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31.190 L 90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28292017 超厚电解铜箔技术条件 Ultra thick electrodeposited copper foil technical conditions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03 - 30 发布 2017 - 04 - 30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2829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池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徽铜冠铜箔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铜冠铜箔有限公司、合肥
2、铜冠国轩铜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士启、甘国庆、陆冰沪、朱晓宏、于君杰、印大维、王同、贾金涛、郑小伟、 李大双、孙德旺、朱勇、吴斌。 DB34/T 28292017 1 超厚电解铜箔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超厚电解铜箔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型号与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印制电路板用超厚电解铜箔(以下简称铜箔)。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
3、标志 GB/T 5121.1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GB/T 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SJ/T 11365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IPC TM-650 2.1.5A 未覆和覆金属材料表面检查 (Surfa ce Examination, Unclad and Metal Clad Material) IPC TM-650 2.2.12A 重量方法测定铜的厚度 (Thickness of Copper by Weight) IPC TM-650 2.2.17A 金属箔表面粗糙度和轮廓(触针 法)(Surface
4、Roughne ss and Profile of Metallic Foils (Contacting Stylus Technique)) IPC TM-650 2.4.18B 铜箔拉伸强度和延展率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Copper Foil) IPC TM-650 2.5.14A 铜箔电阻率 (Resisti vity of Copper Foil)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超厚电解铜箔 Ultra thick electrodeposited copper foil 采用电解法生产的标称厚度为 105m210
5、m 的电子铜箔。 4 型号与规格 型号与规格应符合表1 的规定。 DB34/T 28292017 2 表1 型号与规格 型号 规格 (标称厚度,m) HTE-EC(VT) 105 140 175 210 注1: 型号由七个符号组成。 注2: HTE 为高温延伸率代码,EC 为电解铜箔代码,VT 为超厚代码。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 5.1.1 凹点和压痕 不应有直径大于 1.0 mm 的凹点和压痕;每 300 mm 300 mm 区域,直径小于或等于 1.0 mm 的凹 点和压痕不应超过 2 个;直径小于 0.01 mm 的凹点和压痕可以忽略不计。 5.1.2 皱折 不应有永久变形性皱折。
6、 5.1.3 划痕 在任一 300 mm300 mm 区域,划痕长度应不超过 1 00 mm、深度不超过 0.005 mm、划痕数不超过 3 条。 5.1.4 针孔 在任一 300 mm300 mm 区域内不允许有针孔。 5.1.5 其它 表面光洁,无缺口、撕裂、卷斜和波浪边及其它影响铜箔使用寿命和加工的缺陷。 5.2 幅宽 幅宽允许偏差:2.0 mm。 5.3 化学成分 5.3.1 铜含量 应不小于 99.8(质量分数)。 5.3.2 有害物质限量 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表2 的要求。 DB34/T 28292017 3 表2 有害物质限量 有害物质 限量 (质量分数,) 镉 0.01 铅 0.
7、1 汞 0.1 六价铬 0.1 多溴联苯 0.1 多溴二苯醚 0.1 5.4 性能 性能应符合表3 的规定。 表3 性能要求 项 目 规 格 105m 140m 175m 210m 单位面积质量/(g/m 2 ) 915 1220 1525 1830 单位面积质量最大允许偏差(g/m 2 ) 5 5 5 5 延伸率/ 23 10.0 10.0 10.0 10.0 180 5.0 5.0 6.0 6.0 表面粗糙度/m 光面 Ra 0.43 0.43 0.43 0.43 毛面 Rz 15.0 15.0 18.0 18.0 质量电阻率/(g/m 2 ) 20 0.162 抗拉强度/(N/mm 2
8、) 23 320 180 160 抗氧化性/(20040 min) 不变色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 按 IPC TM-650 2.1.5A 的规定进行。 6.2 幅宽 采用精度为 1.0 mm 的测量工具,样本尺寸为 1 m幅宽,上、中、下等距测量 3 处,取其平均 值作为测量结果。 6.3 化学成分 6.3.1 铜含量 按 GB/T 5121.1 的规定进行。 6.3.2 有害物质限量 DB34/T 28292017 4 6.3.2.1 镉 按 SJ/T 11365 的规定进行。 6.3.2.2 铅 按 SJ/T 11365 的规定进行。 6.3.2.3 汞 按 SJ/T 11365 的
9、规定进行。 6.3.2.4 六价铬 按 SJ/T 11365 的规定进行。 6.3.2.5 多溴联苯 按 SJ/T 11365 的规定进行。 6.3.2.6 多溴二苯醚 按 SJ/T 11365 的规定进行。 6.4 性能 6.4.1 单位面积质量 按 IPC TM-650 2.2.12A 的规定进行。 6.4.2 延伸率 按 IPC TM-650 2.4.18B 的规定进行。 6.4.3 表面粗糙度 按 IPC TM-650 2.2.17A 的规定进行。 6.4.4 质量电阻率 按 IPC TM-650 2.5.14A 的规定进行。 6.4.5 抗拉强度 按 IPC TM-650 2.4.1
10、8B 的规定进行。 6.4.6 抗氧化性 取 350 mm幅宽试样,用夹具将试样平放于(2002)的恒温箱中保温,40 min 后取出,目测 铜箔表面是否有氧化变色。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DB34/T 28292017 5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 出厂检验 每一铜箔母卷为一批。每批铜箔应进行外观、幅宽、单位面积质量、延伸率、表面粗糙度、抗拉强 度和抗氧化性的检验。 7.3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的定型鉴定; b) 工艺和原材料发生变化时; c) 正常生产时,每两年进行一次检验; d) 产品停产 3 个月及以上时间后,恢复生产时;
11、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 5 章规定的全部项目。 7.4 判定规则 7.4.1 出厂检验 外观、幅宽和性能全部合格,则该批合格。 外观、幅宽若有一项不合格,则该卷为不合格。性能中若有任一项不合格,应在原批中重新加倍取 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如仍有不合格,则该批不合格。 7.4.2 型式检验 外观、幅宽、化学成分和性能全部合格,则判定合格。 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8.1.1 每个包装箱应装同一规格、型号的铜箔。每个包装箱应标明以下各项: a) 制造商名称、商标; b) 产品名称、规格; c) 毛重和净重; d) 产品箱号、批号、生产日期; e) 接合个数; f) 幅宽和长度。 8.1.2 包装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 8.2 包装、运输 8.2.1 铜箔应紧实地卷绕在芯轴上,用防潮材料密封后装入包装箱中。 8.2.2 其它应符合 GB/T 8888 的规定。 DB34/T 28292017 6 8.3 贮存 应以原装状态贮存于清洁、干燥、无酸碱等腐蚀性物质的库房内,环境温度30,湿度65, 质保期 6 个月。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