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 T 981-2011 高寒草原退化等级划分.pdf

    • 资源ID:1494608       资源大小:451.2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 T 981-2011 高寒草原退化等级划分.pdf

    1、 ICS 13.020 Z10/39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 T9812011 高寒草原退化等级划分 The Classification of Degrading Grades of Alpine Steppe 2011 - 03 - 21 发布 2011 - 05 - 01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 T9812011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术语和定义 . . 1 3 高寒草原 草地退化分级原则 . . 2 4 高寒草原 退化草地的等级类型与分级指标 . 2 5 高寒草原 退化等级评定方法 . . 2 6 判定结论 .

    2、. 3 附录 A(规范 性附录) 牧草产量测定 . 4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植物盖度的样方法目测或针刺法 . 5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 法. .6 参考文献 . . 7 DB63/ T981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果洛州草原 站和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华坤、赵新全、马玉寿、徐世晓、董全民、赵亮、施建军、李以康、汪新川、 牛建伟、来得珍、周彦艳。 DB63/ T9812011 1

    3、高寒草原退化等级划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海省境内高原高寒草原退化的级别和指标, 退化等级划分标准及其判定方法等技术 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高度为3500 m4700 m,降雨量为 100 mm 450 mm的高寒草原退化等级划分及 其综合治理。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高寒草原类草地 以寒冷旱生的多年生密丛禾草占优势,分布在海拔3500 m4700 m之间,多发育于山间宽谷平原、 滩地、冲洪积扇、山顶坡地、河流阶地等地貌单元,土壤以高山草甸草原土和固定风沙土为主,生草过 程微弱,植被低矮稀疏,生物量较低,种群单一,优势种和次优势种以旱生、中生的禾草为主,如

    4、紫花 针茅、扇穗茅、扁穗冰草、洽草、羊茅、沙生风毛菊、披碱草、冷蒿等的草地类型。 2.2 草地退化 在干旱、风沙、水蚀、盐碱、内涝、地下水位变化等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或过度放牧等不合理 利用,或滥挖、滥割、樵采破坏草地植被,引起草地植被变得低矮、稀疏,种类减少,结构简单,草场 质量变差,生产能力降低,甚至失去利用价值,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演变过程。 2.3 指示植物 具有指示意义的标志某类草地植被类型出现的特征种植物或能够表现草地退化及退化程度的植物 种类。 2.4 优势种 草地群落中作用最大的植物种即群落中其个体数量、覆盖度、生物量等均占优势,对其它种的生存 有很大影响与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群

    5、落中优势地位最大的一个植物种为单优势种;群落中有两种以上植 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不相上下时,则该几种植物为共同优势种,简称共优种。对群落作用较小的称为 亚优势种;作用更小的称为伴生种;偶尔出现的植物称为偶见种。 DB63/ T9812011 2 2.5 地上部产草量 在0.5 m0.5 m的样方内,齐地面剪割草本植物及灌木植物当年嫩枝叶所获得的产量。包括牲畜可 食牧草产量,不食草及对牲畜有毒有害草的产量。 3 高寒草原草地退化分级原则 3.1 草地退化分级是在同一类型高寒草原内进行。 3.2 草地退化分级主要依据草群中优势植物和退化指示植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它们占草群总产量的 百分比。 3.3

    6、 地表状况作为草地退化分级的重要条件。 4 高寒草原退化草地的等级类型与分级指标 高寒草原退化草地等级分为原生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四级,其分级标准定义为 表1。 表 1 高寒草原退化等级标准 退化等级 植物群落 优势种 禾本科植物盖度 (%) 可食牧草生物量比例 (%) 土壤有机质含量 (2) (g/kg) 草场质量 原生未退化草地 禾本科牧草 30 70 15-35 质量优良,未退化 轻度退化草地 禾本科牧草 +杂类草 20-30 50-70 20-40 质量中等,比原生植 被下降1等 中度退化草地 杂类草 10-20 30-50 5-20 质量差,比轻度退化 植被下降 1

    7、等 重度退化草地 (1) 毒杂草 10 30 9 质量很差,比中度退 化植被下降 1 等 注1:(1)为沙化或潜在沙化草地。 注2:(2) 有机质含量测算的表层土样深度为0 cm 20 cm。 5 高寒草原退化等级评定方法 5.1 确定高寒草原的优势种。相对盖度超过 50 %的植物种,一般以旱生中生的禾草、莎草、杂类草为 主,如紫花针茅、扇穗茅、青藏薹草、扁穗冰草、洽草、羊茅、沙生风毛菊、披碱草、冷蒿等。 5.2 确定禾本科植物的盖度,用样方法目测或针刺法(见附录 A)。 5.3 确定植物群落中可食牧草地上生物量比例(%),运用收获法和烘干称量法进行牧草产量测定(见附 录 B)。 5.4 根据

    8、本标准表 1 确定的参数对照范围确定高寒草原退化等级。 5.5 采用对角线法用土钻采集判定样地的表层土样(0-20 cm)100 g 左右,运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 加热法(见附录 C)测定有机质含量,根据本标准表 1 确定的参数范围进行验证。如准确率在 85 %以上, 则界定结论可接收。 DB63/ T9812011 3 6 判定结论 6.1 当植物群落优势种为旱生或中生的禾本科植物,其禾本科植物盖度为30 %、可食牧草地上生物 量比例为70 %、有机质含量为 15 g/kg35 g/kg 时,判定草场质量为未退化标准,所述高寒草原退 化等级为原生未退化植被;旱生或中生的禾本科植物是指紫花针茅

    9、、扁穗冰草、扇穗茅、洽草、羊茅或 披碱草等。 6.2 当植物群落优势种为旱生或中生的禾本科植物+杂草类,其禾本科植物盖度为 20 %30 %、可食 牧草地上生物量比例为 50 %70 %、有机质含量为 20 g/kg40 g/kg 时,判定草场质量下降一等,所 述高寒草原退化等级为轻度退化。 6.3 当植物群落优势种为杂草类,其禾本科植物盖度为 10 %20 %、可食牧草地上生物量比例为 30 % 50 %、有机质含量为 5 g/kg20 g/kg 时,判定草场质量下降一等,所述高寒草原退化等级为中度退 化。 6.4 当植物群落优势种为毒杂草类,其禾本科植物盖度为10 %、可食牧草地上生物量比

    10、例为30 %、 有机质含量为9 g/kg 时,判定草场质量下降一等,所述高寒草原退化等级为重度退化。 DB63/ T9812011 4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牧草产量测定 A.1 总产草量 在6个0.5 m0.5 m的样方内,样方内草的平均地上生物量。通常以植被生长盛期(花期或抽穗期) 的产量为准。 A.2 剪割 对矮小草本及小半灌木,样方内植物齐地面剪割。灌丛或高大灌木只剪割当年枝条。 A.3 称鲜重 将剪割的植物按照可食产草量和总产草量分别测定鲜重。 A.4 风干重 将鲜草按可食用和不可食分别装袋,并标明样品的所属样地及样方号、种类组成、样品鲜重,待 自然风干后再测其风干重。

    11、根据风干重推算该草原植物的重量干鲜比。 A.5 风干重的判断标准 植物经一定时间的自然风干后,其重量基本稳定时即可视为干草。 A.6 产草量折算 将样方内总鲜产草量和可食鲜草产量折算为单位面积内的产量,并按照干鲜比,折算单位面积的 风干重,单位用 kg/hm 2 。 DB63/ T9812011 5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植物盖度的样方法目测或针刺法 B.1 植物盖度测定 样方内所有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方面积的百分比。植被盖度测量采用目测法或样线针刺法。 B.2 目测法 目测并估计1平方米内所有植物垂直投影面积。 B.3 样线针刺法 选择50 m或30 m刻度样线,每隔一定间距用探

    12、针垂直向下刺,若有植物,记做1,无则记做0,然后 计算其出现频率,即盖度。 DB63/ T9812011 6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 C.1 方法提要 在加热条件下,用过量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碳,多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标准溶 液滴定,由消耗的重铬酸钾量按氧化校正系数计算出有机碳量,再乘以1.724,即为有机质含量。 C.2 分析步骤 称样(通过0.25mm筛孔风干样)0.05 g 0 .5 g(根据含量高低称样:有机质含量高于50 g/Kg, 称样0.1 g;含量为20 g/ Kg 30 g/ Kg,称样 0.3 g;小于20 g / Kg,称样0.

    13、5 g) 放入 硬质试 管中,准确加入10.00 ml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或 5 ml重铬酸钾和5 ml硫酸),摇匀并在每个试管上放 一小玻璃漏斗 放入已加热到185 -190 油浴锅内或远红外消煮仪上。放 样后温度控制在170 180 ,维持50.5 min取出,冷却 转移到三角瓶中,总体积控制在50 ml 60 ml 加指示剂3 滴,用标准的硫酸亚铁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过程是橙黄 蓝绿 棕红。同时做两个空白试验,步骤 同测试试样。空白测定通常用0.2 g石英砂代替样品。 结果计算: 土壤有机质, mvvcKgg o /100010.1724.1003.0)(/ 式中: V 0 空白试验所消

    14、耗硫酸亚铁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 试样测定所消耗硫酸亚铁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 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1 0.003 1/4碳原子的毫摩尔质量,单位为克(g); 1.724 由有机碳换算成有机质的系数; 1.10 氧化校正系数; m 称取烘干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1000 换算成每公斤含量。 平行测定结果用算数平均值表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C.3 注意事项 C.3.1 样品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用静电吸附等方法挑除土壤样品中的植物根叶等有机残体。 C.3.2 注意称样量0.05 g 0.5 g。 DB63/ T9812011 7 参 考 文

    15、献 1Zhou Huakun, Zhao Xinquan, Tang Yanhong and Li Zhou Alpine grassland degradation and its control in the source regions of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s, ChinaJ, Grassland Science 2005,51:191-203 2蔡晓布, 张永青, 邵 伟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原土壤肥力变化特征J 生态学报 2008, 28(3) : 10341044. 3蔡晓布,张永青,邵伟 藏北高寒草原草地退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 土 壤,2007,39

    16、 (6): 855858 4陈灵芝,陈伟烈,韩兴国,贺金生 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研究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陈佐忠,汪诗平. 中国典型草原生态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5156 6董全民,马玉寿,施建军,孙小弟,王彦龙 “黑土型”退化草地等级划分及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DB63/T6742007 2007 7杜晓军, 高贤明, 马克平. 生态系统退化程度诊断.生态恢复的基础与前提J,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27(5):700708 8范永刚,胡玉昆,李凯辉,于建梅,王鑫 不同干扰对高寒草原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J 干旱区研究 2008,25(4): 531

    17、-536 9李博.中国北方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农业科学,1997,30(6):19 10李向林,万里强,何峰,刘玉杰 草地健康状况评价 GB/ T21439-2008,2008 11马世震,陈桂琛,彭 敏,周国英 青藏铁路沿线高寒草原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 干旱 区研究 2005,22(2) :231-235 12马世震,彭敏,陈桂琛,周国英,孙箐 黄河源头高寒草原植被退化特征分析J 草业科学 2004, 21(10),19-23 13马玉寿,张自和,董全民,施建军,王彦龙,盛丽. 恢复生态学在 “黑土型 ”退化草地植被改建中的 应用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 ,42(2):

    18、91-97 14任继周 草业科学研究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5苏大学,张自和,陈佐忠,胡兴宗 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 渍化的分级指标GB/T19377-20 03,2004 16孙小弟,董全民,马玉寿 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分级标准研究现状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38 (4):54-55 17王启基,赵新全,董全民,马玉寿,景增春,王文颖 ,李有福,来得珍 高寒草甸中、轻度退化 草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 DB63/T 608 2006, 2006 18王根绪 李元寿 王一博等 青藏 高原河源区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M 科学出版社 2010 19赵新全, 周华坤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退化、

    19、 恢复治理及其可持续发展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5, 20(6):471-476 20赵新全主编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1赵新全主编 三江源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及可持续管理化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2赵恒军 高寒草原紫花针茅草地植物群落基本特征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6:95-97 23郑书刚,乌力吉,金美荣,于佳军,李琳杰 内蒙古天然草地退化标准 DB 15/T323 -1999,2000 24周华坤,韩发,李英年,赵新全,赵亮,卫海霞 青海省玛多县草地沙化成因及其防治对策J 安 徽农业科学 2007,35(32) 10397-10399 25周华坤,赵新全,周立,刘伟,唐艳鸿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土壤退化与植被退化特征研究J 草 业学报 2005, 14(3) : 31-40 _


    注意事项

    本文(DB63 T 981-2011 高寒草原退化等级划分.pdf)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