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 T 454.5-2004 奶牛繁育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94171       资源大小:780.36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 T 454.5-2004 奶牛繁育技术规程.pdf

    1、I CS 备案号: 15208-2004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 3 / T 4 5 4 . 5 2 0 0 4 奶牛 繁育技 术规程 Re g u l a t i o n o n m i l k - c o w f e e d i n g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2 0 0 4 - 0 2 - 1 7 发布 2 0 0 4 - 0 4 - 0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局发布局发布局发布局发布 DB63 DB63/T 454.5 2004 I 目 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1 4 奶牛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5 育种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1 6 繁殖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7 繁殖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8 母牛妊娠检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9 母牛的分娩与接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奶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奶牛胚胎移植技术操作规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8、DB63/T 454.5 2004 I I 前 言 为加快我省奶牛业的发展,提高奶牛质量 和奶牛繁育技术水 平,结合我省实 际情况,促进奶牛繁 育体系建设,特制定本规程。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煜、焦小鹿、鲍守刚、戴海琦。 DB63/T 454.5 2004 1 奶牛繁育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选育、奶牛育种方案、 繁殖方法、繁殖技 术、母牛妊娠检 查、分娩与接产等技 术规程。 本标准适应于奶牛养殖业的饲养、管理和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

    9、标准的条款。 凡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 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 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143 牛冷冻精液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畜禽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纯种繁育 purebreeding 指同品种内公母牛的交配繁殖。 3.2 杂交繁育 crossbreeding 指非纯种乳牛群内或不同品种间进行相互交配。 3.3 同期发情(同步发情) estrussynchroniz

    10、aton 指通过激素或其他药物处理,人为地控制并调整群体母牛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发情。 3.4 泌乳速度 milkingrate 指单位时间从乳房中排出的奶量称泌乳速度(也称排乳速度)。 4 奶牛的选择 应符合奶牛选育规程要求。 5 育种方案 5.1 选择适合的乳牛品种。 5.2 选择或购买最好的母牛。 5.3 制定达到理想指标的繁育方法。 5.4 乳牛群鉴定。 5.5 选择、培育理想公牛。 5.6 制定选配计划。 DB63/T 454.5 2004 2 5.7 建立严格选留、淘汰制度。 5.8 制定适宜的饲养管理方案。 6 繁殖方法 6.1 纯种繁育。包括近亲繁殖(品系繁育、嫡亲繁育)、远亲繁育

    11、。 6.2 杂交繁育。包括经济杂交、引入杂交、级进杂交。 7 繁殖技术 7.1 繁殖管理 7.1.1 泌乳牛在成年母牛群中所占比例应达到 80% 。 7.1.2 初配及初产年龄 初配应在 14-17个月龄以内,初产应在 23-26月龄以内。 7.1.3 产后发情及配种时间 产后 50天内出现发情的母牛,达 产犊母牛群的 80%以上,发 情周期正常的母牛达 90%以上,则 属正 常 ; 产后配种时间根据母牛的产乳量,可适当提前或延迟,应在 60-90天配种。 7.1.4 产犊间隔(月) 应保持在 12个月,超过 13个月以上,则应研究改进缩短产犊间隔的技术措施。 7.1.5 繁殖记录与统计 7.

    12、1.5.1 母牛配种登记。 7.1.5.2 母牛繁殖动态登记。 7.2 母牛发情鉴定方法 7.2.1 外部观察法 发情母牛表现精神不安, 敏 感, 尤其在清晨, 发 情母牛在运动场或牛舍不停走动。 观察时间最好 在 清晨。 7.2.2 阴道检查 将母牛保定好后用 0.1%高锰酸钾溶液浸湿毛巾清毒, 擦 洗外阴部, 并 将开膣器用 2% 5%来苏儿溶 液 清洗后,一手持开膣器,将开膣器横位慢慢从阴户插入阴道内,旋转 90度,检查母牛阴道和宫颈粘膜, 粘膜充血、肿胀程度、粘膜分泌量、色泽、粘稠度等判定。 7.2.3 直肠检查 用手通过母牛直肠壁, 触摸卵巢及卵泡的大小、 形 状、 变化等, 判断母

    13、牛发情的阶段, 确定其发 情 情况。 7.3 母牛的异常发情 母牛的异常发情包括隐性发情、假发情、持续发情、不发情。 7.4 母牛配种 母牛发情持续时间为 18 小时左右,而母牛排卵时间多数发生在发情结束后 6-7小时。最适宜的 配 种时间,应掌握在发情末期至发情结束后 3-4小时为宜。 7.4.1 人工授精 采用良种奶牛的颗粒冻精或细管冻精配种,引进的冻精符合 GB4143牛冷冻精液要求。 7.4.2 人工授精操作 按照人工授精操作规程执行(附录 A )。 7.4.3 输精 直肠把握深部输精。应符合奶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要求。 7.5 胚胎移植 按照奶牛胚胎移植技术操作规程执行(附录 B

    14、) 。 DB63/T 454.5 2004 3 8 母牛妊娠检查 8.1 妊娠检查的方法 外部观察、直肠检查、阴道检查。 8.2 早期妊娠检查 放射免疫测定法( RIA)、眼球结膜血管变化诊断。 8.3 妊娠期 初产母牛怀孕期平均为 268 5 天,经产母牛为 278 5 天。 9 母牛的分娩与接产 9.1 接产准备 9.1.1 产房必须打扫干净,并用 2 火碱水喷洒消毒,然后铺上清洁干燥的垫草,冬季寒冷地区应注 意保暖。 9.1.2 接产人员必须用祖水洗净母牛的外阴部、肛门、尾根周围及臀部两侧的污物,并用 1 高锰酸 钾溶液擦洗消毒。 9.1.3 接产人员在接产前应洗净手臂,并准备好碘酒,酒

    15、精或高锰酸钾等消毒药液,以便消毒犊牛脐 带。 9.1.4 准备长 2 3 米的细麻绳若干根,以备难产时牵引胎儿,同时,准备消毒过的石蜡油、食用油, 以备检查胎位或难产时润滑产道。 9.2 初生犊牛处理 9.2.1 犊牛出生后必须尽快用干纱布或毛巾消除犊牛口腔、鼻腔内的粘液,然后用消毒过的剪刀剪断 脐带 ( 距腹壁 10 厘米左右 ) ,挤去脐带内血液,并用 5 碘酒浸泡消毒,但不必包扎,以利脐带迅速干 燥和脱落。 9.2.2 脐带处理后,鉴别犊牛公母,称重、编号和登记犊牛卡片。 9.3 母牛产后护理 9.3.1 为消除母牛疲劳, 应 及时喂以微温麸皮粥 ( 汤 ) , 其 喂量为 10 20

    16、千克 ( 麸皮 50 克, 食盐 50 克 , 碳酸钙 50 克 ) 。 这 有利于胎衣排出和帮助母牛恢复体力。 过 度疲劳的母牛, 可 注射一些樟脑或安那加 等 强心剂。 9.3.2 分娩后,应尽早驱使母牛站起,以减少出血。 9.3.3 母牛乳房和后躯部要及时洗净,并用来苏儿水消毒外阴部,更换垫草,以防细菌感染。 9.3.4 犊牛生后 3 12 小时,母牛胎衣一般自行脱落。胎衣排出后有时还从阴道中流出恶露,应用来 苏儿等药液擦洗消毒。如超过 24 小时,胎衣仍不脱落者,应由兽医进行处理。 9.3.5 产犊计划 全年均衡产犊。 4 8 月份尽量安排母牛产犊,这既有利于产犊,也可提高产乳量。 D

    17、B63/T 454.5 2004 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奶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 A.1 人工授精站 ( 点 ) 建设要求 A.1.1 配种站(点)应设在母牛密度大、易于集中、交通方便的地方。 A.1.2 操作室要向阳干燥,精液处理室要窗明台净,设置天棚、地板(水泥地坪)。 操作台在操作前 1 小时,用 75%酒精棉球消毒,地面每天操作前后都需擦拭干净。室内操作人员需穿工作服,非操作人员 严禁入内。 A.1.3 室内必须保持器械整洁、 无尘、 无烟、 无蝇、 无味、 不准存放损害精液的物品, 做到无菌操作 。 参配母牛要逐头登记繁殖及配种情况。应记清配种牛所在的乡、村、畜主及

    18、品种、毛色、年龄等特征。 A.2 人工授精器械、用具的清洗和消毒 A.2.1 器械、用具存放 人工授精用的器械、 药品等, 须 放在清洁的橱柜内, 切忌和兽药械串混使用。 常用的器械、 药品 可 放在操作台上,用灭菌的双层纱布或白布盖好。 A.2.2 器械、用具清洗 各种器械用前 ( 后) , 用 中性洗衣粉或 2%碳酸氢钠水洗刷除去油污, 再 用除去杂质的沉淀温开水 或 蒸馏水冲洗 2 3 遍。 A.2.3 玻璃、金属器械消毒 玻璃、金属器械在空气中控干后,可在 120 电热干燥箱内消毒 30分钟,也可用高压蒸气或煮沸消 毒 30分钟。无条件的地区可用 75%的酒精吸注和擦拭消毒,自然挥发和

    19、酒精火焰烘干均可。 A.2.4 布类、冲洗液、解冻液消毒 必须高压蒸气或煮沸消毒。输精器的胶球、输精枪硬塑料外套等塑(橡)胶物品在清洗后,用 75% 酒精棉球擦拭,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用 2.9%柠檬酸钠冲洗液冲洗 3 遍备用,严防蒸煮,致使老化。 A.2.5 注射器、输精器消毒 注射器、输精器经宁檬配钠液冲洗后,用 75%酒精绵球擦 3 次备用。 A.2.6 输精器、输精枪使用要求 为防止疾病传染及其它污染, 一 支消毒冲洗后的输精器、 输 精枪的硬塑料外套, 只 准授配 1 头母牛 , 用后立即清洗。 A.3 冷冻精液的处理 A.3.1 解冻 A.3.2 颗粒冻精解冻 A.3.2.1 解冻液

    20、的配制 A.3.2.2 配方 1 2.9克柠檬酸钠加双重蒸馏水 100毫升。应配成溶液,过滤 3 遍,经高压蒸气或煮沸消毒 30分钟冷却 后,每 100毫升再添加青链霉素各 5 10万单位,分装于玻璃瓶内,保存于 4 冰箱或冷暗处备用。 A.3.2.3 配方 2 3 克葡萄糖、 1.4克柠檬酸钠、 加双重蒸馏水 100毫升。 应配成溶液, 过 滤 3 遍, 经高压蒸气或煮沸 消 毒 30分钟冷却后,每 100毫升再添加青链霉素各 5 10万单位,分装于玻璃瓶内,保存于 4 冰箱或冷暗 处备用。 A.3.2.4 配方 3 (脱脂鲜奶) DB63/T 454.5 2004 5 取新鲜牛奶, 用四层

    21、纱布过滤, 装入灭菌烧杯内, 隔水煮沸 3 次, 每次待冷却后, 揭去乳皮, 每 100 毫升冷却后的奶液添加青霉素 10万单位,随配随用,防止变质。 A.3.3 冲洗液 可用 2.9%柠檬酸钠液。 A.3.4 解冻方法 采取高温水浴快速解冻, 温 度 35 40 。 在 消毒冲洗后的试管内, 注入 1 1.5毫升解冻液, 置 于 3 5 40 的水浴杯 (锅) 中, 当解冻液温度达水浴温时, 用预先冷过的长把镊子, 迅速取出冻精 1 2 粒, 投 入试管中轻轻摇晃,待 冻精融化至 1/2或 1/3时,迅 速将试管提离水浴面,仍 轻轻摇晃至全部融解后镜 检 、 待用。夹取 2 粒冻精,必须一次

    22、完成,避免因第二次投放的冷打击,降低冻精的活力。 A.3.4.1 细管冻精解冻 用预冷后的长柄镊子将细管冻精从容器内夹出迅速放 入 38 2 的温水中直接浸泡解冻约 10 15 秒后取出水面,用无菌纱布 擦去细管上 面的水份, 用消毒过的 专用剪刀剪 去超声波热 合封口端, 镜检、待用。 A.3.4.2 冻精活力检查 用普通显微镜( 400倍),在显微镜保温箱 38 40 的温度下进行。为准确评定精子成活的比例, 须定期用血球计算器检查。 即 先用 1%生理盐水做 20 倍稀释, 在 计算板上数出死亡精子数, 再用 3%生 理 盐水与第一次同倍稀释,杀死全部精子,数准确精子总数,二者之差就是活

    23、精子数。 精子活率( % )活精子数 总精子数 100% 在显微镜下用肉眼观察,以视野内,每 10 个精子中有多少个正常精子呈直线前进运动状态者,即 为其解冻后活率。 A.3.5 精液解冻后的分装、保存和运输 解冻后精液需要送往异地输精母牛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A.3.5.1 分装、保存 解冻后检查合格的颗粒精液, 可 用适当容量的试管盛装, 管 口用灭菌的玻璃纸棉塞塞紧, 棉 塞应 接 近精液面,以防震荡。 A.3.5.2 运输 将解冻后镜检合格的颗粒精液和细管精液用 6 层灭菌纱布包扎紧后,置于固定的容器内,直接送达 输精处。 A.4 母牛发情鉴定 A.4.1 外部观察 母牛接受试情牛或

    24、其它母牛爬跨,或相互爬跨,可判定发情。 母牛外观表现站立不安、 哞叫、 张望、 弓腰举尾、 频尿, 外阴肿胀湿润, 阴道粘液潮红,有透明 粘 液流出(吊线)及食欲减退,泌乳量下降等状态,可判别母牛发情。 A.4.2 直肠检查 可用直肠触摸卵泡发育,进行发情鉴定。 A.4.3 乏情母牛处理 对生理和营养性造成乏情的母牛,可用生殖激素诱发催情配种。 A.4.4 患病母牛处理 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母牛,应根据不同病情,经治疗痊愈后,鉴情输精。 A.5 输精 A.5.1 授精方法和部位 A.5.1.1 外阴部消毒 DB63/T 454.5 2004 6 用 2%高锰酸钾液擦洗外阴, 再 用 2.9%柠檬

    25、酸钠棉球擦拭阴唇和阴裂, 做 到外阴无粪便和污物。 输 精 器沾粘粪便后,应重用 2.9%柠檬酸钠棉球由前端向手握方向擦拭干净后再用。 A.5.1.2 输精部位 采用直肠把握子宫颈深部输精,将精液输在子宫颈深部或子宫体内。 A.5.1.3 输精步骤 保定好发情母牛, 输精员左手呈锥形, 沾 湿手臂伸入直肠, 刺激肛门括约肌, 送风排出宿粪, 将 子 宫颈握于掌心固定。用肘臂压开阴裂,右手将输精器或输精枪自下而上插入阴道,避开尿道口后展平, 左右手配合, 对 准子宫颈口使输精器前端达到输精部位, 徐徐输出精液。 输 完抽出输精器或输精枪, 尔 后用左手轻轻按摩子宫颈和子宫体, 缓 抽左手,术 毕

    26、。 若 发现努责等不利输精状况时, 应 待恢复常态 后 , 予以输精,切忌粗暴操作。 A.5.1.4 输精器使用 凯苏式金属输精枪及外套应按使用说明正确操作。 胶球式输精器在抽出子宫颈前不得松开胶球,以免吸回精液。 栓塞式输精器严防身体碰撞内栓塞,避免精液过早输出。 A.5.2 授精标准 A.5.2.1 授精活力 冷冻精液在输精前解冻, 解 冻后立刻输精。 使用解冻后保存精液, 输 精前不必另行升温, 颗粒精 液 以保存 3 小时内为宜,最长不得超过 12小时。 细管精液不得超过 1 小时,授精前后必须检查精子活力,活力不得低于 0.3分。 A.5.2.2 授精量 颗粒冻精 1 2 粒, 其

    27、中呈直线前进运动精子数不应少于 1,200万个; 细 管冻精 1 支, 其 中呈直线前 进 运动精子数不应少于 1,000万个。 A.5.3 授精时机 A.5.3.1 一次输精法 一个情期授精 1 次的,应在外观停止发情(拒绝爬跨)后 12小时内输精; 3 5 小时内授精,情期受 胎率最高。青年牛和营养好的母牛,可在发情后立即输精。 A.5.3.2 二次输精法 一个情期输精 2 次者, 可 在母牛外观发情后 (接受爬跨) 8 12小时输第 1 次精, 间 隔 8 12小时输 第 2 次。也可早上发情,下午输第 1 次,翌晨输第 2 次。下午发情,翌日输第 1 次,同日下午输第 2 次。 A.5

    28、.3.3 根据卵泡发育输精 采用直肠触模卵泡发育, 输精应在卵泡壁薄, 胀 而软, 富有弹性, 波动明显, 接近排卵前输精 1 次 , 如经 8 12小时卵泡仍未破裂可再授精 1 次,直检到排卵为止。 A.6 妊娠诊断 授精后经过 60 天无重复发情者可判为妊娠。 A.6.1 应用激发试验 输精后第 16 17天,肌肉注射 5 8 毫克雌激素(苯甲酸求偶二醇,乙稀雌酚),注射后 3 天不发情 者,可判早期妊娠。 A.6.2 直肠检查 通过直肠检查卵巢和子宫角的形状、质地变化来判定是否妊娠。 授精后 20 30 天,排卵侧卵巢有明显的妊娠黄体存在可确定妊娠。 授精后 40 60 天,排卵侧卵巢有

    29、妊娠黄体,且两子宫角不对称,角间沟稍平坦,空角收缩明显, 孕角无收缩反应,体积较空角增大 1 1.5倍,质地柔软有绵柔液体感,状如扁园软的长带水袋,可判 为妊娠。 DB63/T 454.5 2004 7 A.6.3 其他诊断 实验室用宫颈粘液煮沸法和眼球结膜血管变化进行妊娠诊断。 A.7 表格记载和统计 A.7.1 母牛繁殖情况登记 应按记录表逐头登记、每牛 1 张,要在配种当时逐项认真填写,并长期存档备查。牛改冷配繁殖情 况统计表,在配种结束和翌年产犊后,统计填报。 A.7.2 记录统计公式 总受胎率 总受胎母牛数 总输精母牛数 100% (1) 情期受胎率第一次输精后受胎母牛数 第一次输精

    30、母牛头数 100% (2) 流产率流产母牛数 受胎母牛数 100% (3) 产犊率产犊数 受胎母牛数 100% (4) 犊牛死亡率犊牛死亡数 产犊数 100% (5) 犊牛成活率产后 4 个月断奶犊牛数 犊牛数 100% (6) 冷配繁殖成活率杂种犊牛断奶数 总输精母牛数 100% (7) 牛改繁殖成活率杂种牛犊断奶数 适龄母牛数 100% (8) A.8 液氮容器的使用 A.8.1 液氮罐的检查 启用新购入的容器, 应 检查外部有无凹陷或其它异常情况,内 部有无异物, 是 否清洁。 若 罐外挂 霜 , 液氮蒸发量超过基准值时,应查明原因,及时更换和维修。 A.8.2 液氮的充填和补充 充填时

    31、, 先 用少量液氮对容器进行预冷, 让罐内已蒸发氮气顺利排出, 充 氮以颈管底部为限。 存 有 冻精时,液氮在残留 1/3时应予补充。 A.8.3 冻精的提取和转移 贮存冻精的提筒, 按号扣入定位槽内, 提 取时不要扭曲提筒杆, 提筒不能超过颈管 1/3( 10厘米) , 时间为 10秒钟。 如 经 10秒钟尚未取放完毕, 应 将提筒或其它包装浸入液氮中, 再行提取。 冷 冻精液从 一 容器转移到另一容器, 速 度要快, 时间不能超过 5 秒, 如 需过长时间, 操作应在浸泡液氮的状态下进行 。 A.8.4 运输 A.8.4.1 贮存冻精容器移动 应要小心轻放,不可碰撞、冲击、倾斜、倒置和重叠

    32、堆放。 A.8.4.2 车辆运输 除利用原保护套外,应加木箱或其它保护装置,铺垫要厚软,适当加以固定,以防颠波冲撞。 A.8.4.3 长途运输 途中应注意液氮消耗,做到及时补充。 A.8.5 液氮罐的冲洗 液氮罐在配种结束后最少清洗 1 次,常年使用的应更换清洗。 A.8.5.1 第一步 打开盖塞, 取 出提筒, 把冻精转移到其它液氮罐中, 倒 出液氮及其它残留物, 然后在室内放置 2 天 , 使容器内部温度回升到 0 。 A.8.5.2 第进二步 用 40 50 温水,配以中性去垢剂(洗衣粉也可)注入容器内部,尔后用布擦洗干净,倒出污水。 A.8.5.3 第三步 DB63/T 454.5 2

    33、004 8 用清水冲洗数次, 干净为止。 倒 置容器, 使其干燥。 干燥可采用自然风干和热风吹干, 若用热风 吹 干,热风温度不能超过 50 。 A.8.5.4 冷配受胎率评定效果 应以第一情期受胎率指标为准, 受 胎可根据 60天不再发情母牛的比例作为情期受胎率, 也 可用直 肠 妊娠检查来确定。 表 1 母牛配种登记表 表 2 母牛繁育登记表 牛号 发情时间 与配 公牛 配种情况 母牛健康 状况 孕检情况 配种员签 名月 日 时 时间 (日时) 精子活力 输精量 ( ml) 时间 结果 母牛号 母 父 出生年 月日 配种情况 预产期 产犊 备注 时间 与配公 牛 次数 发情未 配 公 母

    34、注:预产期推算 “ 见月减 3 ,见日加 6 ” 。 DB63/T 454.5 2004 9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奶牛胚胎移植技术操作规程 B.1 术语 B.1.1 胚胎移植 (embyotransfer): 将良种母畜配种后的早期胚胎取出, 移 植到另一头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 使 之继续发 育成一个新个体的技术。 B.1.2 供体母牛 (donor) 提供胚胎的良种母牛。 B.1.3 受体母牛 (recipient) 接受胚胎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牛。 B.1.4 超数排卵 (superovulatlon) 母畜一般只排出一个卵子,应用激素使母畜一次排出几个甚至几十个卵子。 B

    35、.2 供体母牛及供精公牛要求 B.2.1 供体母牛 供体牛应符合本品种标准,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供体牛年龄一般为 37岁,胎次为 9 5 胎,体 格健壮, 无遗传性疾病, 繁殖机能正常。 产犊记录清楚, 没有流产病史, 产后 60天以上, 有两次正常 发 情记录。 生殖器官正常, 不 得患有子宫内膜炎、 卵巢囊肿和子宫过度弛缓、 下垂等疾病, 长期空怀的 母 牛不得作供体。 2 次超数排卵反应差的母牛不再用作供体。黄体发育不良,卵巢静止的母牛不用。应选 择性情温顺的母牛作供体,以便于操作。 B.2.2 供精公牛 用于人工授精的冷冻精液一定要保证质量, 必 须符合 牛冷冻精液国家标准 。 每 次

    36、授精剂量可 以 加倍。 B.3 超数排卵 B.3.1 药品 牛专用超数排卵激素 Follitrophin和氯前列烯醇 (PG)。 B.3.2 超排程序 B.3.2.1 超排前处理 牛超数排卵的处理程序一般采用连续 4 5 天、 以 逐渐递减的剂量每天早晚注射 FSH二次。 在 母牛 发 情周期的第 9 13天 ( 发情当天为第 0 天 ) 的任何一天开始第一次注射。在第 6 次或第 7 次注射 FSH的 同 时 , 肌注 PG 3 支 (0 6mg)。 成 年奶牛采用促卵泡素进行超排处理为例, 将 400mg促卵泡素用 20ml生理盐水 稀 释混匀,在成母牛发情后第 10天开始注射,总剂量为

    37、360mg(18m1),具体注射程序见表 1 。 表 1 母牛超数排卵处理程序 发情周期 10 11 12 13 14 15 16 早晨 FSH FSH FSH FSH DB63/T 454.5 2004 10 B.3.2.2 人工授精 供体牛注射 PG后,应密切观察发情。供体牛一般在注射 PG后 48小时发情 ( 范围为 24-72小时 ) 。发情 后需进行 2 3 次人工授精。供体牛发情 6 10小时,进行第一次人工授精;间隔 10 12小时后,进行第 二次人工授精。如实行 3 次授精,则再间隔 10 12小时后,进行第三次人工授精。人工授精的最适时间 参照表 2 。 表 2 工授精的时间

    38、 B.3.2.3 冲卵程序 供体牛超排发情后的第 7 天采用二路式冲卵管进行非手术冲卵。 首 先将供体牛在保定架保定, 并 用 2 的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在尾椎硬膜外麻醉。 利 多卡因剂量为 5 10ml。 用 子宫颈黏液去除器吸除黏液 。 在助手的协助下, 将 带钢芯的冲卵管插入阴门, 达 到子宫颈口。 用 直肠把握法将冲卵管插入子宫颈和 子 宫角。 当 冲卵管到达子宫角弯曲处时, 拔出一小部分钢芯, 将 冲卵管往前送。 当钢芯再次到达子宫角 弯 曲处时, 再 拔出一小部分钢芯, 将冲卵管往前送, 直 到冲卵管到达子宫角前端为止。 用 20ml的注射器 给 冲卵管气囊充气约 12 18ml。拔

    39、出钢芯,联结三通管 ,进行冲卵。 B.3.2.4 检卵和胚胎标准 将冲出液体立即送入实验室检卵,检出可用胚胎。 B.3.2.5 胚胎分级标准 表 3 胚胎的分级标准 胚胎的等级划分还应考虑到受精卵的发育程度, 发 情后第 7 8d 回收的受精卵在正常发育时应 处 于致密桑椹胚至囊胚阶段 , 凡在 16 细胞以下的受精卵及变性细胞超过 1/2 的胚胎均属等外。 B.4 胚胎冷冻 B.4.1 冷冻前处理 胚胎检出后,经卫生处理,装管进行冷冻 B.4.1.1 乙醇为冷冻保护液的胚胎装管方法 8:00 9:00 3ml 2.5ml 2ml 1.5ml 人工 PG 发情 授精 3 支 晚上 FSH FS

    40、H FSH FSH 人工 人工 20:00:21:00 ml ml ml ml 授精 授精 发情时间 第一次人工授精 第二次人工授精 早晨 当天下午 第二天早晨 中午 当天晚上 第二天中午 晚上 第二天早晨 第二天晚上 1 级胚胎 胚胎形态完整,轮廓清晰,处于正常的发育阶段,外形匀称, 胚胎呈球形,分裂球细胞 大于均件匀,结构紧凑,透明度适中,无附着的细胞和液泡,没有或只有少量游离细胞。 2 级胚胎 轮廓清晰, 色调和细胞密度良好, 可见到一些附着的细胞和液泡, 变 性细胞约占 10%-30%,发育稍迟缓, 有 少量游离细胞,( 少于 20%) , 细胞团完整, 胚 胎仍呈球形, 细 胞之间结

    41、合紧 密 。 3 级胚胎 轮廓不清晰 , 色调发暗 , 结构较松散 , 发育迟缓 1-2天,卵裂球大小不均匀,透明度变化明 显 (太暗或太明), 胚胎游离细胞较多,( 大于 20%, 小于 50%),变性 细 胞 达 30%-50%,细胞联 结 不够紧密,但胚胎仍呈球形,有明显的细胞团结构。 注: 1 级、 2 级胚胎可用于鲜胚移植和冷冻保存; 3 级胚胎只能用于鲜胚移植,不能用于冷冻保存; 4 级 胚胎为不可用胚胎。检出的可用胚胎应尽快冷冻保存或移植。 DB63/T 454.5 2004 11 吸人约 3cm保存液、 0.5cm气泡、 0.5cm冷冻液、 0.5cm气泡、适量冷冻液及一枚胚胎

    42、、 0.5cm气 泡 、 0.5cm冷冻液、 0.5cm气泡, 适量保存液。 即五段液体、 四个气泡, 边上两段液体为保存液, 中间三段 为 冷冻液。 B.4.1.2 甘油为冷冻保护液的胚胎装管方法 用 0.25ml的 专 用 细 管 ,吸人 约 4cm长 的 保 存 液 、 0.5cm长 的 气 泡 、适量 保 存 液 及 胚 胎 、 0.5cm气 泡 、 4cm 保存液,装管后为三段液体夹二段气泡,中间一段液体存放胚胎。 B.4.1.3 冷冻细管的标记 在胚胎细管上, 应标记生产单位、 品种、 公母牛号、 胚胎编号、 冷冻方法、 胚胎发育期与级别、 胚 胎数量和生产日期。一般制作一个标签,

    43、贴在细管封口塞上。 B.4.2 胚胎冷冻 将冷冻仪的冷冻室预冷至植冰温度 ( 甘油冷冻液为 -6.5 ,乙二醇冷冻液为 -5.5 ) ,将装有胚胎 的细管放人冷冻室,平 衡 5 10分 钟 , 植冰 , 再平 衡 5 10分 钟 ,然后 以 0.3 分钟的降温速率降温至 -35 或 -32 ,平衡 10分钟后,将细管投入液氮保存。 B.5 受体牛的选择标准 受体牛应有正常的两个以上发情周期; 无繁殖机能疾病,无传染病 ( 特别是布氏杆菌病 ) ;身体 健 康, 膘 情在七成以上 ( 如按进级膘情分级, 应以 3 4 级为宜 ) ; 牛 龄为 3 6 岁; 经 产牛分娩在六十天 以 上;产犊性能

    44、和泌乳性能良好;人工授精两次或胚胎移植两次不孕者不使用;无流产史;上胎无难产、 助产情况; 性情温顺者; 子宫弹性厚薄正常者; 黄体达到 A 、 B 级者; 青年牛达到 16 月龄以上, 体重 达 到成年母牛体重的 75。 B.6 移植前处理 B.6.1 受体牛的饲养管理 B.6.1.1 受体牛在移植前 45天开始补饲, 保 持日增重 0.30-0.40kg日。 在 移植前 6-8周注射 VA、 B 、 D 、 E 针剂,补充微量元素,如硒、锌等。 B.6.1.2 受体牛单独组群饲养,保持环境相对稳定,避免应激反应。 B.6.2 牛胚胎移植的适宜季节 放牧型牛移植季节应选在 8 11 月,舍饲

    45、牛应避开最冷最热的季节,其它季节也可进行移植。 B.6.3 受体牛的发情鉴定 应对受体牛跟群观察, 以 受体牛稳定站立接受其它牛爬跨为发情标准。 并 准确记录开始站立接受 爬 跨的时间 ( 以小时为单位记录 ) 。 对发情母牛需做直肠检查,判断是否排卵,若在发情后 36h以后排卵的母牛不能作受体母牛。 B.6.4 受体牛的同期发情技术 同期化处理之前对受体牛进行直肠检查, 检 查卵巢是否处于活动状态。 处 于活动状态的牛方可进 行 同期化发情处理。 B.6.4.1 药品 氯前列烯醇 (PG)0.2mg 2ml支。 B.6.4.2 剂量 经产牛 0.4mg次,育成牛 0.3mg次。 B.6.4.

    46、3 处理方法 B.6.4.3.1第一次肌注,在任意一天。 B.6.4.3.2第二次肌注,在第一次注射后 11天。第二次注射后 24 96小时观察发情。受体牛发情之日 计为 0 天, 6 8 天内进行胚胎移植。 B.7 胚胎解冻和移植 DB63/T 454.5 2004 12 B.7.1 受体牛移植操作步骤 移植前对受体奶牛进行直肠触摸, 检 查黄体是否合格, 合格者用一移植, 否 则不移植。 受体奶牛 在 1 2 尾椎间埂膜外麻醉,擦拭外阴部。 对照供体奶牛采配记录表和合格受体的发情记录,合理地搭配受体和胚胎。 B.7.1.1 胚胎的解冻 B.7.1.1.1解冻液的配备 将 10、 6 和 3

    47、 甘油的 PBS ( 培养液 ) 保存液,用 0.22 m 滤器灭菌,分装在小培养皿内,第 1 杯为含 10甘油的 PBS保存液,第 2 杯为含 6 甘油的 PBS保存液,第 3 杯为含 3 甘油的 PBS保存液,第 4 杯为不含甘油的 PBS保存液。 B.7.1.1.2胚胎解冻方法 用乙二醇做冷冻保护液的胚胎可直接将细管装入移植枪立即移植,应在 5 分钟内移植给受体牛。 用甘油做冷冻保护液的胚胎先用三步法脱除甘油,再将胚胎用保存液洗涤 5 次,按 “ 三、胚胎的冷 冻 ” 中的方法重新装入细管, 装移植枪进行移植, 把 装有细管的移植枪套上硬外套, 用塑料环卡紧, 再 套上软外套,将胚胎移植

    48、到受体有黄体一侧子宫角的上 1 3 1 2 处。 B.7.1.1.2.1一步解冻法 冷冻胚胎细管从液氮中取出在 20 空气浴 10s,投放到 35 水浴浸 10s。 B.7.1.1.2.2三步平衡法冻胚解冻 B.7.1.1.2.2.1胚胎解冻 胚胎从液氮中取出在 3s内投入 35 水浴浸 10s。 B.7.1.1.2.2.2三步脱甘油 用 70酒精棉球消毒解冻后塑料吸管和剪刀刀 刃,剪去棉塞端, 与带有空气的 lml注 射 器 连 接 上 。 再剪去吸管的另一端,在室温下将胚胎推人 10甘油和 0.3mol L 蔗糖 PBS保存液中,放置 5min,以后 陆续移人 6 和 3 甘油蔗糖的 PB

    49、S保存液中,各放置 5min,最后移至不含甘油的 PBS保存液中镜检待用。 B.7.2 胚胎观察 用特制塑料吸管观察镜或显微镜的目镜, 通 过塑料管壁从上到下转动观察胚胎的形态和位置, 确 定 后用 70酒精棉球消毒并切除吸管上层 1cm,切口要平整,可直接用于移植。 B.8 胚胎的鉴定 B.8.1 在 100 200倍实体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受精卵的形态、色调、分裂球的大小、均匀度、细胞的密 度、与透明带的间隙以及变性情况等。 B.8.2 凡卵子的卵黄未形成分裂球及细胞团的,均列为未受精卵。 B.8.3 胚胎的发育阶段:通常受精后 6 8d非手术回收的正常受精卵发育有六种情况。 B.8.3.1 桑椹胚 发情后第 5 6d回收的卵,只能观察到球状的细胞团,分不清分裂球,占据透明带内腔的大部分。 B.8.3.2 致密桑椹胚 发情后第 6 7d回收的卵,细胞团变小,占透明带内腔 60 70。 B.8.3.3 早期囊胚 发情后 7 8d回收的卵,细胞的一部分出现发亮的胚泡腔。细胞团占透明带内腔 70 80,难以 分清内细胞团和滋养层。 B.8.3.4 囊胚 发情后第 7 8d回收,内细胞团和滋养 1 层界线清晰,胚泡腔明显,细胞充满透明带内腔。 B.8.3.5


    注意事项

    本文(DB63 T 454.5-2004 奶牛繁育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syndromehi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