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2 T 3610.1-2019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平台.pdf

    • 资源ID:1481016       资源大小:778.0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2 T 3610.1-2019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平台.pdf

    1、 ICS 03.220 R87 备案号: DB32 江 苏省 地方标准 DB32/T 3610.1 2019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 统 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平台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ctive safety intellig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for road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Part1:Platform 2019 - 07-11 发布 2019 - 08-01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T 3610.1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2、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系统架构 . 1 5 平台功能 . 2 6 平台性能与技术指标 . 4 DB32/T 3610.1 2019 II 前 言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技术 规范分为 3 个部分: 第 1 部分:平台 第 2 部分:终端及测试方法 第 3 部分:通讯协议 本部分为第 1 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 本部分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安全处、江苏省交通运输综 合行政执法监督局、 南

    3、京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驭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 限公司 、 国 家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江苏)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陆元良、谭瑞兵、杨桂新、陈明辉、莫 琨、刘柏 平、马梅、马建军、王军辉 、 刘民、任勇、陈海盟、刘健华、贺帅帅、胡桐、夏小均、吴诗宇、裴世超、童沐雨。 DB32/T 3610.1 2019 1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平台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架构,以及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 中平台的功能、性能以及技术指标。 本部分适用于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平台的开发 和 建设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56-2012 汽车行驶记录仪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35658-2017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 JT/T 794-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JT/T 796-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 JT/T 809-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 JT/T 808-2011 道路

    5、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 JT/T 1076-2016 道路 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终端技术要求 JT/T 1077-2016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平台技术要求 JT/T 1078-2016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通信协议 3 术语和定义 GB/T 35658-2017、 JT/T 796-2011、 JT/T 1078-2016 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终端 active safety intelligent prevention terminal 指安装在车辆上,满足工作环境要求,具备行车记录仪 、卫星定位、车

    6、载视 频监控、驾驶辅助、驾 驶员行为监测等功能,并支持与其他车载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实现主动安全预警,并 提供主动安全智能 防控平台所需信息 的 设备 。 4 系统架构 4.1 系统 结构说明 道路运输车辆 主动安全 智能 防控 系统包含 卫星定位子系统 、视频 子系统、主动安全子系统, 如图 1 所示,同时满足以下 要求 : DB32/T 3610.1 2019 2 a) 卫星定位子系统应符合 GB/T 19056-2012、 JT/T 794-2011、 JT/T 796-2011、 JT/T 808-2011 及 GB/T 35658-2017 标准的要求 ; b) 视频子系统应符合 J

    7、T/T 1076-2016、 JT/T 1077-2016 及 JT/T 1078-2016 标准的要求 。 图 1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 架构 图 4.2 主动安全子系统 主动安全子系统包含政府 平台 、企业平台、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终端( 以下简称“终端” ) 以及 平台 与终端 间 的通讯网络, 如图 2 所示。 图 2 主动安全子系统架构 图 5 平台功能 5.1 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 应 满足 JT/T 1077-2016 标准 中 6.2 的要求 。 5.2 报警 管理 5.2.1 报警类型 平台 应支持接收 终端 上传的 报警信息和报警附件,报警类型包含并不限于 前向碰撞

    8、预警 、车道偏离 报警 、车距过近 报警 、驾驶辅助功能失效 报警 、 疲劳驾驶 报警 、 长时间不目视前方 报警 、 接打手持电话 报警 、抽烟 报警 、 未检测到驾驶员 报警 、 驾驶员行为监测功能失效 报警 等。 5.2.2 报警信息处理 DB32/T 3610.1 2019 3 平台应具备对终端上传报警信息进行处理的功能,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a) 平台接收到一级报警时,应记录报警信息并存档; b) 平台接收到二级报警时,应记录报警信息并存档,同时应 支持 声音或图像的方式提醒监控人员 ; c) 平台应具备从终端获取报警附件的功能,支持自动获取附件和人工操作获取附件,同时能够根 据车辆、

    9、报警类型、报警等级、触发时间等信息设置报警附件获取策略; d) 平台应 具备自动 将 报警 与驾驶员 、车辆 进行关联 的 功能 ; e) 平台保存报警信息时,至少 应 包含报警类型、报 警等级、车牌号、驾驶员姓名、驾驶证号、 报 警开始时间、报警结束时间、报警时车速、经纬度、车辆状态信息等。 5.2.1 报警展示 平台应具备 向监控人员展示 终端报警 信息 的功能,功能要求如下: a) 平台应该能够实时展示接收到的报警,展示的内容应包含完整报警信息; b) 平台应具备 通过图标、弹窗、提示音、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接收报警提醒 的功能 ; c) 支持设置报警提醒策略,根据不同报警类型、报警等级能

    10、够进行差异化提醒; d) 支持设置报警提醒变化策略,在 单位时间或单位里程内接收到来自同一辆车的相同报警超过一 定数量,应能够 根据策略更换提醒方式 ,能够让监控人员区别报警风险 ; e) 平台能够根据报警类型和报警等级设置最大处理时间,超出时间未处理,能够进行提醒。 5.2.2 报警查询 平台应 具备查询 报警信息的 功能 , 并 按照要求生成查询报表,具体要求如下: a) 能够将 驾驶员 姓名 、车牌号、报警类型、报警等级、 报警 时间段作为查询条件 查询报警信息; b) 支持对报警附件进行查看、播放及下载等操作 ; c) 支持查询信息报表生成功能,生成包含查询时间段、查询发起方身份、详细

    11、报警信息等在内的 查询报表,并应支持报表的导出功能。 5.2.3 报警信息分析 平台应能 够 实现 对 所有报警信 息 进行 分析, 按照要求 生 成 不同类型 的 分析报告 , 具体要求如下: a) 应能够 展现 各种类型 报警 变化 趋势和 占比 ; b) 应能够 生成驾驶员报警统计表和车辆报警统计表; c) 应能够 动态生成驾驶员和车辆的危险 系数 排名。 5.3 驾驶员 管理 5.3.1 驾驶员 信息 管理 平台应当具备驾驶员 信息管理功能 ,满足以下要求: a) 驾驶员信息应包含驾驶员 姓名、身份证号码 、 驾照 信息、 从业资格证信息、 正面照 、驾驶员评 分 、累计驾驶时长 等

    12、相关信息; b) 具备对驾驶员信息进行录入 、 导出、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 5.3.2 驾驶员行为分析 平台 应 具备 根据驾驶员驾驶行为数据、 主动安全报警 数据对驾驶员驾驶行为 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的 功能, 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DB32/T 3610.1 2019 4 a) 平台应能够按照 相应 指标对驾驶员驾驶行为进行周期性评分, 评分 结果应能 保存 到驾驶员 信息 中 ; b) 平台用户 应能够 按照不同标准对 驾驶员 评分 进行排序 、 筛选操作 。 5.3.3 驾驶员 身份 识别功能 平台应具备驾驶员身份识别功能,功能满足以下要求: a) 平台应能够接收终端上传的驾驶员 IC 卡

    13、信息和驾驶员面部照片,能够通过信息对比和人脸识 别的方式对驾驶员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b) 平台人脸对比失败或对比条件不满足,应自动提醒监控人员进行人工处理; c)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平台应以不大于 60 分钟的时间间隔,自动向终端 发送指令获取当前 IC 卡信息和当前驾驶员面部照片,进行动态身份核查,核查不通过则应触发报警提醒监控人员; d) 驾驶员身份验证通过后,平台应将车辆行驶时间、行驶里程、报警数据等信息跟驾驶员进行关 联。 5.4 终端 管理 5.4.1 终端信息管理 平台应当具备终端信息管理功能,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a) 终端信息包含终端生产厂家、终端型号、终端 ID、 终端内 SI

    14、M 卡的 ICCID 号 、 MAC 地址、安装 车牌号、安装时间等; b) 支持对终端信息进行分类、筛选以及查询等功能 ; c) 支持对车辆安装信息的更新、修改及删除。 5.4.2 终端参数 管理 终端参数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平 台应能够通过下发指令获取终端参数; b) 平台应能够通过下发指令修改终端参数,同时支持多终端同时下发指 令; c) 平台应具备 设置 终端 参数修改策略 的功能,实现定时、分批次 设置 参数 ,同时能够跟踪 参数设 置 结果 。 5.4.3 终端版本管理及升级 终端版本管理及升级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平台应能够通过下发指令获取终端版本信息; b) 平台应具

    15、备终端版本文件管理功能; c) 平台应能够通过下发指令控制终端进行升级,同时支持多终端同时下发指令; d) 平台应具备 设置 终端升级策略的功能,实现定时、分批次升级,同时能够跟踪终端升级结果。 6 平台性能与技术指标 6.1 平台总体性能 平台总体性能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a) 支持平台 7 24h 不间断运行; b) 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故障恢复时间不超过 120 分钟; DB32/T 3610.1 2019 5 c) 单个界面完全打开时间不超过 3 秒; d) 单条 历史报警信息查询响应时间不超过 1 秒 。 6.2 应急与报警信息响应时间 报警 及报警信息处理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16、 a) 应急与报警信息响应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 ; b) 优先保证报警信息及报警处理信息显示。 6.3 车辆接入性能 平台车辆接入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具有主动安全报警数据高并发处理能力:平均 1000 条 /秒 、峰值 3000 条 /秒 ; b) 平台能支持至少 10,000 台终端接入。 6.4 并 发用户数量 平台最大并发用户数量不少于 500。 6.5 响应时间 单用户关键操作平均响应时间不大于 1 秒,最大并发用户数达到其系统设计要求时,各事务平均响 应时间不应超过单用户平均响应时间的五倍。 6.6 资源利用性 最大并发用户时,服务器 CPU 和内存资源利用率不超过 80%

    17、。 6.7 网络传输 平台支持互联网或专线网络等方式连接政府平台。 6.8 报警数据存储 主动安全报警相关数据存储及备份要求如下: a) 报警信息数据 在线 存储时间不得少于 183 天; b) 报警多媒体附件数据 在线 存储时间不得小于 60 天; c) 建立报警信息数据备份机制,每周对数据进行增量备份, 每月对报警信息数据进行全量备份, 备份报警数据时间不得小于 1 年,系统数据恢复时间不超过 12h。 6.9 安全要求 平台部署环境安全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满足 GB/T 22239 标准中 第 3 级及以上 等级的网络安全保护 要求; b) 数据库中关键数据加密存储,用户密码加密存储; c) 采用日志对操作和接受及发送的数据 进行 记录,至少 存储 183 天日志数据 ; d) 采用备份平台,主平台出现问题能自动切换到备份平台; e) 平台 之 间数据交换采用加密传输方式,具体要求应符合 JT/T 809-2011 的要求 。 6.10 平台运行环境 运行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DB32/T 3610.1 2019 6 a) 通信网关、应用 和数据库 独立部署; b) 数据库应 能支持大数据量存储 与 检索; c) 局域网网络数据交换速度应不低于 1Gbps。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2 T 3610.1-2019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平台.pdf)为本站会员(tireattitude36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