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 T 1954.1-2013 徽州四雕术语.pdf

    • 资源ID:1481471       资源大小:370.4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4 T 1954.1-2013 徽州四雕术语.pdf

    1、ICS 97.195 Y 88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1954.12013 徽州四雕 术语 2013 - 09 - 28发布 2013 - 10 - 28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1954.1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黄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黄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黄山徽字号雕刻有限公司、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有 限公司、黟县金星工艺有限公司、黄山市徽州区篁生雕刻艺术品有限公司、黄山市黟县莲花斎工艺品有 限公司、黄山市文化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震华、朱

    2、伟、蒋雨金、曹永盛、王黟生、汪永辉、夏南生、王祖伟、吴云霞、 汪翔。 DB34/T 1954.12013 1 徽州四雕 术语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徽州四雕基本术语的定义。 本标准适用徽州四雕的生产和销售。 2 一般术语 2.1 古徽州 是一个特定历史地理概念,指明清时期的徽州府区域及所辖歙县、黟县、绩溪、婺源、祁门、休宁, 俗称“一府六县”。与其相对应的现今行政区划范围是:安徽省黄山市的全境,安徽省宣城市的绩溪县, 江西省上饶市的婺源县。 2.2 雕刻 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材、竹材和砖坯等),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来创 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

    3、生活,表达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 的艺术。 2.3 徽派雕刻 古徽州传统雕刻技艺的总称,是明清以来徽州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徽商发展鼎盛时期的文 化产物。 注1:材料以古徽州地区盛产的石、木、竹和砖材料为主体。 注2:在技法运用上,巧妙运用阴刻、线雕、浮雕、圆雕、透雕等的同时,兼顾了新安画派等传统书画理念。 注3:在艺术形式上,把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楹联等内容题材, 通过或直白写实、或取对象的谐音、联想和约定俗成的隐喻等写意的方法,将程朱理学“仁”、“礼”、“孝”、 “尊”的儒家思想观念融入雕刻作品之中,表达出人与自然无间的亲密交融以及田园牧

    4、歌式的心情和思绪。 2.4 徽州四雕 具备徽派雕刻风格的砖雕、木雕、石雕和竹雕作品的统称。始作于唐、宋,盛于明、清。雕刻作品 多用深浮雕和圆雕,讲究镂空效果,集亭台楼阁、树木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于同一画面,错落有 致,层次清晰,玲珑剔透。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和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代家具、屏联、窗 DB34/T 1954.12013 2 格、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这些分别用木、砖、石和竹雕成的作品,由于独特的工艺及其所蕴含的特 殊意蕴,一向被人们看作是徽州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2.5 徽州砖雕 徽州四雕中的一种,以徽州青砖为载体,经特定工序加工而成,具备徽派雕刻风格的砖雕制品,主 要

    5、用于建筑墙面装饰。具有注重情节和构图,透雕层次加深,多层镂空的画面,从近景到远景,前后透 视,细腻繁复,层次分明的显著特点。 2.6 徽州木雕 徽州四雕中的一种,原材料以古徽州地区盛产的柏、樟、银杏、杉、松等木材为主,经特定工序加 工而成,具备徽派雕刻风格的木雕制品,主要用于构造建筑物、家居家俱装饰和文房用品。具有工艺精 湛、题材广泛、风格迥异、装饰与实用兼顾的显著特点。 2.7 徽州石雕 徽州四雕中的一种,原材料以黟县青、茶园石和砚石为主,经特定工序加工而成,具备徽派雕刻风 格的石雕制品,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墓葬等处的构造装饰和文房用品。具有古朴大方、 故事内容简单、线条明快、较

    6、强立体空间感的显著特点。 2.8 徽派竹雕 徽州四雕中的一种,以徽州盛产的毛竹为原料,经特定工序加工而成,具备徽派雕刻风格的竹雕制 品,主要用于陈设摆件和文房用品。具有文字图案精美、彰显个人风格的显著特点。 3 原材料术语 3.1 黟县青 又称黟县青水石。指产于黟县山中的青黑色大理石,其石质坚硬细密,适宜精雕细刻。 3.2 茶园石 产自新安郡茶园镇的一种石材,外观呈茶褐色,采前石质较软,采出后会逐渐变硬且不易风化,适 宜构建牌坊等大件雕刻。 3.3 徽州青砖 DB34/T 1954.12013 3 砖料颜色呈青灰色,色质均匀;砖料软硬适度,色相似黟县青。 4 雕刻技法术语 4.1 阴刻 一种将

    7、图案或文字刻成凹形使所雕物象低于雕面水平面的雕刻技法。 4.2 线雕 在抛光后的材料表面依图案刻上线条,以线条粗细深浅程度表现图案和文字。多用于建筑物的外壁 表面装饰,如碑刻、匾额等。 4.3 浮雕 图像造型突于石料表面,根据突出程度不同又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是半立体型的雕刻品。多用 于建筑物的墙壁装饰,如龙柱、抱鼓等。 4.4 圆雕 又称立体雕,是指非压缩的、可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是雕刻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 表现,令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 方位进行雕刻,多数以单一石料雕塑,大型雕像也可由多块石料组合而成。 4.5 透雕

    8、一种体现立体感和层次感的雕塑形式,是指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具体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直接镂空浮雕的背景部分,有单面雕和双面雕,带边框的称“镂空花板”。一种是介于圆雕和浮 雕之间,以凹雕、镂空雕、深浮雕或漏空雕来表现。 5 徽州四雕工具术语 5.1 平刀 刃口呈平直,主要用于劈削铲平料面的凹凸,使其平滑无痕,有块面感。 5.2 圆刀 DB34/T 1954.12013 4 刃口呈圆弧形,大小范围 0.5 cm5 cm,多用于圆形和圆凹痕处处理,如花叶、花瓣及花枝干的 圆面。其中刀口两角磨去的园刀用于做圆雕人物;保留刀口两角的圆刀用于做浮雕图案;铁杆弯曲形圆 刀(俗称毛尾刀)用于伸进较深

    9、的部位挖雕镂洞。 5.3 正口圆刀 斜面在槽内、刀背呈挺直,雕刻时吃刀比较深,最适合做出坯和掘坯阶段的圆雕。 5.4 反口圆刀 斜面在刀背上,槽内呈挺直,雕刻时吃木比较深活,能平缓的走刀或剔地,常用于做浮雕。 5.5 玉婉刀 俗称“和尚头”、“蝴蝶凿”,刃口呈圆弧形,是一种介乎圆刀与平刀之间的修光用刀,分圆弧和 斜弧二种。在平刀与圆刀无法施展时它们可以代替完成。特点是比较缓和,既不像平刀那么板直,又不 像圆刀那么深凹,适合在凹面起伏上使用。 5.6 斜刀 刀口呈 45左右的斜角,分正手斜刀和反手斜刀,主要用于作品的关节角落和镂空狭缝处作剔角修 光。 5.7 中钢刀: 刃口平直两面都有斜度,用于

    10、印刻人物服饰及道具上的图案花纹。 5.8 三角刀 刃口呈三角形,主要用于刻毛发刻装饰线纹,操作时三角刀尖在木板上推进,木屑从三角槽内吐出, 三角刀尖推过的部位便刻画出线条来。 5.9 石雕凿 石雕基本工具,钢质杆形,下端为楔形或锥形,端末有刃口,用锤敲击上端使下端刃部受力,按刃 部形状分尖凿、平凿、半圆凿和齿凿。 5.10 石雕锤 DB34/T 1954.12013 5 为敲击工具,用以敲击石雕凿或木雕刀雕刻石、木料,分大、中、小三号。花锤亦是石雕锤,直接 以锤面敲击石块,造成粗犷厚重,浑然一体的雕塑感。剁斧用于直接剁砍石面,砍出工整平行的细线, 能加强雕塑体面的方向感、韵律感。 5.11 叩槌 一种用硬质木材制成,用于敲击凿子、雕刀用的木槌。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4 T 1954.1-2013 徽州四雕术语.pdf)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