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101 T 98-2020 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pdf

    • 资源ID:1508218       资源大小:2.69M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101 T 98-2020 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pdf

    1、DB5101 四 川 省 成 都 市 地 方 标 准 DB5101/T 98 2020 代替 DB510100/T 175 2015 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能力 成熟度评价体系 2020-12-18 发布 2020-12-18 实施 成都市市场 监督管理 局 发布 ICS 35.080 CCS L 77 DB5101/T 98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I 引言 . 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能力成熟度框架 . 1 5 评价方法与评价结果计算 . 2 5.1 评价过程 . 2 5.2 确定评价需求 . 2 5.3 确定评价指标

    2、 . 3 5.4 设定权重 . 3 5.5 数据采集 . 3 5.6 指标计算 . 4 6 能力等级分级方法 . 5 6.1 能力等级划分 . 5 6.2 能力等级特征 . 5 7 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 . 7 7.1 综合能力域 . 7 7.2 专业能力域 . 16 附录 A . 31 参考文献 . 33 DB5101/T 98 2020 III 前 言 本 文件 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 :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 和 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 本 文件 替代 DB510100/T 175 2015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与 DB51

    3、0100/T 175 2015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明确了标准适用“ 范围 ”(见第 1章, 2015版的第 1章); b) 将“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更改为“能力成熟度框架”,并调整了框架层次结构(见第 4章、 表 1, 2015版的第 4章、图 1); c) 更改了“确定评价指标”的 选取原则(见 5.3, 2015版的 6.2.2) ; d) 更改了“设定权重”的相关内容(见 5.4, 2015版的 6.2.3),并调整了 “ 指标计算 ” 的表述 (见 5.6, 2015版的 6.2.5); e) 将 “ 能力等级划分 ”中 “拓展级”更改为“稳健级

    4、” ,“优化改进级”更改为“引领级” (见 6.1、 6.2, 2015版的 6.2.6); 调整了度量项指标 “销售总额”(见 7.1.1.1, 2015版的 5.1.1.2)、 “销售增长率”(见 7.1.1.1, 2015版的 5.1.1.2)、“企业信用”(见 7.1.1.1, 2015版的 5.1.4) 等;更改了度量项“品牌认可度”(见 7.1.1.1, 2015版的 5.1.1.1)的公式及数据元计算内容; f) 删除了度量项“利润增长情况”(见 2019版的 5.1.1.2),增加了 “纳税总额”、“融资能力” 和“上市情况” 度量项 指标 及 评价内容(见 7.1.1.2);

    5、 g) 更改了度量项“产业链组织”的公式及数据元计算内容 (见 7.1.1.3, 2015版的 5.1.1.3) ; h) 更改了“研发费用 投入水平”(见 7.1.2.1, 2015版 5.1.2)的相关内容,增加了“研发机构设 置” 度量项 指标 及 评价内容(见 7.1.2.1),调整了“研发人员占比”(见 7.1.3.1, 2015版的 5.1.2); i) 更改了“知识产权数”、“参与标准”的公式及数据元计算内容(见 7.1.2.2, 2015版的 5.1.3); j) 增加了“人才实力”能力项的相关度量项指标内容(见 7.1.3.1); k) 更改了“评估认证”能力项的相关度量项指

    6、标内容(见 7.1.3.2, 2015版的 5.1.4); l) 更改了“软件开发通用”能力项的描述(见 7.2.1.1, 2015版的 5.2.1),增加了“企业生态自 主能力”、 “软件安全性”的度量项指标内容(见 7.2.1.1); m) 增加了“基础软件开发”能力项(见 7.2.1.2)、“平台软件开发”能力项(见 7.2.1.3)、“应 用软件开发”能力项(见 7.2.1.4)、“工业软件开发”能力项(见 7.2.1.5)、“嵌入式软件 开发”能力项(见 7.2.1.6)的相关度量项指标; n) 删除了 “ 服务管理通用 ” 能力项中“服务人员的专业性”指标内容(见 7.2.2.1,

    7、 2015版的 5.2.6) , 更改了度量项“服务规范”的公式及数据 元计算内容; o) 更改了“咨询设计服务”能力项的定义描述(见 7.2.2.2, 2015版的 5.2.2),增加了“咨询设 计服务 技术 ”、“资质评定”的度量项指标内容(见 7.2.2.2); p) 删除了“人均贡献”的度量项指标(见 7.2.2.3, 2015版的 5.2.3),增加了“集成实施管理能 力”度量项指标内容(见 7.2.2.3); q) 增加 了 “ 信息安全服务 ” 能力项的相关度量项指标内容(见 7.2.2.6) 。 r) 本 文件 与 GB/T 4754 2017、 GB/T 29264 2012

    8、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 的对照关系 参见附录 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DB5101/T 98 2020 IV 本 文件 由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 局 提出 并归口 。 本 文件 起草单位: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中心(成都信息化技术应用发展中心) 、 成都科来网络技术 有限公司 、 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信创集约化保障中心、成都市信息系统与软件评测 中心、 四川川大智胜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四川蜂巢智造云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安世亚太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中电锦江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成都信息

    9、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航天信息有限公司、四川昆仑智汇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成都数联铭 品科技有限公司、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四川宏华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安美勤信 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久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软件和信息系统工程测评中心、成都虚 谷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本 文件 主要起草人: 付华茂、 杨利蓉、 任君、 孙佩、张建锋、 陈云松、陆晗、宿成、 吴慧敏、李元 林、 文蓉、 王凯、姚仕元、崔喆、罗宇、 杨海涛、杨芳、 张平、黄鲲鹏 、李劲雄、郭亮、张稳、明玉琢、 杨宇 。 本文件及其 所 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本次为第一次修

    10、订。 DB5101/T 98 2020 V 引 言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国家优先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 合的必要支撑,在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国家信息安全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速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是助推“成都 制造”向“成都智造”演进的重要力量,对加快成都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但同时,成都 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仍存在龙头企业缺乏、系统解决方案和技术转换能力弱、高端人才紧缺、参与 国家专项少等问题。 DB510100/T 175 2015建立 的 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

    11、术服务企业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发布实施已五 年 , 这期间国内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生了变化,企业能力水平标准化评价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 的重视。鉴于此,确有必要修订完善本标准,以便不断适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新变化以及地 方标准实践发展的新需求,并与国内最新的标准保持一致。本次修订重点考虑了评价框架借鉴能力框架 的构成形式,调整了权重计算的加权平均比例,进一步明确了指标体系与本地实际、产业高质量发展趋 势的结合。修订后的指标体系将用以评价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 服务 能力,进一步推进成都 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为 打造产业生态圈 、 选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12、、 夯实产业 发展后劲提供参考。 DB5101/T 98 2020 1 成都市软 件和 信息技术 服务企业能力成熟度评价 体系 1 范围 本 文件 确 立 了能力成熟度 框架 , 给出了 评 价 方法 与 评 价 结果计算 、能力 等级 分级方法 以及 能力成熟 度 评 价 指标 的说明 。 本 文件 适用于 : a) 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进行服务能力评价的用户; b) 对 自身能力 进行评价 的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 c) 实施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能力 评价的第三方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 注日期的 引用

    13、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29264 信息技术服务 分类与代码 GB/T 33850 2017 信息技术服务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264 2012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4 能力成熟度框架 能力 成熟度 框架 由 专业能力、综合能力 2个能力域构成 。 每个能力域由若干能力子域构成,每个能 力子域由若干能力项构成 , 共 5个能力子域和 19个能力项 。能力成熟度框架 见表 1。 表 1 能力成熟度框架 能力域 能力子域 能力

    14、项 综合能力 经营能力 市场 财务 产业生态 创新能力 技术水平 创新水平 基础保障 人才实力 评估认证 专业能力 软件开发能力 软件开发通用能力 基础软件开发能力 平台 软件开发能力 DB5101/T 98 2020 2 能力域 能力子域 能力项 应用 软件开发能力 工业软件开发能力 嵌入式软件开发能力 信息技术服务能力 服务管理通用 能力 咨询设计服务能力 集成实施服务能力 运行维护服务能力 平台服务能力 信息安全服务能力 注: 根据 GB/T 4754 2017、 GB/T 29264 2012 中的行业类别划分及范围定义,在综合考虑工信部软件和信息技 术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的基础上,专业

    15、能力域部分按行业分类进行了修正(见附录 A)。 5 评 价 方法与评价结果计算 5.1 评价过程 评价过程见图 1。 图 1 评价过程 5.2 确定评价需求 5.2.1 确定评价目的 在进行能力成熟度评价时, 应 先确定评价目的 ,应 综合考虑评价的背景、指标权重的设置及结果的 应用等因素。 确定需求 确定指标 设定权重 数据采集 指标计算 能力分级 表 1 (续) DB5101/T 98 2020 3 5.2.2 确定评价途径 评价发起方 可以根据评价目的需要及自身实施能力,选择不同的评价途径 : a) 评价发起方可以通过自身资源执行评价过程,获取侧重于自身期望的评价结果; b) 评价发起方

    16、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评价,以期望获得用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及社会认 可的评价结果。 5.3 确定评价指标 在开展评价前,可 根据评价需求或目标 , 对当 次 评价所应依据的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进行构建, 其 构建依据见第 7章 。 其中 综合能力指标项 应全部覆盖 ,专业能力指标项可进行选取。 评价指标 选取 范围 的适 用 性 需 得到确认。 5.4 设定权重 5.4.1 能力权重 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中涉及的 能力域 、 能力子域 及 能力项 权重的 设定原则 见表 2。 表 2 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能力成熟度权重设定表 能力域 权重 能力子域 权重

    17、 能力项 权重 综合能力 50% 经营能力 35% 市场 40% 财务 40% 产业生态 20% 创新能力 45% 技术水平 50% 创新水平 50% 基础保障 20% 人才实力 50% 评估认证 50% 专业能力 50% 软件开发服务能力 基于企业实际开展 的 软件 产品 业务收 入 占 软件业务收入 的比重得出 权重 软件开发通用能力 80% 基础软件开发能力 基于企业实际开展的软 件 产品 收入占比得出 各 自的 权重 ,但总的权重 为 20% 平台 软件开发能力 应用 软件开发能力 工业软件开发能力 嵌入式软件开发能力 信息技术服务能力 基于企业实际开展 的 信息技术服务 业 务收入

    18、占 软件业务 收入的比重 得出权 重 服务管理 通用 能力 80% 咨询设计服务能力 基于企业实际开展的信 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比得 出 各自的 权重 ,但总的 权重为 20% 集成实施服务能力 运行维护服务能力 平台服务能力 信息安全服务能力 5.4.2 度量项权重 度量项是通过能力项进一步细化分解的评价指标, 每个能力项包括若干度量项 。 度量项 权重的设定 DB5101/T 98 2020 4 以平均原则为主。 5.5 数据采集 5.5.1 采集方法 数据采集可借助工具或设施自动收集、手工收集、现场取证、评估或面谈等。 5.5.2 数据来源 评价的数据来源主要来自 企业经营管理的报表、服务实

    19、施结果与记录、第三方评估的报告以及行业 统计报告等。 5.5.3 数据的确认 由供方自查、需方确认或第三方检查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备性。 5.6 指标计算 5.6.1 度量项计算 根据评价指标中公式及数据元的计算方法,确定数据采集的方式,并根据公式得出 度量项 计算结果 。 度量项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类,其指标数据及计算方式 有以下两种 : a) 对于定性指标数据可以通过现场取证或面谈的形式采集 ,见示例 1; b) 对于定量指标可以根据提供证据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见示例 2。 示例 1: 服务满意度指标计算公式为: X=A/4 式中: A 取值从 0, 1, 2, 3, 4 0: 没有

    20、建立服务满意度规范 1:没有建立服务满意度规范,但客观上或自发地进行了主动的服务趋势分析 2:建立了服务满意度规范,但未有实施记录 3:建立了完备的服务满意度规范,能够得到实施 4:建立了完备的服务满意度规范,实施良好,且具有成熟的服务满意度分析模型 A 值的采集可以通过现场取证的形式,查阅服务满意度规范及实施记录等。 示例 2: 新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销售比例指标计算公式为: X=A/B 式中: A新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销售收入 B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销售总收入 A 值和 B 值需要从 经第三方审计的财务报告 中取值。 5.6.2 能力项计算 计算 能力项 分值: 能力项 得分 =(度量项

    21、得分 )/度量项 个数 。 5.6.3 能力子域计算 DB5101/T 98 2020 5 计算能力 子域 分值: 能力子域 得分 =(能力项 得分 能力项 权重 )。 5.6.4 能力域计算 计算能力 域 分值:能力 域 得分 =(能力子域 得分 能力子域 权重 )。 5.6.5 能力成熟度评价得分 计算能力成熟度评价得分:能力成熟度评价得分 =(单个能力域 得分 能力域 权重 )。 6 能力等级 分级 方法 6.1 能力等级划分 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能力成熟度等级划分如下: a) 能力成熟度 划分为五个等级,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初始级、基本级、稳健级、协同级和 引领级 。 能力成熟度

    22、 等级示意图 见图 2。 图 2 能力成熟度等级示意图 b) 本 文件 建议 的 实际评价值与 服务能力级别 对应关系 见表 3。在同一级别可以根据得分的高低来 确定企业的排名。 表 3 实际 评价值与服务能力级别对应关系 能力成熟度 等级 对应实际评价值区间 能力 等级 描述及表示 初始级 X 0.3 一星级 基本级 0.3 X 0.5 二星级 稳健级 0.5 X 0.7 三星级 协同级 0.7 X 0.8 四星级 引领 级 0.8 X 五星级 6.2 能力等级特征 初始级 基本级 稳健级 协同级 引领级 离散 规范 稳定 整合 革新 DB5101/T 98 2020 6 按照能力成熟度评价

    23、体系进行评价而获取的能力成熟度评价得分是服务能力分级的唯一依据。 各能 力等级特征如下: a) 初始级 : 企业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处于起步阶段,未实现规范化管理。 b) 基本级 : 企业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能够实现基本的有序运行,但未能实现 能力项 之间协同发 展。 c) 稳健级 : 企业能够参考行业最佳实践或标准建立较为完善的业务行为管理能力规范,并得到了 有效实施。 d) 协同级 : 企业能够有效的实施各种 能力项 的指标管理体系,达到各能力 项 的协同发展。 e) 引领 级 : 企业能够综合业务发展需求进行能力改进,形成推动业务变革 更新 的机制。 DB5101/T 98 2020

    24、 7 7 能力成熟度评 价 指标 7.1 综合能力域 7.1.1 经营能力子域 7.1.1.1 市场能力项 市场 能力 项所对应的度量项指标 见 表 4所示。 表 4 市场能力项度量指标 度量项 度量目的 应用的方法 公式及数据元计算 评价值解释 数据类型 评价输入 市场占有率 衡量企业软件和信息技 术服务业务收入 a占成都 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市场总收入的比重 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 销售额与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 术服务业市场总额进行比较 X=(A/B)/C A=企业 软件 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务收入 B=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总收入 C=基准比值(默认取值 0.01) 01 时,

    25、取值 1 X=数值 A=数值 B=数值 C=数值 A: 经第三方审计的财 务报告 、成都市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共 服务平台年报表 B:成都市软件和信息 技术服务行业统计 销售总额 衡量企业软件和信息技 术服务业务的总体 收入 情况 统计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务的销售 收入 X=A/5 A取值从 1, 2, 3, 4, 5 1: 软件业务收入 100 万元 2: 100万元 软件业务收入 500万元 3: 500万元 软件业务收入 2000万元 4: 2000万元 软件业务收入 7000万元 5: 软件业务收入 7000 万元 030% 0 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

    26、数 B=数值 B: 经第三方审计的财 务报告 DB5101/T 98 2020 8 度量项 度量目的 应用的方法 公式及数据元计算 评价值解释 数据类型 评价输入 新的软件和信 息技术服务 b 收入比重 衡量企业市场开拓形成 新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 务对整个销售收入的贡 献 新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务 收入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 务 总收入进行比较 X=A/B A=新的软件业务收入 B=企业软件 业务 收入 01 时,取值 1 X=数值 A=数值 B=数值 A: 经第三方审计的财 务报告 B: 经第三方审计的财 务报告 品牌认可度 衡量企业品牌在社会或 行业客户中的影响力和 总体形象 近三年

    27、企业、产品、服务 是否 曾入选政府或行业机构公布的 各类榜单 ,按入选等级最高者 计算 X=A/3 A 取值从 0, 1, 2, 3 0: 近三年未入选政府或行业机构颁布的各 类荣誉榜单 1:近三年成功入选市级 政府 机构 或行业机 构颁布的各类荣誉榜单 2: 近三年成功入选 省级 政府 机构或 行业机 构颁布的各类荣誉榜单 3:近三年成功入选国家 级政府机构 或行业 机构颁布的各类荣誉榜单 0 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A:证书或通知公告 客户忠诚度 衡量客户做出购买决策 时,倾向于企业产品和品 牌的情况 企业的长期客户与企业客户总 数的比较 X=A/B A=与企业保

    28、持近 3 年连续合作的客户数 B=企业近 3 年客户的总数 0 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B=计数 A:销售报表 B:销售报表 企业信用 衡量企业被社会认可的 程度 企业是否存在违规 违法失信 情 况 X=A/1 A 取值为 0 或 1 0:企业 有 违规违法失信 记录 1:企业无 违规违法失信 情况 0X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A:国家企业信用信息 公示系统 、 中国裁判文 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 开网、国家知识产权 局、商标局、版权局 a: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参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 调查制度 的方法。 b:新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指企业

    29、 上 一 年度 新开拓的不同地域、不同 领域或不同类型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 7.1.1.2 财务能力项 财务 能力 项所对应的度量项指标 见表 5所示。 表 4 (续) DB5101/T 98 2020 9 表 5 财务能力项度量指标 度量项 度量目的 应用的方法 公式及数据元计算 评价值解释 数据类型 评价输入 利润总额 衡量企业软件和信 息技术服务业务的 利润情况 统计企业软件和信息 技术服务业务的利润 总额 X=A/5 A取值从 1, 2, 3, 4, 5 1:利润总额 50万元 2: 50万元利润总额 200万元 3: 200万元利润总额 500万元 4: 500万元利润总额 1

    30、000万元 5:利润总额 1000万元 0X 1 X越接近 1越好 X=数值 A=计数 A: 经第三方审计 的财务报告 利润平均增长 率 衡量三年内企业的 持续盈利能力 统计近三年平均利润 增长率 X=A/5 A取值从 1, 2, 3, 4, 5 1:近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率 5% 2: 5%近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率 10% 3: 15%近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率 20% 4: 20%近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率 26% 5: 26%近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率 03000万元 0X 1 X越接近 1越好 X=数值 A=计数 B: 经第三方审计 的财务报告 融资能力 衡量企业持续获取 长期优质资本的能 力 统计近三年企业的

    31、融 资渠道、成本及金额等 X=A/4 A取值从 0, 1, 2, 3, 4 0:没有获得任何形式的融资 1:获得单一来源的融资 2:主要采用了间接投融资渠道 3:主要通过直接融资渠道或政府融资平台 4:基本形成多元化融资渠道 010% 0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B=数值 B: 经第三方审计 的财务报告 表 6 (续) DB5101/T 98 2020 12 度量项 度量目的 应用的方法 公式及数据元计算 评价值解释 数据类型 评价输入 研发机构设 置 评价企业技术 研发 和 创新 能力情况 统计企业 技术创新 载体 级别 X=A/4 A 取值从 0, 1, 2, 3,

    32、 4 0:没有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1: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 ,但未获得技术创新载体认定 2: 获得 了市级企业 技术创新载体认定 3:建立了省级企业 技术创新载体认定 4:建立了国家级企业 技术创新载体认定 0 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A:企业技术中心 认定证明 国家级重大 项目自主承 担能力 衡量企业自主承担国 家级重大项目的能力 统计企业在国家级 重大项目中能够自 主承担的任务 X=A/4 A 取值从 0, 1, 2, 3, 4 0:近三年未承担过国家级重大项目 1:近三年间接参与国家级重大项目并承担部分技术研发(不涉及 核心部分) 2:近三年直接参与国家级重大项目并

    33、承担部分核心技术研发 3:近三年直接参与国家级重大项目并承担大部分核心技术研发 4:近三年内牵头国家级重大项目并自主独立完成核心技术研发 0 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A:立项报告、 验收报告 省市重点项 目自主承担 能力 衡量企业自主承担省 市级重大项目的能力 评价企业在省市级 重大项目中能够自 主承担的任务 X=A/4 A 取值从 0, 1, 2, 3, 4 0:近三年未承担过省市级重点项目 1:近三年间接参与省市级重点项目并承担部分技术研发(不涉及 核心部分) 2:近三年直接参与省市级重点项目并承担部分核心技术研发 3:近三年直接参与省市级重点项目并承担大部分核心

    34、技术研发 4:近三年内牵头省市级重点项目并自主独立完成核心技术研发 0 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A:立项报告、 验收报告 a:国家税收优惠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门槛是 6%, 高新技术企业 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 最低门槛 为 3%。此项指标的取值规则可按成都市规划布局进行适当调整。 7.1.2.2 创新水平能力项 创新水平能力 项所对应的度量 项 指标 见表 8所示。 表 7 (续) DB5101/T 98 2020 13 表 8 创新水平能力项度量指标 度量项 度量目的 应用的方法 公式及数据元计算 评价值解释 数据类型 评价输入 创新管理机 制 企业在创新管理

    35、方 面的措施和方法的 健全程度 评价创新管理机制和 实施情况 X=A/5 A 从 0 开始每满足 以下一个条件加 1 1:建立了完善的创新管理机制和实施办法 2:有因创新获得项目激励的实施案例 3:有因创新获得技术成果奖金的实施案例 4:有因创新获得职位升迁的实施案例 5:有因创新获得股权激励的实施案例 0 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A:案例证明材料 创新组织 企业在创新方面的 团队组织能力 创新的职责承担人员 或部门 X=A/3 A 取值从 0, 1, 2, 3 0:没有指定的部门承担创新 1:创新主要由技术部门兼任 2:有专门的创新团队 3:创新团队在企业中是一级部

    36、门 0 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 计数 A:评价报告 知识产权数 评价企业发明创新 的程度 统计企业 拥有的在有 效期内的 自主知识产 权 总 量 X=A/4 A 取值从 0, 1, 2, 3, 4 0: 企业未获得 知识产权 授权 1: 企业 获授权拥有量 专利 =1 件或软件著作权 10 件 2: 企业 获授权拥有量 1 件 专利 3 件或 10 件 软件著作权 50 件 3: 企业 获授权拥有量 3 件 专利 10 件或 50 件 10件或软件著作权 100 件 0 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A:知识产权证明 (包括但不限于 专利、软件著作 权

    37、等) 参与标准 衡量企业的标准化 能力 统计 企业作为起草单 位或企业内部人员作 为起草人参与制定的 所有标准数量 X=A/5 A 取值从 0, 1, 2, 3, 4, 5 0: 近三年 未参与标准 制定 1: 近三年 至少参与 制定 1 项地方标准 或 团体标准 2: 近三年 至少参与 制定 1 项行业标准 3: 近三年 至少参与制定 1 项国家标准 4: 近三年 至少 牵头 制定 1 项地方标准 或 参与制定 6 项 行业、 国家标 准 5: 近三年 至少 牵头 制定 1 项行业、国家标准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0 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A: 标准发布公告 或标准文

    38、本 DB5101/T 98 2020 14 度量项 度量目的 应用的方法 公式及数据元计算 评价值解释 数据类型 评价输入 科技资助 评价企业获得政策 科技资助的能力 统计三年平均获得政 策科研资助的资金数 量 X=A/4 A 取值从 0, 1, 2, 3, 4 0:近 三年内未获得过政策资金 1:三年平均获得政策资金 50 万 2: 50 万 三年平均获得政策资金 200 万 3: 200 万 500 万 0 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A:获政策资金的 证明材料 7.1.3 基础保障能力子域 7.1.3.1 实力能力项 人才实力能力 项所对应的度量项指标 见表 9所示

    39、。 表 9 人才实力能力项度量指标 度量项 度量目的 应用的方法 公式及数据元计算 评价值解释 数据类型 评价输入 人员的专业性 衡量企业是否具备了与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相 匹配的专业人员团队 分别计算取得相应专业 资格认证的服务工程师 的比率以及取得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相关专业 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服务 工程师的比率,并进行加 权计算 X= X1*70%+X2*30% X1=A/B A=取得的相应专业资格认证的服务工程师数量 B=服务工程师的总数 X2=C/B C=取得信息技术服务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 服务工程师数量 030% 070% 0 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40、B: 人员统计 高端人才 衡量企业的高端人才拥 有情况 统计公司获得的政府或 行业机构人才认定及人 才奖励情况 X=A/3 A 取值从 0, 1, 2, 3 0:近三年未获得人才方面认定及奖励 1:近三年成功获得过市级政府机构或行业机构人 才方面认定及奖励 2:近三年成功获得过省级政府机构或行业机构人 才方面认定及奖励 3:近三年成功获得过国家级政府机构或行业机构 人才方面认定及奖励 0 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A:奖项证明 人员容量 衡量企业人员配备情况 借助行业人均产值规模 评价企业员工数量与业 务规模匹配程度 X=A/3 A 取值从 1, 2, 3 1:人员数量

    41、相较于业务规模过剩 2:人员数量相较于业务规模偏低 3:人员数量与业务规模基本匹配 0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A: 企业人均产值、 行业人均产值报告 人员的稳定性 衡量企业留住人才的能 力 评价特定时间段内企业 员工的流失率 X=1-A/B A=近三年离职的员工数量 B=近三年在职员工总数 0 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B=计数 A:企业离职人员统 计 B:企业人员统计 7.1.3.2 评估认证 能力项 评估认证 能力 项所对应的度量项指标 见 表 10所示。 表 9 (续) DB5101/T 98 2020 16 表 10 评估认证能 力项度

    42、量指标 度量项 度量目的 应用的方法 公式及数据元计算 评价值解释 数据类型 评价输入 标准认证 评价企业的管理 成熟度水平 统计企业获得标准 认证的情况 X=A/4 A 从 0 开始每满足以下一个条件加 1 1:通过质量管理 ISO9001 认证 2:取得 CMMI3 级等以上 3:通过服务管理 ISO/IEC 20000、 ITSS3 级及以上、 DCMM 稳健级 及以上 4:通过安全管理相关的认证,如 ISO 27000、 等级保护 认证 等 0 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A:认证证书 资质评定 评价企业的管理 成熟度水平 统计企业获得资质 认定的情况 X=A/4

    43、 A 从 0 开始每满足以下一个条件加 1,总分 不超过 3 分 1:具备双软 评估 2:具备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 3:具备高新企业认定 4:具备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认定 5:具备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 0 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A:认定证书 技术获奖 企业信息技术成 果的被认可程度 获得国家、省市科技 奖项的情况 X=A/3 A 取值从 0, 1, 2, 3 0:近三年未获得技术方面奖项 1:近三年成功获得过市级 政府 机构 或行业机构技术方面奖项 2: 近三年成功 获得过省级 政府 机构 或行业机构技术方面奖项 3:近三年成功 获得过国家级 政府 机构 或行业机构技术方面奖项 0 X 1 X 越接近 1 越好 X=数值 A=计数 A:奖项证明 7.2 专业能力域 7.2.1 软件开


    注意事项

    本文(DB5101 T 98-2020 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pdf)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