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DB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 4117/T 225 2019 绿色食品 番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2019 - 04 - 30 发布 2019 - 04 - 30 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17/T 225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编写格式符合 GB/T1.1-2009的规定。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蔬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驻马店市蔬菜办公室 ,驻马店市农业对外合作交流中心,驻马店市农业技术推 广站,正阳县农业经营管理指导站,西平县农业技术 推中心,驿城区南海街道办事处农办,泌阳县蔬菜 办公室。 本标准起草人
2、 :孔亚丽,苗保朝,王丽,刘沛义,曹虹,王春光,赵慧丽,熊卫东,任娜 DB4117/T 225 2019 1 绿色食品 番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 番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栽培不同茬口与不同栽培模式的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驻马店市辖区绿色食品番茄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等设施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
3、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用灌溉水质标准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3-2010 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 NY/T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 4 茬口类型 4.1 日光温室 4.1.1 越冬一大茬栽培 8月上中旬育苗, 上年 9月上中旬定植,次年 5月中下旬拉秧。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要选用无限 生长 型番茄品种,品种应具有抗病、高产、耐低温、耐弱光、耐贮运等特点。 4.1.2 秋冬茬栽培 7月上中旬育苗,上年 8月上中旬定植,次年春节前拉秧。秋冬茬番茄是秋天播种,秋末
4、冬初收获, 生育期限于秋冬季,采收期短,应选择抗病毒,大果型、丰产、果皮较厚,耐贮藏的优良品种。 4.1.3 冬春茬栽培 11月上中旬育苗, 1月中下旬定植, 6月中下旬拉秧。冬春茬番茄栽培的适宜品种与越冬茬基本一 致。 DB4117/T 225 2019 2 4.2 塑料大棚 4.2.1 春提前栽培 12月上中旬育苗, 2月中下旬定植, 7月上中旬拉秧。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应选择耐低温、早熟、抗 病、高产的品种 . 4.2.2 秋延 后栽培 7月上中旬育苗, 7月下旬或 8月上旬定植, 12月上中旬拉秧。大棚秋番茄是夏播秋收栽培,生育前 期高温多雨,病毒病等病害较重,生育后期温度逐渐下降,又需
5、要防寒保温,防止冻害。应选择抗病性 强、早熟、高产,耐贮藏的品种。 5 育苗 采用 DB 4117/T230-2019蔬菜有机质穴盘育苗技术规程育苗。 6 日光温室番茄越冬一大茬栽培技术 6.1 整地定植 6.1.1 定植前的准备 深翻土地 30cm,闭棚高温消毒 10d 15d。然后整地施肥, 667施腐熟有机肥 5000kg,生物有机肥 300kg、 NPK三元素含量各 15的硫 酸钾型复合肥 150kg,硫酸镁、硫酸铜各 1.5kg,硼砂 1kg,硫酸亚铁 2.5kg,均匀施肥,深翻整平。按宽窄行起垄,大行距 90cm、小行距 50cm,垄高 15cm 20cm,采用膜下 滴灌。 6.1
6、.2 定植方法 一般苗龄 25d左右, 9月上中旬定植,定植密度要棚南端密北部稀,株距 35cm 45cm, 667定植 2500 株。大苗定植棚内北部,小苗定植棚的前沿;定植时先挖穴,穴深及口径为 10cm,然后在穴内放苗,放 苗后穴内封土,封土深度达 70时浇水,水下渗后再封土,封土深度以地表与番茄苗育苗基质上部持平 为宜。 6.2 定植后的管理 6.2.1 光照管理 一是棚膜选用透光率高的无滴膜,经常拖净棚膜上的灰尘;二是等秧苗缓苗后在后墙上张挂反光膜; 三是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覆盖的保温被早揭晚盖。 6.2.2 实行变温管理 缓苗期要求白天 28 -30,夜间保持 18-20;缓苗后应
7、适当降温,白天 23 28,夜间 15。 6.2.3 肥水管理 缓苗后至开花坐果前一般不浇水,第一穗果长至核桃大时浇促果水,并结合浇水每 667冲施尿素 10kg,硫酸钾 5kg,以后根据生长情况,每 15d 20d浇一次水,浇水应选择在晴天的上午进行,严禁下 DB4117/T 225 2019 3 午和阴天进 行浇水,进入次年 3月份以后应 10d 15d浇水一次,追肥应掌握每收一穗果一次,一般每次 667施三元素( 15:15:15)复合肥 15kg。结合用药,每隔 10天喷一次 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6.2.4 补施 CO气肥 由于冬天放风量小,棚内 CO浓度低,可使用 CO气肥。
8、番茄的 CO气体饱和点为 0.1%-0.16%,补 偿点为 0.008-0.01 ,在饱和点与补偿点之间, CO浓度越高,光合作用越旺盛,增产效果越明显。日 光温室 CO气体适宜浓度为 0.08-0.15 ,冬季低温或阴天浓度可保持 0.08% 0.1 ,春 秋光照强时 0.1% 0.15 ,晴天可在卷苫 0.5小时后到放风前 0.5小时补施。 6.2.5 植株调整 6.2.5.1 单秆整枝 培养主干无限生长结果, 5-6穗时摘心,在顶部果穗下留一侧枝继续生长,再结 5-6穗左右,其它部 位的侧枝全部去掉,全年结果 10 12穗。在生长过程中,每采收一茬果要及时进行落蔓去除黄叶,落蔓 的方法可
9、采用横向引蔓的方法落蔓,始终保持生长高度一致。在整枝的过程中,要进行疏花疏果,每穗 留 4 6个果,以保持生长均衡和果个一致,在每穗花序的第一朵花为突出的大型花时,多为畸形果,应 该及时的清除掉。打叉 摘叶,都应该在晴天的上午进行。 6.2.5.2 前期单干整枝,后期懒汉整枝 定植后至 5-6穗果坐稳采用单秆整枝,单干整枝的最后一穗果定个以后,采用懒汉整枝,懒汉整枝 就是在植株的根部、中部和顶部只要有空间就留坐果枝,直至留足 5-6穗果为止,再有多余的枝条要去 除。 6.2.6 保花保果 用丰产剂 2号(每支兑水 600g 1000g)或保果净 1号(每小包兑水 1000g)药液喷花蕊;有条件
10、的也 可以用振荡器或熊蜂授粉,以促进座果。为防止灰霉病的发生,在蘸花药内加入 0.15%速克灵,为避免 重复涂药,掺红色助剂以作标志,蘸花应 在上午 8点到 10点进行,蘸花时不可单花进行,应同时处理 2-3 朵花。 6.3 采收 越冬一大茬番茄前期成熟的果实正好在元旦、春节上市,果实着色 60% 80 即可采收上市;春季 上市的番茄在 5月 1号以前上市越早效益越好。 7 日光温室番茄秋冬茬栽培技术 7.1 整地定植 7.1.1 定植前的准备 温室前屋面覆盖无滴膜,上下风口处扣 60目防虫网,薄膜上盖遮阳网或喷降温涂料降温;每 667 施腐熟的有机肥 5000kg,生物有机肥 300kg,N
11、PK三元素含量各为 1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 100kg, 深翻耙 平。 7.1.2 定植方法 DB4117/T 225 2019 4 定植大行距 85cm、 小行距 55cm、株距 40cm。定植时对苗子进行分类,即大小苗分开定植,大苗定植 棚内后面,小苗定植前沿; 座水栽苗效率高,成活好,方法是:按埯或沟先浇水,水未完全渗下时按一 定株距栽苗,水渗下后封埯。 7.2 定植后的管理 7.2.1 缓苗期管理 定植后 2-3d,根据土壤墒情进行一次松土、培垄,不使温度超过 30,若温度过高,要在棚面上覆 盖遮阳网降温,并要防止雨水进入棚内。 7.2.2 缓苗后坐果前管理 缓苗后发现个别植株发生病毒病
12、,应及时拔出,并用肥皂水洗手后再移栽。现蕾前适当控制水分, 进行划锄松土,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地上部徒 长,促进花芽分化和发育,不旱不浇水,浇水应在早晨或 傍晚进行。开花时用番茄灵或丰产剂 2号喷花处理,温度较高时处理浓度以 20ppm 25ppm为宜,番茄植 株达到 30cm后要进行吊蔓。 7.2.3 结果期管理 第一穗果长到核桃大时,开始浇水追肥,每 667冲施尿素 10kg,随水灌入沟内;在第二穗果实膨 大期,对叶面喷施 0.3%磷酸二氢钾和 0.5%尿素溶液。 7.2.4 整枝打叉 整枝方式采取单干整枝,除主干外,所有侧枝全部去除,留六穗果,上留两片叶打顶。要及时去除 下部老叶,发现基部
13、叶色发黄或感染病害时,要及时摘除,每个果穗 留 3 4个大而整齐的果实,其余疏 去。在室外温度降到 15以下时合风口,在夜间温度不能保持 10以上时应及时上保温被,使白天温度 保持在 22 28,夜间温度 13 18。 7.3 采收和贮藏 此茬番茄采收越晚价格越高,不必催熟,第一穗果 10月下旬开始采收,以后光照弱成熟比较慢,于 1月上旬一次性采收完,若有青果,可装筐放在温室内贮藏。 8 日光温室番茄冬春茬栽培技术 8.1 整地定植 前茬作物收获后,清除残枝烂叶及杂草,每 667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 5000kg,生物有机肥 300kg,NPK 三元素含量各为 15的复合肥 100kg, 深翻
14、40cm,深耕耙平,按小行距 50cm,大行距 90cm开沟定植。株 距按 35cm 40cm。 8.2 定植后的管理, 8.2.1 温度管理 定植后密闭保温,促进缓苗。不超过 35不放风。缓苗后进行松土培垄并覆盖地膜,在小行和两垄 上覆盖。结果前白天保持 25左右,超过 30放风。午后温度降到 20左右闭合风口, 15左右覆盖草 DB4117/T 225 2019 5 苫,前半夜保持 15以上,后半夜 10 13。进入结果期后,白天保持 25左右,前半夜 13左右, 后半夜 10左右。 8.2.2 肥水管理 在定植水充足的情况下,第一穗果坐住之前不浇水;如果发现 叶色浓绿,说明土壤水分不足,
15、可在 膜下浇小水。第一穗果实达到核桃大时开始追肥浇水,每 667追施硝酸铵 20-25kg顺水冲入沟内。待第 二穗果实膨大时,每 667追施磷酸二铵 20 kg 25kg。第三穗果实膨大时,每 667追入 N、 P、 K复合肥 30kg。 除了每次施肥时要进行浇水外,还要经常保持土壤相对湿度 80左右,特别是果实膨大时不能 干旱缺水,结果盛期每 7d 10d浇水一次,每次灌水量不宜过大,浇过水后要加强放风。 8.2.3 植株调整 晚熟品种采用单干整技,每株留 5-6穗果摘心,早熟品种采用辅助单干整枝,主干 留 3 4穗果,侧 枝留 1 2穗果。每穗保留 3 4个果实,其余疏去;防治落花落果的方
16、法和催熟方法同越冬茬番茄。 8.3 采收 采收后要运输 1d 2d的,可在转色期采收,此时期果实大部分呈白绿色,顶部变红,果实坚硬,耐 储运,品质佳;采后就近销售的,可在成熟期采收,此时期果实三分之一变红,果实未软化,营养价值 较高,但不耐贮运。 9 大棚番茄春提前栽培技术 9.1 整地定植 定植前一个月左右扣膜,每 667撒施或沟施腐熟有机肥 5000kg左右,生物有机肥 200kg,NPK含量各 为 15的三元素复合肥 100kg,深翻 20cm以上,然后做 成 1.3m宽高畦,或 50cm行距的垄。当 10cm地温稳 定在 8以上,最低气温达 1以上时即可定植。如大棚采用多层覆盖,或临时
17、加温等保温措施,可适当 提早定植。定植时宽窄行定植,宽行 80cm,窄行 50cm,早熟品种株距 35cm左右,中熟品种株距 38cm左右, 晚熟品种株距 40cm。定植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定植时尽量浇足定植水,定植结束及时地膜覆盖。 9.2 定植后的管理 9.2.1 温度管理 定植初期以防寒保温为主。如遇寒潮,要采用扣小拱棚或拉天幕等多层覆盖,大棚四周围草帘子防 寒。缓苗后白天大棚内气温保持 25-28,最高不超过 30,夜间保持 13以上。随着外温升高,加大 放风量,延长放风时间,早放风,晚闭风。进入 5月以后就要开始放风,尽量控制白天不超过 26夜间 不超过 17。 9.2.2 肥水管理
18、 定植初期必须控制浇水,防止番茄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第一花序坐果后,每 667追施复合 肥 30kg,灌 1次水。第二、第三花序坐果后再各浇 1次水,灌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灌水后要加强放风, 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9.2.3 植株调整 DB4117/T 225 2019 6 大棚春番茄整枝方法一般采用单干式整枝,无限生长类型品种可留 5-6层果摘心,有限生长类型品 种可留 3-4层果摘心,及时摘掉多余的侧枝。结合整枝绑蔓摘除下部老叶,病叶,并进行疏花疏果。番 茄植株可用塑料绳吊蔓,或用细竹杆插架支撑,如插架一般采用篱形架。为防止落花落果,在花期加强 温度、水分等环境条件管理的同时,进行人工辅
19、助授粉(振动器授粉),并采用番茄灵或丰产剂 2号等 坐果激素处理花。 9.3 采收 大棚春番茄的采收期随着气候条件、温度管理、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从开花到果实成熟,早熟 品种 40一 50天,中熟品种 50-60天。一般在果实转色后期采收上市。 10 大棚番茄秋延后栽培技术 10.1 整地定植 大棚番茄秋延后定植正处于高温、强光、 多雨季节,故要做好遮阴防雨的准备。及时修补棚膜的破 损处,在棚膜上覆盖遮阳网或喷降温涂料,平时保持棚顶遮阴,四周通风,形成一个凉爽的遮荫棚。定 植前清洁棚内上茬的残株,一般 667施腐熟农家肥 5000kg左右。生物有机肥 200kg,NPK含量各为 15的 三元
20、素复合肥 100kg,选择在阴雨天或傍晚温度较低时定植,每 667栽 3000株左右。 10.2 定植后的管理 10.2.1 温光调节 栽培前期尽量加强通风,降低温度,白天温度高于 30要在棚膜上覆盖遮阳网或撒泥浆。雨天盖好 棚膜,防雨淋。进入 9月以后,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应减 少通风量和通风时间,同时撤掉棚上的遮阳网, 10月份以后应关闭风口、注意保温。 10.2.2 水肥管理 浇过定植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不旱不浇水,进行蹲苗,促进根系生长。第一穗果核桃大时随浇 水冲施磷酸二铵每 667 15kg、硫酸钾 10kg。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进行追肥灌水, 15天左右追一次肥。 前期浇水要在傍晚时
21、进行,有利于加大昼夜温差,防止徒长。 10.2.3 植株调整 如植株徒长,应及时喷洒浓度为 1000mg/L的矮壮素,可有效抑制徒长。大棚秋番茄生长速度快,应 及时的进行插架、绑蔓。大棚秋番茄多采用单干整枝,即主干上留 5穗果,其余侧枝摘除,第 5穗果开花 后,花序前留两片叶摘心。前期病毒病较重,后期晚疫病较重,发现病毒病和晚疫病的植株要及时的拔 出,用肥皂水洗净手后再进行田间作业。大棚秋番茄保花保果、疏花疏果的方法与温室种植秋冬茬番茄 相同。 10.3 采收和贮藏 大棚秋番茄果实转色以后要陆续采收上市,当棚内温度下降到 2时,要全部采收,进行贮藏。一 般用简易贮藏法,贮藏在经过消毒的室内或日
22、光温室内。贮藏温度要保持在 10-12,相对湿度 70-80%, 每周倒动一次,并挑选红熟果陆续上市。秋番茄一般不进行乙烯利人工催熟,以延长贮藏时间,延长供 应期。 DB4117/T 225 2019 7 11 无公害番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番茄病虫害时常发生,危害严重的病害有晚疫病、灰霉病、早疫病、溃疡病、叶霉病、青枯病、病 毒病等,虫害有蚜虫、白粉虱、斑潜蝇、棉铃虫等。 11.1 农业防治 11.1.1 选用抗(耐)病的丰产良种。 11.1.2 轮作换茬减少病虫来源 合理轮作,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消灭病虫来源,减轻病虫害发生。轮作时,番茄应避免 与茄科蔬菜轮作、可与草莓或葫芦科蔬菜
23、轮作。 11.1.3 合理施肥 注意使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一般每 667施用农家肥 5000kg以上,磷酸二铵 25kg左右,或配施 磷酸二氢钾 7.5kg左右,增强番茄植株的抗病力。 11.1.4 培育无病虫壮苗,大力推广使用穴盘育苗。 11.1.5 高畦深沟栽培,加强田间管理。 实行窄畦、深沟、高垄栽培,做到三沟配套,排水良好,切忌大水漫灌。最好全膜覆盖,采用滴 灌技术灌溉,在定植幼苗后,垄面及暗灌沟用超薄膜覆盖,采用软管、渗管等滴灌技术灌溉。 11.1.6 及时清除病毒、病果,清洁田园,整枝时接触到病株、病果时应及时洗手消毒。 11.2 物理防治 11.2.1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对光的
24、趋性,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进行诱杀。尤其在夏秋季害虫 发生高峰期对蔬菜 主要害虫起到了良好的诱杀作用。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 对天敌的杀伤,不会引起人畜中毒。 11.2.2 性诱剂诱杀 在害虫多发季节,每 667菜田排放水盆 3-4个,盆内放水和少量洗衣粉或杀虫剂,水面上方 1-2cm 处悬挂昆虫性诱剂诱芯,可诱杀大量前来寻偶交配的昆虫。 11.2.3 黄蓝板诱杀 种植番茄的日光温室内悬挂粘虫板,一般每 667中型板( 25 20cm)悬挂 50个左右(其中黄板 30 个、蓝板 20个),并且要均匀分布。用塑料绳或铁丝一端固定在温室大棚顶端,另一端拴住
25、捕虫板预留 空眼;悬 挂高度要高出作物顶部 10cm,并随作物的生长高度而调整。 11.2.4 防虫网隔离技术 蔬菜防虫网是以防虫网构建的人工隔离屏障,将害虫拒之于网外,从而达到防虫保菜的效果。防虫 网覆盖栽培,是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11.3 生物防治 DB4117/T 225 2019 8 11.3.1 变温管理 晴天上午晚放风,使棚室温度迅速升温到 33时,开始放顶风,降低灰霉病、晚疫病等产孢量。当 温度在 25以上时中午继续放风,下午棚室温度保持 20 25, 20时开始闭风,使白天棚内温度以 20 33,夜间 15 20为宜。阴天也要进行短期通风排湿,创造有利于番茄生长而
26、不利于病害发 生的生态条件,达到生态控病的目的。 11.3.2 高温闷棚 晴天中午闭棚 ,高温闷棚 2小时,温度控制在 36 40,不超过 40,隔 10天 1次,连续 2 3次, 能明显抑制病菌生长,控制病害发展与蔓延。 11.3.3 施用生物肥 亩施生物有机肥 300kg 500kg做底肥;番茄生长及坐果期间叶面喷施益生菌肥。 11.3.4 综合应用生物防控新技术 以菌治菌、以虫治虫;以病毒对抗病毒、以微生物防控害虫;以天然植物源植物提取物防控害虫。 11.4 化学防治 11.4.1 晚疫病 发病初期可使用 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 800倍液、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27、以上 药剂 可交替使用,进行茎叶喷雾,视病情每隔 5d 7d1次,连续防治 2 3次。 11.4.2 灰霉病 使用的药剂有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500倍液、 40%嘧霉胺悬浮剂 1200倍液、 50%凯泽 1200 1500倍液。每隔 7d 10d1次,连续防治 2 3次。保护地还可以用烟剂、粉尘 剂,如百菌清、速克灵烟剂,甲霉灵粉尘剂。 11.4.3 早疫病 可选用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 58%甲霜灵 .锰锌可湿性 粉剂 500倍液、 47%春王铜可湿性粉剂 800 1000倍液。 以上药
28、剂可根据具体情况轮换交替使用。 11.4.4 枯萎病 感病初期,采用 85%三氯异氰脲酸 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连续使用 2 3次,用药间隔期 5d 7d。 11.4.5 煤污病 发病初期使用 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 800倍液、 72% 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进行茎叶喷雾, 连续用药两次,用药间隔期 5d 7d。 11.4.6 溃疡病 细菌性病害,发现病株及时拔除;也可喷洒 52%代森锌 .王铜 800倍液、 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 800 1000倍液、 15%四霉素 800倍液, 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 400液喷雾或使用细菌诺 600倍进行喷施。 11.4.7
29、 青枯病 DB4117/T 225 2019 9 番茄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发病初期喷洒 52%代森锌 .王铜 500倍液、 15%四霉素 600倍。连续用 药 2-3次,用药间隔期 5d 7d。 11.4.8 黄化曲叶病毒病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进行销毁;叶面喷施 80%抗败坏血酸、 98%牛蒡寡聚糖 1500 2000倍,以增加番 茄的抗病性,降低发病几率。 11.4.9 蚜虫 用 2.5%溴氰菊酯乳油 2000 3000倍喷雾,安全间隔期 2天或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3000倍喷 雾,安全间隔期 7天。 11.4.10 白粉虱 可选用 25%蚜虱统熏杀或 25%蚜虱螨熏杀
30、1000倍液,或用 12%的科顺烟剂、 30%的白粉虱烟剂熏杀。 11.4.11 斑潜蝇 可选用 40%绿菜宝乳油 1000倍液, 5%卡死克乳油 3000倍液, 5%锐劲特乳油 1500倍液, 1.8%阿维菌素 乳油 3000倍液 ,或用 30%的斑潜蝇烟剂熏杀。 11.4.12 棉铃虫 卵孵化盛期用 Bt制剂 200 300倍液喷雾。卵孵化盛期至 2龄幼虫期,选用 50%辛硫磷乳油 1000倍液, 或 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 1000倍液,或 21%灭杀毙 6000倍液,或 20%杀灭菊酯乳油 2000 4000倍液喷雾防 治。 11.5 生理病害的防治 11.5.1 番茄脐腐病 幼果期叶
31、面喷洒 1%过磷酸钙,或 1%氯化钙,或绿芬威 3号 1000倍,每隔 15天一次,连喷 2次。 11.5.2 番茄筋腐病 适当增加光照,日光温室内白天应保持在 23 28,在 28以上应放风降温排湿。在 5 10月份 在日光温室上可以覆盖遮阳网降低温度。在秋冬季节晚上气温 13 17,可采用加盖覆膜于草帘上, 增加保温能力。在秋冬季节的连阴天,即使棚内气温降低也应拉开草帘见光,以促进生长,减轻筋腐危 害。定植期采用配方施肥,已出现上述病状的可以喷多元素肥。西红柿专用肥是腐殖酸型复合喷淋肥中 的一种,它除具有普肥的特性外,还添加了一种能使西红柿个大、光滑、均匀的微量元素铜、 除高含量 氮、磷、
32、钾外,微量元素较全,又含水溶性腐殖酸和多种植物营养素,无毒、无害、无污染。 11.5.3 番茄低温障碍 遇到连续阴、雪天气时,要采取措施临时加温,防止根系冻坏;后墙上铺设反光膜,增加室内光照, 加盖纸被或双层草帘等;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流来之前,叶面喷洒一些营养液肥或抗寒剂,增强植株的 抗性。 11.5.4 2.4 D 药害 DB4117/T 225 2019 10 2.4-D蘸花浓度过大产生易药害,其症状包括果实畸形和叶片变小并影响开花坐果,正确的使用方 法是:开花当天用 2, 4-D沾花,在刚开花或半开花时沾花最好,未开花时不能处理,若气温低,花数少, 每隔 2d 3d沾 1次,盛花期每天或隔天沾 1次;如发生 2.4-D药害,可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如 天达 2116液肥或解害灵,可减轻药害,有利植株尽快恢复正常生长;也可选用丰产剂 2号复合型植物生 长调节剂,对提高番茄的坐果率、产量、品质及促进果实膨大有显著效果。 11.6 农药使用原则 农药使用原则应按照 GB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标准执行。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