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精神病学-2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0811       资源大小:7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精神病学-21及答案解析.doc

    1、精神病学-21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6,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4,分数:60.00)1.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分数:2.50)A.遗传B.环境C.性本能D.超我E.学习2.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可以通过下列哪项得到满足(分数:2.50)A.提醒B.意识C梦D.性力E.本我3.以下哪项不是成熟型的心理防御机制(分数:2.50)A.升华B.利他C.合理化D.幽默E.压制4.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的核心是(分数:2.50)A.同一性-角色混乱B.遗传决定论C.社会环境决定论D.潜意识E.自卑情节5.荣格人格学说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分数:2.50)A.潜意识B

    2、.个人潜意识C.自我意识D.集体潜意识E.自我6.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共同特点不包括(分数:2.50)A.行为的习得是许多刺激反应联结的结果B.遗传决定了人的大部分行为C.人为了生存趋乐避苦D.环境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E.不同类型的强化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7.以下除了哪项外,均可作为行为治疗的强化物(分数:2.50)A.关注B.忽视C.赞同D.食物E.玩具8.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有关焦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50)A.神经性焦虑是本我和自我间的冲突引起的B.广泛性焦虑是弗洛伊德的焦虑分型中的一种类型C.道德焦虑表现为羞耻感和罪恶感D.现实焦虑有助于自我保护E.焦虑被认为是自我遭遇危险的

    3、信号,是自我一种功能9.有关区分强化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50)A.是使某一种行为得到强化而其他行为被消除的一种程序B.在同一种情景里必须有两个以上不同形式的行为参与其中C.可以有多个行为被强化D.不相关的行为被消退E.替代行为的区分强化是最常用的行为矫正技术之一10.训练孤独症患儿最常用的强化行为方法是(分数:2.50)A.正强化B.负强化C.替代行为区分强化D.相互抵制区分强化E.塑造和串联11.影响强化物效能的关键因素不包括(分数:2.50)A.依从性原则B.统一性原则C.即时性原则D.匹配性原则E.餍足与剥夺原则12.行为学家班杜拉认为,通过观察别人而非亲身经历的强化称(分数:2.

    4、50)A.正强化B.负强化C.替代性强化D.区分强化E.自我强化13.不符合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是(分数:2.50)A.未受强化的行为不会发生B.学习可以独立于强化而发生C.受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表现出来D.本我决定人格的发展E.强化影响到个体以后的行为表现14.有关自我强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50)A.是指个体进行的自我称赞或自我责备行为B.自我强化体现了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C.可用于解释人类的道德行为D.体现了个体-情景交互作用的结果E.行为受环境因素和行为结果的综合影响15.史蒂文森创立了以下哪项用于“自我”的测量(分数:2.50)A.Q分类技术B.多变量方法C.二变量法D.投

    5、射技术E.聚类分析16.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和弗洛伊德的区别在于(分数:2.50)A.是否承认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B.是否承认儿童发展的阶段性C.是否属于环境决定论D.本我决定人格的发展E.强调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17.来访者中心疗法中适宜的治疗气氛不包括(分数:2.50)A.阐释B.共情C.真诚D.无条件的关注E.设身处地的理解18.阿尔波特的特质理论的特点不包括(分数:2.50)A.特质之间是彼此独立的B.比习惯更具一致性C.具有动力性D.包含有道德判断或社会评价的色彩E.具有独特性和普遍性两个方面19.以下哪项不是阿尔波特特质的分类(分数:2.50)A.枢纽特质B.核心特质C.次要

    6、特质D.一般特质E.自我特质20.有关阿尔波特的功能自主不恰当的说法是(分数:2.50)A.是对动机理论的概括B.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C.可独立与外部奖赏而存在D.一个健康的人,其过去的动机和目前的动机在机能上没有联系E.动机有自我保持性21.卡特尔的特质论的创新和贡献之处不包括(分数:2.50)A.采用了临床法和二变量法B.采用多变量方法C.引入因素分析D.从三种来源搜索人格资料E.区分了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22.卡特尔用大量取样和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几种根源特质(分数:2.50)A.2B.4C.10D.14E.1623.卡特尔人格理论把特质区分为(分数:2.50)A.独特特质和根源

    7、特质B.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C.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D.表面特质和共同特质E.独特特质和表面特质24.依据罗杰斯有关健康人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50)A.健康的人能把所有的经验都准确地符号化为意识B.自我观念和经验相协调C.以价值条件来引导自己的经验和行为D.无条件的积极关注E.以实现趋向来指导经验和行为二、B 型题(总题数:6,分数:40.00) A.至善原则 B.现实原则 C.本能原则 D.快乐原则 E.法律原则(分数:6.99)(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中本我奉行的是(分数:2.33)A.B.C.D.E.(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中自我奉行的是(分数:2.33)A.B.C.D.

    8、E.(3).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中超我奉行的是(分数:2.33)A.B.C.D.E. A.否认 B.升华 C.投射 D.合理化 E.认同(分数:5.01)(1).某中学生非常喜欢足球,并经常身穿喜欢的足球队的队服,将发型也理剪成足球明星的发型,模仿明星们的举止行为方式。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属于(分数:1.67)A.B.C.D.E.(2).某学生考试不及格后责怪老师出题太偏,监考过严。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属于(分数:1.67)A.B.C.D.E.(3).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属于(分数:1.67)A.B.C.D.E. A.口唇期 B.肛门期 C.生殖器期 D.潜伏期 E.生殖期(分数:6.99)(1).

    9、心理发展阶段滞留此期的人很可能有咬手指甲、贪吃的习惯(分数:2.33)A.B.C.D.E.(2).心理发展阶段滞留此期的人倾向于吝啬、极度俭省、讲求秩序、洁癖和强迫等(分数:2.33)A.B.C.D.E.(3).心理发展阶段滞留此期的人成年后易出现同性恋倾向(分数:2.33)A.B.C.D.E. A.积极地关注孩子日常的建设性行为 B.坚决彻底地执行消退程序 C.消退爆发现象 D.消退不同于忽视 E.对不能简单消退的行为应当采取联合措施(分数:6.99)(1).获得消退法长期疗效的前提(分数:2.33)A.B.C.D.E.(2).消退法快速起效的保证(分数:2.33)A.B.C.D.E.(3)

    10、.在开始实施时,行为反应下降反而短暂性的增加的现象称(分数:2.33)A.B.C.D.E. A.特质理论 B.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C.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D.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E.精神分析理论(分数:6.99)(1).认为潜意识的矛盾冲突是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分数:2.33)A.B.C.D.E.(2).由于不适当的学习导致了异常行为的产生(分数:2.33)A.B.C.D.E.(3).心理障碍的产生的原因是自我和经验的不协调所致(分数:2.33)A.B.C.D.E. A.潜意识 B.集体潜意识 C.同一性-角色混乱 D.自卑情结 E.社会学习(分数:6.99)(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的核心内容

    11、(分数:2.33)A.B.C.D.E.(2).班杜拉的理论主要内容(分数:2.33)A.B.C.D.E.(3).艾里克森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核心内容(分数:2.33)A.B.C.D.E.精神病学-21 答案解析(总分:99.96,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4,分数:60.00)1.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分数:2.50)A.遗传B.环境C.性本能 D.超我E.学习解析:2.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可以通过下列哪项得到满足(分数:2.50)A.提醒B.意识C梦 D.性力E.本我解析:3.以下哪项不是成熟型的心理防御机制(分数:2.50)A.升华B.利他C.合理化 D.

    12、幽默E.压制解析:解析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精神分析理论将心理防御机制分为四类:自恋性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在 5岁以前的儿童、成年人的梦境和幻想以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常见,有否认、投射、歪曲。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在 316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在人格障碍和情感障碍以及神经症患者中常见,主要有投射、防御认同、攻击、见诸行动等。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常见于神经症患者或成年人应激反应时,主要有:压抑、置换、退行、隔离、反向形成、抵消、合理化等。成熟防御机制:是成年人

    13、常用的防御机制,主要有利他、升华、幽默、压制等。利他指替代性而建设性地为他人服务,并且本能地使自己感到满足。升华指人们把那些可能是不道德或违反伦理的强烈的潜意识欲念,以社会较能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同,是一种积极的防御机制(化悲痛为力量)。幽默指当个体受到挫折时以某些合适的言行来化解困境,渡过难关,维持心理平衡。压制虽然在意识中出现了想解决矛盾冲突的冲动,而在意识或半意识中却做出予以推迟的决定。合理化指个人自己能接受的理由来解释自己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的行为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和不快,保持个人的自尊(酸葡萄反应、甜柠檬反应)。4.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的核心

    14、是(分数:2.50)A.同一性-角色混乱 B.遗传决定论C.社会环境决定论D.潜意识E.自卑情节解析:解析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艾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划分的阶段一致)。第一阶段:婴儿期(01 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阶段。第二阶段:幼儿期(13 岁),自主对羞怯和疑虑阶段。第三阶段:学前期(46 岁),主动对内疚阶段。第四阶段:学龄期(712 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第五阶段:青年期(1318 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925 岁),亲密对孤独的阶段。第七阶段:成年中

    15、期(2665 岁),繁殖对停滞阶段。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5 岁以后),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的核心是同一性-角色混乱,它是一种成熟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一种从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5.荣格人格学说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分数:2.50)A.潜意识B.个人潜意识C.自我意识D.集体潜意识 E.自我解析:解析 荣格是在以弗洛伊德潜意识的基础上发展了他的人格结构论,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自我)、个人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意识是心灵中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个体潜意识的内容是曾经有被意识过但被压抑后从意识中消失,如令人痛

    16、苦的思想、悬而未决的问题、人际间冲突和道德焦虑等。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从来没在意识中出现过,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得来的。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原型,即一种本原的模型。荣格认为原型是遗传的先天倾向,不需要任何帮助,就可使一个人的行动在一定的情况下与人类祖先的行动相似。6.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共同特点不包括(分数:2.50)A.行为的习得是许多刺激反应联结的结果B.遗传决定了人的大部分行为 C.人为了生存趋乐避苦D.环境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E.不同类型的强化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解析:解析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共同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行为的习得是许多刺激-反应联结的结果;人为了生存趋乐避苦,不同类型的强化对行

    17、为产生不同的影响;环境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7.以下除了哪项外,均可作为行为治疗的强化物(分数:2.50)A.关注B.忽视 C.赞同D.食物E.玩具解析:解析 强化是行为治疗技术中最基本的一种操作程序,任何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事件都可作为强化物:继续某一行为之后;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它可以是社会上的反应:赞同、关注、询问、微笑、注意等,也可以是食物:糕点、糖果,还可以是活动:看电影、旅游等。8.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有关焦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50)A.神经性焦虑是本我和自我间的冲突引起的B.广泛性焦虑是弗洛伊德的焦虑分型中的一种类型 C.道德焦虑表现为羞耻感和罪恶感D.现实焦

    18、虑有助于自我保护E.焦虑被认为是自我遭遇危险的信号,是自我一种功能解析:9.有关区分强化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50)A.是使某一种行为得到强化而其他行为被消除的一种程序B.在同一种情景里必须有两个以上不同形式的行为参与其中C.可以有多个行为被强化 D.不相关的行为被消退E.替代行为的区分强化是最常用的行为矫正技术之一解析:10.训练孤独症患儿最常用的强化行为方法是(分数:2.50)A.正强化B.负强化C.替代行为区分强化 D.相互抵制区分强化E.塑造和串联解析:11.影响强化物效能的关键因素不包括(分数:2.50)A.依从性原则B.统一性原则 C.即时性原则D.匹配性原则E.餍足与剥夺原则

    19、解析:解析 影响强化物效能的关键因素有:依从性原则:在而且仅在预期行为出现时才给予强化物;即时性原则:预期行为后即时给予强化物;匹配性原则:目标在于提供恰好有效数量的强化物,不多不少,物恰所值。餍足与剥夺原则:指行为者最近有没有接受强化物,越近接受强化物就越容易餍足;剥夺原则指行为者离上次接受强化物已经有多长时间,被剥夺时间越久,强化物效能越大。12.行为学家班杜拉认为,通过观察别人而非亲身经历的强化称(分数:2.50)A.正强化B.负强化C.替代性强化 D.区分强化E.自我强化解析:解析 班杜拉指出观察别人而非亲身经历的强化,可代替亲身经历的强化,从而引起学习,这种强化称替代性强化。13.不

    20、符合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是(分数:2.50)A.未受强化的行为不会发生B.学习可以独立于强化而发生C.受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表现出来D.本我决定人格的发展 E.强化影响到个体以后的行为表现解析:14.有关自我强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50)A.是指个体进行的自我称赞或自我责备行为B.自我强化体现了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 C.可用于解释人类的道德行为D.体现了个体-情景交互作用的结果E.行为受环境因素和行为结果的综合影响解析:15.史蒂文森创立了以下哪项用于“自我”的测量(分数:2.50)A.Q分类技术 B.多变量方法C.二变量法D.投射技术E.聚类分析解析:16.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和弗

    21、洛伊德的区别在于(分数:2.50)A.是否承认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B.是否承认儿童发展的阶段性C.是否属于环境决定论D.本我决定人格的发展E.强调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解析:17.来访者中心疗法中适宜的治疗气氛不包括(分数:2.50)A.阐释 B.共情C.真诚D.无条件的关注E.设身处地的理解解析:18.阿尔波特的特质理论的特点不包括(分数:2.50)A.特质之间是彼此独立的 B.比习惯更具一致性C.具有动力性D.包含有道德判断或社会评价的色彩E.具有独特性和普遍性两个方面解析:19.以下哪项不是阿尔波特特质的分类(分数:2.50)A.枢纽特质B.核心特质C.次要特质D.一般特质E.自我

    22、特质 解析:20.有关阿尔波特的功能自主不恰当的说法是(分数:2.50)A.是对动机理论的概括B.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 C.可独立与外部奖赏而存在D.一个健康的人,其过去的动机和目前的动机在机能上没有联系E.动机有自我保持性解析:21.卡特尔的特质论的创新和贡献之处不包括(分数:2.50)A.采用了临床法和二变量法 B.采用多变量方法C.引入因素分析D.从三种来源搜索人格资料E.区分了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解析:22.卡特尔用大量取样和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几种根源特质(分数:2.50)A.2B.4C.10D.14E.16 解析:23.卡特尔人格理论把特质区分为(分数:2.50)A.独特特

    23、质和根源特质B.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C.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D.表面特质和共同特质E.独特特质和表面特质解析:24.依据罗杰斯有关健康人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50)A.健康的人能把所有的经验都准确地符号化为意识B.自我观念和经验相协调C.以价值条件来引导自己的经验和行为 D.无条件的积极关注E.以实现趋向来指导经验和行为解析:二、B 型题(总题数:6,分数:40.00) A.至善原则 B.现实原则 C.本能原则 D.快乐原则 E.法律原则(分数:6.99)(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中本我奉行的是(分数:2.33)A.B.C.D. E.解析:(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中自我奉行的是(

    24、分数:2.33)A.B. C.D.E.解析:(3).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中超我奉行的是(分数:2.33)A. B.C.D.E.解析: A.否认 B.升华 C.投射 D.合理化 E.认同(分数:5.01)(1).某中学生非常喜欢足球,并经常身穿喜欢的足球队的队服,将发型也理剪成足球明星的发型,模仿明星们的举止行为方式。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属于(分数:1.67)A.B.C.D.E. 解析:(2).某学生考试不及格后责怪老师出题太偏,监考过严。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属于(分数:1.67)A.B.C. D.E.解析:(3).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属于(分数:1.67)A.B.C.D. E.解析: A.口唇期 B

    25、.肛门期 C.生殖器期 D.潜伏期 E.生殖期(分数:6.99)(1).心理发展阶段滞留此期的人很可能有咬手指甲、贪吃的习惯(分数:2.33)A. B.C.D.E.解析:(2).心理发展阶段滞留此期的人倾向于吝啬、极度俭省、讲求秩序、洁癖和强迫等(分数:2.33)A.B. C.D.E.解析:(3).心理发展阶段滞留此期的人成年后易出现同性恋倾向(分数:2.33)A.B.C. D.E.解析: A.积极地关注孩子日常的建设性行为 B.坚决彻底地执行消退程序 C.消退爆发现象 D.消退不同于忽视 E.对不能简单消退的行为应当采取联合措施(分数:6.99)(1).获得消退法长期疗效的前提(分数:2.3

    26、3)A. B.C.D.E.解析:(2).消退法快速起效的保证(分数:2.33)A.B. C.D.E.解析:(3).在开始实施时,行为反应下降反而短暂性的增加的现象称(分数:2.33)A.B.C. D.E.解析: A.特质理论 B.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C.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D.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E.精神分析理论(分数:6.99)(1).认为潜意识的矛盾冲突是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分数:2.33)A.B.C.D.E. 解析:(2).由于不适当的学习导致了异常行为的产生(分数:2.33)A.B. C.D.E.解析:(3).心理障碍的产生的原因是自我和经验的不协调所致(分数:2.33)A.B.C.D. E.解析: A.潜意识 B.集体潜意识 C.同一性-角色混乱 D.自卑情结 E.社会学习(分数:6.99)(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的核心内容(分数:2.33)A. B.C.D.E.解析:(2).班杜拉的理论主要内容(分数:2.33)A.B.C.D.E. 解析:(3).艾里克森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核心内容(分数:2.33)A.B.C. D.E.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精神病学-2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