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养学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与婴儿生长发育特点不符合的是 A.从出生至 1 周岁内为婴儿期 B.婴儿出生体重平均为 3000g C.婴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 50cm D.1 周岁时体重可达出生时的 1.5 倍 E.1 周岁时身长可达出生时的 1.5 倍(分数:2.00)A.B.C.D.E.2.婴幼儿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的时间是 A.6 个月 B.2 岁 C.1 岁 D.出生 E.3 个月(分数:2.00)A.B.C.D.E.3.有关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不包括 A.34 个月时,唾液
2、中淀粉酶才能逐渐增加 B.肠黏膜通透性强 C.胃贲门括约肌弱,而幽门部肌肉较紧张 D.恒牙萌出 E.发生肠套叠、肠扭转的机会比成人高(分数:2.00)A.B.C.D.E.4.关于婴幼儿生长所需能量,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生长的能量消耗为婴幼儿所特有 B.与生长速度成正比 C.生长所需能量占总能量的 60% D.能量供给不足,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E.排泄损失能量一般不超过总能量的 20%(分数:2.00)A.B.C.D.E.5.对婴儿智力发育有促进作用的脂肪酸为 A.n-6 系列的花生四烯酸、DHA 和 EPA、n-3 系列的 -亚麻酸 B.n-6 系列的花生四烯酸和 DHA、n-3 系列
3、的 -亚麻酸和 DHA C.n-6 系列的 -亚麻酸和 EPA、n-3 系列的花生四烯酸和 DHA D.n-6 系列的 -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n-3 系列的 EPA 和 DHA E.n-6 系列的 EPA 和 DHA、n-3 系列的 -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分数:2.00)A.B.C.D.E.6.关于佝偻病,说法错误的是 A.婴儿出生后到 2 岁为好发年龄 B.在 3 个月时,易发生颅骨软化 C.在 6 个月时,可发生肋骨串珠和肋骨外翻 D.在 8 个月时,可发生“O”形腿或“X”形腿 E.应以预防为主,出生后 23 周,每日定时给予食用鱼肝油及钙片(分数:2.00)A.B.C.D.E.7.36
4、 岁小儿的膳食安排错误的是 A.食物多样,粗细粮交替 B.不宜多食刺激性食物 C.食物应软硬适中 D.荤素菜搭配 E.早、中、晚与家人一起有规律地进餐 3 次(分数:2.00)A.B.C.D.E.8.关于学龄儿童的膳食指南错误的说法是 A.保证吃好早餐 B.少吃零食 C.重视户外活动 D.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所有 8 条原则都适用于学龄儿童 E.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分数:2.00)A.B.C.D.E.9.在下列制定学生营养食谱的原则中错误的是 A.确保优质蛋白质的供应 B.午餐可用糕点、甜点取代主副食 C.考虑当地的饮食状况和学生的经济负担能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食物资源 D.尽量多
5、地提供富含钙的食物和饮料,每份午餐提供的钙不应低于 400mg E.保证一定量蔬菜和水果的供应(分数:2.00)A.B.C.D.E.10.下列不是学生营养午餐营养供给量标准制定根据的是 A.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B.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 C.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D.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E.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分数:2.00)A.B.C.D.E.11.为保证学龄前儿童碘的摄入量达到 RNI,除必须食用碘强化盐外,每周最好还应安排海产品的次数是 A.5 次 B.4 次 C.3 次 D.2 次 E.1 次(分数:2.00)A.B.C.D.E.12.下列食谱编制原则及方法错
6、误的是 A.肝脏是维生素 A 含量最多的食物,每周摄入 25g 肝脏是有益的 B.标准所规定豆制品的数量是以豆腐干为基准 C.米不应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洗米的次数不应太多 D.煮米粥和发酵面食不应加碱,以减少维生素的破坏 E.蔬菜要先洗后切,不应长时间浸泡(分数:2.00)A.B.C.D.E.13.儿童少年肥胖的判定方法有多种,我国常用的是 A.目测法 B.年龄别体重 C.身高标准体重法 D.身高/体重幂指数 E.体重/身高比(分数:2.00)A.B.C.D.E.14.以体重判断肥胖的标准是 A.超过标准体重的 20%为超重,30%为轻度肥胖,40%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 B.超过标准体重
7、的 10%为超重,20%为轻度肥胖,30%为中度肥胖,40%为重度肥胖 C.超过标准体重的 15%为超重,23%为轻度肥胖,29%为中度肥胖,40%为重度肥胖 D.超过标准体重的 10%为超重,24%为轻度肥胖,30%为中度肥胖,40%为重度肥胖 E.超过标准体重的 18%为超重,23%为轻度肥胖,30%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分数:2.00)A.B.C.D.E.15.儿童少年肥胖的身高/体重幂指数判定方法中最常用的是体质指数(BMI),又称 Kaup 指数,等于 A.体重(kg)/身高(m) 2 B.体重(kg)/身高(m) C.体重(g)/身高(m) 2 D.体重(g)/身高(m)
8、E.体重(kg)/身高(cm)(分数:2.00)A.B.C.D.E.16.学龄儿童一日三餐中,早餐和午餐的营养素供给量应分别达到 A.全天推荐量的 35%、40% B.全天推荐量的 30%、40% C.全天推荐量的 25%、35% D.全天推荐量的 30%、45% E.全天推荐量的 25%、45%(分数:2.00)A.B.C.D.E.17.要解决学龄儿童营养问题要注意膳食平衡,鼓励多吃谷类的目的是 A.供给充足的能量 B.满足对蛋白质的需要 C.满足对钙、铁的需要 D.通过膳食中丰富的维生素 C 来增加铁的吸收 E.补充 B 族维生素(分数:2.00)A.B.C.D.E.18.复习、考试期间,
9、大脑对氧和某些营养素的需求比平时增多,需要补充,下列补充的营养素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 B.磷脂 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E.钙(分数:2.00)A.B.C.D.E.19.运动时为了预防在运动中脱水,需要 A.在运动中大量多次地补充水分 B.在运动开始前喝水 300500ml C.在运动开始前一次性补足水分 D.在运动后一次性补足水分 E.在运动前、中、后补充大量的白开水(分数:2.00)A.B.C.D.E.20.运动时就餐时间安排比较合理的是 A.进餐后 30 分钟开始运动 B.进餐后 2 个多小时开始运动 C.进餐后 4 小时开始运动 D.运动结束后 10 分钟进食 E.运动结束后 2
10、0 分钟进食(分数:2.00)A.B.C.D.E.21.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的饮食原则不包括 A.因比赛中要消耗大量营养,应大剂量补充蛋白质,以便恢复体能 B.比赛期间能量需求大,饮食应该加大碳水化合物比例 C.比赛前,应避免大量脂肪摄入 D.赛前一餐的食物体积要小,重量要轻 E.比赛期间不应以运动员自身喜好为主搭配膳食(分数:2.00)A.B.C.D.E.22.运动员在常温下训练时无机盐的供给量应该 A略高于正常人 B明显高于正常人 C略低于正常人 D明显低于正常人 E与正常人一致(分数:2.00)A.B.C.D.E.23.蛋白质对运动员的作用,哪项是错误的 A.加速消除疲劳 B.增强肌肉力量
11、C.促进血红蛋白合成 D.是能量的主要来源 E.补充运动员的损耗(分数:2.00)A.B.C.D.E.24.马拉松长跑运动员的饮食不应 A.提供充足的能量 B.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 80%90% C.及时补液,预防脱水 D.注意钙、铁的补充 E.膳食脂肪占总能量的 30%35%(分数:2.00)A.B.C.D.E.25.对于举重、投掷运动员比赛期间,含氮物质代谢强,所以食物应提高供给量的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E.矿物质(分数:2.00)A.B.C.D.E.26.老年人体质指数(BMI)的正常值为 A.2324 B.18.523.9 C.22.124.5 D.23
12、.524.5 E.22.425(分数:2.00)A.B.C.D.E.27.老年人饮食安排不合理的是 A.多食用家鸡,少食用肉鸡 B.粮食可多吃 C.多食用海鱼 D.每日或隔日食用一个鸡蛋 E.多食用禽肉,少食用畜肉(分数:2.00)A.B.C.D.E.28.某老年人全口应摄入总能量 1800kcal,则其每日可食用脂肪 A.60g B.80g C.70g D.50g E.30g(分数:2.00)A.B.C.D.E.29.以下不符合老年人营养需要特点的是 A.能量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 B.碘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 C.铁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 D.钙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 E.维生素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
13、(分数:2.00)A.B.C.D.E.30.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不包括 A.基础代谢下降 B.体脂增加,骨密度下降 C.消化功能减退 D.眼球晶体失去弹性,易患白内障 E.分解代谢降低(分数:2.00)A.B.C.D.E.31.关于老年人的蛋白质代谢,说法正确的是 A.易发生负氮平衡 B.易发生正氮平衡 C.处于零氮平衡 D.膳食蛋白质难以改变氮平衡 E.罹患消耗性疾病时容易出现正氮平衡(分数:2.00)A.B.C.D.E.32.老年人代谢组织的总量逐年下降,基础代谢下降大约为 A.10%15% B.15%20% C.20%25% D.25%30% E.30%35%(分数:2.00)A.B.C.D
14、.E.33.下列有关航天员的营养需要说法错误的是 A.应该供给航天员高蛋白质膳食 B.膳食脂肪推荐供能以占总能量的 30%为宜 C.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 50%左右,并应该由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提供 D.为了增强骨矿物质的保留应对食物进行维生素 D 强化 E.禁止补铁(分数:2.00)A.B.C.D.E.34.下列哪项不是航海环境的特点是 A.噪声 B.密闭环境 C.低温 D.振动 E.摇摆(分数:2.00)A.B.C.D.E.35.关于航海因素对营养代谢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舰船航行早期可出现能量负平衡 B.在航海条件下蛋白质需要量增加 C.长期航行,会导致维生素 C、维生素 B2和
15、维生素 D 不足 D.长期在水下核潜艇中作业,会导致尿钙升高 E.航海环境的特殊性,会引起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分数:2.00)A.B.C.D.E.36.下列关于潜水作业特点不正确的是 A.高气压环境 B.能量丢失增加 C.精神高度紧张 D.食欲降低 E.电离辐射(分数:2.00)A.B.C.D.E.37.根据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建议 50 岁以后钙的适宜摄入量(AI)均为 A.800mg/d B.1200mg/d C.1000mg/d D.1500mg/d E.2000mg/d(分数:2.00)A.B.C.D.E.38.下列不能提高钙吸收的营养素是 A.乳糖 B.蛋
16、白质 C.膳食纤维 D.维生素 D E.氨基酸(分数:2.00)A.B.C.D.E.39.膳食锌最好的食物来源是 A.禽畜肉 B.动物内脏 C.蔬菜、水果 D.贝壳类海产品 E.谷类(分数:2.00)A.B.C.D.E.40.食品营养价值是指 A.营养素的含量与机体需要的比例 B.食品中营养素种类与含量能满足的程度 C.不同人群需求不同 D.不同食品营养价值不同 E.食品所含营养素与能量能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分数:2.00)A.B.C.D.E.41.下列不是测定食物中营养素种类和含量的方法的是 A.化学分析法 B.物理分析法 C.仪器分析法 D.微生物分析法 E.酶分析法(分数:2.00)A.
17、B.C.D.E.42.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不包括 A.营养素的种类 B.营养素的含量 C.营养素的质量 D.营养素的损失 E.食品的合理加工烹调(分数:2.00)A.B.C.D.E.43.评定食品的营养价值的意义不在于 A.了解食物的成分 B.提出现有食品的营养缺陷 C.了解加工烹调过程中的营养素的损失和变化 D.为人们配制营养平衡膳食提供科学依据 E.了解食物中营养素的代谢(分数:2.00)A.B.C.D.E.44.B 族维生素损失最大的做饭方法是 A.蒸饭 B.电饭锅煮饭 C.青菜煮饭 D.捞饭 E.蛋炒饭(分数:2.00)A.B.C.D.E.45.胚乳中含量最多的是 A.蛋白质 B.脂肪
18、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E.无机盐(分数:2.00)A.B.C.D.E.46.谷类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 A.赖氨酸 B.含硫氨基酸 C.苏氨酸 D.色氨酸 E.蛋氨酸(分数:2.00)A.B.C.D.E.47.有些人煮稀饭为了增加其黏稠性而加碱,这种烹调方法损失最多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E.无机盐(分数:2.00)A.B.C.D.E.48.下列措施中会增加面食中营养素损失的是 A.做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碱 B.吃面条时连汤一起喝 C.烙饼时,缩短所用时间 D.做油炸食品时,油温不宜过高 E.烤制面包时,时间不宜过长(分数:2.00)A.B.C.D.
19、E.49.以下各因素发生变化可降低食物的生糖指数的是 A.延长谷类食物的烹制时间 B.用果糖替代葡萄糖 C.增加淀粉类食物的糊化程度 D.食物压出水分,晒干、膨化 E.将大颗粒淀粉变成小颗粒淀粉后食用(分数:2.00)A.B.C.D.E.50.大米淘洗过程中,反复淘洗,或将大米浸泡加热,损失最多的营养素是 A.硫胺素 B.碳水化合物 C.蛋白质 D.核黄素 E.烟酸(分数:2.00)A.B.C.D.E.营养学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与婴儿生长发育特点不符合的是 A.从出生至 1 周
20、岁内为婴儿期 B.婴儿出生体重平均为 3000g C.婴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 50cm D.1 周岁时体重可达出生时的 1.5 倍 E.1 周岁时身长可达出生时的 1.5 倍(分数:2.00)A.B.C.D. E.解析:2.婴幼儿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的时间是 A.6 个月 B.2 岁 C.1 岁 D.出生 E.3 个月(分数:2.00)A.B.C. D.E.解析:3.有关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不包括 A.34 个月时,唾液中淀粉酶才能逐渐增加 B.肠黏膜通透性强 C.胃贲门括约肌弱,而幽门部肌肉较紧张 D.恒牙萌出 E.发生肠套叠、肠扭转的机会比成人高(分数:2.00)A.B.C.D. E.解析:4
21、.关于婴幼儿生长所需能量,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生长的能量消耗为婴幼儿所特有 B.与生长速度成正比 C.生长所需能量占总能量的 60% D.能量供给不足,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E.排泄损失能量一般不超过总能量的 20%(分数:2.00)A.B.C.D.E. 解析:5.对婴儿智力发育有促进作用的脂肪酸为 A.n-6 系列的花生四烯酸、DHA 和 EPA、n-3 系列的 -亚麻酸 B.n-6 系列的花生四烯酸和 DHA、n-3 系列的 -亚麻酸和 DHA C.n-6 系列的 -亚麻酸和 EPA、n-3 系列的花生四烯酸和 DHA D.n-6 系列的 -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n-3 系列的 EPA
22、 和 DHA E.n-6 系列的 EPA 和 DHA、n-3 系列的 -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分数:2.00)A.B.C.D. E.解析:6.关于佝偻病,说法错误的是 A.婴儿出生后到 2 岁为好发年龄 B.在 3 个月时,易发生颅骨软化 C.在 6 个月时,可发生肋骨串珠和肋骨外翻 D.在 8 个月时,可发生“O”形腿或“X”形腿 E.应以预防为主,出生后 23 周,每日定时给予食用鱼肝油及钙片(分数:2.00)A.B.C.D. E.解析:7.36 岁小儿的膳食安排错误的是 A.食物多样,粗细粮交替 B.不宜多食刺激性食物 C.食物应软硬适中 D.荤素菜搭配 E.早、中、晚与家人一起有规律地进
23、餐 3 次(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36 岁小儿的餐次除早、中、晚三餐外,下午应增加点心一次。8.关于学龄儿童的膳食指南错误的说法是 A.保证吃好早餐 B.少吃零食 C.重视户外活动 D.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所有 8 条原则都适用于学龄儿童 E.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除了“第 7 条饮酒应限量”外,其余原则也适用于儿童、青少年。9.在下列制定学生营养食谱的原则中错误的是 A.确保优质蛋白质的供应 B.午餐可用糕点、甜点取代主副食 C.考虑当地的饮食状况和学生的经济负担能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食
24、物资源 D.尽量多地提供富含钙的食物和饮料,每份午餐提供的钙不应低于 400mg E.保证一定量蔬菜和水果的供应(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制定学生营养食谱的原则中规定午餐不得以糕点、甜食取代主副食。10.下列不是学生营养午餐营养供给量标准制定根据的是 A.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B.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 C.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D.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E.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分数:2.00)A.B.C.D. E.解析:11.为保证学龄前儿童碘的摄入量达到 RNI,除必须食用碘强化盐外,每周最好还应安排海产品的次数是 A.5 次 B.4 次 C
25、.3 次 D.2 次 E.1 次(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提出学龄前儿童碘的 RNI 为 50g/d,UL 为800gg/d。含碘较高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虾、贝类。为保证这一摄入水平,除必须使用碘强化食盐烹调食物外,还建议每周膳食至少安排 1 次海产食品。12.下列食谱编制原则及方法错误的是 A.肝脏是维生素 A 含量最多的食物,每周摄入 25g 肝脏是有益的 B.标准所规定豆制品的数量是以豆腐干为基准 C.米不应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洗米的次数不应太多 D.煮米粥和发酵面食不应加碱,以减少维生素的破坏 E.蔬菜要先洗后切,
26、不应长时间浸泡(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煮米粥不应加碱,发酵面食加碱不应过量,以减少维生素的破坏。13.儿童少年肥胖的判定方法有多种,我国常用的是 A.目测法 B.年龄别体重 C.身高标准体重法 D.身高/体重幂指数 E.体重/身高比(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我国常用的是身高标准体重法,1985 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以按身高标准体重的第 80 百分位数为身高标准体重,制定了我国儿童少年营养不良和肥胖的评价参考标准。14.以体重判断肥胖的标准是 A.超过标准体重的 20%为超重,30%为轻度肥胖,40%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 B.
27、超过标准体重的 10%为超重,20%为轻度肥胖,30%为中度肥胖,40%为重度肥胖 C.超过标准体重的 15%为超重,23%为轻度肥胖,29%为中度肥胖,40%为重度肥胖 D.超过标准体重的 10%为超重,24%为轻度肥胖,30%为中度肥胖,40%为重度肥胖 E.超过标准体重的 18%为超重,23%为轻度肥胖,30%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分数:2.00)A.B. C.D.E.解析:15.儿童少年肥胖的身高/体重幂指数判定方法中最常用的是体质指数(BMI),又称 Kaup 指数,等于 A.体重(kg)/身高(m) 2 B.体重(kg)/身高(m) C.体重(g)/身高(m) 2 D.体重
28、(g)/身高(m) E.体重(kg)/身高(cm)(分数:2.00)A. B.C.D.E.解析:16.学龄儿童一日三餐中,早餐和午餐的营养素供给量应分别达到 A.全天推荐量的 35%、40% B.全天推荐量的 30%、40% C.全天推荐量的 25%、35% D.全天推荐量的 30%、45% E.全天推荐量的 25%、45%(分数:2.00)A.B. C.D.E.解析:17.要解决学龄儿童营养问题要注意膳食平衡,鼓励多吃谷类的目的是 A.供给充足的能量 B.满足对蛋白质的需要 C.满足对钙、铁的需要 D.通过膳食中丰富的维生素 C 来增加铁的吸收 E.补充 B 族维生素(分数:2.00)A.
29、B.C.D.E.解析:解析 要解决学龄儿童营养问题要注意膳食平衡,鼓励多吃谷类,以供给充足的能量。保证鱼、禽、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供给,以满足其对蛋白质、钙、铁的需要,并通过膳食中丰富的维生素 C来增加铁的吸收。18.复习、考试期间,大脑对氧和某些营养素的需求比平时增多,需要补充,下列补充的营养素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 B.磷脂 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E.钙(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复习、考试期间,大脑活动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对氧和某些营养素的需求比平时增多,如蛋白质、磷脂、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A、维生素 C、B 族维生素和铁的消耗增加。因此,要注意多补充这些
30、营养素。19.运动时为了预防在运动中脱水,需要 A.在运动中大量多次地补充水分 B.在运动开始前喝水 300500ml C.在运动开始前一次性补足水分 D.在运动后一次性补足水分 E.在运动前、中、后补充大量的白开水(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运动时水的供应要以补足失水量维持水平衡为原则。为了预防在运动中脱水,可在运动前喝水 300500ml,来保证体内有充足的水分。运动中和运动后水分的补充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增加排尿和出汗,使体内的盐分丢失,还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为保持水分和盐分的补充,不要单纯饮用白开水,大量饮用白开水会使血液稀释,适合饮用运动型
31、饮料,同时补充水分和盐分。20.运动时就餐时间安排比较合理的是 A.进餐后 30 分钟开始运动 B.进餐后 2 个多小时开始运动 C.进餐后 4 小时开始运动 D.运动结束后 10 分钟进食 E.运动结束后 20 分钟进食(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食物一般在进餐后 34 小时从胃内排空。因此,在进餐后 2 个多小时开始运动比较适宜。运动开始过早,胃中还存有许多食物,在运动中容易引起腹痛、恶心或呕吐等情况;运动开始过晚,运动中会出现血糖降低,影响运动的持久性。由于运动时体内血液重新分配,胃肠道的血液相对减少,因此,在运动结束后不要立即进食。应在 1 小时后进食,至少在运
32、动结束后 30 分钟进食。21.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的饮食原则不包括 A.因比赛中要消耗大量营养,应大剂量补充蛋白质,以便恢复体能 B.比赛期间能量需求大,饮食应该加大碳水化合物比例 C.比赛前,应避免大量脂肪摄入 D.赛前一餐的食物体积要小,重量要轻 E.比赛期间不应以运动员自身喜好为主搭配膳食(分数:2.00)A. B.C.D.E.解析:22.运动员在常温下训练时无机盐的供给量应该 A略高于正常人 B明显高于正常人 C略低于正常人 D明显低于正常人 E与正常人一致(分数:2.00)A. B.C.D.E.解析:23.蛋白质对运动员的作用,哪项是错误的 A.加速消除疲劳 B.增强肌肉力量 C.促进
33、血红蛋白合成 D.是能量的主要来源 E.补充运动员的损耗(分数:2.00)A.B.C.D. E.解析:24.马拉松长跑运动员的饮食不应 A.提供充足的能量 B.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 80%90% C.及时补液,预防脱水 D.注意钙、铁的补充 E.膳食脂肪占总能量的 30%35%(分数:2.00)A.B. C.D.E.解析:25.对于举重、投掷运动员比赛期间,含氮物质代谢强,所以食物应提高供给量的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E.矿物质(分数:2.00)A. B.C.D.E.解析:26.老年人体质指数(BMI)的正常值为 A.2324 B.18.523.9 C.22.12
34、4.5 D.23.524.5 E.22.425(分数:2.00)A.B. C.D.E.解析:27.老年人饮食安排不合理的是 A.多食用家鸡,少食用肉鸡 B.粮食可多吃 C.多食用海鱼 D.每日或隔日食用一个鸡蛋 E.多食用禽肉,少食用畜肉(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禽类中肉鸡脂肪多,不如家鸡。禽肉蛋白质含量较多而脂肪较少,且细嫩易于消化,比畜肉更适合老年人食用。粮食不可多食用,以防止能量超过所需。海鱼中有 EPA 和 DHA,对防治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作用。蛋类含有多种营养素,为优质蛋白,但蛋黄内胆固醇含量高,因此,老年人以每日或隔日食用一个鸡蛋为宜。28.某老
35、年人全口应摄入总能量 1800kcal,则其每日可食用脂肪 A.60g B.80g C.70g D.50g E.30g(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老年人膳食中总脂肪量不宜过高,由脂肪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 30%以下(20%30%)。其计算方法为:每日所需的总能量,去掉最后一位数,再除以 3,即为每日可食用脂肪的克数,其中包括食物中所含的,脂肪和烹调用油。例如某老年人全日应摄入总能量 1800kcal,去掉 1800 的最后一位数为180,再将 1803=60。该方法的计算依据为*=60。29.以下不符合老年人营养需要特点的是 A.能量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 B.碘的摄入量
36、应高于成年人 C.铁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 D.钙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 E.维生素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分数:2.00)A. B.C.D.E.解析:30.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不包括 A.基础代谢下降 B.体脂增加,骨密度下降 C.消化功能减退 D.眼球晶体失去弹性,易患白内障 E.分解代谢降低(分数:2.00)A.B.C.D.E. 解析:31.关于老年人的蛋白质代谢,说法正确的是 A.易发生负氮平衡 B.易发生正氮平衡 C.处于零氮平衡 D.膳食蛋白质难以改变氮平衡 E.罹患消耗性疾病时容易出现正氮平衡(分数:2.00)A. B.C.D.E.解析:32.老年人代谢组织的总量逐年下降,基础代谢下降大约
37、为 A.10%15% B.15%20% C.20%25% D.25%30% E.30%35%(分数:2.00)A.B. C.D.E.解析:33.下列有关航天员的营养需要说法错误的是 A.应该供给航天员高蛋白质膳食 B.膳食脂肪推荐供能以占总能量的 30%为宜 C.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 50%左右,并应该由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提供 D.为了增强骨矿物质的保留应对食物进行维生素 D 强化 E.禁止补铁(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高蛋白质摄入会增加钙的丢失,故不提倡给航天员高蛋白膳食;因为航天飞行时机体红细胞生成作用下降,血清铁蛋白浓度升高,故应禁止补铁。34.下列哪
38、项不是航海环境的特点是 A.噪声 B.密闭环境 C.低温 D.振动 E.摇摆(分数:2.00)A.B.C. D.E.解析:35.关于航海因素对营养代谢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舰船航行早期可出现能量负平衡 B.在航海条件下蛋白质需要量增加 C.长期航行,会导致维生素 C、维生素 B2和维生素 D 不足 D.长期在水下核潜艇中作业,会导致尿钙升高 E.航海环境的特殊性,会引起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分数:2.00)A.B.C.D. E.解析:36.下列关于潜水作业特点不正确的是 A.高气压环境 B.能量丢失增加 C.精神高度紧张 D.食欲降低 E.电离辐射(分数:2.00)A.B.C.D.E. 解析:3
39、7.根据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建议 50 岁以后钙的适宜摄入量(AI)均为 A.800mg/d B.1200mg/d C.1000mg/d D.1500mg/d E.2000mg/d(分数:2.00)A.B.C. D.E.解析:38.下列不能提高钙吸收的营养素是 A.乳糖 B.蛋白质 C.膳食纤维 D.维生素 D E.氨基酸(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维生素 D 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乳糖可与钙螯合,形成低分子可溶性络合物,有利于钙的吸收;膳食蛋白质水平适宜时,氨基酸能与钙结合成可溶性络合物,有利于钙的吸收;膳食纤维中的醛糖酸残基可与钙结合,干
40、扰钙的吸收。39.膳食锌最好的食物来源是 A.禽畜肉 B.动物内脏 C.蔬菜、水果 D.贝壳类海产品 E.谷类(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贝壳类海产品是锌的最好来源,其次是畜禽肉、动物内脏、鱼、蛋等动物食物。蔬菜、水果中含锌较低。40.食品营养价值是指 A.营养素的含量与机体需要的比例 B.食品中营养素种类与含量能满足的程度 C.不同人群需求不同 D.不同食品营养价值不同 E.食品所含营养素与能量能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分数:2.00)A.B.C.D.E. 解析:41.下列不是测定食物中营养素种类和含量的方法的是 A.化学分析法 B.物理分析法 C.仪器分析法 D.微生物
41、分析法 E.酶分析法(分数:2.00)A.B. C.D.E.解析:42.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不包括 A.营养素的种类 B.营养素的含量 C.营养素的质量 D.营养素的损失 E.食品的合理加工烹调(分数:2.00)A.B.C.D. E.解析:43.评定食品的营养价值的意义不在于 A.了解食物的成分 B.提出现有食品的营养缺陷 C.了解加工烹调过程中的营养素的损失和变化 D.为人们配制营养平衡膳食提供科学依据 E.了解食物中营养素的代谢(分数:2.00)A.B.C.D.E. 解析:44.B 族维生素损失最大的做饭方法是 A.蒸饭 B.电饭锅煮饭 C.青菜煮饭 D.捞饭 E.蛋炒饭(分数:2.00)A
42、.B.C.D. E.解析:解析 B 族维生素为水溶性维生素,在捞饭过程中容易损失。45.胚乳中含量最多的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E.无机盐(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胚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其次是蛋白质。46.谷类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 A.赖氨酸 B.含硫氨基酸 C.苏氨酸 D.色氨酸 E.蛋氨酸(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考查谷类蛋白质的营养特点。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赖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为苏氨酸。47.有些人煮稀饭为了增加其黏稠性而加碱,这种烹调方法损失最多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E.无机盐(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考查烹饪加工对谷类食物营养素的影响。多数维生素遇碱分解失去活性。48.下列措施中会增加面食中营养素损失的是 A.做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碱 B.吃面条时连汤一起喝 C.烙饼时,缩短所用时间 D.做油炸食品时,油温不宜过高 E.烤制面包时,时间不宜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