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3 T 2279-2020 抹茶审评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04037       资源大小:525.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3 T 2279-2020 抹茶审评技术规范.pdf

    1、ICS 65.020.20 CCS B 05 DB33 浙江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279 2020 抹茶审评技术规范 Technological specification of matcha sensory evaluation 2020 - 10 - 28发布 2020 - 11 - 28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T 2279 2020 1 前 言 本 文件 按 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制定。 本 文件 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 由浙江省 茶叶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 文件 起草单位: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

    2、 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茶叶研 究所、中国农 业 科 学 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茶叶集团有限公司、 绿城农科检测技术有 限公司、 浙江经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华茗园茶业股份 有限公司 、 金华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 、 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兰溪英特茶业有限公司 、 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本 文件 主要起草人:俞燎远、 金建平、 祝凌平、龚淑英、刘栩、毛立民、 王珍、 刘志荣、尹军峰、 万景红、 夏兵、 王金贤 、 胡振长、胡双、 包立生、 何乐芝、 鲍 王 栋 、 姚水 滨、 姚福军 。 DB33/T 2279 2020 2 抹茶审评 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抹茶及

    3、其原料 碾茶的审评条件、审评方法、审评结果判定等要求。 本 文件 适用于抹茶和碾 茶的感官审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 15608 中国颜色体系 GB/T 18797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34778 抹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碾茶

    4、tencha 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 并进行 遮阳覆盖栽培的茶树鲜叶,经蒸汽 (或 蒸汽热风 复合) 杀青、烘干、 梗叶分离等工序制成的 抹茶原料 茶。 3.2 抹茶 matcha 碾茶经精制、研磨、分筛、金探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微粉状茶 产品。 4 审评条件 4.1 审评室要求 应符合 GB/T 18797的相关规定。 4.2 审评人员要求 DB33/T 2279 2020 3 应符合 GB/T 23776的相关规定。 4.3 审评用水要求 应符合 GB 5749的 相关 规定。同一批茶叶审评用水水质一致。 4.4 审评用具要求 4.4.1 审评台 干性审评台高度 800 mm 900 mm,宽度

    5、 600 mm 750 mm,台面为黑色亚光;湿性审评台高度 750 mm 800 mm,宽度 450 mm 500 mm,台面为白色亚光。审评台长度视实际需要而定。 4.4.2 碾茶审评 用具 按照 GB/T 23776的 规定执行 。采用 150 ml审评杯和 240 ml审评碗。 4.4.3 抹茶审评用具 4.4.3.1 抹茶盘 黑色,圆形,平底,外径 125 mm,边高 15 mm。 4.4.3.2 抹茶碗 白色瓷质,颜色组合应符合 GB/T 15608 中性色的规定,要求 N 9.5,大小、厚薄、色泽一致。 碗高 50 mm, 下口外径 45 mm, 上口外径 100 mm,容量 2

    6、00 ml。 4.4.3.3 茶筅 竹 制,高度 12 cm, 竹穗 宜 80根以上 。 4.4.3.4 量杯 玻璃材质,有刻度,容量 100 ml。 4.4.3.5 取样匙 不锈钢材质,匙底略平,容量 3.0 g 5.0 g。 4.4.4 其它用具 其他用具包括: a)天平:天平感量 0.1 g; b)计时器:定时钟,精度 为 1 s; c)烧水壶:普通电热水壶,不锈钢 材质 ; d)茶匙:瓷匙,容量 10 ml。 5 审评方法 5.1 取样方法 按照 GB/T 8302规定执行。 DB33/T 2279 2020 4 5.2 审评内容 5.2.1 审评因子 5.2.1.1 碾茶审评因子 按

    7、照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项因子”。 5.2.1.2 抹茶 审评因子 按照 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四项因子”。 5.2.2 审评要素 5.2.2.1 外形 碾茶 审评 色泽、 叶片 大小、 嫩度、 整碎和 匀 净度 ,以色泽为主 。 抹茶 审评色泽和 颗粒细腻度 。 5.2.2.2 汤色 审评色度、 明暗 度和清浊度。 5.2.2.3 香气 审评类型、浓度和纯度。 5.2.2.4 滋味 审评 浓淡、厚薄 、醇涩 、纯异和 鲜钝 。 5.2.2.5 叶底 碾茶 审评嫩度、色泽 和 匀整度。 5.3 碾茶 审评方法 5.3.1 碾茶 外形审评方法 取有代表性的茶样 50 g 100 g,

    8、置于评茶盘中。 用 双手握住茶盘对角, 用回旋筛转法,使茶样 按粗细、大小、整碎顺序分层并顺势收于评茶盘中间呈圆馒头形。根据 上段 、 中段 、 下段 状况 ,按 本 文件 5.2.2.1审评外形。 5.3.2 碾茶 冲泡 方法与各因子审评顺序 取有代表性茶样 3.0 g, 置于 150 ml审评 杯中 ,注满沸水、加盖、计时 2 min,滤出茶汤,留叶 底于杯中,按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的顺序逐项审评。 5.3.3 碾茶内质审评方法 按照 GB/T 23776规定执行。 5.4 抹茶 审评方法 5.4.1 抹茶 外形审评方法 DB33/T 2279 2020 5 用取样匙取有代表性的茶样 3

    9、.0 g 5.0 g,置于 抹茶 盘 中。 按 本 文件 5.2.2.1的审评内容,观察 色泽, 比较 颗粒细腻度 。 5.4.2 抹茶 冲泡 方法与各因子审评顺序 用取样匙取有代表性茶样 1.0 g,置于抹茶碗中,用量杯 量 取 100 ml沸水 注入 , 茶筅保持与碗底 相贴 , 充分 搅拌茶汤 10 s 15 s,至 无可见颗粒 。按汤色、香气、滋味的顺序逐项审评。 5.4.3 抹茶内质审评方法 5.4.3.1 汤色 根据 本 文件 5.2.2.2的审评内容目测审评茶汤, 并 观察汤面与碗沿结合处的色度和明亮度。 5.4.3.2 香气 根据 本 文件 5.2.2.3审评 内容, 双手持

    10、碗 ,靠近鼻 孔,嗅评 碗 中香气,每次持续 2 s 3 s,反复 2 次 3 次 。 5.4.3.3 滋味 根据 本 文件 5.2.2.4审评 内容, 用茶匙从碗 底 搅动茶汤 2 次 3 次,取 适量 茶汤于口内,通过吸 吮使茶汤接触舌头各部位 。 6 审评结果 与 判定 6.1 评分方式 按审评因子 , 采用百分制 评 分和加注评语 同时进行 , 由每位专家独立评价或专家组集体评价 , 评 语 应符合 GB/T 14487的相关规定 。 品质评定 用语 与 品质因子评分 标准见附录 A。 6.2 分数确定 6.2.1 将单项因子的得分与该因子的评分系数相乘,并将各个乘积值相加 ,即为该茶

    11、样审评的总得分。 计算公式如式( 1): Y=A a+B b+ E e ( 1) 式中: Y 审评总得分; A、 B E 各品质因子的审评得分; a、 b e 各品质因子的评分系数。 6.2.2 审评因子评分系数见表 1。 表 1 审评因子评分系数 茶类 外形( a) 汤色( b) 香气( c) 滋味( d) 叶底( e) 碾茶 40% 10% 20% 25% 5% 抹茶 30% 20% 20% 30% / DB33/T 2279 2020 6 附录 A (规范 性附录 ) 品质评定 用语 与 品质因子评分表 A.1 碾茶品质评语与各品质 因子 评分标准 碾茶品质评语与各品质 因子 评分标准

    12、见表 A.1。 表 A.1 碾茶品质评语与各品质 因子 评分表 A.2 抹茶品质评语与各品质 因子 评分标准 抹茶品质评语与各品质 因子 评分标准 见表 A.2。 表 A.2 抹茶品质评语与各品质因子评分表 因子 品质特征 给分 评分系数 外形 鲜绿 透 亮、洁净 90 99 40% 翠绿 透 亮、较洁净 80 89 绿较 透 亮、尚洁净 70 79 汤色 嫩绿鲜亮、清澈 90 99 10% 黄绿明亮 80 89 绿尚亮 70 79 香气 清鲜 、海苔香 浓 长 90 99 20% 清香 、海苔香显 80 89 尚 纯 、带海苔香 70 79 滋味 鲜醇甘爽 90 99 25% 醇爽 80 8

    13、9 尚醇、尚爽 70 79 叶底 鲜绿、匀净、柔软 90 99 5% 翠绿、匀较净、较柔软 80 89 绿、匀尚净、尚软 70 79 因子 品质特征 给分 评分系数 外形 鲜绿明 艳 、颗粒柔软、细腻均匀 90 99 30% 翠绿、细腻均匀 80 89 绿 、细腻均匀 70 79 汤色 鲜绿 明亮 90 99 20% 绿明亮 80 89 尚 绿亮 70 79 DB33/T 2279 2020 7 A 表 A.2( 续 ) 因子 品质特征 给分 评分系数 香气 清鲜 、海苔香 浓 长 90 99 20% 清香 、海苔香显 80 89 尚 纯 、带海苔香 70 79 滋味 鲜 浓 甘 醇 90 99 30% 鲜浓 80 89 纯正尚鲜 、 较浓 70 79 B


    注意事项

    本文(DB33 T 2279-2020 抹茶审评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