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40 X 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812010 代替 DB37/T 4812004 无公害食品 日光温室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2010 - 12 - 24 发布 2011 - 02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4812010 I 前 言 本标准代替DB37/T 4812004日光温室无公害番茄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37/T 4812004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规程名称改为 “无公害食品 日光温室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统一用法定计量单位; 所有的农药商品名称改为中文通用名称; 修改了范围的内容; 增加和删除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
2、件; 修改了产地环境的内容; 生产技术管理部分,品种选择中由于品种更新快,删除具体的品种名称;温室前期准备改为播 前准备,并增加和删除部分内容;苗期管理改为育苗,并修改了相关内容;删除了苗期病虫害 防治,合并在病虫害防治中;修改了定植前的准备和定植的内容;修改了温湿度管理和不透明 覆盖物管理的内容;删除CO 2施肥;增加了保花保果的和植株调整的内容;修改了肥水管理的 内容; 病虫害防治作为单独一章,并根据目前番茄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其内容进行了大幅度修改; 增加生产档案一章。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
3、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立芝、俞守能、慕美财、丁强、王建敏、徐康铭、吕蔚、刘磊、郭彩霞。 DB37/T 4812010 1 无公害食品 日光温室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光温室无公害番茄的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生产挡案。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日光温室无公害番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8079 蔬菜种子 GB/T 8321(所有部
4、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5005 2001 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 NY 5294 无公害食品 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应符合 NY 5294 的规定,宜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所建造的日光温室。 4 生产技术 4.1 保护设施 宜建山东III、IV、IV(寿光)型。 4.2 栽培季节 4.2.1 7 月下旬至 8 月下旬播种育苗,8 月下旬至 9 月下旬定植。 4.2.2 12 月开始采摘,采收期 8 个月以上。 4.3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抗逆性强,耐低温弱光,连续结果能力强,优质、高产、耐储运、商品性好的品种。
5、4.4 播前准备 4.4.1 清洁田园 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枝烂叶及病虫残体。 4.4.2 温室消毒 DB37/T 4812010 2 病虫害发生不重的温室,每667 m 2 用硫磺粉2 kg3 kg加敌敌畏0.25 kg,拌上锯末分堆点燃,密 闭熏蒸一昼夜后放风。操作用的农具同时放入室内消毒。 4.4.3 土壤消毒 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发生重的日光温室可在6月下旬7月下旬,每667 m 3 均匀撒施石灰氮(氰氨 化钙)50 kg100 kg,4 cm6 cm长的碎麦秸600 kg1300 kg。翻地或旋耕深度20 cm以上。起垄, 垄高30 cm,宽40 cm60 cm,垄间距离40 cm50
6、cm,覆盖地膜,用土封严。膜下垄沟灌水至垄肩部。 要求20 cm土层内温度达37 以上,维持20 d。可有效防治根结线虫病及其它土传病害。 4.5 育苗 4.5.1 育苗设施 可作高畦并采用防虫、防雨棚遮荫、防雨、防蚜育苗,或采用穴盘育苗。 4.5.2 育苗基质 可用肥沃大田土6份,腐熟农家肥4份,混合过筛。每m 3 营养土加腐熟捣细的鸡粪15 kg,过磷酸钙2 kg、草木灰10 kg,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 3 kg,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 g,充分混合均匀。 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营养钵或纸袋中,营养钵密排在苗床上。也可选用商品育苗基质。 4.5.3 种子处理 4.5.
7、3.1 浸种 用55 温水浸种10 min15 m in,要不断搅拌,当水温降至30 时停止搅拌,再浸泡3 h4 h。 4.5.3.2 药剂处理 用10 %磷酸三钠浸种20 min,或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 min,用清水冲洗干净, 再用温水浸种。 4.5.3.3 催芽 浸种后的种子置于25 28 条件下催芽。 4.5.4 播种 60 %的种子出芽即可播种。包衣种子可直接播种。 4.5.5 苗床管理 高温季节,遮荫降温。2片真叶时喷一遍助壮素。 4.5.6 分苗 2片3片真叶分苗。将幼苗分入事先调制好育苗基质的分苗床,行距12 cm,株距12 cm;也可分入 直径10
8、cm12 cm的营养钵中。 4.5.7 缓苗 分苗后缓苗期间,午间适当遮荫,白天床温25 30 。 DB37/T 4812010 3 4.5.8 壮苗标准 叶色浓绿,无病虫危害,6片8片叶,株高20 cm左右,茎粗0.4 cm左右,苗龄25 d30 d。 4.6 整地施肥 定植前10 d15 d,施肥后深翻深耕耙平。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相应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可以采用 测土配方施肥或推荐施肥量。每667 m 2 推荐施肥量:7 m 3 8 m 3 腐熟农家肥或5 m 3 6 m 3 鸡粪与等量作物 秸杆堆积发酵后施入,再施50 kg60 kg氮、磷、钾(15- 15-15)复合肥、80 kg过磷酸
9、钙。高肥力的 土壤取下限,低肥力的土壤取上限。 4.7 定值 采取大小行、 小高畦方式栽植。 大行距100 cm, 小行距60 cm。 先作成平畦。 每畦栽两行, 株距38 cm 40 cm,每667 m 2 定植2000株2200株。栽苗后,浇透水。地面干燥后中耕2次3次,由浅渐深,7 d 10 d后,向植株培土形成小高畦,暂不覆盖地膜。 4.8 定植后管理 4.8.1 冬前及越冬期间管理 4.8.1.1 温湿度管理 缓苗前白天室温28 30 ,夜间17 2 0 ,地温不低于20 。以促进缓苗。缓苗后,适 当降低室温,白天22 26 ,夜间15 18 。晴天,午间温度达30 时,可开天窗放风
10、。若 达不到30 , 可不放风, 实行 “高温养果” 。 若天气晴好, 室内湿度较大时, 可于揭苫后随即放风30 min 40 min,然后盖严放风口。 4.8.1.2 不透明覆盖物管理 上午揭草苫的适宜时间,以揭开草苫后室内气温无明显下降为准。晴天时,阳光照到采光屋面时及 时揭开草苫。注意清洁薄膜,保持较高的透光率。下午室 温降至20 左右时盖苫。深冬季节,草苫可 适当晚揭早盖。一般雨雪天,室内气温只要不下降,就应揭开草苫。大雪天,可在清扫积雪后于中午短 时揭开或随揭随盖。连续阴天时,可于午前揭苫,午后早盖。久阴乍晴时,要陆续间隔揭开草苫,不能 猛然全部揭开,以免叶面灼伤。揭苫后若植株叶片发
11、生萎蔫,应再盖苫。待植株恢复正常,再间隔揭苫。 4.8.1.3 植株调整 单干整枝,及时抹杈、绑秧。 4.8.1.4 肥水管理 缓苗后到坐果前,要控制浇水,多次中耕,以促根控秧,防止植株茎叶旺长。第一花序的果似核桃 大时,在畦侧开沟,每667 m 3 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30 kg40 kg,覆土后再覆盖地膜,并 于膜下浇水。尽量浇透,深冬期间少浇水。越冬期间,若植株表现缺水时,可选好天于高畦中间膜下浇 水,每667 m 2 冲施尿素15 kg硫酸钾10 kg ,或施用冲施肥。肥料的使用符合NY/T 496要求。 4.8.1.5 保花保果 第一花序坐果前后,为防止低温引起落花
12、落果,可用30 mg/kg40 mg/kg的防落素喷花。果坐住后, 适当疏花疏果,每个果穗留3个4个果。 DB37/T 4812010 4 4.8.2 越冬后管理 4.8.2.1 温、光管理 2月中旬以后,随日照时数逐渐增加,适当早揭草苫、晚盖草苫,尽量延长植株见光时间。及时进 行放风,晴天时,白天室温上午25 28 ,下午25 20 ,夜间20 15 。阴雨天,白天 室温25 20 ,夜间15 10 。 4.8.2.2 肥水管理 2月中旬至3月中旬,15 d左右浇一次水,可配合冲施肥料,每667 m 2 冲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15-15-15)20 kg。3月中旬之后,7 d10 d浇一水
13、。浇两水追一次肥,每次667 m 2 施磷酸二铵15 kg 20 kg。肥料的使用符合NY/T 496要求。 4.8.2.3 植株调整 及时打老叶,并适时落蔓,留足果穗后及早打顶。也可以采用连续摘心整枝法进行整枝。 5 病虫害防治 5.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辅以化学防治。 5.2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虫害有猝到病、病毒病、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蚜虫、烟粉虱、班潜蝇等。 5.3 农业防治 选用高抗多种病害的品种;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培育壮苗、合理浇水、增 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5.4 物理防治 5.4.1.1 防
14、虫网阻虫 日光温室的放风口使用40目的尼龙网纱密封,减轻虫害的发生。 5.4.1.2 黄板诱杀 日光温室内每667 m 2 悬挂30块40块25 cm 40 cm的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悬 挂高度与植株顶部持平或高出5 cm10 cm。 5.4.1.3 银灰膜驱避蚜虫 日光温室内铺银灰色地膜或张挂银灰膜膜条避蚜。 5.5 生物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2 %宁南霉素200倍液25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用2 %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200 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用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500倍液 800倍液喷雾防治叶霉病;用1.8 %阿维菌 DB37/T 4812010 5 素乳油200
15、0倍液3000倍液,或绿浪乳油800倍液1000 倍液,或0.3 %印楝素乳油10001500倍,或1 % 苦参碱水剂600倍液,或1.2 %烟参碱液5008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白粉虱、斑潜蝇。 5.6 化学防治 5.6.1 农药使用原则 使用化学药剂应符合 GB 4285 和GB/T 8321 (所有部分)的要求。严禁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 注意各种药剂交替使用,严格控制各种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前7 d严禁使用化学杀虫剂。 5.6.2 猝倒病 发病初期,可用72 %霜脲氰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5 %噁霉灵(土菌消)水剂450倍液进行喷洒 或可用灌根。 5.6.3 病毒病 在发
16、病初期,可用1.5 %植病灵1000倍液,或20 %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 %菌毒清水剂200 倍液3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与1 .8 %复硝酚钠60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 5.6.4 灰霉病 在发病初期,可用50 %嘧菌酯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00倍液, 或50 %万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用激素蘸花时,可在药液中加入0.1 %的50 %速克灵可湿性 粉剂。 5.6.5 叶霉病 在发病初期,可选用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1500倍液2000倍液,或47 %加瑞农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 5.6.6 晚疫病 可在发
17、病初期使用72 %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0倍液,或69 %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58 %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00倍液喷雾。 5.6.7 蚜虫、白粉虱、 斑潜蝇 可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 %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000倍液,可兼治棉铃虫、甜菜夜蛾。 5.6.8 烟粉虱 可选用20 %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 %联苯菊酯乳 油20003000倍液,10 %高效氯氰菊酯 乳油20003000倍液,20 %甲氰菊酯乳油20 00倍液,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10左右一次, 连续23次防治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 6 采收 远途运输的于果实转色期至半熟期采收,耐贮运品种也可于果实半熟期至坚熟期采收。 DB37/T 4812010 6 7 生产档案 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投入品,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质量检测及相关溯源资料,并 保存3年以上。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