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91.140.90 CCS Q 78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520 2022 代替 DB11/T 1520 2018 在用电梯 安全风险 评估规范 Rules for exiting lift safety risk assessment 2022-06-21 发布 2023-01-01 实施 北 京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11/T 1520 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安 全风 险评 估流 程.2 5 评 估前 准备.2 6 风 险分 析.3 7 风 险评 价.4 8
2、 确 定综 合安 全状 况等 级 及结论.5 9 资 料查 验.6 10 提 出消 除隐 患和 降低 风险的 措施.6 11 出 具安 全风 险评 估报 告.7 附录A(规范 性)项 目评价.8 附录B(规范 性)查 验项目.40 附录C(资料 性)报 告格式.43 参考文 献.59 DB11/T 1520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 准化 文件 的结 构和 起草规 则的 规 定起草。本文件 代替DB11/T 1520 2018 电梯 安全 风险 评估 规范,与DB11/T 1520 2018 相 比,除结 构 调整和编
3、 辑性 修改 外,主要 技术变 化如 下:a)增加了 部分 术语 及定 义(见 3.1),删除了 部分 术语 及定 义(见 2018 年版 3.1、3.2);b)删除了 原标 准中 对被 评估 电梯的 基本 要求 部分(见2018 年版 的第4 章);c)对安全 风险 评估 程序 进行 了调整,包括 风险分 析、风险评 价、确 定综合 安全 状况等 级及 结论 等(见 第6 章、第 7 章、第 8 章等,2018 年版 5.4、5.5);d)对附录 部分 内容 进行 了调 整(见 附 录A、附录B、附录 C,2018 年版 附 录A、附录 B)。本文件 由北 京市 市场 监督 管理局 提出 并
4、归 口。本文件 由北 京市 市场 监督 管理局 组织 实施。本文件 起草 单位:北京 市 特种设 备检 验检 测研 究院、北 京市 轨道 交通 建设 管 理有限 公司、中国 铁路北京局 集团 有限 公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王小 轮、夏 立荣、陈辰、张 硕、刘靖波、马 超群、卞佳、贾 鑫哲、高鹏、李立、薛艳梅、韩 志国、闻 立江、张毅、赵 汝锋。本文件 及其 所替 代文 件的 历次版 本发布 情况 为:2018 年 首次 发布 为DB11/T 1520 2018;本 次为 第一 次修 订。DB11/T 1520 2022 1 在 用电梯 安全风险 评估规 范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在
5、用电 梯的 安全风 险评 估流 程,包 含 评估前 准备、风险 分析、风险评 价、确 定综 合安 全状况等 级及 结论、资 料查 验、提 出消 除隐 患和 降低 风险的 措施、出 具安 全风 险评估 报告 等具 体过 程。本 文件适 用于可 正常 运行的 额定速 度不大 于6.0 m/s 的 曳引驱 动乘客 电梯、自动 扶梯与 自动人 行道 的安 全风险 评估。对于曳引驱 动载货 电梯、额 定速度大 于6.0 m/s 的曳引 驱动乘客 电梯安 全风险评 估可参照本文件 执行。本文件 不适 用于 斜行 电梯、液压 电梯 和杂 物电 梯。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 文件 中的内 容通过文中 的规
6、范 性引用而 构成本文 件必不 可少的条 款。其中,注日 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 注日 期的 引 用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 改 单)适用 于 本文件。GB/T 5226.1 2019 机械 电气安 全 机械 电气 设备 第1部分:通用 技术 条件 GB/T 7588.1 2020 电梯 制造与 安装 安全 规范 第1 部分:乘客 电梯 和载 货电 梯 GB/T 10058 2009 电梯 技 术条件 GB/T 10059 电 梯试 验方 法 GB 14048.4 低 压开 关设 备 和控制 设备 第4-1 部分:接触器 和电 动机 起动
7、器 机电式 接触 器和 电动 机起动器(含 电动 机保 护器)GB 16754 机械 安全 急 停功能 设 计原 则 GB 16899 2011 自 动扶 梯 和自动 人行 道的 制造 与安 装安全 规范 GB/T 20900 2007 电梯、自动扶 梯和 自动 人行 道 风险评 价和 降低 的方 法 GB/T 23821 2009 机械 安 全 防 止上 下肢 触及 危险 区的安 全距 离 GB/T 31821 2015 电梯 主 要部件 报废 技术 条件 GB/T 37217 2018 自动 扶 和人行 道主 要部 件报 废技 术条件 TSG 08 特 种设 备使 用管 理 规则 TSG
8、T5002 电梯 维护 保养 规则 TSG T7001 电梯 监督 检验 和定期 检验 规则 曳引 与强制 驱动 电梯 TSG T7005 电梯 监督 检验 和定期 检验 规则 自动 扶梯与 自动 人行 道 3 术语 和 定义 下列 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设备本 体 equipment body 涉及电 梯安 全运 行及 作业 人员人 身安 全的 电梯 机电 部件所 构成 的整 体。DB11/T 1520 2022 2 4 安全风 险评 估流 程 安全风 险评 估流 程见 图1,主要包 括:a)评估前 准备;b)风险分 析;c)风险评 价;d)确定综 合安 全状 况等 级及
9、 结论;e)资料查验;f)提出消 除隐 患和 降低 风险 的措施;g)出具安 全风 险评 估报 告。图1 安全风 险评 估流 程 5 评估前 准备 5.1 确定评 估范 围 在安全 风险 评估 过程 开始 之前,评估 机构 应与 委托 方协商 确定 评估 目的 和范 围并书 面确 认。5.2 人员 5.2.1 评估机 构应 针对 安全 风险 评估对 象组 建评 估组,评 估组应 由 2 名及 以上 评估 人员组 成。5.2.2 评估组 组长 应具 有5 年及 以上电 梯相 关专 业技 术工 作经历,具 有副 高级 技术 职称及 以上 资格,并符合以 下基 本要 求:a)熟悉电 梯的 技术 要求
10、 和相 关法规 标准;评估前 准备 提出消 除隐 患和 降低 风险 的措 施 出具安 全风 险评 估报 告出具 风险分 析 风险评 价 确定综 合安 全状 况等 级及 结论 资料查 验 DB11/T 1520 2022 3 b)了解 安 全风 险评 估的 流程 和方法;c)具有保 障安 全风 险评 估公 正实施 的组 织能 力;d)当安全 风险 评估 不能 达成 一致时 具有 仲裁 能力;e)具 有审 核安 全风 险评 估报 告的能 力。5.2.3 安全风 险评 估人 员应 具 有2 年及 以上 电梯 检验、检 测、设 计、制造、安 装、修理(至 少1 项)相关的专 业技 术工 作经 历,并
11、具 有 与所 评估 的电 梯相 适应的 技术 能力 和经 验。5.3 仪器设 备 5.3.1 评估机 构应 配备 能够 满足 安全风 险评 估所 需要 的仪 器设备。5.3.2 仪器 设 备应 在计 量检 定合 格或校 准有 效期 内,必备 仪器设 备和 精度 应满 足 表1 要求。表1 必备仪 器设 备和 精度 仪器设备 曳引驱动乘客电梯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精度要求 电梯振动和起制动加减速度测试仪 对质量、力、距离、速度为1%;对加速度、减速度为2%;对电压、电流为5%;对温度为5;对记录设备应能检测到0.01s变化的信号。平衡系数检测仪 限速器测试仪 钢丝绳探伤仪 钢丝绳张力测试仪 万
12、用表 钳形电流表 绝缘电阻表 接地电阻表 转速表 声级计 照度计 温度计 游标卡尺 常用量具 砝码 注:符号 表示必备的仪器设备。6 风险分 析 6.1 风险识 别 应按照A.2、A.3 中的 项目 和要求 对设 备本 体相 关的 每个项 目进 行风 险识 别。6.2 伤害的 严重 程度 通过考 虑对 人身、财 产或 环境造 成的 伤害,严 重程 度应被 评估 为下 列之 一:a)1-高 死 亡、系统 损失 或严重 的环 境损 害;b)2-中 严 重损 伤、严重 职业病、主 要的 系统 或环 境损害;c)3-低 较 小损 伤、较轻 职业病、次 要的 系统 或环 境损害;DB11/T 1520
13、2022 4 d)4-可忽 略 不 会引 起伤 害、职 业病 及系 统或 环境 的损害。6.3 伤害发 生的 概率 等级 伤害发 生的 概率 等级 应被 评估为 下列 之一:a)A-频繁 在使 用寿 命内 很可能 经常 发生;b)B-很可 能 在 使用 寿命 内很可 能 发 生数 次;c)C-偶尔 在使 用寿 命内 很可能 至少 发生 一次;d)D-极少 未必 发生,但 在使用 寿命 内可 能发 生;e)E-不大 可能 在使 用寿 命内很 不可 能发 生;f)F-几乎 不可 能 概 率几 乎为零。6.4 风险等 级确 定 通过综 合衡 量严 重程 度(6.2)和 概率 等级(6.3)来 确定设
14、 备 本 体相 关的 每个 项目的 风险 等级,见 表2。表2 风险等 级 概率等级 严重程度 1-高 2-中 3-低 4-可忽略 A-频繁 1A 2A 3A 4A B-很可能 1B 2B 3B 4B C-偶尔 1C 2C 3C 4C D-极少 1D 2D 3D 4D E-不大可能 1E 2E 3E 4E F-几乎不可能 1F 2F 3F 4F 示例:根据表 2,如果严重程度和概 率等级分别为“1-高”和“B-很可能”,则风险等级为“1B”。7 风险评 价 基于设 备本 体相 关的 每个 项目的 风险 等级,通过 确 定对应 的“风 险类 别”来 评价 风 险。曳 引驱 动乘 客电梯、自动 扶
15、梯 与自 动人 行道风 险等 级所 对应 的风 险评价 见表3。表3 风险评 价 风险类别 风险等级 采取的措施 1A、1B、1C,2A 需要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消除隐患 1D,2B、2C,3A、3B 需要采取保护措施来降低风险 1E,2D、2E,3C、3D,4A、4B 宜采取保护措施来降低风险,在考虑解决方案和社会价值的实用性后,确定进一步采取保护措施是否适当a 1F,2F,3E、3F,4C、4D、4E、4F 不需要任何行动 a 社会可能不允许残留某些特 定的风险。然而,进一步的措施可能 使电梯的使用、维护等成为不切实际的或不可能的。示例:根据表 3,如果风险等级为“1B”,则风险类别为“”类。
16、DB11/T 1520 2022 5 8 确定综 合安 全状 况等 级及 结论 8.1 曳引驱 动乘 客电 梯 8.1.1 设备本 体的 评估 项目 宜 在A.2 的表 A.1A.16 中选 择,其中 风险 类别 为 I 类和 类的 项目 为必 评项目。8.1.2 评估人 员应 根 据GB/T 10059 和TSG T7001 等相 关标 准和规 范中 给出 的方 法对 设备本 体进 行风 险评估。8.1.3 评估机 构在 进行 评估 时,除含 项目 外,所评 估的 项目符 合评 估要 求或 无此 装置时,风 险类 别按类处 理;所评 估的 项目 不符合 评估 要求 时,应按 照 A.2 中表
17、 A.1A.16 所确 定的风 险类 别处 理。对于 含的项 目,对于 按 照 GB7588 1995 及更 早期 标准 生 产的曳 引驱 动乘 客电 梯,如果所 评估 项目 符合 评估 要求时,风 险类 别按 类 处 理,如果 所评估 项 目不 符 合评估 要求 或无 此装 置时,风 险类 别按 类 处理;对于按照 GB7588 2003 生产 的 曳引驱 动乘 客电 梯,如果 所 评估 项目 符合 评估 要求 时,风 险类 别按 类 处理,如果所 评估 项目 不符 合评 估要求 或无 此装 置时,应 按照A.2 中表 A.1A.16 所 确定的 风险 类别 处理。8.1.4 在确定 设备
18、本体 相关 的每 个项目 风险 情节 的风 险类 别后,曳引 驱动 乘客 电梯 按如下 方法 确定 综合安全状 况等 级:a)将四种 风险 类别 分别 按照 表 4 所 示规 则赋 值,假设(1,2,)Liv i n 为对应 于第i 个风 险情 节的 风险类别 取值,其 中n 为经风 险评估 发现 的风 险情 节的 总数。表4 曳引驱 动乘 客电 梯风 险类 别分值 风险类别 iv值 0-6-1 2 注:I 类风险为一票否决项,评分规则见公式(1)。b)按照公 式(1)计算 综合 安 全状况 得分:1100 020 0,niiiivv Xnv.(1)c)根据得 分情 况,按照 表 5 判断曳
19、引驱 动乘 客电 梯整 机综合 安全 状况 等级。表5 电梯整 机综 合安 全状 况等 级 X X=100 97X 100 85 X 97 0 X 85 X 0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正常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8.2 自动扶 梯与 自动 人行 道 8.2.1 设备本 体的 评估 项目 宜 在A.3 的表 A.17A.26 中 选 择,其 中风 险类 别 为I 类 和类 的项 目为 必评项目。8.2.2 评估人 员应 根 据GB 16899-2011 和TSG T7005 等相 关标准 和规 范中 给出 的方 法对设 备本 体进 行风险评估。DB11/T 1520 2022 6 8.2.3 评估
20、机 构在 进行 评估 时,除含 项目 外,所评 估的 项目符 合评 估要 求 或 无此 装置 时,风 险类 别按类处 理;所 评估 的项 目 不符合 评估 要求 时,应 按 照A.3 中表 A.17A.26 所 确定的 风险 类别 处理。对 于含的项 目,对于 按照 GB16899 1997 及更 早期 标准 生产的 自动 扶梯 或自 动人 行道,如果 所评估 项 目符 合评估要求 时,风险 类别 按 类处理,如果 所评估 项 目不 符 合评 估要 求或 无此 装置 时,风 险类 别按 类 处理;对于按 照 GB16899 2011 生产的 自动 扶梯 或自 动人 行道,如果 所评估 项 目符
21、 合评估 要求 时,风险 类别 按类处理,如果 所评估 项 目 不符合 评估 要求 或无 此装 置时,应 按照A.3 中表A.17A.26 所确定 的风 险类 别 处理。8.2.4 在确定 设备 本体 相关 的每 个项目 风险 情节 的风 险类 别后,自动 扶梯 与自 动人 行道按 如下 方法 确定综合安 全状 况等 级:a)将四种 风险 类别 分别 按照 表 6 所 示规 则赋 值,假设(1,2,)Liv i n 为对应 于第i 个风 险情 节的 风险类别 取值,其 中n 为经安 全风险 评估 发现 的风 险情 节的总 数。表6 自动扶 梯与 自动 人行 道风 险类别 分值 风险类别 iv值
22、 0-4-1 2 注:I 类风险为一票否决项,评分规则见公式(1)。b)按照公 式(1)计算 综合 安 全状况 得分。c)根据得 分情 况,按照 表 5 判断自 动扶 梯与 自动 人行 道综合 安全 状况 等级。8.3 综合安 全状 况结 论 评 估机构 根据确 定的设备 本体 综合 安全状况 等级,综 合存在 的风险和 降低风险 所采取 措施的可 行性,可以按 照下 列原 则给 出相 应的电 梯设 备本 体综 合安 全状况 结论:a)该电梯 系统 正常,使 用中 应 继续 加强 日常 维护 保养;b)该电梯 综合 安全 状况 等级 为一级 风险,宜 采取 防护 措施消 除或 降低 风险;c)
23、该电梯 综合 安全 状况 等级 为二级 风险,应 采取 防护 措施消 除或 降低 风险;d)该电梯 综合 安全 状况 等级 为三级 风险,应 立即 采取 防护措 施消 除或 降低 风险;e)该电梯 综合 安全 状况 等级 为四级 风险,应 立即 停止 使用,并采 取防 护措 施消 除严重 事故 隐患。9 资料查 验 9.1 基本要 求 评估机 构应 查验 使用 管理、日 常维 护保 养相关 资料 是否齐 全、有 效,资料 提 供单位 应对 资料 的真 实性负责。9.2 使用管 理资 料 评估机 构应 按照B.2 对使 用 管理相 关的 每个 项目 进行 资料查 验。9.3 日常维 护保 养资
24、料 评估机 构应 按照B.3 对日 常 维护保 养相 关的 每个 项目 进行资 料查 验。DB11/T 1520 2022 7 10 提出消 除隐 患和 降低 风险 的措施 评估机 构根 据设 备本 体综 合安全 状况 结论,结 合使 用管理、日常 维护保 养资 料查验 情况,提出消 除 隐患、风 险或 降低 风险 应采 取的措 施。消除 隐患、风 险或降 低风 险的 措施 应按 照以下 原则 提出:a)对于被 识别 出存 在隐 患或 风险的 部件,应采 取修 理、调 整等 措施 消除 隐患、风险或 降低 风险;如达到 GB/T 31821 2015、GB/T 37217 2018 或 产品
25、使用维 护说 明中 规定 的报 废技术 条件 的,需采取更 换相 应电 梯部 件来 消除隐 患、风险 或降 低风 险;b)对于出 厂时 符合 当时 标 准 的电梯,如缺 少或 不符 合 现行标 准所 规定 的安 全保 护装置(措施),应结合风 险类 别、技术 及 经济 可 行性,提 出加 装或 改进 安 全保 护装 置(措施)来 消 除或 降低 风险;c)对于被 识别 出的 风险,如 不能通 过相 关措 施消 除或 降低,应指 出遗 留风 险,并建议 采取 加强 维 护保养和 监护、增 加警 示标 志等措 施;d)对使用 管理、日 常维 护保 养方面 存在 的问 题,应提 出改进 建议。11
26、出具安 全风 险评 估报 告 11.1 安全风 险评 估报 告主 要内 容应包 括电 梯设 备概 况、主要仪 器设 备,设备 本体、使 用管 理和 日常维 护保养的 项目,安 全风 险评 估结论 和消 除隐 患、风险 或降低 风险 的措 施。11.2 安全风 险评 估结 论应 包括 设备本 体综 合安 全状 况结 论和对 使用 管理、日常 维 护保养 提出 的改 进建 议。11.3 安全风 险评 估报 告应 由安 全风险 评估 人员 填写,安 全风险 评估 报告 的结 论页 应有安 全风 险评 估人 员、评估组 长的 签字 和评 估机 构的公 章。11.4 安全风 险评 估报 告格 式和 内容
27、参 见附 录C。11.5 安全风 险评 估报 告宜 在评 估工作 结束 后5 个工 作日 内出具。DB11/T 1520 2022 8 A A 附 录 A(规范 性)项目评 价 A.1 总则 评 估机构 应依据 本文件,对 曳引驱 动乘客电 梯、自动 扶梯与 自动人行 道的项目 进行现 场检查及 试验,给出相 应单 个项 目的 评估 结果,单个 项目 的评 估结 果分为“符 合”、“不 符 合”或 者“无此 项”。A.2 曳引驱 动乘 客电 梯评 价内 容与要 求 A.2.1 机房区 域 机房区 域 的 评价 包含 表A.1 的内容。表A.1 机房区 域评 价项 目与 要求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28、 评价项目要求 未达到评价项目要求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1 机房及滑轮间的环境 机房及滑轮间 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 5 40 之间;电源输 入电压波动在额定电压值7%的范围内;环境 空气中没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机房应有适当的通风;机房应配有灭火器;机房不应漏雨。3 D 2 通道与通道门 a)应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通道,采用梯子作为通道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通往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的通道不应高出楼梯所到平面 4m;2)梯子必须固定在通道上而不能被移动;3)梯子高度超过 1.50m 时,其与 水平方向的夹角应在 6575 之间,并且不易滑动或者翻转;4)靠近梯子顶
29、端应设置容易握到的把手。b)通道应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c)机房通道门的宽度应不小于0.60m,高度应不小于2.00m,并且 门不得向房内开启,门应装有带钥匙的锁,并且可以从机房内不用钥匙打开。3 D 3 机房及滑轮间警示标识 a)在通往机房和滑轮间的门或活板门的外侧应设有警示标识,警示标识类似形式为:“电梯机器 危险 未经允许禁止入内”;b)对于活板门,应设有提醒使用者谨防坠落的警示标识,形式为:“谨防坠落 重新关好活板门”。3 C 4 机房和滑轮间的防滑 机房和滑轮间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如抹平混凝土、波纹钢板等。3 D 5 地面高度差和凹坑 a)机房地面高度不一且相差大于0.50m 时,应设
30、置楼梯或台阶,并 设置护栏;b)机房地面有任何深度大于0.05m,宽度介于0.05m 和0.50m 之间 的凹坑或槽坑时,均应盖住(本要求仅适用于需要有人员工作的区域或在不同工作地点移动时的区域)。3 D 6 地面开口 地面开口(包括用于电缆穿过的开孔)应采用凸缘,该凸缘应凸 出楼板或完工地面至少 50mm。3 D DB11/T 1520 2022 9 表A.1 机 房区 域评 价项 目 与要求(续)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评价项目要求 未达到评价项目要求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7 照明和插座 a)机房和滑轮间应设置永久安装的电气照明,人员需要工作的任何地方的地面照度至少为200lx,工作
31、区 域之间供人员移动的地面照度至少为50lx;b)在机房和滑轮间内靠近入口(或多个入口)处的适当高度应设有一个开关,控制机房和滑轮间照明;c)机房和滑轮间内应至少 设置一个2PPE 型电源插座;d)应在主开关旁设置控制井道照明、轿厢照明和插座电路电源的开关。2 D 8 机房噪音 a)对于额定速度小于等于2.5m/s 的电梯,在额定速度运行时机房内平均噪声值小于等于80dB;b)对于额定速度大于2.5m/s 的电 梯,在额定速度运行时机房内平均噪声值小于等于85dB。3 D 9 旋转部件的安全防护 a)对可能产生危险并可能接近的旋转部件,必须提供有效的防护。但带有防护装置的曳引轮、盘车手轮、制动
32、轮及任何类似的光滑圆 形部件除外。这些部件应涂成黄色,至少部分地涂成黄色;b)所采用的防护装置应能见到旋转部件且不妨碍检查与维护工作。若防护装置是网孔状,则其孔洞尺寸应符合GB/T 23821 2009 中4.2.4.1 表4 的要求。2 D 10 限速器 限速器应有有效期内的校验报告,且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a)运行中有异响;b)传动部件严重锈蚀;c)轴承损坏导致限速器轮转动不灵活;d)限速器座变形;e)限速器绳表面油污严重;f)限速器钢丝绳达到GB/T 31821 2015 中4.4.2 的报废技术条件。1 C 11 作用于钢丝绳系统的减速元件(如夹绳器等)作用于钢丝绳系统的减速元件不应出
33、现下列情况之一:a)触发联动机构卡阻或损坏;b)钳体或制动弹簧出现塑形变形、裂纹或断裂;c)夹紧件严重磨损或锈蚀;d)夹紧件擦碰钢丝绳;e)复位装置卡阻或损坏。1 C 12 机房和滑轮间的专用 机房或滑轮间不应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也不应设置非电梯用的线槽、电缆或装置。3 D 13 金属支架或吊钩 在机器空间以及在井道顶端(如果有必要)的适当位置应设 置具有安全工作负荷标志的一个或多个悬挂点,用于较重设备的吊装。2 D A.2.2 减速箱 和曳 引轮 减速箱 和曳 引轮 的评 价包 含表A.2 的 内容。DB11/T 1520 2022 10 表A.2 减速箱 和曳 引轮 评价 项目 与要求
34、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评价项目要求 未达到评价项目要求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1 减速箱箱体 不应出现裂纹。2 D 2 减速箱固定 固定结构应牢固,无严重锈蚀,或无影响安全运行的损坏。2 D 3 传动结构 a)传动轴、轴承、键或键槽无影响安全运行的损坏,无异常噪音;b)蜗轮副、斜齿轮、行星齿轮无影响安全运行的轮齿塑性变形、折断、裂纹、齿面点蚀、胶合或磨损等形式的严重失效。1 D 4 渗漏油情况 有齿轮曳引机减速箱的箱体分割面、观察窗(孔)盖等处应 紧密连接,不允许渗漏油。3 D 5 齿轮油 a)齿轮油油位正常;b)齿轮油应清洁,应无污物或泡沫,无明显浑浊和变色;c)减速箱的油温不应超过
35、85;滚 动 轴 承 的 温 度 不 应 超 过95,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超过80。3 D 6 曳引轮 a)绳槽不应过度或不正常磨损;b)绳槽不应有缺损;c)轮槽不应被异物填充;d)不应出现裂纹。2 B A.2.3 电动机 电动机 的评 价包 含表A.3 的 内容。表A.3 电动机 评价 项目 与要 求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评价项目要求 未达到评价项目要求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1 轴承润滑 轴承润滑状况应良好。3 C 2 绝缘 a)定子绕组冷态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M;b)绝缘电阻的最小值应符合下表要求:标称电压/V 测试电压(直流)/V 绝缘电阻 M 安全电压 250 0.5 500 5
36、00 1.00 500 1000 1.00 2 B 3 电动机运转状况 电动机不得出现下列情况之一:a)绕组短路、断路、烧毁;b)外壳或基座有影响安全的破裂;c)轴承出现碎裂或影响运行的磨损;d)定子与转子发生碰擦;e)永磁电动机转子磁性材料脱落。2 C 4 保护 电动机的短路保护、过载保护、过热保护应有效。3 C 5 编码器 a)编码器应结构完整,安装可靠;b)编码器信号输出应正常。3 C A.2.4 制动器 制动器 的评 价包 含表A.4 的 内容。DB11/T 1520 2022 11 表A.4 制动器 评价 项目 与要 求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评价项目要求 未达到评价项目要求 严重程度
37、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1 制动器型式 机-电式制动器应符合下列要求: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当分两组装设。1 C 电梯正常运行时,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当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 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 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当防止电梯再运行。1 C 2 制动器结构检查 制动器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a)制动衬块严重磨损或者制动弹簧失效,导致制动力不足;b)受力结构件出现裂纹或者严重磨损;c)制动器电磁线圈防尘件破损;d)制动闸瓦(制动钳)以及制动轮(制动盘)工作面上有油污。1 C 3 工作状况 制动器应当动作灵活,制动时制动闸瓦(制动
38、钳)紧密、均 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制动盘)上,电梯运行时 制动闸瓦(制动钳)与制动轮(制动盘)不发生摩擦。2 C 4 制动器自监测装置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执行元件在使用驱动主机制动器的情况下,自监测包括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的验证和(或)对制动力的验证。对于采用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验 证和对制动力验证的,制动力自监测的周期不应大于 15 天;对于仅采用对机 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验证的,则在定 期维护保养时应检测制动力;对于仅采用对制动力验证的,则制动力自监测周期不应大于 24 小时。1 C A.2.5 救援装 置 救援装 置的 评价 包含 表A.5 的内容
39、。表A.5 救援装 置评 价项 目与 要求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评价项目要求 未达到评价项目要求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1 设置 紧急操作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如果向上移动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所需要的操作力不大于400N,电梯驱动主机可装设手动紧急操作装置;b)如果上述的力大于400N,机房内 应设置一个符合GB/T 7588.1 2020 中5.12.1.6 规定的紧急电动运行 装置;对于无机房电梯应设置:a)用于紧急操作和动态试验(如制动试验、曳引力试验、限速 器-安全钳联动试验、缓冲器试验及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试验等)的装置应当能在井道外操作;在停电或停梯故障造成人员被困时,相关人
40、员能够按照操作屏上的应急救援程序及时解救被困人员;b)应当能够直接或者通过显示装置观察到轿厢的运动方向、速度以及是否位于开锁区域;c)装置上应当设置永久性照明和照明开关;d)装置上应当设置停止装置。2 D 2 标志 a)电梯机房应有应急救援程序说明;b)在电梯驱动主机上接近盘车手轮处,应明显标出轿厢运行方向,如果手 2 D DB11/T 1520 2022 12 表A.5 救 援装 置评 价项 目 与要求(续)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评价项目要求 未达到评价项目要求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2 标志 轮是不能拆卸的,则可以在手轮上标出;c)在紧急电动运行按钮上或其近旁标出相应的运行方向;d)
41、松闸扳手涂成红色,盘车手轮是无辐条的并且涂成黄色,可拆卸盘车手轮放置在机房内容易接近的明显部位。2 D 3 功能有效性 a)装有手动紧急操作装置的电梯驱动主机,能够通过操纵手动松闸装置松开制动器,并且需要以一个持续力保持其松开状态;b)紧急电动运行装置依靠持续揿压按钮来控制轿厢运行,此按钮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按钮上或其近旁标出相应的运行方向;c)一旦进入检修运行,紧急电动运行装置控制轿厢运行的功能由检修控制装置所取代。2 C 4 平层标志 在机房内应易于检查轿厢是否在开锁区域。例如,这种检查 可借助于曳引绳或者限速器绳上的标记。3 D 5 手动松闸装置 手动松闸扳手不应出现严重变形或裂纹,手动
42、松闸扳手组件不应出现严重锈蚀、变形或裂纹,松闸钢丝绳不应出现严重锈蚀、卡阻或断裂。3 D 6 手动盘车装置 手动盘车手轮不应出现严重锈蚀、变形、裂纹或缺损,焊接 部位不应出现裂纹,盘车齿轮副啮合有效,盘车齿轮无裂纹或断齿。3 D 7 紧急电源装置 紧急电源装置的蓄电池不应出现以下情况之一:a)蓄电池出现漏液;b)蓄电池无法充电;c)充电后蓄电池电压低于正常工作电压,充电后蓄电池电量不能满足设计功能要求(如持续时间,轿厢移动距离等要求)。3 D 8 紧急报警装置 a)紧急报警装置采用的对讲系统不应采用临时接线连接方式。1)对于采用多局总线制对讲系统的紧急报警装置,应在中心控 制室张贴控制主机的使
43、用操作说明;2)对于采用外线拨号呼叫或分机拨号呼叫的紧急报警装置,应在明显位置张贴紧急报警号码;3)对于采用GSM 卡电梯对讲系统的紧急报警装置,应预存不少 于3 个号码并且在紧急报警装置启动后能够依次呼叫预存号码。b)紧急报警装置在通话期间应保持双方声音清晰、无明显振鸣现象。2 C A.2.6 供电设 备 供电设 备的 评价 包含 表A.6 的内容。表A.6 供电设 备评 价项 目与 要求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评价项目要求 未达到评价项目要求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1 供电电压 供电电压相对于额定电压的波动应在7%的范围内。3 C 2 总电源开关设置 a)每台电梯应当单独装设主开关,
44、主开关应当易于接近和操作;无机房电梯主开关的设置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如果控制柜不是安装在井道内,主开关应当安装在控制柜内,如果控 3 D DB11/T 1520 2022 13 表A.6 供 电设 备评 价项 目 与要求(续)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评价项目要求 未达到评价项目要求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2 总电源开关设置 制柜安装在井道内,主开关应当设置在紧急操作和动态测试装置上;2)如果从控制柜处不容易直接操作主开关,该控制柜应当设置能分断主电源的断路器;3)在电梯驱动主机附近 1m 之内,应当有可以接近的主开关或者符合要求的停止装置,且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b)主开关不得切断轿厢照
45、明和通风、机房(机器设备间)照明 和电源插座、轿顶与底坑的电源插座、电梯井道照明、报警装置的供电电路;c)主开关应当具有稳定的断开和闭合位置,并且在断开位置时能用挂锁或其他等效装置锁住,能够有效地防止误操作;d)如果不同电梯的部件共享一个机房,则每台电梯的主开关应当与驱动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等采用相同的标志。3 D 3 接地 a)供电电源自进入机房(机器设备间)起,中性导体(N,零线)与保护导体(PE,地线)应当始终分开;b)所有电气设备及线管、线槽的外露可以导电部分应当与保护导体(PE,地线)可靠连接;c)除AC 36V 或DC 60V 及以下安全 电压外的电气设备金属罩壳均应设有易于识别的
46、接地端,应有良好的接地;d)接地线应采用黄绿双色绝缘电线分别直接接至接地端上,不应互相串接后再接地。1 D 4 电动机和其它电气设备的保护 a)直接与主电源连接的电动机应进行短路保护;b)直接与主电源连接的电动机应采用自动断路器进行过载保护,该断路器应切断电动机的所有供电。3 C 5 接线 电梯动力线路和控制线路宜分离敷设或者采取屏蔽措施。3 C 6 绝缘性能 所有通电导体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当符合下述要求:标称电压 V 测试电压(直流)V 绝缘电阻 M 安全电压 250 0.5 500 500 1.00 500 1000 1.00 2 B A.2.7 电气控 制系 统 电气控 制系 统的 评
47、价 包含 表A.7 的内 容。表A.7 电气控 制系 统评 价项 目与 要求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评价项目要求 未达到评价项目要求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1 变频器 变频器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a)外壳破损存在触电危险;2 C DB11/T 1520 2022 14 表A.7 电 气控 制系 统评 价 项目与 要求(续)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评价项目要求 未达到评价项目要求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1 变频器 b)输入输出主回路电路板铜皮断裂;c)直流母线电容鼓包、漏液或明显烧坏;d)输入或输出、制动单元及制动电阻的接线端子和铜排出现严重的过热变形、拉弧氧化或腐蚀。2 C 2 相序
48、保护装置 应当具有断相、错相保护功能;电梯运行与相序无关时,可 以不装设错相保护装置。3 C 3 接触器(继电器)接触器(继电器)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a)外壳破损存在触电危险;b)当切断或接通线圈电路时,接触器不能正确、可靠地断开或闭合;c)接触器、继电器触点严重磨损或锈蚀;d)接触器(继电器)工作时有异常噪音。2 B 4 控制柜 控制柜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a)控制柜柜体严重锈蚀变形、损坏,导致柜内元器件无法固定和正常使用;b)控制柜内电气元件失效影响电梯运行,无法更换为同规格参数的元件,或更换替代元件后仍影响运行。注:包含能量回收装置、自动救援装置、群控柜、轿厢控制部分。2 D 5 可编
49、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PLC)不应出现 下列情况之一:a)外壳破损存在触电危险;b)主要单元、模块失效。注:不包括含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和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PESSRAL)2 D 6 导线和电缆 导线和电缆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a)护套出现开裂,导致导线外露;b)绝缘材料发生破损、老化;c)导线发生断裂或短路。2 C 7 传感器和检测开关 传感器或检测开关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a)输出信号异常,引起功能失效或误动作;b)外壳严重破损或变形。2 C 8 印制电路板 印制电路板不得出现下列情况之一:a)受潮进水,被酸碱等严重腐蚀,铜箔拉弧氧化、元件焊盘受 损或脱落等,导致功能失效;b
50、)外力折裂;c)严重烧毁碳化;d)有多处维修痕迹。2 D 9 安全开关 安全开关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a)安全开关的外壳破损,存在触电危险;b)安全开关触点严重锈蚀,影响正常运行;c)安全开关触点严重烧灼或接触不良;d)触发安全开关的机械装置失效;e)驱动安全触点的结构失效。2 C 10 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 a)在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上或者其附近应标明“旁路”字样,并且应标明旁路装置的“旁路”状态或者“关”状态;b)旁路时应取消正常运行(包括动力操作的自动门的任何运行),只有在检修运行或者紧急电动运行状态下,轿厢才能够运行,运行期间,轿厢上的听觉信号和轿底的闪烁灯应起作用;c)应能够旁路层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