:1 预埋件、穿墙管或套管 留设位置应准确,铁件应 除锈并做防腐处 理,且应 安装 牢固,不得 松动;2 穿透 外墙的预埋件,应 在每一个预埋件上加焊止 水环。预埋件穿 透模 板处 要堵 塞严 密,不得 漏焊。混 凝土 浇
19、筑时,要 注意 将预埋件 下方 的混 凝土 振捣 密实;3 模板应采用止水螺栓固 定,拆模后留下的凹槽用 微膨胀干硬性防 水砂 浆填 塞与 墙面 平齐,表面 刷一 道水 泥基 防水涂 料;4 穿过混凝土的管道应满 焊止水环或缠绕遇水膨胀 止水圈,并应在 结构 迎水 面留 设凹 槽,槽 内用 密封 材料 嵌填 严密;5 套管应与止水环及翼环 连续满焊,穿墙管和套管 之间应用密封材 料和 橡胶 密封 圈封 严;密 封材 料嵌 填应 严密、饱满、连 续;套管周 边作 防水 密封 处理。4.4.3 桩头 防水 处理 不规 范的防 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 桩芯混凝土采用微膨胀 抗渗混凝土,振捣密实,
20、桩头处理平整;7 2 桩 头 顶 面 和 侧 面 裸 露 处 应 涂 刷 水 泥 基 渗 透 结 晶 型 防 水 涂料,并 延伸到 结构 底板 垫 层 150mm 处,桩头四 周 300mm 范围应抹聚合物 水泥 防水 砂浆 过渡 层;3 结构底板防水层应做在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过渡 层上并延伸至桩 头侧 壁,与桩 头侧 壁接缝 处应 采用 密封 材料 嵌填;4 桩芯钢筋与桩头结合处 设置遇水膨胀胶圈,固定 牢固,严禁碰撞。8 5 主体结构 工程 5.1 模板 工程 5.1.1 模板 支撑 体系 施工 不规范 的防 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 模 板支 撑体 系应 按经 审 批后的 专项 施工
21、 方案 进行 施工;2 模 板支 撑体 系施 工完 成 后,应根 据专 项施 工方 案进 行验收;3 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 独立设置,后浇带混凝土 达到设计强度后 方可 拆除。5.1.2 模板 安装 接缝 不严 的防控 应符 合下 列要 求:1 模板应按图加工、制作,增设清掏孔,保证模板 内干净整洁。通 用性 强的 模板 易制 作成定 型模 板,模板 及支 撑架必 须具 有足够的承 载力、刚 度和 稳定 性;2 梁 柱交 接部 位模 板安 装 牢固,表面 平整;3 混凝土浇筑前,木模板 应提前浇水湿润,与混凝 土的接触面平整、清 洁,模板 接缝 严密。5.2 钢筋 工程 5.2.1 钢筋 构造
22、 做法 不规 范的防 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 钢筋安装的位置应采用 定位件固定,定位件应具 有足够的承载力、刚 度、稳定 性和 耐久性;2 墙、柱、梁 钢筋 骨架 中 各竖向 面钢 筋网 交叉 点应 全数绑 扎;板上部 钢筋 网的 交叉 点应 全数绑 扎,底 部钢 筋网 除边 缘部分 外可 间隔交错 绑扎;3 主次梁交接处,主梁箍 筋正常设置,附加箍筋按 设计要求设置。井字 梁纵 横两 个方 向相交 处同 一层 面钢 筋的 上下交 错位 置,9 以及该 相交 处两 个方 向梁 箍筋的 布置,应 符合 设计 要求;4 正 确设 置水 平及 竖向 定 位钢筋。挑板 的钢 筋应 有可 靠支撑,以
23、防下 移;5 楼板浇筑必须搭设浇筑 平台,不得踩踏钢筋骨架,应避免钢筋受 碰撞 位移,过 程中 应有专 人检 查修 整。5.2.2 钢筋 接头 质量 缺陷 的防控 应符 合下 列要 求:1 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时,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 用铁丝扎牢;2 电 弧焊 应正 确选 择焊 接 电流及 焊条,焊接 时引 弧应 在垫板、帮条或 形成 焊缝 的部 位进 行,不 得烧 伤主 筋;3 电渣压力焊时上下两钢 筋夹持于夹具内,上下应 对称,焊接过程 中上 下钢 筋应 保持 垂直和 稳定,控 制焊 接电 流和焊 接时 间;4 直螺纹钢筋接头加工时,应保持丝头端面基 本平 整,钢筋机械连 接时 应对 准轴
24、 线拧 入套筒,两 端丝 头在 套筒 中央位 置顶 紧,单侧外 露丝 扣不 宜超 过 2P,同 时应 符合 钢 筋机 械 连接技 术规 程JGJ 107 的 规定。5.3 混凝 土结 构工 程 5.3.1 混凝 土外 观质 量缺 陷的防 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 模板使用前应进行表面 清理,保持表面清洁光滑,接缝严密,必 要时 可用胶 带封 缝,浇混凝 土前 充分 湿润 或均 匀涂刷 隔离 剂;2 根 据混 凝土 和易 性确 定 振捣时 间,以 混凝 土不 再明 显沉落,不再出 现气 泡,表面 出现 浮浆且 呈水 平状 态为 限,浇筑框 架柱 和剪力墙混 凝土 时,应 分层 浇 筑,分层 振
25、捣,分 层最 大 厚度不 超过 振捣棒作用 部分 长度 的 1.25 倍,振 捣棒 的前 端应 插入 前 一层混 凝土 中,插入深 底不 小 于 50mm;3 钢筋密集区域或型钢与 钢筋结合区域,应选择小 型振动棒辅助振 捣、加密 振捣 点,并应适 当延 长振 捣时 间;10 4 混凝土浇筑前将松动的 钢筋补绑牢固,弯曲和偏 位的钢筋调直复 位,合理 选用、使 用垫块,保 证钢 筋保 护层 厚度。5.3.2 现浇 楼板 裂缝 的防 控应符 合下 列要 求:1 混 凝土 进场 时要 进行 坍 落度检 验,禁 止施 工现 场任 意加水;2 混 凝土 浇筑 时要 保证 楼 板厚度 和钢 筋位 置;3
26、 现浇楼板中各种管线应 合理布置,在同 一位置管 线重叠不宜超过 两层,超 过两 层的 交叉布 线处 应采 用线 盒;4 现 浇 挑 檐、雨 蓬 等 外 露 结 构 的 局 部 伸 缩 缝 间 距 不 宜 大 于12m;5 混 凝土 浇筑 应振 捣密 实,并在 初凝 前进 行二 次抹 压;6 楼面混凝土应按标准进 行及时养护,遇高温、大 风天气,宜采用 覆盖 薄膜 养护,避 免混凝 土干 缩裂 缝;7 混 凝土 强度 未达 到设 计 要求的 强度 和标 准要 求的 拆模条 件时,严禁 增加 荷载 和拆 模。现浇混 凝土 拆模 时间 强度 要求应 符合 混凝土结 构工 程施 工质 量验 收规范
27、GB 50204 的 规定;8 后浇带混凝土强度当设 计无具体要求时,其强度 等级宜比两侧混 凝土 提高 一等 级,并采取 减少 收缩 的技 术措 施。5.3.3 梁、柱(墙)核心 区施工 不规 范的 防控 应符 合下列 要求:1 应采取先竖向构件后水 平构件的混凝土浇筑方式;先浇筑强度等 级高 的混 凝土,后 浇筑强 度等 级低 的混 凝土;2 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 比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 高两个等级及以 上时,应 在交 界区 域采取 分隔 措施;分 隔位 置应在 低强 度等级的构 件中,且 距高 强度 等级构 件边 缘不 应小 于 500mm;3 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结合部位施工应在先浇
28、筑 的混凝土初凝前 完成。5.3.4 混凝 土施 工缝 位置 留置不 正确 的防 控应 符合 下列要 求:1 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 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 下面、吊车梁的 上面、无 梁楼 板柱 帽的下 面;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截 面梁,其施工缝应留置在 板底面以11 下 20mm 30 mm 处;3 对 于单 向板,施 工缝 应 留置在 平行 于板 的短 边的 任何位 置;4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 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 应留置在次梁跨 度中 间 1/3 的范 围 内;5 墙 上的 施工 缝应 留置 在 门洞口 过梁 跨中 1/3 范 围 内,也 可留在纵 横墙 的交 接处;6 楼 梯上 的
29、施 工缝 应留 在 踏步板 的 1/3 处 或楼 梯平 台 板的 1/3的范围 内;7 有 防 水 要 求 的 混 凝 土 墙 体,施 工 缝 宜 留 在 高 出 底 板 表 面500 mm 的竖壁上;8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 混凝土、拱、壳、仓、设 备基础及其他复 杂结 构,施工 缝位 置应按 设计 要求 留设。5.4 装配 式混 凝土 结构 工 程 5.4.1 钢筋 连接 位置 不准 确的防 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 安 装施 工前,应 对预 留 钢筋进 行定 位校 核,检 查 钢筋长 度,确保长 度一 致,断 面整 齐,预留钢 筋宜 采用 钢筋 定位 钢板进 行固 定;当连接 钢筋 倾
30、斜 时,应进 行校正,连 接钢 筋偏 离套 筒或孔 洞中 心线不应超 过 3mm;2 采用焊接连接时,应避 免损伤已施工完成的结构、预制构件及配 件。5.4.2 混凝 土结 构构 件裂 缝的防 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 预 制构 件在 运输 过程 中 应做好 安全 防护 和成 品防 护;2 预制构件存放场地应平 整、坚实,并应有排水措 施;预制内、外墙 板、挂板 宜采 用 专用支 架直 立存 放,支 架 应有足 够的 强度和刚度;预制 柱、梁等 细 长构件 宜平 放且 用两 条垫 木支撑;采用 靠放架构 时,与地 面倾 斜角 度宜大 于 80,构件应 对称 靠放,每侧 不大于 2 层,构件
31、层间 上部 采用木 垫块 隔离;叠 合板 叠放层 数不 宜超12 过 6 层,预 制楼 梯及 阳台 堆垛层 数不 宜大 于 4 层;3 对尺寸较大或形状复杂 的预制构件,宜采用有分 配梁或分配桁架 的吊 具;4 叠合 楼板后浇混凝土施 工前,应进行水电点位深 化设计,保障后 浇混 凝土 厚度;5 构 件 连 接 部 位 后 浇 混 凝 土 及 灌 浆 料 的 强 度 达 到 设 计 要 求后,方 可拆 除临 时固 定措 施。5.4.3 细部 构造 做法 不准 确的防 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 应按检验批划分 要求 及时 灌浆,灌 浆施工 时,环境
32、温度 不应 低于 5;当连接部位 养护 温度 低 于 10 时,应 采取 加热 保温 措施;2 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 要求计量灌浆料和水的用 量,并搅拌均匀;每 次拌 制的 灌浆 料拌合 物应 进行 流动 度的 检测;3 灌浆作业应采用压浆法 从下口灌 注,当浆料从上 口流出后应及时 封堵,必 要时 可设 分仓进 行灌 浆;4 对水平钢筋套筒灌浆连 接,灌浆作业应采用压浆 法从灌浆套筒灌 浆孔 注入;当 灌浆 套筒灌 浆孔、出 浆孔 的连 接管或 接头 处的灌浆料 拌合 物均 高于 灌浆 套筒外 表面 最高 点时 应停 止灌浆,并及 时封堵灌 浆孔、出 浆孔;5 外墙板接缝防水施工前,应将板缝
33、空腔清理干净,再填塞背衬材 料,密封 材料 嵌填 应饱满、密 实、均匀、顺 直、表 面平 滑;6 楼梯间现浇混凝土休息 平台固定铰端处应按设计 要求预埋螺栓,并防 止偏 位;7 预制楼梯安装前,应检 查楼梯构件平面定位及标 高,宜设置调平 装置;就 位后,应 及时调 整并 固定。5.5 钢结 构工 程 5.5.1 钢结 构表 面锈 蚀的 防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3 1 钢结构涂装前应按照设 计除锈等级彻底除锈,并 应清除焊渣、毛 刺和 飞溅 等附 着物;2 涂 装 施 工 环 境 温 度 宜 为 5 38,相 对 湿 度 不 宜 大 于85%;3 在现场拼装焊缝施焊完 毕应处理焊缝周边及焊
34、缝 热影响区域后,及时 进行 分层 涂装;4 及 时补 涂施 工过 程中 损 坏的涂 装层。5.5.2 钢结 构焊 接质 量缺 陷的防 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 正 确选 用与 构件 母材 相 匹配的 焊接 材料,应 按其 产品说 明 书及焊 接工 艺文 件的 规定 进 行烘 焙;2 焊 接前 应清 理焊 接部 位,去除 油污、锈 迹等 杂质;3 低温焊接时,应根据焊 接工艺评定报告确定焊前 预热、焊后保温 工作。5.5.3 钢结 构安 装超 差的 防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 基 础的 轴线 标志 和标 高 基准点 应准 确齐 全;2 垂 直度 偏差,宜 在柱 脚 和基础 之间 打入 钢楔
35、 调正;3 位 移偏 差宜 采用 千斤 顶 调正;4 标高偏差宜采用千斤顶 或丝杠调正,然后增减垫 板达到设计要求。5.5.4 钢结 构高 强螺 栓施 工不规 范的 防控 应符 合下 列要求:1 检 查螺 栓孔 的孔 径尺 寸,应 清除 飞边、毛刺、焊接 飞溅物;2 安 装高 强螺 栓时,严 禁 强行穿 入,严禁 气割 扩孔;3 高强螺栓紧固顺序应从 接头刚度较大的部位向约 束较小的方向,从栓 群中 心向 四周 进行紧 固。5.5.5 钢结 构防 火构 造施 工不规 范 的 防控 应符 合下 列要求:1 防火涂装施工前,防腐 涂装基层不得有油污、灰 尘和泥砂等污垢,防 火涂 料与 防腐 油漆不
36、 应产 生化 学反 应;2 对承受冲击、振动荷载 的构件或涂层厚度过厚(大于等于40mm)的构件 施工 时,宜 在涂层 内设 置钢 丝网 与构 件相连;14 3 不得出现涂层干燥固化 不良,粘结不牢或粉化、空鼓、脱落等现 象;4 防火 涂料 涂层 厚度 应满 足设 计 要求 的耐 火极 限和 建筑 钢结构防 火技 术规 范GB 51249 的 相关 规定。5.6 砌体 工程 5.6.1 洞口 构造 做法 不准 确的防 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 当 门窗 洞上 口至 梁、板 底距离 小 于 200mm 时,过梁应与 结构梁、板 混凝 土同 时浇 筑。上 料口、施工 洞封 堵时,顶 端宜 采用
37、微膨胀细 石混 凝土 填实;2 门 窗洞 口应 设置 实心 砖 或预制 混凝 土块,用于 固定 门窗体,门窗洞 口 200mm 范围内砌 块宜采 用不 低于 MU10.0 混凝土 实心 砖砌筑,如采 用空 心砌 块,应用不 低 于 C20 细 石混 凝 土灌实;3 宽 度超 过 300mm 的洞口上部,应设 置钢 筋混 凝 土过梁,过梁两端 伸入 砌体 长度 不 小 250mm;4 在砌体墙上留置临时施 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 墙面不应小于 500mm,洞口净宽 不 应超 过 1m,并正 确留 置拉 结筋;5 当 有 门 窗 洞 口 的 填 充 墙 末 端 至 门 窗 洞 口 边 距 离 小
38、于240mm 时,宜采用钢筋混 凝土结构,消防箱预 留洞 口宜设混凝 土边框。5.6.2 墙体 埋设 线管、线盒 和线槽 处出 现裂 缝的 防控 应符合 下列 要求:1 管、线、盒 施工 前应 深 化设计,合 理布 置,避免 交叉;2 管 线宜 随砌 随预 埋,若 未预埋 管线 时,宜 使用 锯 槽机开 槽,不应开 凿横 槽、斜 槽,沟 槽应分 层填 抹,与 墙体 平 齐后再 挂钢 丝网或粘贴 耐碱 玻璃 纤维 网格 布进行 底层、面 层抹 灰;3 当墙体内同一部位穿过 多根管线时,应在砌体墙 内加设拉结钢筋,宜 用微 膨胀 混凝 土灌实。15 5.6.3 砌体 拉结 筋设 置不 规范的 防控
39、 应符 合下 列要 求:1 填 充墙 应沿 框架 柱全 高 设置间 距不 大 于 500mm 的 2 6 拉结筋(墙厚 大于 240mm 时 设置 3 6 拉 结筋),拉结 筋伸入 墙内 的长度,抗震 设 防 6、7 度 时 宜沿墙 全长 贯通,8 度时 应全长 贯通;2 当 拉结 筋采用 HPB300 钢筋时,拉 结筋 末端 设 180 弯钩,当拉结 筋采 用 HRB335、HRB400 钢筋 时,拉 结筋 末 端可 不 设弯 钩;3 墙体拉结筋的连接:采 用焊接接头时,单面焊的 焊接长度应为 10d;采 用 绑 扎 搭 接 连 接 时,搭 接 长 度 应 为 55d 且 不 小 于400m
40、m;4 当 采用 后植 锚固 拉结 方 式时,应经 设计 同意,并 应 满足 混凝土结 构后 锚固 技术 规程 JGJ 145 的 规定。用 于植 筋的钢 筋应 使用热轧 带肋 钢筋 或全 螺纹 螺杆,不 得使 用光 圆钢 筋和 锚入部 位无 螺纹的螺 杆;5 后 植拉 结筋 最小 锚固 长 度,应 取 0.3ls、10d、100mm 三者之间最 大值;6 用于植筋的有机胶粘剂 应采用改性环氧树脂类或 改性乙烯基酯类 材料,其 固化 剂不 应使用 乙二 胺。5.6.4 填充 墙与 梁板 结合 处施工 不规 范的 防控 应符 合下列 要求:1 砌筑施工前,进行排砖 二次深化设计,施工实体 与二次
41、设计相符;2 填 充墙 体接 近梁、板底 时,宜预 留 3/4 标准 砖高 度 的空隙,应至少 间 隔 14d 后,再 用 45 60 斜砖挤砌;3 墙 与梁、柱等“三角”空隙处 宜采 用预 制混 凝土“三角 块”砌筑;4 填 充墙 与梁、板底 不采 用顶砖 斜砌,当缝 隙大 于 25mm 时,宜采用 微膨 胀混 凝土 塞实;当 缝隙 小于 或等 于 25mm 时,宜采 用膨胀砂浆 塞实。16 6 建筑装饰 装修工 程 6.1 楼(地)面面 层铺 设 工程 6.1.1 楼(地)面砖 面层 施工质 量缺 陷的 防控 应符 合下列 要求:1 在 铺贴 前,应对 砖浸 水 湿润晾 干待 用;2 在胶
42、凝材料结合层上铺 贴砖面层时,砖面层应干 净,使用的各类 胶凝 材料 应拌 制均 匀,铺 贴应 在胶 凝材 料凝 结前完 成;3 铺设面层前,水泥类基 层应采取适当湿润方式,且保证表面平整、洁 净、无起 砂、无掉皮 等现 象;4 砖面层铺设时锤击应覆 盖砖表面,对于结合层缺 少的部位及时填 充,复验 合格 后粘 贴;5 在砖面层铺设后,表面 应覆盖、湿润,养护时间 应符合标准要求。6.1.2 水泥 砂浆 楼(地)面 面层施 工质 量缺 陷的 防控 应符合 下列 要求:1 基层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并不得有积水,若 基层表面光滑,需凿 毛处 理或 涂刷 界面剂;2 铺 设整 体面 层时,大 面
43、积水泥 类面 层应 设置 分格 缝;3 砂浆面层的抹平工作应 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压光 工作应在水泥终 凝前 完成;4 面 层施 工后,宜 覆盖 薄 膜或洒 水养 护至 少 7 天。6.1.3 木地 板施 工质 量缺 陷的防 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 面层铺设在水泥类基层 上,其基层表面应坚硬、平整、洁净、不 起砂,宜 设置 隔离 层;2 面层施工前应进行板块 预排,非整块面层应设置 在房间四周,施 工宜 从房 间最 远端 向门口 处铺 贴;17 3 地板面层铺设时,相邻 板材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与柱、墙之间 根据 现场 实际 情况 应留有 合适 的空 隙,靠 近门 口处宜 设伸 缩缝,并 设
44、置 扣条 过渡;4 面层采用粘、钉工艺时,接缝应对齐,粘、钉应 严密,缝隙宽度 应均 匀一 致,表面 应洁净、无 溢胶 现象;5 当面层采用无龙骨空铺 法施工时,应在面层与柱、墙之间加设金 属弹 簧或 木楔 子;6 大 面积 铺设 地板 面层 时,应分 段铺 设,并设 置分 段缝;7 与厕浴间、厨房等潮湿 场所相邻的木地板面层的 连接处,应做防 水(防潮)处 理。6.2 一般 抹灰 工程 6.2.1 室内 抹灰 层施 工质 量缺 陷 的防 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 对基体存在的缺陷进行 处理,并将表面尘土、污 垢、油渍等杂物 清理 干净;2 抹灰前混凝土墙体应做 界面处理,宜对砌体基体 提前
45、进行浇水湿 润,施工 时,基层 表面不 得有 明水;3 不同材质基体交界处、墙体管线槽处及施工洞口 接茬处应采用金 属网 或耐 碱玻 璃纤 维网格 布进 行加 强处 理;4 抹 灰砂 浆厚 度大于 10mm 时,应分层 抹灰,且 应 在前一 层砂浆凝 结硬 化后 再进 行后 一层抹 灰,每层 砂浆 应分 别压实、抹 平,且抹平 应在 砂浆 凝结 前完 成,必 要时 应采 取加 强措 施;5 抹 灰砂 浆层 凝结 后应 及 时保湿 养护。6.3 外墙 涂饰 工程 6.3.1 外墙 涂饰 开裂 的防 控应符 合下 列要 求:1 外 墙涂 饰基 层找 平层 应 平整、坚 实、牢 固,无 起皮 和裂缝
46、,18 基层需 设增 强网 的,应铺 贴平整、不 得皱 褶外 露,砂 浆抹压 应密 实,不得空 鼓;2 抹灰基层在用腻子找平 或直接涂饰涂料前,宜涂 刷抗碱封闭底漆;3 涂 层与 其他 装饰 材料、设备衔 接处 应吻 合,严密;4 外 墙涂 饰应 涂饰 均匀,不得有 漏涂、透 底、起皮 等现象。6.3.2 外 墙 玻 璃 纤 维 增 强 混 凝 土 构 件 造 型 开 裂 的 防 控 应 符 合 下 列要求:1 应根据玻璃纤维增强混 凝土构件造型特点按位置 顺序进行堆放,应避 免 构 件产 生变 形、破 损或 开裂;2 横向尺度大的玻璃纤维 增强混凝土构件应采用两 点或多点吊装,吊点 设置 应
47、平 衡;3 紧固件规格应根据计算 确定,可承受自重和设计 要求的附件重量 并应 能将 重力 可靠 地传递 到主 体结 构;4 每个玻璃纤维增强混凝 土构件均应独立与主体结 构或支承结构连 接,不得 承受 上部 或临近 玻璃 纤维 增强 混凝 土构件 的荷 载。6.4 轻质 隔墙 工程 6.4.1 板材 隔墙 板板 缝开 裂的防 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 墙体设计施工要求应符 合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 术规程JGJ/T 157 的规 定。隔墙 板 之间板 缝在 填缝 前应 用毛 刷蘸水 湿润;2 墙板间互 相挤实,板 厚 150mm 以上的应采用 企口拼装 靠拢,板缝 满刮 胶粘 剂,并 及时清
48、理挤 出的 胶粘 剂,板缝宽 度控 制在10mm 内,墙板 平面 安装 平整度 误差 不应 大 于 3mm;3 板与其他墙体或楼板接 缝处及门洞处均粘贴接缝 带不应小于 200mm,板间接 缝处 粘 贴接缝 带不 应小 于 100mm;4 T 形、L 形板墙 之间 连 接应采 用 长 200mm,间距 500mm 的6 钢筋 固定。十 字型 板墙 连接应 采用 U 型卡,并 用 8 膨胀 螺栓19 把 U 型 卡与 墙板 固定牢 靠。6.4.2 板材 隔墙 板与 结构 连接不 牢的 防控 应符 合下 列要求:1 墙 体设计施工要求应符 合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 术规程JGJ/T 157 的规定。板
49、材隔墙 板的净高 度应比安 装高度 小 20 mm 30mm;2 在 墙顶 的拼 合面 先刷 一 道建筑 胶,再刮 满胶 粘剂;3 板 上端 卡入 U 型钢 板 卡内,U 型 卡用 膨胀 螺栓 固定在 混凝土梁板 上。板底 楔入 木楔,板底 缝隙 用 C20 微 膨胀 细石混 凝土 填实;4 墙 板间 相互 挤实,板 缝 宽控制 在 10mm 内,隔墙 板要依 次安装,严禁 空板 安装。20 7 屋面工程 7.1 保护 层工 程 7.1.1 保护 层施 工质 量缺 陷的防 控应 符合 下列 要求:1 宜 选用 预拌 混凝 土、预 拌砂浆,混 凝土 强度 不低 于 C20,砂浆强 度不 低 于
50、M15,并 严格控 制 混 凝土 坍落 度;2 混凝土保护层内配双向 钢筋网片时,钢筋网片宜 放置在混凝土保 护层 的中 间位 置,并在分 格缝 处断 开;3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保护 层表面应抹平压光,不得 有裂纹、脱皮、麻面、起 砂等 缺陷;4 保护层应设置分格透缝,严禁做假缝或后切缝。混凝土保护 层 分 格 缝 纵 横 间 距 宜 不 大 于 1.2m,分 格 缝 的 宽 度 为 10mm 20mm,分格缝应用聚乙 烯 塑料棒填塞,上面 用聚氨 酯或沥青油 膏嵌填严 密。7.2 防水 层工 程 7.2.1 卷材 防水 层施 工不 规范的 防 控 应符 合下 列要 求:1 卷材防水层基层应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