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B61/T 307.2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 1 3 术 语和 定义 . 1 4 基 地规 划和 建设 . 1 5 茶 树种 植 . 2 6 土 壤管 理与 施肥 . 2 7 病 、虫 、草 害防 治 . 3 8 茶 树修 剪 . 4 9 鲜 叶采 摘、 处理 和储 运 . 4 10 投 入品 管理 . 5 11 生 产档 案记 录 . 6 附录A (资 料性 ) 茶树 主要病 虫害 的防 治指 标、 防治适 期及 推荐 使用 药剂 . 7 附录B (资 料性 ) 茶园 可使用 的农 药品 种及 其安 全使用 标准 . 9 附录
2、C (资 料性 ) 茶园 禁限止 使用 农药 . 10 DB61/T 307.2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果和 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 是 DB61/T 307 紫 阳富硒 茶生 产综 合体 的 第 2 部 分。DB61/T 307 已 经发布 了以 下部 分 : 第 1 部 分: 紫阳 富硒 茶生产 产 地环 境条 件; 第 2 部 分: 紫阳 富硒 茶生产 生 产技 术规 程; 第 3 部 分: 紫阳 富硒 茶生产 加 工技 术规 范; 第 4 部 分: 紫阳 富硒 茶生产 绿 茶质 量等 级; 第 5
3、部 分: 紫阳 富硒 茶生产 红 茶质 量等 级; 第 6 部 分: 紫阳 富硒 茶生产 白 茶质 量等 级。 本文件 代替DB61/T 307.4-2013 紫阳 富硒 茶 生 产技 术规程 。 与DB61/T 307.4-2013 相比, 除结 构 调整和 编辑 性改 动外 ,主 要技术 变化 如下 : a) 更改了 文件 的范 围( 见 第 1 章) ; b) 更改了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 见第 2 章) ; c) 更改了 术 语 和定 义(见第 3 章) ; d) 删除了 产 地环 境条 件 要 求,增 加了 茶 园环 境要 求 (见 4.1,2013 年 版的 4.1 ) ;更 改
4、了 茶园 规划 要求 (见 4.2,2013 年 版的 4.2 ) ;更 改了 茶园 道 路和水 利系 统 要求 (见 4.3,2013 年 版的 4.3 ) ; 删除 了 茶 树品 种选 择 要 求, 增加了 茶 园开 垦要求 (见 4.4, 2013 年版的 4.4 ) ; 更 改了 茶园 生态 建设 要求 (见 4.5,2013 年 版的 4.5); e) 删除了 茶 园开 垦 要 求, 增加了 品 种选 择要 求 (见 5.1, 2013 年 版的 5.1 )和 种 植方 法要 求 (见 5.2); f) 更改了 土 壤管 理 要 求 ( 见 6.1,2013 年版 的 6.1 ) ;
5、 更改了 施肥 要 求 ( 见 6.2,2013 年版 的 6.2); g) 增加了 防 治原 则 要 求 ( 见 7.1,2013 年版 的 7.1 ) ; 更改了 农 业防 治 要 求 ( 见 7.2,2013 年版 的 7.2 ) ; 更改 了 物 理防 治 要 求( 见 7.3,2013 年版 的 7.3 ) ;更 改了 化 学防 治 要 求( 见 7.5,2013 年版 的 7.5); h) 更改了 茶 树修 剪 要 求( 见第 8 章,2013 年版 的第 8 章) ; i) 更改了 茶 叶采 摘 要 求( 见第 9 章,2013 年 版的 第 9 章) ; j) 增加了 投 入品
6、 管理 要求 (见 第 10 章) ; k) 增加了 生 产档 案记 录 要 求(见 第 11 章 ) ; l) 删除了 附录 A ( 规范 性 附录) 茶园 宜使 用的 肥料 (见 2013 年版 的附 录 A); m) 更改了 附录 B (资 料性 附录 ) 茶 园主 要病 虫害 的 防治指 标 、 防 治适 期及 推 荐使用 药剂 要求 (见附 录 A,2013 年版 的附 录 B); n) 更改了 附录 C (规范 性 附录)茶 园可使 用的农 药 品种及其 安全标 准 要求 (见附 录 B,2013 年版的 附 录 C); o) 增加了 附录 C ( 规范 性 )茶园 茶园 禁限 止
7、使 用农 药 ( 见附 录 C)。 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 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 。 本文件 由紫 阳县 茶业 发 展 中心提 出。 本文件 由陕 西省 农业 农村 厅归口 。 DB61/T 307.2 2021 III 本文件 起草 单位 : 紫 阳县 茶 业发展 中心 、 陕 西省 产品 质 量监督 检验 研究 院、 陕西 省 园艺技 术工 作站 、 紫阳县 市场 监督 管理 局。 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 : 吴 世 明、 张建 成、 任华 江 、 孙 越 赟、 苏京 晶、 李尤 学 、 聂 旺 、 冯 茂询 、 邱 红英 、 马东
8、、 饶伟 、刘 轲、 千小 绵、周 欣。 本文件 由紫 阳县 茶业 发展 中心负 责解 释。 本文件 及其 所代 替文 件的 历次版 本发 布情 况为 : 2003 年 首次 发布 为DB61/T 307.4 6-2003 ,2013 年第一 次修 订。 本 次为 第二 次修 订。 联系信 息如 下: 单位: 紫阳 县茶 业发 展中 心 电话:0915 4422936 地址: 陕西 省安 康市 紫阳 县城紫 府路 县移 民局 一楼 邮编:725300DB61/T 307.2 2021 1 紫 阳富硒 茶生产 第 2 部分 : 生产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紫 阳富 硒茶 生产过 程
9、中 的基 地规 划和 建设 、 茶 树种 植、 土壤 管 理和施 肥 、 病 虫草 害防 治、茶 树修 剪、 鲜叶 采摘 、处理 和储 运、 投入 品管 理、生 产档 案记 录。 本文件 适用 于紫 阳富 硒茶 生产中 的田 间生 产管 理。 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 。 其 中 ,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 仅该日 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 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 件, 其 最新 版本 (包 括 所 有 的修改 单) 适用 于本 文件 。 GB 11767 茶树 种苗 GB/T 8321 农药 合理
10、 使用 准则( 所有 部分 ) GB/T 15063 复 混肥料 ( 复合肥 料) GB/T 18877 有机 无 机 复混肥 料 NY 227 微 生物 肥料 NY 525 有 机肥 料 NY/T 225 机械 化采 茶技 术规程 NY/T 1276 农药 安全 使用 规范 总则 DB61/T 307.1 紫 阳富 硒 茶生产 产 地环 境条 件 3 术语和 定义 本文件 没有 需要 界定 的术 语和定 义。 4 基地规 划和 建设 4.1 环境 4.1.1 宜选择 坡度 在 35 以下的 地 块,应 远离 化工 厂和 有毒 土壤、 水质 、气 体等 污染 源。 4.1.2 产地环 境条 件
11、应 符 合 DB61/T 307.1 的 规定 。 4.2 规划 茶园规 划应 有利 于保 护和 改善茶 区生 态环 境、 维护 茶园生 态平 衡和 生物 多样 性, 发 挥茶 树良 种的 优 良性状 。 4.3 道路和 水利 系统 4.3.1 根据规 模、 地形 和地 貌等 条件, 设置 道路 系统 ,包 括主道 、支 道、 步道 和地 头道, 便于 运输 和 茶园机 械作 业。 DB61/T 307.2 2021 2 4.3.2 建立能 蓄能 排的 水利 系统 ,宜建 立茶 园节 水灌 溉系 统。 4.4 茶园建 设 4.4.1 茶园开 垦应 注意 水土 保持 ,根据 不同 坡度 和地 形
12、, 选择适 宜的 时期 、方 法和 施工技 术。 4.4.2 平地和 坡 度 15 以下 的缓 坡 地等高 开垦 ;坡 度 在 15 以 上时, 宜建 筑内 倾等 高梯 级园地 。 4.4.3 开垦深 度宜 在 50 cm 以上 ,在此 深度 内有 明显 障碍 层(如 硬塥 层、 网纹 层或 犁底层 )的 土壤 应 破除障 碍层 ,清 除石 块、 树(草 )兜 及树 (草 )根 4.4.4 茶园四 周或 茶园 内不 适合 种茶的 空地 宜植 树造 林, 茶园的 上风 口应 营造 防护 林,主 要道 路、 沟 渠两边 种植 行道 树, 梯壁 坎边种 草。 4.4.5 集中连 片的 茶园 可适 当
13、种 植乔木 遮阴 树, 遮光 率控 制在 10 % 30 % 。 4.4.6 缺株断 行严 重、 覆盖 度低 于 50 % 的茶 园, 补 植缺 株 , 合理 剪、 采、 养, 提 高 茶园覆 盖度 。 树 龄 大、品 种老 化的 茶园 应改 植换种 。 5 茶树种 植 5.1 品种选 择 5.1.1 选择适 应当 地气 候、 土壤 和所制 茶类 并符 合国 家有 关规定 的优 良茶 树品 种。 5.1.2 合理配 置早 、中 、晚 生品 种,种 苗质 量应 符 合 GB 11767 的规 定。 5.1.3 从国外 引种 时, 应进 行植 物检疫 并符 合 GB 11767 的 规定。 5.2
14、 种植方 法 5.2.1 平地茶 园宜 直线 种植 ,坡 地茶园 宜等 高种 植; 采用 单行条 植或 双行 条植 方式 种植, 满足 田间 机 械作业 要求 。单 行条 植行 距 130 cm 150 cm 、株 距 30 cm ;双行 条植 行距 150 cm 、列距 30 cm 、株 距 30 cm ,每穴 定植 1 株2 株。 5.2.2 种植前 应施 足底 肥, 宜以 有机肥 和矿 物源 肥料 为主 ,底肥 深度 宜 在 30 以 上。 5.2.3 种植茶 苗根 系离 底 肥 10 以上 ,防 止底 肥灼 伤茶 苗。 6 土壤管 理与 施肥 6.1 土壤管 理 6.1.1 应定期 监
15、测 土壤 肥力 水平 和重金 属元 素含 量。 根据 检测结 果, 有针 对性 地采 取土壤 改良 措施 。 对于土 壤重 金属 等污 染物 含量超 标的 茶园 应退 茶还 林。 6.1.2 采用地 面覆 盖等 措施 提高 茶园的 保土 保肥 蓄水 能力 ,植物 源覆 盖材 料( 草、 修剪枝 叶和 作物 秸 秆等) 应未 受有 害或 有毒 物质的 污染 。 6.1.3 采用合 理耕 作 、 施 用有 机 肥等方 法改 良土 壤结 构 。 耕作时 应考 虑当 地降 水条 件, 防止 水土 流失。 土壤深 厚、 松软 、肥 沃, 树冠覆 盖度 大, 病虫 草害 少的茶 园可 实行 减耕 或免 耕
16、。 6.1.4 幼龄或 台刈 改造 茶园 , 宜 间作豆 科绿 肥或 高光 效牧 草等 , 适 时刈 割, 培肥 土 壤和防 止水 土流 失。 6.1.5 茶园应 节水 灌溉 。灌 溉用 水质应 符 合 DB61/T 307.1 的规定 。 DB61/T 307.2 2021 3 6.2 施肥 6.2.1 根据土 壤理 化性 质、 茶树 长势、 预计 产量 、制 茶类 型和气 候等 条件 ,确 定合 理的肥 料种 类、 数 量和施 肥时 间, 实施 茶园 测土平 衡施 肥, 基肥 和追 肥配合 施用 。一 般成 龄采 摘茶园 全年 每 667 氮 肥 (按纯 氮计 )用 量 20 30 、 磷
17、肥 (按 P 2 O 5 计)4 8 、钾 肥( 按 K 2 O 计)6 10 。 6.2.2 宜多施 有机 肥料 ,避 免单 纯使用 化学 肥料 和矿 物源 肥料。 6.2.3 茶园使 用的 有机 肥料 、复 混肥料 (复 合肥 料) 、有 机 无 机复 混肥 料、 微生 物肥料 应分 别符 合 NY 525 、GB/T 15063 、GB/T 18877 、NY 227 的 规定 ;农家 肥施 用前 应经 渥( 沤)堆 等无 害化 处理 。 6.2.4 基肥于 当年 秋季 采摘 结束 后施用 ,平 地和 宽幅 梯级 茶园在 茶行 中间 、坡 地和 窄幅梯 级茶 园于 上 坡位置 或内 侧方
18、 向开 沟深 施, 深度 10 cm 20 , 施肥后 及时 盖土 。 每 667 基肥 施用 量 (按 纯氮 计) 6 12 。根 据土 壤条 件,配 合施 用磷 肥、 钾肥 和其他 所需 营养 。 6.2.5 追肥结 合茶 树生 育规 律进 行,时 间在 各季 茶叶 开采 前 20 d 40 d 施 用, 以化 学肥料 为主 ,开 沟 施入, 沟深 8 cm 10 , 开沟位 置与 本文 件 5.2.4 的 要求相 同, 施肥 后及 时盖 土。 追 肥氮 肥施 用量 (按 纯氮计 )每 次 每 667 不 超过 15 。 7 病、虫 、草 害防 治 7.1 防治原 则 遵循 预防 为主 ,
19、 综 合治 理方针 , 从 茶园 整个 生态 系 统出发 , 综 合运 用各 种防 治措施 , 创 造不 利于 病虫草 等有 害生 物孳 生和 有利于 各类 天敌 繁衍 的环 境条件 ,保 持茶 园生 态系 统的平 衡和 生物 的多 样性 , 将有害 生物 控制 在允 许的 经济阈 值以 下, 将农 药残 留降低 到标 准规 定的 范围 。 7.2 农业防 治 7.2.1 换种改 植或 发展 新茶 园时 ,应选 用对 当地 主要 病虫 抗性较 强的 茶树 品种 。 7.2.2 分批、 多次 、及 时采 摘, 抑制假 眼小 绿叶 蝉、 茶橙 瘿螨、 茶饼 病等 为害 芽 叶 的病虫 害。 7.2
20、.3 合理采 取深 修剪 或重 修剪 等技术 措施 ,减 轻茶 网蝽 、茶尺 蠖、 毒蛾 类、 蚧类 、黑刺 粉虱 等害 虫 的为害 ,控 制螨 类的 越冬 基数。 7.2.4 秋末进 行茶 园深 耕并 结合 施基肥 ,减 少翌 年在 土壤 中越冬 的鳞 翅目 和象 甲类 害虫的 种群 密度 。 7.2.5 清理病 虫危 害茶 树根 际附 近的落 叶和 翻耕 表土 ,减 少茶树 病原 菌和 在表 土中 害虫的 越冬 场所 。 7.3 物理防 治 7.3.1 采用人 工捕 杀, 减轻 茶尺 蠖、茶 毛虫 、茶 蚕、 茶丽 纹象甲 等害 虫为 害。 7.3.2 采用吸 虫器 捕杀 ,减 轻假 眼小
21、绿 叶蝉 、茶 橙瘿 螨、 茶蚜等 害虫 为害 。 7.3.3 利用害 虫的 趋性 ,进 行灯 光诱杀 、色 板诱 杀或 异性 诱杀。 7.3.4 采用机 械或 人工 方法 防除 杂草。 7.4 生物 防治 7.4.1 保护和 利用 当地 茶园 中的 草蛉、 瓢虫 、蜘 蛛、 捕食 螨、寄 生蜂 等有 益生 物对 茶园害 虫的 抑制 作 用,减 少因 人为 因素 对天 敌的伤 害。 7.4.2 宜使用 生物 源农 药( 如微 生物农 药、 植物 源农 药) 和矿物 源农 药。 DB61/T 307.2 2021 4 7.5 化学防 治 7.5.1 按照制 订的 防治 指标 (经 济阈值 ),
22、掌握 防治 适期 施药。 宜一 药多 治或 农药 的合理 混用 ,有 限 制地使 用低 毒 、 低 残留 、 低 水溶解 度的 农药 。 茶园 主 要病虫 害的 防治 指标 、 防 治时期 及推 荐使 用药 剂 ( 见 附录 A ) 。茶 园可 使用 的 农药品 种及 其安 全使 用标 准(见 附 录 B )。 7.5.2 宜低容 量喷 雾, 一般 蓬面 害虫实 行蓬 面扫 喷; 茶丛 中下部 害虫 应侧 位低 容量 喷雾 。 7.5.3 禁止使 用高 毒、 高残 留农 药和撤 销茶 树上 使用 登记 许可的 农药 。茶 园禁 限止 使用的 农药 (见 附 录 C )。 7.5.4 施药量 应
23、按 照 GB/T 8321 的规定 执行 。 7.5.5 农药安 全使 用应 按 照 NY/T 1276 的规 定执 行。 8 茶树修 剪 8.1 修剪方 法 根据茶 树的 树龄 、 长势 和 修剪目 的分 别采 用定 型修 剪、 轻修 剪、 深修 剪 、 重 修剪和 台刈 等方 法 , 培 养优化 型树 冠, 复壮 树势 。 8.2 清理树 冠 重 修剪 和台 刈改 造的 茶园应 将剪 下的 树枝 清理 出园, 宜使 用波 尔多 液冲 洗枝干 , 防 治苔 藓和 剪 口 病 菌感染 等。 8.3 侧边修 剪 覆盖度 较大 的茶 园, 每年 进行茶 行边 缘修 剪, 相邻 茶行树 冠外 缘保
24、持 20cm 左 右的间 距。 8.4 修剪枝 叶处 理 轻修剪 、深 修剪 的枝 叶宜 留在茶 园内 ,以 利于 培肥 土壤。 病虫 枝条 应清 出茶 园。 9 鲜叶采 摘、 处理 和储 运 9.1 采摘 9.1.1 合理采 摘 根据茶 树生 长特 性和 各茶 类对加 工原 料的 要求 , 遵 循采留 结合 、 量质 兼顾 和 因地制 宜的 原则 , 按标 准适时 采摘 9.1.2 手工采 摘 手工采 茶宜 提采 , 保 持芽 叶完整 、 新 鲜、 匀 净, 不 夹带鳞 片、 鱼叶、 茶果 与 老枝叶 , 不 宜捋 采和 抓 采。 9.1.3 机械采 摘 发芽整齐,生长势强,采摘面平整的茶园
25、提倡机采;机采作业应符合NY/T 225 的要求。采茶机应 使用无 铅汽 油和 机油 ,防 止污染 茶叶 、茶 树和 土壤 DB61/T 307.2 2021 5 9.1.4 安全间 隔期 采摘 采茶 安 全间 隔期 期应 按照GB/T 8321 的 规定 执行 。 9.2 处理 9.2.1 贮青保 鲜 9.2.1.1 为了为 保持 鲜叶 的新 鲜, 采 摘后尽 快送 到茶 叶加 工地 ,防止 出现 鲜叶 劣变 。 9.2.1.2 鲜叶经 过验 收进 厂后 。要 及时均 匀摊 放在 专用 的贮 青设备 内或 室内 清洁 卫生 的场地 ,并 注意 鲜叶的 嫩度 、匀 净度 、新 鲜度等 质量 差
26、别, 分 别进 行 摊放。 9.2.1.3 摊放过 程中 适时 进行 轻翻 ,防止 翻叶 过重 造成 芽叶 损伤, 并控 制室 内温 、湿 度。新 鲜度 好的 鲜 9.2.1.4 叶贮青 保鲜 一般 不超 过 12 h; 采用 贮青 设备 进行 贮青 保鲜, 应根 据鲜 叶新 鲜度 情 况确定 。加 工 时应按 鲜叶 新鲜 程度 和进 厂先后 次序 进行 加工 。 9.2.2 雨水叶 处理 9.2.2.1 进厂后 应及 时进 行 脱 水处 理,表 面水 去净 方可 进行 加 工 。 9.2.2.2 量少可 采用 薄摊 于竹 藤上 ,晾去 表面 水; 亦可 采用 贮 青设备(或 萎凋 槽)进 行
27、薄 摊,以 吹散 表面 水;还 可采 用脱 水机 进行 脱 水 。 9.2.3 劣变叶 处理 鲜叶中 发现红 变叶 应剔除, 并单独 加工; 已丧失 饮用价 值的污 染、腐 败变 质鲜叶, 不得用 做茶叶 加工 原料。 9.3 储运 采用清 洁、 通风 性良 好的 竹编、 网眼 茶篮 或篓 筐盛 装鲜叶 。 采 下的 鲜叶 要防 止质变 和混 入有 毒、 有 害物质 ,并 应及 时运 抵茶 厂进行 交售 。 10 投入品 管理 10.1 农药 10.1.1 农药的 采购 应从正 规渠 道采 购合 格的 农药 。 不 应采 购下 列农 药 : 非 法销 售点 销售 的农 药 、 无 农药 登记
28、证或 农药 临时登 记 证 的农 药、 无农 药生产 许可 证或 者农 药生 产批准 文件 的农 药、 无产 品质量 标准 及合 格证 明 的 农 药、无 标签 或标 签内 容不 完整的 农药 、超 过保 质期 的农药 和禁 止使 用的 农药 。 10.1.2 农药的 储藏 农药应 储藏 于专 用仓 库或 专用贮 存柜 。 由 专人 负责 保管。 仓库 或专 用储 藏柜 应符合 防火 、 卫 生、 防 腐、避 光、 通风 等安 全条 件要求 ,并 配有 农药 配制 量具、 急救 药箱 ,出 入口 处应贴 有警 示标 志。 10.1.3 剩余农 药的 处理 未用完 农药 制剂 应保 存在 其原包
29、 装中 , 并 密封 贮存 于专用 仓库 或专 用贮 存柜 , 不应 用其 他容 器盛 装 或分装 。 DB61/T 307.2 2021 6 10.1.4 农药包 装物 处理 农药包 装物 不应 重复 使用 、 乱扔 。 农 药空 包装 物应 清 洗3 次 以上 , 将 其压 坏或 刺破, 防止 重复 使用 , 必要时 应贴 上标 签, 以便 回收处 理。 空的 农药 包装 物在处 置前 应安 全存 放。 10.2 肥料 10.2.1 肥料采 购 应从正 规渠 道采 购合 格肥 料。不 应采 购下 列肥 料: 非法销 售点 销售 的肥 料、 超过保 质期 的肥 料。 10.2.2 肥料的 储
30、存 肥料应 妥善 储存 。 将 其存 放于清 洁、 干燥 的地 方, 与农药 隔开 存放 。 不 应与 苗木、 农产 品存 放在 一 起。 11 生产档 案记 录 11.1 农资投 入品 档案 建立农 药、 化肥 等投 入品 采购、 入出 库、 使 用档 案 记录, 包括 投入 品成 分、 来源、 使用 方法、 使用 量、使 用日 期、 使用 人、 防治对 象等 信息 。 11.2 农事操 作档 案 每个生 产区 块应 当建 立独 立、 完 整的 农事 操作 管理 档案记 录, 包括 土肥 管理 、 植保 、 修 剪、 采摘 等 信息。 11.3 档案记 录保 管 档案记 录应 保持2 年 以
31、上 ,内容 准确 、完 整、 清晰 。 DB61/T 307.2 2021 7 A A 附 录 A (资料 性) 茶树主 要病 虫害 的防 治指 标、防 治适 期及 推荐 使用 药剂 表A.1 给出 了茶 树主 要病 虫害的 名称 、防 治指 标、 防治适 期及 推荐 使用 药剂 。 表A.1 茶树主 要病 虫害 的防 治指 标、防 治适 期及 推荐 使用 药剂 病虫害名称 防治指标 防治适期 推荐使用药剂 茶网蝽 茶树中下部叶片虫量在 4 头 以上、叶片有明显受害症状 4 龄前若虫期 阿克泰 (噻虫嗪) 、 啶虫咪、 虫 螨腈 茶黑毒蛾 第 1 代幼虫量每平方米 4 头 以上: 第 2 代幼
32、虫量每平方米 7 头以上 3 龄前幼虫期 Bt 制剂、苦参碱、溴氰菊酯、 氯氰菊酯、除虫脲、阿立卡、 溴虫腈 假眼小绿叶蝉 第一峰百叶虫量超过 6 头或 每平方米虫量超过 15 头;第 二峰百叶虫量超过 12 头或每 平方米虫量超过 27 头 施药适期掌握在入峰后(高峰前期) , 且若虫占总量的 80 以上 白僵菌制剂、 鱼藤酮、 杀螟丹、 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溴 虫腈 茶尺蠖 成龄投产茶园: 幼虫量每平方 米 7 头以上 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应掌握在 1 龄 2 龄(1 龄2 龄) 幼虫期, 喷施化 学农药或植物源农药掌握在 3 龄前幼 虫期 茶尺蠖病毒制剂、鱼藤酮、苦 参碱、氯氰菊酯、溴
33、氰菊酯、 除虫脲、阿立卡 茶橙瘿螨 每平方厘米叶面积有虫 3 头 4 头,或指数值 6 头8 头 发生高峰期以前,一般为 5 月 中旬至 6 月上旬,8 月下旬 至 9 月上旬 克螨特、四螨嗪、溴虫腈 茶丽纹象甲 成龄投产茶园每平方米虫量 在 15 头以上 成虫出土盛末期 白僵菌、杀螟丹、阿立卡 茶毛虫 百丛卵块 5 个以上 3 龄前幼虫期 茶毛虫病毒制剂、 Bt 制剂、 溴氰菊酯、 氯氰菊酯、 除虫脲、 溴虫腈 黑刺粉虱 小叶种 2 头/ 叶3 头/ 叶,大 叶种 4 头/ 叶7 头/ 叶 卵孵化盛末期 溴虫腈、粉虱真菌 茶蚜 有蚜芽梢率 4 5 , 芽下 二叶有蚜叶上平均虫口 20 头 发
34、生高峰期,一般为 5 月上中 旬和 9 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 溴氰菊酯 茶小卷叶蛾 1 代2 代,采摘前,每平方 米幼虫数 8 头以上;3 代4 代每平方米幼虫量 15 头以上 1 、2 龄幼虫期 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 氰菊酯 茶细蛾 百芽梢有虫 7 头以上 潜叶、卷边期(1 龄3 龄幼虫 期) 苦参碱、溴氰菊酯、三氟氯氰 菊酯、氯氰菊酯 茶芽枯病 叶罹病率 4 6 春茶初期,老叶发病率 4 6 时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甲基托 布津 DB61/T 307.2 2021 8 表A.1 茶 树主 要病 虫害 的防 治 指标 、防 治适 期及 推荐使 用药 剂 ( 续) 茶白星病 叶罹病率
35、6 春茶期, 气温在 16 24 , 相对湿 度 80 以上;或叶发病率6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甲基托 布津 茶饼病 芽梢罹病率 35 春、秋季发病期,5 天中有 3 天上午 日照3 h ,或降水量2.5 mm 5mm ;芽梢发病率35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多抗霉 素、百菌清 茶云纹叶枯病 叶罹病率 44 成老叶罹病率 10 15 6 月、8 月至 9 月发生盛期,气 温 28 ,相对湿度80 或叶病 率 10 15 施药防治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甲基托 布津 DB61/T 307.2 2021 9 B B 附 录 B (资料 性) 茶园可 使用 的农 药品 种及 其安全 使用 标准 表B.
36、1 给出 了茶 园可 使用 的农药 品种 及其 安全 使用 标准。 表B.1 茶园可使用的农药品 种及 其安全使用标准 农药品种 每66 使用剂g 或mL 稀释倍数 安全间隔期 (d ) 施药方法、 每季最多 使用次数 24%溴虫腈悬浮剂 2530 1500 1800 7 喷雾 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 悬浮 剂(阿立卡) 8 10 6000 7 喷雾 2.5% 三氟氯氰菊酯乳油 12.5 20 4000 6000 5 喷雾一次 10%氯氰菊酯乳油 12.5 20 4000 6000 7 喷雾一次 2.5% 溴氰菊酯乳油 12.5 20 4000 6000 5 喷雾一次 99%矿物乳油
37、300500 150200 5* 喷雾一次 20%四螨嗪悬浮剂 5075 1000 10* 喷雾一次 0.5% 苦参碱乳油 75 1000 7* 喷雾 2.5% 鱼藤酮酯乳油 150250 300500 7 喷雾 20%除虫脲悬浮剂 20 2000 7 10 喷雾一次 Bt 制剂(1600 国际单位) 75 1000 3* 喷雾一次 茶尺蠖病毒制剂(0.2 亿 PIB/mL ) 50 1000 3* 喷雾一次 茶毛虫病毒制剂(0.2 亿 PIB/mL ) 50 1000 3* 喷雾一次 白僵菌制剂(100 亿孢子/g ) 100 500 3* 喷雾一次 粉虱真菌制剂(10 亿孢子/g ) 10
38、0 200 3* 喷雾一次 45%晶体石硫合剂 300500 150200 采摘期不宜 使用 喷雾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0.6% ) 75000 采摘期不宜 使用 喷雾 75%百菌清可湿性粉 75100 8001000 10 喷雾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75 1000 1500 10 喷雾 注: 表示暂时执行标准 DB61/T 307.2 2021 10 C C 附 录 C (资料 性) 茶园禁 限止 使用 农药 表C.1 给出 了茶 园禁 限止 使用农 药。 表C.1 茶园禁限止使用农药 类别 名称 国家命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六六六、 滴滴涕、 毒杀芬、 二 溴氯丙烷、 杀虫脒、
39、二溴乙烷 、 除草醚、 艾氏剂、 狄氏剂 、 汞 制剂、 砷类、 铅类、 敌枯双、 氟乙酰胺、 甘氟、 毒鼠强、 氟 乙酸钠、 毒鼠硅、 甲胺磷、 甲 基 对硫磷、 对硫磷、 久效磷、 磷 胺、 苯线磷、 地虫硫磷、 甲基 硫环磷、 磷化钙、 磷化镁、 磷 化 锌、 硫线磷、 蝇毒磷、 治螟磷 、 特丁硫磷、 氯磺隆、 胺苯磺 隆、 甲磺隆、 福美胂、 福美甲 胂、 百草枯 国 家明令在茶树上禁止使 用的农药 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氯唑磷、三氯杀螨醇、 氰戊菊酯、硫丹、灭多威、氟虫腈、氯化苦、溴甲烷 其它在茶树上禁止使用的 农药 吡虫啉、吡蚜酮、丙溴磷、草铵膦、草甘膦、哒螨灵、敌百虫、丁醚脲、毒死蜱、多菌灵、 氟氯氰菊酯和高效氟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萘威、甲氰菊酯、联苯菊酯、 氯噻啉、杀螟硫磷、水胺硫磷、西玛津、辛硫磷、氧乐果、乙酰甲胺磷、印楝素、虫威、 莠去津 注:其他禁限止使用农药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