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1 T 1922-2019 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检验规程.pdf

    • 资源ID:1486451       资源大小:904.27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1 T 1922-2019 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检验规程.pdf

    1、ICS 53.020.20 J 80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922 2019 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检验 规程 2019 - 11 - 21发布 2020 - 02 - 21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922 2019 I 目 次 前言 .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检验 项目、内容及 方法 . 2 附录 A( 资料 性附录)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检验记录 格式 . 8 DB41/T XXXXX XXXX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河南

    2、省起重机械标准 化 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 、 河南省标准化研究院、 河南合力起重机械有限 公司、河南捷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本标准 主要 起草人: 蔡宛涛、喻瑞波、文涛、 郑文庄、秦鹤宇、 李东雨、李玉顺、梁洪、刘建书、 刘源、陈俊、李松韦 、冯新月、张东、马国良、 彭旭、何峥、王执政、杨卓君、李棪、黄宁、李宁、喻 央、 韩毅、 仵振宇 、 田晓婕、高腾起、 陈刚 、孙向龙 。 DB41/T 1922 2019 1 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检验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起重机械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以下简称“系统”) 的 检验 范围、

    3、术语和定义、基本要 求、检验项目、内容及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 特种设备目录 规定的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 塔式起重机、门 座起重机、缆索起重机、桅杆 起重机 安装的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检验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64 2017 起重机械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TSG Q7015 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 TSG Q7016 起重机械安装改造 重大 修理监督检验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28264 2017

    4、中界定的以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况 流动式 起重机械在一定条件下的工作状态。 3.2 水平度 起重机械主体结构前后支腿的高低差,体现了起重机械的整体水平度。 3.3 支腿垂直度 支腿的横向垂直度和纵向垂直度。 4 基本要求 4.1 环境 系统检验时,外部环境应符合系统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 同时满足 : a) 环境温度 -20 +40 ; b) 最高温度为 +40 时,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 50%,电气设备应能正常工作,在较低温度下可允 许较高的相对湿度 ; c) 风力 不大于 设计允许的工作值 ; d) 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为 10%; DB41/T 1922 2019 2 e

    5、) 无雨雪等影响; f) 现场应设置 防护措施 和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2 人员 系统检验时,现场人员应满足: a) 检验人员应具有起重机械检验人员证; b) 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应类型起重机械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c) 系统安装调试单位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配合现场检验; d) 应配备和穿戴必防护用品,遵守施工现场和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规定。 4.3 仪器、设备 检验中使用的 仪器设备属于法定计量 检定范畴的,应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非法定计量检定器 具应当进行校准 。 5 检验 项目、内容及方法 5.1 总则 系统的检验项目和要求 附录 A。 5.2 技术文件审查 系统的 出

    6、厂 合格证和安装使用维护说明应齐全,系统 的 起重机械信息采集源、监控参数、监控状态 和视频系统应与起重机械 类型相匹配。 5.3 硬件配备 系统的出厂技术资料和配套件清单中 应 有 GB/T 28264 2017所要求的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 元、控制输出单元、 信息 存储单元、 信息 显示单元、信息 输 出接口单元等硬件设施。 5.4 管理权限 核实系统管理员的授权,系统管理员在身份识别通过后,才 能进入系统。 5.5 故障自诊断 5.5.1 系统通电后应 运行自检程序,并显示自检结果。 5.5.2 系统 应 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系统自身发生故障影响正常使用时,应能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5

    7、.6 系统显示 5.6.1 检查系统显示的所有界面的文字表达形式应 有 简体中文。 5.6.2 在司机座位上,斜视 45,应能清晰完整的观察到 人机界面 ,显示的信息不刺目、不干扰视线, 清晰可辨。 5.7 通 信 协议的开放性 5.7.1 检查系统的对外开放硬件接口,审查相关说明书中通 信 协议内容,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规定的 MODBUS通 信 协议、传输控制协议 /因特网互联协议( TCP/IP)、串行接口等对外开放协议。 DB41/T 1922 2019 3 5.7.2 验证系 统通过以太网或者 USB接口是否能方便地将记录数据导出。 5.8 报警装置 在空载条件下,通过按急( 应 )

    8、 停或者系统设计的报警信号 验证起重机械各种报警装置的 功能 。由 施工单位人员模拟起重机械监控系统中的各个监控项目故障,检查其 应 能向起重机械操作者和处于危险 区域的人员发出清晰的声光报警信号,并 应 能按照设计的设置要求对起重机械止停。 5.9 系统信息采集源 5.9.1 系统信息采集源 应 符合 GB/T 28264 2017中表 1要求。 5.9.2 各信息采集装置 的安装应 固定可靠,并经 施工单位 人员 调试到位, 无影响信息采集准确度的干 扰情况。 5.10 监控参数 5.10.1 起重量 5.10.1.1 起升 载荷,显示器上应显示起重量,显示计量单位为“ t”,并应至少保留

    9、小数点后两位。 5.10.1.2 根据试验工况将小车停在相应位置,起升机构按 100%额定起重量加载,载荷离地 100 mm 200 mm高度,悬空时间不少于 10 min。整个过程中观察系统应当反映起重机械载荷的实时变化,待载 荷稳定后观察显示屏上的载荷数值作为系统显示的数据记录为 Qa;将现场经过标定的试验载荷 作为检验 载荷的数据记录为 Qb。选取在 30%额定起重量与 100%额定起重量之间其他两点的载荷继续进行前两款的 试验。 做三次载荷试验后,按照 GB/T 28264 2017中 7.3的要求计算起重量综合误差,不应大于 5%。 注: 对于架桥机等现场无法准备额定载荷的特殊情况,

    10、起重量误差试验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做。 5.10.2 起重力矩 5.10.2.1 起升载荷,并进行变幅运动, 显示器上应显示 直接显示起重力矩或 起重量和相应位置幅度, 显示计量单位 为 “ t m” 或 “ KN m” 或分别显示为 “ t” 和 “ m” ,并应至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 5.10.2.2 在空载状态下,取最大工作幅度的 30%( R0.3)、 60%( R0.6)、 90%(R0.9),变幅机构在取 点附近测定实际幅度 R0.3a、 R0.6a、 R0.9a,读取显示器相应显示幅度 R0.3b、 R0.6b、 R0.9b。按 GB/T 28264 2017中 7.3的要求计

    11、算幅度综合误差,不应大于 5%。 注: 对于超大型流动式起重机,应增加额定载荷状态下的试验。 5.10.2.3 在力矩曲线范围内选能代表机种力矩变化特性的三点作为检测点,按 GB/T 28264-2017中 7.3的要求计算起重力矩综合误差,不应大于 5%。 5.10.3 起升高度(下降深度) 5.10.3.1 显示屏上应能实时显示所吊运物体的高度和下降深度 。 5.10.3.2 在空载条件下,将吊具起升到一定的位置,记录此时显示屏 上 起升高度的数值为 H1,将激光 测距仪等检测仪器垂直架设到吊具的正下方,测试吊具 的位置高度值并且记录为 h1,起升机构缓慢运行 一定的高度,观察显示屏上起升

    12、高度数值应实时变化,待稳定后记录为 H2,测量此时吊具的位置高度 值 并且记录为 h2,通过公式 H=H2-H1计算出显示屏上起升高度的变化值 H,通过公式 h= h2-h1,计算出 吊具实际测量上升的高度,以上操作至少重复三次,验证 H与 h的一致性。 5.10.4 运行行程 DB41/T 1922 2019 4 5.10.4.1 显示屏上应能实时显示小车运行、大车运行等运行行程 。 5.10.4.2 在空载的条件下,将小车运行到某一位置,记录显示屏上小车运行行程的数值为 S0,并且在 小车的运行轨道上相应位置做标记,缓慢开动小车,移动一定的距 离(一般不少于 10 mm),观察显示 屏上小

    13、车运行行程的数值是否实时变化,待小车稳定后记录显示屏上行程数值为 S1,并且在运行轨道上 做标记;用卷尺等检测仪器测量两处标记的距离为 s,计算出系统显示的距离 S=S1-S0,验证 S与 s的一 致性。 5.10.4.3 大车运行的行程验证方法 参见 5.10.4.2。 5.10.5 风速 5.10.5.1 系统应能实时显示风速值,记录当前风速值,查看风速计合格证。测量与起重机风速计同一 位置的风速,验证与显示值的一致性。 5.10.5.2 通过调低试验报警门槛值,察看其有效性。系统应能立即发出警报信号,在司机室和起重机 周围应能清晰观察到声、光报警信 号。 5.10.6 回转角度 检查系统

    14、实时记录,应能显示起重 机械 的回转角度,实测回转角度数值与系统显示值进行对比,验 证其有效性和准确度。 5.10.7 大车运行偏斜 在空载 的 条件下,慢速、点动操作起重机 两 侧支腿电动机,模拟大车运行偏斜状态,系统应能实时 显示大车偏斜值并发出 报警 信号。 5.10.8 水平度 检查系统中应 实时显示整体水平度的数值,并且记录。测量起重机主体结构前后支腿的高低差,验 证起重机整体 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 5.10.9 支腿垂直度 检查系统中 应 实时显示的支腿垂直度的数据并记录。将数字式角度仪等仪器架设到支腿的下横梁上 测量支腿的横向垂直度并记录,再 将数字式角度仪等仪器放置于支腿的垂直

    15、面上,根据支腿不同的形式, 选取相应位置测量纵向的垂直度并记录。将记录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起重机械的支腿垂直度是否符合 要求。 5.10.10 操作指令 在空载条件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起重机械的动作进行操作验证,检查各动作在显示器上 应 能 实时显示。并查看相关记录,操作信息是否能保存和回放。 5.10.11 工作时间 系统应能实时显示和记录工作时间。记录起重机械各机构动作的时间点和时间段,与系统的对应值 进行验证比较。 5.10.12 累计工作时间 连续一个工作循环后,调取试验过程中存储的时间数据,验证已完成的工作循环的时间 ,系统应能 全部累加、记录和存储。 DB41/T 1922 2

    16、019 5 5.10.13 每次工作循环 5.10.13.1 显示屏幕上应显示工作循环次数,并根据起重机械的种类特点记录每个工作循环的次数。 5.10.13.2 调取试验过程中存储的时间数据,验证系统是否对已完成的工作循环全部记录和存储。 5.11 监控状态 5.11.1 起升机构的制动状态 5.11.1.1 在空载条件下,进行起升机构动作操作,对于两个以上(含两个)起升机构的起重机械,分 别进行动作操作,验证其制动状态,系统显示屏上应能实时显示制动状态的信号。 5.11.1.2 在空载条件下,根据现场起升机构制动器检测元器件的实际情况,模拟制动器故障,系统应 能立即发出 报警 信号,在司机室

    17、和起重机周围应 能清晰观察到声、光报警信号,且起重机械能停止运行。 5.11.2 抗风防滑状态 5.11.2.1 系统应能 实时显示抗风防滑装置的状态。在抗风防滑状态显示为闭合状态时,起重机械应不 能进行大车运行 机构运动。 5.11.2.2 根据抗风防滑装置的形式,进行夹轨器、锚定等抗风防滑装置的闭合性试验,系统显示的抗 风防滑装置的状态应与动作状态一致。 5.11.3 联锁 保护 5.11.3.1 门联锁 系统应能实时显示门联锁状态。进行门联锁开关的闭合试验,系统显示与门联锁状态应一致。 5.11.3.2 机构之间的运行联锁 根据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对于有联锁要求的起重机械,在空载的条件下

    18、,分别进行两机构的动作, 其联锁应满足要 求,且显示屏上能实时显示联锁状态;对于架桥机,当进行过孔状态的动作时,架桥机 架梁状态各机构操作应无动作。 5.11.4 同一或者不同一轨道运行机构安全距离 5.11.4.1 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要求,检查系统 应 设置有安全距离;当小于设定的安全距离 时,系统应能正确 响 应。 5.11.4.2 使用信号反射器具时,器具应固定可靠,位置准确。当检查到起重机械同一或者不同一轨道 存在碰撞危险时,在司机室和起重机械周围应能清晰的观察到声、光报警信号,起重机械应停止运行。 5.11.5 工况设置状态 系统 应 对所有工况进行监控设置、显示和存储功能

    19、,现场调阅工况资料、查看显示状态,验证其有 效性。 5.11.6 供电电缆卷筒状态 5.11.6.1 系统应能够监控供电电缆卷筒状态保护开关(过紧或者过松)的动作状态;现场操作供电电 缆卷筒状态保护开关断开或者闭合,系统应能识别供电电缆卷筒的状态 。 DB41/T 1922 2019 6 5.11.6.2 系统应能监控供电电缆卷筒状态保护开关和起重机械大车运行机构的联锁状态;当供电电缆 卷筒状态保护开关因供电电缆过紧或者过松动作时,操作起重机械大车运行机构启动,系统应能发出报 警信号,并且禁止大车运行机构运动。 5.11.7 过孔 状态 按照架桥机的过孔走行方式进行过孔走行试验,系 统应能实时

    20、显示过孔状态。试验后查看相关过孔 状态记录,系统 应 能记录过孔时的操作指令和状态。 5.11.8 超速保护 系统应能实时显示和记录超速保护装置的状态。 5.11.9 防后倾 系统应能实时显示和记录防后倾保护装置的状态。 5.12 视频系统 5.12.1 系统视频系统的设置 应 符合 GB/T 28264 2017中表 4要求。 5.12.2 查看视频系统,包括安装摄像头数量、安装位置、所监控的范围。在一个工作循环的时间内, 检查在视频系统的屏幕上 应 能观察到起重机械主要机构各主要工况实时工作的监控画面。 5.12.3 检查视频系统 应 全程监控起重机械工作的过程,做到实时监控。一个工作循环

    21、后,调 取相关视 频信息,查看这些状态的信息 应 完整保存。 5.13 连续作业试验验证 系统按照其工作循环应能够连续作业 16 h或者工作循环次数不少于 20次,并能实时记录。通过调取 试验后的记录,验证系统连续作业能力。 5.14 信息采集和存储 5.14.1 实时性 5.14.1.1 空载试验时, 验证系统 应 具有起重机械作业状态的实时显示功能,检查 应 以图形、图像、图 标和文字的方式显示起重机械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参数。 5.14.1.2 试验结束后,调取保存的记录,验证起重机械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 应 有实时记录功能。检查 系统存储的数据信息或图像信息 应 包含数据或者图像的编号,时间

    22、和日期与试验的数据记录 应 一致。 5.14.2 扫描周期 系统实际程序的扫描周期 应 不大于 100 ms。 5.14.3 存储时间 5.14.3.1 系统应能存储不少于 30个连续工作日的监控数据,应能存储不少于连续 72 h的视频数据。 5.14.3.2 对于系统工作时间超过 30天的起重机械,现场调取之前的存储文件,查看文件的原始完整 性和存储情况;存储时间应当不少于 30个连续工作日。 5.14.3.3 对于系统工作时间不超过 30天的起重机械,现场查阅存储文件,计算一个工作循环的时间 内存储文件的大小,推算出是否达到标准中规定的要求 。 5.14.3.4 系统应能在存储容量达到设定

    23、的存储时间前提示管理人员提前进行备份保存。 DB41/T 1922 2019 7 5.14.3.5 系统中存储的数据信 息或者图像信息的日期应按照年 /月 /日 /时 /分 /秒的格式进行存储。 5.14.4 断电后信息的保存 5.14.4.1 系统应有 UPS电源或者电瓶等 独立的 备用 电源。 5.14.4.2 验证当起重机械主机电源断电后,系统应能存储已采集的所有信息。调取连续作业的时间内 存储的数据,数据应完整保存。 5.14.5 历史追溯性 调取连续工作一个工作循环过程中存储的所有信息,系统存储的数据信息或者图像信息应能包含数 据或者图像的编号,时间和日期与试验的数据应一致,并能追溯

    24、到起重机械的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信息。 DB41/T 1922 2019 8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检验记录格式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检验记录格 式见表 A.1、表 A.2。 表 A.1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检验原始记录 序号 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 备注 1 技术文件审查 出厂合格证 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信息采集源、监控参数、监控状态和视屏系统 与起重机械类型的匹配 2 硬件配备 包含有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控制输 出单元、信息存储单元、信号显示单元、信息 输出接口单元等硬件设施 3 管理权限 设置有登录密码或更高级别的身份识别方式 4 故障自诊断

    25、 开机进入系统后,系统运行自检程序,显示自 检结果 有故障自诊断功能;系统自身发生故障影响正 常使用时,能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5 显示 系统显示所有界面文字表达形式为简体中文 在司机座位上,斜视 45,能清晰观察到整个 监控画面 6 通讯协议的开放性 对外开放的硬件接口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 对外开放协议 记录数据可以通过以太网或 USB接口导出 7 报警装置 模拟监控项目故障,系统能够向起重机械操作 者和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发出清晰的声、光报 警信号,并能按照设计的设置要求对起重机械 止停 8 信息采集源 各信 息采集装置安装固定可靠,调试到位,无其他干扰 9 监控参数 9.1起重量 显示屏实时

    26、显示起重量,计量单位为“ t”,至 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起重量综合误差 9.2起重力 矩 显示屏上实时显示起重量、幅度和起重力矩, 计量单位分别为“ t”、“ m”、“ t m”、 “ KN m”, 至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幅度综合误差 起重力矩综合误差 DB41/T 1922 2019 9 表 A.1 (续) 序号 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 备注 9 监控参数 9.3起升高 度(下降深 度) 显示屏 上实时显示起升高度和下降深度 起升高度(下降深度)显示值与实际测量结果 的一致性 9.4运行行 程 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大、小车等运行行程 运行行程显示值与实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9.5

    27、风速 风速计合格证 显示屏上实时显示风速值。测量同一位置的风 速,验证与显示值的一致性 通过调低试验报警门槛值,系统立即发出警报 信号,在司机室和起重机周围能清晰观察到声、 光报警信号 9.6回转角 度 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回转角度,与实测值进行对 比,验证 其有效性和准确度 9.7大车运 行偏斜 模拟大车运行偏斜状态,系统能实时显示大车 偏斜值并发出警报信号 9.8水平度 显示屏上实时显示水平度数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起重机整体水平度应符合要求 9.9支腿垂 直度 显示屏上实时显示支腿垂直度,与实测值进行 对比,起重机的支腿垂直度应符合要求 9.10操作 指令 显示屏上实时显示起重机械的操作指令

    28、 查看系统相关记录,操作信息应能保存和回放 9.11工作 时间 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和记录工作时间,与实际记 录 的起重机械各机构动作的时间点和时间段对 比,验证其有效性 9.12累计 工作时间 调取试验过程中存储的时间数据,验证已完成 工作循环的时间,系统能全部累加、记录和存 储 9.13每次 工作循环 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工作循环次数 调取试验过程中存储的时间数据,系统应对已 完成的工作循环全部记录和存储 10 监控状态 10.1起升 机构的制 动状态 显示屏上实时显示起升机构制动状态信号 空载条件下,模拟起升机构制动器故障,系统 应能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在司机室和起重机周 围应能 清晰观察到声、光

    29、报警信号,且起重机 械能停止运行 DB41/T 1922 2019 10 表 A.1 (续) 序号 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 备注 10 监控状态 10.2抗风 防滑状态 显示屏上实时显示抗风防滑装置的状态 抗风防滑装置起作用时,起重机械不能进行大 车运行机构运动 现场模拟进行抗风防滑装置的闭合性试验,系 统显示的抗风防滑装置的状态与动作状态一致 10.3联锁 保护 门联 锁 显示屏上实时显示门联锁状态,现场 进行门联锁开关的闭合试验,系统显 示与门联锁状态一致 机构 之间 运行 联锁 显示屏上实时显示机构之间的联锁状 态 架桥机进行过孔状态动作时,架梁状 态各机构操作无动作

    30、10.4同一 或者不同 一轨道运 行机构安 全距离 系统设置有安全距离 信号反射器具固定可靠,位置准确。当检测到 起重机械同一或者不同轨道存在碰撞危险时, 在司机室和起重机械周围能清晰观察到声、光 报警信号,起重机械应停止运行 10.5工况 设置状态 系统对所有工况进行了监控设置、显示和存储 功能,验证其有效性 10.6供电 电缆卷筒 状态 系统能监控供电电 缆卷筒状态保护开关(过紧 或者过松)的动作状态 系统能监控供电电缆卷筒状态保护开关和起重 机械大车运行机构的联锁状态;模拟供电电缆 卷筒状态保护开关过紧或者过松动作,操作起 重机械大车机构启动,系统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并禁止大车运行机构运

    31、动 10.7过孔 状态 按照架桥机的过孔走行方式进行过孔走行试 验,系统实时显示过孔状态 查看相关过孔状态记录,系统应能记录过孔时 的操作指令和状态 10.8超速 保护 系统实时显示和记录超速保护装置的状态 10.9防后 倾 系统 实时显示和记录防后倾保护装置的状态 DB41/T 1922 2019 11 表 A.1 (续) 序号 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 备注 11 视频系统 视频系统的设置应符合标准的要求 摄像头数量、安装位置、所监控的范围符合要求;视频系统 的屏幕上能观察到起重机械主要机构各主要工况实时工作的 监控画面 调取相关视频信息,这些状态信息应保存完整 12 连续

    32、作业试验验证 系统按照其工作循环应能连续作业 16 h或者工作循环次数不少于 20次,并能实时记录 13 信息采集 和存储 13.1实时 性 系统能实时显示起重机械的作业状态,并以图 形、图像、图标和文字的方式显示起重机械的 工作状态和工作参数 调取保存的记录,起重机械运行状态和故障信 息应实时记录 系统存储的数据信息或图像应包含数据或图像 的编号,时间和日期与试验的数据记录一致 13.2扫描 周期 系统实际程序的扫描周期不大于 100 ms 13.3存储 时间 系统工作时间超过 30天的起重机械,原始存储 文件应完整,存储时间不少于 30个连续工作日 系统工作时间不超过 30天的起重机械,计

    33、算一 个 工作循环的时间内存储文件的大小,推算出 是否达到标准中规定的要求;数据存储时间不 少于 30 个连续工作日,视频存储时间不少于 72 h 系统在存储容量达到设定的存储时间前提示管 理人员提前进行备份保存 系统存储的数据信息或者图像信息的日期应按 照年 /月 /日 /时 /分 /秒的格式进行存储 13.4断电 后信息的 保存 系统有独立的电源,如 UPS或者电瓶等装置 当起重机械主机电源断电后,系统能存储已采 集的所有信息;连续作业时间内存储的数据应 保存完整 13.5历史 追溯性 调取连续工作一个工作循环过程中存储的所有 信息,系统存储的数据信息或者图像信息包含 数据或者图像的编号,时间和日期与试验的数 据一致,并能追溯到起重机械的运行状态及故 障报警信息 DB41/T 1922 2019 12 表 A.2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检验原始记录(现场图片采集) 界面 图片粘贴区 备注 主界面 监控参数界 面 监控状态界 面 视频界面 其他界面 注 1: 系统显示界面有交叉的可选任一界面粘贴。 注 2: 采集图片多的可另附表。 B _


    注意事项

    本文(DB41 T 1922-2019 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检验规程.pdf)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