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33/T 2212 2019 红地球葡萄避雨栽培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shelter cultivation of red globe grape 2019 - 07 - 22发布 2019 - 08 - 22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T 2212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 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丽水市果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庆元县志东果业有限公
2、司、松阳县一品鲜家庭农 场、遂昌县粒粒红水果专业合作社 、景宁畲家桃源葡萄专业合作社、松阳县绿珍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丽 水市宁水友家庭农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周成敏、鲍金平、周国华、张东北、杨桂玲、纪国胜、朱文佩、 周云莺、 叶伟 其、徐明飞、周成潘。 DB33/T 2212 2019 1 红地球葡萄避雨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地球葡萄避雨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建园、幼树管理、结果树管理、病虫害及鸟害防 治和采收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红地球葡萄避雨栽 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
3、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绝后摘心 对副梢摘心后,对其所留部分的冬芽和夏芽从基部抹去的方法。 3.2 5-4-3摘心法 新梢长至 6 叶 7 叶时留 5 叶摘心,顶副梢长至 5 叶 6 叶时留 4 叶摘心,顶副梢再长至 4 叶 5 叶时 留 3 叶摘心。 4 建园 4.1 园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排水良好的平地或梯田;
4、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 pH值 6.5 8.0。环境空 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的要求。 4.2 整地 DB33/T 2212 2019 2 园地整理成每畦宽 3.0 m 3.5 m,长度不超过 60 m, 畦按南北走向。丘陵山地修筑的园地,畦的走 向按等高线设置。深沟高畦,挖畦沟和排水沟,畦沟沟宽 30 cm 40 cm,沟深 25 cm 30 cm;排水沟沟宽 40 cm 50 cm,沟深 40 cm 50 cm。在畦中心线开种植沟,沟宽 70 cm 80 cm,深 40 cm 50 cm。挖沟时应 把表土与底土分开单放。 4.3 施肥填土
5、 先在种植沟底填一层稻草或杂草(稻草要铡成 15 cm 20 cm);第二层填入腐熟有机肥 1 500 kg/亩 ( 667 m2) 2 000 kg/亩( 667 m2) ,与熟土搅拌均匀。覆土至距地平面 20 cm时,沟内施一层钙镁磷肥, 用量 50 kg/亩( 667 m2) 100 kg/亩( 667 m2) ,与土拌匀,上面再覆盖 5 cm 10 cm熟土。 4.4 搭避雨棚 4.4.1 小环棚 4.4.1.1 结构 每畦一个棚,两棚之间的间隙与畦沟对应,棚由立柱、棚顶和 8道拉丝组成。棚顶高 3.0 m,肩高 1.8 m,葡萄架面与棚顶间距不低于 1.2 m。 4.4.1.2 立柱
6、 中心水泥柱规格 360 cm 10 cm 8 cm,柱里有 4 条 4 mm的钢筋,在每畦的中心线立柱,柱埋入土中 60 cm,柱距 3 m 4 m。畦两头及大棚外围两根边柱,规格 360 cm 12 cm 10 cm,柱里有 4 条 5 mm的钢筋, 其中一根垂直立柱和另外一根向外倾斜 30构成三角形,且要牵引锚石,畦间立柱纵横距及高度一致 。 4.4.1.3 拉钢丝 距畦面高度 1.7 m,按畦向沿立柱拉一道 10号钢丝,在同高度沿立柱横向拉一道 10号钢丝,沿畦 向距立柱两侧 20 cm、 60 cm、 100 cm处各拉一道 14号钢丝;距畦面 1.55 m沿立柱两边按畦的方向各拉
7、一道 10号钢丝(称底层拉丝)。 4.4.1.4 架棚顶 棚顶用宽 2.5 cm 3 .0 cm竹片或直径 20 mm镀锌管弓成弧形,竹片或镀锌管固定在柱顶上,间距 1.3 m 1.5 m。用 0.03 mm 0.06 mm农膜覆盖,两头毛竹片或镀锌管固膜,用压膜带压住农膜。 4.4.2 连栋大棚 4.4.2.1 结构 单栋跨度 6 m,两畦一栋,最 多 10 连栋。由主立柱、副立柱、顶拱杆、纵向拉杆、天沟和卷膜机构 等组成。棚顶高 4.2 m,天沟高 2.5 m,葡萄架面与棚顶间距 1.7 m。 4.4.2.2 立柱 主立柱采用 60 mm60 mm2.5 mm热浸镀锌矩形钢管 ,间距 3
8、m,或 60 mm80 mm2.5 mm热浸镀锌矩形钢 管 , 间距 4 m;副立柱采用 221.5 mm热浸镀锌圆形钢管 ,间距 1 m, 或 30 mm40 mm2 mm热浸镀锌矩形钢 管,间距 1 m。 材质 均为 Q235。 4.4.2.3 顶拱管和 顶部纵向拉杆 DB33/T 2212 2019 3 顶拱管 外径 22 mm ,壁厚 1.2 mm ,间距 0.6 m,采用带钢先成型再热浸镀锌生产工艺,材质 Q235。 顶部设三道 纵向 拉杆,技术要求与顶拱杆一致 。 4.4.2.4 天沟 距畦面 高 2.5 m,用热浸镀锌板冷弯成型,厚度 2 mm。 4.4.2.5 加强杆 顶部设米
9、字撑,技术要求与顶拱杆一致。横向水平拉杆为 30 mm40 mm2 mm热浸镀锌矩形钢管,材 质 Q235。 4.4.2.6 塑料薄膜 选择 防老化防雾滴聚乙烯农膜,厚度不少于 0.1 mm; 大棚专用压膜线,压膜线顶部侧面用八字簧固 定 。 4.4.2.7 基础 立柱基础为 600 mm400 mm400 mm水泥墩,顶部预埋螺栓连结立柱 。 4.4.2.8 卷膜机构 边侧和顶部采用 手动或电动卷膜通风装置,带自锁装置 。 4.4.3 盖膜揭膜 每年萌芽前盖膜, 10 月上旬择晴天揭膜。 4.5 定植 4.5.1 苗木要求 选择嫁接口以上 2 cm处径粗 0.6 cm,有 3 个 4 个饱满
10、芽,根系发达,无病虫害,以贝达为砧木的 嫁接苗。 4.5.2 定植时间 12 月至次年 2 月。 4.5.3 种植密度 每畦种植 1 行,行距 3.0 m 3.5 m,株距 1.5 m 2 m。 4.5.4 灌水 栽苗前 10 d进行灌水,水渗下后把种植沟做成高于畦面 5 cm 10 cm的垄,垄面湿润平整。 4.5.5 栽植 栽植前苗木需去掉嫁接膜,剪除过长的根和梢,保留 3 个 4 个有效芽。嫁接部 位应露出地面,分 层踏实,上覆馒头状松土(浅栽高培),确保苗正、根舒,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 5 幼树管理 DB33/T 2212 2019 4 5.1 肥水管理 第一次新梢长到 6 张 8 张
11、叶片,已见卷须时开始施肥,采用 0.3%的尿素浇施,以后每隔 10 d 15 d 施一次,采用 0.5% 0.8%尿素浇施,先淡后浓,至 8 月以后改用 0.5% 0.8%复合肥( N: P: K=1: 0.8:1.5) 浇施。 10月下旬施一次基肥,用豆粕有机肥 500 kg/亩( 667 m2)或畜禽有机肥 800 kg/亩( 667 m2) 1 000 kg/亩( 667 m2) ,钙镁磷肥 50 kg/亩( 667 m2) 75 kg/亩( 667 m2) ,距主干 50 cm 60 cm处开沟 20 cm 深施或铺畦面全园深翻入土。 5 月 6 月多雨季节要经常清沟,做好排水; 7
12、月 8 月高温干旱季节每 3 d 5 d滴灌一次,每次 2 h 3 h。 5.2 整形修剪 5.2.1 培育主干 新梢长至 20 cm时留一条最健壮的将其培育成主干,多余的抹除。新梢长至 30 cm时用小竹棒或吊绳 引导上架。 5.2.2 培育主蔓 主干新梢长至底层拉丝下 30 cm时,剪去 10 cm长的新梢;主干新梢的顶端培养 2 条副梢,长至底层 拉丝下 10 cm,剪去 10 cm长 的新梢, 2 条副梢各培养 2 条主蔓,即 4 条主蔓培育。 4 条主蔓培育采用 5-4-3 摘心法。 5.2.3 副梢处理 主干副梢分批全抹除;主蔓副梢留 1 叶 2 叶绝后摘心,或分批全抹除。每次主蔓
13、剪梢或摘心与抹 除副梢须间隔 5 d以上。 5.2.4 冬季修剪 冬至至翌年 1 月为冬剪适期;主蔓留 8 芽 10 芽修剪,剪口径粗 0.8 cm 1 cm为宜,但长度服从粗 度,超粗枝剪口不超过 1 cm,主蔓超长可反向弯缚;将修剪好的 4 条主蔓(结果母枝)绑缚在底层拉丝 两边,两株主蔓之间留 10 cm 20 cm空档,不宜相交。 5.3 除草 采用人工除草或除草 地膜覆盖。 6 结果树管理 6.1 破除休眠 萌芽前 20 d 35 d(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用 12.5%石灰氮或 1.5%氰氨溶液涂结果母枝以破除休眠, 剪口 2 芽不涂,其余芽均认真涂。 6.2 施肥 成年结
14、果树每年施基肥 1 次,追肥 5 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肥时间、肥料种类、数量和 方法按表 1进行。生长期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根外追肥,坐果后至硬核前补充钙肥,硬核期后补充钾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DB33/T 2212 2019 5 表 1 红地球葡萄施肥汇总表 项目 时间 肥料种类 施肥量( kg/亩 ) 施肥方法 催芽肥 萌芽前 15 d( 3 月上旬) 尿素 10 全园撒施,浅耕入土 硫酸镁 10 25(视缺镁程度) 硼砂 4 壮蔓肥 新梢 7 叶时( 4 月中旬) 复合肥 ( N: P: K=1: 0.5: 0.8) 15 撒施或兑水浇施 膨果
15、肥 始花后 10 d( 5 月中旬) 尿素 5 开浅沟施 复合肥 ( N: P: K=1: 0.8: 2) 15 始花后 18 d( 5 月下旬) 复合肥 ( N: P: K=1: 0.8: 2) 25 硫酸钾 20 着色肥 始花后 55 d( 7 月初) 复合肥 ( N: P: K=1: 1: 2.5) 20 开浅沟施 硫酸钾 20 始花后 70 d( 7 月中下旬) 硫酸钾 20 兑水浇施 采果肥 采收后( 9 月下旬) 复合肥 ( N: P: K=1: 0.5: 0.8) 15 撒施或兑水浇施 基肥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 有机肥 500 1 000 开深沟施或 全园铺施后深翻入土
16、 钙镁磷或过磷酸钙 50 6.3 水分管理 每畦安装 4.5 cm宽的软管带供水。盖膜后至萌芽整齐前,保持土壤较高的湿度;芽齐至谢花,保持 土壤中等湿度;花期适当控水,降低空气湿度;幼果生长期,保持土壤较高的湿度;从转色至成 熟期适 当控水。每次施肥后灌足水,秋季注意灌水抗旱,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要求。 6.4 夏季修剪 6.4.1 抹芽 萌芽后至 3 cm 4 cm( 2 叶 1 心期)时,每 3 d 5 d分期分批抹去双芽、多芽中的边芽,留中间一个 主芽,一般情况要抹去背后芽。 6.4.2 抹梢、定梢 5 叶 1 心花序出现时定梢,新梢间距 18 cm 20 cm,抹除过多、
17、过密的新梢;结果枝与营养枝比例 3:1, 叶果比 40:1;定梢量 2 400 条 /亩( 667 m2) 2 700 条 /亩( 667 m2) ;在枝梢前部选留结果枝,在枝梢基 部选留更新枝。 6.4.3 摘心 DB33/T 2212 2019 6 结果 枝长至花序上 2 叶时留 1叶摘心,顶副梢按 5-4-3摘心法。在离主干附近留 4 根营养枝培养成为 第二年的结果母枝,按 5-4-3摘心法培养,其余侧副梢留 1 2叶绝后摘心。 6.4.4 副梢处理 结果枝花序以下节位留 2 叶绝后摘心,花序上一节位留 4 叶绝后摘心 ,其余节位抹除。 6.4.5 整花序 始花前 3 d至始花期整花序,
18、去歧肩及歧肩下 1 分枝 2 分枝,去除穗长 1/3 1/4的穗尖,留中部 10 个 12 个分枝。 6.4.6 疏果 谢花后 15 d 20 d开始疏果,疏除小粒果和过密的果,每穗留果粒 60 粒 80 粒。整穗、疏果应在晴 天或多云天上午 9 时后进行,晴天和多云天上午 9 时前不能触摸果粒。产量控制在 1 500 kg/亩( 667 m2) 1 750 kg/亩( 667 m2) 。 6.5 套袋 谢花后 30 d 35 d套袋,选择晴天的上午 9:00 11:00和下午 2:00 18:00进行,使用白色专用纸袋, 套袋前细致喷布一次保护性杀菌剂,采收前 10 d 15 d脱袋。 6.
19、6 防高温热害 在 7 月 8 月高温季节,小环棚要揭高边膜,连栋大棚要卷起侧膜,以利通风散热。 6.7 冬季修剪 每株基部留 4 条健壮主蔓,每条主蔓留 6 芽 8 芽短截,株间留 10 cm 20 cm空 隙,将 4 条主蔓均匀 绑缚在架面上。 7 病虫害及鸟害防治 7.1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综合措施为基础,合理利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药剂 防治。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白腐病、炭疽病、根癌病、透翅蛾、红蜘 蛛、粉蚧等。做好冬季清园,化学药剂应轮换使用,硬核期后不宜使用乳油剂型药剂,按农药用药间隔 期使用。使用化学药剂应符合 GB/T
20、 8321。 主要病虫害防治及冬季清园 见附录 A。 7.2 鸟害防治 果实开始转色时,安装防鸟网。 8 采收 果面转成鲜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 16.0% 以上 时可以采收上市,成熟一批采收一批。采收时 应轻拿轻放,剪除裂果粒、腐烂粒、病果粒、不成熟粒、畸形粒等果粒,根据大小色泽程度,分等级包 装。 DB33/T 2212 2019 7 9 技术 模式图 红地球葡萄避雨栽培技术模式图 参见附录 B。 DB33/T 2212 2019 8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防治及冬季清园 表 A.1给出了红地球葡萄 主要病虫害防治及冬季清园 。 表 A.1 主要病虫害防治及冬季
21、清园 名称 防治方法 霜霉病 1、 清除田间病枝、病叶、病果,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2、 新梢生长期、幼果期:用 1:0.5:200波尔多液或 25%嘧菌酯悬浮剂 1 500倍液 2 000倍液或 50%烯酰 吗啉 可湿性粉剂 3 000倍液 4 000倍液喷雾,间隔 7 d 10 d,用药 2 次。 穗轴褐枯病 1、 适当控氮,合理定梢,确保花序见光一致。 2、开花前 1 d 2 d和见花第 8 d 10 d,用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 1 500 倍液或 40%嘧霉胺可 湿性粉剂 800 倍液 1 500 倍液或 78%波尔 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700 倍液喷雾
22、,用药 2 次。 白粉病 1、 冬季修剪后清除田间病枝、病叶、病果,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2、冬季清园后,用 3 波美度 5 波美度石硫合剂全园喷雾 1 次 。展叶至葡萄转色前用 10%苯醚甲环唑水 分散粒剂 1 000 倍液 1 500 倍液或 25%乙嘧酚悬浮剂 800 倍液 1 000 倍液,间隔 10 d 15 d,用药 2 次。 灰霉病 1、 适当控氮,合理定梢。 2、开花前 1 d 2 d和见花第 8 d 10 d,用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 1 500 倍液或 40%嘧霉胺可 湿性粉剂 800 倍液 1 500 倍液或 50%异菌脲悬浮剂 750 倍液 1 00
23、0 倍液喷雾,用药 2 次。 白腐病 1、 清除树上和地面的病穗、病粒和病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2、 4 月下旬开始,用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 000 倍液 1 500 倍液或 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3 000 倍 液 5 000 倍液喷雾,隔 10 d 15 d,用药 2 次。 炭疽病 1、 清理病残枝蔓、病落果,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2、果实膨大期至成熟采收前 25 d以上:用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 000 倍液 1 500 倍液或 40%腈菌 唑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 2 000 倍液喷雾,间隔 10 d 15 d,用药 2 次 3 次。 根癌病 1、 轻
24、微病株:扒开根周围土壤,用小刀将病瘤刮除, 涂 3 波美度 5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 1:0.5:200波 尔多液保护伤口,病残组织集中至园外进行无害化处理。 2、重病株:拔除并集中至园外进行无害化处理,再用生石灰对周围土壤进行消毒或挖除带菌土壤,换上 无病新土。 透翅蛾 1、 冬季修剪:将具有膨大特征及具有棕褐色木屑的枝蔓剪除,集中至园外进行无害化处理,杀死幼虫。 夏季修剪:新梢顶端有枯萎现象,或见有虫粪屑及粘状物,可用刀刮或用铁丝刺死枝蔓内的幼虫。 2、葡萄花期是产卵孵化期,用 20%杀灭菊酯乳油 2 500 倍液或 25%灭幼脲悬浮剂 2 000 倍液喷雾,间隔 7 d 10 d,用药 2
25、 次。 红蜘蛛 1、 彻底清园,剥除老翘树皮,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2、生长期喷 0.2 波美度 0.3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 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 2 000 倍液或 22% 阿维 螺螨酯悬浮剂 2 500 倍液 3 000 倍液喷雾,间隔 7 d 10 d,用药防治 2 次。 DB33/T 2212 2019 9 表 A.1 主要病虫害防治及冬季清园 ( 续 ) 名称 防治方法 粉蚧 1、 彻底清园,剥除老枝树皮,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2、保护跳小蜂、黑寄生蜂等天敌。 3、在各代幼虫孵化期用 22.4%螺虫乙酯悬浮剂 3 000 倍液或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4 000 倍液 5 000 倍 液喷雾,间隔 7 d 10 d,用药防治 2 次 3 次。 冬季清园 将冬季清除园中落叶、残果、剥下的老翘树皮和剪下的枝梢,集中至园外进行无害化处理;主干用石灰 水涂白;用 3 波美度 5 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雾消毒。 DB33/T 2212 2019 10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红地球葡萄避雨栽培技术模式图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