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8-(1)1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90 分钟)1.为使血浆 pH 保持在正常的范围,HCO 3-/H2CO3应保持在A10:1B15:1C20:1D25:1E30:1(分数:2.00)A.B.C.D.E.2.当血管升压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加时,肾脏对A尿量、钠量和钾量的排出均增加B尿量、钠量和钾量的排出均减少C尿量排出减少,钠量和钾量排出增加D尿量、钾量排出减少,钠量排出增加E尿量排出增加,钠量和钾量的排出均减少(分数:2.00)A.B.C.D.E.3.外科患者最常发生的缺水为A慢性缺水B高渗性缺水C低渗性缺水D原发性缺水E等渗性缺水(分数:2.00)A
2、.B.C.D.E.4.低渗性脱水重度缺钠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应即先A输 5%高渗盐水 200300mlB按每公斤体重缺 NaCl 0.5g 计,快速输生理盐水C按血清钠下降值体重0.6 计,快速输生理盐水D快速输入胶体液及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E输高渗葡萄糖及升压药物使血压上升(分数:2.00)A.B.C.D.E.5.高渗性缺水患者,其缺水程度为轻度,患者缺水量为体重的A2%4%B3%5%C4%6%D5%7%E6%8%(分数:2.00)A.B.C.D.E.6.下列心电图表现中,低钾血症时最早的改变是AQ-T 间期延长BT 波变平、降低或倒置CU 波DQRS 变宽EST 段改变(分数:2.00)A.
3、B.C.D.E.7.高钾血症早期的心电图改变是APR 间期延长BQT 间期延长CQRS 间期延长DT 波高而尖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8.以下关于镁过多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A乏力、疲倦B腱反射消失C血压下降D昏迷E肌震颤(分数:2.00)A.B.C.D.E.9.呼吸性酸中毒应先处理的问题是A控制感染B促进咳痰C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换气D单纯高浓度吸氧E给予碱性液体(分数:2.00)A.B.C.D.E.10.代谢性碱中毒时不应补给氯化钾的情况是A尿量钾含量减少B尿量低于 30ml/hC尿量超过 60ml/hD尿呈酸性E尿呈碱性(分数:2.00)A.B.C.D.E.11.
4、失血超过下述哪一个量时,就应该及时输血A低于 400mlB500mlC500800mlD1000mlE1500ml(分数:2.00)A.B.C.D.E.12.大量输血后患者不会出现A高钾血症B碱中毒C凝血异常D低体温E低血钾症(分数:2.00)A.B.C.D.E.13.手术时输血过程中发现手术野渗血不止和低血压,最可能的并发症是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溶血反应D循环超负荷E出血倾向(分数:2.00)A.B.C.D.E.14.各型休克的共同点是A血压下降B中心静脉压下降C脉压缩小D尿量减少E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分数:2.00)A.B.C.D.E.15.休克病理生理变化时,有关微循环的改变,下列不
5、正确的是A微血管自律运动增强,微循环灌流压有所升高B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微循环灌流量减少C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血液淤滞,静脉回流减少D血液流变性质改变,血液黏滞性增加,促使血小板聚集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组织缺血、缺氧加重,细胞坏死(分数:2.00)A.B.C.D.E.16.休克代偿期患者表现A脉细速,血压低,脉压显著缩小B脉细速,血压低,脉压轻度缩小C脉细速,血压正常,脉压无变化D脉稍快,血压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E脉细速,血压轻度降低,脉压无变化(分数:2.00)A.B.C.D.E.17.下列不属于休克特殊监测指标的是A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PAWP)B心排出量(CO)和心脏指数(
6、CI)C动脉血气分析和动脉血乳酸盐测定D肺功能、肾功能和血生化E胃肠黏膜内 pH 和出凝血时间(分数:2.00)A.B.C.D.E.18.休克患者在应用晶体液时,下列错误的是A非失血因素的休克,应以补充晶体液为主B失血性休克,仍需输入适量晶体液,以补偿组织间液及细胞内脱水C休克时间越长或越严重,需要补充晶体液的量越多D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时,最恰当的晶体液为 5%葡萄糖生理盐水E液体复苏初期,输入的液体种类并不重要,而是争取时间维持组织灌注,可先输入等渗盐水或平衡溶液 10001500ml(分数:2.00)A.B.C.D.E.19.心脏病患者实施手术的死亡率是无心脏病者的A23 倍B45 倍C
7、68 倍D大于 10 倍E相差不多(分数:2.00)A.B.C.D.E.20.下列药物抑制呼吸的强度依次为A恩氟烷氟烷异氟烷B异氟烷恩氟烷氟烷C恩氟烷异氟烷氟烷D氟烷恩氟烷异氟烷E氟烷=恩氟烷=异氟烷(分数:2.00)A.B.C.D.E.21.根据神经生理学的观点,全麻药产生麻醉作用的部分是A大脑皮质B脑干网状激活系统C类脂质含量高的组织D大脑灰质E脊髓(分数:2.00)A.B.C.D.E.22.利多卡因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时的常用浓度是A0.25%0.75%B0.25%1.0%C0.75%1.25%D10.5%E2.0%(分数:2.00)A.B.C.D.E.23.硬膜外麻醉后一旦发生硬膜外血肿,
8、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A循环衰竭B痛觉异常C呼吸抑制D截瘫E全脊麻(分数:2.00)A.B.C.D.E.24.关于 CO2排出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A其表现为血压下降、心动过速、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B治疗时不必补充血容量CCO 2突然排出可使冠脉和脑血管收缩DPaCO 2持续升高一段时间后突然降低可诱发此症E治疗 PaCO2升高,通气量要逐步增加(分数:2.00)A.B.C.D.E.25.急性重症创伤患者在多少小时以上发生多个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才可诊断 MODSA12 小时B16 小时C18 小时D20 小时E24 小时(分数:2.00)A.B.C.D.E.26.下列哪项是急性肾衰
9、竭突出的临床表现A排尿困难或突然无尿B尿量明显减少C尿量明显增多D尿急、尿痛E血中尿素氮进行性升高(分数:2.00)A.B.C.D.E.27.急性肺损伤(ALI)的诊断标准中,下列错误的是A急性发作性呼吸衰竭B氧和指数(PaO 2/FiO2)300mmHgCX 线胸片有双肺弥漫性浸润D肺动脉楔压(PAOP)18mmHgE存在诱发 ARDS 的危险因素(分数:2.00)A.B.C.D.E.28.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指征,下面错误的是A肠道手术B操作时间长的大手术C污染的创伤D65 岁以上的患者E切口邻近感染区域的手术(分数:2.00)A.B.C.D.E.29.上腹部手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首先应考虑到
10、A手术造成膈神经损伤B腹膜后血肿刺激腹腔神经丛C膈下感染D粘连引起胃扭转E术后肠粘连(分数:2.00)A.B.C.D.E.30.以下属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是A腹泻B肝功能损害C胆囊结石D肠黏膜萎缩E必需脂肪酸缺乏(分数:2.00)A.B.C.D.E.31.患者男,因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梗阻 2 年,每晨呕吐出大量隔夜食物。查体:消瘦、皮肤松弛、干燥、血清钠 128mmol/L,患者的表现应为A等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高渗性脱水D稀释性低血钠E混合性缺水(分数:2.00)A.B.C.D.E.32.一患者长期胃肠减压,每日输葡萄糖液维持,出现嗜睡,经急症查血浆 HCO3-4550mmol/L,pH 7
11、.65,该患者出现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酸碱失衡(分数:2.00)A.B.C.D.E.33.患者女,60kg,因外伤引起急性出血约 2000ml,经手术止血并在应用晶体液和人造胶体液补足血容量(血压已稳定)的基础上,宜输注下列何种血制品A红细胞悬液(添加剂红细胞)B库存全血C洗涤红细胞D新鲜冷冻血浆E新鲜全血(分数:2.00)A.B.C.D.E.患者男,40 岁。餐后出现上腹部剧痛伴畏寒、发热、频繁呕吐 30 小时入院。查体:T 39,P120 次/分,R 28 次/分,BP 80/50mmHg,体重 60kg。急性痛苦面容,被迫体位,烦躁不安,表情淡
12、漠,皮肤、巩膜轻度黄染,眼眶凹陷,唇干,四肢较冷,口唇有轻度发绀。腹胀,腹式呼吸存在,右中上及下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以右上腹为甚,Murphy 征(+),肠鸣音弱。实验室检查:RBC 2.4210 12/L,Hb 71g/L,WBC 13.810 9/L,N 86%,尿常规:BUG(+),BIL(+)。肝功能检查:TBIL 74mol/L,DBIL54mol/L,IBIL 20mpl/L,ATL 61U/L。血清淀粉酶:148U。血生化检查:血 K+ 3.07mmol/L,Na + 130mmol/L,TCO 229mmol/L,BUN 7.9mmol/L。(分数:6.00)(1).
13、患者目前存在体液代谢失调,正确的诊断是A轻度低渗性缺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B中度低渗性缺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C重度低渗性缺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D低渗性脱水、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E等渗性脱水、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分数:2.00)A.B.C.D.E.(2).根据低渗性缺水的补钠量公式:需要补钠量(mmol)=血钠正常量-血钠测得值体重(kg)0.6(女性为 0.5),该患者的补钠量需A25.4gB17.2gC12.7gD4.5gE9.0g(分数:2.00)A.B.C.D.E.(3).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措施是A纠正水钠代谢失调,采取先盐后糖,糖盐交替,必要时补充胶体液B
14、必须根据临床表现、尿量等调整补液量、速度和种类C避免输液过多、过快D每日复查电解质和动脉血气分析,及时调整治疗E积极治疗原发病(分数:2.00)A.B.C.D.E.患者女,50 岁。拟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现稍活动即感心慌、气短。既往有 27 年风湿性心脏病史,曾发生心力衰竭 3 次。X 线胸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中度肺动脉高压。ECG 检查示房颤。(分数:14.00)(1).患者的 ASA 分级是A级B级C级D级E级(分数:2.00)A.B.C.D.E.(2).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是A级B级C级D级E级(分数:2.00)A.B.C.D.E.(3).根据患者病情,首先应采取的
15、处理措施是A有相对手术指征,开始术前准备B施行二尖瓣置换术C施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D纠正心功能不全E先行二尖瓣置换术,2 个月后再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分数:2.00)A.B.C.D.E.(4).最佳的麻醉方法是A气管内插管全麻B局麻加强化C硬膜外麻醉D硬膜外麻醉-复合气管内插管全麻E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分数:2.00)A.B.C.D.E.(5).当手术分离膀胱与子宫间隙时,ECG 显示室颤,首先采用A胸内心脏按压B胸外心脏按压C继续手术D胸外电击除颤E2%利多卡因 5ml 气管内注入(分数:2.00)A.B.C.D.E.(6).在上述处理的同时还应尽早采用A肾上腺素 2mg 气管内注入B5%碳
16、酸氢钠 100ml 静注C利多卡因 100mg 静注D胸内电除颤E胸外电击除颤(分数:2.00)A.B.C.D.E.(7).复苏成功及手术结束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但尚未清醒,此时宜采取A带气管导管送 ICU 病房B带气管导管送普通病房C拔管后送 ICU 病房D拔管后送普通病房E待清醒送回普通病房(分数:2.00)A.B.C.D.E.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高钾血症(分数:6.00)(1).患者男,70 岁,重度肺气肿,胃大部切除术后胸片示双肺肺炎,pH 7.32,可诊断为(分数:2.00)A.B.C.D.E.(2).患者男,49 岁,胆总管囊肿,胆管空肠吻合
17、术后胆瘘,pH 7.29,可诊断为(分数:2.00)A.B.C.D.E.(3).患者男,23 岁,车祸后肝破裂,急诊手术中输库存血 4000ml,心电图示 T 波高而尖,可诊断为(分数:2.00)A.B.C.D.E.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细菌污染反应E循环超负荷(分数:4.00)(1).患者女,12 岁。输血 200ml,快输注完时出现寒战,高热,皮肤潮红,头痛,血压变化不明显,此时应考虑为(分数:2.00)A.B.C.D.E.(2).患者男,75 岁。因外伤失血性休克,快速输血输液治疗,当休克纠正不久出现头痛,呼吸急促,发绀,咳嗽并咳出血性泡沫痰,此时应考虑为(分数:2.00)A.
18、B.C.D.E.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梭状芽孢杆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大肠杆菌E铜绿假单胞菌(分数:3.99)(1).丹毒的常见致病菌(分数:1.33)A.B.C.D.E.(2).痈的常见致病菌(分数:1.33)A.B.C.D.E.(3).气性坏疽常见致病菌(分数:1.33)A.B.C.D.E.普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8-(1)1 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90 分钟)1.为使血浆 pH 保持在正常的范围,HCO 3-/H2CO3应保持在A10:1B15:1C20:1D25:1E30:1(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HCO 3-/H2CO3=20:1 时,血浆的
19、pH 为 7.40。它们能中和强酸或强碱。如体内产酸增多,则HCO 3-结合H +,中和酸;如体内碱增多,碳酸就以H +去中和碱,以免血液的酸碱度发生急剧变化。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代谢需要一个酸碱度适宜的体液环境。其中HCO 3-/H2CO3最为重要,只要HCO 3-/H2CO3保持在 20:1,无论HCO 3-及H 2CO3的绝对值高低,血浆的 pH 仍然能保持在正常水平 7.40。故答案应选 C。2.当血管升压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加时,肾脏对A尿量、钠量和钾量的排出均增加B尿量、钠量和钾量的排出均减少C尿量排出减少,钠量和钾量排出增加D尿量、钾量排出减少,钠量排出增加E尿量排出增加,钠量和钾量
20、的排出均减少(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血管升压素主要作用是排钠和保水,醛固酮的作用主要是保水、钠,排钾,综合作用表现为尿量减少,排钾增多,血管升压素的排钠作用大于醛固酮,主要表现为钠排出增多。故答案应选 C。3.外科患者最常发生的缺水为A慢性缺水B高渗性缺水C低渗性缺水D原发性缺水E等渗性缺水(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等渗性脱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脱水,在外科临床上最为常见。故答案应选 E。4.低渗性脱水重度缺钠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应即先A输 5%高渗盐水 200300mlB按每公斤体重缺 NaCl 0.5g 计,快速输生理盐水C按血清钠下降值
21、体重0.6 计,快速输生理盐水D快速输入胶体液及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E输高渗葡萄糖及升压药物使血压上升(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重度缺钠出现休克者,应先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流后,再纠正血钠过低,以后根据病情再决定输液。故答案应选 D。5.高渗性缺水患者,其缺水程度为轻度,患者缺水量为体重的A2%4%B3%5%C4%6%D5%7%E6%8%(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高渗性缺水分为三度,轻度缺水患者缺水量为体重的 2%4%,中度缺水患者缺水量为体重的 4%6%,重度缺水患者缺水量大于体重的 6%。故答案应选 A。6.下列心电图表现中,低钾血症时
22、最早的改变是AQ-T 间期延长BT 波变平、降低或倒置CU 波DQRS 变宽EST 段改变(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低钾血症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早期出现 T 波降低、变平或倒置,随后出现 ST 段降低,Q-T 间期延长和 U 波出现。故答案应选 B。7.高钾血症早期的心电图改变是APR 间期延长BQT 间期延长CQRS 间期延长DT 波高而尖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高钾血症典型的心电图表现(尤其血钾超过 7mmol/L 时):早期 T 波高尖(典型表现),QT 间期延长,随后 QRS 增宽,PR 间期延长。故答案应选 E。8.以下关于
23、镁过多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A乏力、疲倦B腱反射消失C血压下降D昏迷E肌震颤(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镁是人体内含量占第四位的阳离子。镁对神经活动的控制、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传递、肌肉收缩、心脏激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正常血清镁浓度为 0.701.10mmol/L。在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下,人体可出现镁过多。镁过多可产生对心脏和肌肉的抑制,而出现乏力、疲倦、腱反射消失、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抑制、嗜睡和昏迷,甚至心脏停搏等。低镁血症的临床表现有:面容苍白、肌震颤、手足抽搐等。故答案应选 E。9.呼吸性酸中毒应先处理的问题是A控制感染B促进咳痰C解除呼吸道梗阻,
24、改善换气D单纯高浓度吸氧E给予碱性液体(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呼吸性酸中毒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改善通气功能,保证有足够的通气量,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机体的通气及换气功能,解除呼吸性酸中毒。故答案应选 C。10.代谢性碱中毒时不应补给氯化钾的情况是A尿量钾含量减少B尿量低于 30ml/hC尿量超过 60ml/hD尿呈酸性E尿呈碱性(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识记题。补钾量可参考血清钾降低程度,每天补钾 4080mmol。外科患者一般不能经口补钾,都需要静脉补充。静脉补钾有浓度和速度的限制,每升输液中含钾量不宜超过 40mmol(相当于氯化钾3g
25、),溶液应缓慢滴注,输入钾量应控制在 20mmol/h 以下。当患者存在休克时,应等待尿量超过 40ml/h后,再静脉补钾。故答案应选 B。11.失血超过下述哪一个量时,就应该及时输血A低于 400mlB500mlC500800mlD1000mlE1500ml(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一次失血量在 500ml 以内,可由组织间液进入循环而得到代偿,在生理上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失血 500800ml,首先考虑输入晶体液或血浆增量剂,而不是输全血或血浆;失血量超过 1000ml,要及时输血;除上述制剂外,应适当输给全血,有时还需补充浓缩血小板或新鲜血浆。故答案应选 D。12
26、.大量输血后患者不会出现A高钾血症B碱中毒C凝血异常D低体温E低血钾症(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大量输血可能会出现:因是冷藏血发生低体温;因枸橼酸钠在肝转化成碳酸氢钠发生碱中毒;因是库存血会出现高血钾,而不是低血钾;由于凝血因子被稀释和低体温变化发生凝血异常。故答案应选 E。13.手术时输血过程中发现手术野渗血不止和低血压,最可能的并发症是A感染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溶血反应D循环超负荷E出血倾向(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输血的并发症溶血反应主要活化了三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即神经内分泌、补体和血液凝固系统,导致三个危险后果,即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
27、血(DIC)和急性肾衰竭。麻醉中的手术患者由于无主诉症状,其最早征象是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手术野渗血和血红蛋白尿。此题考查的是输血并发症。渗血不止提示凝血出现问题,低血压的原因很多。用排除法来判断:输血的过敏反应多为全身荨麻疹,严重的可引起气道痉挛和出现休克,而产生低血压;循环超负荷可导致心力衰竭而产生低血压;高钾血症也可以引起低血压、心脏停搏;但此三种情况均不会出现渗血不止。细菌污染反应的发生不会如此快,且没有上述症状。只有输血的溶血反应既可以出现低血压,又可以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皮肤瘀斑、伤口出血、手术野渗血。故答案应选 C。14.各型休克的共同点是A血压下降B中心静脉压下降C
28、脉压缩小D尿量减少E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休克是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导致组织器官的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致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休克的现代概念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最终以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氧合血液灌流不足、细胞缺氧和代谢紊乱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目前通常将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而各类休克的共同点为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故答案应选 E。15.休克病理生理变化时,有关微循环的改变,下列不正确的是A微血管自律
29、运动增强,微循环灌流压有所升高B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微循环灌流量减少C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血液淤滞,静脉回流减少D血液流变性质改变,血液黏滞性增加,促使血小板聚集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组织缺血、缺氧加重,细胞坏死(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休克发生时,微循环障碍表现为以下 3 个阶段:微循环收缩期(休克代偿期):周围(如皮肤、骨骼肌)和内脏(如肝、脾等)的小血管和微血管的平滑肌包括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强烈收缩,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路开放,结果使微动脉的阻力增高,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液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可保持,血压不变。脑和心的微血管 受体较少,脑动脉和冠状动脉收缩不明显,故脑、心等
30、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流仍可得到保证。微循环扩张期(休克抑制期):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而毛细血管后的小静脉对酸中毒的耐受性较大,仍处于收缩状态,大量血液滞留在毛细血管网内,使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同时,毛细血管网扩大开放范围,使毛细血管容积增大,血液停滞在内,使回心血量大减,心排血量进一步降低,血压下降。微循环衰竭期(休克失偿期):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血液灌流停止,细胞缺氧更为加重,造成细胞自溶,并且损害其他细胞,引起各器官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损害。如毛细血管的阻塞超过 1 小时,受害细胞的代谢即停止,细胞本身也将死亡。故答案应选 A。16.休克代偿期患者表现A脉细速,血压低,脉压显著缩小B脉细速,
31、血压低,脉压轻度缩小C脉细速,血压正常,脉压无变化D脉稍快,血压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E脉细速,血压轻度降低,脉压无变化(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休克代偿期患者表现: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后,心跳加快;提高心排出量;血压正常或升高,脉压缩小。故答案应选 D。17.下列不属于休克特殊监测指标的是A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PAWP)B心排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C动脉血气分析和动脉血乳酸盐测定D肺功能、肾功能和血生化E胃肠黏膜内 pH 和出凝血时间(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休克特殊监测指包括:中心静脉压:(正常值 0.490.98kPa,
32、510cmH 2O)在低血压时,中心静脉压低于 0.49kPa(5c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高于 1.47kPa(15cmH2O)时,则提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加;高于 1.96kPa(20cmH2O)时,则表示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肺动脉楔压(PCWP):(正常值 0.82.0kPa,肺动脉压正常值 1.32.9kPa)可了解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压力,借此反映肺循环阻力的情况,而中心静脉压不能直接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压力。肺动脉楔压增高表示肺循环阻力增加,肺水肿时 PCWP 超过 4.0kPa(30mmHg)。当肺动脉楔压增高,中心静脉压无增加时
33、,即应避免输液过多,以防引起肺水肿,并应考虑降低肺循环阻力。心排血量和心排血指数:休克时,心排血量一般都降低,但在感染性休克时,可升高。通过肺动脉插管和温度稀释法,测定心排血量和算出心排血指数。心排血指数正常值为 2.53.5L/(minm 2)。总外周血管阻力=平均动脉压-右心房压力(以中心静脉压代表)80/心排血量,正常值为 100130kPas/L10001300dyn/(scm 5)。动脉血气分析:了解肺换气情况及休克时酸碱平衡的情况。动脉血乳酸盐测定:(正常值11.5mmol/L)一般说,休克持续时间愈长,血液灌流障碍愈严重,动脉血乳酸盐浓度也愈高。乳酸盐浓度持续升高,表示病情严重,
34、预后不佳。乳酸盐浓度超过 8mmol/L 者,死亡率几乎达 10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低于 80109/L,凝血因子小于 1.5g/L,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延长3 秒以上,以及副凝固试验阳性,即可诊断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故答案应选 D。18.休克患者在应用晶体液时,下列错误的是A非失血因素的休克,应以补充晶体液为主B失血性休克,仍需输入适量晶体液,以补偿组织间液及细胞内脱水C休克时间越长或越严重,需要补充晶体液的量越多D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时,最恰当的晶体液为 5%葡萄糖生理盐水E液体复苏初期,输入的液体种类并不重要,而是争取时间维持组织灌注,可先输入等渗盐水或平衡溶液
35、10001500ml(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应在连续监测动脉血压、尿量和CVP 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皮肤温度、末梢循环、脉搏幅度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微循环情况,判断补充血容量的效果。首先采用晶体液和人工胶体液复苏,必要时进行成分输血。失血性休克时,一般可根据血压和脉率的变化来估计失血量。虽然在失血性休克中,丧失的主要是血液,但在补充血容量时,并不需要全部补充血液,在抽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后,即可自静脉内快速滴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在 45 分钟内输入 10002000ml,如果检查患者的红细胞比容在 30%以上,则仍可
36、继续输上述溶液(补充量可达估计失血量的 3 倍),不必输血;如果失血量大或继续有失血,应接着输入已配好的血液,全血有携氧能力,可改善贫血和组织缺氧,但仍应补充一部分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这种晶体液和血液同用的补充血容量的方法,可补充因钠和水进入细胞内引起的功能性细胞外液减少,降低红细胞比容和凝血因子含量,以减少毛细血管内血液的黏度和改善微循环的血液灌流;输血最好为新鲜血,在补充血容量的过程中,也可采用血浆代替部分血液,血浆可以维持胶体渗透压,防止水分从毛细血管渗出,对以丧失血浆为主的烧伤、腹膜炎等所致的休克有重要作用。而 5%葡萄糖生理盐水是高渗液,0.9%葡萄糖生理盐水的才是等渗液。故答案应
37、选 D。19.心脏病患者实施手术的死亡率是无心脏病者的A23 倍B45 倍C68 倍D大于 10 倍E相差不多(分数:2.00)A. B.C.D.E.解析:20.下列药物抑制呼吸的强度依次为A恩氟烷氟烷异氟烷B异氟烷恩氟烷氟烷C恩氟烷异氟烷氟烷D氟烷恩氟烷异氟烷E氟烷=恩氟烷=异氟烷(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 50%患者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因为 MAC 是不同麻醉药的等效价浓度,所以能反映该麻醉药的效能,MAC 越小麻醉效能越强。恩氟烷 MAC 1.7%,异
38、氟烷 MAC 1.15%,氟烷 MAC 0.75%。而抑制呼吸的强度与麻醉效能呈反比,故 MAC 与抑制呼吸的强度呈正比,MAC 越大,抑制呼吸的强度越强。故答案应选 C。21.根据神经生理学的观点,全麻药产生麻醉作用的部分是A大脑皮质B脑干网状激活系统C类脂质含量高的组织D大脑灰质E脊髓(分数:2.00)A.B. C.D.E.解析:22.利多卡因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时的常用浓度是A0.25%0.75%B0.25%1.0%C0.75%1.25%D10.5%E2.0%(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局部浸润麻醉常用 0.5%普鲁卡因或 0.25%1%利多卡因,常在药液内加入肾上腺
39、素,浓度为 1:20 万1:40 万。故答案应选 B。23.硬膜外麻醉后一旦发生硬膜外血肿,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A循环衰竭B痛觉异常C呼吸抑制D截瘫E全脊麻(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如果出现硬膜外血肿,将会压迫脊髓造成截瘫。故答案应选 D。24.关于 CO2排出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A其表现为血压下降、心动过速、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B治疗时不必补充血容量CCO 2突然排出可使冠脉和脑血管收缩DPaCO 2持续升高一段时间后突然降低可诱发此症E治疗 PaCO2升高,通气量要逐步增加(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CO 2排出综合征是 P
40、aCO2持续升高一段时间后突然降低而致,其机制为 PaCO2升高时的应激反应突然消失,骨骼肌等血管舒张,冠状血管收缩而致心脏供血不足;过度通气时胸膜腔内压增高致心排血量下降,交感神经活性和心脏的收缩力降低,脑血管收缩而导致颅内压升高。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心动过速、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因此,治疗高 PaCO2时应逐步增加通气量。治疗 CO2排出综合征应适当补充血容量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故答案应选 B。25.急性重症创伤患者在多少小时以上发生多个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才可诊断 MODSA12 小时B16 小时C18 小时D20 小时E24 小时(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4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烧伤、休克及重症胰腺炎等疾病过程中,发病 24 小时以上,出现 2 个或 2 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序贯性的功能障碍或功能衰竭。若在发病 24小时内因器官衰竭死亡者,因归于复苏失败,而不作为 MODS。故答案应选 E。26.下列哪项是急性肾衰竭突出的临床表现A排尿困难或突然无尿B尿量明显减少C尿量明显增多D尿急、尿痛E血中尿素氮进行性升高(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尿量明显减少是急性肾衰竭的突出临床表现。尿量明显增多不一定与肾脏有关,如输液过多、利尿剂的应用和血管升压素分泌不足等因素均可使尿量增加。另外,急性肾衰竭的多尿
42、期一般发生在少尿期后,不能作为急性肾衰竭的突出临床表现。排尿困难或突然无尿可能与尿路梗阻有关,不说明肾衰竭。而尿急尿痛是尿路感染典型表现。急性肾衰竭时不但血中尿素氮升高,肌酐也进行性增高,单纯尿素氮增加不能说明存在肾衰竭。故答案应选 B。27.急性肺损伤(ALI)的诊断标准中,下列错误的是A急性发作性呼吸衰竭B氧和指数(PaO 2/FiO2)300mmHgCX 线胸片有双肺弥漫性浸润D肺动脉楔压(PAOP)18mmHgE存在诱发 ARDS 的危险因素(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急性肺损伤(ALI)是各种直接和间接致伤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
43、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其发展至严重阶段(氧合指数200)被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目前,ALI 的诊断仍沿用 1994 年欧美联席会议提出的标准:急性起病,存在致病因素;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 2/FiO2)300mmHg(1mmHg=0.133kPa)不参考呼气末正压水平;正位 X 线胸片显示双肺均有斑片状阴影;肺动脉嵌顿压18mmHg,或无左心房压力增高的临床证据;急性发作性呼吸衰竭。故答案应
44、选 D。28.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指征,下面错误的是A肠道手术B操作时间长的大手术C污染的创伤D65 岁以上的患者E切口邻近感染区域的手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预防性抗生素与年龄无关,与切口等级相关。故答案应选 D。29.上腹部手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首先应考虑到A手术造成膈神经损伤B腹膜后血肿刺激腹腔神经丛C膈下感染D粘连引起胃扭转E术后肠粘连(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手术后发生呃逆者并不少见,多为暂时性,但有时可为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可能是神经中枢或膈肌直接受刺激引起。施行上腹部手术后,如果出现顽固性呃逆,要特别警惕吻合口或十二指肠残端漏,导
45、致膈下感染。此时,应做 CT、X 线摄片或 B 超检查,一旦明确有膈下积液或感染,需要及时处理。故答案应选 C。30.以下属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是A腹泻B肝功能损害C胆囊结石D肠黏膜萎缩E必需脂肪酸缺乏(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肠内营养相对于肠外营养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并发症不多而且不重,主要有误吸、腹泻、腹胀;而肠外营养的并发症较多,分为技术性、代谢性和感染性。技术性并发症指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如气胸、血胸、空气栓塞等;代谢性并发症包括:补充不足所致的并发症,如血清电解质紊乱、微量元素缺乏、必需脂肪酸缺乏等,糖代谢紊乱所致的并发症,如低血糖和高血糖、肝功能损害等;长
46、期肠外营养还可以导致胆囊内胆泥和结石形成、胆汁淤积及肝酶谱升高、肠屏障功能减退、肠黏膜萎缩、细菌移位。故答案应选 A。31.患者男,因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梗阻 2 年,每晨呕吐出大量隔夜食物。查体:消瘦、皮肤松弛、干燥、血清钠 128mmol/L,患者的表现应为A等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高渗性脱水D稀释性低血钠E混合性缺水(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低渗性缺水病因包括:胃肠道消化液持续丧失:反复呕吐、胃肠道持续吸引、慢性肠梗阻;大创面慢性渗液;肾排水和钠过多:用利尿剂,未补钠。血清 Na+测定:低于 135mmol/L,可诊断为低渗性脱水。故答案可选 B。32.一患者长期
47、胃肠减压,每日输葡萄糖液维持,出现嗜睡,经急症查血浆 HCO3-4550mmol/L,pH 7.65,该患者出现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酸碱失衡(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血 pH 表示血液中 H+浓度的指标,由代谢性成分和呼吸性成分的比值决定;正常动脉血 pH为 7.400.05;此值的异常表示存在酸或碱中毒,但此值正常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代谢问题。真实 HCO3-(AB)指用与空气隔绝的全血标本测得的血浆中的 HCO3-的实际含量,正常值为 2227mmol/L,平均为24mmol/L,反映血液中代谢成分的含量,但也受呼吸成分的影响。标准 HCO3-(SB)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即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为 100%,温度为 37,PCO 2为 5.33kPa)测得的血浆中 HCO3-的含量;正常值与 AB 相同;是代谢成分的指标,不受呼吸成分的影响;血浆 PCO2为 5.33kPa(40mmHg)时,AB=SB。长期胃肠减压,丧失胃液所致代谢性碱中毒,血气分析表现为:失代偿时,血液 pH 和 HCO3-值升高,PCO 2正常;部分失代偿时,血液 pH、HCO 3-和 PCO2均增高。故答案应选 B。33.患者女,60kg,因外伤引起急性出血约 2000ml,经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