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1518133       资源大小:675.44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碱的是AC2H5OHBNa2CO3CCa(OH)2DCu2(OH)2CO3【答案】C【解析】【详解】A. C2H5OH是有机物,属于醇类,A不合题意;B. Na2CO3属于无机盐,B不合题意;C. Ca(OH)2是二元强碱,C符合题意;D. Cu2(O

    2、H)2CO3是碱式盐,D不合题意。故答案选C。2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硫酸钡B食盐水C二氧化硅D醋酸【答案】A【解析】【详解】按强电解质的定义可知,强电解质指在水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含强酸、强碱、大部分盐等。所以对四个选项进行物质分类考查:A.可知硫酸钡是强电解质,A项正确;B.食盐水为混合物,不在强电解质的概念内,B项错误;C.二氧化硅是非电解质,C项错误;D.醋酸在水中不完全电离,为弱电解质,D项错误。故答案选A。3下列图示表示过滤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A.该操作是分液,A不合题意;B.该操作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定容步骤,B不合题意;C.该操作是过滤,C符合题意;

    3、D.该操作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转移溶液步骤,D不合题意。故答案选C。4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4NH35O24NO6H2OB2Na2SO3O22Na2SO4C2Na2O22CO22Na2CO3O2D2KICl22KClI2【答案】D【解析】【详解】置换反应是指一个单质和一个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个单质和化合物,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前者在后者的概念范围内;A.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A不合题意;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不合题意;C.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C不合题意;D.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定义,属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活泼性强的非金属单质置换出活泼性较弱的非

    4、金属单质,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5下列溶液呈碱性的是ANH4NO3B(NH4)2SO4CKClDK2CO3【答案】D【解析】【分析】盐类水解是指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发生水解,导致溶液的酸碱性发生变化,本题四个选项均涉及盐类水解。【详解】A.该盐属于强酸弱碱盐,NH4+H2ONH3H2O+H+,溶液显酸性,A不合题意;B.同A,NH4+发生水解,使得溶液显酸性,B不合题意;C.该盐属于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溶液显中性,C不合题意;D.该盐属于强碱弱酸盐,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溶液显碱性,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点睛】关于正盐的酸碱性

    5、可利用口诀速度判断:“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都弱须看电离程度大小”。6反应8NH33Cl2N26NH4Cl,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3B83C63D32【答案】A【解析】【详解】该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表示为,可知实际升价的N原子为2个,所以2个NH3被氧化,同时Cl2全部被还原,观察计量数,Cl2为3个,因而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故答案选A。7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B丁烷的球棍模型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6C【答案】A【解析】【详解】A.次氯酸中Cl最外层为7个电子,为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6、,需要拿出一个电子与其他原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O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为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拿出两个电子与其他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因而次氯酸的电子式为,A项错误。B、C、D等3个选项均正确。故答案选A。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C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D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答案】B【解析】【详解】A.液氯就是液态的氯气,与钢瓶不反应,可以储存在钢瓶中,A项正确;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B项错误;C.石英、水晶、硅石、沙子的主要成分均为二氧化硅,C项正确;D

    7、.硫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等形式存在,火山口处有硫单质,D项正确。故答案选B。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馏时可通过加碎瓷片防暴沸B可用精密pH试纸区分pH5.1和pH5.6的两种NH4Cl溶液C用加水后再分液的方法可将苯和四氯化碳分离D根据燃烧产生的气味,可区分棉纤绵和蛋白质纤维【答案】C【解析】【详解】A.加热液体至沸腾时,必须要在反应容器内加碎瓷片,防止暴沸,否则出现暴沸将会很危险,A项正确;B.精密pH试纸可以将pH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所以可以区分pH5.1和pH5.6的两种NH4Cl溶液,B项正确;C.苯和四氯化碳互相溶解,均难溶于水,因而加水不影响苯和四氯化碳的互溶体系,不可以

    8、分液,可采用蒸馏分离,C项错误;D. 棉纤绵成分是纤维素,蛋白质纤维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因而可以用燃烧法区别,D项正确。故答案选C。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O2和16O2互为同位素B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CC60和C70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DH2NCH2COOCH3和CH3CH2NO2是同分异构体【答案】B【解析】【详解】A. 18O2和16O2是指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分子,而同位素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称同位素,A项错误;B. 正己烷的分子式C6H14,2,2二甲基丙烷即新戊烷分子式是C5H12,两者同属于烷烃,且分子式差一个CH

    9、2,属于同系物,B项正确;C.核素表示具有一定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C60和C70是由一定数目的碳原子形成的分子,显然,C项错误;D. H2NCH2COOCH3和CH3CH2NO2是分子式分别为C3H7O2N和C2H5O2N,分子式不同,显然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故答案选B。11针对下列实验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A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80 mL氯气、20 mL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色B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3 mL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C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镁条剧烈燃烧,有白色、黑色

    10、固体生成【答案】A【解析】【详解】A.氯气可溶于水,在常温时,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因而20mL水大约能溶解40mL氯气,气体大约剩余40mL未溶解,A项错误;B.胆矾指的是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其显蓝色,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uSO45H2O变为CuSO4,CuSO4为白色固体,B项正确;C.双氧水将SO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H2O2+SO2 =SO42-+2H+,氯化钡溶液中Ba2+与SO42-生成BaSO4白色沉淀,C项正确;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为白色固体,C是黑色固体,D项正确。故答案选A。12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

    11、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n2+向Cu电极方向移动,Cu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增加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C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D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答案】A【解析】【详解】A.Zn较Cu活泼,做负极,Zn失电子变Zn2+,电子经导线转移到铜电极,铜电极负电荷变多,吸引了溶液中的阳离子,因而Zn2+和H+迁移至铜电极,H+氧化性较强,得电子变H2,因而c(H+)减小,A项错误;B. Ag2O作正极,得到来自Zn失去的电子,被还原成Ag,结合KOH作电解液,故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

    12、H,B项正确;C.Zn为较活泼电极,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锌溶解,因而锌筒会变薄,C项正确;D.铅蓄电池总反应式为PbO2 + Pb + 2H2SO4 2PbSO4 + 2H2O,可知放电一段时间后,H2SO4不断被消耗,因而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D项正确。故答案选A。13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A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5SO22H2O2MnO4-2Mn2+5SO4H+B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双氧水:2I2H+H2O2I22H2OC硅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SiO32-2H+H2SiO3D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的铁粉:3Cu2+2

    13、Fe2Fe3+3Cu【答案】D【解析】【详解】D.Fe3+氧化性大于Cu2+,所以Cu2+只能将Fe氧化到Fe2+,因而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的铁粉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Fe2+Cu,D项错误。其他3个选项的离子方程式都是正确的。故答案选D。142019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第35号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B位于第四周期第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第84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7D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答案】C【解析】【详解】A.35号元素是溴元素,单质Br2在常温常压下是红棕色的液体,A项合理;B.位于第四周期第A族

    14、的元素是砷元素(As),为非金属元素,B项合理;C.第84号元素位于第六周期A族,为钋元素(Po),由于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所以该元素最高化合价是+6,C项不合理;D.第七周期0族元素是第七周期最后一个元素,原子序数为118,D项合理。故答案选C。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高,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的高B甲烷、苯、葡萄糖均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羊毛、蚕丝、塑料、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天然植物油没有恒定的熔、沸点,常温下难溶于水【答案】B【解析】【详解】A.对于分子式相同的烷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因而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高。而对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有机物

    15、,含羟基越多,沸点越高,原因在于-OH可形成分子间的氢键,使得沸点升高,因而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的高,A项正确;B.葡萄糖为多羟基醛,含有醛基,能使溴水或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苯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错误;C.羊毛、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橡胶都属于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C项正确;D.天然植物油是混合物,无固定熔、沸点,另外,植物油常温下难溶于水,D项正确。故答案选B。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苯和氯气生成C6H6Cl6的反应是取代反应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CH2Br2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是CH3ClD硫酸作催化剂,CH3CO1

    16、8OCH2CH3水解所得乙醇分子中有18O【答案】D【解析】【详解】A.苯和氯气生成农药六六六,其反应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A项错误;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BrCH2Br,B项错误;C.甲烷和氯气反应为连续反应,甲烷和氯气生成CH3Cl和HCl,接着CH3Cl和氯气生成CH2Cl2和HCl,之后生成CHCl3和CCl4,,因而产物除了4种有机物,还有HCl,C项错误;D.酯类水解断裂C-18O单键,该18O原子结合水中H,即生成乙醇H18OCH2CH3,因而,D项正确。故答案选D。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g)I2(g) 2HI(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17、正逆反应速率不变BC(s)H2O(g) H2(g)CO(g),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B(g) 2C(?)已达平衡,则A、C不能同时是气体D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 mol 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的热量为Q2,Q2不等于Q1【答案】B【解析】【详解】A.该可逆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不发生变化,当缩小反应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加,A项错误;B.在建立平衡前,碳的质量不断改变,达到平衡时,质量不变,因而碳的质量不再改

    18、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B项正确;C.若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表明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不等,故A、C不可能均为气体,C项错误;D.易知N2(g)+3H2(g)2NH3(g) H,合成氨气实际参与反应n(H2)=310=0.3mol,因而Q1=0.3/3|H|=0.1|H|,分解氨气时实际消耗的n(NH3)=210=0.2mol,Q2=0.2/2|H|=0.1|H|,则Q1=Q2,D项错误。故答案选B。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纯碱和烧碱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相同B加热蒸发氯化钾水溶液的过程中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CCO2溶于水和干冰升华都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和

    19、生成,也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答案】C【解析】【详解】A.烧碱和纯碱均属于离子化合物,熔化时须克服离子键,A项正确;B.加热蒸发氯化钾水溶液,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水分子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B项正确;C.CO2溶于水发生反应:CO2+H2OH2CO3,这里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C项错误;D.石墨属于层状结构晶体,每层石墨原子间为共价键,层与层之间为分子间作用力,金刚石只含有共价键,因而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也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D项正确。故答案选C。1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 mol CH2CH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AB500 mL 0.

    20、5 molL1的NaCl溶液中微粒数大于0.5NAC30 g HCHO与CH3COOH混合物中含C原子数为NAD2.3 g Na与O2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A和0.2NA之间【答案】D【解析】【详解】A.1个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含两个共价键,4个碳氢键合为4个共价键,总计6个共价键,因而1mol CH2CH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A,A项正确;B.n(Na+)=n(Cl-)=0.5L0.5molL-1=0.25mol,n(Na+)+n(Cl-)=0.5mol,因而钠离子和氯离子总计0.5NA个,但水会电离出极少量的H+和OH-,因而NaCl溶液中微粒数大于0.5NA,B项正

    21、确;C.HCHO与CH3COOH的最简式为CH2O,原混合物相当于30gCH2O,n(CH2O)=1mol,因而C原子数为NA,C项正确;D.不管钠和氧气生成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钠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1,因而2.3gNa(2.3gNa为0.1mol)转移电子数为0.1mol1NA=0.1NA,D项错误。故答案选D。20在温热气候条件下,浅海地区有厚层的石灰石沉积,而深海地区却很少。下列解析不正确的是A与深海地区相比,浅海地区水温较高,有利于游离的CO2增多、石灰石沉积B与浅海地区相比,深海地区压强大,石灰石岩层易被CO2溶解,沉积少C深海地区石灰石岩层的溶解反应为:CaCO3(s)H2O(l

    22、)CO2(aq)Ca(HCO3)2(aq)D海水呈弱酸性,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导致海水中CO浓度增大【答案】D【解析】【分析】石灰岩的形成是CaCO3的沉积结果,海水中溶解一定量的CO2,因此CaCO3与CO2,H2O之间存在着下列平衡:CaCO3(s)+CO2(g)+H2O(l)Ca(HCO3)2(aq)。【详解】A.海水中C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在浅海地区,海水层压力较小,同时水温比较高,因而CO2的浓度较小,即游离的CO2增多,根据平衡移动原理,上述平衡向生成CaCO3方向移动,产生石灰石沉积,A项正确;B.与A恰恰相反,石灰石岩层易被CO2溶解,沉积少

    23、,B项正确;C.在深海地区中,上述平衡向右移动,且倾向很大,故溶解反应为CaCO3(s)H2O(l)CO2(aq)Ca(HCO3)2(aq),C项正确;D. 海水温度一定时,大气中CO2浓度增加,海水中溶解的CO2随之增大,导致CO32-转化为HCO3-,CO32-浓度降低,D项错误。故答案选D。21室温下,取20 mL 0.1 molL1某二元酸H2A,滴加0.2 molL1 NaOH溶液。已知:H2AH+HA,HAH+A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1 molL1 H2A溶液中有c(H+)c(OH)c(A2)0.1 molL1B当滴加至中性时,溶液中c(Na+)c(HA)2c(A2),用去N

    24、aOH溶液的体积小于10 mLC当用去NaOH溶液体积10 mL时,溶液的pH7,此时溶液中有c(A2)c(H+)c(OH)D当用去NaOH溶液体积20 mL时,此时溶液中有c(Na+)2c(HA)2c(A2)【答案】B【解析】【分析】由于该二元酸H2A,第一步电离完全,第二步部分电离,可以把20 mL 0.1 molL1二元酸H2A看做20 mL 0.1 molL1HA-一元弱酸和0.1mol/LH+溶液,注意该溶液是不存在H2A微粒。【详解】A. 0.1 molL1H2A溶液存在电荷守恒,其关系为c(H+)=c(OH)+2c(A2)+ c(HA),因而c(H+)-c(OH)-c(A2)=

    25、c(A2)+c(HA)=0.1molL1,A项正确;B.若NaOH用去10ml,反应得到NaHA溶液,由于HAH+A2,溶液显酸性,因而滴加至中性时,需要加入超过10ml的NaOH溶液,B项错误;C.当用去NaOH溶液体积10 mL时,得到NaHA溶液,溶液的pH7,存在质子守恒,其关系为c(A2)c(H+)c(OH),C项正确;D.当用去NaOH溶液体积20 mL时,得到Na2A溶液,根据物料守恒有:c(Na+)2c(HA)2c(A2),D项正确。故答案选B。22高温高压液态水具有接近常温下弱酸的c(H+)或弱碱的c(OH),油脂在其中能以较快的反应速率水解。与常温常压水相比,下列说法不正确

    26、的是A高温高压液态水中,体系温度升高,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B高温高压液态水中,油脂与水的互溶能力增强,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C高温高压液态水中,c(H+)增大,可催化油脂水解反应,且产生的酸进一步催化水解D高温高压液态水中的油脂水解,相当于常温下在体系中加入了相同c(H+)的酸或相同c(OH)的碱的水解【答案】D【解析】【详解】A.对于任何化学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均可加快反应速率,A项正确;B.由于高温高压液态水中,c(H+)和c(OH)增大,油脂水解向右移动的倾向变大,因而油脂与水的互溶能力增强,反应速率加快,B项正确;C.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以H+做催化剂,加快水解速率,因而高温高压液态水

    27、中,c(H+)增大,可催化油脂水解反应,且产生的酸进一步催化水解,C项正确;D.高温高压液态水中的油脂水解,其水环境仍呈中性,因而不能理解成相当于常温下在体系中加入了相同c(H+)的酸或相同c(OH)的碱的水解,而是以体系升温、增加水和油脂的互溶以及提高水中H+浓度的方式,促进油脂的水解,D项不正确。故答案选D。23MgCO3和CaCO3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MCa、Mg):M2+(g)CO32-(g)M2+(g)O2(g)CO2(g)已知: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1(MgCO3)H1(CaCO3)0BH2(MgCO3)H2(CaCO3)0CH1(CaCO3)

    28、H1(MgCO3)H3(CaO)H3(MgO)D对于MgCO3和CaCO3,H1H2H3【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盖斯定律,得H=H1+H2+H3,又易知Ca2+半径大于Mg2+半径,所以CaCO3的离子键强度弱于MgCO3,CaO的离子键强度弱于MgO。A. H1表示断裂CO32-和M2+的离子键所吸收的能量,离子键强度越大,吸收的能量越大,因而H1(MgCO3)H1(CaCO3)0,A项正确;B. H2表示断裂CO32-中共价键形成O2和CO2吸收的能量,与M2+无关,因而H2(MgCO3)H2(CaCO3)0,B项正确;C.由上可知H1(CaCO3)-H1(MgCO3)H3(MgO)

    29、,H3(CaO)-H3(MgO)0,C项错误;D.由上分析可知H1+H20,H37,故无色溶液pH7,A项正确;B.白色固体F难溶于硝酸,说明F为H2SiO3,B项正确;C.固体C加入硝酸得无色气体,该气体只能是CO2,可能是CaCO3生成的,也可能是Na2CO3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碱式碳酸铜再与硝酸反应生成的CO2,因此,固体C中不一定含有CaCO3,C项错误;D.检验Cl-可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所以证明A含有KCl,证明Cl-即可,D项正确。故答案选C。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推断题26以煤、天然气和生物质为原料制取有机化合物日益受到重视。E是两

    30、种含有碳碳双键的酯的混合物。相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回答:(1) AB的反应类型_,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2) C与D反应得到E的化学方程式_。(3) 检验B中官能团的实验方法_。【答案】氧化反应 羧基 CH2CHCOOHH2O CH2CHCOOHH2O 加过量银氨溶液,加热,出现银镜,说明有醛基;用盐酸酸化,过滤,滤液中加入溴水,若溴水褪色,说明有碳碳双键 【解析】【分析】B到C发生氧化反应,醛基被氧化成羧基,C为,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结合D的分子式,可知D为甘油,C和D发生酯化反应得到E,结合E的分子式可知-OH和

    31、-COOH发生1:1酯化,混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和。【详解】(1)根据分子组成的变化,即去氢加氧,A到B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C中的含氧官能团为羧基。(2)由上分析混合物E的结构简式,可知C和D的酯化反应得到两种有机产物,因而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2CHCOOHH2O和CH2CHCOOHH2O。(3)B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两者都易被氧化,其中醛基能被弱氧化剂氧化,因而需要先检验醛基,可采用银氨溶液检验,注意这里需要加过量的银氨溶液以便将醛基全部氧化,然后用盐酸酸化,原因在于银氨溶液呈碱性,能和溴水反应,然后将过滤后的滤液加入溴水,观察现象。因而答案为加过量银氨溶液,加热,出现银镜,说明有醛基;用

    32、盐酸酸化,过滤,滤液中加入溴水,若溴水褪色,说明有碳碳双键。27固体化合物X由3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1) 由现象1得出化合物X含有_元素(填元素符号)。(2) 固体混合物Y的成分_(填化学式)。(3) X的化学式_。X与浓盐酸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固体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O Cu和NaOH NaCuO2 2NaCuO28HCl2NaCl2CuCl2Cl24H2O 【解析】【分析】固体混合物Y溶于水,得到固体单质为紫红色,说明是Cu,产生碱性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与盐酸HCl中和,说明为NaOH(易算出为0.02mol)

    33、,混合气体能使CuSO4变蓝,说明有水蒸汽。【详解】(1)CuSO4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生成,根据元素守恒分析,必定含有O元素。(2)现象2获得紫色单质,说明Y含有Cu,现象3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有Na元素,与HCl发生中和反应说明有NaOH,故答案填Cu和NaOH。(3)NaOH为0.02mol,易算出m(Na)=0.0223g=0.46g,m(O)=m-m(Na)-m(Cu)=2.38-0.46-1.28=0.46g,N(Na):N(Cu):N(O)=1:1:2,故化学式为NaCuO2,X与浓盐酸反应,根据反应现象,产物有Cl2,和CuCl2蓝色溶液,因而化学方程式为2NaCuO28HC

    34、l2NaCl2CuCl2Cl24H2O评卷人得分三、实验题28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制备Fe(OH)2白色沉淀。请回答:(1) 仪器1的名称_。装置5的作用_。(2) 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2,关闭K1,发现3中溶液不能进入4中。请为装置作一处改进,使溶液能进入4中_。(3) 装置改进后,将3中反应后溶液压入4中,在4中析出了灰绿色沉淀。从实验操作过程分析没有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答案】滴液漏斗(分液漏斗) 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 在装置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 装置4内的空气没有排尽 【解析】【分析】该装置制备Fe(OH)2白色沉淀的思路是在排

    35、尽空气的气氛中,先将铁屑和稀硫酸反应得到FeSO4,再利用气体产生的气压把FeSO4溶液压至装置4中与NaOH反应,得到Fe(OH)2,注意所需试剂也需要加热除掉溶解氧。【详解】(1)观察仪器1特征可知是分液漏斗或者滴液漏斗,该反应需要置于无氧环境,注意这里跟防倒吸无关,可知装置5的作用是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2)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2,关闭K1,发现3中溶液不能进入4中。如此操作,不行的原因在于仪器1产生的H2从左侧导管溢出,那么没有足够的压强不能将FeSO4溶液挤出,因而在装置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即可。(3)灰绿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Fe(OH)2被

    36、空气氧化,因为装置4中空气没有完全排尽。29某兴趣小组在定量分析了镁渣含有MgCO3、Mg(OH)2、CaCO3、Al2O3、Fe2O3和SiO2中Mg含量的基础上,按如下流程制备六水合氯化镁(MgCl26H2O)。相关信息如下:700只发生MgCO3和Mg(OH)2的分解反应。NH4Cl溶液仅与体系中的MgO反应,且反应程度不大。“蒸氨”是将氨从固液混合物中蒸出来,且须控制合适的蒸出量。请回答:(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步骤,煅烧样品的容器可以用坩埚,不能用烧杯和锥形瓶B步骤,蒸氨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MgO的溶解量C步骤,可以将固液混合物C先过滤,再蒸氨D步骤,固液分离操作可采用常压过

    37、滤,也可采用减压过滤(2) 步骤,需要搭建合适的装置,实现蒸氨、吸收和指示于一体(用硫酸溶液吸收氨气)。选择必须的仪器,并按连接顺序排列(填写代表仪器的字母,不考虑夹持和橡皮管连接):热源_。为了指示蒸氨操作完成,在一定量硫酸溶液中加指示剂。请给出并说明蒸氨可以停止时的现象_。(3) 溶液F经盐酸酸化、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干燥得到产品。取少量产品溶于水后发现溶液呈碱性。含有的杂质是_。从操作上分析引入杂质的原因是_。(4) 有同学采用盐酸代替步骤中的NH4Cl溶液处理固体B,然后除杂,制备MgCl2溶液。已知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金属离子pH开始沉淀完全沉淀Al3+3.0

    38、4.7Fe3+1.12.8Ca2+11.3Mg2+8.410.9请给出合理的操作排序(从下列操作中选取,按先后次序列出字母,操作可重复使用):固体Ba(_)(_)(_)(_)(_)(_)MgCl2溶液产品。a用盐酸溶解 b调pH3.0 c调pH5.0 d调pH8.5e调pH11.0 f过滤 g洗涤【答案】ABD adfc 甲基橙,颜色由红色变橙色 碱式氯化镁(氢氧化镁) 过度蒸发导致氯化镁水解 c f e f g a 【解析】【详解】(1)A.煅烧固体样品需用坩埚,烧杯和锥形瓶用来加热液体,A项正确;B.氯化铵水解方程式为NH4Cl+H2ONH3H2O+HCl,氧化镁和HCl反应,蒸氨即一水合

    39、氨分解,平衡向右移动,HCl浓度变大,促进了氧化镁的溶解,B项正确;C.根据信息NH4Cl溶液仅与体系中的MgO反应,且反应程度不大,不能先过滤,否则氧化镁损耗很大,C项错误;D.固液分离操作均可采用常压过滤,使用减压过滤加快过滤速度,也可行,D项正确。故答案选ABD。(2)先选发生装置为a,然后连接回流装置d,生成的氨气有水蒸气,需要干燥,然后连接干燥管f,氨气是碱性气体,需要用酸吸收,最后连接c。故答案填adfc。硫酸和氨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铵((NH4)2SO4),硫酸铵显酸性,因而选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甲基橙,其颜色变化是红色变为橙色。(3)溶液F经盐酸酸化、蒸发、结晶、过滤

    40、、洗涤和低温干燥得到产品。溶液仍呈碱性,注意不可能是氨气的影响,由于氯化镁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溶液的碱性是由杂质引起的。考虑到氯化镁易水解,所以含有的杂质可能是Mg(OH)Cl或者Mg(OH)2。升高温度会促进水解的进行,因而必然是蒸发阶段导致,即过度蒸发导致氯化镁水解。(4)根据各离子完全沉淀的pH值,加酸后溶液呈酸性,可逐步提高pH,同时以沉淀形式除掉不同离子,因而先将pH调至5,除掉Al3+和Fe3+,然后过滤其沉淀,然后将pH调至11.0使得Mg2+变为Mg(OH)2沉淀,过滤并洗涤,得到纯净的Mg(OH)2沉淀,然后加入盐酸得到氯化镁溶液。故答案依次填cfefga。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30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链状有机化合物X,只含有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且羟基数目大于羧基数目。称取2.04 g纯净的X,与足量金属钠充分反应,生成672 mL氢气(标准状况)。请确定摩尔质量最小的X分子中羟基、羧基数目及该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