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菌感染(一)及答案解析(总分:3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4,分数:34.00)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确诊依据是 A冬春季发病 B高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 C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D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E皮肤瘀点涂片查到病原菌(分数:1.00)A.B.C.D.E.2.伤寒患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A潜伏期 B起病 1 周内 C潜伏期末到病程第 1 周末 D起病后 12 周 E起病后 24 周(分数:1.00)A.B.C.D.E.3.引起霍乱流行的最主要途径是 A经食物传播 B经水传播 C经呼吸道传播 D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E经苍蝇传播(分数:1.00)A.B.
2、C.D.E.4.感染脑膜炎奈瑟菌后,最为多见的感染形式是 A隐性感染而成为无症状带菌者 B短暂菌血症 C上呼吸道感染 D败血症 E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分数:1.00)A.B.C.D.E.5.细菌性痢疾的综合预防措施中以哪项最为关键 A隔离、治疗病人 B发现、治疗带菌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口服痢疾“依链株“活疫苗 E流行期间预防性服药(分数:1.00)A.B.C.D.E.6.伤寒的基本病理特点是 A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 B枯否细胞增生 C淋巴细胞增生 D网状细胞增生 E胶质细胞增生(分数:1.00)A.B.C.D.E.7.感染性休克患者抗休克治疗的最基本手段是 A扩充血容量 B纠正酸
3、中毒 C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D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E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分数:1.00)A.B.C.D.E.8.霍乱传播中意义最大的传染源是 A潜伏期带菌者 B轻型及隐性感染者 C典型病人 D重型病人 E恢复期带菌者(分数:1.00)A.B.C.D.E.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下列哪个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A新生儿 B26 个月 C6 个月5 岁 D510 岁 E青壮年(分数:1.00)A.B.C.D.E.10.20 世纪 90 年代引起孟加拉等国霍乱流行的霍乱弧菌是 A古典生物型 B埃尔托生物型 C彦岛型 DOl39 血清型 EOl57 血清型(分数:1.00)A.B.C.D.E.11.霍乱患者
4、出现剧烈腹泻是由于 A霍乱弧菌对小肠上皮的侵袭破坏 B霍乱弧菌大量繁殖所致肠功能紊乱 C机体对霍乱弧菌内毒素的变态反应 D霍乱弧菌内毒素引起的小肠过度分泌 E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小肠过度分泌(分数:1.00)A.B.C.D.E.12.下列有关痢疾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 B为革兰阴性鞭毛杆菌 C按抗原结构及生化反应不同,可分为 4 群 D我国多数地区以福氏菌为主要流行菌群 E各型痢疾杆菌均可产生内毒素(分数:1.00)A.B.C.D.E.13.在伤寒的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A伤寒患者的潜伏期 B伤寒患者 C伤寒暂时性带菌者 D伤寒慢性带菌者 E伤寒恢复期患者(分数:1.00)
5、A.B.C.D.E.14.下列哪种因素在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中不起主要作用 A细菌及其毒素 B机体的内环境与应答 CTNF 等多种细胞因子 D水潴留及脑水肿 E微循环障碍(分数:1.00)A.B.C.D.E.15.目前国内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是 A磺胺嘧啶 B青霉素 C氯霉素 D氨苄青霉素 E红霉素(分数:1.00)A.B.C.D.E.16.下列关于脑膜炎球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为革兰阳性双球菌 B为专性需氧菌 C共分 13 群,其中以 A、B、C 三群最常见 D菌体裂解可释放内毒素,为其致病的重要因素 E体外生活能力极弱(分数:1.00)A.B.C.D.E.17.下列有关伤寒沙门菌的
6、描述错误的是 A属于沙门菌属中的 D 群 B不形成芽胞,无荚膜,有鞭毛 C产生外毒素,对致病有一定意义 D菌体裂解释放内毒素,在发病过程起重要作用 E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强,对热与干燥的抵抗力较弱(分数:1.00)A.B.C.D.E.18.感染哪一群痢疾杆菌后,较易转为慢性 A宋内志贺菌 B痢疾志贺菌 C鲍氏志贺菌 D福氏志贺菌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19.伤寒患者血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 A潜伏期末 B病程第 12 周 C病程第 23 周 D病程第 34 周 E病程第 5 周(分数:1.00)A.B.C.D.E.20.以下有关中毒型痢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多见于青壮年
7、 B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首发及主要表现 C常引起败血症 D结肠局部病变很轻,仅有充血水肿,很少有溃疡 E其中休克型表现最凶险(分数:1.00)A.B.C.D.E.21.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 A新生儿 B儿童 C青少年 D成人 E老年人(分数:1.00)A.B.C.D.E.22.伤寒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中毒性肝炎 B中毒性心肌炎 C肠出血 D肠穿孔 E急性胆囊炎(分数:1.00)A.B.C.D.E.23.下列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措施错误的是 A早期发现病人并就地隔离治疗 B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 1 周 C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D脑膜炎球菌 A 群菌苗预防接种
8、E由于细菌对磺胺耐药,近年来已放弃使用磺胺药口服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分数:1.00)A.B.C.D.E.24.霍乱典型病例发病后最先出现的症状是 A畏寒、发热 B呕吐 C腹痛 D腹泻 E腓肠肌痛性痉挛(分数:1.00)A.B.C.D.E.2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主要而显著的体征是 A唇周单纯疱疹 B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C脾肿大 D脑膜刺激征 E病理反射(分数:1.00)A.B.C.D.E.2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的原因是 A血小板减少 B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C凝血功能障碍 D小血管壁炎症、坏死及血栓形成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分数:1.00)A.B.C.D.E.27.与
9、急性阿米巴痢疾相比,以下有关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多有发热及毒血症状,腹痛重,常伴里急后重 B多为黏液脓血便,量少 C大便培养可有痢疾杆菌生长 D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可有表浅溃疡 E疼痛多位于右下腹(分数:1.00)A.B.C.D.E.28.霍乱患者尸解所见主要病理变化为 A肠黏膜炎症性改变,并有溃疡形成 B心、肝、肾充血性改变 C严重脱水表现 D胆囊内胆汁缺乏 E肾脏出血、坏死(分数:1.00)A.B.C.D.E.29.霍乱患者中度失水时输液量为 A40008000ml/天 B800010000ml/天 C30004000ml/天 D20003000ml/天 E1000012
10、000ml/天(分数:1.00)A.B.C.D.E.30.作为细菌性痢疾传染源,哪类病人在流行病学意义相对较小 A急性典型细菌性痢疾患者 B非典型细菌性痢疾患者 C慢性迁延型性痢疾患者 D慢性隐匿型性痢疾患者 E带菌者(分数:1.00)A.B.C.D.E.31.关于感染性休克的抗感染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在得知药敏结果前,应选用强有力的抗菌谱较广的杀菌剂 B应联合应用两种抗菌药物 C应静脉内给药 D抗菌药物剂量应逐渐加大 E可短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数:1.00)A.B.C.D.E.32.确诊伤寒患者,病原治疗首选下列哪类抗生素 A青霉素 B氯毒素 C氨基甙类 D头孢菌素类 E喹诺酮
11、类(分数:1.00)A.B.C.D.E.33.对曾使用过抗生素,血培养阴性的拟诊伤寒患者,为明确诊断应做 A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B重复血培养 C骨髓培养 D粪便培养 E肥达反应(分数:1.00)A.B.C.D.E.34.对确诊霍乱最有意义的是 A不发热,无痛性腹泻 B有典型的“米泔水“样粪便 C粪便培养阳性或血清抗体效价呈 4 倍增长 D粪便涂片镜检见革兰阴性弧菌 E粪便悬滴暗视野镜检可见穿梭状有动力细菌(分数:1.00)A.B.C.D.E.细菌感染(一)答案解析(总分:3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4,分数:34.00)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确诊依据是 A冬春季
12、发病 B高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 C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D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E皮肤瘀点涂片查到病原菌(分数:1.00)A.B.C.D.E. 解析:2.伤寒患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A潜伏期 B起病 1 周内 C潜伏期末到病程第 1 周末 D起病后 12 周 E起病后 24 周(分数:1.00)A.B.C.D.E. 解析:3.引起霍乱流行的最主要途径是 A经食物传播 B经水传播 C经呼吸道传播 D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E经苍蝇传播(分数:1.00)A.B. C.D.E.解析:4.感染脑膜炎奈瑟菌后,最为多见的感染形式是 A隐性感染而成为无症状带菌者 B短暂菌血症 C上呼吸道感染 D败血症 E化
13、脓性脑脊髓膜炎(分数:1.00)A. B.C.D.E.解析:5.细菌性痢疾的综合预防措施中以哪项最为关键 A隔离、治疗病人 B发现、治疗带菌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口服痢疾“依链株“活疫苗 E流行期间预防性服药(分数:1.00)A.B.C. D.E.解析:6.伤寒的基本病理特点是 A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 B枯否细胞增生 C淋巴细胞增生 D网状细胞增生 E胶质细胞增生(分数:1.00)A. B.C.D.E.解析:7.感染性休克患者抗休克治疗的最基本手段是 A扩充血容量 B纠正酸中毒 C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D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E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分数:1.00)A. B.C.D.
14、E.解析:8.霍乱传播中意义最大的传染源是 A潜伏期带菌者 B轻型及隐性感染者 C典型病人 D重型病人 E恢复期带菌者(分数:1.00)A.B. C.D.E.解析: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下列哪个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A新生儿 B26 个月 C6 个月5 岁 D510 岁 E青壮年(分数:1.00)A.B.C. D.E.解析:10.20 世纪 90 年代引起孟加拉等国霍乱流行的霍乱弧菌是 A古典生物型 B埃尔托生物型 C彦岛型 DOl39 血清型 EOl57 血清型(分数:1.00)A.B.C.D. E.解析:11.霍乱患者出现剧烈腹泻是由于 A霍乱弧菌对小肠上皮的侵袭破坏 B霍乱弧菌大量繁殖所致肠
15、功能紊乱 C机体对霍乱弧菌内毒素的变态反应 D霍乱弧菌内毒素引起的小肠过度分泌 E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小肠过度分泌(分数:1.00)A.B.C.D.E. 解析:12.下列有关痢疾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 B为革兰阴性鞭毛杆菌 C按抗原结构及生化反应不同,可分为 4 群 D我国多数地区以福氏菌为主要流行菌群 E各型痢疾杆菌均可产生内毒素(分数:1.00)A.B. C.D.E.解析:13.在伤寒的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A伤寒患者的潜伏期 B伤寒患者 C伤寒暂时性带菌者 D伤寒慢性带菌者 E伤寒恢复期患者(分数:1.00)A.B.C.D. E.解析:14.下列哪种因素在感染性休克的
16、发病机制中不起主要作用 A细菌及其毒素 B机体的内环境与应答 CTNF 等多种细胞因子 D水潴留及脑水肿 E微循环障碍(分数:1.00)A.B.C.D. E.解析:15.目前国内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是 A磺胺嘧啶 B青霉素 C氯霉素 D氨苄青霉素 E红霉素(分数:1.00)A.B. C.D.E.解析:16.下列关于脑膜炎球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为革兰阳性双球菌 B为专性需氧菌 C共分 13 群,其中以 A、B、C 三群最常见 D菌体裂解可释放内毒素,为其致病的重要因素 E体外生活能力极弱(分数:1.00)A. B.C.D.E.解析:17.下列有关伤寒沙门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属于沙门菌属
17、中的 D 群 B不形成芽胞,无荚膜,有鞭毛 C产生外毒素,对致病有一定意义 D菌体裂解释放内毒素,在发病过程起重要作用 E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强,对热与干燥的抵抗力较弱(分数:1.00)A.B.C. D.E.解析:18.感染哪一群痢疾杆菌后,较易转为慢性 A宋内志贺菌 B痢疾志贺菌 C鲍氏志贺菌 D福氏志贺菌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 E.解析:19.伤寒患者血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 A潜伏期末 B病程第 12 周 C病程第 23 周 D病程第 34 周 E病程第 5 周(分数:1.00)A.B. C.D.E.解析:20.以下有关中毒型痢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多见于青壮年 B
18、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首发及主要表现 C常引起败血症 D结肠局部病变很轻,仅有充血水肿,很少有溃疡 E其中休克型表现最凶险(分数:1.00)A.B.C.D. E.解析:21.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 A新生儿 B儿童 C青少年 D成人 E老年人(分数:1.00)A.B. C.D.E.解析:22.伤寒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中毒性肝炎 B中毒性心肌炎 C肠出血 D肠穿孔 E急性胆囊炎(分数:1.00)A.B.C.D. E.解析:23.下列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措施错误的是 A早期发现病人并就地隔离治疗 B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 1 周 C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D脑膜炎球菌
19、A 群菌苗预防接种 E由于细菌对磺胺耐药,近年来已放弃使用磺胺药口服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分数:1.00)A.B.C.D.E. 解析:24.霍乱典型病例发病后最先出现的症状是 A畏寒、发热 B呕吐 C腹痛 D腹泻 E腓肠肌痛性痉挛(分数:1.00)A.B.C.D. E.解析:2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主要而显著的体征是 A唇周单纯疱疹 B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C脾肿大 D脑膜刺激征 E病理反射(分数:1.00)A.B. C.D.E.解析:2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的原因是 A血小板减少 B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C凝血功能障碍 D小血管壁炎症、坏死及血栓形成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0、分数:1.00)A.B.C.D. E.解析:27.与急性阿米巴痢疾相比,以下有关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多有发热及毒血症状,腹痛重,常伴里急后重 B多为黏液脓血便,量少 C大便培养可有痢疾杆菌生长 D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可有表浅溃疡 E疼痛多位于右下腹(分数:1.00)A.B.C.D.E. 解析:28.霍乱患者尸解所见主要病理变化为 A肠黏膜炎症性改变,并有溃疡形成 B心、肝、肾充血性改变 C严重脱水表现 D胆囊内胆汁缺乏 E肾脏出血、坏死(分数:1.00)A.B.C. D.E.解析:29.霍乱患者中度失水时输液量为 A40008000ml/天 B800010000ml/天 C3
21、0004000ml/天 D20003000ml/天 E1000012000ml/天(分数:1.00)A. B.C.D.E.解析:30.作为细菌性痢疾传染源,哪类病人在流行病学意义相对较小 A急性典型细菌性痢疾患者 B非典型细菌性痢疾患者 C慢性迁延型性痢疾患者 D慢性隐匿型性痢疾患者 E带菌者(分数:1.00)A. B.C.D.E.解析:31.关于感染性休克的抗感染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在得知药敏结果前,应选用强有力的抗菌谱较广的杀菌剂 B应联合应用两种抗菌药物 C应静脉内给药 D抗菌药物剂量应逐渐加大 E可短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数:1.00)A.B.C.D. E.解析:32.确诊伤寒患者,病原治疗首选下列哪类抗生素 A青霉素 B氯毒素 C氨基甙类 D头孢菌素类 E喹诺酮类(分数:1.00)A.B.C.D.E. 解析:33.对曾使用过抗生素,血培养阴性的拟诊伤寒患者,为明确诊断应做 A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B重复血培养 C骨髓培养 D粪便培养 E肥达反应(分数:1.00)A.B.C. D.E.解析:34.对确诊霍乱最有意义的是 A不发热,无痛性腹泻 B有典型的“米泔水“样粪便 C粪便培养阳性或血清抗体效价呈 4 倍增长 D粪便涂片镜检见革兰阴性弧菌 E粪便悬滴暗视野镜检可见穿梭状有动力细菌(分数:1.00)A.B.C. D.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