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7.060 CCS A 47 DB41 河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995 2020 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安全作业规范 2020 - 10 - 23 发布 2021 - 01 - 23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995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安全作业基本要求 . 1 5 安全作业流程 . 2 6 预案方案及安全作业计划编制 . 3 7 安全作业实施 . 3 8 安全作业分析及效果评估 . 4 9 作业信息记录 . 4 附录 A (资料性)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安全作业
2、记录表样式 . 5 参考文献 . 8 DB41/T 1995 2020 II 前 言 本 文件 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 定 起草。 本 文件 由河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并 归口。 本 文件 起草单位:河南省人工影响天 气中心 、安阳市滑县气象局 。 本 文件 主要起草人: 郝剑平、彭冲、 李浩宁、 沙修竹、张凡 、 冯景 、郭建军 。 DB41/T 1995 2020 1 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安全作业规范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人工影响天气飞机 安全 作业 的 基本 要求、 流程、 预案方案及计划编制 、 作业 实施
3、 、 作 业 分析及 效果评估 、 作业信息记录 。 本 文件 适用于人工影响天气飞机 安全 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 必不可少的 条款 。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 该 日期 对应 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QX/T 151 2012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QX/T 151 2012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内场 了解并预测天气, 监测 天气 变化 过程 并设计作业航线的部门。 3.2 外场 协调 相关 部门, 参与 申请空域,负责
4、组织并实施飞机作业的部门。 3.3 机载 大气探测 系统 在 作业 飞机上安装的用于 云 物理 、化学和云雾结构探测的设备 及其配套 软件 。 4 安全作业 基本 要求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相关人员、机载设备、催化剂 管理 的 安全作业 要求包括: a) 外场 人员应具备气象相关知识,由专业机构组织的人工影响天气飞机作 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熟 练掌握机载人影设备的调试和安全操作方法 ; b) 外场 人员应参加作业飞机的应急处置和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 ; c) 外场 人员身体健康,适合飞机作业条件 ; d) 外场人员应在当地公安机关备案 ,符合上级部门管理要求 ; DB41/T 1995 2020
5、 2 e) 外场 人员应了解 作业飞机基本性能和情况 , 作业指挥中有效同机组沟通 ; f)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指挥 人员应具备气象相关知识,符合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相关规定 ; g) 使用非增压舱作业飞机开展工作时,应准备有供氧设备和御寒保暖物品 ; h) 发生紧急情况时,登机作业 人员应听从机长的统一指挥 ; i) 机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应通过国 家 气象主管部门或其指定单位的验收 ; j) 具有易燃易爆特点的催化剂应按照生产厂商提供的产品说明加装和使用。 5 安全作业流程 人工影响天气飞机 安全 作业 流程包括: 制定安全作业计划建议 (72-24) h、 作业条件潜力预报和安 全作业
6、预案 制定 (24-3) h、 危险天气临近预测和方案设计 (3-0) h、 安全作业实施 (作业 实施 、 天气 系 统实时监测 、 作业信息记录 ) 、 飞机安全作业分析及效果评估 , 流程 示意 图见图 1。 制定 图 1 人工影响天气飞机 安全作业 流程 示意 图 制定安全作业计划建议 (72-24) h 包括: 作业需求分析、天气系统分析、概念模型、 危险天气预警 , 并向外场通报 飞机安全作业分析及效果评估 包括: 作业概况、安全作业合理性分析、作业 效果 分析 作业条件潜力预报和安全作业预案 制定 (24-3) h 包括: 作业 潜力区、云模式产品分析、 危险天气预警 、 作业预
7、案 制定, 并向外场 和 空管部门 通报 危险天气临近预测和方案设计 (3-0) h 包括: 模拟云带与卫星反演实况对比、云系发展演变趋势分析、雷达回波分析、 危 险天气预警 、 制定飞机安全作业方案、 并向外场通报 和空管部门 通报 作业 实施 1. 申请空域 2.飞行前准备 3.作业飞行 4.飞行结束 作业信息记录 1.基础信息记录 2.飞行过程内容记录 3.记录形式 4.记录存档和上报 天气 系统 实时 监测 1.闪电 定位 2.雷达回波 . 3.卫星云图 4.多站探空资料 DB41/T 1995 2020 3 6 预案方案及安全作业计划编制 6.1 安全作业计划建议 未来 (72-24
8、) h时段内, 内场人员 应分析 天气系统, 排除危险天气后,编制飞机作业计划建议,并 向外场 通报 。 6.2 作业条件潜力预报和 安全作业 预案 制定 未来 (24-3) h时段 内, 内场人员 应 分析云系及可能演变,排除危险天气后,编制作业条件潜力预报 和飞机安全作业预案,并向外场 通报 。 6.3 危险 天气临近预测 和方案设计 作业前 (3) h 时段内, 内场人员 应 根据雷达回波 、闪电定位 、 卫星云 图 、多站探空资料 信息,设计 安全作业航线和作业方案,并向外场 通报 。 7 安全作业 实施 7.1 申请空域 外场人员应向空管部门 空域 申请。根据空域批复情况,和内场人员
9、协商,对作业方案进行相应调整 , 并且严格执行空域批复指令 。 7.2 飞行前准备 7.2.1 外场人员 对 作业设备 进行 维护、检查 ,并 安装 催化剂 。 7.2.2 外场人员 对 人工影响天气设备的电路、卡口 、催化剂安装到位情况 进行检查 。 7.2.3 外场 人员进行卫星导航系统、 云 宏观观测 系统 、 空地通信系统, 机载大气探测 系统 的测试 。 7.2.4 登机作业人员 应 掌 握作业区和航线天气特征,并了解未来 4 h 6 h 系统演变。 7.3 作业飞行 7.3.1 登机 作业 人员 应 系牢安全带,确保人身安全, 因工作需要同机组沟通时不得影响飞机安全驾驶, 并且不能
10、在驾驶舱长时间停留。 7.3.2 登机作业人员需及时了解航线区域天气形势变化,同机组保持密切联系, 互通 危险天气情报信 息 。 7.3.3 人工影响天气设备总电源开关的连通与否需征求机组同意 。 7.3.4 作业飞机高度小于安全作业高度 时 ,禁止连通催化设备。 7.3.5 催化剂 应 在落地前燃烧或释放完毕,禁止催化状态时作业飞机 落地。 7.3.6 登 机 作业人员根据作业 飞行 方案及 机载大气探测 系统 探测结果,合理把握 部位、时机、催化剂 量 ,并参照以下要求 进行 人工影响天气飞机 作业 : a) 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到基本反射率在 25 dBz 35 dBz区间时, 参考 其它
11、 人工影响天气 作业条 件,按照对应的催化剂类型和用量规则进行播撒; b) 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大于 35 dBz时,可能有对流云形成,影响飞机安全,不适宜开展飞机播 撒作业。 DB41/T 1995 2020 4 7.3.7 内场人员与登机作业人员保持通信联系, 通过雷达回波、闪电定位、 卫星云图、多站探空 资料 密切监测 天气变化,遇到 低空 风切变、强对流天气 等危险天气 时 , 通过机载通讯系统 及时提醒 登 机 作业 人员调整飞行路线 。 7.3.8 当计划飞行路线需要调整时,作业机组应当首先征得空管部门的同意 。 7.3.9 作 业人 员应填写人工 影响天气 飞机 安全 作业信息记录
12、,应符合第 8 章要求。 7.4 飞行结束 7.4.1 飞机落地后,外场作业人员应记录使用催化剂用量、拷贝飞机人工影响天气相关数据。关闭作业 备,如有故障及时反馈和维修 ; 7.4.2 外场作业人员应回收并妥善处理催化剂残留物 ; 7.4.3 外场作业人员应对机载 探测及 作业设 备进行检查和防护。 8 安全作业 分析及 效果评估 根据作业实际情况,进行安全作业合理性分析总结。 利用统计检验、物理检验、数值模拟检验等 方法 评估作业效果 。 9 作业信息记录 9.1 基础信息记录 基础信息记录 包含以下内容: a) 机载设备的开机和关机时间、运行情况等工作状况信息 ; b)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
13、机的起降和备降机场的名称、实际飞行区域代码 ; c) 登机作业人员、飞机机型 、编号 等信息 。 9.2 飞行过程内容记录 飞行过程内容记录 包含以下内容: a)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飞行航线、飞行状态信息及对应的时间、经纬度 、大气探测信息等 ; b) 催化开始和结束时间 基本信息 ; c) 重要天气或危险天气现象,应随时记录对应的时间、位置信息, 记录 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安全 作 业重要天气现象记录 表 ( 见 附录 A 中 表 A.1) 。 9.3 记录 形式 记录 形式 包含以下内容: a) 除附录 A 中 表 A.1 外, 还应记录 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安全 作业本场地面观测记录 表 (见
14、 附录 A 中 表 A.2)和 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安全作业催化探测记录表 (见 附录 A 中 表 A.3); b) 大气探测设备数据记录。 音频视频资料可以作为记录的补充方式 ; c) 表格 编号命名规则:年、月、日 +当日架次数。例如, 2020 年 3 月 23 日第一架次,编号为: 2020032301。 9.4 记录存档和上报 将记录信息存档并于 24 h内上报至上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主管部门。 DB41/T 1995 2020 5 A A B(资料性) 国内常用作业飞机的性能参数 附 录 A (资料性 ) 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安全作业记录 表 样式 A.1 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安全作业重要天气现
15、象记录 见 表 A.1。 表 A.1 人工影响天气飞机 安全作业 重要 天气现象 记录 表 编号: 飞行状态位置 重要天气现象记录 其它危险 天气 现象 状态 经度 纬度 高度 时间 天气现象 现象描述 云的位置 进场 雾 .霾 . 登机 发动机开车 辅路滑行 DMT 开机 . . . . 等待起飞 开始滑跑 . . . . 起飞离地 左 .升 .平 . 降 .右 . . . . 雾 .霾 . 颠簸 .雷电 . 积冰 .夹层云 入 .云中 . 出 .云外 . 左 .升 .平 . 降 .右 . . . . 雾 .霾 . 颠簸 .雷电 . 积冰 .夹层云 入 .云中 . 出 .云外 . 左 .升
16、.平 . 降 .右 . . . . 雾 .霾 . 颠簸 .雷电 . 积冰 .夹层云 入 .云中 . 出 .云外 . 左 .升 .平 . 降 .右 . . . . 雾 .霾 . 颠簸 .雷电 . 积冰 .夹层云 入 .云中 . 出 .云外 . 左 .升 .平 . 降 .右 . . . . 雾 .霾 . 颠簸 .雷电 . 积冰 .夹层云 入 .云中 . 出 .云外 . 左 .升 .平 . 降 .右 . . . . 雾 .霾 . 颠簸 .雷电 . 积冰 .夹层云 入 .云中 . 出 .云外 . DB41/T 1995 2020 6 A.2 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安全作业本场地面观测记录 见 表 A.2。
17、表 A.2 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安全作业本场地面观测记录表 编号: 北京时间 : : : : : : : : 能见度 1 能见度 2 天气 现象 降水 情况 总云量 高云 量状高 中云 量状高 低云 量状高 地面风速 /( m/s) 1 (10min 平均 ) 2 风向 1 (10min 平均 ) 2 地面风速 /(m/s) 1 (2min 平均 ) 2 风向 1 (2min 平均 ) 2 干球温度 / 订正 湿球温度 / 订正 相对湿度 /% 露点温度 / 水气压 /hPa 本站气压 /hPa 场面气压 /hPa 修正场压 /hPa 备注 机场标高 : (m) 填表人: 日期: 7 试验日期 飞
18、行任务 试验 .探测 .作业 起飞时间 . 飞行架次号 起 /降机场 催化剂名称 飞机型号 飞机编号 着陆时间 . 飞行持续时间 联系备降场 催化剂用量 飞行航线: 作业及探测区域: 天气背景及降水: 天气系统类型: 备降情况: 由于 原因,飞机备降 机场。 备降着陆时间 : . 返回起飞时间 : . 再着陆时间 : . 催 化 作 业 层 情 况 要 素 状 态 开始时间 (时 :分 .秒 ) 焰条 编号 高度 m 温度 云的部位 (打勾标注 ) 云 状 含水量 g/m3 结束时间 (时 :分 . 秒 ) 云中 粒子相态 航速 m/s 风 向 (度 ) 风速 km/h 作业 1 : . 上
19、.中 .下 : . 冰晶 .水 .混合 作业 2 : . 上 .中 .下 : . 冰晶 .水 .混合 作业 3 : . 上 .中 .下 : . 冰晶 .水 .混合 作业 4 : . 上 .中 .下 : . 冰晶 .水 .混合 备注 . . 探 测 飞 行 概 况 探测 类别 起始时间 (时 :分 .秒 ) 高度 m 温度 云的部位 (打勾标注 ) 云 状 含水量 g/m3 结束时间 (时 :分 . 秒 ) 云中 粒子相态 仪器工作情况 数据文件名称: 采样速率: 水 平 探 测 : . 上 .中 .下 : . 冰晶 .水 .混合 垂 直 探 测 : . 上 .中 .下 : . 冰晶 .水 .混
20、合 检 验 效 果 : . 上 .中 .下 : . 冰晶 .水 .混合 其 他 : . 上 .中 .下 : . 冰晶 .水 .混合 作业试验区状况描述 登机人员 指挥: 仪器观测: 记录通讯联络: 其他登机人员: 人员 指挥: 通讯联络: 其他: 记录人员 签字: 日期: A.3 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安全作业催化探测记录 见 表 A.3。 DB41/T 1995 2020 表 A.3 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安全作业催化探测记录表 编号: DB41/T 1995 2020 8 参 考 文 献 1 QX/T 155 2012 飞机气象观测数据归档格式 2 QX/T 46 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 2部分:云的观测 3 QX/T 48 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 4部分:天气现象观测 4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2007修订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