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301 T 38-2019 滇池湖滨湿地 管护规程.pdf

    • 资源ID:1497638       资源大小:661.6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301 T 38-2019 滇池湖滨湿地 管护规程.pdf

    1、ICS 65.020 B 60 DB5301 昆明市地方标准 DB5301/T 382019 滇池湖滨湿地 管护规程 2019 - 12 - 01 发布 2020 - 02 - 01 实施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1/T 382019 I 目 次 前言 . . III 引言 . .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管护对象和原则 . . 2 4.1 管护对象 . . 2 4.2 管护原则 . . 2 5 管护要求 . . 3 5.1 基本要求 . . 3 5.2 植物管护 . . 3 5.3 病虫害防治 . . 4 5.4 废

    2、弃植 物资源化利用 . . 4 5.5 湿地水 处理系统管护 . . 4 5.6 辅助设施管护 . . 5 5.7 外来入 侵物种的管理 . . 5 5.8 服务管理 . . 6 参考文献 . . 7 DB5301/T 382019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育红、郭艳英、潘珉、宋任彬、李杨、李滨、杜劲松、何锋、鲁斌。 DB5301/T 382019 V 引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3、污染防治法、湿地保护修复制度 方案(国办发201689号)、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及云南省滇池 保护条例,科学合理的指导滇池湖滨湿地管理维护,构建滇池湖滨生态屏障,提高生物多样性,充分 发挥滇池湖滨湿地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改善滇池水环境质量,并兼顾景观功 能,特制定本标准。 DB5301/T 382019 1 滇池湖滨湿地 管护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对滇池湖滨湿地的管护对象和原则、管护要求做出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滇池湖滨湿地的管理和维护,主要针对植被、水网系统、辅助设施、外来入侵种等的 管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

    4、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JJ 3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DB 5301/T 24 园林绿化养护规范 DB 5301/T 35 滇池湖滨湿地 建设规范 DB 5301/T 36 滇池湖滨湿地 监测规程 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2019年3月1日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定义和DB 5301/T 35、DB 5301/T 36界定的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方便使用,本文 件重复列出了DB 5301/T 35和DB 5301/T 3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滇池湖滨湿地 滇池湖滨的天

    5、然湿地,以及环湖公路临湖一侧建设与恢复的湿地。 DB5301/T 035-2018,定义 ,3.1 3.2 陆生植物 指陆地上生长植物的统称,包括湿生、中生、旱生植物三大类水生生态类型。 3.3 水生植物 指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的统称。根据生活方式,一般将其分为挺水、浮叶根生、漂浮和沉水植物四 大类。 3.3.1 挺水植物 指扎根于水底泥土中,茎、叶等上部挺出水面,分布于水陆交错区域的植物。 DB5301/T 036-2018,定义 ,3.10 3.3.2 浮叶根生植物 指根固着于水底泥土中,叶片浮于水面的植物。 3.3.3 DB5301/T 382019 2 漂浮植物 指植株漂浮于水面,根悬浮

    6、于水中且大都能随水流和风浪漂移的植物,有的仅有无根的叶状体。 DB5301/T 036-2018,定义 ,3.9 3.3.4 沉水植物 指根固着于泥土中,茎叶沉于水面以下的植物。 DB5301/T 036-2018,定义 ,3.7 3.4 湿地水网系统 指由沟、渠、管道、塘库及配套的设施、设备组成的湿地水系统。 4 管护对象和原则 4.1 管护对象 本标准涉及的管护对象包括:湿地的植物、湿地水网系统、辅助设施等,不涉及生态系统中的动物。 4.2 管护原则 4.2.1 功能性 科学合理地开展滇池湿地管护,维护滇池湖滨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发挥其生态、环 境、景观功能。 4.2.2 生物

    7、多样性 在持续发挥滇池湖滨湿地功能的基础上,为湿地生物最大限度地提供栖息空间,维持湿地系统物种 的丰富性、多样化及安全性,增强滇池湖滨湿地生态系统的异质性和稳定性。 4.2.3 整体性 保护优先,从维持和恢复滇池湖滨湿地连续性和完整性出发,保持调节湿地动植物、水湿环境、地 形地貌等组成要素的完整性,构建滇池湖滨良好、健康的生态系统。 4.2.4 可持续性 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湿地资源,充分调控水湿生态功能,对其进行资源综 合利用,协调好人与自然,自然与文化、湿地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2.5 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滇池湖滨湿地所处区域植物种群的

    8、群落特征、分布状况,水系构成,地形地 貌特点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护措施。 5 管护要求 5.1 基本要求 DB5301/T 382019 3 5.1.1 恢复与建设的滇池湖滨湿地内不应出现复耕、复垦、养殖等现象,不应改变湿地用途;不应施 用化肥、农药,避免产生新的污染。 5.1.2 已按照 DB 5301/T 35 给出的要求划定的生态保育区,应避免人为干扰,除监测、科研等工作需 要外,其他人员不应进入。有条件时还应为鱼类、鸟类、土著稀有水生植物提供栖息、繁衍的区域。 5.1.3 建立湿地植物管养制度,对湿地植物进行保护,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巡查,采取有效的管养措施 阻止人为破坏,开展病虫害防

    9、控及植物收割。 5.2 植物管护 5.2.1 乔木、灌木抚育 乔木、灌木的抚育执行DB 5301/T 24的规定,对湖滨林带中一部分生长不良或生长过密的乔、灌木, 视其生长情况不定期修整、疏移,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5.2.2 挺水植物收割 一年至少在冬季收割一次,视生长情况增加收割次数。挺水植物收割地上部分,留下必要的生存根 基,根基保留高度应保证翌年春季能正常发芽生长。滇池湖滨湿地重点收割挺水植物表见表1。未列入 表1的植物,可根据其特性确定相应的收割时间和收割次数。 表1 滇池湖滨湿地重点收割挺水植物表 植物名称 拉丁名 芦 苇 Phragmites communis 茭 草 Ziz

    10、ania caduciflora 芦 竹 Arundo donax 水 葱 Scirpus tabernaemontani 香 蒲 Typha minima 纸莎草 Cyperus papyrus 旱伞草 Cyperus alternifolius 再力花 Thalia dealbata 梭鱼草 Pontederia cordata 莲 Nymphaea tetragona 水凤仙 Impatiens aquatilis 5.2.3 漂浮植物、浮叶根生植物打捞 对入侵型、生态破坏型漂浮、浮叶根生植物应及时打捞,防止泛滥成灾,避免造成生态破坏;对原 生本土、生态良好型漂浮及浮叶根生植物,在其生长

    11、周期结束前及时打捞。 常见需打捞的漂浮、浮叶根生植物打捞次数见表2。 表2 滇池湖滨湿地重点打捞的漂浮、浮叶根生植物表 植物名称 拉丁名 次数(次/年) 备注 野 菱 Trapa incisa 1 一年生 浮 萍 Lemna minor 多次 一年生 DB5301/T 382019 4 表 2(续) 植物名称 拉丁名 次数(次/年) 备注 满江红 Azolla imbricate 多次 一年生 凤眼蓝 Eichhornia crassipes 多次 多年生 大 薸 Pistia stratiotes 多次 多年生 睡 莲 Nymphaea tetragona 1 多年生 芡 实 Euryale

    12、 ferox 1 多年生 5.2.4 沉水植物修剪及疏移 对沉水植物生长过于茂密,在水体表面形成较大较厚冠层 ,冠层覆盖度达到70%及以上的区域,视 情况进行修剪,修剪至水面以下20 cm30 cm; 冠层覆盖度达到90%及以上的区域,视情况进行疏移, 疏移至冠层覆盖度45 %。 5.3 病虫害防治 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病虫害,应进行成因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 发生。 病虫害防控应采取物理、生物、园艺防治措施,确需采用化学防控措施,需选择高效、低毒、低残 留的生物农药。 5.4 废弃植物资源化利用 收割后的湿地植物残体 , 依据不同植物种类的生理特性,可通过饲料生产、

    13、有机肥堆制、发电、能 源燃料、药用、食用、编制工艺品等途径进行资源化利用,不能进行资源化利用的 应 进行无害化处理。 5.5 水网系统管护 5.5.1 水系沟渠 5.5.1.1 对布水管道、明渠、土沟等水系沟渠进行日常巡视、检查,确保水流畅通,巡查次数不少于 1 次/月,雨季视情况增加巡查次数。 5.5.1.2 如发现水系沟渠有垮塌、滑坡、淤积、堵塞及植物生长过于茂盛影响水流等问题,及时采取 措施进行断面修复。 5.5.2 塘库 5.5.2.1 应对人工强化湿地预处理系统进行定期检测,功能一旦失效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功 能正常、持续发挥。 5.5.2.2 开展塘库进口拦污栅垃圾清理、水面

    14、漂浮物的打捞、出水口调控和泥砂等沉积物的日常清理 工作。 5.5.2.3 每年视降雨情况定期不定期检测沉淀塘泥沙沉积情况,当沉淀塘水深小于设计水深 0.5m 时, 应制定清挖方案,并在旱季组织实施,淤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5.5.3 设施设备 5.5.3.1 设备保养周期应严格执行产品维修手册的规定。定期对湿地系统中进水闸、抽水泵站、布水 堰、出水口(出水堰、溢流口)等相关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 DB5301/T 382019 5 5.5.3.2 各类设备均应按照设计要求及运行实际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安排经培训合格的人员巡查或值 守;对相关设施开展日常巡查。日常巡查次数不少于 1 次/周,雨季洪

    15、水期间巡查次数不少于 2 次/日。 巡查期间清除可能堵塞设施设备的泥沙、垃圾、石块及植物残渣等。 5.5.3.3 日常管护中应根据来水情况,利用进水闸、抽水泵站、布水堰的调节功能,调节旱季雨季进 水量,优化配水。雨季时,应根据地貌特征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洪水对设施、设备造成破坏。 5.6 辅助设施管护 5.6.1 步行道、栈道、观景台、标志、标识、标牌 定期检查栈道、观景台的安全状态,确定其功能完好;步行道、标识、标志、标牌的管护参照CJJ 36 执行。 5.6.2 管理用房、观鸟平台、安全设施、科普宣教设施、解说牌 管理用房、观鸟平台、科普宣教设施、解说牌、垃圾箱等设施应由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发

    16、现问题及 时维修、增补和更换。 5.6.3 环境卫生 5.6.3.1 应按照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要求,设置分类垃圾箱。 5.6.3.2 定期打捞湿地水面漂浮垃圾、收集湿地散落垃圾,并运送至垃圾堆放处。 5.6.3.3 生活垃圾应做到日产日清,未能及时清运出场的垃圾应在转运到垃圾中转站或指定堆放点, 不应在湿地内焚烧。 5.6.4 安全 管理部门应根据湿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养护作业安全制度、防火防盗安全制度、游客旅游观光安全 制度、安全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安全培训,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5.7 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 5.7.1 入侵物种 滇池湖滨湿地内外来入侵的植物种主要有:紫茎泽兰、粉绿狐

    17、尾藻、喜旱莲子草、大薸、光冠水菊、 水葫芦等。 外来入侵动物种主要有:克式原螯虾(小龙虾)、福寿螺、巴西红耳龟、非洲大蜗牛、美洲牛蛙等。 5.7.2 预防管理 严格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加强对滇池湖滨湿地范围内随意放生、遗弃外来物种等行为的管理。 5.7.3 监测管理 加强湿地管理管护人员对常见外来入侵物种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在巡查过程中及时发现上报;定 期开展外来物种的监测工作;建立外来物种档案和信息数据库。 5.7.4 清除措施 清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a) 依据巡查监测情况,及时对外来入侵物种进行清除,清除方式以物理方式为主。 DB5301/T 382019 6 b) 对入侵植物需清除植物体

    18、全株及其根系;清除植物体应集中销毁,避免再次传播。 c) 对入侵动物,一经发现及时捕杀、捡拾,依据不同物种的生活习性,定向清除幼体、幼虫、卵 等繁殖体。 5.8 服务管理 5.8.1 在一级保护区内不应设置经营性设施。 5.8.2 湿地服务管理区的垃圾收集应执行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要求。 5.8.3 未接入市政管网的服务区生活污水,应收集处理达到 DB 5301/T 35 规定的进水标准后方可进入 湿地。 DB5301/T 382019 7 参 考 文 献 1 DB 33 / T 2032-2018 湿地公园生态管理技术规范(浙江省) 2 DB 11 / T 212-2017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北京市) 3 DB 22 / T 2368-2015 湿地保护管理规范(吉林省) 4 成都市湿地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导则(试行) 5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规范( DG5301/T 22-2017) 6 园林绿化验收规范( DG5301/T 23-2017) _


    注意事项

    本文(DB5301 T 38-2019 滇池湖滨湿地 管护规程.pdf)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