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1 T 2423-2017 湿法提铬副产氧化铁粉.pdf

    • 资源ID:1491359       资源大小:584.55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1 T 2423-2017 湿法提铬副产氧化铁粉.pdf

    1、ICS 71.060.30 G 13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24232017 湿法提铬副产氧化铁粉 2017 - 09 - 19 发布 2017 - 10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24232017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分子式和 相对分子质量 . . 1 4 要求 . . 1 5 试验方法 . . 2 6 检验规则 . . 5 7 标志、标签 . . 5 8 包装、运 输、贮存 . . 5 DB51/T 2423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 2009

    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危险化学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危险化学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四川精标检 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中田、李肖锋、陈宁、董明甫、王方兵、谢友才、黄先东、黄玉西、周燕、 杨亮、赵汝鉴。 DB51/T 24232017 1 湿法提铬副产氧化铁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湿法提铬副产氧化铁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铬铁湿法提取铬后而制成的氧化铁粉。主要用于炼铁等工业领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

    3、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8946 塑料编织袋 GB 28657 工业重铬酸钾 HG/T 2775 工业三氧化二铬 HG/T 3696.1 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HG/T 3696.2 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杂质标准溶液

    4、的制备 HG/T 3696.3 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YB/T 140 钢渣化学分析方法 3 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氧化铁粉分子式: Fe 2 O 3 。 相对分子质量: 159.69(按 2016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 要求 4.1 外观:棕红色或暗红色粉末。 4.2 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4.3 湿法提铬副产氧化铁粉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并应符合表 1的规定。 DB51/T 24232017 2 表1 项 目 指 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铁含量 (以 Fe 2 O 3 计 ) % 80.0 70.0 65.0 铬含量(以 C

    5、r 2 O 3 计) % 10.0 15.0 20.0 水溶性铬(以 Cr 计) % 不得检出 0.05 0.10 5 试验方法 5.1 安全提示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腐蚀性,操作者须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 洗,严重者应立即就医。使用易燃品时,严禁使用明火加热。 5.2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它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 GB/T 6682 中规定的三级水。试 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 杂质标准溶液、 制剂及制品, 在没有注明其它要求时, 均按 HG/T 3696.1、 HG/T 3696.2、 HG/T 3696.3 之规定制备。 5.3 外观检验

    6、 在自然光下,于白色衬底的表面皿或白瓷板上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5.4 铁含量的测定 5.4.1 方法提要 样品采用混合碱熔融浸取后,采用氨水中和沉淀铁,除去溶液中的铬,再用盐酸洗涤沉淀,以磺基 水杨酸钠指示剂,使用EDTA直接滴定。 5.4.2 试剂 5.4.2.1 过氧化钠。 5.4.2.2 氢氧化钠。 5.4.2.3 盐酸。 5.4.2.4 盐酸溶液: 1+1。 5.4.2.5 盐酸溶液: 1+5。 5.4.2.6 盐酸溶液: 2.5%。 5.4.2.7 氯化铵饱和溶液。 5.4.2.8 氯化铵溶液: 10g/L。 5.4.2.9 氨水溶液: 1+1。 5.4.2.10 磺基水杨酸钠指示液

    7、: 100g/L。 5.4.2.11 EDTA 标准滴定溶液: 0.02mol/L。 5.4.2.12 精密 pH 试纸。 5.4.3 仪器和设备 DB51/T 24232017 3 %100 250/25 10 3 1 = m McV 5.4.3.1 铂金坩埚: 30mL。 5.4.3.2 高温炉:温度可控制在 52510。 5.4.4 分析步骤 5.4.4.1 样品处理 准确称取 0.5g 试样置于铂坩埚中,加入 3 4g 粉状过氧化钠与试样混合, 2g 氢氧化钠盖面,盖上 坩埚盖,放入高温炉中,由低温逐渐升至 52510,在此温度下熔融 3060 分钟(中间可摇动熔融物 一次),取出冷却

    8、,将坩埚放入已盛有 80mL 沸水的塑料烧杯中,盖上表面皿,浸取,待熔块完全浸出 后,用镊子取出坩埚,以水和( 1+5)盐酸溶液洗净坩埚和盖,在搅拌一次加入 25mL 浓 盐酸,得到澄 清透明溶液,待溶液冷却后,全部移入 2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此溶液为溶液 A。 5.4.4.2 测定 准确移取 25mL 试样溶液 A 于 300mL 烧杯中 ,加水 20mL,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 10mL,搅拌均匀后 , 加热至沸 ,取下用 (1+1)氨水中和至溶液出现浑浊 (此时 pH 应在 6.5 7.0 之间 ),再煮沸一分钟 ,取下待沉淀 凝集下降后 ,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于另一

    9、 300mL 烧杯中 ,用 10g/L 氯化铵热 溶液洗涤 3 次 ,弃去滤液。 滤 纸内红色沉淀物用 2.5%的盐酸热溶液洗至 250mL 烧杯中,并洗至无色(无铁),用水稀释 100mL 左 右。 稀释后的溶液按 YB/T 140-2009中 6.4.3的规定测定。 5.4.5 结果计算 铁含量以三氧化二铁( Fe 2 O 3 )的质量分数 1 计,按式( 1)计算: ( 1) 式中: cEDTA标准滴定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mol/L; V滴定时消耗 EDTA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L; m所称取试样质量, g; M三氧化二铁 (1/2Fe 2 O 3 )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

    10、 (g/mol)(M=79.85)。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2。 5.5 铬含量的测定 5.5.1 方法提要 样品采用混合碱熔融浸取后,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离子与二价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二苯胺 磺酸钠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绿色。 5.5.2 试剂 5.5.2.1 硫酸溶液: 1+4。 5.5.2.2 磷酸。 5.5.2.3 邻苯氨基苯甲酸指示液: 1g/L。 DB51/T 24232017 4 %100 250/25 10 3 2 = m McV 5.5.2.4 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 0.1mol/L。 5.5

    11、.3 分析步骤 准确移取 25mL 试样溶液 A( 5.4.4.1)按 GB 28657-2012 中 5.4.1.4.2 的规定测定。 5.5.4 结果计算 铬含量以三氧化二铬( Cr 2 O 3 )的质量分数 2 计,按式( 2)计算: ( 2) 式中: c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物质的量浓度,mol/L; v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m所称取试样质量,g; M三氧化二铬(1/6Cr 2O3)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25.33)。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 5.6 水溶性铬含量的测定 5.6.

    12、1 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基偶氮碳酰肼生成紫红色配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于最大吸收波长 540 nm 处进行测定。 5.6.2 试剂 5.6.2.1 硫酸。 5.6.2.2 磷酸。 5.6.2.3 丙酮。 5.6.2.4 二苯基偶氮碳酰肼显色剂:2g/L。 5.6.2.5 铬标准溶液:1mL 含铬(Cr)0.005mg。 5.6.3 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配3cm的比色皿。 5.6.4 分析步骤 5.6.4.1 工作曲线的绘制 按 HG/T 2775-201 0 中6.5.4.1的规定测定。 5.6.4.2 测定 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150mL 烧杯中,加入1

    13、00mL水,搅拌后煮沸5min,趁热经中速滤 纸过滤直至滤液清澈。冷却至室温,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DB51/T 24232017 5 %100 500/ 10 3 01 3 = Vm mm )( 用移液管移取VmL置于50mL.容量瓶中,按H G/T 2775-2010中6.5.4.2的规定测定。 5.6.5 分析结果表述 水溶性铬含量以铬( Cr)的质量分数 3计,按式(3)计算: ( 3) 式中: m1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试验溶液中铬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0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空白试验溶液中铬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V移取试料的体积的数值

    14、,单位为毫升(mL)。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3%。 6 检验规则 6.1 本标准表 1中要求的所有指标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目,应逐批逐项检验。 6.2 以相同原料,相同工艺生产的产品为一检验批次,按生产批次取样检验批次,每批产品不超过 100t。 6.3 按 GB/T 6678 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每一塑料编织袋为一包装单元。采样时,将采样器斜插至 料层深度 34 处采样,从每个选取的包装单元中,取出不少于 50g 的样品,将所采的样品混匀后按四 分法缩分至约 500g,立即装入两个清洁干燥带磨口塞的

    15、广口瓶中,密封。瓶上粘贴标签,注明:生产 厂名、产品名称、类别、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一瓶作为实验室样品,另一瓶保存三个月备查。 6.4 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定为合格,如有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在同批次产品中自两倍 量的采样单元数的包装中采样复验,复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判定该批产品 为不合格。 7 标志、标签 7.1 产品的包装物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商标、等级、 净重、批号或生产日期和执行标准编号,标志应符合 GB/T 191 规定的 “怕晒 ”、 “怕雨 ”标志。 7.2 每批出厂的湿法提铬副产氧化铁粉都应附有质量

    16、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 商标、等级、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和标准编号。 8 包装、运输、贮存 8.1 湿法提铬副产氧化铁粉采用内衬塑料袋的聚丙烯编织袋包装。内包装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内 袋包装时将空气排净后,袋口用维尼龙绳扎紧,或用与其相当的方式封口,应严密不漏;外包装采用塑 料编织袋,外包装袋应牢固缝合,无漏缝和跳线。每袋净含量为 25kg、50kg 或在符合相关规定的条件 下与用户协商确定包装净含量。 8.2 湿法提铬副产氧化铁粉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防止日晒、雨淋,编织袋包装的产品运输中不 得污染袋子表面,不得与尖锐器件碰撞、钩挂。 8.3 湿法提铬副产氧化铁粉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防止潮、防日晒、雨淋,不得污染袋子表 面,不得与尖锐器件碰撞、钩挂。 _ DB51/T 24232017


    注意事项

    本文(DB51 T 2423-2017 湿法提铬副产氧化铁粉.pdf)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