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6 T 56-2006 嘉积鸭种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90512       资源大小:550.6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6 T 56-2006 嘉积鸭种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30 DB46 B43 备案号: 18214-200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 562006 嘉积鸭种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2006-01-24 发布 2006-04-01 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6/T 562006 I 前 言 嘉积鸭是琼海市嘉积地区群众从国外引进的肉用型番鸭(学名:瘤头鸭)经过长期选种选配,采用 独特的科学饲养管理方法培育而成的地方驰名品牌鸭。其特点是:皮薄骨酥、肉质鲜嫩、胸肌肥厚、肉 味芳香、口感爽脆。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 为规范嘉积鸭种鸭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嘉积鸭生产性能,保护嘉积鸭品牌资源,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由海南省质量

    2、技术监督局提出,琼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琼海市畜牧办公室和海南省农业科 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传民、何仁川、何子梓、林哲敏、叶保国、庞祖德、马世江、王飞。 DB46/T 562006 1 嘉积鸭种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嘉积鸭种鸭从育雏、育成到产蛋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种蛋人工孵化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专业饲养嘉积鸭的养殖场和嘉积鸭饲养专业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

    3、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627 北京鸭 NY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827 绍兴鸭饲养技术规程 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 农业部15号令2005年2月发布 3 种鸭的饲养管理 3.1 鸭场的选址、环境与布局 3.1.1 选址 生态环境好、南北走向、通风良好、最好是沙质土壤,具有一定坡度(最好15),利于排污,按 国家有关规定远离村庄和

    4、其他养殖场,交通方便,有利于做好防疫工作。 3.1.2 环境与布局 鸭舍内地面比舍外地面高1015cm, 鸭舍周围建排水排污沟。鸭舍的纵向两侧种植树木,利于遮荫、 调节温度和防风。在鸭舍外沿鸭舍纵向低侧建运动场(运动场与鸭舍面积比例为2:1),并设置围栏,可 让种鸭白天在运动中放牧饲养。场区要求布局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分开。饲养与饲料加工场地应 设有与生产相适应的消毒设备、更衣室、兽医室等,并配备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 3.2 饲养设备 3.2.1 种鸭栖架 种鸭在采取舍内床架上饲养时要求:床架坚硬、牢固、平坦和耐用,以能让工作人员在上面自由行 走为准。床架离地面0.6-0.8米,板条相距2

    5、厘米。 3.2.2 饮水器与食槽 按饲养管理需要设置。 3.2.3 产蛋箱 在舍内地面饲养母鸭时,靠高位置的墙边用砖筑成产蛋窝。在舍内床架上饲养母鸭时,用木板制作 移动式产蛋箱,沿床架纵向中间安装产蛋箱。每35只母鸭设一个产蛋箱,产蛋箱规格为:宽25厘米, 长35厘米,高15厘米。 DB46/T 562006 2 3.3 种鸭的饲养期划分与饲养方式 3.3.1 饲养期的划分 种鸭的饲养期可分为:雏鸭期(04周龄),生长鸭期(57周龄),育成鸭期(812周龄), 后备种鸭期(1325周龄),产蛋鸭期(26周龄后)。 3.3.2 饲养方式 雏鸭期采取地面垫草上或笼养饲养方式。 生长期和育成期采取舍

    6、内地面上饲养方式。 后备种鸭和产蛋母鸭采取舍内网上(或架上)饲养方式,农户小量饲养种鸭可采取舍内地面圈放结 合饲养。 3.4 种鸭的营养需要及参考配方 3.4.1 种鸭各时期饲料中营养标准:见表 1 表1 嘉积鸭种鸭饲料的营养标准(参考) 时期 营养成份 雏鸭 04 周 生长鸭 57 周 育成鸭 812 周 后备种鸭 1325 周 产蛋鸭 26 周龄后 代谢能 (千卡/ 公斤) 2800 2900 2800 2900 2800 2850 2650 2700 27002750 粗蛋白(%) 17.719 14.916 12.213 1415 1617 粗脂肪(%) 3.40 3.50 3.60

    7、3.10 3.10 粗纤维(%) 3.30 3.20 3.00 5.40 3.40 钙(%) 0.90 0.80 0.70 0.90-1.40 2.80 有效磷(%) 0.40 0.35 0.25 0.4 0.5 蛋氨酸(%) 0.40 0.33 0.23 0.23 0.29 赖氨酸(%) 0.93 0.75 0.53 0.53-0.65 0.75 食盐(%) 0.30 0.30 0.30 0.30 0.30 3.4.2 种鸭各时期饲料配方:见表 2 表 2 嘉积鸭种鸭各时期饲料配方(参考) 单位:% 时期 原料 雏鸭 04 周 生长鸭 57 周 育成鸭 812 周 后备种鸭 1325 周 产

    8、蛋鸭 26 周龄后 玉米 64 62 60 57 63 木薯 3 10 5 麦麸 3 6 10 5 统糠 3 5 6 豆粕 25 19 10 19 23 鱼粉 3 花生饼 4 3 1 贝壳粉 1.50 1.20 1 4 7 食盐 0.30 0.30 0.30 0.30 0.30 预混料 4 4 4 4 4 代谢能 (千卡/ 公斤) 2880 2830 2800 2670 2720 粗蛋白 17 15.85 12.85 14.65 16.06 DB46/T 562006 3 注:预混料中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蛋氨酸、赖氨酸等。 3.5 种鸭的体重控制 种鸭饲养至 12 周龄后,就进入种鸭后备期

    9、饲养,必须采取限时法、限量法进行饲养,控制种鸭的 体重。 3.5.1 种鸭的理想体重 要求鸭群的平均体重与标准相符合,全群总数的 75%以上的个体体重处在标准体重的5%范围内。 其次是要求各周龄增重速度要均衡。 3.5.2 控制体重与喂料的调整 种鸭 12 周龄后,就开始挑选个体比较均匀的鸭留种,并从中随机抽取 5%的鸭空腹称重。如果平均 体重超过当周标准体重,下周不增加饲喂量。如果平均体重等于或低于标准体重,下一周应适当增加饲 喂量,每只每天增加日粮量 5-10 克。以后按照这种方法每周定时进行随机抽样称重一次,对照标准体 重,确定下一周的饲喂量是加、是减,还是保持,使种鸭群生长发育平衡。

    10、饲料用量为种鸭平均体重的 68%。当种鸭产蛋率逐渐上升时,种鸭日饲喂量也要随之适当增加。 种鸭在产蛋后第 711 周维持较高的产蛋率,以后会逐渐下降,此时种鸭的饲喂量也要随之适当减少。 颗粒饲料采取干料饲喂,粉料采取湿料饲喂。严禁饲喂发霉变质或其它有毒有害的饲料。母鸭开产 后,特别产蛋高峰期过后,要注意添加维生素、蛋氨酸、赖氨酸和骨粉等,以补充饲料中的不足。 3.5.3 种鸭的标准体重与耗料量 见表 3 表3 种母鸭的体重及耗料量(参考) 单位:克 周 龄 体 重 日均给料量 周 龄 体 重 日均给料量 初生 4245 230 28 2100 155 12 2526 720 68 2150 1

    11、55 34 2728 1000 90 2200 160 56 2930 1250 110 2250 162 78 3132 1500 125 2300 165 910 3334 1700 145 2350 168 1112 3536 1800 140 2400 168 1314 3738 1850 145 2450 165 1516 3940 1900 150 2500 160 1718 4142 1950 150 2500 156 1920 4344 2000 150 2450 153 2122 4546 2050 150 2400 150 2324 4748 雏鸭初生体重4245克,母鸭体

    12、重与公鸭体重在刚出雏时比例为100%,到70日龄后为58%。因此公 母鸭分开饲养时,公鸭的饲喂量也要相应增加。 3.6 种鸭的生产指术指标 3.6.1 开产日龄 全群母鸭产蛋率达到5%时的日龄为开产日龄,平均值为196天(28周龄)。 DB46/T 562006 4 3.6.2 产蛋量与产蛋率 在进行人工孵化的条件下, 种鸭平均产蛋率为4050%,高峰产蛋率65%, 每只母鸭平均年产蛋量100 120枚。 3.6.3 蛋重与蛋形 蛋重平均为68克(小的仅56克,大的达85克)。蛋呈椭圆形,纵径平均为6cm,横径平均为 4.5cm, 蛋形指数比1.38。 3.6.4 受精率、孵化率和产苗数 种蛋

    13、受精率平均达到85%以上, 受精蛋孵化率平均达到85%以上。以每只母鸭年产蛋100120枚计算, 年可产鸭苗7585只。 3.7 后备种鸭的挑选 第一次挑选在70日龄进行。首先要求鸭群没有发生过任何重大传染病,此时主要剔除鸭群中少数个 体过大、过小或残弱的,公母比例为1:4。 第二次挑选在160日龄进行,公母比例为1:5-6。 种母鸭的选择标准:体重2.05公斤(1.952.15公斤),生长均匀、体形中等,胸深腹宽,富有弹 性,身体呈椭圆形,前躯略高后躯略低,头小颈细而清秀,脸部开始长出红色肉瘤,眼大明亮,羽毛光 泽发亮,脚细而短(胫长为6.46.8厘米)。 种公鸭的选择标准:体重3.5公斤(

    14、3.2 3.8公斤)。头大颈粗短、嘴厚大、咀豆短大有钩,眼圆 明亮,头部两侧脸长有明显的红色肉瘤。胸部腹部较为平直,背长而宽,体形大而丰满紧凑,脚粗而短 (胫长为8.18.5厘米)全身羽毛完好而富有光泽,翅羽平贴于背腰部,尾羽长且微向上平展。 3.8 育雏期种鸭的饲养管理 3.8.1 育雏前的准备 准备好饲料、料槽、水槽、保温设备、垫草、药物等,检查门窗是否良好。 3.8.2 育雏室的清洁与消毒 在进雏前1周对墙壁、地面及空间进行清洗、涂刷和喷洒消毒。对饲料槽(盆)、饮水器(槽)等 用消毒液洗涤消毒,棉絮、毛毯、垫草等用前在阳光下曝晒12天。然后封闭育雏室所有门窗,把所有 饲养和生产用具放在室

    15、内,再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进行薰蒸消毒,24小时后打开门窗换气待用。 3.8.3 引种进雏 雏鸭必须来自正规种鸭场,并经过检疫合格。严禁从疫区购买雏鸭。进雏前12小时应将育雏室进行 预温,达到育雏温度要求后才能将雏鸭放进育雏室饲养。 3.8.4 开水、开食 在出壳后2436小时开水和开食。在开食前12小时先行开水,开水时可添加多维素、开食盐、5% 葡萄糖水或抗菌药物,以增强雏鸭的抗病能力。开食料用破碎配合料为宜,撒在料盘、尼龙编织布或塑 料膜上,让鸭子自由采食。 3.8.5 饲喂 育雏期内采用雏鸭专用配合料饲喂,饲料营养需要见表1。2周龄内自由采食,34周龄采取定时饲 喂,每天饲喂34次。日饲

    16、喂量随日龄或体重的增加而变化,一般为体重的68%,具体饲喂量见表3。 3.8.6 管理 3.8.6.1 温度 第1周内育雏室温度保持3032,以后每周下降2,直至降到20时开始逐渐脱温。将温度计挂 在离地面1520厘米高处测试室温。可用红外线灯泡加热、保温伞下育雏,也可利用木柴、火炭、煤球 进行火炉加热育雏。火炉上装有一排气烟管,通向室外,防止二氧化碳中毒。 3.8.6.2 湿度 育雏室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降湿方法:防止雏鸭戏水湿身,喂水时勿让水外溢,发现潮湿 的垫料要及时更换,保持良好通风换气。 DB46/T 562006 5 3.8.6.3 密度 不同的饲养方式和不同的日龄,采取不

    17、同的饲养密度。见表4 表 4 种鸭各时期的饲养密度(公母混合) 单位:只/ 米 2 时期 饲养方式 雏鸭 生长鸭 育成鸭 后备鸭 产蛋鸭 舍内地面平养 18 10 7 45 34 舍内网上平养 22 13 10 78 56 笼养 25 15 3.8.6.4 光照 3日龄内每天2322小时,以后每天减少光照1小时,直至10小时后保持恒定(或自然光照)。光照 强度10Lx,以每平方米1瓦灯管(灯管悬挂高度2米)的发光量为准。并备有应急灯。 3.8.6.5 通风 育雏室保持适当通风,通过关、闭门窗的方法调节适当的通风量,同时要做好卫生清洗,以无剌鼻 眼的气味为准,并注意防止贼风。 3.8.6.6 分

    18、群 随着雏鸭日龄的增加群体应逐步缩小。114天每群以300200只为宜,1528天每群以200150 只为宜。根据鸭体质的强弱分开饲养。 3.9 生长期、育成期与后备期种鸭的饲养管理 3.9.1 饲料与饲喂 饲料原料种类和配方见表2。现配现喂,以湿料饲喂为宜。采取定时饲喂,57周龄每天饲喂34 次,812周龄每天饲喂3次,1325周龄每天饲喂2次。日喂料量见表3。 3.9.2 密度 不同的饲养方式和不同的日龄的鸭饲养密度不同,见表4 3.9.3 分群 以每群100200只为宜。公母鸭分开饲养,体质强弱的鸭也分开饲养。 3.9.4 光照 见表 5 3.9.5 饮水 水槽(盆)应放在舍内地面较低且

    19、靠近排水沟的位置,保持供给清洁的饮水,饮水时防止鸭跳进水 槽(盆)中或让水溢出地面,造成鸭舍潮湿。 3.9.6 卫生清洁 每天打扫鸭舍和清除粪便一次,同时冲洗喂料槽(盆)和饮水槽(盆)。保持舍内清洁和干燥。 3.9.7 通风 根据种鸭不同时期和数量采取相应措施做好舍内适当的通风,保证舍内空气清新。 3.9.8 断喙与防止啄癖 断喙在23周龄进行。断喙前后一天,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K和电解多维。断喙可用剪力剪掉鸭嘴 上喙的一半喙豆,也可用热火烧红的板铁烫掉上喙的一半喙豆。 当鸭群出现啄癖时,立即将被啄伤的鸭隔离饲养管理,然后对全群鸭再次断喙,同时对全群鸭供给 12%的盐水。 3.10 产蛋期种鸭的

    20、饲养管理 3.10.1 饲养方式 采取舍内地面圈放结合或舍内网上饲养。 DB46/T 562006 6 3.10.2 喂养方法 按表3中日粮量要求,每天喂料2次(分别于上午910时、下午46时各一次),采取干料或湿料 饲喂。 3.10.3 饲养密度 地面饲养:每平方米34只。格板或网上饲养:每平方米56只。 3.10.4 公母鸭配比 1只公鸭配56只母鸭。 3.10.5 分群 产蛋期母鸭以小群饲养更有利于提高受精率,以每群50只为宜。 3.10.6 温度与通风 保持种鸭舍环境温度在2530之间为宜,最高也不能超过32。温度过高会影响母鸭采食量降低 产蛋率,甚至造成中暑死亡。保持鸭舍通风良好。

    21、3.10.7 湿度 种鸭舍的湿度保持在6070%为宜。 3.10.8 光照 从育雏期到生长期、育成期、后备期和产蛋期的光照采用白炽灯泡或灯管,2周龄前为2瓦/平方米, 34周龄为1瓦/平方米,524周龄为自然光照,25周龄后(产蛋期)为2瓦/平方米,灯泡离地面高度2 米。各周龄光照时间见表5 表 5 种鸭光照时间 单位:小时/ 天 周 龄 光照时间 12 23 34 14 524 自然光照 25 起 在自然光照的基础上,每周增加 1 个小时,直至 14 小时保持不变。 补充光照应在每天早、晚两个时间段进行。每周定时擦净灯泡,损坏的灯泡要及时更换。 3.10.9 配种管理 所选择的公鸭日龄应比母

    22、鸭大12个月的时间。采取公母混合饲养、自然交配的方法配种。 饲养人员在公母鸭交配时间,要注意观察配种情况,防止公鸭之间抢配打架,防止在公母鸭交尾时 刻,被其它鸭咬伤公鸭阴茎、母鸭肛门,保证公母鸭的安全和配种成功。 3.10.10 加强配种期种公鸭的饲养管理 种蛋受精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鸭性机能的强弱。母鸭产蛋阶段必须单独增加种公鸭的 营养水平,增强种公鸭的体质。 3.10.11 控制母鸭抱窝 采取如下某一种措施: (1)将抱窝母鸭集中在不设产蛋窝的栏舍中饲养,舍内任何角落都有强光照射。 (2)白天把母鸭赶出舍外饲养和运动,或把抱窝母鸭放进浅水池中,绝对不给母鸭抱窝的机会。 (3)自全

    23、群母鸭出现510%抱窝开始每隔15天转换鸭舍一次,换舍是在夜间进行。 同时增加营养水平,尽快恢复母鸭的体质。 3.10.12 免疫程序 见表 6: DB46/T 562006 7 表 6 种鸭的免疫程序 序号 日龄 疫苗种类 用 法 1 1 雏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 颈部皮下注射 2 45 细小病毒病(三周病)弱毒疫苗 皮下注或肌注 3 15 鸭瘟弱毒疫苗 皮下注或肌注 4 30 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禽出败三联灭活疫苗 肌注 5 45 禽流感灭活疫苗 肌注 6 150 禽流感灭活疫苗 肌注 7 160 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禽出败三联灭活疫苗 肌注 8 产蛋前 3 周 鸭瘟弱毒疫苗 肌注

    24、9 产蛋前 1 周 雏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 肌注 注:细小病毒病弱毒疫苗应在出壳后24小时内注射,如是中等毒力疫苗应在45日龄注射。 4 种蛋的人工孵化 4.1 孵化方法 生产者可根据需要选用如下某一种孵化方法。即:电孵机孵化法、温水孵化法、平箱孵化法、 摊床孵化法。 4.2 种蛋的选择 4.2.1 种蛋的来源 种蛋的来源要求来自高产、健康无病、饲养管理正确、公母比例适当的鸭群。 4.2.2 种蛋的要求 种蛋大小适中,新鲜清洁,蛋壳质地要细致、均匀,无裂痕、无污物,种蛋内部品质良好。 4.3 种蛋的保存 种蛋保存最适宜的温度为1218,湿度为75 80%。温度频繁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胚株死亡。

    25、 种蛋应在孵蛋架上保存,钝端朝上或平放保存。保存5天内不需翻蛋,超过5天每天翻转12次,种蛋保 存时间愈长孵化率愈低。夏秋炎热季节把种蛋放在空调房中保存,并设有防鼠、防蚊、防蝇的设备,房 中无异臭味。保存时间春秋季不宜超过7天,夏季不宜超过5天,冬季不宜超过10天。 4.4 种蛋的消毒 用福尔马林加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法为佳,也可选用新洁尔灭洗蛋或喷雾消毒法、高锰酸钾浸泡消毒 法进行消毒。 4.5 种蛋入孵前的准备工作 孵化人员首先熟悉和掌握所采用孵化器的各部分性能和进行测试工作,并做好其它用具用品的准 备。 4.6 种蛋孵化的基本条件 4.6.1 温度 4.6.1.1 标准温度。 见表 7: 表

    26、 7 降温法和恒温法电孵机孵化的温度要求 DB46/T 562006 8 孵化箱温度() 恒温孵化 分批入孵 降温孵化整批入孵 出雏箱温度 () 室 温 () 130 天 114 天 1525 天 2630 天 3135 天 13 38.3 38.6 38.3 37.8 37.3 19 38 38.3 38 37.6 37.1 25 37.8 38 37.7 37.4 36.9 31 37.5 37.8 37.4 37.1 36.7 4.6.1.2 温度调节 在炎热的季节孵化,室温超过31,甚至更高时,采取打开孵化室门窗和电扇吹风降温、屋顶喷凉 水降温或空调机制冷降温及以下措施: 电孵机孵化时

    27、:孵化机经常出现超温报警,将机门稍稍打开一条缝,让多余的热量散出去。 平箱孵化时:首先逐渐降低火炉供热量,其次是打开箱门缝。 坑上温水孵化时:采取逐渐降低火炉供热量和减少种蛋表面棉被、被单、棉布等覆盖物同时进行。 用眼皮测试胚胎温度的高低,及时调整孵化温度。 进行“看胎施温”:观察胚胎各时期发育是否正常,胚胎发育过快应稍微降低孵化标准温度,发育 过慢应稍微提高孵化标准温度,胚胎发育正常应保持孵化标准温度。 4.6.2 湿度 孵化前期 (115天) 要求孵化机内湿度5560%, 孵化后期 (1630天) 要求孵化机内湿度6575%, 出雏时湿度要求7580%。 4.6.3 通风 电孵机和平箱孵化

    28、时,在箱体两侧下端开进气孔,在箱体顶端开出气孔,通过控制进、出气孔的大 小达到增加或减少通风量。 坑上温水孵化和摊床孵化时,随着胚胎的不断生长发育,将孵化室的窗户从小到大逐渐打开,必要 时可安装微型电风扇吹风,加快排出二氧化碳和吸入新鲜空气。 4.6.4 翻蛋与凉蛋 自动控制孵化每隔12小时翻蛋一次,每次翻蛋角度达到90以上,人工控制孵化每34小时 翻蛋一次,每次翻蛋角度180。凉蛋从入孵后第16天开始,每天一次,每次1020分钟。 4.7 种蛋孵化的管理 4.7.1 种蛋的放置 嘉积鸭种蛋水平放置于蛋盘或摊床上。 4.7.2 验蛋 头照在入孵后78天,检查是否见到胚胎这时发育的主要标志黑色的

    29、眼点,同挑出无精蛋和死 精蛋。二照在入孵后1516天,检查是否见到这时胚胎发育的主要标志尿囊血管在小端合拢,同时 挑出死胚蛋。 三照在入孵后2526天, 检查是否见到胚胎这时发育的主要标志蛋白全部输入羊膜腔, 称为“封口”,同时挑出死胎蛋。 4.7.3 调筛 平箱孵化不设置自动控温和鼓风系统,在孵化过程中应有秩序地、定时地(每隔45小时)将中间 层与顶层和底层的蛋筛对调。 4.7.4 摊床 种蛋入孵到1819天,室温达25以上时可开始上摊床孵化。刚上摊床12天,胚蛋可放置二层, 密度大一点,覆盖物厚一点,23天后胚蛋放置单层,密度疏一点,覆盖物也薄一些。用眼皮测试胚蛋, DB46/T 5620

    30、06 9 感到凉眼时说明温度过低应增加覆盖物,感到烫眼时说明温度过高应减少覆盖物,感到有暖感时说明温 度刚好保持原有覆盖物。 4.7.5 喷水 喷水就是在孵化后期(1630天)用温水(3235的水)喷洒于胚蛋的表面,逐渐洗去胚蛋表面 的脂肪层,疏通蛋壳的通气孔,促进胚胎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喷水在每天中午进行一次,将胚蛋的 表面喷湿。 4.7.6 落盘 种蛋入孵31天就将开始破壳,此时应将死胎蛋挑出,把发育正常的胚蛋转入出雏器继续孵化至出雏, 落盘后应增加通风量和适当增加湿度。已进行摊床孵化的就不需这个过程。 4.7.7 出雏 出雏高峰期在入孵32.533.5天, 入孵34天已基本出雏完毕。 在出雏高峰期每隔46小时检雏一次, 把脐部收缩良好、绒毛已干的雏鸭检出来。留下未破壳出雏的胚蛋应适当集中,使蛋温均匀,有利出雏。 出雏达到50%后适当提高孵化温度。


    注意事项

    本文(DB46 T 56-2006 嘉积鸭种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