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病学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30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8.00)A酒精 B可卡因 C海洛因 D丙酮 E仙人掌毒素(分数:10.00)(1).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的是(分数:2.00)A.B.C.D.E.(2).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是(分数:2.00)A.B.C.D.E.(3).属于致幻剂的是(分数:2.00)A.B.C.D.E.(4).属于挥发性溶剂的是(分数:2.00)A.B.C.D.E.(5).属于阿片类物质的是(分数:2.00)A.B.C.D.E.A苯二氮卓类药物 B美沙酮 C纳洛酮 D可乐定 E氟哌啶醇(分
2、数:8.00)(1).常用于海洛因依赖替代治疗的是(分数:2.00)A.B.C.D.E.(2).治疗苯丙胺所致幻觉、妄想的是(分数:2.00)A.B.C.D.E.(3).用于酒精依赖替代治疗的是(分数:2.00)A.B.C.D.E.(4).用于海洛因急性中毒的是(分数:2.00)A.B.C.D.E.二、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4.00)患者男,53 岁。长期饮酒,每天饮高度白酒 400500g,大量吸烟,3040 支天,清早起床就开始饮酒,一旦间隔一段时间不饮酒就出现烦躁,出汗,双手发抖。每天进食不多,体型消瘦。(分数:8.0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
3、酒精依赖B.焦虑症C.精神分裂症D.抑郁症E.神经性厌食(2).对该患者的治疗措施不包括(分数:2.00)A.停止饮酒,对症支持B.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C.心理治疗D.美沙酮替代治疗E.使用纳曲酮治疗(3).患者自行在家里戒酒治疗,停止饮酒 1 天后,患者出现四肢明显震颤,甚至连筷子都拿不稳,夜晚无法入睡,白天自诉头部不适,坐立不安,自觉心慌,出汗多,但能识家人,对时间、地点判断无误。该患者此时的表现属于(分数:2.00)A.急性酒中毒B.震颤谵妄C.单纯戒断症状D.柯萨科夫综合征E.酒精性脑病(4).此时患者的治疗首选(分数:2.00)A.恢复饮酒B.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C.开展心理治疗D.美沙
4、酮替代治疗E.使用纳曲酮治疗患者男,30 岁,已婚。待人冷淡,没有愉快感,妻儿病了不管,家里来了客人也不热情,不愿意和别人交往,没有亲密的朋友,喜欢独来独往,还常有奇特的幻想。5 岁时父母离异。患者对婚姻没有需求,在母亲百般催促下结婚。(分数:6.00)(1).据此表现判断此人是(分数:2.00)A.边缘型人格障碍B.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C.冲动型人格障碍D.分裂样人格障碍E.焦虑型人格障碍(2).此患者的个性特征可能开始于(分数:2.00)A.两年前B.18 岁后C.童年或青少年D.成年期E.三个月前(3).以下哪项治疗不适合于此患者(分数:2.00)A.药物治疗B.电休克治疗C.教育D.心理
5、治疗E.训练三、A1/A2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病理性注意增强常见于(分数:2.00)A.青春型精神分裂症B.偏执型精神分裂症C.单纯型精神分裂症D.紧张型精神分裂症E.慢性精神分裂症2.患者男,因“不语、不动、拒食 1 周”入院。既往曾有类似病史,住院治疗很快缓解。此次病情复发,再次入院。入院后先采取哪种治疗措施比较合适(分数:2.00)A.利培酮口服液B.利培酮口腔崩解片C.肌内注射氟哌啶醇D.无抽搐电休克治疗E.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及支持治疗3.患者男,35 岁,工人。诊断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五年内住院三次。每次发作,出现躁狂表现和精神病性症状,甚至有暴力倾向。此次急性
6、发作思维奔逸、夸大妄想、被控制妄想、思维被广播、持续性的听幻觉(幻觉内容与情绪无关)、活动量大、睡眠需要减少。入院后,患者表现易激惹,频频攻击其他患者和工作人员,并且有自伤行为,因此被约束隔离。对于此患者,以下哪项治疗最合适(分数:2.00)A.氯氮平口服B.心理治疗C.利培酮口服D.碳酸锂口服E.电抽搐治疗4.抑郁症复发的危险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分数:2.00)A.急性期治疗后仍存在一些残留的抑郁症状B.双重抑郁C.有过复发的患者D.患者抑郁症状缓解后继续生活在应激环境中E.中年期发病者5.患者女,15 岁,学生。急起兴奋,行为紊乱 2 周入院。2 周前患感冒,当时体温 38,3 天后体温恢
7、复正常,患者出现兴奋,话多,不停地打电话给许多同学,甚至一些平时不联系的同学,喜欢外跑,见到乞丐就给钱。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分裂样精神病B.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C.精神分裂症D.躁狂发作E.反应性精神病6.患者男,20 岁,3 天前上午突然收拾了衣服从家里出发,下午发现自己已在离家不远的县城,患者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来县城的,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分数:2.00)A.分离性遗忘症B.分离性神游症C.分离性恍惚状态D.分离性身份障碍E.癔症性精神病7.下列哪种说法符合急性应激障碍(分数:2.00)A.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B.应激源消失后病程不超过 6 个月C
8、.一般不影响社会功能D.症状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 1 个月E.持续性警觉性增高8.痴呆患者伴发抑郁时,一般不予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治疗,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TCAs 有致癫痫的副作用B.TCAs 有抗胆碱能副作用C.TCAs 可引起心律失常D.TCAs 引起嗜睡E.TCAs 引起粒细胞减少9.关于烟草依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主要的依赖成分是尼古丁B.有害物质包括气相和粒相两种形式C.可乐定可以作为治疗的选择D.一般不会出现戒断症状E.可以导致呼吸、消化、心血管疾病及各种癌症10.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病年龄为(分数:2.00)A.12 岁以前B.14 岁以前
9、C.16 岁以前D.18 岁以前E.20 岁以前11.以下关于多动综合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多动综合征的症状多数在上小学后出现B.大约有 60的患儿需要给予特殊教育C.约 70的儿童需要提供特殊的行为矫正治疗D.多动综合征儿童发病率男女比例为 49:1E.我国学龄儿童发病率远高于西方国家,约为 1512.下列关于婴儿痴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B.三、四岁以前发育正常C.原来获得的能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缓慢倒退D.男孩较多见E.很多患儿智力会倒退至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水平13.下列哪项是心理治疗的基础,也是各种治疗方法产生疗效的前提(分数:2.0
10、0)A.医生的权威性B.严格的保密措施C.良好的医患关系D.职业性联系E.采取综合性手段14.以下哪种学说会弱化对心理病理的关注(分数:2.00)A.精神分析B.行为治疗C.人本主义D.认知治疗E.生物医学15.46 岁女性,因存在长期的心理问题和显著的人际关系困难而就诊。她告诉你她已经在另一个城市的医师那里接受了 5 年的心理治疗。她和医师一周会面几次,和医师交谈并描述她的幼童时期、她与父母的关系及与随后生命中重要人物的关系,最后,她感到对自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与父母有更良好的关系,但她终遗留有问题。该患者最可能接受的治疗是(分数:2.00)A.认知一行为疗法B.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C.人际
11、关系疗法D.行为疗法E.辨证行为疗法16.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副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表现为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B.手足震颤和肌张力增高C.应常规应用抗胆碱能药物以防止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D.最初始的形式是运动过缓,患者表现为写字越来越小E.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或类帕金森症时,可合并使用盐酸苯海索17.关于心境稳定剂,不正确的观点是(分数:2.00)A.主要包括锂盐(碳酸锂)和某些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盐等B.可以治疗躁狂症及预防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C.可作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增效药物D.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有预防作用E.包括氯丙嗪和
12、氟哌啶醇等抗精神病药精神病学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30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8.00)A酒精 B可卡因 C海洛因 D丙酮 E仙人掌毒素(分数:10.00)(1).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属于致幻剂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4).属于挥发性溶剂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5).属于阿片类物质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A苯
13、二氮卓类药物 B美沙酮 C纳洛酮 D可乐定 E氟哌啶醇(分数:8.00)(1).常用于海洛因依赖替代治疗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治疗苯丙胺所致幻觉、妄想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3).用于酒精依赖替代治疗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4).用于海洛因急性中毒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二、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4.00)患者男,53 岁。长期饮酒,每天饮高度白酒 400500g,大量吸烟,3040 支天,清早起床就开始饮酒,一旦间隔一段时间不饮酒就出现烦躁,出汗,双手发抖。每
14、天进食不多,体型消瘦。(分数:8.0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酒精依赖 B.焦虑症C.精神分裂症D.抑郁症E.神经性厌食解析:解析:酒精依赖的诊断标准需符合下列症状的两项或以上:对饮酒强烈的意愿;主观上控制饮酒能力的下降;出现生理戒断症状;需饮酒来缓解戒断症状;个人饮酒方式控制能力下降,不受社会约束的饮酒;不顾饮酒带来对身体、社会功能以及心理上的不良后果而继续饮酒;饮酒导致其他兴趣减少;中断饮酒后出现戒断症状,使得依赖的特点反复出现。该患者长期大量饮酒,一旦停止就出现明显戒断症状,饮酒模式失去控制,有晨饮的现象,所以诊断酒精依赖。(2).对该患者的治疗措施不包括(分
15、数:2.00)A.停止饮酒,对症支持B.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C.心理治疗D.美沙酮替代治疗 E.使用纳曲酮治疗解析:解析:酒依赖的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解毒治疗)和恢复期治疗,其中,控制戒断症状是急性期治疗的关键,包括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对症支持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如果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应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期治疗后,还要采取恢复期治疗以防止重新饮酒。恢复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社会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可以选用酒精致敏药物如戒酒硫,阿片类受体拮抗剂纳曲酮,GABA 受体激动剂等。社会心理治疗包括个体咨询、家庭治疗、森田疗法以及戒酒互助组织等。美沙酮替代治疗是针对海洛因依赖者的。(3).患者自行
16、在家里戒酒治疗,停止饮酒 1 天后,患者出现四肢明显震颤,甚至连筷子都拿不稳,夜晚无法入睡,白天自诉头部不适,坐立不安,自觉心慌,出汗多,但能识家人,对时间、地点判断无误。该患者此时的表现属于(分数:2.00)A.急性酒中毒B.震颤谵妄C.单纯戒断症状 D.柯萨科夫综合征E.酒精性脑病解析:解析:患者意识清楚,可排除震颤谵妄,没有明显的近记忆力减退,可排除柯萨科夫综合征,没有明显的眼球震颤,可排除酒精性脑病。症状不是发生在大量饮酒之后,可排除急性酒中毒。(4).此时患者的治疗首选(分数:2.00)A.恢复饮酒B.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C.开展心理治疗D.美沙酮替代治疗E.使用纳曲酮治疗解析:解析
17、:苯二氮卓类药物是酒依赖患者急性戒断期治疗的首选药物,它能够较好的控制戒酒过程中出现的颤抖、抽搐、焦虑甚至震颤谵妄等症状。用药量一般是使患者第一天没有戒断症状,为此首次剂量要足够,再根据症状每天减量,57 天减完,常用药物包括地西泮、氯氮卓、氯硝西泮等。患者男,30 岁,已婚。待人冷淡,没有愉快感,妻儿病了不管,家里来了客人也不热情,不愿意和别人交往,没有亲密的朋友,喜欢独来独往,还常有奇特的幻想。5 岁时父母离异。患者对婚姻没有需求,在母亲百般催促下结婚。(分数:6.00)(1).据此表现判断此人是(分数:2.00)A.边缘型人格障碍B.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C.冲动型人格障碍D.分裂样人格障碍
18、 E.焦虑型人格障碍解析:解析:此患者以情感冷淡为主要表现,人际关系淡漠,对家人也没有温情,对性没有兴趣,常有奇特的幻想,最符合分裂样人格障碍特点。(2).此患者的个性特征可能开始于(分数:2.00)A.两年前B.18 岁后C.童年或青少年 D.成年期E.三个月前解析:解析:人格障碍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始于童年或青少年。(3).以下哪项治疗不适合于此患者(分数:2.00)A.药物治疗B.电休克治疗 C.教育D.心理治疗E.训练解析:解析:人格障碍治疗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矫正不良习惯。心理治疗、教育与训练等治疗手段对行为的矫正可发挥一定的作用。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时少量用
19、药可有帮助。电休克治疗是不适合的。三、A1/A2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病理性注意增强常见于(分数:2.00)A.青春型精神分裂症B.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C.单纯型精神分裂症D.紧张型精神分裂症E.慢性精神分裂症解析:解析:注意增强有两种:一种是注意指向外在的某些事物,例如,具有妄想观念的患者,常对自己妄想的对象过分的注意,包括他的一举一动,甚至某些细节都保持高度的怀疑和警惕,如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另一种是指向患者本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如神经症患者的疑病观念,这些患者常过分的注意自己的健康状态或那些使他忧愁的病态思维内容,其他任何事件都不易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注意的增强,可加强
20、或促进精神症状的发展。2.患者男,因“不语、不动、拒食 1 周”入院。既往曾有类似病史,住院治疗很快缓解。此次病情复发,再次入院。入院后先采取哪种治疗措施比较合适(分数:2.00)A.利培酮口服液B.利培酮口腔崩解片C.肌内注射氟哌啶醇D.无抽搐电休克治疗E.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及支持治疗 解析:解析:此患者最可能为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电休克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患者已 1 周未进食,需加强支持治疗。3.患者男,35 岁,工人。诊断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五年内住院三次。每次发作,出现躁狂表现和精神病性症状,甚至有暴力倾向。此次急性发作思维奔逸、夸大妄想、被控制妄想、思维被广播、持续性的听幻觉(幻觉内
21、容与情绪无关)、活动量大、睡眠需要减少。入院后,患者表现易激惹,频频攻击其他患者和工作人员,并且有自伤行为,因此被约束隔离。对于此患者,以下哪项治疗最合适(分数:2.00)A.氯氮平口服B.心理治疗C.利培酮口服D.碳酸锂口服E.电抽搐治疗 解析:解析:电抽搐治疗对“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有效,当需要快速见效时(危险处境)或对其他治疗措施无效时可采用。此患者处在急性发作期,且有攻击、自伤表现,为快速控制患者症状,可以首选 ECT 治疗。当然,也需要在症状有所控制后或同时合并情绪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抑郁症复发的危险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分数:2.00)A.急性期治疗后仍存在一些残留的抑郁症
22、状B.双重抑郁C.有过复发的患者D.患者抑郁症状缓解后继续生活在应激环境中E.中年期发病者 解析:5.患者女,15 岁,学生。急起兴奋,行为紊乱 2 周入院。2 周前患感冒,当时体温 38,3 天后体温恢复正常,患者出现兴奋,话多,不停地打电话给许多同学,甚至一些平时不联系的同学,喜欢外跑,见到乞丐就给钱。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分裂样精神病B.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C.精神分裂症D.躁狂发作 E.反应性精神病解析:解析:根据题干的信息,此患者是在感冒后出躁狂的表现,因此该患者是诊断躁狂发作,感冒只是一个诱发因素,还是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呢?如果确定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
23、那么患者应该有病毒性脑炎的相关表现,如意识障碍,甚至抽搐发作等的表现,但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该患者感冒 3 天后就痊愈了,并没有出现意识障碍,也没有抽搐发作等的表现,却是表现为较为典型的躁狂发作,因此可基本排除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该患者没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不考虑分裂样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患者在病前亦没有遭受明显的应激,因此也不考虑反应性精神病的诊断。当然,进一步的确诊可以做脑电图、脑脊液检查。6.患者男,20 岁,3 天前上午突然收拾了衣服从家里出发,下午发现自己已在离家不远的县城,患者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来县城的,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分数:2.00)A.分离性遗忘
24、症B.分离性神游症 C.分离性恍惚状态D.分离性身份障碍E.癔症性精神病解析:解析:分离性神游症表现为患者突然从家中或工作场所出走,到外地旅行;此时患者意识范围缩小,但日常的基本生活能力和简单的社交接触依然保持;可历时几十分钟到几天,清醒之后对病中经过不能回忆。本题中的患者符合以上的临床表现,因此可以诊断为分离性神游症。7.下列哪种说法符合急性应激障碍(分数:2.00)A.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B.应激源消失后病程不超过 6 个月C.一般不影响社会功能D.症状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 1 个月 E.持续性警觉性增高解析:解析:选项 A、C、E 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要点,选项 B 是适应障碍的特点。
25、应激相关障碍一般均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8.痴呆患者伴发抑郁时,一般不予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治疗,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TCAs 有致癫痫的副作用B.TCAs 有抗胆碱能副作用 C.TCAs 可引起心律失常D.TCAs 引起嗜睡E.TCAs 引起粒细胞减少解析:9.关于烟草依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主要的依赖成分是尼古丁B.有害物质包括气相和粒相两种形式C.可乐定可以作为治疗的选择D.一般不会出现戒断症状 E.可以导致呼吸、消化、心血管疾病及各种癌症解析:解析:烟草依赖形成后,突然停用后会出现唾液分泌增加,头痛,失眠,易激惹等戒断症状。所以选项 D
26、 不对,其余各个选项均正确。10.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病年龄为(分数:2.00)A.12 岁以前B.14 岁以前C.16 岁以前D.18 岁以前 E.20 岁以前解析:解析:精神发育迟滞是指个体在 18 岁以前,由于生物学因素或心理社会因素所引起,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特征的一种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11.以下关于多动综合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多动综合征的症状多数在上小学后出现B.大约有 60的患儿需要给予特殊教育C.约 70的儿童需要提供特殊的行为矫正治疗D.多动综合征儿童发病率男女比例为 49:1 E.我国学龄儿童发病率远高于西方国家,约为 15解析:解析:多动综合
27、征的症状基本在学前出现,大约有 20的患儿需要给予特殊教育,约 15的儿童需要提供特殊的行为矫正治疗,我国学龄儿童发病率约 13134。12.下列关于婴儿痴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B.三、四岁以前发育正常C.原来获得的能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缓慢倒退 D.男孩较多见E.很多患儿智力会倒退至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水平解析:解析:此题考点为婴儿痴呆的临床表现。婴儿痴呆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面性发育障碍,病因未明,出生后有三、四年的正常发育阶段,之后很快倒退,一般在一年内倒退至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水平。13.下列哪项是心理治疗的基础,也是各种治疗方法产生疗效的前提(分数:2.0
28、0)A.医生的权威性B.严格的保密措施C.良好的医患关系 D.职业性联系E.采取综合性手段解析:14.以下哪种学说会弱化对心理病理的关注(分数:2.00)A.精神分析B.行为治疗C.人本主义 D.认知治疗E.生物医学解析:15.46 岁女性,因存在长期的心理问题和显著的人际关系困难而就诊。她告诉你她已经在另一个城市的医师那里接受了 5 年的心理治疗。她和医师一周会面几次,和医师交谈并描述她的幼童时期、她与父母的关系及与随后生命中重要人物的关系,最后,她感到对自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与父母有更良好的关系,但她终遗留有问题。该患者最可能接受的治疗是(分数:2.00)A.认知一行为疗法B.精神分析性
29、心理治疗 C.人际关系疗法D.行为疗法E.辨证行为疗法解析:解析:该患者可能经历了某种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把注意集中于幼儿时期和每周多次会谈是这种类型治疗的共同特征。把注意力集中于关系上表明该医师可能在运用对象关系学说(精神分析的一种普通形式)来指导治疗。如果是认知一行为疗法,焦点应当更多地集中于现在的想法及其对情感的影响。人际关系疗法是一种以目前人际关系的具体方面为焦点的短程治疗。行为疗法是运用强化和转移的行为准则以引起特定的行为改变(例如,减肥、戒烟)。最后,辨证行为疗法是另外一种以当前的想法和情感为焦点来帮助边缘人格障碍患者控制无法忍受的情感并减少自毁行为的疗法。16.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所
30、致的锥体外系副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表现为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B.手足震颤和肌张力增高C.应常规应用抗胆碱能药物以防止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 D.最初始的形式是运动过缓,患者表现为写字越来越小E.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或类帕金森症时,可合并使用盐酸苯海索解析:解析:锥体外系反应系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最常见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 4 种表现:急性肌张力障碍:呈现不由自主的、奇特的表现,包括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张口困难、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静坐不能:表现为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类帕金森症:最为常见。表现为
31、: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迟发性运动障碍:以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为特征。抗胆碱能药物会促进和加重迟发性运动障碍,应避免使用。由于抗胆碱能药物本身副作用较大,一般不应该作为预防性给药来预防锥体外系副作用。17.关于心境稳定剂,不正确的观点是(分数:2.00)A.主要包括锂盐(碳酸锂)和某些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盐等B.可以治疗躁狂症及预防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C.可作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增效药物D.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有预防作用E.包括氯丙嗪和氟哌啶醇等抗精神病药 解析:解析:心境稳定剂,又称抗躁狂药物,是治疗躁狂以及预防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且不会诱发躁狂或抑郁发作的一类药物。主要包括锂盐和某些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盐等。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可用于躁狂发作急性期治疗,但因可能诱发抑郁发作,不能称之为心境稳定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