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2 T 1015-2014 远安黄茶.pdf

    • 资源ID:1486575       资源大小:639.3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2 T 1015-2014 远安黄茶.pdf

    1、ICS 67.140.10 X 55 备案号: DB42 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1015 2014 远安黄 茶 Yuan an yellow tea (报批稿) (完成时间: 2014 09 03) 2014 09 03 发布 2014 10 08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T 1015 2014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3.1 远安黄茶 . 1 4 质量要求 . 2 4.1 鲜叶 质量要求 . 2 4.2 加工工艺 . 2 4.3 基本要求 . 2 4.4 感官品质 . 2 4.5

    2、 理化指标 . 2 4.6 卫生指标 . 3 4.7 生产场所 . 3 4.8 净含量偏差 . 3 5 检验方法 . 3 5.1 取样 . 3 5.2 按感官品质检验 . 3 5.3 试样的制备 . 3 5.4 水分检验 . 3 5.5 总灰分检验 . 3 5.6 碎末茶检验 . 3 5.7 水浸出物检验 . 4 5.8 粗纤维检验 . 4 5.9 茶多酚检验 . 4 5.10 咖啡碱检验 . 4 5.11 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 . 4 5.12 卫生指标检验 . 4 6 检验规则 . 4 6.1 取样 . 4 6.2 检验分类 . 4 6.3 判定规则 . 4 6.4 复验 . 5 7 标签标

    3、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 5 7.1 标签 标志 . 5 7.2 包装 . 5 7.3 运输 . 5 7.4 储存 .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远安黄茶加工工 艺 . 6 DB42/T 1015 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凡有关条款与相关食品安全法规不相一致的,应以食品安全法规为准。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远安清煦园茶业有限公司、远安黄茶产业协会联合提出。 本标准由远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4、远安县质量协会、远安县农业局、远安清煦园茶业有限公司、远安清煦园茶叶专 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志 明、吴建东、王宏新、黄贤军、周鹏阳。 DB42/T 1015 2014 1 远安黄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远安黄茶 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以及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远安县境内 具有典型丹霞地貌和红砂岩壤土 生长的 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料, 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黄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5、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1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 8304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10 茶 粗纤维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6、GB/T 8312 茶 咖啡碱测定 GB/T 8313 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 GB/T 8314 茶 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 GB/T 23776 茶叶感官评审方法 GB/T 14487 茶叶感官评审术语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2005)第 75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远安黄茶 yuan an yellow tea 生长于 远安 县境内 典型丹霞地貌区域 的 茶树的鲜叶 ,以 特定工艺 制做 的 远安 黄茶。按品质特征分为: 远安黄茶贡 芽 、 远安黄茶 特级 、远安黄茶 一级 、远安黄茶 二级 、远安 黄大茶

    7、。 DB42/T 1015 2014 2 4 质量要求 4.1 鲜叶 质量 要求 鲜叶质量要求 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鲜叶质量要求 a 级别 b 贡芽 c 特级 d 一级 e 二级 f 黄大茶 g 质量要求 h 单芽 i 一芽一叶初展 j 一芽一叶初展 占 90%以上 k 一芽一叶 l 芽叶混合 4.2 加工工艺 远安黄茶的加工工艺 见 ( 附录 A) 。 4.3 基本要求 具有正常的色、香、味,不含有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异嗅,无劣变。 4.4 感官品质 感官品质 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感官品质要求 级别 要 求 外形 内质 条索 色泽 整碎 净度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8、 贡芽 单芽, 月牙型 杏黄 匀齐 净 清鲜 鲜醇 浅黄明亮 肥嫩黄亮 特级 自然卷曲型 (环子脚) 谷黄 有鱼子泡 匀齐 净 清高 醇厚回甘 深黄明亮 柔嫩黄亮 一级 自然卷曲型 ,带环子脚 谷黄 较匀齐 净 较 清高 醇厚 深黄较 亮 较 柔嫩黄亮 二级 自然卷曲型 ,带环子脚 谷黄 较匀齐 净 尚 清高 较 醇厚 深黄尚 亮 褐黄 明亮 黄大茶 自然卷曲 , 疏松 黄褐油亮 尚匀 有叶梗 纯正 醇浓 深黄 褐 黄 4.5 理化指标 理化要求 应符合表 3的规定。 DB42/T 1015 2014 3 表 3 理化指标 项 目 分级指标 贡芽 特级 、 一级 、 二级 黄大茶 水分(质量分

    9、数) /% 7.0 总灰分(质量分数) /% 7.0 碎末茶(质量分数) /% 2.0 3.0 6.0 水浸出物(质量分数) /% 32 粗纤维(质量分数) /% 16.5 茶多酚(质量分数) /% 20 18 咖啡碱(质量分数) /% 4 3.5 游离氨基酸总量(质量分数) /% 2 1.8 4.6 卫生指标 4.6.1 污染物限量指标应符合 GB 2762 的 规定。 4.6.2 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应符合 GB 2763 的规定。 4.7 生产场所 生产场所要求应符合 GB 14881的相关规定。 4.8 净含量 偏差 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中 的 相关

    10、 规定。 5 检验方法 5.1 取样 按 GB/T 8302的规定执行。 5.2 感官品质检验 按 GB/T 23776和 GB/T 14487规定执行。 5.3 试样的制备 按 GB/T 8303的规定执行。 5.4 水分检验 按 GB/T 8304的规定执行。 5.5 总灰分检验 按 GB/T 8306的规定执行。 5.6 碎末茶检验 DB42/T 1015 2014 4 按 GB/T 8311的规定执行。 5.7 水浸出物检验 按 GB/T 8305的规定执行。 5.8 粗纤维检验 按 GB/T 8310的规定执行。 5.9 茶多酚检验 按 GB/T 8313的规定执行。 5.10 咖啡

    11、碱检验 按 GB/T 8312的规定执行。 5.11 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 按 GB/T 8312的规定执行。 5.12 卫生指标检验 按 GB 2762和 GB 2763规定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取样 取样按 GB/T 8302 的规定执行。 6.2 检验分类 6.2.1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品质、水 分 、灰分、 净含量 和标签 。 6.2.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 4章要求中的全部项目,检验周期每年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 型式检验: a) 如原料 加工机具及工艺 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12、b)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 差异时 ; c) 国家法定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6.3 判定规则 6.3.1 如果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 6.3.2 如果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袋中抽样复验,复验 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6.3.3 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争议时,依据本标准由双方指定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检验。 DB42/T 1015 2014 5 6.4 复验 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 GB/T 8302规定加倍取样进行不合格项目 的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

    13、 7 标 签 标 志 、包装、运输和 储存 7.1 标 签 标 志 产品单件预包装 标签应符合 GB 7718的规定, 产品 运输图示 标志应符合 GB/T 191的规定。 7.2 包装 内外 包装 材料 应符合 GB 11680的规定 及国家相关要求 。 7.3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有防雨、防潮、防曝晒措施。严禁与有毒、 有害、 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7.4 储存 7.4.1 产品应贮存于清洁、干燥、无异气味的专用仓库 中,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 品混放。仓库周围应无异气污染。 入库的远安黄茶产品批次号系统应清楚、醒目、持久。不同批号

    14、、日 期的产品应分别存放。 7.4.2 产品宜采用避光、密封、低温的冷藏库中贮存。 7.4.3 保质期由企业根据生产实际自定。 DB42/T 1015 2014 6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远安黄茶 加工工艺 A.1 给出了远安黄茶加工工艺流程:杀青、初闷、炒二青、闷堆、炒干、提香等工序(不包括其间 的摊凉过程)。 A.1 杀青 A.1.1 杀青原则 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抖闷结合,多抖 少闷,嫩叶适度老杀,老叶适度嫩杀。 A.1.2 杀青方法 A.1.2.1 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采用 6CST-70 型或 80 型滚筒杀青机,杀青温度 140 -160 (空气 温度),台时产量 70 型 1

    15、50kg-180kg, 80 型 200kg-250kg,杀青时间 120s-180s。 A.1.2.2 手工杀青。 84cm 炒茶 锅,投叶锅温 155 165,投叶量 1.5kg, 3min 后降温至 100, 再翻炒 4min,至含水量 55% 60%时起锅。杀青掌握抛闷结合 。 A.1.3 杀青程度 手握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 子失去光泽,变为暗绿色青草气散尽,清香气透出。杀青叶含水量 58%-60%。 A.2 初闷 杀青叶趁热闷堆 15min。 A.3 炒二青 84cm 炒茶锅,投叶 锅温 95 100 ,投入杀青叶 1.5kg,拌炒搓杀,炒 15min,至含水 量 25% 30%时起锅。 A.4 闷堆 二青茶坯堆紧拍实,密闭闷堆 7 h 8h。 A.5 炒干 84cm 炒茶锅,投叶锅温 85,投叶量 2kg,螺旋手法,闷炒为主,炒 25 min 30min,至含水量 7%以下,有鱼子泡产生时出锅。 A.6 提香 使用提香机提香,时 间 40min-50min,温度 100 -120,茶叶含水量达到 3%-4%时下机摊凉。


    注意事项

    本文(DB42 T 1015-2014 远安黄茶.pdf)为本站会员(livefirmly3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