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 资源ID:1517718       资源大小:186.3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1、绝密启用前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理科数学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 1 至 2 页。第卷 3 至 4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试结束后, 考试注意 :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 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要认真核对 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试本人的准考证号、姓 名是否一致. 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 II 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

    2、笔在答题卡上 书写作答.若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 样本数据( 11 , yx ) , ( 22 , yx ) ,., ( nn yx , ) 的线性相关系数 = = = n i i n i i n i ii yyxx yyxx r 1 2 1 2 1 )()( )( 其中 n xxx x n + = . 21 n yyy y n + = . 21 锥体的体积公式 1 3 VSh= 其中 S 为底面积, h为高 第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5 分 ,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3、的. (1) 若 i i z 21+ = ,则复数 z = ( ) A. i2 B. i+2 C. i2 D. i+2 答案: C 解析: i i i ii i i z = = + = + = 2 1 2221 2 2 (2) 若集合 0 2 |,3121| =+= x x xBxxA ,则 BA = ( ) A. 01| xx B. 10| xx C. 20| xx D. 10| xx 答案: B 解析: 10/,20/,11/ = xxBAxxBxxA (3) 若 )12( 2 1 log 1 )( + = x xf ,则 )(xf 的定义域为 ( ) A. ( 2 1 ,0) B. (

    4、2 1 ,0 C. ( 2 1 , + ) D. (0, + ) 答案: A 解析: () + 0, 2 1 1120,012log 2 1 x xx (4) 若 x xxxf ln42)( 2 = ,则 0)( xf 的解集为 ( ) A. (0, + ) B. (-1,0)(2, + ) C. (2, + ) D. (-1,0) 答案: C 解析: () ()() 2,012,0 ,0 2 ,0 4 22 2 + = xxxx x xx x xxf Q (5) 已知数列 n a 的前 n项和 n S 满足: mnmn SSS + =+ ,且 1 1 =a ,那么 = 10 a ( ) A.

    5、 1 B. 9 C. 10 D. 55 答案: A 解析: 1 1,4 1,3 1,2 10 4314 3213 21212 = =+= =+= =+= a aSSS aSSS aSaaS L Q Q Q (6) 变 量X与Y相对应的一组数据为 (10,1),(11.3,2),(11.8,3),(12.5,4),(13,5);变量 U 与 V 相对 应的一组数据为 (10,5),(11.3,4) , (11.8,3) , (12.5,2) , (13,1). 1 r 表示变量Y与X 之间的线性相关 系数, 2 r 表示变量V与U 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则 ( ) A. 0 12 rr B. 12

    6、 0 rr C. 12 0 rr 9,输出。 ( PS:此题实质是 2010 江苏理科卷第 7 题得翻版,同时在我们寒假题海班,理科讲义的第 200 页 的第 6 题也讲过相似的。所以童鞋们再次遇到,应该也是灰常熟悉的。并且框图本来就是你们的 拿手菜,所以最对也不觉奇怪。 ) 14.若椭圆 1 2 2 2 2 =+ b y a x 的焦点在 x 轴上,过点 ) 2 1 ,1( 作圆 1 22 =+ yx 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A, B,直线 AB 恰好经过椭圆的右焦点和上顶点,则椭圆方程是 . 答案: 1 45 22 =+ yx 解析:设过点( 1, 2 1 )的直线方程为:当斜率存在时, 2

    7、1 )1( += xky , 根据直线与圆相切,圆心( 0,0)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 1 可以得到 k= 4 3 ,直线与圆方程的联立 可以得到切点的坐标 ( 5 4 , 5 3 ) , 当斜率不存在时, 直线方程为: x=1, 根据两点 A:( 1,0) , B:( 5 4 , 5 3 ) 可以得到直线: 2x+y-2=0,则与 y 轴的交点即为上顶点坐标( 2,0) 2=b ,与 x 轴的交点即为焦 点 1=c ,根据公式 5,5 222 =+= acba ,即椭圆方程为: 1 45 22 =+ yx ( PS:此题可能算是填空题,比较纠结的一道,因为要理清思路,计算有些繁琐。但是,是不是

    8、就 做不出来呢,不是的,在我们寒假题海班的时候讲过一道与此相似的题型,也就在理科教材第 147 页第 23 题。所以最纠结的一道高考题也不过如此,你们还怕什么?) 三 .选做题:请考生在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若两题都做,则按做的第一题评阅计 分 .本题共 5 分 . 15( 1).(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cos4sin2 += ,以 极点为原点,极轴为 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改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为 . 答案: 024 22 =+ yxyx 。解析:做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题,大家只需记住两点: 1、 sin,cos = yx , 2、 222 yx += 即可

    9、。根据已知 cos4sin2 += = ,4y2,42 222 yxx xy +=+=+ 化简可得: 所以解析式为: 024 22 =+ yxyx 15 (2).(不等式选择题)对于实数x,y,若 11 x , 12 y ,则 12 + yx 的最大 值为 . ( 2)此题,看似很难,但其实不难,首先解出 x 的范围, 20 x ,再解出 y 的范围, 31 y , 最后综合解出 x-2y+1 的范围 1,5 ,那么绝对值最大,就去 5 ( PS: 此题作为最后一题,有失最后一题的分量,大家从解题步骤就可看出。所以高考注重的还 是基础 +基础! ) 四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5 分 .解

    10、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6.(本小题满分 12 分) 某饮料公司招聘一名员工,现对其进行一项测试,以便确定工资级别 .公司准备了两种 不同的饮料共 8 杯,其颜色完全相同,并且其中 4 杯为 A 饮料,另外 4 杯为 B 饮料, 公司要求此员工一一品尝后,从 8 杯饮料中选出 4 杯 A 饮料 .若 4 杯都选对,则月工 资定为 3500 元;若 4 杯选对 3 杯,则月工资定为 2800 元;否则月工资定为 2100 元 . 令 X 表示此人选对 A 饮料的杯数 .假设次人对 A 和 B 两种饮料没有鉴别能力 . ( 1)求 X 的分布列; ( 2)求此员工月工资的期望

    11、. 解答: ( 1)选对 A 饮料的杯数分别为 0= , 1= , 2= , 3= , 4= , 其概率分布分别为: () 70 1 0 4 8 4 4 0 4 = C CC P , () 70 16 1 4 8 3 4 1 4 = C CC P , () 70 36 2 4 8 2 4 2 4 = C CC P , () 70 16 3 4 8 1 4 3 4 = C CC P , () 70 1 4 4 8 4 4 0 4 = C CC P 。 ( 2) () 22802100 70 1 70 16 70 36 2800 70 16 3500 70 1 = += 。 17.(本小题满分 1

    12、2 分) 在 ABC 中,角 CBA , 的对边分别是 cba , ,已知 2 sin1cossin C CC =+ . ( 1)求 Csin 的值; ( 2)若 8)(4 22 +=+ baba ,求边 c的值 . 解: ( 1)已知 2 sin1cossin C CC =+ 2 sin 2 sin 2 cos 2 sin 2 cos 2 cos 2 sin2 2222 CCCCCCC +=+ 整理即有: 01 2 sin2 2 cos2 2 sin0 2 sin 2 sin2 2 cos 2 sin2 2 = +=+ CCCCCCC 又 C 为 ABC 中的角, 0 2 sin C 4 1

    13、 2 sin 2 cos 2 cos 2 sin2 4 1 2 cos 2 sin 2 1 2 cos 2 sin 22 2 =+= = CCCCCCCC 4 3 sin 4 3 2 cos 2 sin2 = C CC ( 2) ()84 22 +=+ babaQ ( ) ( ) 2,202204444 2222 =+=+ babababa 又 4 7 sin1cos 2 = CCQ , 17cos2 22 =+= Cabbac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两个等比数列 n a , n b ,满足 3,2,1),0( 3322111 = abababaaa . ( 1)若 a =1,求

    14、数列 n a 的通项公式; ( 2)若数列 n a 唯一,求 a的值 . .解: ( 1) 当 a=1 时, 33221 3,2,21 ababab +=+=+= , 又 nn ba ,Q 为等比数列, 不妨设 n a 公比为 1 q ,由等比数列性质知: ( ) 3 2 231 2 2 32)2( aabbb +=+= ,同时又有 ()( ) ( ) ( ) 22322322, 1 2 1 2 1 2 11 2 11 2 113112 =+=+=+= qqqqaqaqaaqaa 所 以: ()1,22 1 = na n n ( 2 ) n a 要唯一, 当公比 0 1 q 时,由 33221

    15、 3,2,21 ababab +=+=+= 且 = 31 2 2 bbb ()()( ) 0134312 1 2 1 2 1 2 1 =+=+ aaqaqaqaaq , 0aQ , 0134 1 2 1 =+ aaqaq 最少有一个根(有两个根时,保证仅有一个正根) () ( ) ( )01401344 2 + aaaaa ,此时满足条件的 a 有无数多个,不符合。 当公比 0 1 =q 时,等比数列 n a 首项为 a ,其余各项均为常数 0 ,唯一,此时由 ()()( ) 0134312 1 2 1 2 1 2 1 =+=+ aaqaqaqaaq ,可推得 3 1 ,013 = aa 符合

    16、 综上: 3 1 =a 。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设 .2 2 1 3 1 )( 23 axxxxf += ( 1)若 )(xf 在 ), 3 2 ( + 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求 a的取值范围; ( 2)当 20 + = aaf ( 2)已知 0a=+= aaf ( ) ,012224164 +=+= aaf , () 08 3 40 816 2 1 64 3 1 4 = ba b y a x 上一点, NM, 分别是双曲线 E 的左、右定点,直线 PNPM, 的斜率之积为 5 1 . ( 1)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 2)过双曲线 E的右焦点且斜率为 1 的直线交双曲线于 BA, 两

    17、点, O为坐标原点, C 为双曲线上的一点,满足 OBOAOC += ,求 的值 . 解: ( 1)已知双曲线 E: ()0,01 2 2 2 2 = ba b y a x , ( ) 00 , yxP 在双曲线上, M, N 分别为双曲线 E 的左右顶点,所以 ()0,aM , ( )0,aN ,直线 PM , PN 斜率之积为 1 5 5 1 2 2 0 2 2 0 22 0 2 0 0 0 0 0 = = + = a y a x ax y ax y ax y KK PNPM 而 1 2 2 0 2 2 0 = b y a x ,比较得 5 30 5 6 5 1 222222 =+= a

    18、c eabacab ( 2)设过右焦点且斜率为 1 的直线 L: cxy = ,交双曲线 E 于 A, B 两点,则不妨设 ()() 2211 , yxByxA ,又 ( ) 2121 , yyxxOBOAOC +=+= ,点 C 在双曲线 E 上: ()() ( ) ( ) 22 2 2 22121 2 1 2 1 222 21 2 21 510255 ayxyyxxyxayyxx =+=+ *( 1) 又 联立直线 L 和双曲线 E 方程消去 y 得: 05104 222 =+ accxx 由韦达定理得: 4 5 22 21 ac xx + = , () 2 222 2 212121 2

    19、5 4 5 c cac cxxcxxyy + + =+= 代入 ( 1) 式得: 4-0 2 71 2 7 222222 =+ ,或aaaaa 21.(本小题满分 14 分) ( 1)如图,对于任一给定的四面体 4321 AAAA ,找出依 次排列的四个相互平行的平面 4321 , ,使 得 ii A ( i=1,2,3,4) ,且其中每相邻两个平面间 的距离都相等; ( 2)给定依次排列的四个相互平行的平面 4321 , ,其中每相邻两个平面间的 距离为 1,若一个正四面体 4321 AAAA 的四个顶点满足: ii A ( i=1,2,3,4) ,求 该正四面体 4321 AAAA 的体积

    20、 . 解: ( 1) 将直线 41 AA 三等分, 其中另两个分点依次为 32 , AA ,连接 3322 , AAAA ,作平行于 3322 , AAAA 的平面,分别过 3322 , AAAA ,即为 32 , 。同理,过点 41 , AA 作平面 41 , 即可的出结论。 ( 2)现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a,若 则有,1 1 = MNMA , 2 11 a MA = , aEADAED 2 5 2 11 2 1111 =+= ,由于 , 1111111 EDMAEADA = 得, 5=a , 那么,正四面体的棱长为 102 = ad ,其体积为 3 55 3 1 3 = aV (即一个棱长为 a 的正方体 割去四个直角三棱锥后的体积)


    注意事项

    本文(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