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SN T 1556-2020 鸡传染性鼻炎检疫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20628       资源大小:908.46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SN T 1556-2020 鸡传染性鼻炎检疫技术规范.pdf

    1、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1556 2020 代替 SN/T 15562005 鸡传染性鼻炎检疫技术规范 Quarantine protocol for chicken infectious coryza 2020-12-30 发布 2021-07-01 实施 ICS 11.220 CSS B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 布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1556 2020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 SN/T 15562005鸡传染性鼻炎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操作规程。 本文件与 SN

    2、/T 15562005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临床诊断方法; 增加了病原分离鉴定方法; 增加了 PCR 检测方法; 增加了血凝抑制试验(HI); 增加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海关、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陶虹、孙洁、张彩虹、林彦星、杨俊兴、林庆燕、秦智锋、刘建利、唐金 明、陈书琨、廖立珊、曹琛福、吕建强、花群义。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N/T 15562005。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1 SN/T 1556 2020 鸡传染性鼻

    3、炎检疫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鸡传染性鼻炎病原分离鉴定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以及血清平板凝集试验、血 凝抑制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鸡传染性鼻炎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的操作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和检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必不可少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18088 出入境动物检疫采样 SN/T 2123 出入境动物检疫实验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

    4、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诊断技术 4.1 临床综合诊断 鸡传染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参见附录 A。 4.2 病原分离鉴定 4.2.1 试剂与材料 4.2.1.1 灭菌棉拭子、鲜血琼脂平皿、灭菌小瓶、过氧化氢酶。 4.2.1.2 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或辅酶 1,NAD)表皮葡萄球菌。 4.2.1.3 5% 的二氧化碳(CO 2 )培养箱、4 或 -20 -30 冰箱。 4.2.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样品的采集、保存及运输应符合 GB/T 18088 和 SN/T 2123 的相关采样要求。 无菌采集发病鸡血液,分离血清,血清应新鲜、透明、不溶血、无污染,密装于灭菌小瓶内,4 或 -

    5、20 -30 冰箱保存或冷藏条件下立即送检。 无菌采集处于急性发病阶段(潜伏期 1 d7 d)的病鸡眶下窦内的黏液、浆液,或气管和气囊分泌 物用于病原学诊断,其中眶下窦腔的细菌最为纯净。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2 SN/T 1556 2020 4.2.3 细菌的分离鉴定 无菌打开可疑病鸡的眶下窦,用灭菌棉拭子蘸取其中黏液或浆。用棉拭子在鲜血琼脂平皿上横 向划线 5 7 条,然后取产 NAD 表皮葡萄球菌从横线中间划一纵线。将划种好的平皿置于 5% 的二氧化 碳培养箱中 37 培养 18 h 24 h,观察菌落特点。取可疑菌落的纯化物做过氧化氢酶试验,如有大量 气泡者为过氧化氢酶阳性反应。也可采用

    6、 PCR 鉴定可疑菌落,同时取病料或可疑菌落进行动物试验, 方法见附录 B。 4.2.4 结果判定 若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出现“卫星样”生长的露滴状、针头大小的小菌落,即靠近产 NAD 表皮葡萄 球菌线处菌落较大,直径可达 0. 3 mm,离产 NAD 表皮葡萄球菌线越远,菌落越小,过氧化氢酶阴性, 结果判为阳性;若无卫星现象,但有露滴状、针头大小的小菌落出现且过氧化氢酶阴性,则仍需采用 PCR 或动物试验鉴定,以避免漏检不需 NAD 的副鸡禽杆菌。若无上述现象,则判为阴性。 4.3 PCR 检测 4.3.1 试剂与材料 4.3.1.1 除非另有说明,在检测中使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室用水应符合

    7、 GB/T 6682 的要求。 4.3.1.2 0.5% Np-40(乙基苯基聚乙二醇)、0.5% 吐温 -20、100 mmol/L pH 8.3 Tris-HCl、0.2 mg/mL 蛋 白酶 K、阴阳性对照物。 4.3.1.3 生理盐水、蒸馏水、1.5 mL 及 0.5 mL 小离心管、吸头,均灭菌处理。 4.3.1.4 PCR 仪、水浴锅、小型离心机、微量加样器、冰块。 4.3.1.5 琼脂糖、电泳仪、水平电泳槽、紫外灯或凝胶成像仪。 4.3.1.6 10 mg/mL 溴化乙锭、加样缓冲液、TAE 电泳缓冲液。 4.3.2 实验操作 4.3.2.1 核酸抽提 4.3.2.1.1 组织样

    8、品的核酸提取 无菌打开可疑病鸡的眶下窦,用灭菌棉拭子蘸取其中的黏液或浆液浸入含 0.8 mL 1.0 mL 生理盐水 的 1.5 mL 离心管内,室温放置 0.5 h 后,将棉拭子在管壁上尽量挤干,然后弃至废液缸中。 将浸过棉拭子的离心管以 8 000 r/min 10 000 r/min 离心 10 min,小心吸去大部分上清液,保留 20 nullL 左右液体。 用吸头将离心管中沉淀物与剩余液体混合均匀,加入 15 nullL 1 PCR 缓冲液(其中含 0.5% Np-40, 0.5% 吐温 -20,0.2 mg/mL 蛋白酶 K 和 100 mmol/L pH 8.3 Tris-HCl

    9、),压紧离心管盖,约 50 水浴 1 h, 然后 95 10 min,再冰浴 10 min 后进行 PCR 扩增或置 -20 保存。 4.3.2.1.2 菌落的核酸提取 挑取于 5% 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 37 培养 18 h 24 h 的菌落,加到含 10 nullL 蒸馏水的 0.5 mL 的小 离心管中,压紧管盖,95 加热 10 min,再冰浴 10 min 后进行 PCR 扩增或 -20 保存。 用 10 nullL 无菌水作为阴性对照样品,用 9 nullL 无菌水加 1 nullL 已知阳性对照物作为阳性对照样品。约 50 水浴 1 h,然后 95 10 min,再冰浴 10 mi

    10、n 后进行 PCR 扩增或置 -20 保存。 4.3.2.1.3 其他核酸提取方法 可采用等效的商品化试剂盒进行细菌病原核酸提取。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3 SN/T 1556 2020 4.3.2.2 PCR 扩增 针对副鸡禽杆菌 hagA 基因设计 PCR 检测引物: 上游引物 P1 :5 null tgagggtagtcttgcacgcgaat 3 null 下游引物 P2 :5 null caaggtatcgatcgtctctctact 3 null PCR 反应体系为 25 nullL,其中 mix 12.5 nullL,ddH 2 O 5.5 nullL,P1 1 nullL,P2

    11、1 nullL,DNA 模板 5 nullL。 反应条件:95 5 min ;95 30 s,59 30 s,72 45 s,35 个循环;72 10 min。 扩增片段长度 510 bp,扩增序列参见附录 C。 4.3.2.3 电泳 制备 1.2 % 琼脂糖凝胶板。取 5 nullL PCR 产物与 2 nullL 上样缓冲液混合,加入琼脂糖凝胶板的加样 孔中。加入分子量标准。盖好电泳仪,插好电极,60 V 80 V 稳压电泳,30 min 50 min。在紫外线灯下 观察照相存档;或者用紫外凝胶成像仪扫描图片存档。用分子量标准比较判断 PCR 片段大小。 4.3.2.4 结果判定 试验条件

    12、成立判定:阴性对照无目的条带、阳性对照在约 510 bp 处出现一条特异性的扩增条带, 判定试验成立。 检测样品出现一条分子量为 510 bp 条带, 与阳性对照 PCR 产物同步迁移的大小相同条带,判为鸡 传染性鼻炎核酸阳性;检测样品在约 510 bp 处没有任何特异性条带, 与阴性对照相同,判为鸡传染性鼻 炎核酸阴性。 4.4 血清学检测 4.4.1 血清平板凝集试验 4.4.1.1 材料 4.4.1.1.1 鸡传染性鼻炎平板凝集试验抗原、阴性对照血清、阳性对照血清,使用前与被检血清一起 恢复至室温。 4.4.1.1.2 载玻片、微量加样器 1 个、灭菌吸头。 4.4.1.2 操作程序 4

    13、.4.1.2.1 本试验在室温(20 25 )下进行。 4.4.1.2.2 先在玻板背面写好编号,每个样品间至少留 20 mm 空隙,再在每个序号边加抗原 15 nullL。 4.4.1.2.3 按玻板上的序号加对照或被检血清 15 nullL ,每个血清样品换一个吸头,将血清与抗原混匀, 反应持续 3 min 5 min,在此时间内观察结果。每次试验均设阴性、阳性对照。 4.4.1.2.4 在黑色背景或在灯下明亮处观察并记录结果。 4.4.1.3 结果判定与表示方法 血清平板凝集试验判定标准见表 1。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4 SN/T 1556 2020 表 1 血清平板凝集试验判定标准 编

    14、号 反应表现 判定 记录符号 定性区分 1 有明显架状或片状凝集片,液体清亮 强阳性 + + + + +2 有大量针头样颗粒,量多,液体较清亮 阳性 + + + 3 针头样颗粒状,量较少,稍混浊 弱阳性 + 4 液体无颗粒,均匀而混浊 阴性 - - 4.4.2 血凝抑制试验 4.4.2.1 材料 4.4.2.1.1 鸡传染性鼻炎血凝抑制试验抗原及阴、阳性对照血清,均由指定单位提供。 4.4.2.1.2 生理盐水及被检血清。 4.4.2.1.3 新鲜红血球悬液及醛化红血球悬液,制备方法见附录 D 中 D.2、D.3。 4.4.2.1.4 96 孔微量血凝板(V 型)、微量振荡器、微量加样器及吸头

    15、。 4.4.2.2 操作程序 本操作在 20 25 范围内进行,同时用 A、B、C 型抗原分别对被检血清进行以下操作,以全 面检测各型菌的感染情况。取洁净血凝板,将抗原用生理盐水从 5 倍开始做 2 倍递增稀释加入 1 11 列 孔中(即第 1 列孔为 5,第 2 列为 10,第 3 列为 20,依此类推至第 11 列),每孔最终液体量为 100 nullL,第 12 列孔只加生理盐水作为血球对照孔。每孔加 1 % 相应的红血球 100 nullL(A 型抗原用新鲜 红血球,B、C 型抗原用醛化红血球),充分振荡混合后,在室温静置 30 min 60 min(以血球对照孔中 红血球完全沉下为准

    16、)。 判定抗原的血凝效价(HA 效价),即为使红血球发生完全凝集的抗原最大稀释倍数。 被检血清的吸收:将被检血清用 10% 相应的红血球进行 5 倍稀释(A 型抗原用新鲜红血球,B、C 型抗原用醛化红血球),室温下作用 4 h 或 4 过夜,中间充分振荡不少于 5 次,然后 1 500 r/min 离心 10 min,取上清液即为 5 倍稀释的被检血清。取洁净血凝板,从第 1 列孔开始,用生理盐水将每份被 检血清及阴性对照血清、阳性对照血清从 5 倍开始做 2 倍递增系列稀释,每行测定一份血清,每孔最 终液体量为 50 nullL,将抗原用生理盐水稀释至浓度为 4 个 HA 效价单位(如 HA

    17、 效价为 1 : 160,则抗原 稀释至 40 倍),每血清孔中加入 50 nullL。充分振荡,于室温下静置 30 min 以上。每孔加入 1% 相应的红 血球 100 nullL(A 型抗原用新鲜红血球,B、C 型抗原用醛化红血球)。充分振荡,置室温下作用 30 min 60 min。分别判定被检血清样品血凝抑制(HI)效价,即完全抑制红血球凝集的最高血清稀释倍数。 4.4.2.3 结果的判定与表示方法 能完全抑制红血球凝集者判为阳性(HI 效价 1 : 5),阴性、阳性对照血清的结果应分别为阴性和 阳性。 4.4.3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 ) 4.4.3.1 材料 4.4

    18、.3.1.1 鸡传染性鼻炎 ELISA 抗原、阴性对照血清、阳性对照血清、羊抗鸡 IgG 酶标抗体。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5 SN/T 1556 2020 4.4.3.1.2 洗涤液、包被液、底物液及终止液,以上各溶液的配制方法见附录 D。 4.4.3.1.3 稀释液:成分与配制方法同以上洗涤液。 4.4.3.1.4 酶标仪、微量加样器(单道及多道)、37 恒温培养箱、酶标板、4 冰箱、吸头。 4.4.3.2 操作程序 4.4.3.2.1 抗原包被:将抗原用包被液稀释至工作浓度,加入酶标板各孔中,每孔 100 nullL,置 4 冰 箱过夜。 4.4.3.2.2 洗涤:甩净孔内抗原溶液,用洗涤

    19、液加满各孔,放置 5 min,然后甩净,如此重复 3 次。 4.4.3.2.3 加被检血清:用稀释液将被检血清做 1 : 100 稀释,每孔加入 100 nullL,每次操作均设置阴性 对照孔两个,阳性对照孔、空白对照孔各一个,分别加入同样稀释的阴性、阳性血清和稀释液各 100 nullL, 加不同的血清样品时应换吸头,置 37 恒温培养箱中作用 30 min。 4.4.3.2.4 洗涤:同 4.4.3.2.2。 4.4.3.2.5 加羊抗鸡 IgG 酶标抗体:用稀释液将酶标抗体稀释至工作浓度,每孔加入 100 nullL,置 37 恒温培养箱中作用 30 min。 4.4.3.2.6 洗涤:

    20、同 4.4.3.2.2。 4.4.3.2.7 显色:加入底物液 100 nullL,室温避光反应 5 min 左右(至阴性对照孔开始产生颜色时)。 4.4.3.2.8 终止及读数:每孔加 50 nullL 终止液终止显色,然后用酶标仪读取 492 nm 处的吸光度(OD492)值。 4.4.3.3 结果判定与表示方法 将样品的 OD 值代入式(1)计算 : (1) 式中 : S被检血清样品 OD 值; N阴性对照平均 OD 值。 若 S/N 2 则判为阳性, S/N2 则判为阴性。 4.4.4 琼脂扩散试验 4.4.4.1 材料 4.4.4.1.1 琼脂糖、氯化钠、叠氮钠、盐酸。 4.4.4.

    21、1.2 鸡传染性鼻炎琼脂扩散试验抗原、标准阳性血清。 4.4.4.1.3 pH 7.2 ,0.15 mol/L 磷酸缓冲液(PB),配制方法见附录 D 中 D.8,实验用水符合 GB/T 6682 的要求。 4.4.4.2 操作步骤 4.4.4.2.1 采样 无菌采集被检鸡血液,分离血清,血清应新鲜、透明、不溶血、无污染,密封于灭菌小瓶内,4 或 -20 -30 冰箱保存或冷藏条件下立即送检,实验前被检血清统一编号。 3.4.4.2.2 1% 琼脂板的制备 取 0.15 mol/L 磷酸缓冲液 100 mL 加入琼脂糖 1.0 g,加热充分溶解后加入氯化钠 8.0 g,充分溶解。 待琼脂溶液冷

    22、却至约50 时,加入0.01%叠氮钠,将直径为90 mm洁净灭菌的平皿置于水平面平台上, 每个平皿加琼脂溶液约 18 mL,使凝胶厚度约 3.0 mm。加盖待自然冷却凝固,把平皿倒置湿盆中,置 4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6 SN/T 1556 2020 冰箱中密封备用。 4.4.4.2.3 打孔 反应孔现用现打。从冰箱中取出琼脂板,立即按 7 孔一组(见图 1)的梅花圆形打孔(中间 1 孔, 周围 6 孔),孔径 4.0 mm,孔距 3.0 mm。将孔中的琼脂轻轻挑出或吸出,勿伤边缘及使琼脂层脱离玻 璃,以免渗漏,将打孔后的琼脂板底部经酒精灯火焰上方快速来回 5 7 次加热封底。制好孔型的平 皿

    23、写上日期及编号。 图1 4.4.4.2.4 加样与反应 使用时,用微量加样器吸取 35 nullL 抗原液加入“Ag”孔,取 35 nullL 标准阳性血清加入“+”孔,其 他标有 1、2、3 数字的分别加入被检血清,每孔加 35 nullL,每加一个被检血清应换一个吸头。加样完毕 后,室温静置 10 min,将平皿放入湿盒于 37 孵育,24 h、48 h、72 h 观察结果并记录。 4.4.4.3 结果判定 4.4.4.3.1 判定前提 抗原孔与标准阳性血清孔之间出现一条清晰、致密的白色沉淀线,则对照成立,可进行结果判断。 4.4.4.3.2 判定标准 若抗原孔与被检血清之间出现晰、致密的

    24、沉淀线,并与标准阳性血清的沉淀线末端平滑相连 接,位置微向内侧弯曲时,则被检血清判为阳性(见图 2)。 若抗原孔与被检血清孔之间虽不出现沉淀线,但抗原孔与标准阳性血清孔间的沉淀线在被检血清 孔位置微向内侧弯曲者,则被检血清判为可疑反应。对该份血清应复检,仍为可疑则判为阳性(见图 3 所示第 1 孔)。 若抗原孔与被检血清孔之间不出现任何沉淀线,且抗原孔与标准阳性血清孔间的沉淀线直向被检 血清孔或向其外侧偏弯曲者,则被检血清判为阴性(见图 4)。 若抗原孔、被检血清孔之间的沉淀线与抗原孔、标准阳性血清孔间的沉淀线交叉,则判为非特异 性反应,应重做。若仍出现非特异性反应则判为阴性(见图 5 所示第

    25、 3 孔)。 图2 图3 图4 图5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7 SN/T 1556 2020 5 综合判定 5.1 阳性判定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附录 A 相符的,并有下列之一的判为阳性: 病原分离与鉴定结果阳性; PCR 检测结果阳性。 5.2 血清抗体阳性 有下列之一的判为血清抗体阳性: a)血清平板凝集试验,有其中一项者判为阳性: 有明显架状或片状凝集片,液体清亮; 有大量针头样颗粒,量多,液体较清亮; 针头样颗粒状,量较少,稍混浊。 b)血凝抑制试验:能完全抑制红血球凝集者判为阳性(HI 效价 1 : 5)。 c)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若 S/N 2,则结果判为阳性。

    26、d)琼脂扩散试验:若抗原孔与被检血清孔间出现清晰、致密的沉淀线,并与标准阳性血清的沉淀 线末端平滑相连接,位置微向内侧弯曲时,则被检血清判为阳性。 4.3 阴性判定 出现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但病原检测、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8 SN/T 1556 2020 附 录 A (资料性) 鸡传染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禽杆菌引起的,副鸡禽杆菌通常分为 A、B、C 三个血清型。 鸡传染性鼻炎潜伏期较短,1d 3d 出现临床症状。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但饮水正 常、打喷嚏、流鼻涕、面部水肿、呼吸困难并有啰音。病症较轻的鸡鼻腔流稀薄液体,严重者鼻窦腔 发

    27、炎并流出黏稠液体,气味恶臭,分泌物干燥后多在鼻孔周围形成淡黄色结痂。如炎症蔓延至下呼吸 道,则呼吸困难并有啰音,病鸡常摇头欲将呼吸道内的黏液甩出,最后窒息而死。该病的发病率约为 80,死亡率为 10% 15。如果伴有并发症则死亡率增高。康复后会遗留慢性间质性肾炎,最终仍会 导致死亡。 剖检可见病鸡的鼻腔有突发性急性卡他性炎症,黏膜充血、红肿,表面有大量黏液和炎性渗出物 凝块。严重者口腔内有大量黏液,并有干酪样物质覆盖于黏膜上,气管分泌物增多,肺充血、出血, 气囊膜浑浊增厚,有干酪样物质。病程较长的病鸡可见鼻窦、眶下窦和眼结膜囊内蓄积干酪样物质, 蓄积过多时常使病鸡的眼部发生显著肿胀和向外突出,

    28、严重的引起巩膜穿孔和眼球萎缩、失明。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9 SN/T 1556 2020 附 录 B (规范性) 动 物 试 验 B.1 材料 生理盐水、注射器、5# 针头、1.5 mL 小离心管、棉拭子,以上材料均需灭菌处理。4 只 4 周龄以 上的易感健康鸡或无特定病原(SPF)鸡。 B.2 操作程序 B.2.1 无菌打开可疑病鸡的眶下窦,用灭菌棉拭子尽量多地取其中黏液或分泌物,然后将拭子浸入盛 有 1 mL 生理盐水的小离心管中,搅动挤压棉拭子数次,使黏液进入生理盐水,弃去棉拭子(消毒处理 以避免污染),即获得临床病料液,挑取经病料接种生长的可疑菌落做成菌悬液或直接取肉汤培养物作 为病

    29、料样品。 B.2.2 将上述病料 0.2 mL 0.3 mL 接种健康易感鸡或 SPF 鸡的眶下窦,并于接种后逐日进行临床观察, 出现鼻炎症状者扑杀观察病变,直至 1 周。 B.3 结果判定与表示方法 若接种鸡出现典型的传染性鼻炎症状和病变后,判为阳性;若无传染性鼻炎症状和病变,则判为 阴性。一般阳性病料在 24 h 48 h 后可出现典型鼻炎症状,当分泌物含活菌太少或为慢性病例时,潜伏 期可延长至 1 周。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10 SN/T 1556 2020 附 录 C (资料性) 副鸡禽杆菌 hagA 基因的 DNA 序列(510 bp ) 副鸡禽杆菌 hagA 基因的 DNA 序列(

    30、510 bp)如下: tgagggtagtcttgcacgcgaattatatggtgcagaaactattgaggaacgtcatcgccatcgctatgaagtgaacaa tatcttattaccacaaatcgaaaaagcggga ttaaaagtcacaggcttatcggcggataaaaaattagtggaaattattg aagtgccaaatcatccttggtttgtagcttgtcagttccaccctgagtttacctcaacaccgcgtgat gggcatccgtta tttgctgggtttatcaaggcagcaaaagactaccagcaaggataat

    31、gttcctagttagcattattgctaaataatgtgga acattatatttgggtaaggtctgtag cttaattcttgtattataaggattaagctacattctctatgcctaataaatagc ttggtttattcgctaaattctgtacattcagaattctttatttgtaagtttgagctagagaatagggac taaaccaatta tttaatttagtagagagacgatcgataccttg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11 SN/T 1556 2020 附 录 D (规范性) 溶液配制方法 D.1 阿氏液 葡萄糖 20.5 g 柠檬

    32、酸钠 8 g 柠檬酸 0.55 g 氯化钠 4.2 g 蒸馏水加至 1 000 mL 106.4 kPa 30 min 高压灭菌,置 4 冰箱中保存备用。 D.2 1% 新鲜红血球的制备 采取鸡血与阿氏液 1 : 1 混合,用生理盐水离心洗涤 5 次,每次 1 500 r/min 离心 10 min,去上清液, 沉淀下来的红血球用生理盐水作 100 倍稀释后进行悬浮。 D.3 10% 醛化红血球的制备 采取鸡血与阿氏液 1 : 1 混合,用生理盐水离心洗涤 5 次,每次 1 500 r/min 离心 10 min,将沉淀 的红血球吸起,用 0.2 mol / L pH 7.4 的磷酸盐缓冲液(

    33、PBS)配成红血球悬液,按 24 : 1 加入戊二醛 储存液(25%)迅速混合,置 4 搅拌 30 min45 min,再用生理盐水离心洗涤 5 次,去离子水洗涤 5 次,方法同上,最后一次将沉淀红血球用 PBS 配成 10% 悬液,加入 0.01% 硫柳汞,置 4 冰箱中 避光保存,1 个月内使用。 D.4 包被缓冲液(0.05 mol/L 的碳酸盐缓冲液) 碳酸钠 1.59 g 碳酸氢钠 2.93 g 加蒸馏水至 1 000 mL 112 kPa 20 min 高压灭菌,置 4 冰箱中保存备用。 D.5 洗涤缓冲液 氯化钠 8 g 磷酸氢钾 0.2 g 磷酸氢二钾(Na 2 HPO 4 1

    34、2H 2 0) 2.9 g 氯化钾 0.2 g 吐温 -20 0.5 mL 加蒸馏水至 1 000 mL 112 kPa 20 min 高压灭菌,置 4 冰箱中保存备用。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12 SN/T 1556 2020 D.6 底物缓冲液 磷酸氢二钾(Na 2 HP0 4 12H 2 O) 18.4 g 柠檬酸 5.1 g 加蒸馏水至 1 000 mL 106.4 kPa 30 min 灭菌,置 4 冰箱中保存备用。 用前每 100 mL 中加入 40 mg 邻苯二胺,溶解后加入 30% 双氧水 150 nullL,混匀使用。 D.7 终止液(2 mol/L 硫酸溶液) 硫酸(95%

    35、98%) 22.4 mL 蒸馏水 177.6 mL D.8 pH 7.2,0.15 mol/L 磷酸缓冲液(PB)的配制 甲液:磷酸氢二钠(Na 2 HPO 4 12H 2 O) 53.7 g 加去离子水至 1 000 mL 乙液:磷酸二氢钠(NaH 2 PO 4 2H 2 O) 23.4 g 加去离子水至 1 000 mL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1556 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 开本 8801230 1/16 印张 1.25 字数 29 千字 2021 年 6 月第一版 2021 年 6 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 1500 书号:155175150 定价 18.00 元 鸡传染性鼻炎检疫技术规范 行 业 标 准 SN/T 15562020 * * *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南路甲 1 号(100023) 编辑部:(010)65194242-7509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中国海关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网址


    注意事项

    本文(SN T 1556-2020 鸡传染性鼻炎检疫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