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31 DB21 辽宁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188 2019 大红袍李优质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about high quality cultivation of Dahongpao plum 2019 - 11 - 30 发布 2019 - 12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 3188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 文件 . 1 3 建园 . 1 3.1 园地选择 . 1 3.2 授粉树配置 . 1 3.2.1 适宜授粉品种 . 1 3.2.
2、2 配置方式 . 1 3.3 整地 . 1 3.4 栽植密度 . 1 3.5 苗木选择 . 2 3.6 苗木栽植前处理 . 2 3.7 栽植时期 . 2 3.8 栽植 方法 . 2 4 土肥水管理 . 2 4.1 土壤管理 制度 . 2 4.2 施肥时期、方法 . 2 4.2.1 基肥 . 2 4.2.2 追肥 . 2 4.2.3 叶面喷肥 . 2 4.3 水分管理 . 2 4.3.1 灌水时期 . 3 4.3.2 灌水量 . 3 5 整形修剪 . 3 5.1 整形 . 3 5.2 修剪 . 3 5.2.1 幼果期 ( 1 5 年生) . 3 5.2.2 盛果期 ( 6 15 年生) . 3
3、5.2.3 衰老期( 15 年以后) . 3 6 花果管理 . 3 6.1 授粉 . 3 6.1.1 人工授粉 . 3 6.1.2 壁 蜂授粉 . 3 6.2 疏花疏果 . 4 6.2.1 疏花 . 4 DB21/T 3188 2019 II 6.2.2 疏果 . 4 6.3 套袋 . 4 7 病虫害防治 . 4 7.1 主要病虫害 . 4 7.1.1 主要病害 . 4 7.1.2 主要虫害 . 4 7.2 防治原则 . 4 7.3 防治方法 . 4 7.3.1 农业防治 . 4 7.3.2 物理防治 . 4 7.3.3 生物防治 . 4 7.3.4 化学防治 . 4 8 采收 . 5 8.1
4、 摘袋采收 . 5 8.2 不摘袋采收 . 5 9 生产记录(档案管理) . 5 附录 . 6 DB21/T 3188 2019 I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营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石桥市农业农村事务中心 、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伟、李鹏飞、何忠民、陈绍莉、郑敏芝、王一、姚兰、 赵润洲、 周国胜 、叶 松、焦剑锋 。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辽
5、宁省农业农村厅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 2号,电话: 024-23447862。 大石桥市农业农村事务中心地址:辽宁省大石桥市哈大南路鹏源大厦,电话: 15141720306。 DB21/T 3188 2019 1 大红袍李优质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红袍李( Prunus salicina Lindl. cv. Dahongpao)优质栽培在建园、土肥水管理、整 形修剪、花果管理 、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沈阳以南地区大红袍李优质栽培全过程,沈阳及其以北地区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6、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 ) GB/T 8321(所有部分 )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13/T 526 优质李生产技 术规程 DB21/T 3080 果园生草覆盖技术规程 NY/T 839 鲜李 3 建园 3.1 园地选择 应选择坡度小于 15 、背风向阳、日照时间较长的坡地为宜,要求土层深厚、疏松、排水性好、 pH 值在 5.57.0。灌溉水质、土壤环境质量和空气环境质量应分别符合 G
7、B 5084、 GB 15618和 GB 3095的要 求。 避免在狭窄谷地、盆地、涝洼地建园,忌核果类果树重茬地建园;园地应避开公路主干道、远离工 矿区。 3.2 授粉树配置 3.2.1 适宜授粉品种 主要有秋红、金帅、安哥诺、早熟李等,但以秋红为最佳。 3.2.2 配置方式 可采用 1:8 10差量式配置,授粉树不少于 1/10。 3.3 整地 秋季或春季挖长 80cm、宽 80cm、深 60cm的栽植坑或采用机械化挖沟,沟深不低于 60cm,底层施入腐 熟农家肥,施肥量 20kg30kg/株,可搭配施用无机肥,将表土回填 ,最后将土填平,浇水沉实。 DB21/T 3188 2019 2
8、3.4 栽植密度 根据立地条件、气候条件、土壤肥水条件、整形方式与管理水平确定栽植密度。推荐栽植密度为 3m4m, 55株 /667m2。 3.5 苗木选择 选用品种纯正、根系完整健壮、芽体饱满、无检疫对象和病虫害的优质 1 2年生大红袍李树苗 ,苗 木质量应符合 DB13/T 526的苗木分级要求 。 3.6 苗木栽植前处理 先将苗木进行根系修剪,然后将苗木根部放入水中浸泡 12h 24h;苗木栽植前根系可蘸泥浆,也可 蘸生根粉以促进发根、提高成活率。 3.7 栽植时期 春季于土壤解冻后到苗木萌芽前即清明节前后( 3月下旬 4月上旬)栽植。 3.8 栽植方法 苗木栽植时,嫁接口要高于地面 5
9、cm 10cm,枯桩剪口在背风面(嫁接口迎风);踩实,修树盘, 灌足水( 25kg/株);水渗下后覆盖干土;最后用长 120cm、宽 120cm的地膜覆盖树盘。在苗高 80cm处定 干。 4 土肥水管理 4.1 土壤管理制度 采 用果园自然生草法;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生草制和秸秆覆盖,生草和覆盖技术可参照 DB21/T 3080执行。 4.2 施肥时期和方法 4.2.1 基肥 对幼树期树,因建园时施有底肥可不施基肥。对结果期树,在果实采收后 8d 9d,以农家肥为主进 行地面撒施并机械旋耕;也可条沟施肥,深度 30cm左右。施肥量约( 1.5 2) kg/kg果,以腐熟的鸡粪 或猪粪和羊粪的混
10、合肥料为好。 4.2.2 追肥 对结果期树,第一次追肥(追施速效肥)在早春花芽萌动期,以复合肥( N、 P、 K等多元素等量肥 料)为主,施肥量约 50kg 60kg/667m2。第二次追肥在幼果膨大初期,以高 K肥为主,施肥量约 40kg 50kg/667m2。肥料尽量施在 20cm土层中。干旱时也可结合灌水施肥。 4.2.3 根外喷施物 对结果期树,花后和幼果期对叶面和幼果喷施 GA3,喷施剂量以说明书为准,可增加坐果率,促进 细胞分裂。自叶片生长成熟后,结合果树打药(杀虫剂、杀菌剂)喷施多元素叶面肥。 DB21/T 3188 2019 3 4.3 水分管理 4.3.1 灌水时期 李树在一
11、年中各个物候期都需要一定水分,萌芽前、幼果膨大期、新梢生长期应进行浇水,入冬前 需浇一次封冻水。 4.3.2 灌水量 根据土壤湿度确定,土壤状态以手握成 团、落地能散为宜。雨量偏大时,注意排水。 5 整形修剪 5.1 整形 采用小冠分层和开心形的组合树形。 5.2 修剪 5.2.1 幼树和初果期( 1 5 年生) 定植当年( 80cm处定干)自然生长。第二年春,选顶端生长势强的直立枝为中心领导干并在 60cm 处剪截;剪去竞争枝,留基角为 75 、粗度小于中心干 4倍的枝作主枝,不短截。 第三年春,继续选留中心领导干并在 60cm处剪截;剪去竞争枝,留基角为 75 、小于中心领导干 4 倍的枝
12、;剪去第二年选留主枝上的竞争枝,留小于主枝 6倍的两侧枝为枝组,夹角为 80 。 第四年春,继续选留中心领导干, 在 60cm处剪截,剪掉竞争枝,留基角 75 、小于中心干 4倍的枝; 剪去第二年和第三年选留主枝上的竞争枝。 第五年春,去掉顶部(第四年选留)的中心领导干部分,使树冠开心,培养主枝两侧枝组,选留主 枝 5 6个,第 1主枝距第 6主枝约 1m左右,完成整形(双层枝)。 5.2.2 盛果期( 6 15 年生) 控制树冠和主枝枝头,剪掉主枝上的背上枝、背下枝,留主枝上的两侧枝组,增加枝叶量,避免过 于旺长,防止老化。 着重培养健壮枝组,选留壮芽开花结果。主枝上同侧枝组间距为 20 3
13、0cm,最终形成单轴延伸主 干开心形。 5.2.3 衰老期 ( 15 年以后) 随着树龄的增长,树体老化,枝组枯衰,选留壮枝壮芽,更新复壮,培育新的健壮枝头。 若偏冠现象严重,应合理修剪,控制衰老,延长结果寿命。 6 花果管理 6.1 授粉 6.1.1 人工授粉 在盛花期进行点粉或喷粉。 DB21/T 3188 2019 4 6.1.2 壁蜂授粉 应在初花前 3d进行。 6.2 疏花疏果 6.2.1 疏花 结合修剪,合理留花。 6.2.2 疏果 5月 20日左右,果实像花生米大小时进行,果与果之间距离 15cm左右,选留着生在结果枝两侧的果 为好。套袋前进行两次疏果,去掉病果,叶磨果等。 6.
14、3 套袋 套袋一般在幼果膨大初期、果梗半木质化后进行,过早 会导致落果。选择李专用单层黑色果袋,直 径 6.5mm左右。背上果应尽量不套袋,以免造成日灼。 7 病虫害防治 7.1 主要病虫害 7.1.1 主要病害 病害以李细菌性穿孔病或流胶病为主,灰斑病、褐斑病发生较轻。 7.2.2 主要虫害 虫害包括梨小食心虫、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天牛等。 7.2 防治原则 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进行化学防 治,有效控制病虫害。 7.3 防治方法 7.3.1 农业防治 果实采收后,清理果园,将废弃的果袋集中收集处理;将落地病叶、病果收集起来深埋或烧毁;
15、合 理修剪,以 利通风透光;保证树体合理负载,做好疏花疏果;多施有机肥,施化肥时要注意氮、磷、钾 的合理搭配,特别注意微量元素的施用。 7.3.2 物理防治 使用杀虫灯或人工捕杀等方式进行防治。 7.3.3 生物防治 采用性诱剂诱杀成虫或释放赤眼蜂等方式防治。 7.3.4 化学防治 DB21/T 3188 2019 5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按要求使用限用农药。同时注意交替用药,合理混用。农药使用方法 按照 GB/T 8321执行。 8 采收 8.1 摘袋采收 8月上旬果实 8分 9分熟时即可摘袋;一般阳坡略早,北坡可稍晚;早晚相差不超过 5d。摘袋后 3d 即可采收;早采影响质量,晚采
16、会出现裂果现象。果实外观品质应符合 NY/T 839的要求。 8.2 不摘袋采收 大红袍李可在果袋里自然着色。若用于市场鲜果销售,可在充分成熟时不摘袋直接采收;若直接连 袋销售,可推迟 3d 4d采收。 9 生产记录(档案管理) 记录并保存生产操作(含肥料和农药的购买、储存、使用等)信息,果园管理档案,档案至少保留 3年。 DB21/T 3188 2019 6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优质大红袍李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指标(参考件) 品 质 要 求 指 标 项目 NY/T 839 果皮颜色 单果重 ( g) 可 溶性糖 ( %) 总酸 ( g/kg) 单宁 ( mg/kg) 优质果 橙黄色 120 10.3 8.8 1780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