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3.200 CCS A 7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896 2021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emergency investigation on abrupt geological hazard 2021-12-28发布 2022-07-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1896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灾(险)情评估 . 5 6 崩塌应急调查 . 7 7 滑坡应急调查 . 8
2、8 泥石流应急调查 . 10 9 地面塌陷应急调查 . 11 10 成果编制 . 1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应急调查记录表 . 13 附录 B(规范性附录)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应急调查登记表 . 21 附录 C(规范性附录)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应急调查报告提纲 . 22 附录 D(规范性附录)群发地质灾害基本情况调查统计表 . 24 附录 E(资料性附录)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稳定性野外判别依据 . 25 参考文献 . 27 DB11/T 1896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依据 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 草
3、。 本文件 由北京市 规 划 和 自然 资 源委员会 提出 并归口。 本文件 由北京市 规 划 和 自然 资 源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 单位 : 北京市 地质 研究所。 本文件 主 要起草 人 : 南赟、黄来源、李岩、廖海军、冒建、申健、吴彬、胡福根、张长敏、焦润 成 、 李军辉、郝春燕、曹颖、王瑞霞 DB11/T 1896 2021 III 引 言 北京 地 区 地 形 地 貌多样、 地质 条 件 复杂、断裂 构 造 发 育、降水时空 分 布不均、人类活动强度高, 崩 塌 、 滑坡 、 泥石流 、 地面塌陷 等与自然 地质作用 有关 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较为 发 育,严重威胁北京 地 区
4、人 民生命 与 财产安全 。 近年 来, 极端气候事 件 频 发 , 导 致 地质灾害 风 险 加剧 , 应 对防 范工作 形 势 严 峻 。 为 保障 北京市 城 市 地质 环境安全 ,有 效减轻 人 民生命财产损失 , 规范和 指 导 北京 地 区 突发性地质灾 害应急调查工作 高 效 、有 序开展 , 按照原 北京市 规 划 和 国土 资 源 管理 委员会 北京市 “十三五” 时 期城 乡 规 划 标准化工作规 划 和 北京市市 场监督管理局 关 于印 发 2020年 北京市 地 方 标准编制 修订项目 计 划 的 通知 ( 京市 监 发 202019号 )的要求 , 在 调查 研究、
5、总 结 实 践经验 并 参考 有关 标准的基 础上 , 完 成 本文件的编制工作 。 本文件 共 分 为 十章 , 包括 范围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术语和定义 、 基本要求 、 灾(险)情评估 、 崩塌 应急调查 、 滑坡应急调查 、 泥石流应急调查 、 地面塌陷应急调查 、 成果编制 。DB11/T 1896 2021 1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 了 崩塌 、 滑坡 、 泥石流 、 地面塌陷 等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 任务 、 工作 内容 、 工作 方法 、 技 术要求 、 成果编制 。 本文件 适 用 于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
6、列 文件 中 的 内容通过 文 中 的规范性引用 而 构成本文件 必 不 可少 的 条 款 。 其中 , 注日 期 的引用文件 , 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 ; 不 注日 期 的引用文件 , 其 最新版 本( 包括 所有 的 修 改 单 ) 适 用 于 本 文件 。 GB 51044 煤矿采 空区岩 土 工 程勘察 规范 DZ/T 0220 泥石流灾害 防 治 工 程勘 查规范 DZ/T 0261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 1:50000) DB11/T 1677 地质灾害 监 测 技 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 术语和定义 适 用 于 本文件 。 3.1 突发性地
7、质灾害 abrupt geological hazard 突 然 发 生 的 由自然 因素或 人类 工 程 活动 诱 发的 , 危 害 人 民生命 和 财产安全 的崩塌 、 滑坡 、 泥石流 、 地面塌陷 等与 地质作用 有关 的灾害 。 3.2 地质灾害隐患 geological hazard potential 可 能 会 发 生 地质灾害的地 点或 区 段 。 3.3 应急调查 emergency survey on abrupt geological hazard 针 对 突发性地质灾害灾情 或 险情 而 采取 的 紧 急 获取 其 相 关 信息进 而开展 分 析 评 价 并 提出应急
8、 处置 建 议 的 过 程 。 3.4 地质灾害灾情 loss of geological hazard DB11/T 1896 2021 2 地质灾害 造 成的 人员 伤亡 、 直接 经 济 损失 等 情况 。 3.5 地质灾害险情 risk of geological hazard 因 地质灾害 可 能 造 成的 危 害情况 , 包括 威胁 对 象 、威胁人 数及潜 在经 济 损失 等。 3.6 直接经济损失 direct economic loss 因 地质灾害 直接 导 致 物 质 财产 自 身价值 降 低或丧 失 的 总 量 。 3.7 潜在经济损失 potential econom
9、ic loss 受 地质灾害险情 威胁 可 能 导 致 的 物 质 财产 价值 降 低或丧 失 的 总 量 。 3.8 应急勘查 emergency investigation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 过 程 中 所 采取 的 遥感 、 物探 、 钻探及山 地工 程 等 工作 。 3.9 应急监测 emergency monitoring 采 用 相 关 技 术 方法 、 仪器设备快速获取 有关 突发性地质灾害发 展过 程 动 态信息 的 技 术工作 。 3.10 应急处置 emergency handling 为 减轻 或消除 崩塌 、 滑坡 、 泥石流 、 地面塌陷 等 地质灾害引发的灾情
10、 或 险情 而 采取 的 排 水、 拦挡 、 削 坡 、 树立警示 标 识 等 措 施。 4 基本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以 组为单位 开展 应急调查工作 , 调查 组由 野外调查工作 经验 丰富 的 专业 技 术 人员组 成 。 4.1.2 调查 人员 应 在 确 保 自 身 安全 的前提 下开展 应急调查 。 雷雨 、 暴雨天 气 和 夜间 不 适 宜 开展 应急调 查 , 如 果 开展 应急调查 , 应提前 了 解现 场 情况 , 佩 戴 安全 帽 、 反光背心 、 急 救 包 及 防 滑 、 防 水 装 备 , 现 场 调查 须远离沟道 、 山 顶 、 孤 树 、 悬崖 ,
11、 夜间 还 应 配 备 高 功率 探 照 灯 、 反光 警示 标 识 和 警示 灯 。 4.1.3 建 立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资料 储 备 档案库 , 涉密 资料 进 行脱密后纳入 资料 库 , 包括 地 形 图 、 地质 图 、 遥感 影像图 以及 其 他 相 关 技 术资料 , 分 类 整 理 存放 , 方 便 应急调查 使 用 。 4.1.4 定 期对 手持 GNSS、 测 距 仪 、 罗盘 、 无 人 机 、 边 坡 雷 达 、 地质 雷 达 、 三 维激光扫描 仪 等 应急调查 和 监 测 装 备进 行检 测 。 DB11/T 1896 2021 3 4.1.5 定 期 组织 开
12、展 应急调查 演练 , 做到响 应 快速 、 调查规范 、 处置专业 。 4.1.6 平 面 坐 标 系 采 用 2000国 家大 地 坐 标 系 ,高 斯 -克吕格投影 ; 无 人 机倾斜摄影 测量遥感数 据 平 面 位 置 精 度 应 优 于 1.2m, 卫星 遥感数 据 平 面 位 置 精 度 应 优 于 5.0m;山 区 精 度 可 放宽 1倍 。 4.2 工作任务 4.2.1 针 对 出 现 灾情的地质灾害 点 , 初步 查 明 灾情情况 、 灾害 体 基本 特征 、划 定地质灾害 影响 范围 , 分 析 地质灾害成 因 、 发 展 趋 势 , 提出应急 处置措 施建 议 。 4.2
13、.2 针 对 出 现 临 灾 征兆 、 可 能 造 成 人员 伤亡或 重 大 财产损失 的地质灾害隐患 , 初步 查 明 险情情况 、 灾害隐患基本 特征 、划 定险情 影响 范围 , 分 析 险情 影响 因素 、 发 展 趋 势 , 提出应急 处置措 施建 议 。 4.3 工作内容 4.3.1 应急调查 对 象 为 突 然 发 生 的灾情 或 险情 。 若 灾害(隐患) 为 新 增 , 除 按 本文件要求 开展 应急调 查 , 还 应 按 DZ/T 0261做补充 调查 。 4.3.2 应急调查范围应 包括 灾害 体 、 致 灾范围和 可 能 影响 的 区 域 , 宜 一 次 完 成 所有
14、调查 。 4.3.3 应急调查 内容 应 包括 灾(险)情发 生 的 具 体 时 间 、位 置 范围 、 信息获取 渠 道 、 灾害 特征 、 危 害 对 象或受 威胁 对 象 、 灾(险)情 等 信息 。 4.3.4 灾害 特征 应 根 据灾害 类 型 和 影响 因素 开展 调查 , 调查 内容包括 灾害 类 型 、 规 模 、形 成 条 件(地 质 条 件和 诱 发 因素 ) 等。 4.3.5 开展 灾情 或 险情评估 , 灾情 包括 灾害 伤亡 人 数 和 直接 经 济 损失 , 险情 包括 潜 在经 济 损失 和 受 威 胁人 数 。 4.3.6 根 据灾害 体 变 形 特征 , 进
15、行 稳定性 初步 评 价 , 预 测 发 展 趋 势 和 影响 范围 。 4.3.7 提出应急 处置措 施建 议 。 4.4 工作程序 4.4.1 接 到 突发性地质灾害灾(险)情调查 任务 , 应急调查 队集 结 , 携带 相 关 技 术资料和 装 备 , 快速 到达 灾(险)情 现 场 。 4.4.2 开展 现 场 调查 ,根 据灾害 体 变 形 情况 进 行 现 场 会 商 , 预 测 发 展 趋 势 , 提出 有 效 应急 处置 建 议 。 4.4.3 根 据 现 场 调查 数 据编 写 应急调查报告 , 按 规定 程 序 报 送 。 4.5 工作方法 4.5.1 资料准备 4.5.1
16、.1 调 取 灾情(险情)发 生 地 及 其 周 边 地质灾害调查 、 勘 查 、 监 测 、 治 理 、研究等 以 往 成果资料 。 4.5.1.2 调 取 灾情(险情)发 生 地 所 在 区 域 的 气 象 水 文 、 地 形 地 貌、 地 层 岩 性 、 地质构 造、 地 震 活动、 水 文地质 、 工 程 地质 、 工 程 活动等 相 关 地质灾害 形 成 条 件 以及 成灾 降 雨 等 诱 发 因素 资料 。 4.5.1.3 出 现 灾(险)情 后 , 将已 经 收集好 的 相 关 图 件 , 作 为 野外调查 手图 , 其 他 应急资料作 为 室 内 报告编 写 参考资料 备 用
17、。 DB11/T 1896 2021 4 4.5.2 现场调查 4.5.2.1 调查地质灾害发 生 时 间 、 地质 背 景 条 件 、 历史 发 生 情况 、人员 伤亡 、 经 济 损失 、 灾(险)情 上 报 时 间 、 上 报 方 式 及 已 采取 的 防 灾 及 应急 处置措 施等 信息 。 4.5.2.2 确 定地质灾害 类 型 、 规 模 和 形 成 条 件 , 调查灾害隐患 特征 。 4.5.2.3 初 判灾害 体 稳定性 及 其 影响 范围 , 预 测 发 展 趋 势 , 提出应急 处置 建 议 。 4.5.3 工程地质测量 4.5.3.1 根 据应急调查和 处置 工作的 需
18、要 开展 工 程 地质 测量 , 对 灾害 体 (隐患 体 ) 重 点 部 位 应 绘 制地 质灾害 平 面 图 和工 程 地质 剖 面 图 。 4.5.3.2 崩塌 、 滑坡灾害 宜采 用 比例尺 1:200-1:1000的地 形 图 作 为 工 程 地质 测量 手图 , 泥石流 宜采 用 比例尺 不 低 于 1: 50000的地 形 图 作 为 测量 手图 ; 若 没 有 相 应 比例尺 地 形 图 , 应 现 场开展 高 精 度 大 比例 尺 的 无 人 机 航 空 摄影 测量或采 用 相 应 比例尺 的 高 分 辨 率 遥感 影像 。 4.5.3.3 中 型 规 模 以 上 的突发性地
19、质灾害发 生 时, 应 对 灾害 体 和 周 边机 制 环境 现 场开展 高 精 度 应急 测 绘 工作 。 4.5.4 应急勘查 4.5.4.1 必 要 时 应 开展 应急 勘 查工作 , 获取 灾害 体 地质结构 、 变 形 特征 、岩 土 体 物 理 力学 等 参 数 , 确 定灾害 类 型 、 影响 范围 、 发 展 阶 段 , 提出 初步 处 理 意见 。 4.5.4.2 勘 查工作 以山 地工 程 为主, 工作 量宜 布 设 在 应急 治 理 工 程 实施 部 位, 当覆盖层 较 厚 时 可 布 置 适 量物探或钻探 工作 。 4.5.4.3 应急 勘 查工作 图 件质 量 和 精
20、 度 应 满足 现 行 相 关 规范要求 。 4.5.5 遥感调查 4.5.5.1 当 灾害规 模 为 中 型 及以 上 或 出 现 群发地质灾害 时, 宜 利 用 高 分 辨 率 遥感 影像 开展 应急调查工 作 , 结 合 实 地调查 主 要 获取 地质 环境 背 景 条 件 、 灾害 体 变 形 特征 和 受 威胁 对 象 等 信息 。 4.5.5.2 当 灾害 体 处 于 变 形 过 程 中 或 由 于 地 形条 件 差 , 应急调查 技 术 人员 无 法 获取 灾害隐患 特征 等 信 息 时, 宜采 用 无 人 机 或 机 载 LiDAR开展 辅助 调查 。 4.5.5.3 单 体
21、地质灾害 遥感 调查 , 无 人 机倾斜摄影 测量数 据地面分 辨 率 应 介 于 0.05m 0.2m; 群发地 质灾害 遥感 调查 , 卫星 遥感数 据地面分 辨 率 应 达到 亚米级 ; 4.5.6 应急监测 4.5.6.1 当 灾害 体 出 现 再次变 形 或 已 经 出 现 险情 时, 应 开展 应急 专业 监 测 。 4.5.6.2 根 据灾害 类 型 、 变 形 特征 、 影响 因素 选择合 适 的 监 测设备 和 技 术 方法开展监 测 。 监 测 内容 主 要 包括 灾害 体 变 形 监 测 、 影响 因素 监 测 。 变 形 监 测 分 为 地表和地 下 的 绝 对 位 移
22、 、 相 对 位 移 以及 裂 缝变 形 监 测 , 影响 因素 监 测针 对 降 雨 、 地 震 、水位、 土 体 含 水 率 监 测 等。 4.5.6.3 根 据 监 测 项目 、 场 地 环境 条 件 及 施 测 方 式 采 用 专业 技 术 监 测 和 简易 监 测相 结 合 的 方 式 开展 应 急 监 测 。 崩塌 、 滑坡 、 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应急 监 测 方法 、 监 测 内容 、 监 测 精 度、 监 测 要求 可 参 照 DB11/T 1677执 行 。 DB11/T 1896 2021 5 5 灾(险)情评估 5.1 一般要求 5.1.1 地质灾害灾(险)情评估应 以现
23、场 调查 数 据 为 评估依据 , 客观 、 准 确 。 调查 访问 人员 伤亡 、 财 产损失 、 避 险 转移 情况 数 据 ,实 地 测量 房屋 、 道 路 、 农林 地 及 其 他 公 用 设 施等 损 毁 情况 。 5.1.2 造 成灾害 损失 或 存 在 威胁 对 象 的 , 以 单 个 地质灾害隐患 为 调查 单 元 ; 群发地质灾害 以 行 政村 为 调查 单 元 。 5.1.3 经 济 损失按 当 地 当 时市 场 建 材 、 物 料 价 格 计 算 。 5.2 调查内容 5.2.1 灾情调查 内容包括 受 灾 人 数 、 死 亡 人 数 、 受伤 人 数 、 避 险 人 数
24、 、 倒 塌 房屋 数量 、 损 坏房屋 数量 、 损 毁耕 地面 积 、 损 坏公路 长度、 损 坏铁路里 程 、 家 庭 财产 直接 经 济 损失 、 农 业 经 济 损失 、 教 育 设 施 直接 经 济 损失 、 交 通 运输 设 施、 通 信设 施、 测量设 施 直接 经 济 损失 和 其 他 经 济 损失 等。 5.2.2 险情调查 内容包括 受 威胁 的 人 数 、 房屋 数量 、 耕 地面 积 、 公路 长度、 铁路里 程 、 家 庭 财产 、 农 业 财产 、 教 育 设 施 及 财产 、 交 通 运输 设 施 及 财产 和 其 他 直接 威胁 财产 等。 5.3 评估标准
25、5.3.1 突发地质灾害灾情 按 危 害 程 度 分 为 小 型 ( 级 ) 、 中 型 ( 级 ) 、 大 型 ( 级 )和 特大 型 ( 级 ) 四 个 等 级 , 按照 表 1进 行 确 定 。 表 1 地质灾害灾情等级分级 危 害 程 度 分 级 灾情 人员 伤亡 情况( 人 ) 直接 经 济 损失 S( 万 元 ) 小 型 ( 级 ) 重 伤 3 S 100 中 型 ( 级 ) 重 伤 3 100 S 500 大 型 ( 级 ) 死 亡 3 500 S 3000 特大 型 ( 级 ) 死 亡 3 3000 注: 当 人员 伤亡 情况和 直接 经 济 损失 不 在 一 个 等 级 时,
26、 按 就 高 原 则 进 行 分 级 。 5.3.2 突发性地质灾害险情 按 危 害 程 度 分 为 小 型 ( 级 ) 、 中 型 ( 级 ) 、 大 型 ( 级 )和 特大 型 ( 级 ) 四 个 等 级 , 按照 表 2进 行 确 定 。 表 2 地质灾害险情等级分级 危 害 程 度 分 级 险情 受 威胁人 数 ( 人 ) 潜 在经 济 损失 s( 万 元 ) 小 型 ( 级 ) 10 s 500 中 型 ( 级 ) 10 29 500 s 5000 大 型 ( 级 ) 30 299 5000 s 10000 特大 型 ( 级 ) 300 s 10000 注: 当 受 威胁人 数 和
27、潜 在经 济 损失 不 在 一 个 等 级 时, 按照 就 高 原 则 进 行 分 级 。 DB11/T 1896 2021 6 5.4 评估方法 5.4.1 直接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房屋 、 道 路 及 其 他 设 施 损 毁 的 直接 经 济 损失 , 以 调查 时 当 地 市 场损 毁 物 重 置 费 用 为 基 数 按照 公式 ( 1) 进 行 计 算 , 损 毁 率 按照 表 3取值 。 S= ( 1) 式 中 : S 灾害 事 件 直接 经 济 损失 ( 元 ) ; X 当 时 当 地 受 灾 体 重 置 成本( 元 ) ; 受 灾 体 损 毁 率 取值 ( %) 。 表 3 损毁率
28、取 值 损 毁 等 级 描 述 损 毁 率 ( %) 损 毁 率 实 际 取值 ( %) 基本 完 好 不 影响 继续 使 用 0 10 10 损 坏 丧 失 部分 功 能 , 可 以 修 复 10 50 50 毁坏 ( 含房屋倒 塌) 丧 失 大 部 或 全 部 功 能 , 无 法修 复 或 已 无 修 复 价 值 50 100 100 注: 重 置 费 用 按 当 地 当 时市 场 建 材 、 物 料 价 格 计 算 ,为 修 复、 购 置或 重建与 灾害发 生 前 相 同 规 模 和标准的 房屋 和 其 他 工 程 、 设 施、 设备 、 物 品 等 物 项 所 需 的 费 用 。 5.
29、4.2 潜在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5.4.2.1 针 对 已 经 出 现 的险情 , 预 测受 威胁 对 象 影响 范围和 危 害 程 度。 5.4.2.2 将 受 灾害隐患 威胁 影响 范围 内 的 建 (构) 筑 物 、 道 路 及 附 属 设 施、 农 田 及 林 地 、 公 共 设 施等 损 毁 后 重 置 费 用作 为 潜 在经 济 损失 ,重 置 费 用 按 当 地 当 时市 场 建 材 、 物 料 价 格 计 算 。 5.5 损毁等级 5.5.1 建 (构) 筑 物 损 毁 等 级 分 为 3级 , 分别 为 毁坏 、 损 坏 和基本 完 好 。 5.5.1.1 建 (构) 筑 物
30、已 经损 毁 或 倒 塌 , 无 修 复 可 能 , 定 为 毁坏 。 5.5.1.2 建 (构) 筑 物 结构构件出 现 损 伤 , 但 经修 复 后 可 继续 使 用 , 或 建 (构) 筑 物 已 不 具 备 基本 正 常 的 使 用 功 能 , 定 为 损 坏 。 5.5.1.3 建 (构) 筑 物 结构构件 无 破 坏 , 或 局 部 轻 微 裂 缝 损 伤 , 结构 安全 及 使 用 功 能 基本 正常 ,不 加 修 复 可 继续 使 用 , 定 为 基本 完 好 。 5.5.2 道 路 损 毁 等 级 分 为 3级 , 分别 为 毁坏 、 损 坏 和基本 完 好 。 5.5.2.
31、1 路 面出 现 崩塌 、 滑坡 堵塞 或 大 于 50cm的 沉 陷 、裂 缝 、 隆 起 , 无 法通 行 、 需 限 制 通 行 或 大 修 才 能 通 行 , 定 为 毁坏 。 5.5.2.2 路 面出 现 小 于 15cm的 下 陷 或 隆 起 , 路 肩 、 挡 墙 、 垒 面 、 路 堑 有 细微 裂 缝 ,造 成 一 定的 通 行 障 碍 , 崩塌 落 石 , 需 清 理修 复 后 才 能 通 行 , 定 为 损 坏 。 DB11/T 1896 2021 7 5.5.2.3 路 面 、 路 堤未 受 到 破 损 或 破 损 甚微 , 道 路 可通 行 , 定 为 基本 完 好
32、。 5.5.3 农 田 损 毁 按照可 耕 种 、 修 复 后 可 耕 种 和 不 可 耕 种 三 种 情况分别计 算 。 5.5.3.1 农 田 无 破 坏 , 或 局 部 有 轻 微破 坏 ,不 用 修 复 可 继续 耕 种 ,不 影响 作 物 生 长 和 收 入 , 定 为 可 耕 种 。 5.5.3.2 农 田 局 部 受 到 破 坏 , 需 要 修 复 才 能 继续 耕 种 , 定 为 修 复 后 可 耕 种 。 5.5.3.2 农 田 大 面 积 受 到 破 坏 ,不 能 耕 种 , 定 为不 可 耕 种 。 5.5.4 其 他 附 属 设 施、 公 用 设 施 损 毁 也 可 参
33、 照 式 ( 1) 进 行 计 算 , 或 按 当 地 当 时市 场 价 格 扣 除 残 值 计 算 。 6 崩塌 应急调查 6.1 一般要求 6.1.1 崩塌应急调查 内容 主 要 包括 灾害 体 ( 危 岩 体 )基本 特征 、 灾(险)情 、 诱 发 因素 和 已 有 防 治措 施等。 按照 附录 A中 表 A.1填 写 野外调查记录 。 6.1.2 崩塌规 模 按 表 4分 为 小 型 、 中 型 、 大 型 三 个 等 级 。 表 4 崩塌 规 模 等级 等 级 大 型 中 型 小 型 体 积 V/(m 3 ) V 5000 5000 V 500 V 500 6.1.3 崩塌稳定性评
34、 价 等 级 划 分 为 欠 稳定 、较 稳定和稳定 3级 , 稳定性判别 按照 附录 E中 表 E.1崩塌 稳定性野外判别 进 行 定 级 。 6.2 调查内容 6.2.1 危岩体 6.2.1.1 调查 危 岩 体 所 在 斜 坡 顶 底 高 程 、 坡 向 、 坡 度、 地 层 岩 性 、 微 地 貌类 型 、 物 质 组 成 。 6.2.1.2 调查 危 岩 体 分 布高 程 、 尺 寸 规 模 、 风 化 程 度、 控 制性结构面 类 型 及 其产 状 。 6.2.1.3 测量 岩 层 产 状 和结构面 产 状 , 分 析 与 斜 坡坡 向 关 系 。 6.2.1.4 调查 岩 体 是
35、否 存 在 软弱夹 层 、 临 空 面 、裂 隙 的 贯 通 性 、张 开 、 闭 合 、 充 填 特征 、 变 形 迹 象 , 综 合 分 析危 岩 体 形 成的 控 制性结构面 及 影响 危 岩 体 稳定性的结构面 组 合 关 系 。 6.2.2 堆积体 6.2.2.1 调查崩塌 堆 积 体 的分 布位 置 、形 态 、 规 模 、 物 质 组 成 等。 6.2.2.2 参 照 表 5分 析 崩塌灾害 形 成 机 理 和 运 动形 式 。 DB11/T 1896 2021 8 表 5 崩塌形成机 理分 类及特征 类 型 岩 性 结构面 地 形 受 力 状 态 起 始运 动形 式 倾 倒式
36、崩塌 黄 土 、 直立或 陡 倾 内 的 岩 层 多为 垂 直 节 理 、 陡 倾 坡 内 -直立 层 面 峡谷 、 直立 岸 坡 、 悬崖 主 要 受 倾 覆力 矩 作用 倾 倒 滑 移式 崩塌 多为 软硬 相间 的 岩 层 有 倾 向 临 空 面的结构 面 陡 坡 大 于 55 滑 移 面 受 剪切 力 或 垂 直 挤压 滑 移 或 伴 有 下 沉 坠落 式 崩塌 坚硬 岩 层 、黄 土 风 化 裂 隙 、 重 力 拉 张 陡 坡 大 于 45, 上 部 突出的 岩 体 , 下 部 有 悬 空 拉 张 或 自重 引起 的 剪切 力 拉 裂、 错 断 6.2.2.3 调查崩塌 时 间 、 崩
37、塌的 运 动 路 线 和 运 动 距离 。 6.2.3 诱 发 因素 6.2.3.1 调查崩塌灾害前 七 天 每 日 降 雨量以及 当 天日最 大 降 雨量 和 时 最 大 降 雨量 。 6.2.3.2 调查崩塌灾害发 生 时 的 其 他 自然 影响 因素 :地 震 、 冻 融渗透 、自然 演 化 等。 6.2.3.3 调查崩塌灾害发 生 时 的 人类 工 程 活动 影响 因素 : 开 挖 坡 脚 、 爆 破 、 堆填 加 载 、 蓄 水、 排 水 、 灌溉 、水 库 水位 变 化 等。 6.2.4 已有防治措 施 6.2.4.1 调查 已 采取 的应急 处置措 施。 6.2.4.2 以 往
38、崩塌 防 治 工 程及 其 现 状 情况 。 6.3 稳 定性评 价及 发 展趋势预 测 6.3.1 分 析 堆 积 体 自 身 的稳定性 及 影响 范围 。 6.3.2 分 析危 岩 体 可 能 造 成的 危 害范围 , 圈 定 危 险 区。 6.3.3 分 析 崩塌 堆 积 体 在 暴雨 等条 件 下失 稳 破 坏 的 可 能 性 。 7 滑坡 应急调查 7.1 一般要求 7.1.1 滑坡应急调查 内容 主 要 包括 滑坡 体特征 、 滑坡 周 界 地 形 地 貌 和地质 条 件 、 滑面 特征 、 诱 发 因素 和灾险情 信息 等。 按照 附录 A中 表 A.2填 写 野外调查记录 。
39、7.1.2 滑坡规 模 按 表 6分 为 小 型 、 中 型 、 大 型 和 特大 型 四 个 等 级 。 表 6 滑坡 规 模 等级 等 级 特大 型 大 型 中 型 小 型 体 积 V /(10 4 m 3 ) V 1000 1000 V 100 100 V 10 V 10 DB11/T 1896 2021 9 7.1.3 滑坡分 类 按 DZ/T 0261附录 C.1执 行 。 7.1.4 滑坡稳定性评 价 等 级 划 分 为 欠 稳定 、较 稳定和稳定 3级 , 按 附录 E中 表 E.2进 行 滑坡稳定性野 外判别 。 7.2 调查内容 7.2.1 滑坡体 7.2.1.1 调查滑坡
40、体 所 处 斜 坡地 理 位 置 、 微 地 貌 特征 、 斜 坡 形 态 、 坡 向 、 坡 度、 相 对 高度等。 7.2.1.2 调查滑坡 体 地 层 岩 性 、 分 布 范围 、长度、 宽 度、 厚 度、 面 积 、 体 积 、 平 面 形 态 、 剖 面 形 态 、 控 滑结构面 及 产 状 、 滑 移 距离 、 滑 体 块 度、 滑 体 结构 、 碎 石 含 量 等。 7.2.1.3 调查滑坡 体 前 缘 出 露 位 置 、形 态 、 临 空 面 特征 及 剪 出情况 。 7.2.1.4 调查滑坡 体 前 缘 和 后 缘 裂 缝 的分 布、 方 向 、长度、 宽 度、 产 状 ,
41、分 析 其 发 生 的 先 后 顺 序 、 切 割 和 组 合 关 系 , 分 清 裂 缝 的 力学 属 性 , 如 拉 张、 剪切 、 鼓胀 裂 缝 等。 7.2.1.5 调查滑坡 体 附 近 建 (构) 筑 物 、 道 路 、 树 木 、 阶 地 、 坝 、水 渠 等 变 形 破 坏 及 井泉 、水 塘渗漏 或 干枯 等 情况 。 7.2.2 滑床及滑面 ( 带 ) 7.2.2.1 调查滑 床 地 层 岩 性 、 产 状 、 擦痕 。 7.2.2.2 通过 应急 勘 查 明 确 滑面( 带 ) 埋深 、 厚 度、岩 性(滑 带 土 名称 ) 、主 滑 方 向 等。 7.2.3 诱 发 因素
42、 调查 7.2.3.1 调查 诱 发滑坡的 自然 因素 : 强降 雨 、 地 震 、自然 演 化 、 冻 融渗透 、 洪 水、 崩塌 加 载 及 其 它 不 利 的工 程 地质 与水 文地质 条 件 变 化 因素 等。 7.2.3.2 调查 人类 工 程 经 济 活动 影响 , 如 开 挖 坡 脚 、 堆填 加 载 、 蓄 水、 排 水、 灌溉 、 渠 塘渗漏 及 其 它 , 了 解 周 边 人类活动与 滑坡的 历史 关 系 。 7.2.3.3 调查引起滑坡 变 形、复活 的 主 导 因素 , 结 合 滑坡 体 基本 特征 确 定滑坡 类 型 。 7.2.4 防治措 施 7.2.4.1 调查
43、已 采取 的应急 处置措 施 和 居 民 转移避 险情况 。 7.2.4.2 调查 以 往 开展 的滑坡灾害 勘 查 、 监 测以及 工 程治 理 措 施。 7.2.4.3 根 据 防 治 需 求 , 开展 应急 监 测 和应急 勘 查工作 。 7.3 稳 定性评 价与 发 展趋势预 测 7.3.1 滑坡稳定性评 价 应 对 滑坡基本 特征 、 影响 因素 、 工 程 地质和 水 文地质 条 件 等 进 行 综 合 考 虑 。 7.3.2 根 据滑坡发 育 特征 , 分 析 滑坡 继续 活动 的 可 能 性和 诱 发 因素 , 预 测 发 展 趋 势 和险情 , 圈 定滑坡 影响 区、威胁 对
44、 象及危 险 区。 DB11/T 1896 2021 10 8 泥石流 应急调查 8.1 一般要求 8.1.1 泥石流应急调查 内容 主 要 包括 泥石流 特征 、 发 育 环境 条 件 、 诱 发 因素 、 灾险情 信息 和 已 有 防 治 措 施等, 按照 附录 A中 表 A.3填 写 野外调查记录 。 8.1.2 泥石流分 类 按 DZ/T0261附录 C中 C.3执 行 。 8.1.3 泥石流野外判别 按 DZ/T0261附录 D中 D.3执 行 。 8.2 调查内容 8.2.1 地质 条 件 8.2.1.1 调查 沟道 流 域 面 积 、主 沟 长度、 沟顶 高 程 、 沟 口高 程
45、 、 相 对 高 差 、 沟 床 比 降、 沟 谷 形 态 、 植 被 覆盖 度等。 8.2.1.2 调查 沟道 内 地 层 岩 性 、 构 造 破 碎 带 、 第 四 系 坡 积 物 等。 8.2.1.3 调查 新 近 人类 工 程 活动 产生 的 固 体 废弃 物 ( 矿山 尾 矿 、 工 程 弃渣 、 弃 土 )的 堆 放 位 置 、 堆 放 形 式 和 堆 放 规 模 。 8.2.2 泥石流特征 调查 8.2.2.1 调查泥石流发 生 的 时 间 、 流 体 性质 、 激 发 雨量 、形 成 过 程 , 确 定泥石流 类 型 。 8.2.2.2 调查 形 成 区 的 水源类 型 、 地
46、 形条 件 及 可 能 形 成泥石流 固 体 物 质的 储 量 。 8.2.2.3 调查流 通 区 淤埋 、 漫 流 、 冲刷 、 磨蚀 、 撞击 、 爬 高、 堵塞 、 挤压 河 道 等 泥石流 残 留 在 沟道 中 的 各 种 痕 迹 等。 8.2.2.4 调查泥石流的 堆 积 过 程 、 堆 积 体 范围 、 物 质 组 成 、长度、 宽 度、 体 积 等。 8.2.2.5 调查 历次 泥石流 活动 发 生 时 间 、 频 数 、 规 模 、形 成 过 程 、 暴 发前 降水 和 暴 发 后 灾害情况 。 8.2.3 诱 发 因素 调查 8.2.3.1 调查泥石流发 生 前 降 雨 条 件 , 如 前 七 天 、 前 三 天 、 当 日 降 雨量及 降 雨 强度等。 8.2.3.2 调查泥石流 沟道 流 域 上 游 是否 存 在 水 库 溃决 外 泄 情况 。 8.2.3.3 调查泥石流 沟道 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